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临床医学实习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专业设置缺陷
目前国内医学临床专业的本科教育几乎很少涉及到沟通能力或技巧方面的专业,缺乏专门的指导、教育、培训等,也无从考核、评估这方面能力,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带教老师,都缺乏这方面知识培养的重视。最后至医学生毕业后走进工作岗位的那天,才发现自身缺乏沟通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造成日后医患沟通障碍、关系紧张,这也是人们常说的“高分低能”现象。
1.2医疗现状的不允许
由于患者的维权意识的增强,媒体对医疗歪曲报道等影响,临床医护为避免医疗纠纷,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许多病史的采集、知情同意等多方面的沟通都亲力亲为;且由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及临床任务繁重,使得部分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指导医学实习生如何进行沟通,这些因素都大大减少了临床实习生与患者沟通的机会,这也是国内培养临床实习生时往往容易忽略的环节。
1.3实习生本身的因素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对医疗服务要求及医疗效果期望值不断升高,甚至许多患者将医疗定义为服务的一种,要求医院为其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拒绝配合一线医师及临床实习生的诊疗工作。这种情况往往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不愿意再与患者接触、变得消极,对锻炼自身沟通能力需求的积极性也受到影响,出现对沟通能力的培养的渴望不高的现象,甚至逃避锻炼这方面的能力。
2应对策略
(1)建议增设关于沟通能力或技巧相关专业,或尽量多的开展这方面相关的讲座、实践培训等,从理论方面、从学校及医院方面加强对临床医学实习生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视。
(2)参考其他专业的培训模式,如护理专业的沟通能力的培训,注重沟通能力细节的训练,学习从外表与衣着、动作与表情、语言与语气、如何倾听与表达等多方面建立与患者的沟通和信任,以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减少纠纷,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5]。
(3)增强临床医学生的责任感,强化对待病患诚信、尊重、同情、耐心的责任意识,提高自身对患者的病情、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等情况的分析能力,增强自信。鼓励医学生增加自行查房次数,加强对患者的熟悉,树立医学生理论扎实、技术精湛的形象,以取得患者更多的理解和信任,使沟通更容易、顺畅。
(4)针对中西医临床实习生而言,宣传中医观点,与患者沟通祖国中医的精粹,注重患者的整体论治,从疾病、身心、精神等方面融汇中西医精华治疗疾病,不仅能取得患者的配合,还能提高治疗的效果,从而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和技巧。
3总结
[关键词]高职医学生;实习质量;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7)29-0082-01
高职高专医学教育是临床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之一,是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补充,是社区医疗和农村医疗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来源。临床实习则是医学生将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转变为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医学生从学校到正式工作岗位的过渡阶段[1]。因此,如何提高高职高专医学生的实习质量成为高职高专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更好地了解学生实习状况,提高实习质量,自制了临床医学生实习状况调查问卷,并对2016届临床专业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2]。
一、对象及方法
(一)调查对象
采取整体随机抽样的方式,对福建漳州某高职医学院临床医学实习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480份,回收有效问卷446份,因回答不完整剔除问卷34份,回收率约为92.9%。
(二)调查方法
在查阅相关文献和走访相关实习医院基础上,结合历届学生在实习医院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自编临床医学生实习状况调查问卷。该调查问卷包含性别、专业基础能力、实习困惑及压力、实习医院等级、就业意向、自身评价等31个问题,结果与分析部分将从学生实习前准备、医院实习常见问题以及实习前应加强改进方面等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讨论。
二、结果与分析
(一)实习前准备
49.1%~65.9%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达到良好及以上,87.4%的学生在校临床实训操作达到良好及以上。该结果表明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有待加强。78.9%的学生认为见习很有必要,75.7%的学生认为对医疗安全有初步了解。60.5%的高职临床医学生是医学世家或亲戚朋友从医,但只有20.7%的学生会主动寻找见习机会提前熟悉医院环境,自主性较差。
(二)实习期间常见问题
高职临床医学生进入实习阶段后,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临床理论知识、经验缺乏,占59.3%的比例,50.6%的学生反映医院提供的自主操作机会不多,实操锻炼少。学生在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中,面临独自生活的压力以及环境的突然改变,许多常见的个人问题发生,例如,59.2%的学生目标不明确,89.1%的非定向生决定参加专升本考试而且54.2%感觉就业和专升本的压力较大,55.12%的定向生对5年的基层工作也颇感压力。54.%的学生感到自身学历低,没自信心。
(三)实习生基本能力
77.36%的学生认为在实习前有必要加强临床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63.21%的认为需要提高医学诊断知识操作技能,除上述两方面外,相关医院实习带教医生也反映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自学能力、人际沟通等能力有所欠缺。
三、对策及建议
(一)针对医学理论知识差
应加强学生的思想重视度,同时引导学习专业理论课,必要时,成绩不理想的直接留级或者退学,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理论学习。
(二)针对见习等实践教育活动少
调查显示高达60.5%的学生家人、亲戚或朋友是相关工作人员,建议学生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及早去接触、去了解,这对专业的理论学习也有很大帮助,同时有助于尽早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
(三)针对动手机会少
各大医院实习人数多,各层次人才不缺,高职生不占优势,那就需要学生练好自己扎实的基本功,学院也要加強和医院良好沟通,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学生心理压力大,目标不明确
学生在校有就业指导课,却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学生重视的同时,老师应提高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质量,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努力做到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了解自己的处境,学有所用[4]。
综上,调查显示高职临床医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有待加强,在校的操作训练非常重要更要提高质量,在校生应注意对职业生涯的简单规划,务必加强自学能力和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能力。同时,建议学院提升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质量,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了解自己的处境,学有所用,减少对升学、就业、不自信等各方面的负面情绪[3][4]。不断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加强学生的临床思维,让实习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保证实习的顺利完成,提高临床实习的质量,是整个高职医学教育当下应该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问题,期望本调查对高职医学生部分临床实习问题的解决能有微薄贡献。
作者:房英娟
参考文献:
[1]肖明贵,廖建宏,胡建刚,等.高职医学生临床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0:137-138.
[2]杨丽娟,彭强丽,周晓娜.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视角分析医学生职业倦怠的现状和成因[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6):1289-1290.
【关键词】临床实习生 主动性 临床实习质量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23-01
一、引言
对于医学生来说,临床教学是实现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必经之路,必须引起医学院校教师、学生的高度重视。接下来,本文将提出加强临床实习生主动性,提高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的几点途径。
二、增加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机会,充分锻炼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当前形势下,病人对医疗的期望值正在不断提升,部分医院及临床实习教师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医疗风险并且避免医疗纠纷的出现,从而减少医学生参与实际的医疗活动的机会,尽量让他们不进行实际的动手实践。这就导致出现这样的不良局面:大部分医学生在完成实习之后,不能够准确熟练地书写病程记录,不能够科学合理地下医嘱,甚至在实习的过程中并未参与过任何一次骨髓穿刺、胸腔穿刺、腹腔穿刺等操作,这是非常不利于医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参加工作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临床实习教师必须增加和病人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在此基础上,鼓励和引导临床实习生积极与病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真正赢得病人的支持和认可。在临床实习教师的认真监督和引导下,就可以循序渐进地增加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机会,充分锻炼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如,可以安排临床实习生做各种各样常规的诊疗活动,安排临床实习生进行病历和病程记录的书写,也可以安排临床实习生参与一些较为容易进行的手术等。
三、进一步做好临床实习生的临床技能考核和评估工作
在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就是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和评估工作,这也是切实提升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的良好途径。在考核和评估的过程中,医学院校一方面应该对于临床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储备情况进行考核,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也应该高度重视临床实习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技能方面的考核和评估。具体来说,临床实习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探索出新的考核和评估方法,形成以能力评价为核心的更有利于锻炼临床实习生的临床技能的考核体系,高度重视对于临床实习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和评估。与此同时,为了保证临床实习生的临床技能考核和评估工作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透明性,应该采取考教分离的模式来进行,可以运用临床医学模拟考核系统等考核方法,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临床场景的模拟,临床实习生必须能够根据具体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资料,有机结合相关的医学理论,给出科学合理的诊断方式。
四、加大对于临床实习教师的培训力度,要求临床实习教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通常情况下,对于临床实习教师来说,都肩负着临床、教学和科研三重任务,负担着较为繁重的工作,工作压力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大的,他们对临床实习教学的责任感、积极性都会使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所以,一定要加大对于临床实习教师的培训力度,要求临床实习教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一方面,临床实习教师一定要具备较为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能够真正意识到临床教学的地位和作用,真正以较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投入到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之中;另一方面,医学院校一定要加大对于临床实习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力度,比如,可以进行新教师课前试讲、新教师岗前培训、临床实习教师教学效果评价、临床实习教学技能比赛、临床实习教学听课等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大幅度提升临床实习教师的业务能力。与此同时,临床实习教师与临床实习生之间必须加强沟通和交流,从而能够及时解决临床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临床实习教师也可以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最终实现临床实习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五、采用模拟诊疗教学法,培养临床实习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医学院校一定要创新教学模式,逐步采用模拟诊疗教学法,针对目前临床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国外普遍采用标准病人,甚至模拟病人计算机系统进行临床医疗教学。采用模拟诊疗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应用自如,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形成临床思维方式和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医学院校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临床实习教师的带教制度,制订相应的措施,加强师资力量,严格实习生管理。医学院校应该选派中、高级职称的医师带教,让临床实习生能够更加主动地配合医师参与实习,同时应加强对临床实习生的管理,形成科学有效的约束机制,对临床实习教师以及临床实习生都必须做到严格要求。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临床实习对于医学生更好地掌握医学知识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医学院校的教职工,一定要切实转变观念,科学有效地探索出更加灵活的临床实习管理方法,更加高效率地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最大限度地提升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廖少玲, 苏汝好. 浅议做好实习前准备 提高临床实习质量[J].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4,(S1)
[2]孙贺一. 临床实习能力的培养和评价[J]. 日本医学介绍, 2004,(01)
[3]吴卓洁, 叶巧玲. 临床实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卫生职业教育, 2005,(05)
[4]林衍富. 中医高校试行师承式临床实习改革的探讨[J]. 中医教育, 1994,(02)
[关键词] 临床实习;特点;管理
[中图分类号] G52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c)-175-02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不可少的过程,也是为今后诊疗疾病打牢基础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在对实习医学生多年的管理带教中,我们体会到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特点,针对这些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和带教措施,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0年以来,每年接收医学实习生30人,为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
2 特点
2.1 紧张期
进入临床实习1~2个月内,此期学生从学校生活直接走上为患者服务的岗位,即兴奋又紧张,一方面感到自己通过几年的医学院校学习乃至十几年的学校生活,能够马上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临床,直接为社会服务,实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面对患者,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和新的带教群体,担忧几年的理论学习是否能够经受实践的考验。他们急于了解实习医院,希望得到重视,希望留下好印象。医学生感到非常紧张,但工作积极性高。
2.2 稳定期
进入临床实习的第3~6个月,经过几个月的实习,对周围的人和事已不再感到陌生,医学生对医院工作有了明确的认识,思想比较稳定,自信心增强,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求知欲望强,渴望接受新知识,新技术。
2.3 考研期
进入临床实习的第7~8个月,由于毕业分配没有把握,现在很多医学生将报考研究生作为本科学习的主要目标,把主要精力放在外语学习及准备研究生考试上。
2.4 困扰期
进入临床实习的第9~12个月,少数实习生到实习后期对医院的情况也比较了解,与有些带教老师、医师、护士都已经熟悉,开始对自己各方面的要求有所放松。同时,实习后期感到掌握的知识多了,加上面临毕业考试、毕业分配等,请假次数增加,工作积极性降低,给实习生后期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3 管理对策
3.1紧张期
针对此期的特点,我们的做法是:医学生到医院后,我们为医学生从学校到医院创造了一个缓冲,进行入院后上岗前1周的岗前教育,授课仍按学校方式,环境是医院,内容是介绍医院的特点、发展史、人员结构、设备配备、技术水平等,让学生对医院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运用医院真实的例子进行医德医风教育,使学生了解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生对医院有一个感性认识,消除学生的紧张及陌生感。此期的重点是要求带教老师要保护医学生的积极性。
3.2稳定期
此期的重点是巩固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医学院校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规定内容的轮转计划,要求实习生遵守教学制度,执行轮转计划,在指导教师的督促下严格执行诊疗技术操作规程。要求带教科室积极推行规范教学查房,要求各学科每周一次教学查房,开展小讲课和病历讨论,狠抓基本功训练。操作前先加强示范,规范程序,再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际操作。操作时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及时纠正实习生的错误和不足,在实践中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
3.3考研期
此期的重点是做好实习生的思想工作,我们强调实习期间准备考研固然重要,但临床实习更重要,临床实习只有一次,耽误了就难以弥补,帮助疏导考研的学生,尽量与学生沟通,劝其在当地报考复习。加强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实习管理不仅是实习医院的事情,也是学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方面,要及时将实习生的情况反馈给学校。
3.4 困扰期
此期的重点是加强对实习工作的检查考核,考核中除“德”“能”方面外,也要注重“勤”等方面的考核,将实习成绩严格地登记在鉴定册上,给学生一定的压力,制定严格的出科考核制度,实习期间要求学生以病房为家,充分利用实习的每一天,严格请假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在学生管理上,此期更要加强,杜绝不安全因素。
在医学生实习过程中,我们根据时期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因时施教,尽可能全面、有效地发挥医学生的能力,使他们自觉地学习技术知识,及时矫正不良的心态和行为,培养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最终200名实习医学生全部顺利度过了实习期。
[参考文献]
[1]季芳,尹忠诚.实施量化考核方法,提高临床教学质量[J].医学教育2005,2(1):68-69.
[2]黄瑞儿,郑良娣.临床带教的内涵[J].现代医院,2005,5(10):142-143.
[3]柏玫.临床实习管理工作探讨[J].医药产业资讯,2005,2(18):123-124.
【关键词】实习生;病历;教学
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其实习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医学生在实习阶段刚刚开始接触临床,正处于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的尝试阶段。在实习过程中,只有不断地通过书写医疗文书和参加各种医疗技能的操作,并通过仔细观察、思维分析、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应用,才能获得临床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1-2]。而利用实习阶段,针对性地培养实习生临床实际工作能力,让实习生能够熟悉甚至良好地完成临床基本日常工作,是临床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3]。而在临床工作中,病历书写无疑十分重要,但这也恰恰是实习生不重视甚至容易忽略的部分。我们从临床实际应用出发,针对实习生病例书写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制定具有鲜明的有针对性的特色教学方案,为提高实习生临床病例书写质量进行了相关研究。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至12月在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60名,研究群体均为第二军医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第五年的实习生,且选择已进入医院临床实习期已达半年及以上的实习同学作为研究对象。将60名实习生完全随机分为教学改进组(30名)与对照组(30名),教学改进组采用病历书写针对性辅导教学方案,对照组不进行病历书写针对性教学。选择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至12月常见病、多发病住院患者120例,选择入院当天为调研时间。要求患者年龄在12~70岁,性别不限,具有清楚表达沟通能力,并配合查体。
二、方法
1.调查内容:选择常见病、多发病患者作为实习生收集病例资料的对象,详细询问病史和查体部分在实习生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大病历书写要求实习生独立完成,对入院记录进行评分,分为一般信息、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初步诊断9个方面给予评分,满分为100分,具体评分规则如下:患者一般信息部分满分为5分,以表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评分参考因素;主诉部分满分为10分,以表述的准确程度、精炼程度、用词是否恰当作为评分参考因素;现病史、既往史部分满分均为10分,以表述的准确程度、完整程度、用词是否恰当作为评分参考因素;个人史、家族史部分满分均为5分,以表述的准确程度和完整程度为评分参考因素;体格检查部分满分为30分,其中系统回顾部分20分,专科检查部分10分,以对一般体征和阳性体征的表述准确程度和完整程度为评分参考因素;辅助检查部分满分5分;初步诊断部分满分20分,以诊断表述的准确程度,完整程度为评分参考因素。要求两组实习生在开始实习轮转阶段后3个月时,完成两份手写大病历,对入院记录部分按照上述标准进行评分,选择两份中评分高的那份病历作为记录成绩,并分析失分原因。于实习开始后6个月时,进行第二次病历评分,同样每名实习生书写两份,取评分较高的那份病历记录成绩。两次评分均由同一名带教老师进行评定。对先后两次评分所采纳的结果进行比较。2.教学内容:针对教学改进组,在实习开始后第4个月,组织第一次病历书写辅导教学,其主要内容为分析第一次病历评分中学生主要的失分原因。以在第一次评分书写的60份手写病历为实例,详细列出其中比较集中的错误,以临床实际工作中因为病历书写错误导致的一些不良后果为警示,让实习生对病历书写错误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有充分的认识,从而提高实习生对病历书写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实习开始后第5个月,进行第二次病历书写辅导教学,本次教学的主题为如何将临床诊疗思路反映在病历书写中。我们以书写优秀的临床病历为例,逐句讲解如何将书写者清晰的临床诊疗思路体现在病历中,如何将病历书写与临床思路密切结合。并细致讲解在病历书写中更为专业的表述及书写技巧。
三、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失分原因分析
对两组实习生第一次病历评分进行失分原因分析,结果显示,主诉、现病史、体格检查及初步诊断部分,为实习生病历书写中容易失分的项目,这四部分所占比例分别为:现病史31%、主诉19%、体格检查18%、初步诊断13%,此四项外的其他5项总计占失分的19%。
二、教学评分对比
将教学改进组30名实习生前后两次病历书写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对比,教学组实习生教学前病历书写评分为75.00±7.82,教学后病历书写评分结果为81.80±5.01,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09,P=0.0002)。将对照组30名实习生前后两次病历书写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对比,对照组实习生第一次病历书写评分为75.77±7.49,第二次病历书写评分为79.07±4.6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51,P=0.0448)。教学改进组与对照组实习生的第二次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对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89,P=0.0326)。
讨论
我们选择实习生进入临床实习后3个月作为调查时间点,组织第一次病历书写评分,主要是考虑到实习生在开始实习之前,能够接触临床实际工作的机会很少,一旦开始实习,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临床工作习惯,并开始学习如何将理论课程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同时也具备完整书写临床病历的能力[4]。因此,选择3个月进行第一次调研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实习生的病历书写能力。而经过对病历失分原因的分析,结合临床实际,选择第4个月和第5个月进行两次临床病历书写辅导授课,而在第6个月进行第二次测评,这既能反映出病历书写辅导授课的效果,也能让实习生在之后的半年实习工作中不断消化辅导内容,进一步改进病历书写能力且在临床实际应用中进行提高。我们发现,在实习生书写病历评分中,很多失分的原因是一时的粗心或者选择病例的难度较大[5]。据此,我们选择在实习生所完成的两份大病历中,以其中评分较高的一份作为采纳成绩,这样既可以一定程度上排除实习生因书写时粗心所造成的失分,也能尽量减小病例难易选择不当所导致的失分。我们力求能够在评分中反映出实习生真实的病历书写水平,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6]。对实习生病历书写的评分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其主要失分项目在主诉、现病史、体格检查及初步诊断这四方面。这一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为这四方面本身所占分数的权重就较大,但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们病历写作的短板。主诉部分失分的原因多为语言不够精练,学生们想尽量在主诉中将基本病情表达清楚,但往往造成主诉过长却又表述模糊。而现病史部分失分则多为描述发病和就诊过程部分缺失。入院记录的体格检查部分,多为指示语言,因此这部分失分的主要原因则为专科体检抓不住重点。而初步诊断部分失分的主要原因则是遗漏诊断。同时,我们分析发现,很多实习生病历书写质量不佳,其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学生对病历书写不够重视甚至当成一种负担,且对临床工作中病历书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作为带教老师,我们必须让实习生认识到病历书写一定以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为前提条件,是每一个医疗工作人员必须严肃对待的工作[7]。因次,我们把第一次病历书写辅导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如何引发实习生对病历书写的重视。在接触临床4个月后,实习生对临床工作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列举临床具体实例更能引起学生们的重视,将临床实际工作中因为病历书写错误导致的一些不良后果作为警示,让实习生能够认识到病历质量的重要性,并愿意投入部分精力去提高病历书写水平。这就完成了我们的第一阶段目标。实习生的临床实习阶段,正是将书本上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的开始阶段,也是医学生诊疗思路形成的初级阶段。重视诊疗思路的培养,是实习阶段的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一份优秀的病历,也正是清晰诊疗思路的一种体现[8]。因此,我们将第二次病历书写辅导的教学目标着眼于如何在病历书写中体现清晰的诊疗思路。教学过程中,我们以书写优秀的临床病历为例,逐句讲解临床病历中是如何体现出书写者清晰的临床思路的。很多实习生对单纯病历书写兴趣不足,但对临床思路的讲解和建立就表现出比较浓厚的兴趣,而我们这种病历书写体现临床诊疗思路的方法,则能容易培养实习生对病历书写的兴趣[9]。且当学生开始注重两者的结合时,病历书写的技巧也同时获得了一定的提高,且在书写病历过程中,也对其临床诊疗思路的培养起到一定的正面作用,这种方法也被医学教学工作者称为实践性教学[10]。在针对病历书写辅导的两次教学前后,对实习生所书写的大病历给予的两次评分,针对性教学后评分明显高于教学前,也客观上证明了此种针对性较强的教学安排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实习生病历书写质量的提高。我们的研究结果也提示我们,对照组不经过病历书写的针对性教学,但其第二次病历书写的质量仍有明显提高,这说明3个月的临床实习工作中,日常的医疗工作对实习生整体医疗能力的提升不可否认。然而,实习生的实习时间毕竟有限,完成一年的实习工作后,毕业生就将走上工作岗位。我们亦希望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前,能够具备独立完成部分临床基本医疗工作的能力,而病历书写的技巧也正是他们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11]。针对性的病历书写教学,使实习生病历书写的水平明显提高,且本研究结果也证实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实习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病历书写的基本技能和技巧,也让我们坚定了进行针对性教学的决心。另外,研究发现病历书写针对性教学的有效性后,我们在研究结束后,对未接受过病历书写教学的对照组也进行了两次针对性授课,使所有实习生都获得了平等的提高病历书写能力的机会。综上所述,为提高医学生临床病历书写质量,培养实习生临床诊疗思路,开展针对性的病历书写辅导教学十分必要,我们也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摸索经验,希望能为医学事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医疗工作者。
参考文献
[1]杨红.临床双语教学制约因素及措施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4):1927-1928.
[2]何永涛,向焱彬,王云贵.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3):372-373.
[3]刘小红,周熙惠,史瑞明,等.临床生产实习中双语教学的应用模式及效果评价[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6):502-503.
[4]蒋小云,覃肇源,余慕雪,等.重视学生病历书写训练提高儿科病历书写质量[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29(1):88-90.
[5]龙福德.病历书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J].中国病案,2007,8(12):18-19.
[6]王瑞.临床教学中病历书写教学的重要性[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3):648-650.
[7]马云波,刘怀戈.病历书写的临床教学[J].中国病案,2011,12(9):60-61.
[8]王蕾.电子病历在医院实际应用中的探索与体会[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10):67-68.
[9]贾燕,易斌,陈雄,等.多种教学法在内科学见习中应用[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9):1800-1801.
[10]阚延静.实践性教学在病历书写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3):26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