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专业技术十三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市场;专业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庸置疑的。" 这句话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教育的本质,即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要结合场设置专业,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特色求发展,以提升学生个体的生命质量为宗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就中等职业教育来说,如何将职业教育为学生服务的本质落到实处,必须结合三个市场设置专业。
第一,恶劣的社会招生市场现实迫使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改革专业等次设置。
近年来,由于受几千年来的"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重学历轻技能"、"重普教轻职教" 的现象依然较为普遍,职教"不规范"、"没前途"几乎是普遍的社会认识,认为职校生品行差、成绩差、落榜生,甚至一些领导千部、教育部门对外大力宣扬职教办学社会效果,其实内部也存在着轻视职教的现象。另一方面,国家就业准入制度得不到好的落实也是制约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企业和单位用人用工过于注重学历,不注重技能.严重挫伤了中职教育受教育者的积极性。由于认识不足,加之宣传引导不够,造成普教和职教比例明显失调.没有形成全社会关心理解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在以上几个因素的作用下,目前出现了火爆的高中扩招和高校扩招,中专热已经成为历史,高校所培养的大量的只懂理论的管理人才和科研人才已经严重过剩的现象。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与高等教育相比,作为职业培训机构,一些过去主要培养管理人才的中等职业学校已经成为历史,只能面对不仅文化基础知识差,而且思想品质也差的低劣的生源质量,由此导致的原有的教学无法实施的现实。面对文化知识薄弱的学生,学习一门技术是其最佳的选择。如果这类中等职业学校依然还坚持过去的办学方针,继续培养中高级管理范畴的职业,结果只能导致所培养的学生无法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浪费学生的青春,毁灭学生的前途。所以,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冷静面对现实,转变观念,准确定位,结合就业市场,把培养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应岗能力的技术工人作为培养人才的目标,把为学生的终生幸福服务作为教育的崇高使命和终极目,从而不但扩大生源也为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第二,具有竞争和活力的就业市场促使中等职业学校改革专业课程模式设置。
专业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它更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在目前工业迅速发展的时代,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企业更渴望从中等职业学校招募到大量与特定技术岗位相匹配的技术人才,而不是大量的初级管理人才。这就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在设置与调整专业时开设和特定技术岗位相匹配的专业,严格进行专业管理。目前发展势头比较好的中等职业学校多是以工科专业为主的职业学校。它们借助工科专业所具有技术性以及需求量大的特性,规划建设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现代化专业, 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得到了企业的欢迎。但是,另一方面,许多中等职业学,特别是一些过去主要培养管理人才的中等文科职业学校,许多专业设置根本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依然依据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办学,有什么条件就开什么专业,有什么教师就开什么课程,所开设专业多为成本小、对实习、实训基地要求不高的专业。可以说,这种处心积虑减少投入,降低成本的办学模式,导致专业结构与产业、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结构不协调,办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方法陈旧,最终导致学生在职业学校学到的技术非常有限,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所以这种封闭的,不补充新鲜活力的办学,好似:"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做到"以生为本"也必将失去专业的吸引力和生源以及人才市场竞争力。因此,对于一些过去主要培养管理人才的中等文科职业学校, 应当了解清楚社会需求,创新研究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认清"教育经济"的新观念,围绕支柱产业开设新专业,围绕重大工程项目增设专业,围绕新兴产业凋整专业,培养具有"技术性、实用性、紧缺性"特征的专业人才,追求长期效益,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实施职业学校专业现代化建设,以取得学生良好的就业前景,为学校在市场中找到支撑点,办出规模、办出特色和效益。
第三,在教学市场中,重视理论,更重视实践,培养宽口径人才,特别是改革文化课的设置,侧重文化课的应用性,倡导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和搭桥,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提高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能力,把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落到实处。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实际上就是一个市场,教师是是商品生产厂家, 学生是顾客,知识是商品。所以,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否则,当学生工作之后如果发现在接受教育期间所学到的知识与专业联系不是特别紧密,就会感觉到被欺骗,会对学校产生憎恨。对学校来说,就是欺骗消费者。衡量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标准关键在于立足所培养的学生能否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参与市场竞争,适应社会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在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将来就业领域的宽广性与多变性。尤其是在目前人才流动频繁、就业难的时期,专业设置面要宽,基础要厚,以增强适应性,不必苛求专业名称的规范化,要淡化专业界限,淡化专业计划的约束性,强化课程的独立地位增加选修课,在教学上做到理论适度、够用,着重强知识的实用性,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专业近生产而不近科学,让学生多学几手丰塞的技能结构,增强应变能力。其次,积极加强校企联合办学。校企联合办学,一是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实习条件,培养技能人才,二是创造了学生的就业环境和就业之路,三是双方共同对学生进行思想和教学等方面的教育管理,直接面向企业、面向社会,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最后是改革文化课的设置,侧重文化课的应用性,倡导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和搭桥,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提高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能力。目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课程然停留在单纯的与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没有多大的联系现实中,中职学校的文化课教学与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课教学如出一辙。例如,语文教学依然停留在诗歌分析与背诵、古文分析以及背诵以及散文分析方面。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语文课的时间基本一年左右, 试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想学到许多语文知识是不可能的。但是, 如果转而开成与专业紧密相连的应用文写作,则能学到许多知识,对学生未来工作大有裨益。在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相结合,以具体语法、单词教学为辅, 以跨文化教学为主,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和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而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能主动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所以,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在课程安排当中,应当重视文化课的应用性,去掉与专业联系不大的文化课程,使之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工作添砖加瓦, 锦上添花。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促使中职学生毕业后在不同领域大显身手。
总而言之,专业不仅是学校的个别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专业是中等职业学校与社会职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适时、灵活地设置专业有利于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是中等职业学校能否生存的根本。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开明出版社,1999.
[2]戴炜栋.外语教学法的机遇与挑战[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李新生.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冶金教育,2006,(4).
[4]刘丽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实现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J].职业技术,2006,(4).
自学习小学教育这个专业开始,我一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现在正式加入教师这一行列。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能认真学习其他教师之长处,也不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对课堂教学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想法和做法。在这个人才济济的教师团队里,我更是认识到自己缺乏一定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教师基本功以及个人文化素养的不足,有待于加强和提高。
基于这些现状,我需要重新审视自己,放大我的自身优势和不足,关注目前自身发展中遇到的困惑点,对自己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剖析:
(一)优势分析
1.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灵活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2.具备一定的教学管理能力,能正确处理和同事、家长、学生之间的关系。
3.喜欢阅读各类书籍,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二)劣势分析
1.课堂教学实践经验比较缺乏。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不够及时,本专业的理论学习深度不够。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
2.课余缺乏博览群书,知识面狭窄,不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个人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思考与困惑
1. 如何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拥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2.如何更好地处理工作和生活的重心;
3.希望自己能更科学地把握教材和年段目标,更富有激情的上课,有很好的课堂驾驭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有效的学习中;
5.为何素质教育的教学质量往往不如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反而让学生学习越来越辛苦;
6.尽管课堂教学中我对困难学生极为关注(把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留给他们,不放过每一次值得表扬、肯定的机会),反反复复、日日月月,可是实效不大,如果要补,时间和精力又不允许。因此,如何有效地对班里的后五分之一学生进行帮扶和转化,采取分层教学是我最大的难点。
二、专业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想
鼓足干劲,立足前沿,自我突破,力争一流。
未来的三年里,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努力培养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不断锤炼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觉悟及能力。
(二)具体目标
1.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住平时的点滴时间进行阅读,长期有效的学习,增强理论底蕴,争做学习型教师;
2.利用现代化设备,借鉴网络资源,加强对教材体系的梳理能力,多看名师课堂实录,多听名师上课,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努力形成自己对教材的独到处理;努力经营好自己的个人成长博客,在博客中留住学习、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反思、感悟,为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服务;重视对有效课堂的研究、实践,用心思考,凡事多思多想,反思教学事物中的得与失,总结经验,找出成长的方向,做反思型、研究型教师;
3.全心教育,关注学生的课堂生命,在创新中构建良好的教学策略,在发展中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做个智慧型教师。
三、专业成长行动
1.学习方面:做一个好读书的老师
定期阅读《小学教学参考》、《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月刊》等数学教学刊物;不定期阅读其他领域的专著,博览群书,并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学习心得,并经营好自己的博客。养成天天至少有半小时阅读的好习惯,在不断地阅读中提升自己的文化品味,让自己成为一名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数学教师。
2.教学方面:做一个勇于实践的老师
课堂是老师能力检测的一个大舞台,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不仅是学生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发展教育就是要让老师的发展带动学生的发展,不断地实践、探索、总结自己的教育行为,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科研型的、学者型的教师。大力提高数学教学能力,具备独立的设计工作方案的能力,课堂教案,能注重设想学生的发展,从而促进教学的发展。练就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课堂交往的能力(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教师与教师的交往等),能注重与学生沟通和合作,具备较高的课堂组织管理活动的能力, 会随时捕捉课内外学生的随时出现的现状, 并具有一定的调控驾驭的能力。
3.科研方面:做一个爱反思、勤笔耕的老师
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坚持写“教学反思”,积极撰写有质量的教学论文,坚持写教学反思、随笔,争取在区、市级获奖并有3-5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向小中高迈进,向区名师、市学科带头人迈进。
4.师德方面:做一个爱学生,懂教育规律的老师
关键词:三位一体;培养模式;专业建设
作者简介:姚敦红(1972-),男,湖南怀化人,怀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主任,讲师。(湖南 怀化 418008)
基金项目:本文系怀化学院“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项目编号:201106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056-02
怀化学院自2007年开始推行“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出地方院校需立足社会需求、办学实际,人才培养需坚持“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定位,从学生毕业后“能干什么”出发确立多样化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考评机制,以“专业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线,整合、融通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校园文化活动三个人才培养平台,创新“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新形势下专业教育多样化的市场需求。[1]以这种改革为指引,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上,遵循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的培养模式,从专业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及专业建设具体方案等方面对专业建设进行深层次地探索与改革。
一、专业建设目标与建设思路
1.建设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围绕学校“一个中心,两个突破”的办学宗旨,创新实践“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认真贯彻落实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目标,以准确专业定位、注重学科内涵、突出专业优势、强化工科背景为原则,通过设计建设方案创新培养模式、创设教学团队、改进教学方式和变革评价体系等环节的综合改革,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成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的工程类应用型本科专业。
2.建设思路
坚持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形成“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的基本专业建设思路。
(1)传承拓展,励志图新,走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之路。遵循教育规律,以人为本,走科学发展之路。坚持改革创新,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方法和机制,促进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构建高水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
(2)校企合作、产学结合,走合作共赢、特色强校之路。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校企合作推动高素质工程师型人才的培养,坚持产学合作,强化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探索合作共赢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
(3)服务地方、面向未来,走奉献社会、辐射全国之路。坚持“服务地方、面向全国”的办学方针,关注未来科技、产业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关注知识经济全球化对人才素质的挑战,培养具有发展潜质、服务意识和社会竞争力、适应未来发展的一线应用型人才。
(4)优化课程、加强实践,走特色办学、工程培养之路。紧跟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潮流,[3]不断改进现有的课程体系,增设新的实践课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4]
二、专业主要建设方案
1.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总体思路: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5]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能胜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计算机应用的软件开发、系统应用和信息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主要用于规范培养学生具有公共能力、专业能力与发展能力三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
课程体系按照公共能力课程、专业能力课程、发展能力课程三大板块设置。其中公共能力课程板块再细划为价值判断、交流沟通、身心调适和信息处理四个能力子课程板块;专业能力课程板块细划为计算思维、系统应用、程序设计和算法分析四个能力子课程板块;发展能力课程板块设“Web系统应用开发”、“移动应用开发”和“物联网应用开发”三个专业方向。在每个专业方向下各设有系统设计、系统开发、系统管理、系统应用和职场适应五个能力课程子板块,然后根据每个能力课程子板块需要的支撑课程(含实践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课程设置。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强化了实践教学,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专业内涵发展,体现有用、适用和够用的原则。
2.制订课程评价体系
(1)构建以能力考核为目标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学生的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贯穿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其学习效果应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来体现。课程评价从课程终结性考试转变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试,建立起适应不同课程类别且反映学生学习过程、注重能力考核的课程评价体系。
(2)构建以能力考试为导向的课程考试内容。考试内容从考查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主转变为以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培育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为主。
(3)构建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的多元化考试方法。课程考试方法从单一的闭卷考试转变为灵活多样的考试考核模式,如现场操作考试、综合大作业等。这有利于教师从中获得对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所产生的能力和素质的真实判断。
3.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1)师资配备。采用专职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配备,专业基础课程及实践由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授课,专业课程及实践由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和企业外聘教师共同授课。
(2)引进人才。大力引进具备企业工作和有工程经验的高学历高职称专职教师。
(3)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与企业联合设立顶岗工作机制,让专业课教师了解、掌握技术生产过程和企业劳动组织过程,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聘请企业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讲授生产实际所需的知识、技能。
(4)加大现有教师的再培养。创造条件让青年教师赴省内外高校作访问学者或进修学习。通过这种方式体验其他院校的教学、科研、生活等氛围,将好的经验带回来并传承下去。
(5)激励机制。保障挂职顶岗工作教师的待遇,对有企业工程实践经历的教师在考核和评优中优先考虑;对教师在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奖励。
4.实验室及实践基地建设
(1)理顺实验室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实施校系两级管理,实现实验教学资源的统筹调配和统一管理,利用信息管理平台推行灵活多样的开放管理形式,创造条件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课外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
(2)挖掘现有实验仪器设备潜力。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及创新研究性实验项目,逐步完善实验项目库建设,提高现有实验设备的利用率。
(3)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方式扩大现有实验师资队伍和提高实验教学人员素质,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科研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团队。
(4)加强实习基地和创新实践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大校内外实践基地的数量,并注重实习基地的内涵建设。
三、建设方案实施的初步成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学校的办学宗旨,创新实践“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专业就业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经过几年的建设,本专业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第一,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进行校企联合办学。实施“三位一体”育人模式以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IBM软件产品实训基地签订协议,合作共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IBM软件工程师)班,首开我校“校企合作”办学的先例;并与当地政府部门结成战略合作关系,为当地政府部门开展相关业务培训,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并将相关政府部门作为实习教学基地;积极联合企业共建实验室,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办学紧扣市场前沿需求,先后与华点软件和双星科技共建了联合实验室。这些基地和联合实验室的建立为本专业架起了一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桥梁。开放办学、校企合作的形式对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第二,重视专业技能提升,积极组织学科竞赛。ACM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是本专业学生程序设计能力锻炼与培养的有效平台及途径,也是检验专业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从2005年开始学校组织师资指导学生参加ACM学科竞赛,几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获得亚洲区铜奖1次及省内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7次。通过学科竞赛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第三,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改善创新环境。近3年来创设了“ACM程序设计能力培养”、“软件项目实训中心”、“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和“雪芽”创新团队等多个创新性试验点。在这些创新性平台上每届受益学生达150余人,学生参加Google第二届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全国大学生挑战赛并获华中赛区三等奖,获1项Google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立项支持;学生参加第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获2个一等奖;学生获得省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实验计划立项4项、校级立项9项;学生开发中小型软件产品40余项。创新性平台中的学生毕业后在其工作岗位上表现出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第四,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为了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我系同企事业单位取得联系,先后建立了上海杰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实践基地、IBM软件产品实践基地等多个相对固定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本专业已有1000余名学生通过这些实习实践基地得到了专业技能的锻炼,较成功地完成了从高校向社会的过渡,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的能力普遍较强。
第五,办学思路清晰,就业导向明确。坚持“专业+技能+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以开放促交流,以交流促资源共享,将企业的资源为己所用,为师生创造更多合作交流和发展平台。密切务实地展开校企合作,使不少学生在实习期间就被企业录用。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其中50%的学生就业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大中型城市的IT企业。
第六,瞄准人才需求,适时调整培养方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紧跟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并及时进行调整,按学科定义专业能力与素质,按职业方向规范课程体系,突出学生工程应用能力、职场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胡建,宋克慧,彭庆文.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突出问题与改革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10,(3).
[2]赵小段.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3]肖克辉,罗穗萍,杜治国,等.构建开放的计算机实验环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11).
关键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113-03
随着社会人文和科技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加速,社会对园林专业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不断增强,园林专业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培养出适应城市化迅猛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宽知识、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高级园林专业的专门人才。从专业结构看,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覆盖的领域迅速扩大。从城市到农村,涵盖了一切人居环境的美化活动。在新疆,园林企业的数量呈快速递增趋势。依据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本专业岗位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广、工作能力强、整体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的高级园林建设与管理人才。具备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满足城市建设部门、园林、花卉企业从事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等岗位要求。为满足社会及行业对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园林科技学院承担学校绿化养护及嘉禾新居居住区绿化种植项目的实施,对顶岗实习及预就业实习企业的调研,我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创新了“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
一、基于新疆园林行业发展和园林专业现状,构建“三段式,两联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线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切入点,以新疆园林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为培养目标,基于新疆园林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程序,结合高职教育规律、学生职业成长规律,构建“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
(一)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三段式、两联动”就业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三段式指学生能力培养,分三阶段展开,即是第一阶段在校内培养绿化养护能力(实践教学与教学实习完成);第二阶段在合作企业的施工和设计项目中培养施工组织、设计能力(顶岗实习完成);第三阶段在预就业单位培养社会工作能力(预就业实习)。两联动指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广泛与企业合作,每个教学年度开始前向企业征召可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施工项目,即企业施工项目等于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工程任务联动,实践教学时间随工期机动,第一二学期教学实习为主的时期为一期联动;顶岗实习和预就业实习为二期联动;最终实现就业能力递进。
(二)“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方式
“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在发展改革过程中获取的重要成果,是综合行业工作程序,以园林工程项目工作全过程为载体,结合学生专业学习由浅入深的能力培养规律而形成的。其中理论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约占总课时量的50%,技术技能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其合计约占总课时量的50%。顶岗实习和预就业实习约占技术技能教学课时的60%。
1.第一学期以理论学习为主,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为学生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2.第二学期为专业基础课理论教学及工学结合生产性实训学期,根据季节以企业的项目任务为载体,加强技能学习,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时期,教学实习主要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及昌吉周边苗木生产企业基地等单位。结合企业生产需求,进行生产任务(项目)与课程内容的高度结合,实地技能学习和操练,通过1~2学期的学习和实践,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将掌握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岗位的技能,能够承担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园林植物养护”岗位工作;而此时,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岗位知识和技能又是学生3~6学期要学习的知识的基础。这一时期的教学实习即为第一阶段“联动一期”。
3.第三学期为专业及专业核心课学时时期:借助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场、实训室完成初级训练。
4.第四学期主要为顶岗实习教学时期,借助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外58家合作企业,使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具体岗位,完整地完成企业中的一个园林工程项目,进行技能学习、技能检验与行业实践。并且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所学技能相互融合、能力进一步提高。
5.第五学期为专业拓展课程阶段,充分凸显行业发展趋势和具体岗位要求。
6.第六学期学生进入预就业实习阶段,确定自己的就业岗位和自己的事业发展方向。这个时期为“联动二期”,也是学生社会工作能力形成期。
二、以“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设计开发课程
(一)校企合作构建课程体系
以校企合作为依托,深入开展职业岗位调研,凝练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工作流程进行课程整合与开发,将国家绿化工、花卉工、预算员、绘图员、施工员等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体现工学结合、课证一体的课程体系。
1.加强课程开发,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标准。在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之上加大了各门课程的开发,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设计,按照每门课程在典型工作任务中所处的环节设置相应的知识内容,根据真实工作过程设计相应的情景进行教学,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过程不脱节。
2.深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实践技能考核为主、理论考试为辅的成绩评价体系。打通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训项目进阶式通道,以精品课程为支撑,合理划分实践课程体系,形成从基本技能逐步向核心技能提升的进阶式实践课程体系。
3.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合并课程间重复的教学内容,增加实训教学时间,突出了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课程设置科学性、实用性、前沿性、综合性的统一,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培养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园林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
(二)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及核心课程
依据企业调研及校园绿化、嘉禾新居绿化工程实施操作,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模式,对职业工作岗位学习领域的教学任务分析,由岗位群―主要岗位―典型任务―核心技能―核心课程―课程群,开发课程和核心课程。
1.岗位群。园林植物生产管护岗位群、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岗位群、园林规划设计岗位群;主要岗位是园林植物培育养护管理岗、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岗、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岗、施工内业岗、景观设计岗。
2.核心技能。园林植物分类识别技术、园林植物整形修剪技术、园林植物培育土肥水管理技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园林植物育苗技术、施工放线、管网布设、大树移栽、识别工程设计图、常用工程材料识别、编制园林工程流水施工组织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网络图计划编制、园林工程招投标文件编制、园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写、园林工程施工图工程量计算、园林工程各项工程量计算规则、园林工程施工图预算书编写、园林设计平面图绘制、园林施工图绘制。
3.核心课程。园林树木分类与栽培技术、园林工程、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园林工程概预算、园林规划设计、计算机辅助制图、园林花卉栽培技术。
4.建立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21门,其中,专业基础课10门,包括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制图、园林测量、草坪建植与养护、园林美、园林苗圃、园林植物学、园林文件撰写、园林建筑技等;专业核心课程7门,包括园林树木分类与栽培技术、园林花卉栽培技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园林工程预算、园林工程、园林规划设计、计算机辅助制图等;专业拓展课程4门,包括园林法规与标准、插花与花卉装饰技术、园林景观效果图制作、园林史;公共基础课程9门,包括英语、体育、就业指导、应用文写作等。
三、“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条件
(一)“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配备与建设
高职院校的优势就在于创建与众不同的、跟踪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专业,这就有赖于一支由学术人才、技术人才领衔的“双师型”师资团队。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坚持立足培养、积极引进的方针,采取校企合作选派专业教师到施工、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带头实践锻炼;同时引进校外“双师型”教师(即外聘兼职教师)。选聘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操作经验丰富、懂得教育理论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开辟专业建设有效途径。目前专业教师团队已有33位专兼职教师,其中,专职教师11人,占30%,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22人,占70%。
(二)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实施
如何与企业建立长久、稳定的互惠互利合作运行机制,是示范性院校建设的突破点。为此,我们制定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作制度》并做如下工作。
1.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职责和权利,从制度上给予保障。
2.利用专业技术优势与合作,实施科技攻关、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
3.利用企业技术人员作兼职教师,实施互兼互聘。
4.聘请企业技术专家与专业教师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监控专业和课程建设。
5.定期召开一次校企座谈会:探讨专业建设;解决顶岗实习中合作教学管理问题;宣传学校专业建设发展概况,发放职业教育理论文章,使企业了解、认同学校,支持职业教育。
(三)实践教学条件的配置与建设
1.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先后建成实训室3个:《园林制图室》、《园林规划设计室》、《花卉装饰实训中心》;校内实训场2个:《园林植物养护实训场》、《园林工程实训中心》。在教师教学实验实训和顶岗实习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2.校外实训基地条件。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群,目前已有51家校企合作企业,确保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带薪顶岗实习半年以上,为专业教学实习和就业提供了坚实保障。
(四)构建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针对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及毕业生毕业班后的发展轨迹,建立并完善用人单位、行业联合会、学生及其家长等利益共同方参与的“多元化、多维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及数字化评价系统,减少人为和操作失误,形成循环、动态、开放、不断完善的网上评价体系。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求与市场需求相接轨,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相接轨,学生能力与用人单位要求相接轨。建立了以学校为核心、教学行政部门引导、行业企业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监控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质量。引入社会评价机制,将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与工作任务要求引入教学内容评价;将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考核融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建立网上评价系统,将专业人才培养关键环节公示于众,接受用人单位、行业联合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的监督与评价,确保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范唯,等.关于加快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6,(10A).
关键词:软件技术;政产学;人才培养模式;软件外包
随着各地产业转型,软件外包成为社会的焦点,对于政府来讲它是区域经济的新增长点,对于软件企业来讲是利润的新来源,对于高职院校来讲是软件技术专业发展的大好时机,也是软件人才培养的新方向[1]。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服务新区,依托园区办专业”理念的指引下,依靠政府政策的扶持,突出软件专业自身的人才优势和软件人才培养优势,利用企业的人才需求,发挥企业的技术优势,经过4年的努力,探索出了“政产学”三位一体高职院校软件人才创新培养模式。
1基本内容
在“政产学”三位一体高职院校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中,“政”是指政府和政策[2]。政府起到产业引领的作用,它站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层面,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在世界范围内实施招商引资;“产”是指企业和生产实践[2],软件企业根据政府的扶持政策,引进高级软件外包人才,同时通过和学校合作,加快中低端实用软件人才的培养,解决软件人才短缺的问题,降低员工培训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园区软件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将进一步推动园区软件外包企业的集聚,加快园区软件产业的发展;“学”是指学院和学习[2],学校根据政府的产业规划,研究软件人才培养新模式,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增加服务意识。软件专业主动与园区企业合作,以冠名班等形式加快软件技能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园区企业提供优秀的软件人才,同时发挥师资的专业优势,积极参与政府的产业规划、项目论证等,积极配合政府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学院通过与政府、企业的合作反哺软件专业的建设[3],首先利用政府投入进行专业建设;其次利用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工学交替、工学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是能充分发挥软件专业自身的优势,在校院内与软件企业联合成立研发室,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解决软件高端人才缺乏的问题;第四是软件专业通过联合研发室加快专业“双师型”教资的培养,为优秀学生提供真实的软件项目发环境。“政产学”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实现政府、学校、企业三者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在培养高素质软件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上促进三者的共同发展。
2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根据国家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的有关文件,在对软件外包企业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软件技术专业4年来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培养的目标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软件外包产业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专业内涵建设为重点,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和IT职业素养,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软件开发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学习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IT人才。
3培养方案
在认真研究高职教育的基本理论和软件技能型人才培养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围绕科学发展观,我院创立了“社会人、职业人、岗位人”高职软件实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搭建了与之对应的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软件专业知识技能、软件外包岗位能力拓展等三个相互联系的层次模块,建立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三维立体软件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社会人、职业人、岗位人”高职人才培养理论,以区域经济产业转型为背景,充分利用现有的校企合作平台,以就业为导向,组织软件专业骨干教师深入软件企业开展调研,了解软件领域的发展趋势,深入剖析软件行业规范和国际标准,确定软件开发岗位群及对应的技能要求,确定软件人才职业素养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软件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在具体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加强软件职业素养、职业规范的教育,将职业素养、职业规范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加强软件开发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与项目实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紧密结合,把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保证实践性教学的课时不低于总学时数的50%;课程设置充分考虑软件行业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的特点,适当增加专业必修课,拓展学生的专业口径,为以后与企业的合作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涵盖软件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大力推行“多证书”制度,软件专业的学生毕业时要拿到国家计算机二级证书和劳动部计算机中高级操作员的证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建全软件专业校企课程学分转换机制,为冠名班的运作提供保障;根据校企合作的要求,引进企业课程,促进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软件专业的设备投入由重硬件向重软件转移,充分利用校企、校校合作平台,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软件实训课程和实训平台,提高校内实训的质量。
4实施途径
实施“政产学”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合作对象和合作层次不同,形成了八种各具特色的实施途径。
1) 企业文化渗透。这一个层面是校企合作的最初阶段,企业利用学校的宣传平台张贴企业海报,宣传企业的文化和技术;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担任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员,同时组织教师到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推荐优秀的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在学生5S管理、学习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职业素养培养时组织学生到合作企业参观,邀请企业的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来校作讲座,充分发挥这些企业的育人功能。目前采取这种合作方式的企业比较多,有Intel、微软、海辉软件、软通动力、紫光软件、永中科技等二十多家软件公司。
2) 企业课程嵌入。积极主动与全球化的大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接受合作企业的捐赠,建立以企业命名的实验室,改善实验环境,将企业课程嵌入到教学计划中,提高教学的技术水平,派遣教师参加技术研讨会,提高师资水平,组织学生参加企业举办的有关专业竞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对于合作企业来讲借助学校培养掌握新技术运用能力的人才,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目前采取这种合作方式的企业有江苏微软件公司、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和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
3) 校企联合成立研发室。学院拥有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软件技术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人才优势,主动与周边的中小规模企业合作,在学校建立联合研发室,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同参与软件项目的研发,或将教师的个人成果采用贴牌销售的方式推向市场,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生产力。通过校企联合研发室,企业可以有效解决高端人才缺乏的问题,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降低项目开发的风险。对于学校来讲可以让教师参与企业真实项目的开发,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校内实习的机会,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真实的案例。目前采用这一方式合作的企业有紫光软件、常州天辰、上海大数等公司,特别是紫光通过研发室,组织骨干教师与优秀学生协助紫光完成了CMMI3评估。
4) 成立企业冠名班。随着软件企业在园区的集聚,人才成为影响软件外包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主动和企业合作,加快软件实用人才的培养,以冠名班的方式加以管理,企业在学院建立企业奖学金,奖励成绩优秀的学生。冠名班学员由企业在大二第二学期通过面试择优录取,冠名班成立后分二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为期1~2个月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岗位技能与企业文化教育,岗前培养一般采用工学交替的方式进行,一周中前几天在学校学习原有课程,后几天到企业参加岗前培训,或者是上午在学校,下午到企业。也可以根据岗位特点,在学校实施岗前培养。岗前培训结束后,企业给学生一个成绩,用于学分置换。
第二阶段是在企业进行为期3个月左右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完成后,企业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学生一个客观的评价用于学分置换,同时择优录用员工。
通过冠名班模式,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体现了工学交替的高职教育理念,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为企业输送了优秀毕业生;对于企业来讲,可以保证人员质量,缩短了员工培养时间,节省员工培训成本,提高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影响,还可以节省人力成本。
目前采用这一方式合作的企业的华夏科技、紫光软件、睿泰科技、软通动力、华阳软件、上海瑞纳、南京新华科技等,大部分公司十分认可冠名班,特别是睿泰科技已经明确提出所要新员工均要通过冠名班进入企业。
5) 实现招生、实训、就业一体化。根据省教育厅文件,我院软件技术专业积极与软件行业龙头企业合作,构建“2+1”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招生、实训、就业一体化,由校企双方联合培养软件急缺人才。对联合招收的高职三年制学生,前两年以学院学习为主,部分专业课程由企业派工程师执教,第三年以企业培养为主,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参加培训和实习。2008年我院与江苏微软技术中心、上海大数智能系统有限公司等签署了“2+1”人才培养联合办学协议,2009年我院又与IBM(中国)公司签署了“2+1”人才培养联合办学协议。在联合培养中,企业的人事经理、项目经理定期来校作就业指导、新技术讲座,学院和公司联合每学期召开企业活动周,组织学生参观合作企业,宣传企业文化,召开企业工程师与学生的座谈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专业竞赛活动,有力地推动了软件外包人才的培养。
6) 组织教师到政府、企业挂职锻炼。随着园区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政府部门也面临优秀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学校发挥专业人才优势,加强政府与学校的合作,选拔一批业务能力和责任心强、精通外语的教师到政府部门挂职锻炼,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协调政府部门做好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规划工作,同时通过挂职了解政府软件外包产业发展的规划,了解区域内软件外包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对软件人才的需求。近二年有多位教师到区科技局挂职锻炼。利用暑假时间组织青年教师以访问工程师的身份到周边软件企业挂职锻炼,不仅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时增强了软件技术专业与政府、企业的紧密关系,推动了校企合作,促进学生的校外实习和就业工作。
7) 协助政府建设IBM软件外包人才培训基地。政府为了发展软件外包业,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和IBM公司合作在新区建立IBM软件外包人才培养基地。教师全力配合政府,积极参与项目的前期论证和筹备工作。基地成立后骨干教师参与IBM基地的招生、管理和教学工作。
8) 加强校校合作。在重视和周边企业合作的同时,软件专业十分重视与兄弟院校的合作,通过合作开展学术交流,共同讨论研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引进兄弟院校先进的培养方案和实训平台,提高软件专业的办学水平,例如,与东软信息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东软IT实训平台;与加拿大BCIT学院合作办学,引进了BCIT先进的软件技术课程,同时组织7位骨干教师到加拿大学习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
5保障体系
1) 建立政产学互动的长效机制。聘请园区领导兼任学院的领导职务,并直接分管对外合作工作,进一步加强政府与学校的合作;聘请企业管理、技术人员、政府官员担任客座教授,定期来校为师生作讲座,为学生提供行业前沿的信息;每年年底承办由政府主持的校企联谊会,增加相互间的交流与沟通;定期组织骨干教师走访相关企业,了解企业的业务、技术和人才需求;在校内设立政府I-park奖教金和奖学金,奖励在“政产学”合作中作出贡献的教师和学生。
2) 思想观念上的保障。定期邀请有关专家来校作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讲座;组织骨干教师研究校企合作模式,到兄弟院校参观学习、交流校企合作的经验与做法;组织全体教师学习高职教育改革的相关文件和经典论文,统一全体教师的思想,提高全体教师对“校企合作办专业”理念的认识水平。
3) 组织机构上的保障。建立院系二级管理体制,先期采用项目方式管理,后期采用冠名班的形式管理,完善校企合作项目、冠名班管理制度。软服学院成立研发部,专门负责与周边企业的联系,系部由各教研室主任组成校企合作小组。研发部与企业沟通,达成意向时,系部相关人员介入,就专业、课程等进行深层次沟通,协助学院起草合作协议。合作协议签署后,项目移交系部同时转变为冠名班,由系部选择业务能力强、工作责任心强、具有企业经历的中青年教师负责冠名班的管理,定期到企业了解有关学生的情况,对于学生的思想、学习等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冠名班的运作情况直接纳入相关人员的年度工作考核。
4) 专业教学上的保障。为了保证冠名班的正常运行,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培训的对接,完善校企课程学分置换制度,利用校企专家委员会,有效解决校企课程置换问题,解决实习学生的后顾之忧;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根据已有的经验,充分考虑在大二第二学期或大三第一学期成立企业冠名班对教学计划的调整问题;根据软件外包行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在“宽技能”原则指导下,根据“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学理念,加快软件基础性课程的建设,在教学中推广基于软件开发过程的项目式、案例式教学;在项目实训中渗透ISO9000、CMMI3、ISO20007等软件行业标准,引进东软集团的真实软件开发项目,学生实行分组、分角色的方式,建立仿真软件项目开的实训环境,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为组建冠名班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5) 学生管理上的保障。根据软件外包企业对员工的一般管理要求,在软件专业实施“5S”管理,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定期邀请周边软件企业的高管来校作行业发展报告,定期组织优秀毕业生回校作讲座,建立校企合作宣传栏,宣传相关合作单位的基本情况、人才需求和企业的文化,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制订科学合理的学分置换机制。
6) 师资队伍上的保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的学历提升工程,另一方面开展青篮工程,不仅是在自己学院内进行,还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开展校企间的青蓝工程,青年教师和企业的工程师结对子。定期开展校企联谊活动,增强校企员工间的文化交流。组织骨干教师到加拿大BCIT学习先进的高职教育理论与教育模式。建立、建全专任教师到软件企业挂职锻炼的机制,利用冠名班、校企研发室实现教师与软件企业员工的一体化,推动“双师”型师资的培养。
6结语
软件技术专业在学院领导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政产学”三位一体高职院校软件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经过4年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专业方面,率先在省内高职院校建立了“苏微”、“IBM”校企联合培养的软件技术专业;在师资方面,通过“挂职”、“访问工程师”等途径,双师比例超过50%;在课程建设方面,和企业工程师合作开发C#程序设计、WEB开发技术、项目开发等项目式课程,“Linux操作系统管理”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被评为市级优秀课程,出版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材被评为省级精品教材;在学生就业方面,由于注重校企合作,主动适应软件与服务外包为业的发展,近三年软件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签约率超过96%,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 戴涵莘,李金祥,郑洪静,等. 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 现代企业教育,2010(4):29-30.
[2] 陈红喜.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政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决策,2009(12):6-8.
[3] 高兵. 政产学研合作促进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 教育探索,2009(12):16-17.
“Government, Industry and College”Trinity Training Mode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n Software Technology Profession
ZHAO Hangtao, LIU Yan
(Wuxi Profess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xi 214028,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