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族文化传播论文

民族文化传播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族文化传播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族文化传播论文

民族文化传播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数字化 传播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数字化是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这是由民族文化的属性和数字化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在民族文化形态上,将文字、图形、影像、音乐、语音等信息数字化并整合应用,是继语言、文字之后人类媒介系统的又一次革命。

1数字化对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

1.1数字化实现了民族文化传播向高时效性发展

民族文化同一切现实的、具体的存在和关系一样,都具有存在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特征。数字化极大地压缩了文化传播的物理时空。凭借互联网,数字化信息几乎可以在瞬间传达到各用户,实现文化传播的零距离。数字化的高效率、高时效性特征,不仅改变着文化本身,也日益广泛深入地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1.2数字化实现着民族文化向全球性的变迁

如果说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那么,当人们改变了文化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的条件后,也就改变着文化的属性。传统文化都是地域性文化。数字化使文化的全球传递和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可以说,没有数字化,就没有当今文化的全球化。数字化所实现的人类文化的变迁和对于传统文化的超越正在于它把地域文化提升为全球文化。从地域性文化向全球性文化的拓展和演变是人类文化变迁的规律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化则既是实现这种转变的重要环节又是实现这种转变的重要标志。

1.3数字化实现着民族文化向虚拟性的转化

数字化把现实的客观世界转换成了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转换成了数字化的符号,从而表现出数字化的虚拟性,这是人类文化直接基于数字化而产生的文化新特征。从这个意义上看,数字化是虚拟文化。数字化使世界二重化了,在数字化世界的语境中,存在着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立和分裂。数字化主体在虚拟世界中创造和实现着现实世界未曾有过或难以实现的假想和计划,实现着自我的追求和肯定,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实然和超然生活的双重世界。在数字化世界中,人超越了现实世界的限制而想象、设计出虚拟的自我、虚拟的社会、虚拟的文化关系。在虚拟文化世界中,任何个体都可以匿名制、虚拟身份、多重角色表现自我并与其他人或群体发生各种关系,进行文化交流。数字化以虚拟的形式实现了对现实文化形态的超越。由于数字化超越了任何一种文化传媒手段,因而对民族传统文化冲击尤其明显,民族语言、艺术、习俗、礼仪、观念以及民族成员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兴趣等都不断地消失。年轻一代痴迷于手机、电视、互连网。衰退不仅是表层的,甚至是深层的。在“民俗村”或其他形式的民族旅游区,虽然表现民族文化的各种建筑、用具、服饰和礼仪等随处可见,但这些东西很多已不是民族文化的自然显露,而是出于商业利益的着意夸示甚至扭曲,与民间的本色已有相当的距离。这些现象表明,当今传统民族文化表现出来的复兴,更多是一种表层的人为造设,在它下面还泛动着衰退的潜流,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衰退。民族传统文化不断消失状况有增无减,且呈加速度态势,任其自然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就有消失的危险,只有积极回应,民族文化才能存在、发展。

2民族文化数字化的具体途径

21世纪是数字化工具大发展的时代,致力于实践的合理化,正确解答、掌握民族文化与数字化的关系,一方面我们必须以宽广的眼界和胸襟,大胆吸收数字化成果,另一方面又要立足民族实际,面向数字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2.1对数字时代文化的认同

文化是各民族创造的共同成果,只有学习、吸纳其他先进文化,才能发展本民族的文化。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优秀的民族文化,必须具有科学的现代形态,才能融入世界先进文化的主流。否则,传统文化就只能成为地域文化、边缘文化,甚至成为只能在博物馆中展览的文化。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结合是先进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二者缺一不可。

2.2运用数字化技术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抢救、保存

民族传统文化尽管近几十年来在抢救、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推进,依然不断地消失。如何解决,运用数字化手段不失为最佳选择。数字化保存的优点:(1)“原汁原味”。图、文、声、动作并茂,真实地记录民族传统文化的实际,其效果是传统记录方式不可比拟的。(2)可以资源共享,能够迅速复制。三是成本低廉,易于保存。

2.3运用数字化技术推动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亨廷顿认为,现代化的文化不是单一文化,而是多元文化,“单一”文明的胜利,将导致许许多多世纪以来体现在世界各伟大文明中的历史文化的多元性的终结。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文化正在从根本上变得更加现代化和多元化。但这不等于说文化的多元化是个自然过程,文化的多元化实际上是个自觉自为的矛盾运动过程,需要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化发展才能实现。数字技术的介入,在很大程度上对保持和发展各民族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数字化已经融入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对数字化技术的合理应用,是民族文化创新的重要手段和必然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地应用数字化技术成为一个研究的重要课题,有待我们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民族文化传播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对策

“信息鸿沟”又称为数字鸿沟,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最先由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于1999年在名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中提出。少数民族文化无论是在媒介信息的选择性传播上还是在受众信息传播的选择性接受上以及信息的共通性与共融性上都处于绝对的弱势,因此,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传承与发展借助于网络媒介这一强势媒体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以恩施地区为例,研究网络媒介语境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目前,国内对于恩施地区民族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恩施民族文化的建设、保护、传承与发展方面,本文重点研究网络媒介环境下民族文化的传播,并运用了已有的关于恩施地区网络媒介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的相关调查数据。

少数民族地区网络媒介的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网络整体发展现状概述。根据《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统计显示,2011年,农村网民规模增长迅速,网民规模达到1.36亿,比2010年增加1113万,占整体网民比例为26.5%。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与2011年全球互联网普及率(30.2%)进行比较,我国超过这一水平的省市数量达到21个,相比2010年底增加一个。湖北、重庆、青海、河北、吉林、内蒙古、宁夏等九省份的互联网普及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近年来,网络新闻得到快速发展,2008年网络新闻的使用率较上年提升近5个百分点,网络新闻用户达到2.34亿,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舆论宣传阵地。[1]由此数据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网络媒介发展的成就,这是值得肯定和发扬的。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网络媒介发展不乏成功的典范,如被并称为中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传记性史诗《玛纳斯》,这些少数民族文化的网络传播是相当成功的,它让世人了解并认识到了这些民族的文化,塑造了民族文化的品牌效应,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是,西部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网络媒介发展状况仍不容乐观,少数民族地区网络媒介的发展无论是在使用的整体水平上还是在受众覆盖面上以及受众使用目的上,都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数字鸿沟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个案研究:恩施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网络传播现状与问题。恩施位于湖北省西南部,由于历史、地理、社会现实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都还比较落后,吸引人才的机制目前尚不健全,人才资源严重不足,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引进来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相对薄弱,经济发展没有形成良好的产业链,人们受教育的水平普遍偏低,对于各种信息的鉴别度不高,很容易被网络上充斥的大量虚假信息或者是社会上流传的错误信息误导,因此,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提高民族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强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民族地区网络媒介接触和使用奠定经济基础,是发展民族地区网络媒介的治本之策。

首先,就网络媒介的使用而言,恩施地区互联网整体使用水平比较低,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根据《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农村网民规模为1.36亿,比2010年增加1113万,占整体网民比例为26.5%。[1]这是互联网发展的普遍性规律。在恩施地区,农民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是主要的消费者,然而,农村网络媒介并无明显的发展,在部分农村仍旧无网络媒介,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依旧是电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村经济萧条,农民增产不增收,占当地人口80%[2]多的农民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经济能力去接触和使用网络。这与互联网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相悖的。这样,网络媒介在恩施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发展一直以来都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这是该地区网络媒介发展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其次,文化程度的高低也是决定是否成为网络媒介受众的重要指标。最新CNNIC报告显示,过去五年内高中学历人群的渗透率增长最为明显,2011年网民比重也已经超过九成,达到90.9%。[1]在恩施地区也是如此。同时,网络媒介的发展状况还与受众的职业有关,在通常情况下,教师、政府工作人员、企事业人员、新闻从业者等这些职业的人具有稳定的经济收入、较高的文化教育程度,具有使用网络媒介的客观条件,在主观上,学习、工作的需要也促使他们去接触和使用网络,成为网络媒介受众即网民。而非网民的职业分布则集中于农民、个体工商业者等。

民族文化传播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动漫产业作为一种现代文化消费形式,它承载着文化传播的职能,并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一种支柱产业而受到重视。然而,动漫产业的发展必须融入本民族文化才可生生不乞民族文化也需要时尚的动漫产业得以发扬和传承。

动漫产业成为许多国家的产业支柱已成不争的事实,巨大的市场前景刺激着各国动漫业的争相发展。动漫产业在动画市场经济规律运作下,满足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提供具有鲜明动画创意创新产品以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

一、背景

在电影电视还没有发明之前,民族文化还是自己的、本土的,引入外来的也仅仅是大包小容,但随着科技讯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多元文化广泛交流的时代,本土文化逐渐被加上了“着重号”,尤其是中国的民族文化传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他国的文化入侵.消无声息的通过动漫占领了中国的市场。

动漫文化本是一种大众文化消费形式,但是在整个产业框架形成后.它远远超出了精神消费的层面动漫产品消费者们的物质消费给各国产业收入增添了一笔可观的数目.促使各个动漫强国盯上了这块有利的消费市场。他们通过民族动漫文化入侵他国,将本国的价值观、社会意识等文化因素带到其他国家,最终占领巨大的消费市场。例如,上世纪80年代一些国外动画片铺天盖地的涌入中国.日本以一休哥》美国以米老鼠与唐老鸭黑变形金刚》等,这些动漫作品承载着他国文化,影响着中国的年轻一代。处于社会中流砒柱80后们的童年受国外动画片的影响,其文化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比如,很少有人读论语、四书、孔孟著作,欣赏国画艺术。而中国本国的文化在国外却得到大力发扬,美国迪斯尼相继推出白碱花木兰黑功夫熊猫》等极具中国特色又带有美国文化特质。这些动画片在视觉上、故事上都利用了中国元素,却在精神层面表现的是美国的,在潜意识里表现了美国精神。更值得关注的是,每部作品过亿的票房、每年巨额的衍生产品的销售,都证实了这种文化入侵已从精神层面渗入到物质文化领域,中国人为别国文化传播买单的现象不只这些,50年前美国的变形金刚免费给中国播放的时候,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五十年后,中国人每年都为此给人家掏几个亿的腰包。面对这些我们不得不反省在商业模式运营为主导的今天,动漫产业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传播之间存在的哪些现实问题,我们应该怎么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正确看待动漫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

(一)民族文化的传播需要借助动漫产业

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离不开有效的传播媒介,在众多传播媒介中,动漫是一种既快速有效,而又先天具有强大渗透力的传播形式。另外,文化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东西,一旦形成潜在的意识形态,就很难改变。“从娃娃抓起”的观点是很多国内研究民族文化传播者认同的观点。同时,西方心理学家也认为儿童的心智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3至7岁为感官期,7至11岁为分析期,11至16岁为反省期。也就是说在人们成长过程中.文化的渗入是越早越好,而动漫对儿童又有着先天的吸引力,因此,如果民族文化的传播能够搭载动漫这辆快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反例来看—近些年我国年轻受众对原有的“中国学派”认可程度低,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在过去的30年里国内动画市场中充斥着大量美、日等动画强国的产品。因此,动漫成为一种文化结构塑造的有效方式,民族文化的传播需要借助动漫产业。

(二)动漫产业发展需要融入本民族文化才能长远立足

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先导.走产业长远发展之路,这也是在被事实所证明正确的道路。动漫产业要重视民族元素的充分利用借用大众的熟知来赢得广泛的消费群.最终才能达到商业目的。从众多成功作品来看,打开世界之门的无一不是赋予民族风格的作品,再次验证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1990年以来,埃及王子、中国的花木兰、阿拉伯的阿拉丁等异国题材纷纷出现在美式动画电影里。这种做法是一种大众视觉经验的借用,将民间艺术、古典文学、童话、神话与动画艺术的广泛结合中使消费者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容易感召消费者.达成购买目的,艺术性与商业要求在此达成共识。因此,中国动漫产业只有借助本民族丰富的文化积淀,才能占领本国的动漫销售市场,并逐渐扩展到国际市场。

三、还存在嗯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动漫作品缺乏鲜明的本民族特色,产业品牌就很难以形成

在视觉信息泛滥的时代,“风格化”的作品能够很好的被公众识别和记忆,类似于产品商标的作用。有香港业内人士称,中国目前有大量的人在做动漫,但却没有多少中国风格的,而中国风格的却被外国人热衷,这样很难形成中国派.在动漫产业中不能形成中国明显的特色品牌。然而,上世纪60年代年.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的诞生,为世界动画影坛增添了最能代表华夏风范的新片种,运用水墨表现人物、动植物和山水,展现出鲜明的中国风格曾引起国际动漫界的瞩目。水墨动画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和民族风格,它所创造的银幕形象,成为最具有中国风格的动画精品,在技术上、表现形式上和内容上都是一个创举。这仅仅是一例成功,中国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动画产业如何形成品牌再次被世界所认可,必须走民族风格动画之路。

(二)民族文化如何有效刺激动漫产业的积极性

传统动画是一项非常耗资的产业。由于成本和收益的巨大落差造成的经济亏损,极大地挫伤了动漫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也影响了民间资本的投入。虽然事实证明动漫产业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但因缺乏成熟完善的盈利模式,而且其产业链长投资收益周期长,因此各方投资都很小心谨慎。出现了一种局面;没有后援经典就不再现靠救济、靠扶持、理想主义的思路只重视前期开发,不注重后期开发影片制作与播出后的衍生产品市场上还存在开发上的脱节,需要建立完整结构链在商业化运作的环境下,如何刺激产业的积极性.使动画制作投资者们,着眼长远的民族动画市场,这些都存着一系列待解决的问题。

民族文化传播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上海世博会;跨文化传播;价值;策略

一、引言

1851年英国政府耗用了4500吨钢材和30万块玻璃,在海德公园附近建成了一座梦幻般的水晶宫殿,里面陈列了当时令人瞩目的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之后160天,这座宫殿共吸引了630万人次前来参观这个盛大的展览。这就是被后人公认为标志着工业时代到来的第一届“伦敦世界博览会”。158年后的今天,上海正积极地为举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而紧张筹备着。

经过一百多年的变迁,如今的世博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展现人类在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览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一个世界超级沟通盛会,预计将会有“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参展并吸引7000万参观者”。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个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从1851年到今天的40多届世博会上,人们带着各自先进的展品和美好的愿望从世界各地汇聚到同一个地方进行交流,支撑着这个盛大聚会的原动力就是人类对于沟通的渴望。在持续将近半年的时间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价值观念的人们在交流中互相认知,在沟通中取得理解,在理解中求得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共存。世界各国独特的文化汇聚于此,进行交流、沟通与协作,极大促进了全人类的跨文化交流,彰显了世博会的真正价值。对于中国而言,由于历史背景、社会文化以及价值观念等诸多因素的迥然差异,中华民族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沟壑。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曾经这样感慨:“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这堵墙太厚了。”这就直接反映了当前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迫切性和艰巨性。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更好地推动人们互相沟通理解、实现和平共处呢?2010年上海世博会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新平台。

二、世博会跨文化传播的价值

(一)世博会是世界公认的最大的跨文化传播平台

世界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尤其是跨文化的传播,也就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学习补充。在人类历史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对外交流就有: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开通;鉴真东渡日本把中国古老的文明传播到了周边国家;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了西方,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诞生和发展。随着全球化浪潮的袭来,尤其是通讯和交通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不可避免地要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沟通和协作,跨文化传播在广度、深度和密度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地步,人们对于跨文化传播的关注与研究也随之日益加深。各类专著、论文及其他研究成果等都标志着我们对于跨文化传播的内涵、规律、意义及其影响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在全球化的今天,世博会是一次盛大的全球展览会,它用一个主题将几千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人类面临的问题,已经无可争辩地成为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大的跨文化传播平台。

(二)世博会具有促进跨文化沟通与理解的价值

在当今高科技时代里,传统世博会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但是,越是全球化就越发凸显不同文化之间互相沟通与理解的重要性。世博会具有促进跨文化沟通与理解的价值,这也是世博会作为一个传统会展能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存在和发展的核心价值所在。不难想象,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的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社会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展示各自丰富多彩的文化,这样的独特体验是无法用网络和屏幕来替代的。和奥运会一样,世博会也是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它跨越了文化之间的鸿沟,用共同的理念和主题以引起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共鸣,对跨文化交流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其独特的跨文化传播的巨大优势。世博会给了普通人一个独特的机会去亲身体验和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更好的沟通与合作。鉴于此,我们要利用全球聚焦中国这个历史机遇向世界准确地介绍中国,尤其是要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追求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念,把这个传统告知世界,在互相尊重、交流和沟通中实现国际社会的理解与认同。

(三)世博会具有塑造国家形象和展现民族文化的价值

和奥运会一样,世博会也是打造和展示国家形象的一个难得的机遇。相关数据表明:“凡是举办过这两大活动的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都大大受益于此。”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更是改善国家形象、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良好平台。众所周知,日本正是凭借多次举办世博会和奥运会使得国家经济和文化得到了复苏,大批日本企业也借此走向了世界舞台。同时,世博会推动了日本重新确立其民族文化,也成为其确立大国地位的巨大动力。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设想未来城市生活的平台。我们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塑造并传达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和文化,塑造以人为本的国家形象,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勇气、自强不息的志气、厚德载物的大气”,展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三、世博会促进跨文化传播的规律

现代世博会蕴涵了丰富的展览、表演和互动等因素,具有不同于其他大型活动的鲜明特征:

1.文化性。一百多年来,世博会已经由最初展示先进工业产品演变为展示各国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成果的综合舞台,而世博会的核心价值直未变,这就是“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这才是真正支撑起世博会的核心要素”l6j。历届世博会都有大量的文化活动,而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的文化活动预计总量更是达到2万场左右。举办期间,世博会将是全球文化活动的中心,各种不同文化在这里汇聚,经过交流、摩擦、沟通与渗透,最终达到理解、交融和共存。归根结底,世博会传播的核心内容还是文化。

2.长效性。世博会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大型综合盛会。奥运会虽能吸引全世界人民目光的集中关注,但举办的时间只有半个月左右,时间较短。世博会的举办时间则长达半年之久,目标是“吸引7000万人次的中外观众,平均每天参观者的人数高达40万左右,其影响力和辐射面是空前巨大的”。与此同时,还会有大量来自全世界的记者参与新闻报道,我们更应该利用这个媒体集中且长期关注的时刻,围绕2010年上海世博会,从世博背景、世博理念、世博人物等不同角度挖掘上海和中国的文化,用灵活生动的方式向世界展示历史传承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国家形象。

3.参与性。世博会与奥运会的最大区别莫过于奥运会是以观众被动观看比赛为核心,而世博会是以主动参与为核心的。参观者身临其境,切身体验,亲身感受。传播学的理论表明,人际传播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其他媒体形式,而世博会正是通过人们口耳相传、亲身体验的人际传播形式来发挥其巨大影响力的。现代世博会重在参与、互动和交流,它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让参观者主动参与进来,从而深刻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增强了人们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意识和积极性。

四、利用上海世博会有效推进跨文化传播的策略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理念是:“传承世界文明,弘扬民族文化”,这一理念与我国提倡的“请进来、走出去”的对外交往战略一脉相承。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有效地利用世博会这个平台积极弘扬中华文化、推进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呢?

(一)增加对文化重要性的理解

世博会的交流实际上是文化及思想的交流,而文化则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文化交流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政治、经济、外交等各个领域,这其中有共通、理解和包容,也有差异、误解和冲突。文化上的相互理解构成其他一切方面相互理解的基础,相反,文化上的误解则会造成一切交往的障碍。相对于硬实力而言,软实力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被外来文化征服的人不会认为自己是那种文化的俘虏,反而会认为自己拥有了那种文化,这就是文化强大的渗透力。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她的《治国方略——应对变化中的世界》一书中说:“中国不会构成冷战时期苏联的那种挑战,因为中国没有那种可以用来推进自己权利而削弱别国的具有国际传染性的学说。”

这个学说就是思想观念,就是文化。可见,思想与文化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都具有根本性的凝聚和推进作用,而世博会就提供了一个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契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2010年上海世博会,通过一系列的展览、论坛、文艺表演活动准确展示中华文化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阐释中华民族追求和平的思想观念及价值观念,扩大中华民族文化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把传统文化转变为国家竞争力。

(二)增强文化差异意识,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协助各国做好参展工作

由于各国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人口、地理等各不相同,导致了每个国家都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文化,而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比如说风俗习惯、语言表达、思维模式、宗教法律以及其核心的价值取向。但是,文化具有独特的多样性,不同的文化是可以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的;文化没有好坏、优劣之分。不同的文化应该互相尊重、相互补充。如果每个民族都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评判标准等去进行对外交往,那么对异质文化就会产生不自觉的排斥。

因此,我们应该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克服文化的民族中心主义,既要消除对西方强势文化的恐惧感,也要消除对异质文化的抗拒性,认同其他文化存在的价值。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舞台上,我们要面对有史以来最为多元的文化和观众,我们对于他们应该给予高度信任,同时也要增强自信,消除文化距离和文化震惊,正确理解参展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念,高效、准确地协助他们做好参展工作,这对于办好一届世博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对于传播中华文化却是一个极大的机遇。

(三)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表现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在我国的对外交往中,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中国对外文化交往中存在着巨大的“逆差”。正如赵启正在2006年跨文化传播论坛上所言:2004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的图书版权多达4068种,而输出的只有14种;从英国进口的有2030种,输出的只有l6种。电影方面,从2000年到2004年中国进口的影片多达4332部,其中,美国几乎占到了一半,而我国出口的影片可以说屈指可数。在服装、动漫、电视剧等等各方面都存在严重“赤字”问题。《圣经》中黄金法则“treatothe~thewayyouwanttobefeated.”不仅基督徒熟悉,而且几乎是传遍了全世界。而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理念,比西方人的这个黄金法则要早几百年,却未能在世界上广泛流传。

这些事实和数据很清晰地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本身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不够的,与文化的内涵是不成正比的,我们还没有能够真正激活中华文化,没有诠释好我们的优秀文化。因此,我们要采取切实措施来增强中华文化的表现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可以通过定期在国外举办各种类型的中华文化展、论坛、文化节、文化年等系列活动;要增加媒体对文化活动的关注,给予更广泛的宣传和报道,推动一些优秀的文化艺术能广泛传播。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上的精彩绝伦的文艺表演,就向世界充分展示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也同样是这样一个舞台,届时会有更多的文化活动,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展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巨大魅力,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提高中华文化的演绎力、创新力和表现力。

(四)跨越文化差异。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共赢

举办一届成功的世博会要涉及到与其他国家和组织的配合和协调,譬如世博会场馆设计方案的全球征集、志愿者的全球招募与培训等,这些都需要与不同文化的人们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密切的配合。世博会是一场国际盛会,我们只有与国际社会进行合作才能取得成功。只有加强与国外文化机构的合作,了解海外观众的文化需求,敢于开放、勇于合作,才能吸引到优质的国际资源,才能跨越文化差异的鸿沟举办一次成功的世博会。

民族文化传播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从价值观建构的角度,对国际新闻的文化功能进行了阐述和探讨:国际新闻作为一种跨文化传播,对于价值观的建构方式、内容和强度都有相当大的作用和影响。国际新闻对于民族文化的更新和发展功不可没。在全球化时代,应通过国际新闻的传播来开展多元文化的交流以促进国家发展。

文化是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中国学者对文化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西方有些学者认为,"文化是由价值、信仰、标准、规则、符号、意识形态等多种元素构成的,是一种精神产物;另一方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整体生活方式,他们的人际关系及个人态度的体现……文化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方面,它们是某种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通过社会化的过程(例如学校,大众媒介和宗教)在社会成员中传递并巩固。

不言而喻,国际新闻属于文化的范畴。从文化角度而言,国际新闻传播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流。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国际新闻的传播也是价值观的传播,美国社会学家赫伯特·甘斯说,"新闻本身不局限于对真实的判断,它也包含着价值观,或者说,关于倾向性的声明。"他认为,在西方各国,新闻报道的基础是媒介认为国家和社会应该如何的图景,媒介不仅仅是在报道正在或已经发生的事实,还在或明或暗地提倡反对什么,以其理想的图景力推主流价值观。

赫伯特·席勒认为,文化产品和服务提供的并不仅仅是消息和娱乐,同时也是传播社会价值和政治观点的工具,它们会对全社会的精神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教会和大众传媒是维护西方主流价值观的两大精神支柱。研究发现,大众传媒对受众的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有适度的效果。中国也有学者认为,国际新闻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一是为了赢利,二是作为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活动,其中流动的是意义、价值,它超越具体功利而与人的精神世界相关联。

如果把国际新闻放在文化帝国主义或媒介政治经济学的视野下进行观察,国内外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批判性的观点,它认为文化全球化就是文化帝国主义,只不过是全球文化受到西方或美国文化主导的委婉说法,认为西方文化会将其他文化同化。因此主张要与全球化保持距离,主张文化的自主性,并提出国家文化安全的说法。例如,以华勒斯坦(Wallestein )为代表的"依赖/全球系统(Dependency/World System Theory)认为:在全球系统中,所有国家通过交往而相互依存、联系,经济一体化将各种文化、政治整合在一起。然而经济力量的差异导致了国与国之间交往的不平等。发达国家总是利用自己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优势,将一些不平等的新闻交流条件强加于发展中国家头上,并对发展中国家予取予求,使得富者愈富、穷者愈穷,从而造成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在各方面的依赖。

嘎尔滕( Galtung)试图用"帝国主义结构论"(Structural Theory of Imperialism)来揭示这种依赖关系的实质。他提出了著名的"中心一边缘结构"(Center-Periphery Structure)概念,认为在"中心一边缘结构"中,发达国家处于中心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边缘地带。这种结构实质上是全球帝国主义的表现。

中心国家在国际新闻传播中充当主角的表现形式有两种。首先,作为产品形式的国际新闻传播,绝大多数内容都是关龄中心国家的报道;其次,作为国际新闻传播领域最大的传播者,在国际新闻输出和期刊贸易的数量上占据着中心地位。边缘国家由于没有占据全球传播系统的中心地位,任何产生于或关于这些国家的报道都得通过更多关卡的过滤,才可在国际新闻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之间还存在着另外一级:半边缘(Semi-periphery)国家,在中心与边缘国家之间起着桥梁作用。虽然半边缘国家与中心国家的交往较之边缘国家更为频繁,但在与中心国家相关的报道中,半边缘国家总是充当配角。而边缘国家全靠另外两级的国家在国际新闻交流市场上提携自己,方有机会在全世界面前"露脸",如果报道空间有限,边缘国家便免不了被省略掉的命运。

按照通常的分类法以及考虑到不断变化的新闻中心等因素,现在的"中心一边缘"国家划分情况是:美国、西欧(特别是英、德、法)、日本、加拿大为中心国家;其他欧洲国家(如瑞典、瑞士、俄罗斯)、亚洲的中国、南韩、新加坡、马来西亚、拉美的阿根廷、墨西哥,非洲的埃及为半边缘国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独联体的一些国家)是边缘国家。

这种"中心一边缘结构"的国际新闻传播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带来了什么不良影响呢?西方新阵营的学者们认为,美国媒介帝国主义把美国特定环境下产生的一整套价值体系和文化范式包装成普世的、永恒的真理,其实质是使美国霸权在哲学和道德上合法化。美国媒介帝国主义严重污染了世界各民族的本土文化,威胁世界文化的多元化。

在中国,也有学者认为,"信息全球化很大程度上是信息的美国化,美国凭借强大的媒介力量,利用商业化的手段,向世界推销着美国式的文化,不仅经济不发达的的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主权受到了威胁,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也深受其害……

还有中国学者认为,媒介帝国主义是通过文化全球化,最终实现以西方"化全球"的目的。这是新一轮的"殖民"一"文化殖民"。目的是将"我们"变成"他们",达到"不战而屈人"的目的。

与上述观点相反的西方自由派观点认为,文化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和民主制度在世界范围的胜利。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后,这一观点得到强化,认为全球化不仅不可避免,而且合乎社会的需要,不同文化之间的不对称关系是可以接受的。

对于上述有争议的观点,有些中国学者的看法显得更为理性和务实。在他们看来,"单纯强调’文化人侵’及’美国化’的概念只是夸大了强势文化以及美国对弱势文化的影响,这对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是不利的。""文化间的相互影响从来就不会间断,没有必要担心东方文化会被西方文化’殖民’,也不用担心一国文化会淹没在全球化的趋同性中。

作者本人认同上述中国学者的观点。就国际新闻的跨国传播而言,有些因素,如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可以阻碍外国节目的流通,使外国节目的影响远非文化帝国主义论所预言的那样厉害。另外,在讨论新闻节目的全球传播效果时,还要考虑到受众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受众不仅偏爱本土的节目,而且对外来的节目也会进行本土化和个人化的解读,这种解读有顺从式、对抗式和协商式。

例如在"9,11"事件的报道中,世界各地观众看到的电视画面大概是一样的,但对此的反应并不一致。在西方世界,大部分观众认为这是恐怖分子所为,对他们的行动表示义愤和遣责,但在亚洲有些国家,不少人为这场攻击叫好,认为美国"活该"。对国际新闻的传播效果分析不能仅满足于内容分析和节目流向分析。它对受众文化认同的影响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绝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为此,试图从价值观建构的角度,对国际新闻这种跨文化传播的文化功能进行探讨。

跨文化传播可分为三个主要层次:一是跨文化人际传播,二是跨文化组织传播,三是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传播,即不同国家之间利用大众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而国际新闻就是属于这个层次的跨文化传播。

国际新闻的文化功能主要通过对包含在新闻中的价值观的传播而实现,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国际新闻传播是一种新的价值观建构方式,对人们价值观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在传统社会,人们价值观的建构主要是通过群体参与获得的。人们在家庭、邻里、村庄和社区等社会群体参与过程中,主要通过人际交流获得文化的价值观。小至群体、社区,大至国家、民族,都呈现为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封闭系统。人们生活在相对孤立,彼此隔离的环境中,对他民族的价值观很少感受和感知,因此在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中保持基本相同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国际新闻作为一种跨越时空的跨文化传播,也跨越了各种社会共同体。国际新闻作为一种具有文化价值的信息,并不只是在一个共同体内传播,或者由一个共同体传到另一个共同体,而是许多社会共同体同时获得同一文化信息。国际新闻通过大众媒介跨越了国家和民族的界线,使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共同体同时感受和感知国际新闻信息中所包含的价值观。整个世界成了一个"地球村",使以前彼此隔绝的村民们有机会和条件分享与交流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也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

因此,在大众传媒社会,国际新闻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价值观的建构方式。例如在亚洲,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人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外国的新闻节目或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有些亚洲国家的政府认识到本国的电视,尤其是新闻节目,是建立社会共识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渠道,所以对西方新闻节目的进口有一定的限制措施,而且还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资助扶持本国的电视。

二、国际新闻对建构人们价值观的传统内容也有所改变

在传统社会,文化传播的内容主要是本民族或国家的经验知识、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礼俗文化观念。在现代大众传媒社会,作为跨文化传播的国际新闻涉及到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艺术等各方面的最新发展信息,它丰富了文化传播的内容,对一个民族或国家知识体系的更新和发展有一种推动作用。文化系统也表现为一种知识体系。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一个民族要获得发展的持久动力,必须与时俱进,通过类似国际新闻传播的跨文化交流和自我创造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人们通过国际新闻感知世界,所获得的文化信息容量大大超过了传统社会,有助于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如上所述,国际新闻传播的知识信息含有价值观的成份在内。虽然并非每一条国际新闻都是如此,但作为整体的国际新闻体系,是必然为某种主流的价值观所影响或操纵。一个民族或国家主流价值观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其他民族或国家不可避免地有高低优劣之分。特别是对于一些文明程度相对落后的国家或民族而言,要获得跨越式的发展,更应把国际新闻作为一种渠道,来了解、吸取其他民族价值观中的优秀成份。落后就要挨打,这种落后内涵应当是多方面的,其中也包括价值观的落后,历史早就证明了这一点。

三、作为跨文化交流的国际新闻传播增强了建构文化价值观的强度

在传统社会,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节奏,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播的速度非常缓慢。人们生活在一种松散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中,文化资源极其稀缺。类似国际新闻传播这样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很少,获得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资源更是来之不易,主要依赖于宗教传播、战争传播、经贸往来获取文化信息。

进人现代大众传媒社会后,国际、国内新闻传播日益频繁,甚至出现了信息超载和信息爆炸,文化传播带来了信息密集型社会。带有不同价值观的国际新闻信息跨越了传统的国家和民族界限,互相交流碰撞,对人们价值观的构建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

伴随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速,文化全球化也随之而来。国际新闻传播作为一种跨文化传播,其实是不同文化资源在全球的再分配和重组。这种再分配和重组不一定是均衡公平的。某种程度上它是以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作后盾的。但总的来说,国际新闻传播作为跨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使人们能分享彼此有价值的文化。当然也易导致价值观的同构化趋势和思维的同构化倾向。对此,有学者认为是"偏狭的传播机制"造成的。所谓"偏狭的传播机制",或者是以集权主义的权力运作方式和思想统制的形式,实现信息的单向,片面的传播;或者是在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建立政治经济文化权力的单向流动与单一控制,以至个性消失,界限消失,文化的多样性消失,出现受资本主宰的,虚拟的国际社会或"时尚感觉"。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