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共厕所建设合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扎实开展迎大运、创全国文明城市标兵活动,落实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着力提升城市清洁水平
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完善环卫市场机制提升城市清洁水平的意见》,提高环卫经费投入,缩小关内外各区环境卫生水平差距,促进特区环卫一体化管理。实施《“迎大运、创全国文明城市标兵”200天行动环境卫生提升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消灭卫生盲点,攻克卫生难点,守住卫生重点,巩固卫生亮点,切实提升城市清洁水平。
(一)全力推进迎大运环境卫生提升行动。一是彻底消除卫生死角和管理盲区。持续全面开展环境卫生定期排查和整治,涵盖山边林地、道路边坡、二线巡逻道等边角地带,清理辖区范围内的卫生死角、暴露垃圾和余泥渣土污染;二是强化薄弱环节卫生管理。城中村、工业区、市场、工地、待建地、小区和政企事业单位等区域业主和管理单位要切实履行环卫管理责任,尤其要搞好垃圾收集点、附属绿地、屋顶雨篷等易忽略位置的卫生。公路、高速公路要落实日常清扫并巡回保洁,加强绿化带、隔离带、路肩、边沟、不准建筑区、出入口匝道、收费站等卫生管理;三是加强绿化区域保洁。道路绿化管养部门要切实加强市政绿化带的环境卫生管理,保洁范围覆盖绿化隔离带、花圃、树眼、花坛等,安排足够人员实施连续性保洁,及时收运修枝垃圾。有条件的区可借鉴宝安区管理方法,将道路绿化带和附属绿地统一纳入市政清扫保洁;四是开展创建样板路活动。各区要创建环境卫生高度精细化管理样板路、示范街,做到检查与不检查一个样、节日与平时一个样,保持道路高度洁净,达到“席地而坐”的标准,进而将管理手段和工作成效辐射到全辖区,促进整体环境卫生提升;五是提升大运重点区域卫生。高标准落实关内城区和关外中心城区主次干道、景观大道、重点场所、大运会开闭幕式和比赛场馆周边市政道路的清扫保洁、机械化清扫和道路冲洗、垃圾收运、收集容器清洗等工作,确保上述区域环境卫生质量达到一级以上标准。在大运会举办期间,全市特级、一级、二级道路要在已有管理标准的基础上加强保洁和冲洗,确保路面见本色。
(二)狠抓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一是继续提高清扫保洁单价。各区要继续增加财政投入,要按市政府预算指导价落实清扫保洁经费,为高标准高质量环卫作业提供经费保障。争取将城中村环境卫生管理纳入市政管理范围,城中村道路清扫保洁和环卫设施设备建设管理经费,由区财政全额承担或实行费用分担补贴制度。争取将公路环境卫生管理纳入市政管理范围,按照统一责任、统一经费、统一标准的原则进行清扫保洁;二是注重清扫保洁细节管理。市政道路要保洁到墙根,覆盖门店门前区域,实现道路卫生“一把扫帚”管理,保洁作业要更细致深入,已纳入市政清扫范围的小型绿化带、树眼、花圃、边沟等地带要扎实做好保洁工作,彻底消除边角缝隙隐藏烟头纸屑、绿化带周边陈积垃圾等现象;三是加强冲洗提高道路洁净度。坚持按规定频次落实冲洗工作,注重冲洗效果,作业时必须有人工清洗配合,及时清除路面泥沙、污垢、积水等,坚决杜绝冲而不洗、洒洒水走过场的现象,着重治理道路扬尘、口香糖残渣、油渍污垢和道路附属设施周边残留污渍,提高路面本色呈现率;四是实行连续性保洁。严格按照市政道路分级管理要求保洁到规定时限,杜绝保洁时限内人员脱岗、保洁断档现象,尤其要强化夜间、节假日、上下班高峰期的清扫保洁,对于卫生问题频发的区域和时段要视情况增加保洁人员和延长保洁时限;五是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在发包合同中明确规定机械设备数量和实施机扫作业的范围、频次、质量等条款,要求清洁企业按作业需求配置足量的机扫车、高压冲水车、高温高压水枪等设备,并且推广安装车载gps,加强机扫过程监管,确保实现20__年全市机扫率达到80%的考核目标;六是推行环卫安全文明作业。环卫工人作业期间必须穿着统一的工作服、工作鞋,负责道路清扫作业的工人还必须穿安全反光背心,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和方式,不随意穿越马路,注意往来车辆,确保人身安全。冲洗道路要妥善设置温馨提示、安全挡板,机扫作业要遵规守矩文明行车,尽量减轻环卫作业对过往行人和车辆的影响。
(三)完善制度强化余泥渣土管理。一是完善多部门协同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深圳市建筑废弃物运输和处置管理办法》,完善交警、建设、交通等部门协同管理机制及渣管联席会议、层级巡查检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机制;二是加强渣管“五化”建设。通过法规宣传常态化、执法装备现代化、日常管理数字
化、管理手段科技化、提高效率信息化,全面提升余泥渣土管理质量;三是加强工地源头污染控制。积极协调建设主管部门加强文明施工管理,督促地铁等施工单位落实工地路口设置冲洗设施、道路硬底化等污染防治措施,确保出入口干净、车辆运输过程密闭化;四是继续深化余泥渣土市场化运营改革。完善运营招标方案和考核办法等配套制度,强化政府监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和处理能力。(四)加强执法控制环境卫生污染。一是全面加强市容环境序化管理工作。环卫管理模式要从“先污染后清理”向“减少源头污染”转变,各区、街道城管执法部门要按照《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大力加强对单位不履行辖区环卫管理责任和门店占道经营、摊档食肆乱摆卖、乱倒外扫垃圾、行人乱丢乱吐、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从源头上打破“一人扫万人扔”、反复污染的困境。市、区城管执法监察部门要加强引导和监督,加大街道综合执法责任制考核中市容环卫执法工作的比重,对工作不力的执法队伍实施红黄牌警示。同时,要积极探索、实践环卫小额罚款委托执法工作;二是大力加强余泥渣土专项执法。各区城管执法局要组织队伍每周开展3次以上余泥渣土专项执法,尤其加大夜间运土高峰的执法力度,通过在辖区施工工地和受纳场出入口蹲点监控、联合公安交警部门把守重点路段、组织跨区街联合执法等方法,坚决查处泥头车无证运输、车轮带泥、沿途撒漏、乱排乱倒等违法行为,减少余泥渣土运输对市政道路的污染。
二、完善规划和建设机制,加快环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步伐,着力提高城市垃圾处理能力
根据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垃圾管理的若干意见》,制定我市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单位,按年度计划落实建设进度,如期建成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在建设过程中,要加强沟通协调,妥善化解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做好市民的宣传疏导工作,减少建设过程中的舆论阻力,切实提高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绩效,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围城的隐忧。
(五)强力推进大型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按照市政府颁布的《深圳市东部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建设工作方案》要求,着力推进东部垃圾焚烧厂建设,将其打造成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样板工程,力争年底完成所有前期工作。督促有关单位加快新卫生厂、粪渣厂进场道路建设,确保“两厂”6月投产。着力推进老虎坑垃圾焚烧厂二期和卫生填埋场二期、下坪卫生填埋场二期、白鸽湖垃圾焚烧厂二期、南山垃圾焚烧厂二期等扩建工程建设,确保按计划投入使用,将全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90%以上。抓好坪山环境园建设,加快下坪场、城市废物处置中心、老虎坑环境园、龙岗环境园等餐厨垃圾综合利用设施建设。
(六)进一步推进余泥渣土受纳场的规划建设。一是联合市规土委、建设局促请市政府尽快审批通过《深圳市余泥渣土受纳场专项规划(-2030)》及配套文件,完成规划环评,督促各区按辖区责任制建设受纳场;二是编制《深圳市余泥渣土受纳场建设规范》,指导各区开展受纳场建设工作;三是完成塘朗山环境园规划,并争取划定控制线;四是尽快完成龙华部九窝余泥渣土受纳场扩容工程及新屋围、下围岭受纳场建设前期各项工作,妥善解决好征地拆迁补偿等问题,力争今年底开工;五是争取在5月底前建成水径余泥渣土受纳场。
(七)加快中小型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完善中小型环卫基础设施。各区要加快推进环卫基础设施完善提升工程,在6月底前全面完成对市政公厕、环卫工具房、果皮箱以及环卫应急设备等进行升级改造、增设购置和修缮维护;二是规划建设公共厕所。编制《深圳市公共厕所布局规划(—2020)》,建立以固定式公厕为主、活动式公厕为辅、沿街社会公厕对外开放的格局。
三、打造低碳环卫,逐步实施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回收,着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八)积极开展垃圾减量和分类试点工作。一是推动制定《深圳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体系,完善垃圾分类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二是编制垃圾分类手册,明确餐厨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具体分类细则,组织指导单位和市民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三是各区要制定垃圾分类收集计划和实施方案,选取若干学校、物业小区、机关等功能区进行试点,按照颁布的垃圾分类手册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九)大力推进餐厨垃圾规范管理。一是尽快制订《深圳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争取通过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餐厨废弃物试点城市评审工作;二是尽快修订《深圳市餐厨垃圾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职责,细化措施,强化法律支撑;三是借鉴苏州等城市做法,建立健全餐厨垃圾管理运行机制,大力推动餐厨垃圾收运处理工作;四是推进餐厨垃圾分类、集中收集、运输和处理,并逐步扩大至农贸市场、绿化垃圾、家庭厨余垃圾等有机生物质垃圾。编制《深圳市餐厨垃圾质量鉴定标准》,协调有关部门制订餐厨垃圾清运费和处理费的政府补贴标准;五是各区要开展餐厨垃圾管理专项执法行动,清查非法清运餐厨垃圾、非法炼制潲水油和饲养牲畜的窝点。
(十)继续推进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一是完善水径受纳场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设施建设、运营方案,通过招投标方式选取建设、运营企业,全市推广资源化利用技术延长建筑垃圾受纳场使用寿命;二是配合市住建局制定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设施优惠补贴和产品质量标准等政策,促进塘朗山受纳场、龙岗受纳场等运营企业健康发展。
四、实施环卫全覆盖全过程检查监管,规范作业服务市场秩序,着力提高环卫行业监管水平
(十一)建立健全全覆盖检查监管机制。市环卫管理部门要强化全市环卫工作的牵头、统筹、协调、监督、检查、指导等宏观管理职能,各区要切实对辖区环境卫生管理负总责,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的基层监管力度。一是持续深入开展“鹏城环卫杯”竞赛。购买环卫监理服务扩大日常监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覆盖度,实施更全面、更深入、更细致的检查评比,充分发挥竞赛评比的抓手作用,着力推进清扫保洁单价、机械化清扫率、道路洁净度等重点工作;二是落实辖区环境卫生检查监管责任。各区、街道和社区建立健全全覆盖、全天候、全方位的环卫检查监督机制,大运会结束前要每天进行专项巡查,形成检查情况和跟踪督办记录,全面掌控辖区整体卫生、夜间保洁、占道经营和余泥渣土污染控制、设施设备管理、公厕服务等状况,切实督促各责任单位落实环卫管理责任;三是严格实施市政清扫和垃圾清运质量考核。环卫业务发包方要按照合同条款和环卫管理标准,实行更细致更严格的作业过程和卫生质量监管考核,对作业不规范、质量不达标的扣分扣款,情形严重的予以淘汰;四是进一步
发挥数字化城管监督管理作用。将数字化城管信息采集范围扩大至整个责任网格的角角落落,包括城中村、工业区、待建地、预留地等区域,采集问题涵盖花圃绿篱内藏匿的垃圾、地面污垢厚重、工地路口未硬底化、未设置冲水设施、屋顶雨篷积存垃圾、收集容器残破不洁、垃圾车污脏滴漏等。(十二)加强环卫设施设备和垃圾收运管理。一是加强公共厕所管理。进一步完善《深圳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草案)并协调相关部门争取尽快出台实施,根据《深圳市公共厕所建设和改造指引》、《深圳市公共厕所标识系统设置规范》、《深圳市公共厕所管理服务规范》,各区城管部门在对辖区内市政公厕升级改造的同时,要加大力度协调各产权单位对商场、酒楼、市场、机场、车站、加油站、口岸、文化体育娱乐中心等场所社会公厕进行升级改造,规范标识和导向系统,加大日常维护管理力度,提高公厕完好率和适用率;二是推行全过程密闭化垃圾收运模式。进一步推广“车载桶装”、“车载袋装”、“手推标准桶”、“密闭式手推车”等前端收集方式,全面取缔敞口式垃圾收集点和容器,规范垃圾收运站点和运输车辆管理,在清水河、老虎坑、月亮湾等大型无害化处理场(厂)设点查处车辆,依法查处车容不整、车身不洁、垃圾、滴漏污水的车辆,淘汰车容车况不达标的后装式压缩垃圾车,督促各清运单位落实密闭清运措施并规范作业过程管理,监督垃圾运输车辆出场(厂)前彻底清洗。7月底前新型垃圾转运站服务覆盖率达到85%以上,垃圾收运密闭化率达到95%以上;三是持续推进环卫设施设备清洗刷新工作,促使环卫设施设备的管理规范化、维护制度化、检查程序化,实现环卫设施设备数量充足、设置科学、功能完善、整洁完好的长效目标,7月底前中小型环卫设施设备清洁率达到95%以上。
(十三)强化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监管。一是健全垃圾处理监管机制。采取增派驻监管人员、信息化监管系统功能等手段,严格对进场(厂)垃圾来源、种类、计量、烟气处理、渗滤液处理、飞灰炉渣处理进行全过程监管。同时,对bot项目或外包运营的垃圾处理设施,要严格执行运营监管协议;二是完善垃圾处理设施监管制度。完成《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监管手册》、《深圳市城市垃圾处理设施运营及环境污染控制监管标准》的编制,研究制定《深圳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三是稳步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工作。修订《深圳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市政府158号令),完成垃圾处理费代征收手续费标准测算工作,建立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和支付标准调整机制,探索生活垃圾按量收费模式。继续做好垃圾处理收费的协调、沟通、宣传和解释工作,确保垃圾处理费收缴率稳中有升。
(十四)加强环卫作业市场化运营监管。一是继续修改完善《深圳市市政道路清扫保洁服务公开招标文件要点范本》,对投标企业的资质门槛、环卫作业规范、质量标准、环卫工人权益、机械设备作出统一规定;二是出台《深圳市环卫作业服务市场主体信用管理办法》,将清洁企业服务质量与资质信誉挂钩,纳入招投标评标内容;三是加强对清洁协会工作的指导,进一步规范项目招投标、评优、资质等级评定等行为;四是协同人力资源社保局建立联合监督机制,保障环卫工人福利待遇,保持环卫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深化行业自身建设,优化理顺环卫管理体制机制,着力增强环卫发展动力和活力
(十五)鼓励公众参与打造环卫宣传格局。一是开展多方位环卫宣传工作。以迎大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标兵为契机,针对不同群体、区域精心设计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环境卫生宣传方案,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各类传媒播放制作精良的环卫公益广告。总结推广环卫管理先进经验,宣传环卫行业奉献精神和先进事迹,营造尊重环卫、爱护卫生的社会氛围;二是搭建社会公众参与环境卫生管理的平台。鼓励和扶持市民志愿者、义工队伍和社会团体开展环卫公益活动,在各主要媒体设立环境卫生“曝光台”,主动曝光并鼓励市民投诉全市范围内的环卫管理黑点、难点、热点问题,提高市民对环境卫生管理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共同监督各环境卫生管理主体切实履行责任。
(一)以城市化为载体,统分结合整体推进,北工、中城、南闲三个题目一起解。我们牢固树立城乡“一盘棋”的思想,致力于建立一个有利于城乡资源整合的机制,做到城乡之间的同步规划、联动发展和共同繁荣。
1.实行规划统筹,整合城乡资源。根据浙江省环杭州湾产业带规划和绍兴都市区规划,我们把上虞整体作为一个城市加以规划,对上虞的山山水水进行重新整合,勾画了一轴两翼、四大组团的发展蓝图,明确了“北工、中城、南闲”的市域空间布局,形成了一个以城镇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为总纲的规划体系。换届之初,针对上虞城市化相对落后的实际,我们抓住有利时机,以城北新区、经济开发区和杭州湾上虞新区为重点,大力推进城市化,抓“中间”促“两头”,进一步增强了中心城市对产业的承载力和对农村的辐射力。面对宏观调控的新形势,我们又紧紧抓住各级对工业经济和“三农”工作高度重视的契机,抓“两头”促“中间”。一方面,突出工业化主题,以技改投入、招商引资、用地保障、标准厂房建设、中小企业发展等为重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更大的精力投入工业化,以更大的力度保障工业化,以更优的服务推进工业化。另一方面,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市创建,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提高农村的自我发展能力。
2.加强组织协调,确保稳步有序。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些重点工作,我市通过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进一步整合行政资源,形成合力,加快推进速度。比如在城中村改造中,我们整合规划、建设、财政、社保等部门力量,成立城中村改造办公室,调研政策、通盘谋划,牵头协调、有序推进,已完成2个村的改造。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抽调精干力量,成立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为构建我市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又设立了虞南区域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协调机构,对整个虞南区域的矿山开采、河道采砂、旅游开发、小流域治理、移民下山等重大事项实行系统研究、统一协调、整体推进,有效地改变了各地多头管理、无序开发和重复建设的现象。
3.完善考核体系,进行科学评价。从2004年起,我市打破各乡镇套用一个考核标准的惯例,根据各乡镇的比较优势,把全市乡镇划分为重点发展型、块状集聚型、生态建设型、道口经济型、联动保障型等,有针对性地制定考核办法,引导各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定战略重点,选择一种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对虞南几个山区乡镇,我们加大了生态建设、劳动力转移的考核权重,取消了技改投入等经济指标的考核,引导山区乡镇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入。通过调整考核办法,有效地调动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乡镇的积极性,推动了北工、中城、南闲的协调发展。
4.建立公共财政,加大转移支付。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从政策措施、转移支付上持续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支持,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财力保障。在财政支出上,认真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向农村倾斜的政策规定,率先推行教师工资直拨,并制订了从国有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农村社会保障、农民培训转移和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办法,多渠道筹集实施城乡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政策措施所需的资金,对贫困乡镇运转经费实行直拨,对村干部工资实行统筹,建立了财政对农业投入每年高于同期财政增长6个以上百分点的稳定增长机制。去年,全市预算内外用于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资金达到6.78亿元,占全市可用财力的23.5%。
(二)以减少农民为突破口,推拉并举打开通道,培训、转移、保障三只轮子一起转。我市把转移农民作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切入点,不仅给农民进城提供“通行证”,还让更多的农民拥有“技能证”和“保险证”,通过就业需求拉动和政府行政推动,创造进得来、留得住、富得起的制度环境,加快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的转变。
1.降低农民进城门槛。一是加快推进户籍管理体制改革。通过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清理了附加在户口上的不合理条件,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并建立了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促进人口有序流动。二是积极推行“市民化”管理,在就业、培训、社会保险方面,规定用工单位对农民工和市民必须一视同仁,落实相应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进行相关教育培训,签订劳动合同。在子女入学、生病就医、防疫保健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纳入社区管理服务范围,并把依法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三是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加快“农转非”步伐,在城中村改造中,每转移一个农民,政府在拆迁、安置、保障等方面平均投入18万元左右,通过城中村改造和撤村建居,近年来全市先后有2万余人完成“农转非”。
2.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筹规划、有序推进”的原则,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程,制订了农民培训工作五年规划。我们对全市教育培训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设立了23个农民培训基地,实行“企业下单、农民点单、政府埋单”的培训方式,建立健全“培训―――认证―――就业”相衔接的运行机制。仅2005年,市财政专门拨出388万元用于农民培训,组织各类培训班375期次,培训农民2万余人次,其中6700多人获得各类技术证书,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1.26万人。
3.为农民转移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近年来,我市把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工业反哺和城市支持的重点之一,着力为农民转移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一是大力发展块状特色经济和商贸服务业。市政府专门出台扶持政策,促进了伞业、铜管、灯具、电化铝、手套袜业、五金沙筛、童装等块状经济的快速集聚发展。同时,抓住机遇发展商贸服务业,加快建设城北商业广场、中国伞城、汽车市场、物流中心等项目,初步形成了城东、城西两大市场群,吸引了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二是发挥建筑强市的优势,坚持把建筑业作为重要的富民产业,鼓励建筑企业做大、做专、做强,带动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目前全市从事建筑业的人员已达14.2万人。三是加快开发滩涂资源,建设杭州湾上虞工业新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农村劳动力的大范围、大规模转移创造条件。
4.建立保障制度,消除农民后顾之忧。我市探索建立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养老保险制度,市镇两级按照不同的参保标准,分别给予被征地农民1000元、2000元和5000元的补助,资金从土地出让金收入中列支,实行即征即保、社会化发放,使被征地农民眼前有收益、长远有保障。到2005年底,已有5.83万人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生活保障,仅去年就新增参保4.49万人。同时,全力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工作,率先推行了按企业实际发放工资总额征收的扩面方法,并打破政策界限,将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范围扩大到全市非公企业职工及城镇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初步建立了基本养老、工伤、失业保险扩面保面的长效管理机制。目前,全市已基本实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覆盖,参保人员增加到12.5万人,农村长期形成的土地养老、家庭养老的传统观念正在迅速改变。农民后顾之忧的消除,为加快农民转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城乡互动一体发展,集聚、延伸、辐射3篇文章一起做。按照城乡一体的发展要求,我市积极整合城乡资源,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着力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促进农村由落后村落向新型社区的转变。
1.促进初级资源向中心村集聚,加快建设农村新型社区。从2003年起,我市部署实施了“百村整治、十村示范”工程。对第一批100个整治村进行了全面规划,市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用于扶持新农村建设。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在小越、道墟两个乡镇进行农村撤并工作试点,计划在今年全面完成全市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进一步整合资源,降低发展成本。3年来,新增绿化面积60万平方米,建造公共厕所569座,新增垃圾箱3692个,建成乡镇连锁超市18家、农村放心店388家,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2.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形成联结城乡、加快融合的纽带。依托“乡村康庄”、“百万农民饮用水”、“百里清水河道”等系列工程,着力解决农村“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等问题,切实改善农村基础设施。3年来,共完成乡村康庄工程586公里,提前两年实现村村通公路。整治河道140公里。建设了第二、三水厂,形成日产30万吨处理规模,供水覆盖面达到20个乡镇(街道)、80%以上人口,联网供应区域内实现村村通水。实施了农村电网“二改一同价”改造,减轻农民用电负担。在抓好“有形”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抓好通讯、广播、网络等“无形”的信息化建设,加快实施“村村通宽带”和“室外调频广播村村响”等工程,拉近了城乡之间的时空距离。
3.加快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实现公共服务体系的全覆盖。近年来,我市以教育、卫生、文化和基本社会保障为重点,加快建立覆盖农村、惠及农民的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均衡城乡教育发展,通过免除山区乡镇义务教育阶段杂费,建立山区教育奖励基金,提高山区教师待遇,实施“四轮”中小学布局调整,开通农村学生接送车,开展扶贫助学等,多管齐下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两年来共改造农村破旧校舍10余万平米,开通中小学生接送车88条,惠及农村中小学生8600人。二是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市试点为契机,重建符合农村实际的村级合作医疗体系。实施两年来,全市共筹集农村合作医疗基金5132.71万元,有58.3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业人口的94%,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同时又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新建、改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96个,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三是不断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照市、乡两级财政分级负担的原则,实现了全市低保对象全覆盖,对749名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实现了集中供养。
4.动员广大企业回报社会,形成支持农村发展的整体合力。近年来,我们大力弘扬社会正气,不断增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形成了企业回报社会的热潮。在2005年的“百企连百姓”大型慈善捐赠活动中,百家企业捐助冠名慈善救助基金4.38亿元,企业出资建立社会公益基金风气更浓,新天龙等75家企业共同认捐2000万元成立妇女发展基金,卧龙捐资1000万元设立进城务工贫困子女就学专项资助基金;经济强镇崧厦镇2004年以来分别由6家企业共同出资2400万元,设立了奖教奖学、计生公益、残疾人发展等6个公益基金。在近年来的新农村建设、生态村创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中,上虞的企业家和建筑大户给所在村以很大的支持,有效地缓解了村级集体资金不足的难题。
(四)以提升农业为着力点,做好“加减乘除”,多予、少取、放活三项措施一起用。我市始终坚持把农业放在突出位置,跳出农业抓农业,制订落实各项扶农政策,在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着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弱势农业向强势农业转变,实现城乡产业的融合。
1.全力做好“加法”,持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我市连续5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意见,去年用于农业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品牌创建等方面的扶持资金达到1700万元。从2004年开始,我市还制订实施了粮油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优惠政策,大大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当年扩大粮食种植面积5.04万亩,增加粮食产量2.67万吨,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同时,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近年来先后投入资金3.2亿元,用于建设标准农田、中低产田改造、标准埂堤建设和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等,切实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2.主动做好“减法”,让广大农民休养生息。一是减轻农民负担。在全省率先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为全市农民减负7900余万元,人均减负109元。2004年又率先提出了免征农业税的政策,为农民人均减负26元,实现了农民“零税费”负担。二是减少乡镇债务。税费改革之后,我市全面清理乡镇债务余额,出台消赤减债办法,安排专项资金686万元,配套奖励乡镇消化存量债务,共减少存量债务1.45亿元。同时,又对历年教育存量债务进行了全面清理,安排消债奖励资金1598万元,消化乡镇教育债务2707万元,确保乡镇有更多的新增财力用于农业发展。三是减少贫困人口。市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用于对山区(老区)经济薄弱村的扶持,根据农村实际确定相应扶贫项目,不断增强经济薄弱村的“造血”功能。
3.精心做好“乘法”,不断增强农业发展活力。我市坚持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通过政策引导,吸引工商资本和各种现代生产要素进入农业,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催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乘数效应。一是工商资本助推农业。近年来,全市工商企业投资农业的资金累计已达5.2亿元,创办农业龙头企业50多家,产值占到我市农业龙头企业的36%以上。二是现代科技提升农业。每年组织开展引品种、引技术、引人才活动,累计引进新品种上百个,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的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基本实现了“一个基地+一个外聘专家+一批实用科技型人才”的格局,不少农业龙头企业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农科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型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农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得到较快提升。三是专业市场带动农业。已建成茶叶、竹笋、蔬菜、水产、葡萄等区域特色基地为依托的产地市场近20个,建设了农副产品、蔬菜、水果、粮油、水产品五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其中市级五家批发市场联结基地3.5万亩,联结农户超过1万户,去年交易总额达21.6亿元。四是合作组织经营农业。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成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3家,拥有社(会)员2220人,联接农户9100多户,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式度,205年通过合作经济组织销售农产品1.2亿元。
4.积极做好“除法”,降低农业风险和成本。一是解除土地束缚。初步建立了“依法、自愿、有偿”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到去年底,全市实行土地使用权流转面积7.19万亩,占全市农村土地承包面积的16.9%。二是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健全动植物疫病安全体系,制定了上虞市重大动物疫病等应急预案,加大对动植物疫情的综合防治力度;建立了农业生产风险预警系统,加强对农业生产过程中自然灾害、病虫害发生情况等测报,指导种养大户和农业企业及时规避生产风险;由财政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在全省率先建立“企业自愿、会员管理、财政支持、风险补偿”的农业产业化风险保障机制。三是减少农村资金外流。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成立由农户、企业法人、员工股东代表三方出资的新型股份合作制银行,进一步解决农村资金“取之于农、用之于农”的问题;由财政出资在2002年成立了绍兴市首家农业企业担保公司,已为9家农业企业累计提供担保1500万元;强化金融系统支农服务意识,全面推行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协贷员制度、青年创业信用卡等不同类型的信用贷款,实行“联农卡”农户贷款承诺制、贩销户集中审查放贷制等多种支农措施,着力解决农民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