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语文教学实录

小学语文教学实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语文教学实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语文教学实录

小学语文教学实录范文第1篇

一、苏派名师课堂用语的共同特色

语文从来都是一门有争议的学科,新课程实施以来,对语文的讨论始终热闹中带着浮躁,百家争鸣中带着个人色彩。不同的教学主张、各异的教学风格、独特的课堂语言,构成了精彩纷呈的小学语文教学特色课堂。如何去看待苏派小学语文代表人物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主张,如何去学习和继承这些代表人物的教学主张,借鉴他们的课堂语言教学风格,一线教师又该如何上好一节节语文课,又如何透过语文课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与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大量的名师成功的教学案例中寻找正确而有效的途径,在名师智慧的教学设计中寻找语文教学的方向,在名师理答的精彩中寻找语文课堂评价的方法。

(一)扎根小学语文教学第一线

教学风格来源于教学实践,苏派小学语文代表人物薛法根、孙双金等老师的教学风格和课堂用语的特点,也离不开他们的教学实践。苏派小学语文代表人物具有江苏特色的教学语言风格,一方面是他们在使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教学语言风格,另一方面又是个人语言智慧的积累和吸收学生生活印象用语,渗透本土的地域文化形成的具有江苏文化特色的教学语言风格。他们的教学主张和教学风格既有我国教育前沿的教学理念,又有独自的个人特色的地域教学风格和语言特色,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特色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

扎根小学语文教学第一线是苏派小学语文名师的第一个共同特点。苏派小学语文名师是在使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形成的具有江苏特点的教学名师,他们是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对苏教版教材不断完善和修正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他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根植江苏大地,潜心钻研教学,注重经验积累,掌握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课堂中有着深深的江苏痕迹、江苏味道,对教育充满热爱并深深扎根于教学第一线。

(二)教学语言的声情化

教学语言的声情化是苏派小学语文教学名师的第二个典型特征。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形式和载体,尽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普及,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去直接代替教师的语言教学,但小学教师的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语言水平和语言风格还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风趣幽默、生动形象的教学用语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苏派小学语文代表人物薛法根、孙双金等老师的教学风格和课堂语言的显著特点,就是教学语言生动风趣,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声情化的教学语言表达方式直接形象,把科学严谨的书面语和灵活生动的地方口语高度统一起来。他们的教学语言既是书面语言的声情化,又是地方语言的规范化。

二、薛法根与孙双金课堂用语的比较

长期以来,对于苏派的研究近九成停留在理论分析与方向指引上,专家学者领导对苏派发表的言论占据所有苏派言论的绝对统领地位,鲜有一线教师对苏派发表言论,也鲜有教师对苏派教学对一线教师的平常课堂教学引领方面的研究。

对于薛法根和孙双金两位教师课堂用语的研究,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师的课堂用语特点和风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薛法根的教学主张和课堂用语特点

中国知网主题上搜索“薛法根”,共显示34条有效信息。薛法根崛起于近十年间,是苏派语文名师中最为年轻的代表之一,也是目前苏派小学语文名师中教学成果最高的代表之一。近几年,对他的教学语言风格的形成与作用研究很多,主要集中在语言教学风格、个人的成长经历、教学案例分析等三个方面。其中研究最多的还是教学语言风格。

薛法根的教学主张是为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而教,典型的课例有《哪吒闹海》等,个人的主要著作是《薛法根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等。教学主张和教学风格是名师各自教学特色的关键性标志。薛法根老师的教学风格清新自然,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善于联系教学实际去加以创新,用薛法根自己的话来说,模仿、融合、创新是他在语文教学研究中经历的三个不同的境界。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形成的,有模仿更有创新。继承和模仿不是照搬,要有一个自己的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融合,有一个创新的成分,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创新。薛法根的教学主张和教学风格之所以成为具有代表性的“苏派”名师的典型,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的结果。

薛法根老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几乎没有一句是废话。有人曾问过薛老师,在课堂中教学的每一句话是不是都是精心设计好的?他总是说,课堂语言是课前精心准备和课中灵活表达的结合,教学内容不变,但课堂是生态课堂,课堂的学习者是有思想、有情感的学生,学生在课堂上会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在教学准备中要精心设计,学会引导和课堂活动的组织。精心的准备和灵活的运用逐步形成了他“教得轻松,学得扎实”的教学风格,课堂教学清新、自然,注重基础知识,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个教学环节。

语言的简约之美是薛法根老师语文教学语言的一大特色。《人民文学》专家评介栏目中阐述薛法根的教学风格是“务实、求活、拓宽、创新”,在不断积累和创新中逐步形成了他“教得轻松,学得扎实”的教学风格,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语言训练,二是语感培养。其中又以语言训练为重。

一是重视字词教学与语言训练研究。绝大多数老师在分析薛老师教学实录时都绕不过词语教学,这也是薛法根语文教学呈现给大家的最大特色。听过薛老师课的人都反映,薛老师的课堂用语是简约之美,朴实而精练,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语文的真谛——“读中感悟,品中深悟。”如在《九色鹿》一课的教学中,薛法根老师设置了“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三个学习板块,他安排的学习重点是写一写。在许多人看来这是一个最好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模式。但再好、再先进的教学模式总是依赖于一定的教学环境。作为农村学生的学习就不能照搬这一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设计“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练一练”四个学习板块。教学安排过程既借鉴了薛老师的教学模式,又从自己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增加了练习检测的学习环节,对农村学生更为实用。

(二)孙双金的教学风格和课堂教学用语的特点

2008~2012年,共搜集到研究孙双金老师的文章近50篇,这50篇文章涉及教学风格、教学理念、教学实录的整理三个方面。其中,对于孙老师的教学分析占重点。

孙双金老师的教学主张是情智语文,典型的课例是《走近李白》等,个人著作是《孙双金语文教学艺术》等。孙双金老师之“情智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大发展和创新。从孙双金老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案例可以发现,孙双金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已形成了“潇洒不失严谨,灵活而又扎实”的严谨而又灵活的教学风格。他自成一派的“情智教学”在全国广有影响,因此,许多研究孙双金老师教学理论的学者和专家的研究多集中在对他提出的“情智语文”的解读。

如在《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的教学中,孙双金老师并没有按照常规的教学模式,不是先介绍作者的生平和著作的背景,而是把学习重点放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上。课前,学生利用网络收集有关作者和著作《水浒》的背景。课堂上,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找出棒打洪教头的几个打的环节去理解林冲的人物性格。通过“说一说,议一议”几个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这一教学过程看似很简单,但却体现了新课程很重要的教学理念,那就是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建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学习,应该是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自己去探究和学习的过程。孙双金老师作为情智语文教学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在语文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去感悟学习,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学习。他的教学语言简练而深刻,上课时他自己讲得少学生讲得多,具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小学语文教学实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26-02

众所周知,当前的教育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课堂教学不仅仅教师的“教”,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的能力。“学生要有半桶水,教师就必须拥有一桶水。”小学语文教师除了拥有专业的知识技能外,还必须有创新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用别具一格的教法给学生呈现新颖、独特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敢于想问题、敢于说出问题并认真探索问题的答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

一、教师树立创新意识,影响学生创新思考

正如众人所知,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拥有强大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才能在备课、实施教学中展现其创新性思维的魅力,从而影响学生进行创新性思考。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第一步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把自我的创新意识融进教学内容、融进自我的一言一行,以此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师改进教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诸多小学语文教师心中,教好一节语文课不外乎让学生多读,因此在课堂中经常出现学生“一读二读三读”的现象。在语文教学中多读是必须的,但是教师让学生进行读书不应是盲目漫读而应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最重要的是,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改进教学方法,从“授之以鱼”的教学方式转变成“授之以渔”,只有做到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会思考问题。例如在四年级上册老舍的《猫》这一课的文本第一段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家中的猫是怎样的性格,当学生纷纷说出各种答案后,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课本第一段进行阅读,让学生说一说作者对猫的性格用一句话怎么说、具体表现在哪里等等,让学生自己在读与思考中寻找答案,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教师敢于质疑,引导学生深入领略文本内涵

要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还要敢于质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例如在窦桂梅教师《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窦老师引导学生从“幸福”这个主题中大胆提出两个质疑。第一,小女孩为何不幸?层层引导学生从小女孩的“饥寒交迫”及路人的冷漠中深刻理解小女孩的不幸。第二,窦老师提出的“小女孩为何幸福?”这个问题,让学生从看见奶奶、看见美味的事物、温暖的火炉中深深感受到小女孩所拥有的幸福。从这一精彩的教学案例中可以看出,窦桂梅教师并不是和普通教师一样只看到课文中小女孩的所承受的遭难。相反,窦老师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小女孩是否幸福?并带领学生深入文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课文内容加深,同时其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在窦老师的引导下有所提高。

四、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彰显个性

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小学语文教师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彰显个性。在这里,“个性”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因素。如在王崧舟老师的《长相思》教学中,“诗意语文”一直贯穿始终。从教学实录的视频可看出,王老师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从“山一程,水一程”中联想作者旅途的艰辛,从“山一程,水一程,聒碎乡心梦不成”中联想作者深深的思想之情。在联想的过程中,王崧舟老师还让学生把自己联想到的情景用语言表达出来。每一个学生对《长相思》这篇文章的理解程度不同,其联想到的场景也是各不相同,而王老师让学生联想、让学生说出联其想场景的教学行动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个性的展现,这也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表现。

五、创设想象天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创设想象天堂,让学生在想象中发散其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这一方面的能力。例如在《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的段落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使用一些雨声音频结合自我有感情朗读等为学生创设想象天堂做好铺垫:柔柔的细雨沙沙倾撒大地,杨梅树快乐地吮吸着春天的雨露。风一吹,杨梅树欢快地摇摆身姿。当教师在教学中使用音频及有感情朗读等方式时,学生可以闭上眼睛感受杨梅树在雨中的情景等。学生在自我创设的天堂里,可以顺利想象出杨梅树所处的环境及感受到杨梅树的快乐。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想象工具,而学生在大脑中创设出心中的语文天堂,在这个天堂里,其创设出来的一花一草或者一山一水都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表现。

六、结语

综上可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每一位优语文教师的责任。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我的创新意识,敢于提出质疑,积极鼓励学生展开联想、想象,彰显个性,才能真正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实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自主;教学路径

语言的教育中心已经慢慢地发生了改变。最早我们比较关注语言本身的结构,包括语法在内的各种基本概念。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的实际应用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所以,我们要让学生从小就接触和了解语言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方法,也可以称之为一种语感。通过实践研究,我们发现作文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语言水平的一条高效途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路径。“作文先导式”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还可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能力。此教学路径将会使学生从小就具有较好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以及个性特征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对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路径进行初步探索。

一、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路径的核心内容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路径是一种全新的语文教学形式,旨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自主和兴趣是前提。我们要探索出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路径的最优实施情况。了解它的基本概念是第一步,我们还要对它的基本模式和有关变式进行研究,充分体会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路径的核心内容。

1.“作文先导式”教学路径的基本概念

从字面来看,我们就可以基本了解“作文先导式”的含义,就是将“作文”作为教学的先行载体,让学生形成一种自主的学习体验模式,从而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但是这种“作文先导式”教学路径并不是简单地让小学生自己去无目的地写作。首先,教师要进行情境的创设,接下来让学生进入情境并自主合作。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性,使小学生有兴趣地在情境中进行表达和交流,并综合传统教学的内容。教师的组织能力也是这种教学路径得以进行的主要环节,绝不能是机械的,而是随着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机地组织。它可以让学生从小就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体验是“作文先导式”教学路径的基础和中心,它打破了原有的语文教学模式,属于语文教学的新型改革。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路径还具有四个特点,包括自主性、活动性、系统性以及成型性。

2.“作文先导式”教学路径的基本模式

之前我们已经提到了,自主与兴趣是整个“作文先导式”教学路径的核心。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不能只是简单的识字、阅读然后写作。之前的教学模式是一方输出,我们要将其改变为双方互动。学生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情境中达到一种自然而然获得知识的状态。当教师创设情境之后,激起学生的表达欲,这时,他们自然就有了识字的需求,阅读能力也就随之不断地提升。在他们有需求时,教师就可以随机地进行拼音和文字的教学。小学生就在极大的兴趣下提升了语文能力。

3.“作文先导式”教学路径的变化类型

第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交流表达型,这种模式就是针对低年级小学生的。兴趣是第一位的,老师要努力将他们引导到情境之中,使他们有强烈的表达欲,他们会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和表达。这时候,教师就要进行引导,努力让他们的表达流畅和准确,这个完善的过程就要把教学内容融合进去。当他们形成相应的口头语言之后,下一步就鼓励学生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老师要进行再次引导,学生需要再书写。这个过程就让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语文能力的提高。

第二种,可以叫做阅读发散型。这种教学路径是针对高年级小学生的。前面的过程是与第一种类型基本相同的,除了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要在形成书面文字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写作环节进行之后,让他们形成自己的文章,然后开展阅读交流会。学生可以相互欣赏对方的文章,老师可以将写得好的学生文章给大家赏析,还可以将与这个情境有关的美文给学生阅读。这样的过程可以增加小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还能够拓展他们的眼界。

二、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路径的实施办法

在分析类型的过程中,我们就已经将实施办法进行了相应的分析。(1)教师备课的过程必须将所谓的知识目标放在次要位置,重要的是情境设置。(2)不能将拼音、识字和作文分裂开来,只有同时培养学习效率才会大大提高。(3)必须注重实用性,小学生只有学会应用,才会更有兴趣。

总之,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路径是以小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以作文为教学途径,让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间形成交流模式,自主地学习以及探讨,旨在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这不是作文教学的创新,是整个语文教学的改革。小学生的语言能力会不断提高,对语文的兴趣也会随之增长。我们应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锻炼,从小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也要不断更新小学语文的教育路径。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实录范文第4篇

一、口语教学现状

(一)重视不够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基本具有初步的交际能力,但有待提高。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学生的口头语言不够规范,说话不完整、缺乏条理性、用词不当、夹带方言土语、常有重复现象。交际时忽视了自己的言谈举止、文明礼貌。态度上扭扭捏捏,不够大方。究其原因是学校口语交际课训练不够规范,不够扎实。问及口语交际课要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一些城市学校教师(甚至在《人民教育》上发表口语交际教学实录的特级教师)也并没有真正把“口语交际”与“听话说话”区分开。不少教师无奈地说:“念念(教材)、说说就过去了。”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口语交际课可有可无,不过是为后面的习作做铺垫的,从未对此进行过深入的思考研究。

(二)目标无序

(1)小学阶段不同学段口语交际的目标分别是什么?分别培养学生哪些能力?60%的教师感到非常模糊;(2)小学阶段口语交际目标如何由低到高,螺旋上升地进行有计划地训练、落实?80%的教师感到非常模糊,至于口语交际序列研究问题,多数教师根本没有思考过;(3)学段重点训练目标和持续训练目标混淆,到了五年级还把一年级口语交际的目标作为重点进行训练。

(三)教法单一

不知道如何使用教材提供的口语交际素材,创设能激发学生表达欲望的口语交际的情境,只是简单地围绕话题内容说说、讲讲,缺乏有针对性的要求、指导。学生之间的交流流于形式,训练没有层次的划分,致使学生没有表达的兴趣,课堂单调乏味。

二、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结合识字教学进行训练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同样能进行口语交际。在教学课文生字时,我们常常创设很多情境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又能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是以同桌的形式展开交流,发表见解;二是让学生当“小老师”。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同学们可以围绕生字的学习向“小老师”提问题。学生在这种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口语交际,既提高了识字效率,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结合阅读教学进行训练

低年级学生的年纪小,注意力比较分散。教师依据教材融口语交际于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给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这也是口语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看图说话是口语交际最基本、最常用的方式。这种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扩大视野,增强想象力,加强记忆力,能用较通顺、形象、准确的语言把事物叙述出来。教师可根据这一目的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插图或为课文配备的挂图、幻灯片等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话,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把看图说话渗透到实际教学中,教给学生看图和说图的方法,使他们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说出图画内容。指导说图时,注重引导学生先一句一句地说、两句两句完整地说,一图一图连贯地说,再从头到尾完整地说清楚。这样坚持下来,既培养了学生口述作文的能力,又为他们今后看图写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利用听说结合式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听说结合这种形式,就是让学生听广播、录音或教师、家长讲述一段故事后再进行复述。这种形式的训练不光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听话能力。指导这项训练,教师要首先告诉学生怎样才能听懂和记住故事的内容,其次引导学生如何抓主要点按顺序复述故事的内容,做到有简述、有详述,详略得当,叙述完整。经常进行这样的听说训练,学生就能逐步学会准确用语言叙述事物、表达情感的技能,从而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在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口语交际训练

1.课堂上,教《应该帮助他们》(第四册)一课,可先布置学生留心平常的生活见闻、影视故事或新闻报道。交际课上,先引导学生议一议所熟知的人们是怎样帮助残疾人的,再联系两幅图的内容说说如果自己在路上遇到一位需要帮助的残疾人,该做些什么。在同桌互述基础上,进行“助残”实践活动,通过老师或小学生上台表演“帮助残疾人”,小学生在无拘无束的动态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2.生活中,也可让小学生选择一位自己最信任的教师或同学,就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分别同他们作一次深入的谈话,争取从他们那里得到中恳的意见或建议。然后,把两次谈话的经过、交谈的内容和对自己的触动详细地写进当天的日记。再把这日记拿回家,征求父母亲的意见,并就自己的发展方向或理想、追求同父亲或母亲探讨,达成比较一致的见解,以此达到强化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

总之,在口语交际教学时,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因素不能一成不变,而应进行通盘策划,全面考虑。教学中教师如能正确地处理目的、内容、方法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随时加以调整或改进,口语交际教学一定能够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

1.何凤彩.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小学语文教师》,2002年第3期.

小学语文教学实录范文第5篇

语文学习的一个主要环节就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当前,我国的语文教学中,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语文教学体系,语文阅读的教学也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在新课改实施后,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还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阅读技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对自己原有的语文教学体系进行变革,还要不断的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实现新课改的标准要求。

一、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三个基本路向

1、传统路向

传统路向是以语文教学中的评论感悟来进行的一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先进行自我阅读,然后再对阅读的内容进行评论,获得自己的感悟,再由教师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中的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能力。学生可以在语文阅读中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向教师请教,提出一些问题,教师也能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发现学生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帮助教师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来改进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这样更具有针对性。比如,在《赠汪伦》这节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预习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查阅有关资料,让学生自己先进行感悟和理解,学生不懂的问题,教师可以在一旁给学生提供有关信息和指导,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然后再让学生对诗所表达的情感进行分析和评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诗中所蕴含的情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技术路向

技术路向是一种新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它是指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前,要先将阅读材料进行分析和整理,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运用一些语文教学技巧来进行组织阅读教学。这种技术路向的教学法,主要是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技巧性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针对性比较强的阅读内容,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般主要是运用诱导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3、展示路向

展示路向也是一种新的路向,主要是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通过自我表演和自我展示的方式进行阅读,来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这种路向有一定的限制性,它只是针对散文朗诵,诗歌朗诵,神话故事这几个方面进行教学的。不过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进行改编,改编成为话剧或者舞台剧等,来让学生进行自我表演,加深学生对内容的印象和把握。

二、基本路向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带来的改革启示

1、将教学经验与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的融合

有的教师在新课改的过程,将自己传统的教学方法丢掉,只是一味的追求新的方法和手段,把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法都给抛弃掉,这样会让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理论化,实践性就不够强了。因此,要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合理的将传统的教学经验与现代化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更好的发挥优势,实现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目标。

2、学会使用新的教学辅助设备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深入,新型的教学辅助设备进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帮助教师更好的进行教学工作,比如,多媒体、投影仪等高科技的教学设备,它们可以帮助教师将一些抽象的知识通过动态图片展示出来,同时教师要合理的使用这些教学辅助设备,明白这些设备只是进行辅助教学的,不能“越俎代庖”。

3、做到与时俱进,因材施教

强调“因材施教”,是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学生理解能力的不同,提供不同的阅读材料,安排合理的教学时间,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语文阅读学习,在他们阅读过程提供相应的阅读策略,引导他们进行有效的语文阅读,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