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审计人员个人总结

审计人员个人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审计人员个人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审计人员个人总结

审计人员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今年8月份我怀着忐忑的心情,离开了工作三年的原公司,来到了一个全新的工作环境,接触了之前毫不了解的审计专业。入职的第一天,周局对我的要求是“不光要计算机信息化知识过硬,还要学习审计专业知识,更要将审计和信息化相结合”,这几个月来,我也以此作为工作学习的目标,不断提高自己。

在学习审计知识方面,参与了交通局的审计项目,在审计一线,实践与学习相结合。通过向同事和领导请教,学习专业的审计知识,对审计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在审计能力上有了长足的提高,做到了从一窍不通到初窥门径的转变。

在巩固和提高计算机信息化专业技能方面,在已有的计算机知识基础上,不断拓宽计算机信息化知识储备,加强Python语言、R语言、SQL语言、GIS等审计中常用的信息化技术的学习与运用。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准备全国计算机中级软件工程师技术资格考试。

审计人员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一、审计现场业务管理的内容

(一)审计现场人员管理

审计现场人员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人员分工和落实审计责任。首先,要明确审计组成员的工作分工,审计组组长把审计事项进行合理的分解组合,充分考虑每个成员的特长,分配其适当的审计任务。其次,落实项目审计责任制,明确项目组长和各级审计人员的工作职责,根据逐级管理的原则,层层落实到每一个人。

(二)审计现场资料管理

审计现场的资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审计资料,包括账簿、凭证、报表等财务核算资料等;另一类是审计组对审计现场全过程的各种工作进行记录的资料,如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审计日记、各种会议记录等。应建立审计资料交接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审计现场资料的接受和移交工作,资料的交接要有书面记录,以便分清责任,防止出现丢失毁损等问题。

(三)审计现场质量管理

审计现场应建立以审计组长为责任人的审计现场质量控制体系,由审计组长负责对现场质量控制体系的落实加以监督,确保审计现场质量控制体系有效运行。审计现场质量控制体系主要应抓好审计证据、审计日记和审计底稿等三个重要环节,审计组长或主审应当对审计证据和底稿进行复核并提出复核意见。

(四)审计现场沟通管理

审计现场的沟通协调不局限于审计组内部成员之间,还包括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沟通。因此,审计组长应定期召集审计人员汇报情况,提出下一步待审查的重点以及需要相关人员配合提供的数据和情况,使成员个体的审计信息能够及时传达给整个审计组。另一方面,与被审计单位也要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规范与被审计单位沟通的原则、内容、方式方法和程序等。

(五)审计现场进度管理

在现场审计中,审计组长要统筹安排各审计事项的具体进度表,并对可能追加的程序留出必要的时间,以使现场审计在整体上服从项目的总体安排。审计小组应当定期召开审计分析会,汇报审计工作进展情况,为了及时掌握单个审计人员的工作进展情况,审计署创制的审计日记制度是一种有效的监督办法。

(六)审计信息技术管理

《现场审计实施系统》(简称AO )和《审计管理系统》(简称OA)是金审工程的重要成果,AO/OA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在审计现场管理过程中,应指定专人负责AO/OA的交互应用,及时将审计证据、审计底稿、审计日记、周例会等资料通过AO/OA交互系统报送到审计机关,实现审计现场和审计机关领导的及时有效交流,使审计风险得以控制,审计质量得以提高。

(七)审计现场总结评估

每一个审计项目结束,审计组长要及时组织全体审计组成员召开审计组现场总结会,对审计实施过程和审计结果进行总结和讲评。审计组现场总结会的主要内容包括方案执行、审计质量、审计成果、计算机应用等。通过审计现场总结会,审计组应分析在审计现场实施中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审计组现场总结会应有书面会议记录,并形成书面总结。

(八)审计现场例外情况管理

无论多么充分详细的审前调查和审计方案,审计现场实施中仍然会有未能预见的情况发生。当这些例外情况和突发事件发生时,首先需要判断它的严重程度,如果其严重程度不足以影响审计目标和整体推进,那么可以通过扩大审计范围、追加必要的程序等方式解决;如果其严重程度已使审计目标无法实现,则需要确定现场审计是终止还是继续,若是继续,审计实施方案如何调整。

(九)审计日记管理

审计日记不仅是审计组组长检查审计方案执行情况,控制审计质量的重要依据和手段,而且是审计机关考核审计人员工作业绩,落实审计质量责任制的重要途径。在实际工作中,所有参审人员应及时规范地编写审计日记,以便于审计组后期统一整理归档。

二、加强审计现场业务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审计现场管理意识

审计人员是审计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和操作者,自始至终都主导着整个审计过程,审计人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极大地影响着审计现场管理的过程。因此,要加强审计现场管理水平,落实审计现场管理的规章制度,审计人员首先要强化审计现场管理的科学意识。要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使各级审计人员充分认识到审计现场管理对实现审计目标、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控制审计风险的重要意义。

(二)完善审计现场管理制度

审计现场管理的重点在于审计业务操作规范化,实现这个目的的前提是不断健全和落实各项审计现场管理制度和规范。建立和完善审计现场管理制度和规范,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将已有的审计规章制度准则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明确的审计现场管理准则;二是将审计实践过程中积累的行之有效的经验进行加工提炼,提升为审计现场行为规范。审计现场管理制度和规范应该涵盖审计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具体包括人员管理、沟通交流、进度管理、例外情况管理、审计现场质量管理等各项内容,需要从制度、考评、操作等关键环节去研究和加强。

(三)建立审计现场考评和奖惩机制

首先,制定审计现场目标考核办法,对审计组现场管理情况、职责履行情况、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按完成程度实行计分考核,并列入审计组所在部门和审计人员的年度工作目标考评内容。其次,利用审计现场管理考核评价结果,建立奖惩机制,对审计项目现场管理表现突出的审计组组长或主审,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和物质鼓励,并且在职务晋升、工作交流和有关待遇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同时对于审计现场业务管理不力的审计组和个人应该追究责任,采取惩罚措施如告诫、批评、通报、取消组长资格等,通过奖优罚劣来提高质量意识和强化责任心。

(四)重视审计质量事先控制

审计人员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一、培养正确的审计职业判断意识

审计职业判断在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制定,审计证据收集、评价和整理,内部控制系统的评审,抽样审计,分析性复核等具体实践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审计人员要面对实际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的经济事项,依据有关规定,做出专业判断,并对这种事项进行记录和反映,而且还要向决策者提供决策的备选方案,因此,审计人员在主观上树立职业判断意识,是提升职业判断能力并能够真正运用职业判断能力的前提条件。审计人员必须要从过去只需要根据审计制度的明确规定作简单的是非判断向职业判断迈进,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从更广泛和开放的视角思考审计环境。

二、提高审计职业判断能力

审计判断的基础是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审计人员应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即审计理论、审计准则、会计原理、经济管理、计算机操作及数据库、网络技术等知识,这是提高审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基础。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持续的自学、后续教育、外出培训,吸收新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从书本中学习有关审计判断的理论和方法,学习和领悟他人审计判断的技巧,以及形成审计结论的逻辑思维过程和判断过程,把握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把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的内在规律,明确审计责任,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并能够最大限度地有效完成工作。

审计经验是从审计实践中获得的,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是在不断训练、长期实践中积累形成的,优秀的职业判断能力不仅需要审计人员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而且还要具备高度的敏感性和较强的洞察力,因此,审计人员更要在实践中学会分析、判断、总结,积累经验,对审计中不断出现的复杂的、具有不确定性的经济业务以及各种影响因素,能够做出准确的职业判断。审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经常探讨出现的新问题,做成功与失败的总结,互相交流工作经验,只有这样,才能锻炼思维能力,积累起丰富的经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可以直接参与经验丰富、审计判断水平高的审计师的审计工作过程,从中边观察、边领悟,或在其亲自指导下开展工作,直接从审计过程中获得审计判断的经验,这是审计师提高职业判断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三、加强审计职业道德建设

只有诚信的审计人员才能客观、真实地进行审计工作,加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强化职业道德意识,提倡和监督审计人员依法审计、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是提高审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重要保障。只有加强诚信教育,强化审计职业道德建设,才能夯实审计职业判断的精神基础,促进审计职业判断的健康发展。

审计人员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笔者认为,要正确认识审计日记的作用,不能夸大,也不能不以为然。记好审计日记,也有助于审计人员理清思路,发现和追查疑点,防范和控制一定的审计风险,这是肯定的。但审计日记没记好,不等于审计人员风险意识不强,也不等于审计质量没控制好。审计要把握重点,任何好的形式,都是为审计的重点所服务的。如果审计日记写了很好很及时,但发现不了问题,只能是纸上谈兵,也不能算是成功的审计。审计日记的好处是帮助和提醒审计人员注意有关事项,便于进一步核实,同时便于审计机关加强内部管理,但最终能够控制审计质量的,并不是审计日记本身。

目前,基层审计机关普遍存在着审计项目多、审计人员较少的情况。审计环境日益复杂,审计涉及的资金量庞大,一些反审计手段的存在,也使审计工作的难度逐渐加大(文秘站:)。审计随社会关注度和认可度的提高,审计的要求更高,防范审计风险显得更为重要。审计人员往往在一个项目现场刚结束后,又要奔赴另一个审计项目。审计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大,但审计程序相对烦琐,审计日记的要求,也有必要适当简化。本来属于审计人员思考和主观判断的过程,一定要通过审计日记的形式表现出来,必然牵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审计过程中生成的大量表格,也难以归纳到审计日记里去。可以用审计证据反映的内容,也没有必要再通过审计日记,重复反映。

审计日记要记,但记的形式和内容要有所改变,不能事无巨细,也不能记流水账,而是要突出重点,有的放矢。要克服和改变目前审计日记制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要更加科学地记日记,要懂得取舍。

审计人员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审计部门实行业绩考核是审计工作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审计业绩考核可以增加队伍的活力,创造一种竞争氛围,增强审计人员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增强审计队伍的忧患意识和凝聚力。同时,实行内部审计工作业绩考核制度,也能够引导和督促审计人员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技术水平,从而推动审计事业的发展。

一、考核内容及方法

审计业绩考核包括审计工作量考核和审出问题考核两方面。审计工作量考核采取计分形式,审出问题考核按金额折合计分形式。对审计人员业绩考核以审计工作量和审出问题两项合计得分为依据。

(一)考核内容

1、审计工作量。包括审计项目立项、审计项目实施、审计处理、综合工作四方面。(1)审计项目立项:编制审计项目计划、办理临时项目立项手续。(2)审计项目实施:编制审计工作方案、下达审计通知书、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搜集审计证据、出具审计报告。(3)审计处理: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出具审理意见书、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4)综合工作:收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书面意见,收集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执行情况回执及问题整改凭证,建立审计台账,项目档案管理及立卷归档,完成审计统计工作、审计信息、工作总结、审计工作量及审计成果分配等。

2、审出问题。审出问题指依据相关规定对审出问题定性、归类,并在审计报告或报告附表中予以确定的问题。其金额以已完审计项目资料卡中确定的数据为准。审计发现的问题,报告未能叙述的,要在审计报告后附表说明。

(二)考核方法

1、审计工作量。完成审计工作内容,取得相关审计项目资料,依据我们制定的《审计工作评分标准》进行量化打分,将不可比的审计工作量得分乘以折算系数,计算出可比审计工作量得分。计算公式如下:

可比审计工作量得分=∑(各项工作内容得分×折算系数Z1×折算系数Z2×折算系数Z3)

2、审计成果。以审出问题金额为计算基础,将不可比的审出问题金额乘以折算系数Z4,计算出可以审出问题金额。(其中,折算系数Z1根据项目审计资金额确定;折算系数Z2根据项目审计范围确定;折算系数Z3根据项目性质和占用审计工作日确定;折算系数Z4根据审出问题类别确定。具体数值可根据单位实际情况予以确定。)计算公式如下:

可比审出问题金额=审出问题金额×折算系数Z4(三)分配方法

1、审计工作量。一个人单独作业,直接计入个人业绩;两人以上(含两人)共同作业,按工作量大小协商分配。

2、审计成果。一个人单独作业,直接计入个人业绩;两人以上(含两人)共同作业,由参审人员协商分配计入个人业绩。

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坚持审计工作程序和审计成果计量标准。各级领导要加强对项目运行工作的组织协调,合理安排人力、时间,及时了解和解决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审计项目运行各环节和关键点上严格把关,加强审计项目全过程的质量监督检查。各项目组要严格遵守审计程序、规范操作,在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实施审计等环节上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各科室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企业规章制度,对每一个项目认真进行审理,规范审出问题处理依据,加大审出问题处理力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填报、核实审计工作量和审出问题金额,准确进行成果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