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器专业技术总结

电器专业技术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器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器专业技术总结

电器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1篇

1、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个人素质。

没有坚定真确的政治方向,就不会有积极向上的指导思想。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这几年来我一直非常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国内外形势,结合形势变化对企业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把这种思想付诸实际行动到生产过程中去,保证自己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与党和企业保持一致。同时,也把这种思想带入工作和学习中,不断追求自身进步。有人说:一个人要成才,必须得先做人,此话有理。这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事业要想得到成功,必须先要学会怎样做人!特别是干我们这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的,看事要用心、做事要专心、学习要虚心。容不得有半点马虎和出错。所以首先工作态度要端正,要有良好地职业素养,对工作要认真负责,服从领导安排,虚心听取别人的指点和建议,要团结同事、礼貌待人,服务热情。

2、端正工作态度,起好带头作用。

自从进厂参加工作开始,我就从事了电气工作,包括所有基建时期的安全和质量的监督巡查。我深知电气工作在建设期间的重要性,特别是含有大部分隐形的电气基础设施与工程,要随时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就必须解决问题,决不能草草了事,否则后患无穷且再无法根除,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种考验和责任。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身上的责任和重担我义不容辞。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时刻要求自己在监督巡查时,要认真仔细,做到一丝不苟。我对我自己做出了这样一些严格要求:一要在遇到脏累苦险的工作时抢在工人前头干,而且要比工人干的多、下得力;二要在遇到技术性难题是挺身而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攻克技术难关;我始终坚持以尽我最大努力做好每件事。在生产过程中,有时是抢时间争分夺秒地处理着大大小小的电气设备故障,为厂里赢取了宝贵的生产时间。三是我要求自己能勇于承担责任;我认为既然自己是一名专业技术人员,那么在业务水平等诸多方面就要比一般工人要强一些。在部里分配任务时,自己要主动踊跃承担难度大的工作,不能与工人推诿扯皮,要勇挑重担。平时我不仅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在实践中,我也是按这些要求去做的。充分发挥了我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应有的作用,树立了一名电气专业技术人员应有的良好形象。

3、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技术水平。

电器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2篇

《电工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路、电子、电气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目前市面上的教材都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我们根据专业群的需要编写了校本《电工学》教材,包括直流电基础、正弦交流电路、常见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手工烙铁焊接技术、家庭电路及用电器安装等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电路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在课程的体系和内容上进行了整体优化。对于通信技术专业,可以结合生活实际,适当强化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网络技术专业,结合综合布线和楼宇智能化,可适当强化家庭电路及用电器安装等方面的内容。在实际上反映电工电子技术在本专业的具体应用,在基础理论上,拓宽了教材内容,突出了专业特点,让学生认识到电工学课程在整个专业体系中的作用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1课程的教学总体采用项目教学法,主要以正弦交流电的波形图、手工烙铁焊接、家庭用电器的使用和安装、常见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等项目作为载体组织开展教学。项目必须紧扣各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以达到教学结果要求为目的,重点培养学生应用电工仪器仪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项目实践导向理论学习,完成项目实训后再通过实训结果学习理论知识。

2.2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授课地点统一安排在电工电子实训室,每次课程必须将讲授、练习和实训有机的结合起来,边讲边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掌握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手工烙铁焊接技术、家庭电路及用电器安装等知识。

2.3授课教师在课堂练习过程中,要多走动,多巡查,多指导,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并在练习结束后进行总结,有必要时,还应选择个别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

2.4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综合应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图片、视频、Flas、PPT教学课件、实物展台、仿真软件、电工实验开发板等多种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强调实践能力

传统的电工学课程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强调理论知识讲解,实训教学主要是教师验证理论知识项目,因此,必须对实训内容、实训手段以及实训方法进行改革,改善实训条件,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1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线,结合专业群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面向行业的发展建设为对象,从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到课程的教学实施、顶岗见习、实习,采用“校内实践教学+企业项目开发+顶岗见习”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项目案例、企业文化、职业能力素质、专业新技术等引进教学中。

3.2实训的内容应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实时性、创新性,实训项目应由验证型实验向设计型、创新型实验转换,实施与专业背景相结合的实训项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鼓励学生根据要求自主设计电路,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

3.3实训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方法和手段,电工学课程教学看起来枯燥,只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创设问题的情境,同样会变枯燥为趣味。如欧姆定律知识,老师画出电路图,通过电工实验板搭建电路,让学生测量电压、电流等参数并记录,然后让学生比较计算,对比实际测量值和理论值,这样学生就能很快的掌握理论性很强的欧姆定律,充分体现在“做中学、学中做”。

3.4学生单人单组实训,独立完成每个实训项目,避免偷懒和抄袭,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5开放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室,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建立专业学习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既可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又能学习课程教学以外的专业电工技能;既为参加技能竞赛做好了人才储备,又能让兴趣小组的成员在班级教学中发挥带头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3.6职业资格认证,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室在原有的职业资格鉴定站的基础上,优化基地培训能力,依照电工中、高级工和技师的培训、认证要求以及考试的实际需求完善实训基地的各类建设,让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接轨,进一步优化专业社会服务能力。

3.7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专业技术、先进设备、技术服务和专业培训的优势,在各类电工电子项目的开发和社会服务中,专业教师在专业技术水平、项目组织能力等方面有了显著提高,丰富了教学资源,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同时,学生通过参与企业实际项目,提升了自身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五年来,有将近师生300人次参与到各类项目的开发和社会服务中。

4创新课程考核

4.1考核方式采用:笔试加现场操作

4.2成绩评定说明:①学生考试前撰写出作品的设计报告和设计日志,采用全班公开的形式对作品的设计报告进行答疑,通过答疑的学生向任教师课提交现场操作考试的作品中所需的素材,以备现场操作考试使用。②任课教师在期末考试周内组织学生在统一时间、统一地点,根据作品设计报告书中的设计内容和设计制作步骤独立完成期末作品制作考核。笔试加现场操作的考核方法打破了传统只有笔试的考核方式,现场操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了解,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5通过课程的改革,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实施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互相沟通、相互提高的过程。建立一支技能过硬、创新能力强的实训教师队伍,使创新教育渗透于实训教学中。事实证明,教学质量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投入的精力是成正比的。交流越多,投入的精力越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鼓励教师多形式、多渠道参加培训学习,研究创新教学方法;及时总结经验;走出去、请进来,拓宽思路,开阔眼界,启发创新。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教师的实际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促进了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和知识水平的提高,有力的推动了师资队伍建设。

6总结

电器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厂电气控制存在问题教学体会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269-01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技术课。该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电力拖动的一般知识;熟悉掌握低压电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应用和选用方法;掌握基础控制线路和机床电气原理图的读图方法,能够在生产现场分析和排除电气故障,对设备进行调试和安装;了解最新电气控制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因此该课程是一门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内容多、更新发展快、既强调理论而又偏重实践应用的课程,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可能直接应用的一门专业知识。

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是一种直接面向工作岗位的就业教育,而因各学校重视不够或实训条件限制,现有的重视理论忽略实践的教学模式显然不适应这个导向,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是必然的趋势。

1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该课程内容专业性比较强,课本内容较深,着重培养学生看图、视图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中职学生存在文化基础差、知识结构不完善的这种现状,对学习兴趣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差。其次,教学方法不得当,影响了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方法不得当,会使学生认为该课程理论性太强,内容很难,枯燥无味。再次,在目前使用的教材中,理论性太强,缺乏理论和技能相结合的部分,而且教材中所介绍的低压电器和基本控制电路的符号还在使用老国标或被新型元件和控制方法所代替,教材中很少涉及到近年来出现的新型电子元件及控制方法,不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新产品和新技术。最后,考核制度和方法也制约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该门课程的考核方式还停留在书面试卷考核,考试成绩的好坏不能充分反映学生对该课程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程度。

综上所述,沿用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难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该门课程的内容,无法完成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必须更新观念,选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材和教学方法,更新理论知识内容、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教学和动手训练的课程教学新体系,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2教学方法探讨

如今的中职教育必须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突出职业教育特色,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针对该培养目标和《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本课程教学方法作了如下探讨。

2.1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兴趣是成功的先导。因此课堂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怎么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采用结合生活、生产实际中电气控制的应用案例展开教学效果最好。用提问和分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电气控制的案例并加以解释,学生会恍然大悟:原来家里车库卷闸门的开、合是靠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原来冰箱的门一开就能亮灯是有行程开关在工作;原来生活中有很多的电器是需要各种电动机来带动的,都是我们现在所学的电气控制来实现的。一旦学生对该门学科感兴趣,他们就有动力并愿意深入地、认真地学习这门课程。

2.2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在教学中采用实物、现场演示等直观教学手段,利用实物和多媒体课件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可以增加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介绍常用低压电器时,将实物带进课堂,结合多媒体课件显示低压电器的内部结构和动作的动态效果,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电器的结构,又可了解它的工作原理,将枯燥的电器变得有趣。老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时候,增加和学生的互动环节,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看到的实物和多媒体课件,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3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理论知识内容再丰富,都不如学生亲自动手验证。本门课程最好采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中学,学中做,改变传统的先将理论,再进行实训的方法,引进项目教学管理,效果比较好。项目教学法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自己完成一个教学项目的全过程,而使学生获知识、能力的教学方法。以小组为学习单位,步骤一般为:查询、分工总结、实施、检查、评估。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倡“创造性”的学习,主张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学生通过完成教学项目,能有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既掌握实践技能,又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既学习了课程,又学习了工作方法,能够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学习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全压启动控制电路为例。首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知识结构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化的分组,每组设置一名组长。由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讨论项目要求,落实项目分工并实施,形成教师、组长、小组成员的三级管理体制。其次,下达任务书,老师将本次实训需要完成的项目进行简单扼要的介绍,讲授相关知识点,并组织学生讨论。明确目标后,将任务下达给各个小组,组长进行细化和分工,项目由整个小组合作完成。第三,引导学生按照项目管理的方法完成各个步骤。查询:由学生自行收集该项目所需要的元器件的相关资料,电路图,相关理论知识。主要锻炼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分52,总结:对资料收集情况进行总结,列出元器件明细表,根据电气原理图设计工作步骤。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实施:按照电气原理图和设计出的工作步骤进行工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如何处理工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提高总结归纳的能力。检查和评估:项目完成后,根据项目任务书中需要达到的标准,由学生自查,以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自我评价能力。之后,教师再对学生自查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价。在评价的时候,适当表扬和鼓励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对于项目完成较差的小组,指出他们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鼓励学生向项目完成较好的小组学习,帮助学生共同进步。除此之外,要求学生必须做好实训前的准备,强化自学实验的效果,要求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多思考,并对实训结果做出简要分析,得出结论。另外,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实践,积极参加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4调整考核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合国家职业技能测试的要求和国家职业技能大赛的考核办法,把传统的笔试考核方式改为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有机结合。传统的考试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掌握这门课程的程度,而且这个导向也不利于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因此应把理论考核是实操考试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注重学生平时的考核,把平时学生课外作业、课堂讨论发言等作为考核内容。考试题注重知识运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减少死记硬背的考试内容,增加综合性、应用性试题比率。

电器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4篇

一、《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传统教学

技校生应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到了企业能够承担一定专业技术要求的工作岗位。但有些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差,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使用人单位对技校生不满,甚至认为技校毕业生的动手能力还比不上社会上招来的短期培训班的学员,导致很多本专业的学生到了厂里改当操作工或者从事其他专业的生产岗位。同样,家长也不满意,认为把孩子送到技校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学一技之长,可是到企业只能从事操作工。同时,学生上课看小说、玩手机、听音乐、睡觉比比皆是,对老师的上课是充耳不闻,教学质量直线下滑。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迫在眉睫。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是电工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专业课,其应用性、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本课程的突出特征是理论教学与实际训练并重,要求理论必须与实践操作密切结合,强调技术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环节和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及其故障分析,培养学生分析、设计、安装、调试、维护与管理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能力,对今后从事电气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传统的《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的教学分理论和实践,按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教学,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各个阶段学习方法单一,先理论后实践,教学上自成体系,互不干涉。专业技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分段实施,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各负其责,造成了脱节,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难以形成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各自为阵”和“相互推诿”的现象,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得不到协调,教学内容不能合理统筹。学生的专业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学习专业技术的方法和能力难以得到很好培养。学生对学习会产生厌烦情绪,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因此,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课程中应用模块教学法,把相关知识点融入到模块项目的各个环节中。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发扬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创新、探索精神。模块化教学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电力拖动课程。

二、《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模块化教学

1.模块化课程设计

将《电力拖动控制线路》课程设计三大模块:基本元器件模块、基本控制线路模块、机床线路分析及故障排除模块。各个模块之间掌握程度要循序渐进,依次是基本元器件模块、基本控制线路模块、机床线路分析及故障排除模块。在学习每一模块时要规定一个基本学时,教学依照这些模块的内容,根据所限制的时间展开,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掌握情况进行相应的模块学习。

(1)基本元器件模块:该模块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各元器件的结构、用途、作用、动作原理、符号、型号,是识记类的教学模块。教学时将低压开关、熔断器、交流接触器、继电器、主令电器等电器分别发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与实物接触,加深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理。先通过对电器元件的感性认知,再通过教学达到理性的了解,从而掌握所学知识。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时间,安排一个项目课题并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完成项目课题。如课题交流接触器:教师先安排一个交流接触器通电动作的实验,然后提出问题(交流接触器是怎样动作的?),通过这一问题让学生动手拆卸,了解掌握交流接触器的结构,在学生拆得过程中教师介绍每一部件的作用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问题,通过学生讨论回答,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最后师生共同总结说明该项目课题的主要内容。

(2)基本控制线路模块:该模块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基本控制线路的原理及控制特点,是分析操作类教学模块。教学时先进行安装控制线路模板,演示操作示范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课题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见下图。

教师先利用装好的模板进行试验操作,介绍该线路的工作原理并要求学生观察其动作现象,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提前了解,然后提出问题(提问1:电动机正反转是如何实现的,会不会出现只有单向运转情况?提问2:KM1、KM2常闭触头串联在线路中的作用是什么,若无KM1、KM2常闭触头会出现什么现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及试验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在安装过程中,教师示范安装;在通电过程中要求回答其问题并对其进行补充,最后总结。

机床线路分析及故障排除模块:该模块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机床线路的原理和故障的分析及排除,是分析实践类教学模块。教师先利用模拟机床线路板进行工作原理的示范操作,然后让学生进行操作训练掌握操作过程及现象,再进行故障的排除示范指导,最后学生进行故障排除练习。如Z3050摇臂钻床:先设计工作原理的项目,提出:开车前的准备工作、主轴电动机、摇臂升降、立柱和主轴箱的夹紧与放松、冷却泵电动机的控制过程,让学生通过操作解决问题;再设计故障排除项目,通过教师实际故障排除示范操作,使学生掌握故障排除的过程,再通过训练达到学习的要求。最后进行总结性说明该项目课题的主要内容,并要求学生进行总结。

2.教师学生分组教学

每个教学班级安排两位教师上课,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时间、设备数量、实训场地,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教学。每个项目的完成效果由指导教师作总体评价。教师在整个模块教学过程中是以实际操作示范为主,是一个指导者和提问者。学生则以完成项目和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而突出其主体地位。经调查,参与课程模块化教学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最高,课堂的纪律性更好,自觉性、自律性、主动性更高。学生们都把模块教学项目当做自己的任务,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这样,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式学习,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实践能力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自己分析、思考、动手、交流,用具体的项目完成学习任务,使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三、模块化教学的效果

通过模块的教学,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保证了实际操作的训练,教师在教学中少讲理论多提问题,针对技能训练点进行教学,直接讲实际操作,做示范,学生跟着做,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讲解和纠正不足之处,在学生的各种实际操作中引入理论知识,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同时掌握。另外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不易分散,大大提高学习效率。综上所述,模块化教学有较多的优越性,但其实施也是有条件限制的。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培养目标、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能采用模块化教学,对一些模块化教学条件成熟的专业或课程,应加大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力度,而对一些理论性较强、前后联系较大的课程或专业,则要慎重采用模块化教学。

(作者单位:浙江省建德市工业技术学校)

电器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力供给 变电设备 用电安全

中图分类号: 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b)-0000-00

虽然外界电磁信号与环境电荷并不会影响变电器的正常运转,但其作为敏感的电学元件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在日常工作中发生一些小的设备故障、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也是常有的事。因此变电检修工作可谓是意义非凡,有效的变电检修和维护能够提高变电器的使用寿命,为用户用电安全提供重要保证。

1变电检修工作中的问题

1.1受外界因素影响

变电装置故障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由于直接接触电流会对人身造成危险,因此在进行电路工作时必须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穿戴好防护服,但也正式这样的绝缘材料不能导电,致使操作者自身携带的微小电荷不能及时疏导,造成变电仪器的安全隐患,同时设备自身电磁波辐射和微电流也会对变电器正常运转造成影响。外界环境对变电工作影响也较大。

1.2检修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电力事业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变电设备检修方式较为简单,没有形成系统性的变电检修办法,检修方法过于笼统,甚至有些故障问题找不到原因和问题所在,只能采取故障部位仪器整体更换的方式,维修费用高,造成了严重的资源和资金浪费,不利于电力企业的长期发展,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变电隐患问题。

1.3检修人员自身素质限制

作为电力一线工作,它工作要求相对细致,而目前检修人员专业素质并不能完全满足其技术要求,大部分大力工作者没有细致的专业划分和系统的专业培养,变电检修方面知识缺乏,大都是由电力相关部门调任或选拔的,这从根本上降低了变电检修人员专业认知水平。因此,在复杂变电故障检修工作中就会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也不能及时清晰的辨识出潜在隐患。

1.4设备质量不达标

变电设备质量问题普遍存在于我国电力企业中,我国变电仪器市场需求大,大量的电学元件都是批量生产的,且在涉及个人利益问题后,设备质量又是大打折扣,设备更换时质量审核不严这无疑为隐藏性故障和连锁性故障埋下隐患,同时仅依靠更换电学元件也不是长久的解决办法。

2变电检修的有效措施

2.1普及运用状态检修技术

目前,变电检修技术中以状态检修技术为最,它利用各种实时状态检测技术和手段,并结合现有的继电保护技术手段,进行继电保护装置实时状态的分析和比较,以保证设备故障的尽早发现和排除,以保障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提前预知设备故障环节损坏情况、有效掌控未来发展趋势,利用可靠的设备运行信息机预测信息确定设备检修时间技力度。同时状态检修也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设备检修方式。采用状态检修方法的益处甚多:一,实时性。通过对供电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发现早期变电设备故障征兆,实现对机械故障实时检测和有效预测,并针对这些情况对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提高机械设备的维修检测工作效率。如此不仅能够缩短机械设备检修时间,同时也能将检修工作人员从繁重的检查工作中解放出来,实现对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二,经济性。采用实时检测方式,就可以使检修人员省下大量的检测时间,不用定期检测,这样能够减少机械停运次数,电力检修不会影响正常工作,有利于实现电力企业利益最大化。

2.2采用科学化变电检修管理模式

我国近年来电力事业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电力设备制造材料越来越精细,制造工艺也得到了相当大的提高。与此同时,我国也引进了大量的国外先进电力设备供众多的电力企业所使用,在这样有利的外界条件的影响下,我国的电力设备制造业也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为此,我们应当根据电力设备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设备检修周期、设备检修要求和项目。

2.3加大变电检修技术管理和人员管理力度

根据变电检修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检修管理方法,实现变电检修的科学化管理,加大对检修人员的职业素养培养力度,让变电检修工作人员能够热爱本职工作,充分发挥自身技术水平,改善变电检修工作氛围,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变电检修成本管理透明化,加强考核制度同成本运用之间的联系,让每个工作人员都能积极的参与到成本利用问题当中来,充分利用众人智慧,做好变电检修工作。采用先进检修管理手段,利用计算机化管理。

加强检修工作人员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和素养,增强工作人员责任心,使每名工作人员都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变电检修工作当中去。相关单位要严把技术质量关和人员能力素养关,提高检修工作质量要求,实现检修工艺技术的不断提升。严格遵循工艺要求完成变电检修工作,降低机械设备故障风险,减少故障损失。

2.4建立健全变电检修监督制度

随着电力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我国电力设备带电测试技术和在线监测技术日趋完善,电力事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同时,在线监测技术和带电测试手段也保证了电力用户的正常生活、工作。电力早已深入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大面积的电网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也是无法估计的,我们必须要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减少故障损失。因此,建立健全变电检修监督制度势在必行,它能够有效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人们的正常用电提供更好的保障。

通过对上述一系列变电故障问题总结归纳,笔者认为变电检修工作应当从根本上找原因,狠抓人员技术水平、人员素养和设备质量问题,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减少设备故障损失,更好的服务于民,节省我国在供电方面的投资,是实现节约型社会的有效手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各行各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对变电检修工作问题及其相关原因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从中能够看出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人为方式避免的。为此,我们应当努力排除变电设备故障隐患,积极采用专业技术监测手段,巩固自身专业知识,为提高变电检修工作质量而努力。变电检修工作质量的提高,使避免设备故障的最佳手段,同时也是实现我国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助动力。

参考文献

[1]王立勇;变电检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研究[J];价值工程;2010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