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机械工程概论论文

机械工程概论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机械工程概论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机械工程概论论文

机械工程概论论文范文第1篇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主要课程有哪些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应用、机械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基础。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主要专业实验:现代制造技术综合实验、测试与信息处理实验。

专业选修课:机械动力学、软件工程、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机械创新设计、工业机器人基础、机械故障诊断学、文献检索、专业外语、有限元方法、机械优化设计、工艺过程自动化、先进制造技术、特种加工、成组技术与CAPP、智能机械概论、微小机械概论、虚拟样机技术、市场营销学、在线检测与控制、实用控制系统设计、数控机床与编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们将来可以从事科技研发、运行管理、应用研究、销售等机械制造领域的一些职位。该专业的学生们需要具备机械制造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学会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一些相关问题。毕业生们可以参加到机械制造以及设计、机械、电气、气压、液压等控制设备的维修维护的一些工作中去,为我们国家的机械工程作出自己的贡献。

机械工程概论论文范文第2篇

制定合适的理论教学计划

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基础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和工程专业教育4个模块。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特点,新增了两门企业学习阶段理论课程,包括工程项目管理、机械工程相关标准等。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作为本专业的双聘教师,企业学习阶段理论课程共计2学分。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学习计1学分,以国内某大型钢铁企业典型冶金机械装备实际设计、制造、生产、测试、运行和维护中的项目管理为教学案例。机械工程标准概论课程学习计1学分,以国内某重型设备公司实际设计制造工艺及设备为背景,系统学习机械工程相关标准,包括设计标准、制造标准、检测标准以及相关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等。

实践教学凸显工程特色

实践环节包括实习实训、实验、设计论文、科技创新和素质拓展等。培养体系注重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将工程实践和创新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根据本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要求和知识结构、能力培养需要,构建“三个层次,五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的3个层次如表1所示。实践教学以机械工程技术为基础,以机械系统工程理论为核心,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手段,强化实践性环节教学。为培养学生具备机械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设置了如表2所示的5种形式实践教学模块及其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特别是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构建了设施先进的实验平台,丰富了具有冶金特色的实践教学项目,系统化了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培养的综合课程设计内容。

(一)设施先进的实验平台

已建成机械实验教学国家示范中心、机械传动与制造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为加强“卓越工程师”培养,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重视现有资源的调整和优化,经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对各类实验资源不断进行优化、改造,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开发研制了一批实用性强的实验设备,如轧机力能参数测试设备、起重机主梁疲劳试验装置以及基于组态技术的远程监测系统等。同时,建设了集实验、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实验平台,优化资源,节约成本,改善实验条件,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二)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项目

以学科内在规律为主线,打破学科和课程间界限,针对“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重新规划实验项目和内容,按“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测控与仿真”等三大实验主题构建“分主题分层次矩阵式实验教学体系”。整合和优化实验教学内容,设立独立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机械原理、液压传动实验单独开课。更新和充实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提高实验质量。本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实验中,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占40%以上。创建与冶金机械密切联系的高水平实验教学项目,如高压静电喷涂控制、金属结构疲劳可靠性、轧机力能参数测试、受控机构仿真与控制等。针对冶金设备大型、复杂等特点,将冶金设备系统CAE仿真、控制系统仿真成果融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对大型机电液系统进行自我设计和综合实验设计,进而完善个性化训练,与实体实验形成优势互补。

(三)加强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培养

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将已有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程设计进行整合,再增加机械测绘和冶金机械课程设计,实施系统化的多课综合课程设计环节,分阶段完成设计实践任务。整个课程设计主体对象是源于工程实际的装备,同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如冶金机械飞剪机、轧机等,强调以系统观点构思满足设计要求的解决方案。另外,结合教师科研工作不断丰富课程设计对象和内容,加强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培养。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卓越工程师”培养需要具有运行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除加强校内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外,重视推进与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较好地解决“卓越工程师”培养实习场所问题。将与教师科研密切相关的企业作为重点实习基地建设单位,以科研促进实习基地的建设。如部分专业教师科研课题来源于武钢、鄂钢及冶钢等大型冶金生产企业,教师对现场设备及人员熟悉,通过科研与教学密切结合,既为厂方提供了技术支持与服务,又加强了学校同企业的联系,为“卓越工程师”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这也是稳定实习教学秩序与提高实习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卓越工程师”企业学习阶段实施企业均是国内外知名的大中型企业,具有非常明显的行业优势和专业特点,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流动站,具有非常良好的工程实践条件,为“卓越工程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理想的软环境和硬件条件。四、教师选拔及培养“卓越工程师”企业学习阶段需要雄厚的师资力量,因此,加强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的培养和选拔至关重要。

(一)校内教师队伍选用标准及培养

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教师需要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因此,需加强校内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校内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作为一种制度进行,承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教师在履行岗位职责的基础上,每年至少须3个月的企业工程实践。工程实践可以是承担解决企业工程实际问题的工程项目或科研项目、现场挂职锻炼、带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教师工程能力素养,强化工程背景。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素质[7]。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让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学科带头人指导青年教师,养成“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的师德风范。要求年轻教师具有新的教学思想,科学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良好的工程背景。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培养青年教师:安排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加强工程教育研究能力培养;重点实验室基金等优先资助;加强双语教学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提升其英语口头表达与交流能力;开展说课、公开课等活动,早日通过教学关。

(二)企业教师聘用标准及培养

“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中,武钢等企业拥有一大批承担国家重大机械装备设计制造的专家和高级工程师,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卓越工程师”培养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在“卓越工程师”企业学习阶段,学校与企业联合成立协调小组,挑选责任心强、工程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授课教师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企业推荐教师在承担学生实习指导工作之前,通过集中培训、网络培训等多种方式明确作为一名大学教师的基本要求,并进行相应考核,考核合格者颁发聘书。定期安排教学工作经验交流会,企业教师与校内教师共同交流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校外教师和校内教师均参加学期末的教学评估,及时反馈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信息,以达到不断改进、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将承担部分课程讲授、企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工作。

机械工程概论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联合培养 专业学位 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2-0005-02

一、引言

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家科技发展对工程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交叉学科、多领域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进一步优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类型和结构,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增强研究生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全方位综合性能力,推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多学科交叉培养、多领域共同教育,同时校企间通过深度合作、资源间积极共享”的培养模式与培养理念,实现东北石油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转变。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结合自身学科的专业特点与学科优势,努力探索出跨学院、跨企业的“两跨”深度合作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依据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生源特点,以“生源招生、学位培养与考核评估”三个主体方面为研究主线,开展多学科、多领域之间专业理论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交叉教育培养。以东北石油大学与中石油集团公司、中石化集团公司、中海油集团公司沉淀的多年产学研结合深度合作关系,开展跨企业(校企之间)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科研攻关的深度合作,以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主体,实现校企之间的产品设备、技能人才、科研成果的资源共享,努力提高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主要研究内容

通过建立跨学院跨企业联合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各二级院系多学科协同培养的优势,利用长期与油田企业深度合作形成的良好平台,打造一支适合于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导师队伍和管理团队,构建和谐的培养环境,为稳定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探索出一种创新性培养模式,为丰富拓展其他院校其他领域的研究生培养提供示范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一) 跨学院跨企业联合培养模式研究

石油工程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与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相关专业结合,建立跨学院联合培养模式;与大庆油田、吉林油田科研院所及生产单位结合,建立跨企业联合培养模式,确定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选择标准(包括学生的原专业、学生的发展意向、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招生计划;制订联合培养方案,建设优化组合联合培养研究生课程体系。

(二)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由石油工程学院牵头,协同相关院系相关企业组成跨学院跨企业联合培养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管理小组,研究制定研究生指导教师筛选原则与标准,建成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具有较好科研基础和科研成果的导师队伍。定期聘请现场有科研、生产经验的研究人员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开设课程与讲座,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教育环节。

(三)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

校内以石油工程学院提高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室等,机械工程学院化工过程机械重点实验室、石油井架检测实验室等,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实验室等为依托,加强实验设备与相关建设,为学生进行校内试验,提高动手能力提供条件;校外与油田开发研究院、采油研究所、钻井研究所、地面工程设计院等结合,加强开放交流,选派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到上述单位进行培训实习,开展学位论文的相关研究,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四)构建联合培养模式下的培养机制与管理机制

1.确定研究方向

以把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内涵为核心,寻找与机械工程、工程热物理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交叉点和问题突破口,找准突出学科特色、体现学科水平的跨院跨企业联合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

2.资源共享

以东北石油大学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室、国家工程教育中心以及省部级研究基地、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为主要平台,充分利用大庆油田、吉林油田的地缘优势,整合相关学科科研经费、实验设备、软件设施、图书资料及其它物质条件,形成跨学院跨企业联合培养的有效资源。

3.培养机制

按照教育部关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有关要求,以有效提高油气储运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为侧重,依靠具有较深学术造诣的多学科导师团队,借助校企多学科协同攻关的独特优势,研究提出构建强化基础性、前沿性和学科交叉性的跨学院跨企业联合培养机制。

4.管理机制

以保证跨学院跨企业联合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为前提,强调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加快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同时体现“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构建导师、研究生和培养环境三者和谐发展的管理机制。

(五)改革联合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方法

增加案例教学与现场实践教学内容,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跨学院跨企业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导师队伍建设问题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导师,即第一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及培养质量负主要责任,校内合作导师与企业导师协助主导师指导学生。尽量明确三方导师各自的权限,避免出现管理混乱的情况。同时要建立三方导师的沟通机制,强化导师队伍的自身建设,开阔导师的视野,提高导师队伍的水平。

(二)跨学院跨企业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资源整合问题

由于各培养单位之间相互独立,联合培养工作不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操作管理上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限制培养单位之间的合作交流。另外,由于受到教学体制和科研环境的影响,学术讨论环境不理想,需要各院之间、企业与学校之间、导师与学生之间及时加强沟通,共同解决面对的问题。

(三)跨学院跨企业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管理机制问题

跨学院跨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尝试,仍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工作流程, 会给实施过程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研究生的课题选择、毕业答辩等环节安排,课题的经费筹措、合作协调、奖励惩罚、学术交流、监督评价、考核、成果归属认定及知识产权保护等等,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保障跨学院跨企业联合培养的顺利推进。

四、采取的解决方法

以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为主导,确立主干专业在联合培养中的主导作用;以工程热物理与机械工程等相关专业为支撑,寻找相关学科的知识交叉点和问题突破;以企业为依托,充分调动企业在研究生联合培养中的积极性;以研究生为中心,以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树立研究生在联合培养中的主体地位。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形成竞争性的市场机制,最终实现研究生培养对接市场需求,跨学院跨企业联合培养的制度化及企业对联合培养的内需化。

[ 参 考 文 献 ]

[1] 张秀梅.中国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现状与前景[J].教育发展研究,1999,(1):52-55.

[2] 刘云,李阿利.地方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3):23-25.

[3] 施锦华,辛梅.面向跨企业资源配置的合作制造(CM)[J].经济师,2007,(3):20-22.

[4] 方伟.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思考[J].甘肃科技,2009,25(21):213-214.

[5] 吴照金.对校企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模式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1):103-105.

机械工程概论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渔业工程;农业机械化;专业学位;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039-02

随着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强调科技创新与工程背景下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培养的重点。华中农业大学针对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研究生提出了校企联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实践与对策;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从招生政策、培养方案、指导教师和学位论文等四方面构建了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北京林业大学提出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推动产学研结合项目的实施、校企创办联合实验室等的联动机制;广东海洋大学在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双师型导师制及培养课题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大连海洋大学2011年获批农业机械化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自2012年开始招生,截至目前农业机械化专业学位授权点招生数量基本稳定。大连海洋大学农业机械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结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立足渔业工程特色、面向工程应用需求,对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一、构建渔业工程背景下农业机械化专业硕士培养体系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1.强化渔业工程背景下的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意识。立足农业机械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授权点,进一步探索和建立较完备的具有渔业工程背景的创新与实践培养体系和实践成效考核方式,强调考核过程实行校内外双导师负责制,以及校院两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以导师、农业机械化专业授权点所在学院和实践基地的管理为主体。同时,还强化对学生实践意识的教育,有效调动和激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和工程实践环节的热情。

2.构建完善的多形式创新和实践教学体系。结合渔业工程背景,明确农业机械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环节主要采用集中实践或分段实践的多种方式。根据其培养方案要求确定实践计划,明确要求研究生在实践基地通过在岗或顶岗实习、挂职锻炼等方式进行,承担或参与如实际问题调研、应用课题研究、案例编制与分析、实践观摩等实务性工作,时间不少于12个月。并对实践考核实行分级管理:由学校的专业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的具体要求;农业机械化专业授权点所在学院负责向实践基地派出研究生及负责组织实践成效考核;学院与研究生实践基地所在单位通过定期联席会议制度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专业实践状况。

3.加大投入,改善校内创新与工程实践教学条件。农业机械化学位授权点通过加大创新实践教学资金投入,增加校内已有的创新实践教学基地的开放利用率。同时,借助大连海洋大学的渔业装备机械学科优势,加强渔业工程背景下企业实践与教师科研的相互融合,并依托相关的,如辽宁省渔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现代设施渔业生产过程与装备工程综合实验实训平台、机械工程实验室、动力工程实验室等多种专业及大型综合实验室等,加大校内渔业工程类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训范围,并发挥相关教师高水平科研项目和科研团队的引领作用,吸引学生参与相关项目及任务,明确创新与实践具体内容,加强其科技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4.加强工程背景师资建设。注重“双师型”实践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加强。农业机械化专业授权点所在学院结合大连海洋大学规定40岁以下教师晋升技术职务岗位时,需完成在相关企业实践锻炼半年以上的特定要求,鼓励教师取得“双师型”教师资质,并优先担任研究生实践教学。同时,学位授权点还鼓励教师通过工程技能培训或与相关农业工程、渔业装备工程等企业开展合作交流的方式获取工程锻炼机会。对于校外实践指导教师的遴选与管理,则强调应具有丰富工程项目实践经验和良好职业素质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力争与校内实践教学资源形成优势互补。

二、渔业工程背景下农业机械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构建

1.确定具有渔业工程行业特色的培养目标。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要求农业机械化专业学位研究生适应渔业企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渔业机械装备领域的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等工作的能力,能够掌握解决渔业动力和机械工程、渔业设备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渔业工程管理等解决农业机械化(渔业工程方向)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

2.完善课程设置,突出工程特色。课程设置分别涵盖农业机械化(渔业工程方向)领域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中课程涵盖学位公共课8学分,学位专业课6.5学分,专业实践和学术规范的必修环节分。选修课中涵盖公共选修课1学分,专业选修课7.5学分。另外,培养方案还对必修环节中实践要求的4种形式进行了明确规定。基础知识分别包括工学学科基础课(包括应用数理统计、数值分析、机械强度分析技术、渔业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渔业信息技术等)和人文管理学科基础课(包括自然辩证法概论、生产管理学、渔业企业经营与管理等);专业知识课程主要包括现代渔业设施与环境工程、高等农业工程学、农产品加工新技术及装备(侧重海产品加工设备及技术)、冷冻冷藏节能技术(侧重海产品冷藏及保鲜技术以及船舶制冷技术)、新能源应用技术等专业特色课;工程实践课及实践环节强调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的培养。

3.明确研究内容,突出培养方向。在渔业装备现代化技术的研究方向中,强调对学生开展渔业装备、渔业机械化生产与过程控制、船舶动力装置性能优化、智能化检测与控制、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等渔业设备电气化与自动化方向的研究及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近海和陆地集约化水产养殖机械、设施、装备及自动化技术;渔获物加工、贮藏及运输装备;水产饵料加工工艺及成形设备及精准捕捞采收机械装备等方向的研究。在节能减排新技术的研究方向中,强调对学生开展能源环境系统优化与控制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侧重海产品冷藏保鲜及节能技术)等研究及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环境调控、生态修复、环境工程优化设计、渔业生产领域的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养殖热泵调温技术、相变储能技术、燃料电池及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向的研究。在渔业信息化技术的研究方向中,强调对学生开展渔业生物环境及其环境因子的信息智能化测量技术、评价以及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信息综合处理技术等计算机测控技术研究及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重点开展渔业企业人工智能及专家系统、生物生产机器人等方向的研究。

4.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渔业工程背景下的农业机械化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要求具有明确和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实践经验丰富。校外导师的任职挝痪要求来自涉水涉海、具有海洋渔业工程特色的企业实践一线。在工程实践中,农业机械化学位授权点的实践基地为每名研究生安排了行业经验丰富、具有高级职称的实践指导教师,全程指导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工作。在研究生实践期间,校外导师给学生布置任务,明确考核出勤及完成情况,实践结束后在实践考核表中填写评语并对其实践工作评分。实践地点亦可在校外导师工作地或校外导师合作企业进行。截止目前从实践成效结果来看,学生能够完成实践任务,且执行情况良好。

三、小结

修订后的农业机械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培养体系立足学校涉海涉水的渔业工程特色背景,面向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经过探索和实践,构建了一套具有渔业工程背景特色的农业机械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侯红玲.工科硕士研究生工程能力培养方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7(26).

机械工程概论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交通运输 大类招生 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7-0027-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交通运输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日益表现为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交通运输的智能化、高速化、人性化及交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交通运输领域研究的主题;交通运输研究与工程设计所涉猎的学科领域也越来越广,包括交通运输、机械工程、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管理科学、经济学等。[1]原有交通运输领域的“专才”、“精英”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通运输领域人才市场需求,厚基础、宽口径的交通运输大类人才以及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主动适应行业的发展变化。[2]

一、交通运输类人才专业素质要求

1.合理的知识结构

交通运输类专业属工科类,学生就业后工作内容主要集中于解决交通运输工程具体实际问题。因此,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必须满通运输系统各个环节的需要,具备深厚的工科基础知识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厚实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有利于增强学生自学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加快学生适应工程实践的进程。交通运输类人才需要掌握交通工程、交通运输、车辆工程方面的知识,又需要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基础知识是机械学、电子学、管理学、经济学;专业知识包括交通工程学、运输组织学、汽车性能、汽车构造等。

2.合理的实践结构和创新能力

知识和能力构成了人才的两大要素,知识为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能力体现为对知识的实际应用。有关调研表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对就业影响最为直接,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学生除了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还必须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培养:熟悉商品流通的基本过程,能对物流进行科学管理;熟悉交通运输行业及相关市场的运作规则;熟悉交通运输法规和执法机构及实施办法;具有交通运输组织指挥和生产经营管理的能力;能对交通运输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处理和预防;能对汽车整车、汽车零配件、汽车消耗和辅助材料的质量进行鉴定;能对汽车维修工时、汽车配件、汽车耗材、二手汽车等进行初步估价;能对汽车的技术状况进行诊断,制定出正确的维修方案并组织实施;能利用计算机及网络获取、分析、、交流信息。为更好地与市场接轨,应鼓励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学生参加汽车驾驶、汽车修理、估价师、保险从业人员等国家统一组织的资格考试。

3.高尚的人文素质结构

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遵纪守法。除此之外,良好的心理素质,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强健的体格、充沛的精力也必不可少。

总之,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开拓创新能力,这也是高等院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根本出发点。

二、交通运输大类招生模式

根据高等教育改革精神,在学校确立的“厚基础、宽口径、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框架下,本着“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以建立宽厚的知识平台为基础,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为重点,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综合能力,为交通运输领域输送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原则,采取“按类招生、分段教学、中期分流”的招生及培养模式。“按类招生”是指按交通运输学科大类招生,不分专业地大口径进入;“分段教学”是指前两年按大类进行工科基础课教学,后两年进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中期分流”是指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人才需求取向,进行二次专业选择。根据学院的师资力量以及实验室条件,设置交通运输、交通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汽车工程四个专业方向,可供学生选择。交通运输大类招生模式的年度计划见表1。

三、交通运输大类招生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规划”的作用,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3]根据“交通运输、交通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汽车工程”四个专业方向,按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建立了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课和学科基础课具有统一性和公共性的特点,该平台课程由学校根据学科门类统一规定,专业课程的体系则按“交通运输类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主修课+选修课”的综合体系来设置。

1.通识教育课

包括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体育、基础外语、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基础生命科学等9门课程,总计708学时,38.5学分,占总理论教学学分26.74%。

2.学科基础课

包括高等数学A、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大学物理A、大学物理实验A、工程制图(机械)、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原理与设计等11门课程,总计984学时,56学分,占总理论教学学分38.89%。

3.专业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指交通运输类各专业方向学生均需学习的专业课程,包括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专业概论、汽车构造、汽车性能、交通工程学、交通运筹学等5门课程,总计232学时,13.5学分,占总理论教学学分9.37%。

4.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指交通运输类各专业方向学生可以选修的专业课,共54门。学院规定了各专业方向的主修课程,即交通运输专业学生需选修物流技术、汽车运用工程学、运输技术经济学;交通工程专业学生需选修路基路面工程、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工程设施设计;车辆工程专业学生需选修汽车电气与电子技术、汽车设计、汽车制造工艺及装备;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需选修汽车电气与电子技术、汽车营销与技术服务、汽车检测与诊断。学生按专业方向选修主修课程后,其他课程均可作为选修课任选(含其他方向的主修课程)。总计576学时,36学分,占总理论教学学分25%。

交通运输类专业理论教学学分分配见表2。

5.实践教学

除了理论教学之外,设置了39.5学分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基本技能实践,即军事理论及训练、公益劳动、读书与社会实践活动;专业技能实践,即专业认识实习、机制基础实习、汽车构造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驾驶实习、专业综合实习;综合能力实践,即形势与政策、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四、交通运输类专业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保障措施

1.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多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应用了发展性教育理论、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手段等,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设备, 如幻灯机、投影仪、录像机、录音机、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等设备的采用,使传统的学习内容得到了较大程度的精简,学生在获取知识手段和思维模式方面产生了新的变革,特别是采用CAI教学软件,既可以进行智能的辅导,又可模拟仿真工程课程的有关实验内容,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2.提升师资综合素质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的前提。学院每个学期均派出年轻教师到高水平院校交流学习,建设了合理的教学团队和教学梯队,每个学期派两名教师参加外语培训,鼓励双语教学。学院每个教研室张贴有教师工作规范,并有严格三级教学质量评价程序,限制低职称教师的主讲课程,控制高职称教师的最低教学工作量。

3.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

教学实践基地主要包括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习基地依托于交通运输实验室、交通工程实验室、汽车工程实验室和汽车服务工程实验室,各实验室每天下午设置开放时间,专职实验教师可对学生辅导。学院重视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现已开辟校外实习基地共8处,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供了基地支持。

参考文献

1 刘玉梅等.交通运输类专业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