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与经济论文

环境与经济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境与经济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环境与经济论文

环境与经济论文范文第1篇

(一)社会经济条件。

美国环保主义者哈丁在《公地悲剧》中指出,每个人都力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忽视了资源的有限性和承载量,公地悲剧的发生不可避免,个体的经济动机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激化是公地悲剧和环境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无节制的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存在着固有的缺陷,使得某些人类共有的资源得不到应有的严格的保护,在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共有资源成为追求经济利益的牺牲品,整体的环境质量不断恶化,最终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二)法制基础。

一方面法律的社会化、系统化、政策化使得近代法律的发展日新月异,传统的资本主义民法以私权为本位,在私法本位的观念下形成了法学的理论基础,但是这种传统的法律理念正受到当代法治发展的挑战,法律社会化正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向;另一方面公法不可干预私法的理念也日益弱化,在二者之间出现了过渡地带,新型的法律正是在这种土壤中找到发展的空间并且反过来又促进了二者的融合,这种融合也为环境法这种跨部门立法的范例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

二、传统法律思想与实践应对环境问题的不足

我国的宪法中缺乏环境保护的实质根据,因为按照现代法治的原则,国家只有依据宪法才能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保护公民环境权益的责任,但是传统的宪法模式并没有将环境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来确认,这样的直接后果是公民的环境权益得不到法律保障,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在有关环境权方面规定的缺失使得其它有关公民环境权保护的立法缺乏宪法依据,因此必须明确人们所享有的在健康、舒适和优美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权,当然宪法中是存在关于环境保护的条款,但是并未明确国家和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具体责任或职责,这种不确定性也使环境保护过程中要求的集中统一的环境管理权难以实现,表现为现实中的多龙治水,效果却不明显。

有关环境权的属性问题学界尚无定论,主要有人权说、人格权说、财产权说和人类权说等,直接后果是传统民法理论在环境保护中相当的不力,当今社会中调节社会关系的基本法首推民法,但是传统的民法理论比如所有权理论、契约自由原则和过失责任原则,这种绝对所有权、绝对支配权,使得个人为了取得利益而在订立契约时顾忌甚少,只有故意和过失才承担责任的过失责任原则使得对环境权益的保护难以落实,因为在我国环境要素为国家所有,当这些要素受到侵害的时候谁有资格进行权利诉求,这在传统物权理论里无法解决,而依照传统的契约自由原则不承担环境保护的义务也可以视为一种自由,国家不得干涉,更为严重的是现如今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往往是社会物质生产部门的物质生产活动的负面产物,造成这种污染和破坏的企业或个人并无直接的故意和过失,按照过失责任原则其后果便是污染者无需承担责任,受害的利益无法得到补偿,保护环境何从谈起?可以说大多数的环境保护工作都是由环境行政管理机构来进行的,那么我们来看一下作为管理管理者之法的行政法对环境的保护是否得力,传统行政法对于自由裁量权做出了较严格的限制这对于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问题极为不利,因为很多环境问题的解决在现有的法律和政策的范围内缺乏依据。另外行政法一直以来是以权力的行使作为其基本方式的,但是我们知道仅仅靠权力手段是不足以对环境实行有效地保护的,此外环境保护所要求的预防为主,预先采取措施限制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民事行为的需求跟行政管理的滞后性相矛盾,可以说当前的行政法对环境的保护是相当的不力的。当然,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恰恰说明了需要有新的法律规范来适应和满足环境保护和国家环境管理的要求,这就是环境法,可以说正是由于传统法不能满足而环境法可以满足现实的需求才导致了环境法的产生,那么这些需求到底是什么呢?

三、环境法得以应对不同层次的需要

(一)作为应对废旧品处理、环境工程设计、垃圾的回收利用等问题的环境法规、判决和条例是第一需要。

这也是环境法产生的直接原因,所谓的第一需要是因为为了应对各种因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所带来的公害问题,相关的环境法以一种应急性的法规、判决和条例的形式出现,由于具体问题的类型多种多样变化万千,所以这一层次上的环境法的变化也就异常迅速,往往是问题已出现就会出现对应的环境立法,正如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日趋严重的时候,相应的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等很快就出台了,又如日本50年代后期,由于伴随着产业活动而产生的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在其国内各地相继出现了诸如骨痛病,水俣病等公害事件,于是紧接着在其国内出现了公害立法,《关于公用水域的水质保全的法律》等,不过这个层次上的环境立法内容主要涉及到相关的环境要素,而且总是等到状况出现后才得以反映,因此带有强烈的应急色彩,所以说是第一需要。

(二)使相关的环境政策与社会制度一体化、体系化是第二需要。

这也是环境法产生的间接原因,这一层面的环境法是建立在第一层次的需要已经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在已有的各种应急性的和预防性的环境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将其与已有的社会制度一体化,并在此一体化过程中强调环境政策也必须要通过行政自由,行政裁量权,司法制约来实施,同时在实施过层中尊重各级政府权威,事实上这是一种程序性的体现,之所以要贯彻这一程序主要的是要在实质上使得已经制定的环境机制与我们社会的经济现实、传统财产权和国家能源政策相适应,当然由于在第一需要已经得到满足的情形下,将原本杂而无章的应急性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化,不仅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际上这也是国家为了保护环境而使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与现行制度协调统一的结果,这一过程的结果必然是环境法与现行的政治、法律、经济体制和国家能源政策的契合,这一过程也伴随着各种体制的优化和重组。

(三)环境法产生的终极需要是提出一种广泛的社会存在理念,提出一种广泛的社会对策问题。

环境与经济论文范文第2篇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载体,是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是调整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选择,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范式,一种新的生产力发展方式,为实施新型工业化开辟了新的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和规范经济社会活动,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开创新的发展模式,创造新的发展机制,寻找新的发展活力,拓宽新的发展空间,培育新的发展环境,构筑新的发展优势。

要树立循环经济三条理念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具有三条基本理念:一是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二是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三是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它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循环经济是对过去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在生产过程中,把线性流程变为反馈流程,让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得到合理、持久的利用,同时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尽可能的降低到最小程度,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要坚持循环经济三项原则在现实操作中,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包括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和再循环原则。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特别是控制使用有害于环境的资源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从而在经济活动的源头上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体积小型化和产品重量轻型化。再使用原则要求企业制造出来的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使用和反复利用,而不是用过一次就丢弃。因此,再使用原则还要求生产者将产品及包装当作一种日常生活用品来设计,以达到再三使用的目的。再使用原则还要求制造商应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而不是由于更新换代而非常快地淘汰原产品。再循环原则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变成不可恢复的垃圾。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生产者的责任应该包括解决废弃产品的处理问题,即生产出一件产品只能算完成一半的任务,关键的任务是要提品使用功能耗尽后如何处理的设计。

要认清循环经济的三大趋势循环经济体现出节约资源、优化生态和提高效益的统一性,反映了一种越是生态环保越有经济效益的发展趋势。第一,符合生态环保标准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生态环保标准在世界各国正在成为强制性标准,企业只有服从才能发展,违背必然会被淘汰。第二,符合生态环保标准已成为允许企业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后不符合环境标准的产品将很难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第三,越符合生态环保标准的产品,附加值越高,越有效益。从当前国际市场上看,有机食品、绿色产品的价格远远高于同类产品,而且越是有机食品、绿色产品,市场占有份额越来越大,越受消费者的欢迎。由此可以得出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样的结论。同时,循环经济又将是市场经济的最佳运行方式。这是因为无论是从循环经济和市场经济遵循的原则,还是从规范市场秩序和经济发展的趋势上看,二者都具有统一性,都是必须遵循的客观经济规律。

要提倡循环经济三种模式自从循环经济理念问世以来,发达国家先后把物质化的经济增长模式作为提高自己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目标,循环经济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迅速发展起来。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所处的大环境是一样的,都是在面临资源和环境巨大压力的情况下逐步推行循环经济的,但是都从本国具体国情出发,所选择的切入点不同、有的从节约资源入手,有的从减少废弃物及回收利用入手,因而各国所提倡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也有所不同,在我国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双重压力下,我们应该提倡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的“三不”发展模式。从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经济发展中的单位能耗很高,开发建设中的资源浪费严重的基本国情出发,在经济发展中首先要考虑资源的节约和可持续利用的问题;从我国已进入快速发展的工业化社会的实际出发,既要讲发展这个硬道理,又要讲保护这个硬要求,正确处理二者之间存在的矛盾,走发展和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学会用生态学的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反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或局部的经济利益,自觉地把经济活动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要积极推进三个层次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大体上有企业、园区和区域等三个层次,这些层次是由小到大依次递进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平台。首先要发展企业层次的循环经济,以企业为单元,建立“点”上的小循环。在企业实行清洁生产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最小单元,在生产的全过程中充分利用资源,使每一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并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促进产品的生态设计。其次是发展园区层次的循环经济,以行业为单元,建立“线”上的中循环。就是在工业集中的地区,积极发展产业园区和生态工业园区,使上游企业的废物变为下游企业的原料,不断延伸生产链条,实现区域或企业群的资源有效利用,实现废物产量最小化,甚至实现“零排放”。发展区域层次的循环经济应以城市和地区为单元,建立“面”上的大循环。就是以生态链为纽带,统筹规划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实行可持续生产和消费,逐步建成循环型社会。同时,我们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要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和教育,努力培养循环经济典型,制订相关的制度和政策,加强循环经济法制建设,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加快相关理论和科技发展,为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作者为环境保护局副局长。

环境与经济论文范文第3篇

制定和实行环境规制是保证一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路径。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因此产生不利于经济发展的负面效果。多年来流入中国的FDI主要投向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主要的污染行业),在推动GDP增长的同时也产生大量污染。加大对环境管理与规制力度显然会增加业内企业的压力,从而阻碍外资的继续投入,甚至会造成部分外资的流出,减缓经济发展。Dasgupta研究表明那些环境标准低的国家其污染行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会有较大的竞争优势,而环境标准严格的国家则有向这些宽松国家转移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冲动。朱平芳等人对中国27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FDI为中高水平的城市存在明显的FDI“逐底效应”,即为吸引FDI而竞相放松环境标准的行为。也有经济学家认为对环境进行严格管理只会降低少数污染行业对外资的吸引力,并不会影响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整体吸引外资的能力。而且从长远看,污染行业对经济所产生影响更多是负面的。总体而言,严格的环境规制对国家利大于弊。由Porter提出的“波特假说”认为适当的环境管制能够刺激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提升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并由此抵消因环境保护、治理污染而带来的成本。

二、FDI加剧中国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1投资母国政府方面

发达国家政府都建立起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如美国颁布《清洁水法》、《清洁空气法》等,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并对违反排放行为进行严厉制裁。环境保护主义的盛行加上严密完善的监管制度和措施加大了发达国家企业发生环境污染的成本,如美国企业处理1吨有毒废物的费用超过400美元。对于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企业只有两个选择:停止生产或将生产转移到环境规制宽松的国家。美国环保署在2006年出台标准降低苯和其他有毒污染物的排放;2007年通过了东部削减污染排放法案,制定了严格的限制和削减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排放的计划。美国企业在严格规制的压力下,为降低成本和追求利益最大化,就会把相关污染产业的生产进行跨国转移。投资母国主要通过三种形式将污染产业转移到中国:第一,将那些会造成环境污染,并在本国已经淘汰的技术和设备出口到中国。中国的技术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国外淘汰的技术在中国仍然比较先进并有市场需求。在引进落后设备的短时间内会利于推进经济发展,但是从长期看最终会因环境污染而损害经济的正常发展。第二,推动危险性高、污染排放大的企业向中国发展。这些外资企业将生产转移到中国,可以降低其环境成本,还能向中国输出环境治理技术。第三,由不良外资企业假借原材料进口将大批工业废弃物运到中国。例如美国,每年都有60%的电子垃圾出口到中国。另据相关统计,发达国家每年向中国转移5000万吨工业废弃物,其中大部分散布到东部沿海地区。这些工业垃圾对地下水、大气和土壤都造成严重污染,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环境,危害了中国人的身体健康。

2FDI企业方面

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主要是为获取利润,而排污治理费用是较大的一部分成本,所以外资企业对于中国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不高。当然外资企业为了维持其跨国公司的形象和应对中国环境规制的要求,也会采取一定的环境保护措施,但实际上许多来自发达国家的外资企业在中国和其母国采取的是“双重标准”。薛伟贤、刘静研究提出,跨国公司在东道国产生污染主要是由于缺乏社会责任感,同时在本国与东道国采取不同的环境保护标准的结果。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中国长期将GDP作为各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考核指标,结果地方政府为了完成考核任务,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纷纷降低环境标准来吸引外资;二是在中国并没有形成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人们过于容忍外资企业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例如日本政府多年前就禁止本国企业生产、销售多种类型的电池。但这些电池的生产却通过日资企业不断地转移到中国。这些都反映出来自发达国家的FDI企业将污染生产转移到中国这一现状。

3国内地方政府方面

为保护自然环境,实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防止对外招商引资过程中造成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与生态破坏,中国政府作出了积极努力,如颁布了《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等一系列法律规定。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惯性,各地方政府以经济建设为首重,环境保护观念淡薄,对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投资远远不够。另外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在引进外资方面急于求成,只重视引进外资的数量,忽略对外资的质量和在环境保护上的监管,主要表现在对外资企业的选址、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工作简单应付,结果是虽然在一些大型生产建设项目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却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这种为获取短期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带来的后果:第一,各地方政府为提升政绩、吸引外资无底线降低环境标准;第二,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愈发淡漠,最终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会日益严重。

三、利用FDI推动产业升级改善环境质量的对策建议

1合理引导FDI的产业流向

首先,应引导FDI投向低污染、低能耗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适当限制外资对于低附加值、高能耗和高污染产业的投入,对投资于这类产业的FDI提出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对那些污染严重、影响深远的工业项目,外商投资更应持谨慎的态度。同时应加强对投资项目的污染评估,并提出严格的污染防治要求。其次,应制定倾斜政策引导FDI对农业和服务业增加投资。作为经济的基础产业,中国农业在规模化程度和机械化程度上都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引导FDI投资农业生产能够有效促进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

2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

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强执法力度,是实施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第一,应建立起科学系统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并且加强法律规定的技术标准,既要设定原则性要求,又要包含具体的实施办法、违法制裁措施,提高法律的执行性。第二,积极促进中国环保法律制度与国际规定接轨。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各项污染物排放标准都比较低,对违规超标排放的惩罚力度也明显不足,结果就会使企业因违法成本过低而不积极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并容易造成跨国公司进行污染的国际转移。第三,建立污染密集型产业目录,对污染产业实行重点监控。对相关企业应进行严格的准入审查,明确企业只有生产规模和防污技术水平达到要求才能获准进入,并在进入后继续严格监控其生产行为,防止其排污超标。第四,建立企业污染情况档案。根据法律规定,将企业按照其环境保护实施及治污方面的执行业绩来进行分类,并重点监控级别低的企业,同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排污达标争优创先。

3引进绿色GDP理念,建立绿色GDP考核体系

推行绿色GDP是近年来的新理念。绿色GDP是指在传统GDP基础上扣除环境成本和资源成本带来的经济损失,如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的退化、教育倒退、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从而得出真实的国内财富总量。引进绿色GDP理念,不但能反映经济真实发展状况,还能反映经济发展的健康程度。绿色GDP占GDP比重越高,表明经济发展越健康。以往中国地方政府把引进外资数量作为主要考核政绩的指标,导致地方政府对外资疏于审查和管理,忽视对本土环境的保护。引进绿色GDP理念、实施绿色GDP考核就可以使地方政府摒弃过度让利来吸引外资、牺牲环境来争夺外资的做法,促使其在引进外资时更重视外资的质量和对环境的保护,加强外商投资项目的科技含量、选址标准、环境评价等方面的审核,强化对污染严重企业的管理。

4利用FDI推动中国环保产业发展

环境与经济论文范文第4篇

文化环境是指对会计模式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的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包括思想观念、价值趋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以及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由于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申创造和积累的,体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精神特征的财富,因而由各种文化因素组成的文化环境,茬不同的社会必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文化环境方面的这种差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各国会计模式系统的形成和发展。以下将文化环境对会计模式子系统的影响作具体分析。

一、对会计目标模式的彤晌

会计目标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服务方向,代表着社会各利益集团政治经济利益的基本要求。在会计模式系统中,会计目标模式处于最高层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会计模式的基本框架和运行导向,甚至被一些学者作为不同会计模式的标志。

会计目标模式的构建,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必然受其文化环境尤其是价值趋向因素的制约。具有代表性的价值趋向主要有两种:一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强调个人奋斗、个人创造以至个人冒险的个人价值观;二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注重群体意识、团结合作、共同奋斗的社会价值观。

在全面强调个人价值的国家和地区。会计侧重于将维护私人投资者的利益作为会计工作的基本方向,形成以投资人利益为导向的会计目标模式。美国是这种模式的突出代表。美国政府及社会公众都非常重视个人价值,认为个人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有充分实现个人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增进社会价值。这种文化观反映在会计目标上,认为保护私人投资者利益与维护全社会利益是一致的。而在大力倡导社会价值的国家或地区,会计倾向于承担社会责任,关心公众利益。由于社会利益实质上是通过国家利益体现的,这就必然形成以国家利益为导向的会计目标模式。我国社会公众看重集体主义精神,认为个人只是集体的一分子,个人价值也只是社会价值的一部分,必须服从于社会价值。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个人价值开始受到重视,但传统的价值趋向并未改变。因此,从会计目标看仍然是以服务于国家利益为基本倾向。

二、对会计规范模式的彤巾

会计规范是会计人员开展会计工作应当遵循的行为标准,是指导会计行为朝着合法化、合理化和有效化方向发展的路标。对各种会计法规制度和职业道德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有机组合而形成的体系即为会计规范模式。会计规范展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特征,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其一,会计法规制度的特征与文化价值趋向密切相关,越是强调集体主义和社会价值的国家,会计法规制度的统一性越强,强制力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如法国的\\\会计总计划\\\、瑞典的宏观会计制度都具有指令性、统一性和强制性特征,我国的会计法规更是如此。相反,崇尚个人主义和个人价值的国家,则会计法规制度的灵活性越大,强制力越小,如美英等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只提供原则性指导,注重专业导向,,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提倡依赖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很少具有强制性。

其二,会计法规制度的执行与\权力差距\大小密切相关。荷兰学者何斯德在其著名的文化模式中把\权力差距\\\作为衡量各国文化特征的一个重要标准,认为权力差距越大的社会,其成员越是认同组织结构、纪律和社会秩序,对权力的不公平分布越能默认,服从性越强,主观判断能力越差。相反,权力差距越小的社会,其成员的服从性越差,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这种文化现象反映在会计法规制度的执行问题上,必然出现:权力差距大的国家,会计人员喜欢按部就班地执行法规制度,对法规制度的完整性和具体性要求较高。不善于进行专业判断和政策选择,因此在执行过程中难免会死搬教条,依样画葫芦。我国的情况就基本如此。而权距小的国家,会计人员则喜欢独立思考,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专业判断,灵活机动地理解和执行会计法规制度,对法规制度的灵活性及务实性要求较高。美英等国的情况大体如此,法国则截然相反。

三、对会计管理模式的彤晌

会计管理模式是指国家对全社会的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进行组织管理的方式,它是会计工作得以正常运行的组织保证。会计管理模式取决于国家经济管理模式,但文化环境同样具有影响作用。如同是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美国和法国,会计管理模式却大相径庭,不能说与文化环境没有关系。在美国,会计管理模式基本上是一种\协会模式\,民间性会计职业团体的管理权限很大,作用明显,会计行业的自律性较强,政府的管理作用极其有限。这与结构松散的美国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趋向、权力差距及思维方式等正好相符。法国的管理模式与我国类似,属于\政府模式\,即国家基本上控制了全国会计工作的管理权力,民间会计职业团体的管理作用极其微弱,其主要任务是解释国家的会计法规政策。这与法国比较注重集体主义、权力差距较大、强调社会组织程序、对不确定性问题和不明朗因素

比较敏感等文化特征密切相关。至于我国,从古到今都非常强调集权,包括会计人员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都乐于接受来自政府的领导,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已成为大多数人的行为准则。因此,我国的会计管理模式更为强烈地表现出政府特征。

四、对会计核算模式的彤呐

会计核算模式是对会计核算的依据标准、对象范围、程序方法等进行有机组合而形成的体系。其构成元素更多地表现为业务技术和方法,因此受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更多地取决于会计的自身运动规律。但如果因此否定文化环境的作用则是错误的。美国与法德等国比较,会计核算的保守程度为什么偏低?方法、技术、手段的更新为什么较快?为什么更强调实用性?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从美国社会的文化特征中找出合理的解释。众所周知,美国人对社会人生较为乐观豁达,标新立异、求真务实是大多数人的信念追求,重视现实、面向未来是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这种信念追求和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成为美国会计人员大胆创新的精神动力。加之会计规范的灵活性、会计管理行业的自律性,留给会计人员发挥个人才能的空间较大,客观上促使美国的会计核算模式偏向乐观,技术方法的发展更新较快,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因此更有利于解决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会计问题。而法德等国则相反。这说明社会文化越保守的国家,传统会计核算方法的市场越大。

五、对会计报告模式的彤晌

会计报告模式是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披露内容、传递方式以及使用对象等进行的综合描述。各国会计报告模式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会计信息的公开化程度不同,二是会计信息的主要服务对象不同。两种区别的存在都与特定的文化环境有关。一般来讲,凡价值观趋向于个人主义,社会成员要求公平分配社会权力的欲望较强、对社会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回避较弱,能够直面现实、敢于迎接挑战的国家和地区,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透明度要求较高,尤其是投资人和潜在投资者更加关注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会计报告较为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既全面又详细,并把满足投资人要求作为首选目标。如美国的会计报告模式,既以信息充分披露又以最大限度地服务私人投资者要求而闻名于世。相反,社会价值观念较重、权力差距较大、对不确定性因素反应较强、个人成就欲和决断能力较弱、思想比较保守的国家和地区,会计信息不仅公开化程度低,而且更倾向于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的需要。例如,法国、德国、瑞典等国的公司所披露的会计信息一般不超过法律和欧共体指令的最低要求,甚至提供一些经过加工、符合保密要求的会计信息,其透明度很难与美国相比。我国会计报告模式类似于法德等国,即公开化程度较低,强调会计信息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

六、对会计监审模式的彤响

会计监督模式是围绕会计监督的对象范围、组织机构、依据标准以及运作方式而建立的经济监控体系。按照国际惯例理解?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主要依靠内部审计机构,企业外部的会计监督主要依靠社会审计(民间审计)机构。因此,一个国家的会计监督模式是否

健全完善,基本上可以从该国审计业的发展状况考察,而审计业的发达程度与民族文化密切相关,尤其受到各民族观念意识的影响。

如果对中美两国的审计发展状况作一比较,将会迸一一步证明上述分析的正确性。在美国,不仅社会审计业发达,从事审计业务的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地位较高,其中介作用巨大,而且内部审计机构健全,制度完善,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由副总经理专门领导,或由董事会属下的审计委员会领导,这与美国社会对人性的怀疑不无关系。相比之下,我国对人之本性的传统看法是\人之初,性本善\,这种文化观随着历史的发展,虽然受到当代人的怀疑甚至批判,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痕迹依然存在,有时还十分明显,可以说它对我国审计业的发展有直接的阻碍作用。当前社会审计地位不高、活动范围狭窄、中介作用有限、内部审计不受重视、审计机构及其工作不能独立,无不与此有关。

七、对会计教育模式的彤晌

会计教育模式是关于会计教育的目标、对象、内容、方法及组织管理方式的总称。会计教育是人类传授、延续和发展会计学文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所以必然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可以说,构成会计教育模式的各个因素,都与特定的文化环境存在联系,所不同的是,各个因素具体受哪种文化现象影响以及受影响的程度大小有所区别。

环境与经济论文范文第5篇

1.产品出口的结构。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产品的出口结构以初级原材料为主,企业的经营方式主要以粗放型为主,这会严重浪费资源,进而导致环境污染。然而,伴随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初级产品以及污染较重的产品仍旧占据较大比例,粗放型的经营模式,不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现阶段,我国排放的污染物已经超出环境容纳的容量,大部分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较高,给人们的身体健康留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2.进口贸易。在进出口贸易的过程中,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体制,进口了一部分有毒废弃物,严重威胁我国的生态环境。例如,在我国广东沿海地区,部分乡镇企业为了获取经济收益,进口大量有色金属废渣,以及部分有毒废弃物,在废弃物进行再生的过程中,将会严重污染我国的生态环境。

3.国外投资。自从我国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之后,部分外国企业逐渐进入我国,尤其是跨国公司,外国企业的进入会为我国企业的经济发展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生产技术以及控制污染的主要设施。但是,也会存在很多问题,外国企业在投资我国企业的过程中,由于我国环境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进而将污染密集型产业逐渐转移到我国。因此,面对上述问题,如果我国不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环境壁垒。现阶段,在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过程中,部分国家以环境保护为切入点,通过立法形式,制定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制定大量环境准则,以阻碍外国产品的进入。这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出口更多的产品,使其无法赢得市场竞争力。

二、强化我国环境保护与国际经济贸易协调发展的主要对策

在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应当处理好环境保护与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之间的关系,不断强化环境质量,以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1.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1.1建立健全绿色贸易壁垒研究机制。现阶段,为使我国环境保护与国际经济贸易协调发展,相关管理部门应当经常开展二者的理论研究会议,收集各个国家与绿色壁垒相关的信息,尤其是影响我国出口的绿色壁垒,应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如果发达国家违背世界经济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即非歧视原则,不能科学、合理的利用绿色壁垒,我国应当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此外,我国应经常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交流与合作,进而共同努力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

1.2完善法律法规建设。最近几年,我国虽然已经签署了与贸易相关的环境保护公约,但是,却没有明确规定法律法规的具体细则,并且大部分法律法规仍旧停留在行政立法阶段,并且立法层次也有待提高。此外,我国还应不断改进环境标志制度,在完善环境标志的过程中,应当做到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出口产品质量标准、制造工艺以及产品认证的过程中,应当严格依据国际基本标准和原则,进而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其次,我国应强化管理进口商品的各个环节,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严格审查外资产品进入的各个环节,以免外资企业将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我国,如果外资企业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应当进行严格的整治,以达到我国环境标准的要求。

1.3调整和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在国际竞争的过程中,我国应依据自身发展的实际,科学、合理的配置资源,对于部分附加值较小的初级产品,应当限制其出口。此外,我国应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的切入点,不断强化出口产品的环境保护标准,以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出口与国际标准相符合的产品,不断扩大我国的对外贸易,以实现出口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应当解决微观问题。

2.1树立绿色的营销理念。绿色营销是指: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以不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准,通过使用营销工具,满足社会需要的经营销售活动。因此,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应以环境保护与国际经济贸易协调发展为基本原则,以环境保护为企业的经营理念,以绿色消费为主要的切入点,进而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贯穿于企业生产各个环节,以使企业经济收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的变化需求,进而实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2加强绿色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对于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应考虑是否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例如,如果企业获得国际绿色环境标志,通过使用绿色环境标志,以不断强化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以及环境保护的标准,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而使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占据较大比重,加快我国企业的发展进程,以使我国经济稳固的向前发展。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