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园文化建设交流材料

校园文化建设交流材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园文化建设交流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校园文化建设交流材料

校园文化建设交流材料范文第1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方案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文件精神,根据《福州三十七中三年规划》,创建特色学校,提高办学品位,丰富办学内涵,促进教师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特制定此方案。

一、校园文化建设理念

整合时代校园文化精华,构建健康和谐文化氛围,充实师生校园生活内涵,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背景

1、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发展背景:文化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各种文明成果均以文化来传递、延续。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根基,以学校文化活动为主体,由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建的,它以良好的校风和校园精神为标志,充满时代气息和校园特点的人文氛围。校园文化氛围一旦形成,将产生巨大的能量,成为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手段和深化教育改革的强劲动力。

2、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发展背景: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其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通过学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优美的物质环境所施加给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感染、熏陶而实现教育的目的,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愉悦性等特点,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

3、校园文化建设的学校历史背景:有近30年的办学历史,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毕业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育工作者;学校曾被评为“福州市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福州市初中教育示范校”等市区先进集体,有较高的社会信誉和较好的群众基础;已基本形成严谨的教风、勤奋的学风、朴实的校风,铸造了“团结务实,和谐进取”的校园文化精神。这是福州三十七中校园文化建设的历史根基和现实基础。

三、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的构建思路

我们讲的校园文化是指以学校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师生为主体创建并共享的,以制度、环境、活动为载体,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交往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一种群体文化和精神氛围。为此我们构建的福州三十七中校园文化将着力形成以下特色:

1、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贯彻“文化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方针,整合学校管理思路、调整管理模式,完善学校规章制度,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结合课程开发,以校园文化的视角设计活动项目,激活校园文化活动,开发“团结务实,和谐进取”的校园精神文化;净化、绿化、美化、优化校园环境,让学生在健康和谐的环境文化中,感受美的氛围、接受美的熏陶、引导美的行为、得到美的升华,强化校园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隐性教育功能。

2、校园文化建设的运行:以校园物质(环境)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以校园精神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以校园制度文化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保证,以校园行为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和外在表现。

3、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学校民主型的制度文化、智能型的知识文化、素质型的心理文化、情感型的审美文化、开拓型的观念文化。以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健康周、校园网、各种专项比赛、演讲、文章、多媒体软件、各种大型活动以及艺术特色校等为平台,显现学校丰富多彩、充满生机的校园文化及其特色成果。着力体现三个方面的教育功能:一是科技文化教育;二是思想行为教育;三是审美情趣教育。形成体现学校办学思路和特色的三大识别系统:一是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办学思路的思想识别系统;二是校训、校风、制度、行为指导语等行为识别系统;三是校园整体面貌、特色建筑和文化设施等形象识别系统。从而使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思路

1、环境文化建设:校园的环境文化是指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校园规划格局以及校园建筑、绿化、“绿色生态园”和文化传播工具等方面形成的文化环境。校园的环境文化必须处处洋溢浓厚的育人氛围。优美的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以它的感染力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心旷神怡,大脑更聪慧,思维更敏锐,行为更文明,激发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人们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审美观点来设计校园,这种“人化”了的校园物质文化反映了人们的种种思想观念;同时,校园环境将对作为这种环境审美者的师生产生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使受教育者如入健康艺术之乡,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艺术作品随处都是;使他们如坐春风,如沾花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之间受到熏陶,从始至终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

校训、校徽;校园内各种提示牌;校园绿化地带;宣传栏、阅报栏、图书架;教学与研究宣传栏;信息广告栏和光荣榜;思想政治宣传栏;校务公开宣传栏;团队宣传栏;身心健康宣传栏;报刊信息宣传栏;座右铭、每周格言等;围墙上的校训“为成功人生奠基”和“公民道德基本要求”20个字等大幅固定标语等。校园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建筑物协调和谐;校园环境宁静优美,树木花草相映成趣,道路平坦整洁;校园内电线、电话线等各种管线统一规划,合理铺设,确保安全美观;校园干净、整洁、地面不见垃圾、无卫生死角;教室窗明几净,布置典雅,给人赏心悦目之感。使师生员工沉浸在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之中,呼吸清馨高雅的文化气息,达到陶冶情操之目的。

2、制度文化建设:校园内严谨规范的秩序、师生们积极向上的情绪,深深体会到科学的校本管理文化,是校园文化中其它各要素得以正常、高效运行的剂,其潜在的功能无疑是巨大的。因此,学校必须建立一个凸现本校优势,体现校本意识,具有特有文化特色的规范、高效、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和制度,构建学校特色制度文化。岗位责任制、全员聘任制、结构工资制,校务公开制,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深化,整理完善规章制度,制定运作程序,汇编成册,理顺层次、撤汰冗员、规范程序、行而有据,形成依法办事、民主管理、以德立校的运行机制。同时建立完善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建立爱护公物制度、公共卫生和环境卫生“值周班”制度、绿化制度和校园养护责任制等等。

从另一个角度讲,校园制度文化还包括校园行为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目标是整合他律,强化自律。校园行为文化指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两个方面,校园行为规范指学校对人的教育培养以及塑造人的规章制度(如:《后进生转化制度》)、细则(如《班主任、年段长工作绩效考核细则》等)、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还包括各项规划、计划、条例、要求、意见等等;行为模式包括学习、生活、工作的行为方式等;这些行为规范和模式构成了校园制度文化的重要管理内容。对于行为文化的设计,经过学校全体员工的反复讨论一致认同,以体现民主管理,倡导师生自勉自律,以达到全校师生员工共建校园行为文化,共造校风,共守校规的目的。

3、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的基础是校园人的心理层面,其内容是校园成员的思想观念和素养,而表现形式则是精神创造活动及其产品。

根据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及发展趋势,依据人本发展理论,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铸造“团结务实,和谐进取”的校园文化精神。

为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项目有:读书会、书友会;记者站、广播站、文学社;体育俱乐部、篮球队、田径队、乒乓球队、象棋、围棋队;音乐俱乐部、合唱团、舞蹈队、“怡心小屋”等。

以教师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项目有:民主恳谈会;青年读书会;教研沙龙;教师论坛;教学反思会;体育健身俱乐部(男子篮球队,女子排球队等);“工会活动室”教工之家等;

以展示为主体的特色文化活动项目。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各类竞赛等文化展示活动。

特色文化活动的参与方法:尊重师生自由选择。根据项目特色,让师生自愿报名挑选,学校作好选择指导,达到全员参与,主动发展的目的。树立品牌意识。校园文化建设各项目的名称的取名,择优命名。名称要求既有时代特色,又有文化品位,让取名活动也成为一种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让师生自己设计项目特色标志,体味项目文化内涵。

校园特色文化活动成果展示:校园文化特色活动的成果展示通过6个平台来实现:校园展示平台,学校将定期开展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教育教学开放周、各类竞赛等文化展示活动;校外展示平台,积极组织参加校外组织的各种对口比赛展示;资料展示平台,学校将通过资料信息中心对特色活动整体策划,通过录相、光盘、书面材料实物等组成特色系列资料;素质展示平台,通过特色活动,形成人人有爱好,个个有发展,使师生个体素质得到提升;交流展示平台,开展与友好学校和有关组织的“教育教学研讨会”等交流活动;氛围展示平台,通过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在校园中逐步形成健康和谐的氛围,促进师生健康和谐发展;网络展示平台,通过校园网展示我校特色文化,发挥校园文化的辐射作用。

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分三步走,首先初步形成特色项目;其次整合所有特色项目,形成学校特色校园文化系列;再次融合福州三十七中制度特色、环境特色、活动特色,最终形成“团结务实,和谐进取”的校园文化整体特色。

五、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校园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它的建设和发展既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明确目标,又要有系统的理论观点和有序的探索。

1、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管理网络。成立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协调指导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委员若干名,负责校园特色文化活动的策划、规划、协调、管理、检查、考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以校长室为主负责组织实施;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以总务处为主组织实施;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以德育处和团委会为主组织实施;活动文化教师项目由教育工会为主组织实施。活动文化各项目组设首席指导1名,负责各项目组活动管理、项目活动计划及执行;聘任指导教师若干名。

2、设立校园文化建设基金。为了保障学校校园特色文化建设落实到位,设立“校园文化建设基金”。一方面由学校每年按一定比例拨出专项经费,确保基金基数;另一方面,向其它企事单位募捐,扩大基金基数;另外将各种合法回扣全部上交基金。专项经费由校园文化建设协调指导委员会统一管理使用。

校园文化建设交流材料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竞技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是通过学生与学生、师生与企业员工之间职业技能的比拼,来锻炼和提高师生的思维、反应、协调和意志等能力的一种文化。高职院校参与或组织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既是培育人才、选拔人才的过程,也是竞技文化建设的过程。通过技能竞赛的组织实施,在校园里培育一种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其视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技能竞赛组织实施与校园竞技文化建设相互依存

职业技能竞赛的组织实施如果只停留在过程、形式与结果,而忽略精神层面的提升,其职业教育功能彰显就存在缺失,而校园竞技文化建设需要媒介与载体,将职业技能竞赛组织实施作为校园竞技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工作合二为一,步调统一,目的明确,节省成本。

1.校园竞技文化是高职学院校园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种人才既要有够用的知识、过硬的技能,还必须具备吃苦耐劳、顽强拼搏、昂扬进取的职业精神。这种精神的培育要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也需要创建一种校园文化来熏陶与浸润,这就是校园竞技文化的特色与功能所在。

2.职业技能竞赛的职业教育功能明显

职业技能竞赛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生产和经营工作实际开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的、有组织的群众性竞赛活动。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社会团体机构、职业院校到教师、学生个体都日益重视职业技能竞赛,是因为职业技能竞赛的开展对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有着十分明显的正导向功能。如,推进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专业建设,提高教师的“双师”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等。因此,各高职院校组织、参与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院声誉,而是作为开展专业或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阵地,纳入了教学育人的过程。

3.职业技能竞赛组织与校园竞技文化建设工作必须相融统一

职业技能竞赛组织实施一般由教学部门负责,校园文化建设由宣传部门负责,两项工作的统一协调,关键是学院管理理念与顶层设计。有了主导思想,围绕两项工作的终极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年度工作规划,展开各项具体工作。在职业技能竞赛组织过程注重竞技氛围的营造与文化的凝炼,校园竞技文化建设以职业技能竞赛组织、社团活动开展为依托,两项工作不能独立分开,应相依相附,互为促进。

二、职业技能竞赛组织实施与校园竞技文化建设共筑“舞台”

在竞争激烈的当今时代,职业技能竞赛组织实施与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学院不可回避的两项工作,虽由不同部门分工负责管理,但它们之间有着必然联系,相生相促。因此,对学校来说,必须统筹谋划、整体推进。

1.搭建竞技平台,丰富校园竞技文化

(1)加强领导,健全机制,规范工作。本院建立由党委、行政统一领导,教务处牵头,宣传部、团委、党政办、后勤处等多个部门紧密配合的技能竞赛管理机制。为了统筹全院技能竞赛组织与竞技文化建设工作,学院成立了技能竞赛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教务处对全院开展的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及参赛培训过程进行统筹管理,规范各类组赛行为,把竞赛工作的组织管理纳入常规工作考核。学院制定了《校园技能竞赛文化建设规划》、《技能竞赛管理办法》、《校园文化活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确保技能竞赛文化建设和各类竞赛组织与参赛工作有序、规范地进行。

(2)强化意识,搭建技能竞赛平台。为了强化师生参赛、组赛意识,拓宽师生视野,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把校内外各级各类竞赛变成了师生交流切磋、取长补短的载体和激扬青春、塑造形象的舞台。学院每年举办技能节和科技文化节,技能节年初开幕,年底闭幕,活动贯穿全年,将技能节活动开展与专业课程教学紧密结合,融入教学过程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将竞赛精英选拔培训效益惠及全体学生。充分利用学院教学实训资源,承接省、市、企业各类技能比武或竞赛活动,策划创办校企同台竞技活动,让学生、教师、企业员工在同一平台进行技艺切磋,共同学习提高,校企文化互相浸润,营造一种浓郁的校园竞技文化氛围。

2.营造竞技文化氛围,助推技能竞赛工作成效

(1)用环境影响人、塑造人。高职学院校内职场氛围营造是校园竞技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对接企业需求,立足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意识,紧密结合企业文化的要求和职业技能培养的需要,使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在开展技能竞赛培训、技能比武和实习实训时,注重把“6S”管理等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把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贯穿于建设的整个过程,努力营造高职校园笃学精艺、敢闯敢拼的职场氛围,不断提高师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从而炼就师生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的品质,为职业技能竞赛的开展和优异成绩的取得辅垫坚实的基础。

(2)展开宣传攻势,大力宣扬竞技文化。充分利用院报、校园新闻网、宣传栏、广播站、版报等媒体,对技能竞赛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进行广泛宣传,激励师生爱祖国、爱学院、爱专业和爱岗敬业的精神。系部和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召开形式多样的“技能竞赛经验交流座谈会”,由获奖的参赛选手以及指导老师向低年级学生代表、领导、教师等与会人员介绍竞赛过程、获奖感悟。通过座谈交流,不仅能为今后的竞赛积累经验,起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研”、“以赛促建”的最终目的,更能激发全体师生参与竞赛的兴趣和斗志,增强团体意识、竞争意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院每年年底还召开一年一度的技能竞赛、技能训练工作表彰大会。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和典型的推介,逐渐在校园里培植出一种人人参与、争当先进的技能竞赛文化氛围。

三、职业技能竞赛组织实施与校园竞技文化建设的成果

1.亮剑技能竞赛赛场,凸显校园竞技文化建设成果

近年来,本院坚持对接石化产业、提升办学内涵,以产业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以赛促改,营造了浓郁的竞技文化氛围,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在国家、省、市和行业举办的各项技能大赛中,本院荣获各种奖项240余项,其中,获国家级团体一等奖11项、二等奖10项,个人一等奖21项、二等奖27项;省级团体一等奖3项、二等奖15项,个人一等奖19项、二等奖50项。2010年,题为“打造技能竞赛文化,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校园文化建设项目获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2012年4月,“训练长技、竞赛强技,着力培养适应石化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竞赛组织总结材料在全省职成教育年会进行经验交流。

2.职业技能竞赛工作与专业教学过程融合,推进了专业建设与改革

国家级、省级技能竞赛设立的都是紧跟现代新技术,紧贴现代实际生产与生活的项目和赛题,而且赛场上比拼的不仅仅是参赛者的专业技能,还包括了参赛的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态度)和心理综合素养。由此,引导专业教师对专业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和课程教学实施进行思考,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甚至重构课程教学体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从而推进了教学改革与研究,推动了专业建设与发展,使之惠及全体学生。同时,教师在各类竞赛的组赛和备赛过程中,倍受锻炼,无论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是教育教学方法和管理理念都有一定的提高,有效地促进了师资队伍的建设。

3.奋发进取的竞技氛围,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要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高职教育必须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奋发进取的技能竞赛文化氛围,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开阔视野,促使其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形成公平、和谐的竞争意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各种技能竞赛把智育与德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磨炼了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促进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为其毕业后更快地适应社会、适应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努力拼搏的竞技意识,促进了和谐校园的建设

在职业技能竞赛组织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发展共性与突出个性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弘扬了主旋律,突出了高品位,办学理念得到发展,学院精神不断传承,制度建设实现创新。师生在技能竞赛中所形成的努力拼搏的技能竞赛意识和挑战巅峰、逐梦不止的精神,通过弘扬推介,成为了学院发展的一笔宝贵的的精神财富。丰富多彩的技能竞赛活动不仅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师生的业余生活,融洽了师生关系,对师生高尚的道德、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以及良好的教风、学风的形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经过竞技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风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情变得愉快,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由强迫学变为自觉学,注意力变得集中,观察力变得敏锐,创造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有力地促进了和谐校园的建设。

脱离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来议职业技能竞赛,失去了职业技能竞赛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避开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来谈校园竞技文化,会因缺乏实体而空泛;没有文化氛围的衬托与助阵,职业技能竞赛工作失去了精神的支撑。因此,职业技能竞赛工作与校园竞技文化建设对接不仅必需,而且可行。

参考文献:

[1] 陈利,张天明.简论职业技能竞赛的职业教育功能[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4-7.

[2] 职业技能竞赛.百度百科.http:///view/2513641.htm.

[3] 技能大赛成为职业院校“风向标”[N].中国教育报,2007-06-21(4).

[4] 李宗云.社团活动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定位及实施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1,23(32):82-84.

校园文化建设交流材料范文第3篇

一、立足校园环境文化,培养精神文化个性

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大力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以校园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人曾说:美的环境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学生陶治情操,净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薰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

(二)以校园环境建设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落实科学发展观,追求高品位的学校文化,是以学校文化价值观形成强大的文化场和文化力,我们就是要在紧抓教学主渠道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道德规范教育,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通过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校园文化真正发挥育人功能,从而造就社会发展的有理想、有抱负、有特色的人才,使学校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高层境界,也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从本质上实现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二、打造校园精神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校园文化不仅仅是停留在外在的形式上,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内涵与实质的精神领域。校园精神文化的基础是校园人的心理,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深层次的、隐性的东西,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其内容是校园成员的思想观念和素养,而表现形式则是精神创造活动及其产品。

(一)塑造“协力、负责、多元”的独特文化,培育校园精神。

所谓协力,就是强调在“为每一个学生搭建发展阶梯”的办学理念的统领下,转化广大教师的行为习惯。

所谓负责,就是每一名教师都要为自己的工作负责,每一位学生都要为自己的学习和学业负责,每一位教职工都要积极参与学校事务,为学校的前途和命运负责。

所谓多元,就是以相互尊重和宽容为前提,提倡每一名教师和学生都要努力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挑战自我、完善自我,大胆张扬个性,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一所主张多元的学校才真正有自己的未来。

(二)校风、校训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最重要内容。它包括教风、学风,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我校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校风、校训和学风、教风。

首先我们制定了:诚信、和谐、务实、进取的校风;

设计了:勤学、守纪、活泼、创新的学风;

规范了:敬业、爱岗、踏实、奉献的教风。

(三)促进班级文化建设个性化。多年来,我校一直非常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每学期初,我们都会对教室、办公室及班级名片布置进行专项检查并评比星级教室和星级办公室;安全教育和孝敬教育被指定为每天早上晨间谈话的必修内容;每周一次的班级黑板报必须有一个主题;每天大课间出操都进行安全逃生演练……所有的活动都做到双向交流和相互传递,班主任变换传统角色,带领学生开展班级工作。

(四)兴趣活动大众化。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一些文艺、体育、科技、学科兴趣小组形式的活动,可以发现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其特长的发展。

(五)特色教育专题化。我校是嵊州市贴画艺术特色学校,颇具特色的《农村小学贴画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相继被立项为县、市、省级研究课题,更为学生的艺术教育增添了一道丰盛的佳肴。

1.贴画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我们将学校的贴画教育目标定位为“风采甘小――健康、快乐、创新”,以“引导美、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为指导思想,采用“贴画课教育为主,其他科目渗透为辅,与各种教育活动有机融合”的方针,开展一系列与时俱进的连锁活动。

2.贴画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每学期学校都划出一定的经费保证贴画教学的顺利开展,如给每个年级配备《儿童叶贴画制作》、《教室环境布置》、《纸雕馆》等书,每个年级都有展示学生优秀作品的展板,保证各种贴画材料的提供等等,精美的作品展示,既体现了学校对文明风尚、文化氛围、和谐校园和艺术情趣的追求,也让学生亲身体验了参与美化校园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使学校大环境装饰与小设施布置有机地结合起来。

3.贴画教学与学科知识教学相结合任何一门课,如果脱离其它学科独立生存,那它的处境将会变得非常艰辛,只有与其它学科相结合,相互延伸、相互影响,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科作用。老师们能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进行贴画创作,共同设计、布置贴画陈列室或美化教室。根据儿歌、童话设计和制作头饰或面具等,并表演舞蹈、童话剧等。用各种材料制作小型商品,并布置成小小超市或集市,模拟商品交易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造型游戏活动,对身边能找到的媒材的形、色感兴趣,对材料进行了联想,积极地动脑筋,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灵活地利用媒材进行创造,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感受。

(六)常规活动出新意。每个星期三中午,校红领巾广播电视台总会准时为师生们送上快乐有趣、生动形象的“安全教育动漫”片;每星期一的国旗下讲话、资源回收、爱心助学等常规活动,把学生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纳入学校的正向轨道。

校园文化建设交流材料范文第4篇

但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走入了误区:重技巧轻立意,重形式轻内容。为了应试往往只教给学生一些审题、构思、表达等写作技巧,解决的是“怎么写”的问题,但这样做的效果并不理想,其结果是造成了低效高耗的局面。笔者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认为,在教学生“怎么写”之前,应该先让学生知道“写什么”,不然我们的写作教学就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现阶段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无趣。没有一个学生不想把作文写好,可一到作文课,很多同学往往唉声叹气,因为他们拥有的仅仅是老师教给的各种方法技巧和老师整理下发的各类作文素材,而这些并非出于自己的生活实际,只能用老师教给的技巧胡乱地“嫁接”,凑满字数,从而让写作这样一个本该激情四射的活动变得了无生趣。

(二)教师无奈。也没有哪一个老师不想把作文教好,但很多学生一无写作兴趣,二无写作能力,老师能给学生的也仅是一些写作技巧,或者印发一些素材。一年两年教下来,学生作文不见长进,于是老师一头雾水,深感苦恼与无奈。

长此以往,学生缺乏写作热情,教师缺乏作文教学的成就感,作文教学陷入困境。

二.作文教学陷入困境的原因

(一)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郁。

校园文化是学生身边的文化,最能影响学生的作文心理,不少学校的文化仅仅是口号式刻板而陈旧的标语,学生很难收到熏陶渐染,也就很难激发起写作热情。

(二)作文教学长期处于无序状态。教师以应试教育为作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任性”式的作文教学占据主导,教师出题,讲解指导,学生写作,课堂完稿,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和灵气。

(三) 作文教学过多地注重技巧训练,忽视对学生心灵的关照、情感的交流和思维的锻炼。

要走出当前作文教学的困境,学校就应该在大力开拓文化建设等方面多动脑筋,教师就应该在训练的方向和内容等方面做出深刻思考和及时的调整。

三.让作文教学走出困境的良策

学校文化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包括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幽雅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科学的人文精神,优良的学风校风都是学校文化的范畴。先进的学校文化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笔者研究发现“活动” 作文教学建立了开放的作文教学环境,着眼于人的发展,尊重学生主体的需求。在活动中体验生活,激发了学生写作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轻松愉快地完成写作训练。

基于以上理解,笔者认为深化高中作文教学改革必先立足学校文化建设,巧妙实施活动作文。在实践中,我们应当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立全体师生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无疑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学校文化不断影响着师生生活,激活师生的创造热情,同时学校文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被师生不断利用与创造。因此,教师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应起到设计师的导向作用。中学生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富于创造精神,对社会文化信息反应迅速,在他们身上蕴含着极大的潜能和创造力, 应当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如果把师生的这些潜能和创造力开发出来并应用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就能极大地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比如校园文化标语牌上的内容可以向全校师生征集,因为身边的榜样最具号召力;学校景点的命名可以由师生讨论完成,因为身边的风景只有他们最能发现其中蕴藏的内涵……

(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写作动机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学生的兴趣爱好广泛,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渴望丰富的精神生活,学校如能顺应学生的这一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彰显学生的个性特长,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校园文化活动要系列化、特色化、常规化。如升旗仪式、校园文化艺术节、运动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歌咏比赛等。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文体活动,使整个校园生活充满生机,充满健康向上的文化气氛。在开展各种活动的过程中,语文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获取写作素材、激发写作兴趣,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走出“无米之炊”的困境,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三)精心设计活动,重视写作指导

活动作文教学应包括“活动”和“写作”两个阶段,而很多老师往往过于重视“活动”的轰轰烈烈,忽视了活动后的写作指导,这是主次颠倒的做法。其实,活动后的指导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活动作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活动后的写作阶段,是学生将活动中的认识、情感等转化成书面文字的过程。活动只给学生写作提供素材,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对活动中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加工(比如小组交流活动过程和心得),学生才能发现材料中的亮点,产生写作冲动,理清写作思路,进而将内部的语言转化为条清缕析的作文。

校园文化建设交流材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校园职业文化

2010年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强调:“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精神、学校活动、学校秩序和学校环境的集中体现,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职业学校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以能力为本位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因此,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要围绕这个核心来开展,体现“职业”的特点,突出校园职业文化和创业文化建设,注重先进企业文化的引进,加强专业文化建设,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从而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校园职业文化和创业文化建设的客观需求

1.职业素养和创业素养是社会、行业和企业对人才质量的迫切需求。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特定的中等职业人才,主要是培养在第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实际操作人员,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型、实践型人才为目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成为企业的第一线人才,从事职业工作、承担职业责任、履行职业使命,这样的人本身即应当是尊重职业价值,弘扬职业功能的人。坚持职业的价值导向正是“以人为本”的时念在职业教育中的体现。因此,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营造浓厚的职业价值氛围,去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将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就业教育、创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职业成就感。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是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承担的重任。

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规定:“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可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是中等职业学校工作的重点。创业教育不仅本身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增强职业道德教育实效的重要载体。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应该顺应时代的特点、适应市场的需求,迎接挑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重点,开展创业教育。

3.职业素养和创业品质是提高职业学校学生思想素质的迫切需求。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经过其他学校的层层选拔,几乎是无奈地来到职业学校的,与普通中学学生相比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加之受社会就业难,就业对口难的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一般,注意力涣散,有的甚至存在厌学情绪。上述消极倾向的归结点是缺乏职业精神、进取精神、创业精神。

我们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功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创业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他们终身发展,将来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4.以职业素养和创业品质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也是促进职业学校自身建设和发展的必然之举。

时下,不少地方的职业教育结构布局正在进行优化、调整,学校的物质基础、制度建设、文化活动和人员的变化等都尚处于整合、提炼阶段,学校不是愁招生,就是愁就业,而且愁建设,无暇顾及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就是有,也只是浅表层次的。加上职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特殊性,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专业文化、技术文化存在脱节现象。

二、贴近学生实际,打造校园职业文化

1.校园整体建设充分体现现代职教理念。

校园建筑应突出体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的特点;建设主体鲜明、体现创业精神的各类广场和雕塑文化;在此前提下加快现代化的实训场所的建设、实训设备和实训材料的更新和添置,尽可能地将教学环节设计为教学工厂模式,各专业建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室,融教室、实验、实训、考工、技术服务与生产为一体,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让校园物质文化充分体现职业文化的特色基调。

2.围绕职业文化的建设,完善学校各项制度。

在坚持民主参与学校管理、实行校务公开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校务会、教职工会、教代会制度,激发师生的主人翁意识,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业精神尽心尽职;按照“全”(涉及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细”(细化内容,便于操作)、“严”(严格执行,赏罚分明)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学生实验实习管理、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和技能大赛等各项规章制度,狠抓过程管理、内化自律;根据“双师型”教师要求,制定教师下企业培训学习制度和校企人才交流制度,督促、鼓励教师不断提高学历水平和执教能力,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

3.以校风建设为载体,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

校风是学校治校、治教、治学的综合体现,是学校理想、信念、情操、价值、水平的显著标志,也反映了学校师生的道德水准和治学执教的风貌。职业学校应根据市场和社会要求打造自己的专业特色,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校训思想。通过狠抓思想建设,积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用人机制,建设一支懂科学、会管理、年富力强的管理队伍,倡导勤政务实、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作风。

4.以主题鲜明活动为载体,丰富校园职业文化生活。

从着力抓好学生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教育入手,围绕“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为核心来开展主题活动,学校的师生活动和学生的社团活动应具有鲜明的中职特色,围绕“高技能”“高素质”开展专业技能大赛,技能运动会、模拟岗位练兵、创新大赛、艺术作品展示等具有专业特色的、能促进学生技艺和技能提高的一系列职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职业能力,同时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职业道德感。

同时,围绕“确立目标、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做合格人才”这一主题在校园内广泛开展职业生涯设计活动。通过集体讲解与个别辅导,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需求信息、择业技巧、创业途径、角色转换等内容。采取讨论、演讲、征文、辩论、社会调查等形式,让学生深入实际思考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5.以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对中职学生实施创业教育。

中职教育办学的终极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就业者,还要培养更多的创业者,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去寻找工作岗位,重在教给学生寻找或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围绕学生创业品质的培养是校园创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首先,各专业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全面系统地学习创业所需要的市场知识、营销策略、财务规划、人力资源管理等基本理论知识,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

其次,开辟校内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学生创业园,充分发挥其教学实践功能、项目管理功能、资金管理功能和服务孵化功能,提升学生的创业技巧、创业本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开展创业实践比赛活动,为学生创造机会、搭建平台,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经营管理能力、科学合理地组织人财物运作的能力、发现和利用机会的能力,而且对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具有重大作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受到思维启迪、意志得到锻炼、思想得到升华。

6.实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高度融合。

中职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职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必须接近。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能否在短时间内适应企业环境,融入企业文化,成为企业欢迎的员工,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首先,企业文化在教育教学中融合。结合课程改革和校本教材开发,有机地融进企业文化。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行业规范、职业精神等方面教育。学生实训时,统一按企业或行业要求着装,遵守企业劳动纪律,执行企业生产流程,按时完成生产任务,模拟企业奖惩制度。

其次,企业文化在实训基地建设中融合。按照企业生产要求建设实训基地环境文化,从设备的安放、生产操作流程、生产区和教学区的划分、环境色彩等方面,建设高仿真的企业生产环境,让学生走进实训基地就有如同走进企业的感觉。

最后,企业文化在班级建设中融合。冠名班教室布置体现企业标志性识别系统,张贴企业的格言、宣传语,参照企业员工训练方法,组织实施教育教学,充分体现企业特色,营造较为真实的企业环境。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创建一个美丽的家园,丰富家园的内涵,营造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学生的情感和意志会得到熏陶、感染,产生“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效应,激情得以释放,境界得以升华,人生得以腾飞。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时代主旋律,围绕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现中职特色,创建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进而提升办学品位。

参考文献:

[1]丁钢.大学:文化与内涵.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2]马永祥,孟华峰.职校生在校创业的实践与研究[J].职教研究,2006.3.

[3]房正宏.职业学校创业教育体系的缺失及其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