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作文个性化教学

作文个性化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作文个性化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作文个性化教学

作文个性化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作文个性化;初探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108-01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长久以来,小学作文教学的效果不佳,存在拔苗助长的现象。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以成人化的习作标准要求小学生,总认为所谓作文就应该写一点"有趣的"、"有意义"的东西,因而导致学生的作文中存在假、大、空的现象。因此,抓好作文教学,教师必须要积极引导,让学生的习作步入个性化的道路。

1.让作文课实现说写结合

学生刚学写作文,就如给其一张白纸,让其任意涂鸦而已。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学会大胆地"放",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随意发挥,不拘一格,甚至可放低要求,从说话开始。小学生对讲故事、听故事是非常有兴趣的,把作文课上成说话课,让学生把所接触的、看到的、听到的、亲身实践及感受到的说出来。如同学之间的交谈、老师的讲课、父母的叮嘱、上学路上的所见所闻、欢乐节日的感受、和同学们的争吵、心中的委屈、一次游戏、一张照片、想像中的情境等都可以作为说话的内容。让学生把已知的信息通过说话进行加工整理,并按一定的顺序讲述出来,在同学之间交流、共享,在说的基础上再写出来,这样的习作教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

在作文教学中,师生应共同创设一个允许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空间,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保持最佳的个体心态。为此,师生之间首先要有民主平等的良好关系,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个性心理,尤其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和自信心。师生关系越民主、越平等、越和谐,学生的个体意识就越强烈,个性化作文教学的人文环境就越充足,越宽松。对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化追求,即使暂时并不完美,并不成功,教师也要及时关注并继续寄予厚望,允许学生在作文个性化的发展进程中出现问题乃至偏差,教师然后进行引导和点播,这样学生的创作不会因条条框框的限制而受到束缚。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实践是作文的基础,让学生经历生活的历练,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才能使个性化创作之花更加鲜艳而芬芳。

3.1安排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事物。作文离不开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学会观察,做到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学生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丰富了,作文的素材也就多了起来。教师可以经常安排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事物,展开想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实践,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这样才能把学生思维的引线打开,做到举一反三。联想生活中的事,从而积累生活素材,为写作开启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3.2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是作文创作的不竭源泉,要让学生走入个性化的创作之路,就要引导学生注重观察,拓宽写作思路,扩大生活范围,丰富见闻和经历,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只要留心,身边事皆可入文。启发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这对学生思路的拓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我在讲解《尊敬普通人》作文课之前,提前把作文要写的对象布置给学生,让他们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去观察我们身边普通人的典型事迹,生活、工作态度,了解他们的高尚品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学生就会根据老师的提示仔细观察,走访了解,收集素材,深入分析,合理取舍。结果在习作课堂上,学生情绪高涨,都想把自己观察和看到的说一说。通过交流,大大拓宽了学生的写作思路,这样写作文时就有话可说了。

4.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增加阅读量是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学生个性化创作的重要方法。

4.1注重阅读时的语言积累。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读书能积累语言,提高语文素养,达到培养学生准确生动地表情达意的目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积累,要赋予语言生活的气息,要能把语言还原于生活,发表一定的见解。在课外阅读中,对自己喜欢的语言,要能大体理解它的意思,并且摘抄下来;同时教师还要抓住教学时机,布置名篇阅读。新课程实施以来,新选入的课文具有极强的时代感,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教师要抓住每篇课文的特点,加强训练,使学生从中学到好的表现形式、写作手法,谋篇布局,并将其应用于自己的作文中来,这样学生自然会趟出一条个性化的写作之路。

4.2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生活和阅读都是作文立意不可或缺的部分,没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做基础,就很难从阅读中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心得;没有一定量的阅读面,也很难对亲身经历的生活中产生自我独特的感受。这是因为我们阅读的东西,无一不是作者从自己和他人的生活中提取出来的。因此,从阅读入手培养学生作文的个性化发展,那就要从个性化阅读抓起。学生个性的差异和趣味爱好的多样性,决定了他们喜欢阅读不同风格的文章;不同风格的文章又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影响,这些影响会渗透到学生的写作中去。学生的阅读面越广泛,这种影响越大,渗透越深,其写作的个性特点也就越鲜明。我在作文教学中曾做过这样的尝试: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自由阅读,阅读的体会可以书面表达,也可以在小组里口头语言交流。宽泛的要求更进一步的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其个性化创作的能力也得以全面的提高。

5.适度表扬,让学生共同进步

作文个性化教学范文第2篇

基于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应以“展现个性、创造性”为主导。这是现代社会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也是优化作文心态的需要。教学中,学生作文的乐趣从何而来?来源于生命的自我表现和个性的舒展。那么,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构建学生个性化写作教学体系呢?

一、因材施教,寻求多层次的作文教学模式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将不同水平的学生置于同一个起点,同一个模式中进行教学。由此使得天南地北的学生在对同一问题和事物的认识、表述几乎保持着几十年一以贯之的惊人相似。作文本里流动的是人云亦云的复制型思维,既无新颖超拔之意,更不用说有什么深刻和犀利了。本来,学生的思维是最活跃,视界是最明澄的,个性是最独特的,生命意识是最鲜活的,可作文里他们都显得老气横秋,千人一面,毫无个性差异。其根源在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是被动的教育,学生的大脑成了他人任意践踏的跑马场,从而挫伤了他们的思维积极性,形成一种盲目从众的思维惰性,最终造成学生思想的缺陷,个性的失落。

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不能根据自己的好恶设计或提供培养目标、方案,而应在充分洞悉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从理解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出发,设计多样化的写作目标和方案,让学生自由选择和自主决定,以充分发掘其个性成长的潜能和特长。当然,教师在学生个性化写作过程中,不是放任不管,放弃指导的职责。相反,教师的重要责任在于:帮助学生发现和选择符合自己发展个性的写作方式,当学生偏离其个性化写作轨道时,及时地给予提醒和纠正,必要时还要鼓励学生尝试其他方式的写作,以丰富和促进其个性化写作。

二、多元评价,打破单一的评判方式

学生视作文为畏途、提作文就头痛与教师的作文评价观有很大关系。教师是学生最重要的第一位读者,这位读者反映如何,将直接影响着作者的后续写作的动力和兴趣。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却在更多地扮演着裁判员和审判官角色,很少以一名热心读者、知心文友和欣赏者的角色与学生平等对话。因此,要引导学生写出有个性有新意有真趣的作文,教师首先必须更新评价观:一是要学会理解和尊重;二是要学会欣赏;三是不要求全责备。传统的观点,总是把教师对作文是否精批细改作为衡量教师责任心的重要标志。事实上,好作文是学生自己写出来的,不是教师改出来的。学生一稿就写出好文章不大可能,文章需要修改,但必须是学生自改。教师批改多了,就会越俎代庖,妨碍学生的创造力。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最终提高写作能力。

三、张扬个性、拓展学生写作天地

创新的土壤是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写作应该是浪漫而富有创造性的,应鼓励学生在写作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思维,将他们的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要通过突破常规、寻求变异、伸展扩散、多角度思考,逐渐唤起他们的个性觉悟,激发他们的个性追求,形成他们的个性品质――或真诚、或乐观、或宽容,确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作文教学新理念。只有把张扬个性放在首位,作文创新才能成为有本之木。

作文个性化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个性化教学分析

在新时代下,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已被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特别是语文作文教学。主要是因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所在,也是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性途径。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始终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学生写作的作文毫无新意可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已成为新时期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需要进行个性化教学,尽可能张扬学生个性,使学生自觉融入到语文写作中,激发他们对语文写作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创造能力。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作文是其核心组成部分,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性学科,也是主要学科。小学语文作文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发展小学生的思维,充分展现他们的个性特征,提升他们的创造能力。但当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一系列问题。在写作过程中,“言之无物”是学生存在的核心问题。主要是因为小学生还处于写作的初始阶段,没有一定的写作基础,也没有过多的兴趣爱好,觉得只是应用一些文字去描述一些事物,枯燥乏味。小学生对具体事物的描述、分析并不到位,由于处于感官认知阶段,对很多事情的认识、发展也没有明确化的概念,只能使用有限的知识笼统地描述事物。此外,在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大部分小学生都会很排斥,不喜欢写作,充满恐惧感,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不愿意写作,使语文写作课程无法顺利开展,课堂教学效率极其低下。而教师没有对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引起重视,没有从他们的心理特征、学习特点出发,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缺乏耐心。

二、小学语文作文个性化教学策略

1.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管是哪个阶段的学习,兴趣都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核心要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对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会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以此,使学生能够乐于观察,爱上写作。由于小学生在接触新鲜事物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点,有意识地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和他们聊天。以班级间的拔河比赛为例,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让他们谈论这次拔河活动的相关话题,说出自己的一些感受。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其中的重点,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此外,在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巧妙地应用“迁移”规律,即采取各种有效的策略,把学生的兴趣迁移到观察、写作方面,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2.营造个性化教学的氛围。在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拓展学生的个性化写作内容。要能够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断释放学生的思维情感,采用多样化的作文教学方法,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模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写作教学中,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写作。以命题作文《春天的雨》为例,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这些方面的引导,比如,春雨贵如油,春雨拍打花朵的情景。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到春雨的别样风姿,在写作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化特点。教师要结合生活素材,不断丰富写作内容的积累。可以通过观察、参加社会实践等形式,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感受,学会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养成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敏锐度、感知力。以些游记话题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郊游、踏青、欣赏名胜古迹,这样在增加学生生活经历的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生活感受,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强化他们对生活的感悟,更好地进行写作,所写的作文也会更加生动,更具个性化,赋予文字于生命。此外,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写作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写作。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个性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优化了教师作文教学方法,改变了语文教学现状,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它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兴趣,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个性特征,培养了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埋下了伏笔。

参考文献:

作文个性化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

长期以来,在小学阶段高年级作文教学中,作文成了困扰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很多学生缺乏写作热情,对作文产生畏难心理,写出的作文千人一面,缺乏个性化表达。纵观当前的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主要问题如下:

(1)教师在作文课堂的教学模式仍沿用“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课堂讲评”,按部就班地上作文课,很少考虑到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效积累写作素材,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至于如何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更是“纸上谈兵”。

(2)学生写作兴趣不浓,缺乏良好的写作习惯。为完成写作文任务,要么东拼西凑,要么仿照例文套作。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把写作看为“苦差事”,主动性和积极性普遍不高。主观能动性差抑制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

(3)读写结合不紧密。在作文教学中,不少教师不重视表达方法的教学,不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生活素材,造成学生无话可说,有话难说,于是写出来的作文大同小异,或者是脱离生活实际的编造。

(4)作文缺乏及时有益的反馈。对于全班同学的几十篇作文,教师即使全力以赴批改也可能要积压较长的时间。学生得过几天后才可能得到权威的“读者”――教师的批改意见,很多数学生也只看个分数,除了教师,大部分学生再难得到其他方面的意见,更难获有效的沟通。

形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的因素。最主要的是,学生习作缺乏激情、学习动机外部化、教师的职业心理状态和教学能力水平因素。如何让学生能喜欢作文,展示其个性的活力呢?我认为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心理和学习需求出发,开展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是一条比较有效的途径。

一、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前提:教师成为研究者

《课标》明确地指出:“教师必须转变角色,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指导者和促进者转变,由‘教书匠’转向创新型和科研型教师!” [2]因此,“教师成为耕究者”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实现个性化教与学的先决条件。让教师成为研究者,促使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解题”能力,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在以探究为主导的教学方法中,教师的作用更多地是促进学习,而不是传授知识。教师必须学会“在研究中教学”和“在教学中研究”,构建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与教学风格。

二、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基础:培养情感态度

情感态度是一种内隐的学习心理状态,指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如兴趣、动机、自信、意志以及合作精神等。解决好学生的写作动机问题是改革写作教学的首要任务,而激发兴趣是解决写作动机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现代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这样说:“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学与乐密不可分。”在写作教学中,学生害怕写作文,我们就让他们从一句话写起,第二天写两句话,然后写段,写篇。引导学生用笔记录下一天中感触最深的,最想说的话。让学生养成写随笔的习惯,写作也就不会成为头痛的事了。老师在写评语的时候要多表扬和鼓励,学生在写作时才会更有信心和耐力。在课堂上,要营造轻松活跃的气氛,通过师生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促使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这会拉近师生心与心的距离,学生也就更喜欢写作了。

三、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引擎:激活写作需要

激活学生写作的需要,实际上是激活学生潜在的表达欲望。对于一般小学生来说,此时的需要是强调作文应从学生的个人成长的自我需要方面去引导。或许你觉得每天生活都基本上是一样,没有什么可写。那我们就要注意生活中的细节,一个从不迟到的同学迟到了,这里面就有很多种可能的原因。写作的捷径就在于对周围的事和人写出自己的感悟。在有了捕捉到的瞬间个体感受之后,要及时地记录下来。对其中较好的“作品”,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并随时让他们在班级内“发表”自己的作品,使学生好表现的心理得以满足。这样学生既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又听到了同学的称赞和善意的批评,从而激发了新的写作的欲望;其他的学生也从这种互评互进的过程感受到了写作的技巧和乐趣。

四、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核心:鼓励自主表达

《新课标》指出:“应减轻对学生写作方面的束缚,拓展有利于写作活动的外部条件,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促进学生的自主写作。” 这向我们阐明了习作应强调并力求使学生自由表达、乐于表达。为了使学生能够自由表达,教师必须彻底转变教学观念,从学生生活实际和能力层次出发确定写作的内容,并多角度的启发学生细心观察,多方面地指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表达的形式可以是记叙文、说明文,或者童话、随感等等;学生也可以拥有更加充分的时间去查找相关资料和观察实践,从而培养了学生写作过程中提高搜集资料和整合知识的能力。这样,学生顺应了自己的思路,有感而发,写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五、个性化作文教学的路径:从感悟到领悟

1.从积累中感悟

积累来源于生活,有效阅读是写作积累的重要途径。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要注意养成习惯,就是拿上笔和笔记本,记录下优美的词和句子,过一段时间后再拿出来看,朗读。这样,在自己的写作中,这些积累会不知不觉的跳出来,写出来的文句自然优美而具有内涵了。

2.在合作中起步

习作中的合作,是指在作文完成后同学之间进行互评互改。可以采用自由组合,让组员互相分享写作的乐趣,并对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交换批改、互相评析。作文互改互评使彼此之间都能亲自去品评同学的作文,能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同学作文的优点和缺点,能依据自己的情感意愿去评判同学作文,他们在共同探究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并激活他们各自潜在的智慧。

3.由激励中提升

激励应贯穿在作文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尤其在作文的批改和讲评环节更需要激励,通过适当的评价体系、提供“发表”机会等激励形式都能燃起他们作文学习的热情。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必然会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的问题,教师应从学生心理年龄特点出发,全面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各种需求,采用分层次对其进行激励性评价。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下的作文教学,呼唤着我们语文老师积极开展反思。只有从遵循课程规律和学生的心理发展的角度出发,探索在作文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作文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才能促进师生的教学相长,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个性空间,使他们的个性化思维和表达能力不断的提升,并以作文的个性化为标志,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正是我们作文教学的目标所指。

参考文献:

[1] 刘海东.新课程下小学作文教学改革探究[M].上海:进惠上海出版社,2003.10.

作文个性化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学生 个性化作文教学 方法 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最富有个性特点和创新精神的学习实践活动。作文教学向着个性化方向发展,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以促进学生自由个性的发展,已成为当作教学改革的必然方向。

一、什么是个性化作文教学

个性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体现,它是由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构成的。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的先天禀赋、接受教育程度以及周围环境等都不相同,从而造成了每个人的个性都不尽相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时,就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加强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倡导学生进行个性化作文。个性化作文教学涵盖“作文的个性化”与“作文教学的个性化”两个层面。个性化作文,是指能够展示内心真实世界的作文,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喜欢的言语方式表达自己特殊体验的文本。个性化作文,还体现在文章的构思及内容等方面有新颖不俗的视角、有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创作不受俗套影响、思维活跃等。而作文教学的个性化是指语文教学为适应并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而建构的一整套符合学科规律和学生特点的,并能在写作活动中充分展现的作文教学系统。

二、个性化作文教学提出的原因

个性化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它的兴起既是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进步的表现。其中,个性化作文教学问题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原因:第一,传统教育观念对当前教学的影响太深。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素质、解放学生的个性已成了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但是实际上,我们的基础教育并没有真正关注过个性。我国教育存在一个很大的缺憾,表现为教育的模式化、一律化。学生仿佛是一个模子里塑出来的,没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风格和气质。而没有多样化的个性特点和思维方式就不可能有进步,更不可能有创新。第二,学生作文现状令人担忧。现在,学生作文“假、大、空”的现象相当普遍,为了骗取高考分数,甚至可以编造自己母亲身患绝症的故事。文章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套话连篇,千人一面,几万人同时作文竟可以大同小异,难得有几篇好文章。南京十二中一位语文教师曾对30篇学生作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常用的词语一般不超过200个,成语、俗语很少见,更不用说体现语言的个性化了。孩子们缺少自己的语言,反映了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作文指导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后,当前考试制度对学生作文的束缚太紧。学生无病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审视当前的中学作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严重的危机――主体的迷失,即学生作为写作主体的迷失和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迷失。在中考的功利压力之下,学生为了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不得不精心编造那些看似真情实则矫情的虚假文字,为了取悦阅卷教师而中规中矩、战战兢兢,尽量压抑自己的个性。因此,提倡个性化作文教学,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时展的需要。

三、如何进行个性化作文教学

要想实现作文个性化,教师的鼓励和引导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教师要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境界。“不拘一格”,就是包容,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各种思想观点、各种风格特点采取包容的态度,特别是对那些不合自己心意的观点和风格更要宽容一些,充分重视学生。如果教师不采取宽容的态度,学生的观点就很可能被教师“扼杀”掉;如果能宽容对待学生的观点,学生的个性就会得到尊重和保护。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事物,了解学生喜欢什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真研究21世纪的学生。作文是心灵的释放。每个人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有自己的特殊经历,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审美观。教师的责任是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按照他自己本来的样子去更好地发展,不是非得按照教师的喜好加以纠正不可。作文是语言的艺术,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作文的语言、句式的选用、修辞格的运用、逻辑上的顺序、词汇的丰富性、风格的多样性等等。只要学生在语言上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就应该给予肯定。文无定法,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展开,如何收束,学生都有自己的习惯和匠心,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教师切不可将“新八股”的紧箍咒套在学生头上。我看过一次作文竞赛的文章,很多作文如出一辙,都写学雷锋做好事,而且这些作文的开头结尾都是一个模式。现实生活中每一个学生的思路都具有个性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写出真正属于自己构思的文章,突出鲜明的个性。

四、结束语

21世纪是尊重个性、展示个性和发展个性的世纪,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力。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新的语文课程为我们实施个性化作文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在“个性化作文”这一教学领域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实践证明,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施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我们一线教师一定要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个性化作文教学指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