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物理知识总结

高中物理知识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物理知识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物理知识总结

高中物理知识总结范文第1篇

一、静电场:

静电场:概念、规律特别多,注意理解及各规律的适用条件;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

1.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

2.库仑定律:

条件:真空中、点电荷;静电力常量k=9×109Nm2/C2

三个自由点电荷的平衡问题:“三点共线,两同夹异,两大夹小”

中间电荷量较小且靠近两边中电量较小的;

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熟记,特别是孤立正、负电荷,等量同种、异种电荷连线上及中垂线上的场强分布,电场线的特点及作用.

3.力的特性(E):只要有电荷存在周围就存在电场

,电场中某位置场强:

(定义式)(真空点电荷)

(匀强电场E、d共线)

4.两点间的电势差:U、UAB:(有无下标的区别)

静电力做功U是(电能其它形式的能)

电动势E是(其它形式的能电能)

=-UBA=-(UB-UA)与零势点选取无关)

电场力功W=qu=qEd=F电SE

(与路径无关)

5.某点电势描述电场能的特性:(相对零势点而言)

理解电场线概念、特点;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

特别是等量同种、异种电荷连线上及中垂线上的场强特点和规律

6.等势面(线)的特点,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其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距导体远近不同的等势面的特点?),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表面曲率大的地方等势面越密,E越大,称为尖端放电。应用:静电感应,静电屏蔽

7.电场概念题思路:电场力的方向电场力做功电势能的变化(这些问题是电学基础)

8.电容器的两种情况分析

始终与电源相连U不变;当d增C减Q=CU减E=U/d减

仅变s时,E不变。

充电后断电源q不变:当d增c减u=q/c增E=u/d=不变,仅变d时,E不变;

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qU=mv2;侧移y=,偏角tgф=

加速

②偏转(类平抛)平行E方向:L=vot

竖直:

tg=(θ为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

速度:Vx=V0

Vy

=at

(为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

位移:Sx=

V0

t

Sy

=

(为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③圆周运动

④在周期性变化电场作用下的运动

结论:

①不论带电粒子的m、q如何,在同一电场中由静止加速后,再进入同一偏转电场,它们飞出时的侧移和偏转角是相同的(即它们的运动轨迹相同)

②出场速度的反向延长线跟入射速度相交于O点,粒子好象从中心点射出一样

(即)

证:

(的含义?)

二、恒定电流:

I=(定义)

I=nesv(微观)

I=

R=(定义)

电阻定律:R=(决定)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U=IR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

路端电压:

U

=

e

-I

r=

IR

输出功率:

=

Iε-Ir

=

电源热功率:

电源效率:

=

=

电功:

W=QU=UIt=I2Rt=U2t/R

电功率P==W/t

=UI=U2/R=I2R

电热:Q=I2Rt

对于纯电阻电路:

W=IUt=

P=IU

=

对于非纯电阻电路:

W=IUt

>

P=IU>

E=I(R+r)=u外+u内=u外+Ir

P电源=uIt=

+E其它

P电源=IE=I

U

+I2Rt

单位:J

ev=1.9×10-19J

度=kwh=3.6×106J

1u=931.5Mev

电路中串并联的特点和规律应相当熟悉

1、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见下表):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两个基本特点

电压

U=U1+U2+U3+……

U=U1=U2=U3=……

电流

I=I1=I2=I3=……

I=I1+I2+I3+……

三个重要性质

电阻

R=R1+R2+R3+……

1/R=1/R1+1/R2+1/R3+……

R=

电压

U/R=U1/R1=U2/R2=U3/R3=……=I

IR=I1R1=I2R2=I3R3=……=U

功率

P/R=P1/R1=P2/R2=P3/R3=……=I2

PR=P1R1=P2R2=P3R3=……=U2

2、记住结论:①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条支路的电阻;②当电路中的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增大时,电路的总电阻增大,反之则减小。

3、电路简化原则和方法

①原则:a、无电流的支路除去;b、电势相等的各点合并;c、理想导线可任意长短;d、理想电流表电阻为零,理想电压表电阻为无穷大;e、电压稳定时电容器可认为断路

②方法:a、电流分支法:先将各节点用字母标上,判定各支路元件的电流方向(若无电流可假设在总电路两端加上电压后判定),按电流流向,自左向右将各元件,结点,分支逐一画出,加工整理即可;b、等势点排列法:标出节点字母,判断出各结点电势的高低(电路无电压时可先假设在总电路两端加上电压),将各节点按电势高低自左向右排列,再将各节点间的支路画出,然后加工整理即可。注意以上两种方法应结合使用。

4、滑动变阻器的几种连接方式

a、限流连接:如图,变阻器与负载元件串联,电路中总电压为U,此时负载Rx的电压调节范围红为,其中Rp起分压作用,一般称为限流电阻,滑线变阻器的连接称为限流连接。

b

、分压连接:如图,变阻器一部分与负载并联,当滑片滑动时,两部分电阻丝的长度发生变化,对应电阻也发生变化,根据串联电阻的分压原理,其中UAP=

,当滑片P自A端向B端滑动时,负载上的电压范围为0~U,显然比限流时调节范围大,R起分压作用,滑动变阻器称为分压器,此连接方式为分压连接。

一般说来,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比用电器的电阻小得多时,做分压器使用好;反之做限流器使用好。

5、含电容器的电路:分析此问题的关键是找出稳定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

6、电路故障分析:电路不能正常工作,就是发生了故障,要求掌握断路、短路造成的故障分析。

路端电压随电流的变化图线中注意坐标原点是否都从零开始

电路动态变化分析(高考的热点)各灯、表的变化情况

1程序法:局部变化R总I总先讨论电路中不变部分(如:r)最后讨论变化部分

局部变化再讨论其它

2直观法:

①任一个R增必引起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减小,其两端电压UR增加.(本身电流、电压)

②任一个R增必引起与之并联支路电流I并增加;

与之串联支路电压U串减小(称串反并同法)

当R=r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为Pmax=E2/4r而效率只有50%,

路端电压跟负载的关系

(1)路端电压:外电路的电势降落,也就是外电路两端的电压,通常叫做路端电压。

(2)路端电压跟负载的关系

当外电阻增大时,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当外电阻减小时,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

U

U

r=0

I

O

E

U内=I1r

U=I1R

定性分析:RI(=)IrU(=E-Ir)

RI(=)IrU(=E-Ir)

特例:

外电路断路:RIIrU=E。

外电路短路:RI(=)Ir(=E)U=0。

图象描述:路端电压U与电流I的关系图象是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U—I图象如图所示。

直线与纵轴的交点表示电源的电动势E,直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

闭合电路中的功率

(1)闭合电路中的能量转化qE=qU外+qU内

在某段时间内,电能提供的电能等于内、外电路消耗的电能的总和。

电源的电动势又可理解为在电源内部移送1C电量时,电源提供的电能。

(2)闭合电路中的功率:EI=U外I+U内I

EI=I2R+I2r

说明电源提供的电能只有一部分消耗在外电路上,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另一部分消耗在内阻上,转化为内能。

(3)电源提供的电功率:又称之为电源的总功率。P=EI=

RP,R∞时,P=0。

RP,R0时,Pm=。

(4)外电路消耗的电功率:又称之为电源的输出功率。P=U外I

定性分析:I=

U外=E-Ir=

从这两个式子可知,R很大或R很小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均不是最大。

P

R

O

U

I

O

R1

r

R2

R=r

E

E/r

E/2r

E/2

定量分析:P外=U外I==(当R=r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为最大,P外max=)

图象表述:

从P-R图象中可知,当电源的输出功率小于最大输出功率时,对应有两个外电阻R1、R2时电源的输出功率相等。可以证明,R1、R2和r必须满足:r=。

(5)内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是指电源内电阻发热的功率。

P内=U内I=

RP内,RP内。

(6)电源的效率:电源的输出功率与总功率的比值。η==

当外电阻R越大时,电源的效率越高。当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时,η=50%。

电学实验

---测电动势和内阻

(1)直接法:外电路断开时,用电压表测得的电压U为电动势E

;U=E

(2)通用方法:AV法测要考虑表本身的电阻,有内外接法;

①单一组数据计算,误差较大

②应该测出多组(u,I)值,最后算出平均值

③作图法处理数据,(u,I)值列表,在u--I图中描点,最后由u--I图线求出较精确的E和r。

(3)特殊方法

(一)即计算法:画出各种电路图

(一个电流表和两个定值电阻)

(一个电流表及一个电压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一个电压表和两个定值电阻)

(二)测电源电动势ε和内阻r有甲、乙两种接法,如图

甲法中所测得ε和r都比真实值小,ε/r测=ε测/r真;

乙法中,ε测=ε真,且r测=

r+rA。

(三)电源电动势ε也可用两阻值不同的电压表A、B测定,单独使用A表时,读数是UA,单独使用B表时,读数是UB,用A、B两表测量时,读数是U,则ε=UAUB/(UA-U)。

电阻的测量

AV法测:要考虑表本身的电阻,有内外接法;多组(u,I)值,列表由u--I图线求。怎样用作图法处理数据

欧姆表测:测量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Ig=E/(r+Rg+Ro)

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x=E/(r+Rg+Ro+Rx)=E/(R中+Rx)

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G

R2

S2

R1

S1

R1

S

V

R2

使用方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大到小)、欧姆调零、测量读数时注意挡位(即倍率)、拨off挡。

注意:测量电阻时,要与原电路断开,选择量程使指针在中央附近,每次换挡要重新短接欧姆调零。

电桥法测:

半偏法测表电阻:

断s2,调R1使表满偏;

闭s2,调R2使表半偏.则R表=R2;

一、测量电路(

内、外接法

)

记忆决调

“内”字里面有一个“大”字

类型

电路图

R测与R真比较

条件

计算比较法

己知Rv、RA及Rx大致值时

A

V

R大

R测==RX+RA

>

RX

适于测大电阻

Rx

>

A

V

R小

R测=

适于测小电阻

RX

当Rv、RA及Rx末知时,采用实验判断法:

动端与a接时(I1;u1)

,I有较大变化(即)说明v有较大电流通过,采用内接法

动端与c接时(I2;u2)

,u有较大变化(即)说明A有较强的分压作用,采用内接法

测量电路(

内、外接法

)选择方法有(三)

①Rx与

Rv、RA粗略比较

计算比较法

Rx

比较

③当Rv、RA及Rx末知时,采用实验判断法:

二、供电电路(

限流式、调压式

)

电路图

电压变化范围

电流变化范围

优势

选择方法

限流

~E

电路简单

附加功耗小

Rx比较小、R滑

比较大,

R滑全>n倍的Rx

通电前调到最大

调压

0~E

0~

电压变化范围大

要求电压

从0开始变化

Rx比较大、R滑

比较小

R滑全>Rx/2

通电前调到最小

以“供电电路”来控制“测量电路”:采用以小控大的原则

电路由测量电路和供电电路两部分组成,其组合以减小误差,调整处理数据两方便

R滑唯一:比较R滑与Rx

控制电路

Rx

Rx

限流方式

分压接法

R滑≈Rx两种均可,从节能角度选限流

R滑不唯一:实难要求确定控制电路R滑

实难要求:①负载两端电压变化范围大。

②负载两端电压要求从0开始变化。

③电表量程较小而电源电动势较大。

有以上3种要求都采用调压供电。

无特殊要求都采用限流供电

三、选实验试材(仪表)和电路,

按题设实验要求组装电路,画出电路图,能把实物接成实验电路,精心按排操作步骤,过程中需要测?物理量,结果表达式中各符号的含义.

(1)选量程的原则:测u

I,指针超过1/2,

测电阻刻度应在中心附近.

(2)方法:

先画电路图,各元件的连接方式(先串再并的连线顺序)

明确表的量程,画线连接各元件,铅笔先画,查实无误后,用钢笔填,

先画主电路,正极开始按顺序以单线连接方式将主电路元件依次串联,后把并联无件并上.

(3)注意事项:表的量程选对,正负极不能接错;导线应接在接线柱上,且不能分叉;不能用铅笔画

用伏安法测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测量电路用外接法,供电电路用调压供电。

(4)实物图连线技术

无论是分压接法还是限流接法都应该先把伏安法部分接好;即:先接好主电路(供电电路).

对限流电路,只需用笔画线当作导线,从电源正极开始,把电源、电键、滑动变阻器、伏安法四部分依次串联起来即可(注意电表的正负接线柱和量程,滑动变阻器应调到阻值最大处)。

对分压电路,应该先把电源、电键和滑动变阻器的全部电阻丝三部分用导线连接起来,然后在滑动变阻器电阻丝两端之中任选一个接头,比较该接头和滑动触头两点的电势高低,根据伏安法部分电表正负接线柱的情况,将伏安法部分接入该两点间。

实物连线的总思路

分压(滑动变阻器的下两个接线柱一定连在电源和电键的两端)

画出电路图连滑动变阻器

限流(一般连上一接线柱和下一接线柱)

(两种情况合上电键前都要注意滑片的正确位

电表的正负接线柱

连接总回路:

总开关一定接在干路中

导线不能交叉

微安表改装成各种表:关健在于原理

首先要知:微安表的内阻、满偏电流、满偏电压。

采用半偏法先测出表的内阻;最后要对改装表进行较对。

(1)改为V表:串联电阻分压原理

(n为量程的扩大倍数)

(2)改为A表:串联电阻分流原理

(n为量程的扩大倍数)

(3)改为欧姆表的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Ig=E/(r+Rg+Ro)

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x=E/(r+Rg+Ro+Rx)=E/(R中+Rx)

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四、磁场

基本特性,来源,

方向(小磁针静止时极的指向,磁感线的切线方向,外部(NS)内部(SN)组成闭合曲线

要熟悉五种典型磁场的磁感线空间分布(正确分析解答问题的关健)

脑中要有各种磁源产生的磁感线的立体空间分布观念;会从不同的角度看、画、识

各种磁感线分布图

能够将磁感线分布的立体、空间图转化成不同方向的平面图(正视、符视、侧视、剖视图)

安培右手定则:电产生磁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磁产生的实质(磁现象电本质)奥斯特和罗兰实验

安培左手定则(与力有关)

磁通量概念一定要指明“是哪一个面积的、方向如何”且是双向标量

F安=B

I

L

f洛=q

B

v

建立电流的微观图景(物理模型)

从安培力F=ILBsinθ和I=neSv推出f=qvBsinθ。

典型的比值定义

(E=

E=k)

(B=

B=k

)

(u=)

(

R=

R=)

(C=

C=)

磁感强度B:由这些公式写出B单位,单位公式

B=

;

B=

;

E=BLv

B=

B=k(直导体)

;B=NI(螺线管)

qBv

=

m

R

=

B

=

;

电学中的三个力:F电=q

E

=q

F安=B

I

L

f洛=

q

B

v

注意:①、BL时,f洛最大,f洛=

q

B

v

(f

、B

、v三者方向两两垂直且力f方向时刻与速度v垂直)导致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

②、B

||

v时,f洛=0

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B与v成夹角时,(带电粒子沿一般方向射入磁场),

可把v分解为(垂直B分量v,此方向匀速圆周运动;平行B分量v||

,此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合运动为等距螺旋线运动。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圆周运动(关健是画出运动轨迹图,画图应规范)。

规律:

(不能直接用)

1、找圆心:①(圆心的确定)因f洛一定指向圆心,f洛v任意两个f洛方向的指向交点为圆心;

②任意一弦的中垂线一定过圆心;

③两速度方向夹角的角平分线一定过圆心。

2、求半径(两个方面):①物理规律

②由轨迹图得出几何关系方程

(

解题时应突出这两条方程

)

几何关系:速度的偏向角=偏转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回旋角)=2倍的弦切角

相对的弦切角相等,相邻弦切角互补

由轨迹画及几何关系式列出:关于半径的几何关系式去求。

3、求粒子的运动时间:偏向角(圆心角、回旋角)=2倍的弦切角,即=2

×T

4、圆周运动有关的对称规律:特别注意在文字中隐含着的临界条件

a、从同一边界射入的粒子,又从同一边界射出时,速度与边界的夹角相等。

高中物理知识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要点;规律;高中物理;一对一教学

一、解释要点,总结规律在一对一教学中的重要性

总所周知,在高中物理凸透镜成像三条特殊光线的传播规律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射出;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经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很少有学生对其规律进行总结,只有在解题时才去推导,这会影响学生解题的速度,不利于培养学生善于归纳、总结问题的好习惯,不利于提高学生发现并应用物理规律的能力。因此,教师在高中物理一对一教学中,应该将培养学生探索发现物理定理和物理公式之间的联系当做物理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必须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在一对一教学中给学生灌输探索物理知识的思想,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产生这种意识,并根据教师解释的要点和总结的规律,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索知识、发现问题、总结规律,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高中物理知识学习中,并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二、高中物理一对一教学中解释要点和总结规律的基本内容

在高中物理一对一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典型的问题,通过教师示范实现师生间的共同探究,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开动脑筋,结合实际问题深入研究并掌握物理规律,并长期学习的过程中逐步领会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记忆高中物理凸透镜成像三条特殊光线的传播规律时,可以先引导学生绘制光路图,明白平行于主光轴的一束光经过凸透镜的传播和放在焦点的点光源射向凸透镜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学生在记忆凸透镜成像三条特殊光线的传播规律时,只要记住两条光线的传播,再记住光线可逆这一特点,就可以知道第三条光线经凸透镜后的传播路径。在高中物理课本上,凸透镜成像规律是通过物理实验的方法得出的,在一对一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作图的方式得出这一规律,尤其是在学生学习这一章节时,教师给学生解释凸透镜成像的要点和规律,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规律。教师在运用作图法讲述凸透镜成像三条特殊光线传播规律的具体做法如下: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两侧标出焦点和二倍焦距的位置,按照具体的物距要求用箭头画出两条光线射向凸透镜,吴国这两条光线在主光轴的另一侧相交,则该点为箭头的实像点,如果主光轴的另一侧光线是发散的,则其反向延长线相交的点就是箭头的虚像点。学生通过自己绘制凸透镜成像图很容易看出,当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众所周知,凸透镜成像三条特殊光线的传播规律是光学部分的重难点,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把握不了,对凸透镜成像的理解不透彻,教师在一对一教学中,只要利用三条特殊光线,绘制出每种情况下物体所成的像,并对其加以比较,学生就能直观地理解凸透镜成像三条特殊光线的传播特点和规律。此外,教师还要在一对一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凸透镜呈现的规律进行练习,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和训练,让学生学会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将物理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中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耐心地辅导和鼓励,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设计相关的物理小实验,并在学会创造性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师在高中物理一对一教学中,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物理教学活动,并从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了解物理现象的本质,掌握物理规律,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高中物理一对一教学中,应该重视对物理要点的解释和物理规律的总结,让学生更好的理清自己的学习思路,更准确地掌握物理知识。

总结:在高中物理一对一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要点的解释和对规律的总结,化繁为简,将冗长的物理知识和沉闷的物理公式进行归纳总结,将各章节的物理知识串联起来,突出物理知识的连贯性,从各个环节入手,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物理各章节之间的联系,更准确的把握物理知识的重点,按照规律学习物理知识,才能更深入地了解物理知识。

还有点就是要善于创设物理情景,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发挥想象地空间。如果仅仅局限与对物理概念的生硬讲解,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物理离生活很远,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能力的下降。课堂上要也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的问、多方位的交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物理教学,正确认识学生的内部条件,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相关知识要点与物理规律由W生自己解释与总结,学习效果将会大大提高,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文清,郭玉英,贾永.促进科学认知发展的高中物理探究教学模型[J].课程・教材・教法,2013(10).

[2]周小燕,吴娴.高中生科学解释能力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5).

高中物理知识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有效性 教学方法

一、高中物理教学出现的问题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现阶段的高中物理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高中物理教学的顺利发展。这些问题体现在:教师无法有效掌握新课标教材的知识结构,对其难易程度的把握不到位,导致重点难点较模糊,课堂教学质量不高;教师不能通过教学活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学生真正学到的知识较少;教师讲授方式单一,不能结合先进的教学设备丰富教学形式,容易引发学生的厌烦心理;学生无法适应新课程要求,复习没有目的性,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了目前高中物理教学依然需要逐步改进教学模式,师生通过共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可以为教育改革贡献一份力量。

二、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创新教学观念

在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下,高中物理教师要及时改变教育理念,有效创新传统的教育意识。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理念会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展带来直接影响,对教师的课堂表现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同时,教学理念也影响教学水准。在新课程教学章程的指导下,高中物理教师要全面了解新的教学要求,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总结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用于创新教学理念,以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此外,高中物理教师应该积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思维能力,进而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二)注重物理实验教学过程

物理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高中物理教师要意识到实际操作能力对学生的重要意义。教师应当对理论知识讲授同实践能力指导做出合理调配,不能仅仅注重传授物理理论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小规模物理实验作为辅助教学内容,利用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教学中,突出实验的实践性。通过实验教学,教师可以直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教师加强对物理实验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减少障碍。

(三)借助先进教学设备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目前许多高中都引进了先进的教学设备,这对提高物理教学效率有很大帮助。高中物理教师要积极学习使用先进教学设备,通过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吸引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关注力,丰富课堂教学形式。高中学生普遍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引入新的教学环节,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进行万有引力相关知识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关于太空环境的影视资料,还可以进行相关动画模拟,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专注于课堂学习,而且可以让学生充满热情,做到快乐学习,享受学习。

(四)提高练习质量

在物理教学环节中,教师除了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外,还要注重强化物理练习效果。只有把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有效整合运用,才能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堂讲解中应该突出教材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并且在布置课后练习时要注意体现该部分内容。学生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可以深化对知识的认识,还可以发现自身学习存在的问题,通过习题巩固知识点。教师要对习题数量及内容进行科学评估,帮助学生在练习中真正掌握知识。

(五)加强师生交流

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努力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加活泼生动,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努力丰富课堂形式和小组讨论形式,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发言中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以便制订未来的教学计划。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很大的积极影响。学生受到教师的鼓励,会增强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信心,从而保证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六)积极反思总结

教师要及时掌握相关教学动态,并且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合理总结和归纳,对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教师在反思和总结的过程中,应该多学习一些成功的教学案例,借鉴优秀教师的成功之处作为己用。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库,提升专业教学水平,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技术,进而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语

要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师生需要共同努力。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高中物理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以满足新课程对于教学效果的要求。学生要充分融入课堂教学,发挥主体作用,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高中物理教学是高中教育事业的重点项目,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需要广大教育人员密切关注,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从而保证高中物理教学质量,使高中物理教学更加高效化、人性化。

高中物理知识总结范文第4篇

【摘 要】高中物理学习困难是指在智力正常的情况下,学生不能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导致物理成绩下降的现象。目前,物理的学习对很多高中生来说是个难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高中物理教学经验,探究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的原因和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大家讨论和研究。

关键词 高中物理;学习困难;对策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来说,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造成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该引起广大教育者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提高高中生的物理学习成绩。

1.高中物理学习困难原因

高中物理学习困难导致成绩下降。为了有效提高高中生的物理成绩,我们必须分析造成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的原因。

第一,缺乏学习兴趣和信心。通过调查发现,学习兴趣和信心对高中物理学习有一定的影响。部分高中生学习物理吃力是因为缺乏学习兴趣和信心。由于高中物理抽象难懂,学生很难产生兴趣。加之,高中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阻碍,很难考到理想的分数,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物理的成就感,丧失信心。这种情况恶性循环,导致高中生物理学习困难。

第二,知识量和难度增加。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存在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知识量的增加,理论性的增强、思维方式的转变。这就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方法各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初中物理可进行机械性的定向思维,而高中物理更强调的是发散性思维,并对抽象思维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很容易造成思维上的脱节。此外,学生在相同的时间所要学习的知识点更多,导致高中物理学习吃力。

第三,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很多学生进入高中后,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中物理知识与初中相比难度较大,对学生的要求相对提高。因此,学生如果只用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学习的话,效果不会很好。因为初中生大多抱着老师让我学的观念,被动的接受知识,而高中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加之,很多学校对学生物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够重视,造成高中生物理学习困难。

第四,师生交流不够。高中物理教师普遍采用灌输式的理论教学模式,忽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不够重视,使其疑问得不到及时解答。长久下去,学生的疑问越来越多,做题时思维受阻,物理学习越来越吃力。

2.针对高中物理学习困难制定的对策

既然高中生学习物理存在困难,那么我们要改变现状,制定相应的对策来提高高中生的物理成绩。

第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更好的体会物理思想,总结物理规律。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拥有了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才会对物理现象和结论非常敏感,并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探究,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因此,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面对高一物理相对初中难度较大的现状,教师的教学应该降低难度,落实概念。主抓基础才是高一物理教学明智的选择,考试应努力让90%以上的学生能够及格,让20%以上的学生在90分以上,使他们在成功的偷悦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第三,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针对学生的学习困难,教师应该利用多种形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将被动学习、突击性学习的学习方法逐渐转化为主动学习、自觉学习。例如,课前准备策略。新课前一定要预习本节课知识,把自己不懂的部分标记出来,作为上课听讲的重点。又如,课后复习策略。坚持每天小复习,每周小结,每月总复习。在复习中不断总结,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四,注重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随着高中物理的难度逐渐增大,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不断提升。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初中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训练较多,而高中的物理学习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抽象思维是高中物理思维的核心。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综合运用等效替代策略、图像图解策略等,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第五,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每一位学生的充分参与。尊重学生的各种见解,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保护学生的创造性和好奇心,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想法和质疑的机会。同时,教师应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原有的知识,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活动,并给学生留下充足的自主学习和自由讨论的时间,使学生在轻松偷快的氛围中学习。

第六,增加课外阅读量。阅读大量的课外书,有助于开拓思维,增长见识。尤其是对物理这样的带有科学元素的学科,课外书里包含着许多有关物理的知识,这些知识较为开放,能让学生从不同于课堂学习的思维去思考物理现象。不仅锻炼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而且有效的巩固了物理知识。

总结

高中物理学习难度较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关键。许多学生只是一味做题,并没有理解物理方法,物理精神和物理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本文从各方面分析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相信对提高高中生物理成绩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毛长荣.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的形成原因及对策分析[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3,04:116

[2].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的成因和对策分析[J].才智,2015,06:136

高中物理知识总结范文第5篇

一、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该对物理实验引起相应的重视,并在实际教学中,更加注意教学观念的转变。通过将物理实验教学的观点进行转变,逐渐实现高质量的教学。由于新观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以及保障实验课程的安排,作为教师,要摆脱陈旧观念的影响,以学生为主体,并以此发展高中物理的多方面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增强物理实验教学,并让学生参与其中。只有不断的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多方面要求,才能保证高中物理教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需要。 

二、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中需关注的几个要点 

1.采用开放式设计策略,强调以理解为基础 

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所谓的满堂灌的模式,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设计教学方式并不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设计教学针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通过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分析,结合实际的教学要求,进行的不同的物理教学设计。一般来说,这种方式跟家注重学生的自身特征,并根据高中得知识教学体系,进行相应的变化,最终实现高中物理的教学设计。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需要从基础做起,并针对不同的策略进行开放式的设计,最终实现教学的根本目标。 

2.采取结构式设计方式,强调知识架构为重点 

对于高中物理来说,需要学习的知识是很多的,而且需要根据高中的物理要求不断的构件相应的知识理论体系。在进行设计高中物理教学的时候,需要将知识的框架进行总结性的设计,并对结构中恶相关知识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点的时候,不断掌握各个知识点,并最终形成高中物理知识框架的自我构建。对于高中教学中的物理实验,也应该引起相应的重视,通过实际的实验,加深学生的认识,并将物理和生活之间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对物理本质的掌握,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3.采取探究式设计方法,强调学法分析为关键 

对于高中物理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和练习题,应该通过高中物理培养学生自身分析物理的能力。通过设计高中物理教学,教会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并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学习,提升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想要实现这种方式,就要在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中,融入物理分析的内容,并将目光从传统的知识点教学中移开,真正实现教学设计的高目标。通过学生对相关物理情况的分析,实现学生的自主思维,并提升自身的物理分析能力。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多思考,并以试验带动理论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指导了,多引导,进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对物理的整体思维能力。 

三、对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思考和几点建议 

1.演示实验课课有,学生实验细细做 

在对高中物理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首先要秉承的就是实验优先的思想。虽然我国属于应试教育,但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高校和教育部都认识到了高中物理需要以试验为基础,并全面提高各方面的实验水平。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物理实验远远没有得到要求,而且学生进行的实验有很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知识体系与实验之间没有绝对的联系。另外高中物理知识体系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如果没有实验为基础,就会导致学生对其中的物理现象等无法理解。 

2.教学内容形象化,教学手段多样化 

高中物理教学不但要传统相应的教学知识,还要传授相应的教学方法,所以在教学时候,需要将教学内容形象化,并将抽象的高中物理知识具体化。想要达到这种目标,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通过工具将这种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物理实验就是最有用的方法之一。于此同时还可以将物理知识与平常的生活现象联系在一起,进而实现物理知识的形象化。在物理教学的时候,也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比如网络技术等。 

3.学生情况多了解,因材施教效果好 

由于高中的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在进行高中物理设计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学习好的学生自然理解能力较强,不能针对学习好或者是学习较差的学生制定一刀切的教学方案。应该从全体出发,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合适的调整。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可以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为了全面保证教学的最高水平,需要对教学的物理知识进行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提高学习的难度。另外对于高中的物理知识,如果比较抽象,需要对其进行具象化的结合,并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四、结束语 

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需要进行深入的改革,高中物理教学属于难度很大的教学学科。在对高中物理教学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考虑个体之间的差异,并全面提升设计的全面性,真正做到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无死角,为全面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水平提供帮助。 

(作者单位: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王红蕊.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之我见[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