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职业防护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由于供应室环境及性质的特殊性,其职业危害因素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笔者就供应室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护措施。
1职业危害因素
1.1生物性因素 医疗用品在供应室进行去污、清洗、消毒和灭菌。再返回临床使用的循环程序中,频繁的接触病毒和细菌。污染物品的数量多、种类复杂,成为交叉感染的媒介。这不仅是造成医院感染的潜在因素,也是危害供应室人员身体健康的因素之一[1]。
1.2 物理因素 在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时,如操作不当可造成烫伤,灼伤,甚至爆炸事故。消毒灭菌时灭菌器、排风扇等发出的噪声,可损伤听神经,引起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损伤。
1.3化学因素 供应室在进行消毒、灭菌过程中,需使用多种化学消毒剂,如使用不慎可造成皮肤过敏损害及毒性反应。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液在应用时散发的气体,可污染工作环境,这些消毒剂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例如环氧乙烷可以刺激人的眼睛、呼吸道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和水泡,甚至致癌。挥发在空气中的含氯消毒剂被人吸入可引起支气管炎,最终导致呼吸系统损伤,另外对眼睛也有刺激作用[2]。
1.4锐利器械的伤害 主要发生在污染物品的回收、清洗环节,被污染的针头、穿刺针、刀片或其他医疗器械刺伤是最常见的职业伤害,可导致工作人员血液暴露,有发生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危险[3]。
1.5职业安全防护意识缺乏 医护人员对医院的感染严重性认识不足,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意识缺乏,对疾病的传播途径,危害认识不清,不执行有关的规章制度,导致感染隐患发生[4]。
2防护措施
2.1加强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教育 强化工作人员消毒、灭菌和隔离及预防感染的意识,加强预防、控制感染知识的培训。让每个工作人员都了解工作环境及工作流程中存在的危害性,在回收处理污物的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戴口罩、帽子、手套、防护围裙等。
2.2 物理因素的防护 进行压力蒸汽灭菌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程序,灭菌结束后开启柜门时人应站在门后或门旁,以防柜门热气涌出烫伤,戴防护手套取出无菌物品。对有噪声的房间应随手关门,以减少噪声污染的范围。在使用紫外线照射时,必须在无人的情况下照射。
2.3化学因素防护 正确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了解消毒剂的理化性质,配置时时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盛放消毒剂的容器加盖,避免消毒液挥发,保证消毒剂的有效浓度及减少对身体的危害。
2.4加强锐利器械损伤防护和处理 减少手工清洗,回收污物时一定坚持戴口罩、手套。手套破损时须及时更换,处理各种锐利器械易发生刺伤,因此操作中应注意避免损伤,动作轻柔,对金属器械应先分类,不要直接用手进行分类,采用持物钳。并将锐器放在一起清洗,一旦被利器刺伤或出血,应避免局部按压,应在伤口旁尽量挤出血液,清水冲洗、消毒。必要时上报并注射疫苗[5]清洗物品时应戴口罩、护目镜、双层手套、穿防护围裙,避免各种锐器损伤带来的危害。
参考文献:
[1]李映兰.高危科室护士执业安全防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2)198-200.
[2]梁运连,刘水玉.供应室职业的危害及防护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69.
[3]吴安华,任南.护士面临针刺伤的危害及防护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7):525-526.
【关键词 】护理人员;职业损伤;有害因素;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224
1981年,世界首次报道了医护人员因职业原因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及防护开始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1]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威胁护理人员健康的危险因素,导致护士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职业安全也成为医务人员日益关注的首要问题。现将职业损伤的有害因素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1职业损伤的有害因素
1.1生物性因素
1.1.1细菌:广泛存在于患者的各种分泌物,排泄物及用过的衣物和器具中,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血液及皮肤等途径感染护士。护理工作中常见的致病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及大肠杆菌。
1.1.2病毒:最常见,最危险的有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冠状病毒,其传播途径以呼吸道和血液传播。
1.2化学因素
1.2.1常用消毒剂:甲醛,过氧乙酸,戊二醛及含氯消毒剂等,是日常护理工作中不可避免接触到的,可刺激皮肤,眼及呼吸道引起皮肤过敏流泪,恶心,呕吐及气喘。
1.2.2常用化疗药:随着医学的发展使用率也不断地增加,如环磷酰胺,氮芥,阿霉素,丝裂霉素,氟尿嘧啶,铂类长期接触的化疗药在防护不当的情况下可通过皮肤接触,吸入或食入等途径给护士带来一些潜在的危害。
1.2.3麻醉废气:短时吸入 可引起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应变能力差,烦躁。
1.2.4其他:护理工作中常用的体温计,血压计,水温计,其中的汞是医院常见而又极易被忽视的有毒因素。
1.3物理因素
1.3.1锐器伤:是最常见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之一,最常见危害性最大的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每年至少100万次意外针刺伤,引起20余种血液性疾病的传播造成医务人员死亡人数超过几百人,其中护士占80%,[2]针刺伤也可对护士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产生焦虑和恐惧,甚至影响职业生涯。
1.3.2负重伤:护士工作中体力劳动较多,劳动强度较大易造成损伤。
1.3.3放射性损伤:护士常接触到紫外线,激光等放射性物质可造成皮肤,眼睛,及免疫功能障碍。
1.3.4温度性损伤:常有热水瓶,热水袋,易爆的氧气,易燃的酒精烧伤等。
1.4心理-社会因素:护士少患者量大护患关系紧张,长期超负荷工作,使护士身心疲惫,引起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
2护理职业损伤的预防措施
2.1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护理职业防护的基石
院内组织三级管理,分别承担相应的职业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是保障护士职业安全的基本措施。使护士防护工作有章可循,依法办事,从而减少各种职业暴露的机会。
2.2加强护士职业安全教育,强化职业防护意识是减少和降低护理职业损伤的关键
对护士实施职业安全教育和规范化培训是减少职业暴露的主要措施,要使护士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职业防护,定期进行在职培训和考核,在为患者提供安全,无差错的护理同时,还要在工作中保护自身免受伤害。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增强自我职业防护意识。
2.3改进护理防护设备,创造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是防止护理职业损伤的保障建立和完善各科室的防护设备,如感应式洗手设施,配备保护用品,如符合国际标准的一次性锐器回收盒。
2.4重视护士个人的卫生保健
定期进行健康查体及免疫接种是切断传染的有效途径。
2.5对常见的护理职业损伤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2.5.1生物性损伤的预防措施
洗手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防护措施,护士每天洗手次数不应该少于35次,在接触患者前后,特别是接触血液,排泄物,分泌物及污染物品前后无论是否带手套都要洗手。避免直接接触血液和体液,应带手套进行操作,安全处理锐利器具,污染的针头是导致生物性职业损伤的主要原因,针刺伤最容易发生在针头使用后的丢弃环节。规范医疗废物及排泄物的处理。
2.5.2锐器伤是常见的一种职业损伤,注射器针头,输液(血)器针头,各种穿刺针,缝合针,手术刀片,及手术剪刀等锐器,都是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经常接触到的。护士对锐器伤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使用锐器进行护理操作时,粗心大意,技术不熟练及操作不规范,护士人员少,工作量大,压力大,导致护士身心疲惫,操作时精力不集中而导致受伤。防护的关键是建立防护制度,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常规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操作时戴手套和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使用安全工具,规范操作行为,抽吸药后即用单手套上针帽,掰安时不要徒手,垫上棉球或纱布,禁止用双手分离污染的针头,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禁止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锐器及医疗废物。受伤后正确处理伤口,及时上报,根据血清学检测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
2.5.3化疗药物损伤
化疗防护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1)减少与化疗药物的接触;2)减少化疗药物污染环境。在使用化疗药物时要设有专门的配药间,专业的护士按照化疗药物操作规程废弃物处理规范进行,按照化疗药物配制时的防护措施及要求进行操作,静脉给药时应带手套,防止药物外溅。
2.5.4负重伤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是预防负重伤的重要措施。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经常变换工作姿势,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合理饮食等。
3小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的不断进步,护士的职业安全也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护理职业防护不仅可以避免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护士的伤害,而且还可以控制由环境和行为不当引发的不安全因素,从而维护护士的身体健康,减轻心理压力,增加职业的满意度,安全感及成就感,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关键词护士职业暴露暴露风险防范措施
在医学领域里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源性疾病的情况时有发生,而这些情况的发生多是由于医护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中意外地被含有病原菌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或被含有病原菌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针头刺伤而感染,为保障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加强职业安全教育、落实标准防范措施,以达到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对护理职业暴露的认识
职业暴露是指因职业原因暴露在某种危险因素中,有感染或引发某种疾病的潜在危险。而护理人员位于职业暴露高危人群之首,在职业暴露中针刺伤的发生率最高,也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一种职业伤害,应引起高度重视,加以防范,并进行标准和全面的预防。
标准预防:是将全面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全面预防是指无论病人是否患有经血液传播的疾病,所有病人的血液及体液均被认为可能具有艾滋病、乙肝、丙肝及其他经血液传播的病原菌,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国之一,乙肝病毒携带者约有12亿丙肝的感染率也达到17%[1],艾滋病在我国也进入了快速增长期[2],我国的医护人员正面临着严重的职业暴露危险。
护士面临的职业风险
生物性因素:医院是各种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场所,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及各种含有血液的病原体,是污染医院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化学性因素:各种化学消毒剂,护士每天接触各种化学消毒剂,对皮肤、呼吸道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戊二醛是引起职业哮喘的原因之一,而含氯消毒剂及酒精刺激性强,长期接触使护士的双手受到伤害。
锐器伤: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危害,而护士是针刺伤及感染和经血液传播的高危群体,不仅引起皮肤、黏膜损伤,更危险的是引起血源性疾病的传播[3],因此,护士感染血源性疾病时有发生,近年来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因此,职业暴露针刺伤所造成的血液感染日趋严重,对护理工作者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社会心理因素:护士长期面对疾病、意外伤害、死亡,情绪会影响精神状况和生活态度,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突发公共事件、酗酒、吸毒、医闹等社会问题都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风险性和紧张感,长期倒班造成护士心理压力加重,导致生物钟紊乱[4]。
职业防护现状
职业防护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护士作为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其防护意识及防护措施与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及不相称,在我国,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可以说是一项空白[5],在职临床护理人员相关培训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院感的控制对象主要是针对病人,临床护士的安全防护意识并未随着人群中的血源性感染性疾病的增高而提高。
医疗废物处理不规范:如注射后的针头处理;毁形浸泡、取下针头回套针帽、收取废弃锐器,护士在集中操作时物品放置混杂,在整理污物过程中也是导致锐器伤的原因之一。
操作不规范:未按操作规范操作或放置锐器而导致刺伤,徒手摆放和传递各种锐器,用后的注射器针头、输液针头未按要求及时放入利器盒内,而造成损伤。
防护措施
提高职业防护水平是一个需多方努力、共同解决的问题,不但包含了护士本身,也包括了管理部门,必须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增进防护知识和技巧。
普及标准预防培训:通过宣传标准预防知识来提高护理人员行为的依从性,从而减少锐器刺伤,标准预防明确规定所有可能暴露于血液、体液的操作过程中都要戴手套,经研究证明,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医护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减少50%以上[6],充分证明在操作及处理污物时戴手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分类收集、存放及处理,正确使用锐器盒,设置危险品的警示标志(黄色),防刺破的锐器收件箱,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减少利器伤的方法,可使利器伤降低至50%。
规范操作、纠正不良习惯:安全使用锐器,改变不正确的操作习惯,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废物管理,严禁护士回套及分离使用过的针头,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过的刀片、缝针,规范锐器的整理和操作,防止自伤和他伤。
职业安全是近年来人们日益备受关注的问题,临床护士锐器伤的职业危害引发血源性潜在的危险日趋严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必须认识到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将职业暴露的危害降至最低点。
参考文献
1贺惠琴.护理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防护现状与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10,3:7-8.
2中国艾滋病数据统计[M].南方都市报,2006.
3陈仕新.传染病医院护理人员针刺伤调查及预防对策[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6,17(1):62-63.
4徐彬,唐维新,张徐宁,等.传染科护士心里健康和人格特征的研究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9):3037.
[关键词] 急诊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防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3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4-63-02
近年来职业安全已成为各行工作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各类突发急危事件决定了急救工作的高强度和高压力,给急救医护理人员带来一定的身心影响。由于急诊科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的复杂性及特殊性,不仅使院前急救护理人员的生活紧张、无规律,而且使其长期暴露于多种危险因素之下。以往,医院重视的多是怎样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人性化服务,忽视了职工的职业安全。现在研究证明若不注意个人防护或防护不当,则会造成各种不同的职业损害,医护的自身安全将直接关系到院前工作的质量。现将急诊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对策综述如下。
1职业危险因素
1.1感染疾病的危险因素
急诊科护士经常面对各种开放性损伤的患者,绝大多数是尚未完全确诊或处于某些传染性疾病潜伏期,且许多处置与抢救是在患者尚未明确诊断前进行的。为患者治疗或抢救时,难免会接触到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多种微生物,无疑将会增加感染传染性疾病的机会。同时还有潜在针刺伤的危险,每0.004mL带有HBV病毒的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若被HIV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则有0.3%感染的危险,针刺伤可以传播20余种血源性传染病[1]。多种呼吸道疾病患者所呼出的空气会污染诊室的环境与空气,具有极强传染性。因此,急诊科护士容易受到某些细菌与病毒的侵犯,容易感染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多种疾病。
1.2化学损伤的危险因素
急诊科护士是抢救工作的具体操作者,有时为争取抢救时间,来不及进行自我防护就直接接触患者。急诊科护士经常接诊农药中毒患者,反复为患者催吐、洗胃、擦浴等,挥发性农药可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等吸收,引起中毒,常伴有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及心慌等多种不适。处理强酸、强碱类药物中毒时常不慎被残留药物灼伤。对病区内使用的仪器设备的消毒、灭菌等用到的双氧水含氯制剂、戊二醛、福尔马林等化学消毒剂,对人体的呼吸道、眼睛、皮肤黏膜、神经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腐蚀作用,易引起皮炎、过敏性哮喘等疾病,长期吸收可导致中毒。
1.3精神损害的危险因素
急诊科护士每天面对的是病情急且精神高度紧张的患者。患者及家属表现急躁焦虑,对护理程序易产生认知偏差,希望医护人员先为其诊治,稍有怠慢便怨言重重,遇不冷静者谩骂甚至动手殴打护士。长期处在思想高度集中、劳动强度较大、精神过度紧张的恶劣的工作环境中,极易患上偏头疼、神经衰弱、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等身心疾病。急诊科护士经常面临突发事件的发生,常常面对生命的殒落、青壮年的离世、家破人亡的悲剧,在精神上会产生很大的刺激,这些忧伤情绪会影响护士的精神状态及生活态度,易产生悲观、厌世的消极心理,使疲惫感明显增加,出现身体及精神上的种种不适[2]。
1.4物理损害的危险因素
急诊科护士经常陪护患者做各项辅助检查,X线、磁共振、CT等。尽管临床上的照射量为最大允许量,但是仍会对人体的正常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损害,特别是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血功能低下、白细胞减少、胎儿畸形、诱发肿瘤等。另外,不恰当搬运患者及仪器时,可造成急性扭伤等。病区常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长期暴露可增加眼部炎症、皮肤癌的概率。
2防护措施
2.1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保护意识
对急诊科护士普及职业安全教育,加大宣传力度,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可举办多种职业安全学习班,结合事例进行教育,增加风险与自我保护的意识,认识到风险存在的客观性,提高警惕,将风险降到最低限。同时医院应制定相应的防护制度、监督报告等,并通过行政手段保证措施的实施[3]。
2.2加强培训,营造护理安全氛围
培训工作对加强急诊科护士自身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医院在知识培训后进行测试,使护理人员真正掌握防范知识,做到学以致用。改变不安全的操作行为,严格操作规范,防止交叉感染。工作中穿好隔离衣、戴好隔离帽,抢救时注意戴好手套、口罩。平时注重各种疫苗的接种,若不慎发生针刺伤,应立即挤出伤口处血液,用清水冲洗伤口,再用碘伏棉球消毒并按压,做好伤口的保护,了解患者的既往史,必要时应用药物预防。采用现在提倡的六步洗手法,用流动水洗手[4]。
2.3加强护患沟通,提高应对能力
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对患者提供的服务不单是技术操作,更重要的是人文关怀,注重感情的交流。急诊科护士应重视情商的培养,正确看待自己的职业,充分认识到急诊科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及价值,不断提高自己的控制能力与沟通技巧,理解患者的感受,掌握患者的心态,学会识别潜在的危险行为,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避免矛盾的激化。
2.4降低心理压力,培养阳光思维模式
业余时间可学习心理学方面知识,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释放内心的压力,不断提高心理承受力,不过分的苛求他人,经常微笑,懂得忍让。对自身的不良情绪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加以调整,改变消极的人生观,培养阳光思维模式,快乐生活,弹性工作,积极面对现实。保持乐观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多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放松心情,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
2.5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工作的适应性
在工作之余加强身体锻炼,多做有氧运动。加强营养,合理饮食。在工作中量力而行,若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应寻求他人的帮助,避免不必要的身体上的伤害。陪同患者辅助检查时,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也尽量使自己处于安全区域,避免身体直接照射。若陪同患者进入放射区,应穿好铅衣,做好防护。
职业防护越来越引起各行各业的关注。急诊科护士由于工作性质与环境因素,面临职业危害的危险,希望医院重视急诊科工作,重视职业危害,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增强急诊科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急诊科护理人员积极调整心态,适应环境,安心工作,将职业危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尹爱华. 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及预防对策[J]. 当代护士,2005,2(1):29-30.
[2] 王春玲. 急诊科护士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J]. 中华现代药物应用,2008,2(2):119
[3] 林金玲,李燕霞,冯晓薇. 急诊科护士受伤害原因分析及对策[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75-77.
口腔科是一个高危科室,患者就诊时间长,复诊次数多,且绝大部分操作都在口腔内进行,一般情况下患者未做艾滋病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血液性传染病的筛查。职业感染传染病的病毒和细菌主要包括血液传播的病菌 HBV、HIV、HCV- 。而医护人员每天都要接触患者的血液、唾液接触一些有害气体、液体,因此我们应善于识别各种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1 生物因素防护
1.1 直接感染 口腔医护人员在双手操作过程中频繁使用锐利的器械、注射器,口腔器械 HBsAg污染严重为37.5%,80%以上的临床医护人员都有被针刺伤的经历,针刺伤时只需0.004 ml带有乙肝病毒(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 HBV,因此口腔科医护人员平时工作中应着装整齐,穿圆领或立领工作服、工作裤、工作鞋、戴工作帽,双手操作时需戴口罩,必要时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熟练掌握口腔科各种器械的使用技巧,运用科学合理的操作方法,禁止医护人员用手去拔注射器针头及运输未盖帽的针头,禁止用双手重新盖上针头帽,注射器使用后立即毁损放人锐器收集箱。口腔治疗操作完毕后迅速卸下车针,并且要从车针根部将其卸下,以免在操作中划伤手。清洗、整理、器 械时应围好防水围裙 、防水护袖,戴上口罩、双层手套。分拣器械时,锐利一头放在一起,尤其是小锐利器械如:车针、扩大锉等用镊子分拣,按照“双消毒法”工作流程分类清洗灭菌。如工作中不慎被锐利器械刺伤应立即向离心方向挤压伤口,使血液流出、皂液清洗伤口,流水冲5 min,0.5%碘伏擦洗伤口10 min,消毒敷料覆盖伤口,最后上报主管部门,根据情况注射免疫球蛋白或疫苗。
1.2 间接感染 口腔治疗中患者的唾液、血液、致病菌在涡轮机或超声洁牙机等器械高速旋转下,引起微小飞沫和气溶胶以感染性气雾形式悬浮于空气中,污染室内空气和周围环境,因此建议患者治疗前用1%过氧化氢或0.25%氯已定消毒液15~20 ml含漱1 min后再行治疗,降低污染量。有条件医院采用单间小诊室便于消毒隔离,降低交叉感染率。诊室内开窗通风1~2 h/d,紫外线灯消毒1~2次/d,每次不少于1 h,1.5 W/m,室内综合治疗台、椅、操作台每 日用 0.2%84 消毒液擦抹不少于2次,每日用1∶50奥扑消毒液拖地 2次,如被污染随时清理、消毒。一项细菌调查中显示医院公用电话污染率为89.2%,其中听筒为 32.1%,话筒为57.1%,所以接电话时应该注意面部不要紧贴话筒,保持一定距离,每日消毒 2次,规范医务人员行为,治疗操作中禁止接电话。有报道医务人员所用的笔污染状况也相当严重,调查显示 30支笔,l7支细菌数为>10 cfu/cm2,9支带有葡萄球菌,6支带有真菌,2支带有埃希菌-6 J。因此应定期消毒医务人员所用的笔,减少交叉感染率。严格规范操作程序,检查治疗操作完毕后,脱掉手套,遵循六步洗手法,洗完手后,书写病历。洗手是防止医院内感染传播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无菌操作前后,接触患者后及处理患者用物后均应用肥皂水洗手,用流动清水冲洗,肥皂洗手自然菌清除率达99.5%。
2 物理因素防护
2.1 噪音 口腔科门诊患者候诊时间长,复诊患者多、环境嘈杂,诊室内集中牙钻、高速涡轮机、超声洁牙机等高速运转时发出噪音的医疗仪器和设备,另外个别医护人员不规范行为如大声讲话、砰然关门、怪异电话铃声等都是噪音的来源。人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可引起心理紧张,从而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改变,还可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易出错。医护人员应具有亲和力,多与患者交流沟通,分散注意力,减轻患者恐惧心理,尤其是小患者做好心理护理避免哭闹,做好分诊工作,使患者依序就诊,保持安静。加强医务人员自身修养,做到操作轻、走路轻、关门轻、讲话轻等。做好仪器日常养护,调节到最佳工作性能,最大限度降低工作噪音,必要时安装隔音设施。
2.2 辐射 辐射分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来源于口腔科放射性检查和治疗,电离辐射可致肿瘤血液病,不良妊娠等。口腔科放射室单独设置,安全防护符合防护部门检测标准。非电离辐射主要来源于光固化仪,其最大危害对视网膜造成不可逆损伤,操作时避免光源照射眼睛。
2.3 热力伤 进行压力蒸气灭菌或热力灭菌时,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烫伤,灼伤甚至爆炸事故。消毒医护人员应培训上岗规范操作,每日灭菌前检查仪表是否正常,管道是否通畅,运行操作过程中坚守岗位,严密观察,灭菌结束后打开柜门时,工作人员不要面对着柜门,防止热气冲击,戴上防护手套或使用操作工具,取放无菌物品,避免烫伤。
3 化学性防护
3.1 汞中毒 银汞合金调制和充填过程中产生的汞蒸气,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引起汞吸收,可致慢性汞中毒,过敏性皮炎 、牙龈炎、口炎、脱发、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和精神症状等。银汞必须在通风环境下调和,医护人员避免用手直接接触汞,充填多余汞储存于盛有饱和盐水或甘油的容器内,深度为 17 cm 以上。储存瓶严密封闭,防止汞蒸发。加强诊室通风换气,降低室内空气中汞含量,定期请防疫部门人员测定空气中汞浓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定期用碘净化空气,污染地面器械及时用 10%漂白粉或5%~10%三氯化铁溶液喷洒或冲洗。工作人员每天多饮水,喝牛奶 、豆浆促进汞排泄,每年体检一次。
3.2 化学试剂 我院已全面实施了口腔器械高压蒸气灭菌,提高灭菌效果的同时也减少了化学消毒剂使用,但在大量未开展口腔器械高压消毒的小型医院口腔门诊,还在使用作为高效灭菌剂的戊二醛。医护人员配制化学试剂及调配口腔修补牙齿充填材料时,做好安全防护,戴好手套 、口罩,如不慎化学物品溅入眼睛或皮肤上.立即用水大量冲洗避免灼伤,使用化学试剂浸泡器械时,用无菌蒸馏水反复冲洗,不少于 2次,醛过敏者谨慎使用。
4 社会因素的防护
口腔医护人员每天要面对大量的牙病患者咨询,就诊安排,还要进行椅旁护理及时准确传递医生所需器械材料。快速科技发展,不断更新齿科材料和技术改进,医护人员工作节奏快、学习压力大,长时间易形成医护人员生理和心理疲劳。医护人员应正确认识口腔医护工作的特殊性,合理安排工作,劳逸结合,不断加强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提高自身专科理论和技术操作水平,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注意心理调节,不断提高心理适应和心理承受力,克服个性弱点,用职业角色约束自己的情绪冲动,从而转移来自各方面的不良心理因素,减少心理疲劳的发生。 综上所述提高口腔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强化感染防护知识教育,经常对口腔医护人员防护行为进行督促和指导,将防护措施制度化,并给予相应制度支持和技术指导,定期体检才能有效降低口腔医护人员的职业性危害.确保医护人员身心健康。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