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据库课程设计工作

数据库课程设计工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据库课程设计工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据库课程设计工作

数据库课程设计工作范文第1篇

该系统由钻井工程设计典型案例信息管理子系统、钻井工程辅助设计模板子系统、钻井工程辅助设计计算系统、钻井工程设计辅导与教学子系统和钻井工程辅助设计数据库等几大部分组成(图1),每一部分的功能概述如下。(1)设计文档管理与查阅子系统。系统主要用于对钻井工程课程设计管理文件、制度要求和各种规范的数据库管理、维护,并方便学生及时查阅。另外,该子系统也提供了钻井工程设计书案例和钻井工程设计说明书的RFT文档显示,使学生能够了解钻井工程设计书与设计说明书的书写格式与规范,以及设计书的内容与流程,以方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及时掌握设计书和设计说明书书写的流程、格式和各种规范要求,最终形成合格的设计文档。(2)钻井工程典型设计案例管理与查阅子系统。为了使学生能够从各种典型的设计案例中学习得到进行钻井工程各环节设计的要点、方法、流程,工程设计书书写的格式、要求与规范。系统从产学研合作单位的油田设计院获取了十余份钻井工程设计书,采用信息管理系统的方法将这些设计书中的内容全部录入到数据库中,进行日常的管理与维护。按任务进行逐一的分解,使得学生在做每一部分的设计时,能够及时阅读了解各部分设计的内容和流程,结合各种资料,采用边学习、边设计的方法来顺利地完成相关的任务。(3)钻井工程辅助设计模板管理与使用子系统。本文在参阅大量工程设计书案例的基础上,以任务驱动的方法进行层层分解,并综合形成了一整套钻井工程设计书模板。学生可以参照这些模板来展开相关的设计工作。既规范了学生的设计,又启发、引导了学生在通适化的设计逻辑与步骤下,通过系统给予的各种提示信息来逐步完成相关的设计。(4)钻井工程辅助设计与计算子系统。在钻井工程设计过程中,涉及大量繁杂的工程设计计算,许多计算过程需要进行循环迭代和优化搜索操作,依靠计算器根本无法完成。以往由于缺少设计信息和数据的数据库管理,导致学生在使用工程设计软件的过程中,需要重复输入大量的数据。而且由于缺乏规范化的管理,低级错误层出不穷,工作效率十分低下。鉴于此,本系统提供了一个能够专门进行各种钻井工程计算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通过规范化的输入,将各种基础数据按照任务的要求逐一输入到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维护。由于实现了钻井工程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所有数据只需输入一次。在设计过程中,本系统能够自动调用相应的数据来帮助学生完成各种工程设计与计算。(5)钻井工程设计辅助教学与管理子系统。在钻井工程设计模板和钻井工程设计计算模块中,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本系统都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案,以便引导学生按步骤完成相关的设计。(6)钻井工程课程设计辅助教学系统数据库。为了顺利地完成以上各项工作,本文将各种信息通过数据库,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技术实现高效的管理与维护。该数据库主要由以下3大部分组成:①基础数据子库,包括油田、区块、工具类型、工具名称、钻头类型、钻头厂家、学生资料等基础性数据资料的管理、维护与使用;②典型工程设计案例数据子库,用于保存钻进工程典型案例设计书中的所有信息;③钻井工程课程设计结果数据库,根据钻井工程设计模板和流程的要求,本系统将设计过程中的所有结果信息以数据库的形式进行保存,以方便学生的设计,并在每个环节的考核过程中实现计算机化的管理,加强考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钻井工程典型设计案例检索系统简介

为了能够使学生从各种典型设计案例中学习得到进行钻井工程设计的方法,本文开发了一个钻井工程典型设计案例检索子系统,该系统的具体组成参见图2。该检索系统包括了从一口井的地质设计任务书下达到钻井完钻,及钻井工程进度与技术经济指标等各项具体的设计内容,可以将一口井完整的钻井工程设计书录入到本系统数据库,进行日常的管理、维护,并能随时进行调入显示与查阅。图3是该子系统项目检索入口应用程序主窗口,在检索某口井的设计资料进行阅读显示之前,首先要选择相应的井号。图4是一口井地质设计任务书检索窗口应用实例。为了方便学生对资料的检索,本系统充分发挥了Windows系统的功能,实现了MDI多窗口文档管理,图5就是MDI多窗口文档管理应用实例。另外,本系统在每个窗口中都带有“检索”命令按钮。该按钮就是在需要检索其他井资料的时候,方便地弹出图3窗口,并在选择结束后自动调用相应井号数据进行显示。

三、钻井工程设计模板系统简介

该子系统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按照任务分解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逐一完成相关的设计任务,图6是该子系统的功能菜单项组成。钻井工程课程设计时间为两周,要求学生每天利用《钻井工程辅助设计系统》来完成相关的设计,并录入到数据库进行保存,以便教师审阅、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开展针对性的辅导。每一天的任务分解结果如表1所示。学生第一次进入课程设计辅导教学系统时,计算机从十余个工程设计案例中随机确定其中的一个案例为设计模板,并自动生成一个设计系数。要求学生将案例的地质设计书和地质分层中涉及的垂深全部乘上该系数,手动修改后作为该生设计的基础数据。

四、设计使用效果

我校石油工程专业2010级所有学生在该辅助设计系统的引导下,顺利完成了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使用表明,该系统具有如下大优点。(1)该系统提供了多个钻井工程设计案例,可供学生随时检索、调阅与学习,使得学生能够从中了解设计的内容、方法与设计思路,并以这些案例为模板,标准、规范地完成钻井工程各环节的课程设计。(2)任务明确、针对性强、效率高。由于实现了任务的模块化分解和层次化设计,可以在辅助系统的引导下逐步完成课程设计工作,每一步要做的工作,如何做,系统都能够非常明确地给予提示与指导。学生的任务就是在系统所提供的设计指导下,收集数据并以统一的方式录入到数据库中。例如,图7就是喷射钻井数据录入管理应用实例。而每一步的设计,系统都能够给予详细的提示,让学生明白设计的原理和过程。图7喷射钻井设计数据的整理、录入与维护本系统既是一个辅助设计系统,同时又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系统。本系统将熟悉了解设计流程、明确设计原理和方法、规范设计语言与行文方式放在首要的位置,强调学生设计能力的实训与培养。例如,图8为如何确定喷射钻井最大和最小流量的应用实例。该系统通过精心的规划设计,不仅能够使学生知道如何做,又能及时提供信息使学生明白哪些是固定的知识,哪些又是灵活的知识,哪些需要根据现场的资料来确定等,使学生在进行动态的工程设计和计算过程中,能够及时获得设计所需的相关知识、方法和原理,将一个繁杂、晦涩的设计过程演化成为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过程,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设计的能动性,解决了以往普遍存在的畏难情绪,推动了学生动起手来,结合自己的设计数据完成相关的设计任务。(3)课题选择多样性、设计完整度高。本系统使学生第一次进入课程设计时,能够自动地从十余个工程设计案例中随机地确定其中的一个案例为设计模板,并提供一个设计系数,将案例的地质设计书和地质分层中涉及的垂深数据统一乘上该系数,作为该生设计的基础数据。同时,本系统也采用了地层孔隙压力和破例压力多案例选择,并以案例数据为基础辅之以随机波动量的方法,形成每个学生设计所需的压力剖面,使得每一个学生的设计参数均不相同,从源头上有效地杜绝了学生的抄袭现象。因此,尽管设计模板可以相同,但设计的基础参数各不相同,设计结果也各有差异。由于所有的设计结果都保存到数据库中,计算机能够很方便地利用每个学生的基础数据自动完成相应的设计,通过比较学生设计和计算机设计之间的差异,可以有效地判别评价学生的设计情况。利用所提供的钻井工程辅助设计系统,极大地降低了学生手动计算的工作量。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设计数据的采集、整理、录入与维护,设计原理、步骤和方法的了解,设计结果的整理和规范文本的形成上。使得原来需要一天、甚至数天的设计内容,只要通过点击几个屏幕按钮就可以完成相应的设计,设计的时效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利用本辅助系统,使得学生能够在两周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整个钻井工程的设计工作。由于设计过程又是一个学习、训练的过程,学生的能动性得到了极大的激发,满足了学生对设计工作的信心和成就感的诉求,这是以往进行钻井工程课程设计无法做到的。设计结束后,学生们都能够及时地上交完整的钻井工程设计书。(4)避免繁杂的计算,降低设计和辅导的工作量。本系统提供的钻井数据信息管理子系统和模块化工程计算工具,极大地方便了学生使用。使学生能够从数据资料整理和手工计算中解脱出来,将重点转移到资料的综合利用和设计能力的培养上。由于采用了个性化的计算机教学方式,许多问题在学生与计算机交互过程中得到解决,工程计算已成为达到设计目的的手段,而不是设计过程中一种枯燥繁重的劳动,计算过程显得十分轻松、快捷。采用本辅助系统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时效性,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辅导工作量。(5)易于实现质量监督与控制。由于实现了设计资料和过程参数的数据库管理,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设计进度、设计存在的问题,督促学生认真完成每天的设计任务,学生的整个设计过程能够实现透明的跟踪管理,从而保证每位学生设计的质量。(6)易于实现成绩的评价。为了能够尽可能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设计成果,本系统研制开发了一个工程设计评价系统。该系统能够对学生设计的每一环节进行逐一分析并评价,给每一位学生的设计结果进行逐一的成绩评定,图9就是该系统的运行界面窗口实例。系统可以对图9左边的每一张学生设计结果数据库表进行及时的汇总、评判,例如选中图9左边的“S_DIRECTIONALWELL”数据库表之后,单击窗口中部最上边的“库表读入”按钮,就可以将所有学生的定向井基础数据汇总在右边的数据库窗口中动态显示,并且在右边的成绩评定栏输入相应的评定结果。按一定权重和统计方式逐一汇总每一项评定结果,就可以确定该生在利用该辅助系统进行钻井课程设计所取得的成绩。由于数据库能够将设计所涉及的中间数据和设计结果都保存下来,因此能够利用该系统对学生的设计作出全面系统的评价。在评定过程中还可以不显示相关的学生信息,能够最大化地实现教师评定的客观公正性。由于这些操作都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操作起来十分快捷、规范,极大地减少了教师评阅的日常工作量。当然,本系统不能够代替学生完成所有的课程设计任务,为此,在利用该系统完成钻井工程计算机化设计的同时,还要求学生按照计算机辅助设计结果手工撰写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书和钻井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各一份。将设计书成绩、设计说明书成绩、计算机辅助设计成绩和平时成绩按一定权重汇总,作为学生本次设计的最终成绩。

五、结论与建议

数据库课程设计工作范文第2篇

本课程被定位为专业核心课程。.NET职业岗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使用C#开发WINFORM程序,另外一类是使用开发的WEB应用程序,本课程的职业技能涵盖了最关键的数据库技术,本课程中学习的数据库原理、数据库技术和数据库安全机制同样适用于后续的专业课程。所以本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NET开发方向的专业核心能力和岗位专用能力培养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C#WinForm管理信息系统工作过程的课程。并且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自学能力和抗压能力,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合作意识和沟通意识。整个学习过程中,监督并要求学生能够不断反省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对职业素养的养成起到支撑作用。为后续课程和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设计课程的时候还要考虑学生的基础和特点。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学习能力也比较弱,与普通高校学生的学术性智能相比,我们的学生倾向于“动作性智能”。我们应将课程设计为情景化教学,学习过程模拟工作过程以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综合以上分析,本课程的性质是软件技术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数据库设计、应用工作过程的课程。

2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考虑到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结合本专业的人次培养目标,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1)校企合作开发课程;(2)适应学生智能特点;(3)基于行动导向培养职业能力;(4)以学生为主体,重视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明确了课程的设计理念后,还要有一个合理的执行路径:我们先来选取课程内容,首先进行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分为三个模块,分别是数据库的设计、应用和安全管理。在数据库设计工作模块中,分为数据库的需求分析、数据库的概念设计、数据库的逻辑设计、数据库的物理设计。在数据库应用工作中,分为两个:程序设计员或者数据库管理员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ISOSQL)编写存储过程;根据用户的需求,方便、及时和准确地从数据库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在数据库安全管理中,分为安装和升级服务器、登记数据库的用户、维护数据库的安全性、制定数据库备份计划、数据库信息进行恢复。转换到学习领域,经过筛选,我们选取了教务管理系统数据库作为项目的载体。在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时,按照《教务管理数据库》的整个生存周期的顺序进行,特别将数据库系统认知、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的这些理论学习融入到了需求分析阶段。最后,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也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安排了30课时的综合实训。在实施教学时,以小组为单位,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导向,划分成5个环节:项目展示:教师项目任务书和参考资料,介绍项目内容和实施步骤,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学习。课堂实践:突出学生为主体,尝试完成项目,汇总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个环节可以培养学生阅读文档的能力、自学能力以及自省的能力。重难点讲解:学生就汇总的问题与教师交流,教师将重点难点分析、演示。项目汇演:各个项目组分别汇报课堂实践成果,接受专任教师、实践指导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检验,锻炼学生的项目掌控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总结提高:教师带领学生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遇见的问题,给出指导性解决方案,布置拓展任务。

3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教学做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融合。教师规划、准备、主导整个学习流程,在学习过程中,则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搭建知识体系,并参与真实项目的数据库维护。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结合学生的特点,采取了相应的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式分为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最终分数得出之后,还会选择成绩优异的同学参与真实项目的数据库维护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教学条件

本课程组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编写了课程标准、单元设计、任务指导书等教学资料,并录制了大量的课堂视频、操作演示视频、微课。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也配备的不同的教学环境,基础项目阶段,在一体化教师和实训室进行,方便教师演示和学生练习,而在真实项目阶段,则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让学生融入到仿真工作环境中,进一步锻炼职业素养。网络课堂这个网络教学环境则贯穿全部教学阶段,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自主学习。而本课程的课程网站,按照项目整合了学习资源,针对每一个项目,都提供了资料、作业习题、操作视频和在线测试功能。还突出互动性,教师可以设置学习限制,比如测试通过了项目1,才能进行项目2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还有学习论坛、项目答疑等模块。

5课程特色

数据库课程设计工作范文第3篇

根据齐鲁网及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毕业生岗位调研结果,我校毕业生在网页设计方面适应的岗位主要有网页页面设计、前端网页开发、后台动态网页开发等。

网页页面设计:主要应用Photoshop、Illustrator等图片处理和图形设计工具;

前端网页开发:主要应用Dreamweaver、Notepad++、Editplus等网页编码工具;

后台动态网页开发:主要应用Mysql数据库、PHP动态页面开发工具等。

这些工作岗位要求学生熟悉整个网页设计和开发的工作流程,具备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为了进一步实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围绕实际的网页设计和开发的工作过程,对《网页综合实训》课程进行改革和开发。

二、课程设计原则和设计依据

设计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职业岗位任务为导向,组织教学内容;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以项目为载体,训练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自学能力。

设计依据:本课程以真实完整的网站开发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以网站技术人员的岗位工作任务为依据,设计相应教学工作任务,以这些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教师带领学生在网络机房完成网站项目的开发设计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工作任务。

三、根据岗位能力要求和专业培养目标,确定课程培养目标

1.岗位能力目标

(1)网页页面设计:要求学生能对网站结构进行规划及功能设计、能利用ps等工具设计制作网页页面效果图;

(2)前端网页开发:能将网页效果图重构为HTML网页、能为网页添加常用的js特效;

(3)后台动态网页开发:能进行网站后台数据库设计;能对常用的动态页面功能模块进行开发。

2.职业素质目标

完成具体工作项目,要求学生能自主学习和查阅资料。通过网络搜索资源,首先通过模仿然后举一反三,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整个网站开发工作项目,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重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爱岗敬业精神。

四、根据工作流程,基于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情境

1.设计思路

网站开发实际工作任务主要包括网站规划设计、网站前端设计、网站后台开发、运营与维护。网站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设计与开发,即网站规划设计网站前端设计网站后台开发。遵循实际网站开发流程,本课程主要针对这一阶段设计开发一个实际的网站。

2.学习情境设计

遵循网站开发工作流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把本课程设计成以下五大学习情境:(1)网站的整体规划设计;(2)网页设计与实现;(3)网页特效设计与实现;(4)网站后台数据库设计;(5)网站后台功能设计。

3.学习子情境设计

对应工作流程和能力目标,每一个情境又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细分为若干个子情境,即学习任务。学习子情境要与整个项目的实际工作过程相结合,与每个工作阶段的能力目标相对应。下面以第二大情境――网页设计与实现为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子情境设计与实施。

学习情境二:XX网页设计与实现

子情境设计及主要工作任务:

(1)网页版面设计:规划网页页面内容版块;绘制页面布局线框图;

(2)网页素材的搜索及制作:根据网站主题和风格,利用网络搜索,或利用工具软件制作网页素材;

(3)网页效果图设计与实现:利用ps完成网页设计psd效果图;

(4)HTML网页重构:根据psd网页设计图编写html网页代码。

4.考核评价设计

考核方法:本课程的考核包括平时过程考核和期末结果考核,两者各占一定比例。

考核对象:包括小组团队考核和个人表现考核,且侧重于团队的考核,着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过程考核除了考核团队协作以外,还要对学生个人表现情况进行考核,根据小组分工、工作量和完成质量等对每位学生进行考核。

数据库课程设计工作范文第4篇

 

1校企合作开发计算机网络课程概述

 

1.1校企合作开发计算机网络课程意义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是新形势下高校与企业之间紧密联系,推动知识产业化和增强高校学生毕业后岗位能力的有效方式。计算机网络是更新速度快、能力与素质要求高的行业,在企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人才的能力与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与高校合作开发计算机网络课程能够定向招聘人才,减少员工的二次培训,实现就业零距离。此外,高校所开发的新知识、新技术对于企业创新发展具有非常好的帮助作用。高校在与企业合作开发计算机网络课程中能够及时通过企业获取市场需求信息,针对市场进行科研和学生教育的培养,促进高校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

 

1.2校企合作开发计算机网络课程问题

 

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连贯性,并且技术更新速度相对于其他专业要快很多。高校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按照学科体系进行教育,往往会出现教学内容与时代脱节的问题。企业与高校合作局形式化现象普遍存在,在高校与企业合作中仅仅局限于学生毕业后的招聘,而没有将企业研发课题与高校进行系统的合作,高校知识转化为实际利益的效果较弱。校企合作平台没有发挥出其真正的效能,高校学生无法获取企业设计及开发实际需求,不能具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企业也无法从平台上获得对于企业发展有效的设计方案。

 

1.3校企合作开发计算机网络课程方法

 

校企合作开发计算机网络课程要做到课程内容连贯性强、课程与实际紧密关联、课程设计与开发内容可用性强。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发计算机网络课程,要以由浅入深为原则,具有连贯性的课程内容便于学生深刻掌握知识内容,利用校企合作网络平台,可实现企业与高校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技术内容,当完成某一门课程可通过校企平台检验学习成果。在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设计上,其数据要以企业项目实际参数为学习对象,企业提出任务目标,高校做出任务分析和分解,并逐步完成,通过实际过程演练,让学生掌握技术要点。高校课程实施后,企业通过学生所设计和开发出的项目成果的实用性、易用性和可用性进行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

 

2校企合作开发计算机网络课程平台设计

 

2.1设计思路

 

校企合作开发计算机网络课程平台是以互联网为通信方式,利用网络实现高校与企业之间课程内容的相互衔接。平台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高校用户登录应用,另一部分为企业用户登录应用。高校用户登录可通过平台获取企业设计开发项目需求,了解项目的相关数据与参数。高校教师通过企业需求项目进行项目分析与分解,对项目进行分层次教学。企业用户登录系统后可企业所需设计与开发的项目,并能够通过学生所设计的内容进行选取与评价,获得可用内容。校企合作开发计算机网络课程平台应用流程。

 

2.2设计工具介绍

 

本文所设计开发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平台是以系统采用.net平台,VisualStudio,net开发环境,.netFramework基础结构和SQLServer数据库进行开发,系统采用B/S架构体系,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系统进行模块化程序设计。

 

2.3功能模块设计

 

计算机网络课程平台根据企业与高校的需要和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模块可分为系统登录模块、项目模块、课程模块。

 

系统登录模块:用户要登录系统,必须经过身份验证才能登录成功。根据用户注册身份,可以自动识别用户是企业用户还是高校用户,针对用户属性跳转到对应界面。用户登录模块,需要用户名和密码,与相应数据库表中的员工名称和密码一致才可以,如果用户的信息输入正确无误,则用户就可以成功登录,并将登录信息记录到日志中;如果用户所输入的用户名或者密码出现错误,则会为用户提供错误信息,提示用户输入有误。本模块中,还设计有一个功能,就是在用户名和密码输入正确的情况下,用户所录入的信息会自动保存在系统用户数据库中,当同一IP地址访问系统时,数据库会对用户做出判断,用户在不清理IE缓存的情况下,系统将自动跳转进入系统,而无需用户二次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项目管理模块:项目管理模块中分为企业项目、项目课程分解、项目教学和项目设计与实现。企业通过平台企业所需内容,在学生完成的项目成果中选择优秀的作品应用于企业实际生产中。教师通过项目平台将企业的项目进行分析,并分解成为阶段性教学课程。学生通过平台进行学习,并将设计灵感融入在项目开发中,将最终的学习成果变为现实。

 

课程模块:课程模块是将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主要包括:网络组建项目实训、网络系统集成、网络设备调试、网络技术综合实训、网络操作系统、Web应用技术开发实训、RedHat应用基础、Oracle数据库及应用、多媒体技术、WindowsServer操作系统、网络信息安全、LAMP架构与开发、网站设计与开发项目实训、网页设计与制作、脚本语言与动态网页设计、网络操作系统(Linux)、网络技术及应用等。企业项目往往需要多种课程综合运用才能够实现。因此,教师在项目分解中,应与学生真实水平为中心,由浅入深进行教学,不断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融入自己的思维,辅助学生发挥出高水平的创造力。

 

2.4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是计算机网络课程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计算机领域,数据库可以理解为数据的集合,属于数据组织的范畴。对于存储于数据库中的数据,都是根据一定的结构来组织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平台数据库选用SQLServer2010作为基础管理软件按照网络平台需求划分出用户信息表、课程信息表、课程分类信息表、项目信息表、项目评价信息表等。

 

3结语

数据库课程设计工作范文第5篇

关键词:C/S结构;ODBC;SQL Server;远程视图;连接

中图分类号:TP311.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8-0018-02

The Development of C/S Structure Database System Based on VFP 6.0

WANG Ping-shui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Bengbu 23304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popularization of the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C/S system has been widely used. To develop C/S structure Database system conveniently, fundamental principle about C/S structure database system was researched, and the method of developing C/S Structure database system based on VFP 6.0 was briefly introduced. It was turned out that the method was correct and effective.

Key words: C/S structure; ODBC; SQL server; remote view; connection

目前广泛流行的数据库开发工具很多,如DELPHI、VB、PB等,用它们开发基于C/S 模式的应用系统较方便,但却很少见到用Visual FoxPro (VFP)开发的C/S 系统。本文就来谈谈用Visual FoxPro 6.0开发C/S 结构数据库系统的方法和经验,与读者共享。

1 建立数据库及ODBC数据源

C/S结构最大的优点就是将工作合理分配于服务器与工作站以便让它们同时发挥所长,C/S结构包括三个重要的部分: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服务器及前端应用程序。我们可以采用Visual FoxPro、SQL Server 2000、Windows NT Server相结合来实现。SQL SERVER是微软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安装在专门的NT数据SERVER上,也有个人版可以安装在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上,它的功能主要有: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用户/安全管理、数据的/转换等。我们首先需在SQL Server上建立所需的数据库,如:Mydata,并创建所需要的表,如Mytable等。在SQL Server上的数据库建完之后,我们可以为刚才创建的数据库创建一个用户,如:guest,这样我们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

在前台的工作站上,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即可,在工作站建立连接到SQL Server的ODBC数据源。我们新建了一个数据源Myodbc,连接到 SQL Server上的Mydata数据库。

2 建立和数据库的连接

在以Visual FoxPro所开发的C/S结构中,远程视图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远程视图使得程序设计人员能够将现有的技术直接应用于C/S结构系统的开发上,而无须增加太多的负担。当我们想要在 Visual FoxPro中存取其他数据库系统的数据记录时,便必须借助于远程视图。在建立一个远程视图之前,必须在数据库中建立一个连接(Connection),它记录了登入SQL Server的相关信息并定义连接通道的一些设定信息。在数据库设计器中新建一个连接,分别在数据源、用户标识、密码、数据库所对应的输入框中输入如前文所述的名称,然后验证连接即可,当然也可以用连接串连接,如:dsn=Myodbc;uid=guest;pwd=123456;database=Mydata,或许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在应用系统执行期间以程序控制方式更改连接的相关设定,我们就可以用DBSETPROP()函数,比如我们要更改名为connection1的连接串,可用如下的命令实现:

OPEN DATABASE test

DBSETPROP("connection1","connection","connectstring","dsn=Myodbc;uid=guest;pwd=123456;database= Mydata")

3 建立远程视图

在连接成功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建立远程视图。我们既可以在数据库设计器中用视图向导建立视图,也可以用命令来建立视图。下面以向导为例来进行说明,在向导中我们可以使用数据源或者连接来创建视图,一般而言,让远程视图透过已定义的连接来连接到所需的数据来源较好,因为连接本身就包含较完整的连接定义信息,而用数据源则每次使用远程视图时便会出现SQL Server Login对话框,显然这是用户所不希望看到的。接着选择视图所对应的SQL Server中的来源表即可。

我们就视图所需要的字段、联接条件、筛选条件、排序、分组、更新条件应分别进行设置,以满足我们的需要,要提到的是前后端数据类型对应的问题,Visual FoxPro中的数据类型与SQL Server中的数据类型不尽相同,不过前后端的数据类型有一固定的关系。比如,某一个字段在SQL Server上的数据类型是money,而在远程视图中此字段的数据类型将是货币值类型,又例如,某一个字段在SQL Server上的数据类型是text,而在远程视图之中此字段的数据类型将是备注型,我们往往需要手动去调节对应的字段类型,例如,所有的SQL Server上的datetime类型到了远程视图中都要变成date型。我们可以在相应的页面来确定联接关系、指定过滤条件、指定排序依据,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更新页面”栏,如果我们想要建立一个可更新的视图,必须选中“发送SQL更新”栏,这样针对视图所作的任何变动,会主动反映到后端的SQL Server中去,你就可以直接使用所熟悉的Visual FoxPro来更新后端数据。另外,我们指定键值栏、可更新字段、更新冲突的检查方式以及后端的SQL Server如何执行更新操作,视图的建立就完成了。

远程视图一旦建立完成,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来显示与更新数据。由于远程视图在外观与使用上皆与表大同小异,因此即使其来源数据实际上是位于SQL Server中,我们无须有任何顾虑,过去替Visual FoxPro本身的数据建立平行输入/输出界面、报表及标签的方法完全适用于远程视图。我们可以在表单设计工具、报表设计工具与标签设计工具中,将远程视图加至表单、报表或标签的数据环境组件中,并快速建立出数据源为远程视图或其某字段的控制项。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如符合条件的数据记录很多,或者经常要使用离线方式的系统,我们除了简单的使用远程视图之外,还必须灵活的运用“有条件的远程视图”和离线式视图,尽量减少服务器端的数据下载量,减轻网络的负荷,一些不常更新的数据甚至可以以DBF的形式直接放置在客户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

4 SQL Pass-Through (SPT) 技术的运用

要使一个C/S结构系统趋于完善,除了用远程视图来构筑C/S结构的主体,还必须辅以SQL Pass-Through技术。所谓SQL Pass-Through,意指我们可以将任何符合SQL Server语法的命令叙述从前端透过连接通道送至后端的SQL Server来执行,与SQL Server进行其他直接有效的沟通。利用SQL Pass-Through我们还可以直接去执行储存在SQL Server上的储存式程序和系统储存式程序,如,我们可以从前端去执行SQL Server的系统储存式程序sp_addlogin ,来要求加入一个使用者帐号。一般而言,SPT函数的使用流程如下所示:

1) 首先使用SQLCONNECT()或SQLSTRINGCONNECT() 函数来连接所需的数据源。

2) 成功的连接到SQL Server 之后,即可以透过连接通道进行所需的各项处理。比如,我们可以使用SQLEXEC()函数将SQL命令送至SQL Server执行。

3) 完成所有的操作后,应用SQLDISCONNECT()函数断开与数据源的连接。下面我们举一个典型的运用SQL Pass-Through的例子:

CLEAR ALL

CLOSE ALL

SQLSETPROP(0,"DispLogin",3)&&登录失败时不显示ODBC登录对话框

nConnectHandle=SQLSTRINGCONNECT("dsn=Myodbc;uid=guest;pwd=123456;database= Mydata")

IF nConnectHandle

MessageBox("无法与数据库连接",0+48,"异常情况")

ELSE

MessageBox("连接成功",0+48,"提示信息")

SQLEXEC(nConnectHandle,"Select * from Mytable")

Browse

……

SQLDISCONNECT(nConnectHandle)&&断开连接

ENDIF

通过这样简单有效的代码,我们就能对数据库进行有效的操作,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在用SQL Pass-Through技术时,程序设计师能够拥有较高的主导权与控制权,因此若能够将远程视图和SQL Pass-Through 技术紧密的结合起来,互补有无,我们的C/S系统就可以无所不能了。

5 结束语

可以说,Visual FoxPro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开发基于C/S结构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前端软件,在Internet广为流行的今天,只要彻底学会C/S结构,并了解Visual FoxPro在C/S结构中所扮演的角色,必将能够成功开发出C/S结构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参考文献:

[1] 伍俊良.Visual FoxPro课程设计与系统开发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 邵洋.Visual FoxPro 6.0数据库系统开发实例导航[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