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小企业融资难

中小企业融资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小企业融资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小企业融资难

中小企业融资难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现状 原因 对策

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稳定经济的重要力量,其生存发展关系就业等民生大计,但长期以来金融资源向大型企业集聚的现象却始终存在,广大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仍十分突出,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中小企业融资难本质上属于一个经济问题、市场问题,必须用市场的手段来解决。需要政府、金融部门从体制、政策和机制等方面努力。

一、中小企业主资金供求现状

目前,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升至21%的历史高位。对资金的渴求,让许多中小企业主头痛不已。

据温州市经贸委的一份调查显示,今年一季度当地中小企业普遍感觉生存状况严峻,最突出的是企业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明显提高,以往贷款满足程度较高的亿元以上规模企业中,49.2%已开始感觉资金面吃紧,而中小企业更普遍感觉贷款难。

人行温州中心支行民间借贷利率监测显示,3月末,温州民间借贷市场综合利率水平为24.81%,一季度温州民间借贷综合利率单季上涨11.91%,比2010年第四季度涨幅高8个百分点。除此,上海、江苏等地的民间借贷利率也在飙升。

业内人士分析,银行“收紧银根”后,由民间资本构成的贷款公司或典当行会成为融资者在短时间融到大额度资金的首选渠道,所以即便利息上涨,许多急需大额资金的人还是纷纷选择小额贷款公司或典当行。

融资成本的上升,让本来就承受多重压力的中小企业,更加喘不过气来。“一些企业通过民间借贷短期周转,月息已经高达6分。”对眼下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忧心忡忡,如果银根继续收紧,会有很多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紧张的问题。资金链的持续紧绷,将导致中小企业出现倒闭的情景。更有人指出,小企业生存状况可能比2008年金融危机前夕更令人堪忧。

中小企业贷款难是非常明显,外贸出口民营企业承担28%比例,国有企业承担22%,剩下是外资,但是进口是反的。现在最突出的问题在信贷方面,企业贷款难已开始影响到很多中小企业的正常运营,而且比2008年还要难。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因

1、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经营风险高。随着企业的发展。创业初期使用的传统经营管理方式已经跟不上企业的发展步伐。部分中小企业仍存在着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管理能力不强、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且中小企业负债水平整体偏高,从而使金融机构信贷风险过高。一般而言,中小企业没有中长期目标,经营行为短期化(一般只有3年-4年),有较高的倒闭或者破产的可能。而其内部管理水平也处在中下游水平。

2、中小企业的规模和信用水平低下,制约其融资能力。一般而言,企业融资要具备“5C”,即品德、能力、资本、担保和经营环境,而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多采用业主制和合伙制,规模偏小。同时,许多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特别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另外,由于社会征信系统建设和信用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的滞后,信用信息传输渠道不通畅,导致银企双方信息不对称,极大降低了中小企业的信贷满足率。

3、缺少可供担保抵押的财产,融资成本高。由于银行对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抵押的偏好,一般不愿接受中小企业的流动资产抵押。而中小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固定资产比例小,特别是高科技企业,无形资产占有比较高的比例,缺乏可以作为抵押的不动产,风险大,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放贷要求。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因

1、金融机构体系的缺陷。在我国的融资格局中,银行贷款在企业融资来源中占有绝对比重,并且由于近年来信贷余额快速增长,而直接融资发展相对缓慢,贷款和直接融资余额的差距越来越大。而四大国有银行的高度垄断减少了中小金融机构能够获得的金融资源,限制了它们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能力,而大银行追求贷款规模效益和风险平衡又不愿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据统计,目前阶段我国占企业总量0.5%的大型企业拥有50%以上的贷款份额,而占88.1%的小型企业的贷款份额不足20%。

2、资本市场的缺陷。从直接融资渠道上来看。主要有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两种方式。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较晚、发育不完善且迟缓,企业通过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直接融资所占比重较小。从发行债券融资的情况看,国家对企业发行债券筹资的要求十分严格,目前只有少数经营状况好、经济效益佳、信誉良好的国有大型企业能通过债券市场融资;中小企业股票融资仅占国内融资总量的1%左右,中小企业主要的筹资方式还是银行借款。

3、信用担保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小企业的融资。目前,全国虽有各类中小企业担保机构3700多家,担保总额接近2000亿元,累计为中小企业提供1.35万亿元贷款,但仍不能有效满足中小企业的担保需求,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4、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不够。迄今为止我国还未出台一部完整的有关中小企业的法律,导致各种所有制性质的中小企业在法律和权利上的不平等,许多发达国家都已建立了中小企业特殊融资机制。

三、对策和建议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以银行信贷为主渠道的间接融资渠道是我国社会融资的主渠道,但随着货币政策的逐渐收紧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仅仅依靠贷款越来越难以充分满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拓宽融资渠道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专家表示,从根本上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需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形成合力。中小企业要加快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改变以往家族企业的经营模式,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综合采取上市融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产权交易、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直接融资渠道。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可以通过政府提供担保和各个层次的担保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解决信用不足、信用能力比较低的问题。

(一)新上项目要符合产业政策导向

小企业融资难,轻资产的科技型小企业融资更难,但高科技、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企业只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获得的融资难度就减轻了。如上海一家主要从事新材料研发的电子企业在短短7天内就获得上海银行上千万信贷支持,解了燃眉之急。

国务院2010年下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将从财税金融等方面出台一揽子政策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二)打破民间资本壁垒

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解决就业上的作用不容小觑,为何会出现融资难的困境,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将信贷资金更多向中小企业倾斜,让我们的大银行向中小企业倾斜,这是我们的产业政策,有利于结构调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从长远角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就是让民营经济进入金融领域,要加快速度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

(三)增加融资渠道

第一,银行信贷可设立专项中小企业资金。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从银行现在的信贷额度中,划出一个比例,作为专项中小企业信贷资金,这里的关键是不增加银行现有的信贷额度,同时严格界定中小企业的经营行为,在新的背景下对中小企业信贷也需要“有保有压”。

第二,股权融资。创业板、中小板、新三板,都可以成为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的渠道。因为上市融资对企业有门槛,对主营业务也是有比较明确的规定,只要把好这些上市的关口,监管到位,股权融资既能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又可以避免中小企业盲目“多元化”发展带来的风险和防止民间融资的无序乱像。

第三,债券融资。我们还没有中小企业的债券品种。中小企业发债一定是高风险债券。应该加紧中小企业债券发行机制和风险控制的研究,尽快推出中小企业债券的新的融资方式。

第四,加强对非正规金融的监管。民间资金规模越来越大,逐利性更强,有必要加强对民间信贷和民间金融行为的规范和监督。

(四)构建三大体系服务中小企业

第一,构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信用评价体系,第二部分是咨询诊断体系。

中小企业融资难范文第2篇

2006年底,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在西安、宝鸡、咸阳、渭南、汉中、延安、榆林等地,开展了全省范围内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专项调查,调查采取随机抽样、调查问卷形式进行。结果显示,陕西中小企业融资难,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陕西中小企业一般都是自生自灭,生长周期短,各领三五年。是哪些“瓶颈”因素影响了陕西中小企业的发展呢?

瓶颈一银行贷款难

长期以来,陕西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目前贷款难是最大问题,越来越显得突出。据调查,陕西金融部门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总额只占银行贷款总额度的10%~20%,这与中小企业对陕西经济的贡献很不相称。

西安经济开发区的一家民营企业老板介绍说,他的企业成立两年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市场前景非常好,年产值在400万元左右,利润在100万元以上,如果资金充足,年产值可以做到3000万元。但是竟然没有一家银行愿意给它贷款,所有资金均为自筹,极大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至于那些效益差的企业,大多更是无法获得银行贷款。

而银行也有其为难之处。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商银行内部审计局西安分局局长许兆龙解释,银行贷款有双向性,从银行本身的经营体制上来说,也有一定的困难,虽然现在有几家银行已经上市了,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还存在一些问题。同时不能否认的是,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成本高、风险高,银行完成一个大的贷款项目,相当于好几笔小贷款项目,因为银行每笔贷款无论大小所需要的人力成本没有什么区别,银行在考虑自身效益时自然会选择大项目,不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而对于信用等级高、具有创新能力、产品市场竞争力强的中小企业,银行当然会给予资金支持。

瓶颈二 担保难

多项调查表明,担保难是导致陕西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主要原因。2005年陕西中小企业因为无力提供担保而放弃银行贷款的数量大约30亿元左右。

由此看来担保规模太小。近两年陕西对中小企业提供的专项资金为2000万元,仅为广东的1/50、江苏的1/45、山东的1/40,与邻近省份的差距也很大。目前陕西有信用担保机构44户,批准注册资金22亿多元,实际到位只有60%,累计担保贷款不足30亿元,难以解决众多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

从企业自身原因来看,陕西的许多中小企业规模小、自有资金少,技术落后,产品结构不合理,市场占有率低,企业经营不稳定,投资风险大;一些企业的抵押物或担保物足值性和有效性较差,财务管理混乱,经营信息不透明,内部管理不规范,有的企业甚至设有两三本账,这种不规范的经济行为,要得到贷款当然很难;资金周转慢,陕西中小企业资金周转天数为341天,比全国平均高出了107天;信誉水平低,根据对246户中小企业的调查,资信等级在A级以上的只占31%,而且内部条件变化快,资信持续性差。

同时现在很多企业都不愿为别人担保,单靠企业自身力量向银行贷款更加困难。这就出现了一个现象:一方面中小企业贷款难,另一方面银行有钱贷不出去。

瓶颈三 上市难

陕西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手段微乎其微,像上市公司发行股票融资,这种直接融资方式用得太少,绝大部分还是以银行贷款为主。深圳中小企业板块已经上市两年多了,而陕西目前唯一通过上市审批的只有陕西建设机械股份公司一家。

原因在哪里呢?西安富士达科技股份公司总经理郭建雄认为:“中小企业板块,应该说对于每个企业都心向往之,但上市标准太高,令人望而却步。”

根据《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特别规定》,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何雁明解释:“当前,中小企业板块发行上市的标准与程序,与主板市场完全一致。陕西能符合条件的企业不多。”

同时其上市费用较高,也对企业的选择有相当影响。据一上市公司某部门负责人算的一笔账:“上市前企业至少要拿出400万元左右的‘运作’资金。主要支出律师费、会计事务所审计费、评估费、辅导费、投资项目可行报告费(一项约20万左右)等,这些只是相对比较固定的支出。还没有包括这些人员的差旅和招待费,更重要的一处是公关费。而且更多的费用是上市后的支出。”

对于正在急于寻求资金的中小企业来讲,这笔资金应该是不小的数目。更何况这几百万元仅仅是通过证监会审批前期所需的支出,还不能保证一定能被通过。即使被通过,也需再等候约一年时间才能上市,中小企业哪里有更多实力和精力去等待。

探究中小企业上市难的原因,何雁明教授这样认为:主要是因为我国的资本市场不发达,目前资金市场的改革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现在社会上钱很多,银行有钱,很多企业也有钱,居民个人手中也有钱,但为什么中小企业还是融资难呢?这就是资本市场不发达造成的。银行收了很多存款贷不出去,老百姓手中的钱也投资不出去,因为中间缺少通路,企业需要的钱拿不到手,而社会上有钱却用不掉。应该有很多种渠道能使钱流转起来,但我们缺少这种机制。

瓶颈四融资渠道单一

从陕西省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融资情况来看,自筹资金约占65%;银行贷款约占20%;股权融资约占3%;风险投资约占1%;存量变现约占8%;通过其他渠道融资约占3%。

据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对全省246家中小企业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全省中小型工业企业每年流动资金需求量约3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需求量约500亿元,合计800亿元左右。但是目前陕西全省中小企业的实际融资每年不足300亿元,仅为需求量的1/4,资金缺口达500亿元。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是自筹和存量变现等,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手段太少,90%以上中小企业还是依赖银行贷款。

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上市融资、发行债券、财政融资、政策性扶持资金都很难靠上。所以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解决资金供给需求问题,应该拓宽融资渠道,既需要国内的市场,还需要借助国外的市场。

除以上瓶颈之外,从整个金融环境来看,何雁明教授还认为我国银行结构不合理,过于单调,大银行多,小银行少,社会上的钱绝大多数集中在大银行手中。从世界范围来比较,我国的金融市场不发达,银行业也不发达,仅与国内发达地区比较,台湾有100多家商业银行,香港有1000多家,连澳门都有40多家银行,中国大陆小银行实在是太少了。这就导致了银行之间竞争不强,服务理念差,比如有的地方的银行小企业去开户,存款金额低于50万元的都不予受理。实际上银行也是做生意的,做生意就应该不管大客户小客户都一视同仁,这才是应有的服务理念。

对此,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小企业服务协会副会长王治国认为:我们的社会缺少一种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理念与氛围,这是一种社会责任。政府非常重视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能创造财富,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对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所以服务于中小企业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事,是一种社会责任。

如何逾越融资困境

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既要疏通现在的银行贷款渠道,又要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在解决银行贷款问题时,既需要银行的改革创新,也需要企业自身的规范,还需要政府、协会的推动。

为此,陕西有关部门欲出台《陕西省关于开展中小企业联合贷款业务的实施意见》,若干协作银行分别提供一定数量的信用贷款,与定点担保机构组成贷款联盟,并与省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按照严格的评审程序确定优秀扶持项目,联手为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贷款。

联合贷款全部为信用贷款,由定点的担保机构进行担保,贷款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陕西省内依法注册的各类中小企业,重点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科技型、就业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农副产品加工型、出口创汇型和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首期联合贷款暂定为100亿元。

如果信贷出现风险,则按照责权利对等和风险共担的原则,由合作各方共同承担相应责任。陕西省政府将以财政拨款形式建立联合贷款风险准备金,专门用于对联合贷款中出现的风险进行经济补偿。

这种联合贷款就是要创新金融服务形式,沟通银企关系,化解金融风险,确保信贷安全,切实解决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贷款难、担保难以及金融机构放贷难、收贷难等问题。联合贷款业务年中首先在西安、咸阳、榆林等地进行试点,计划于年底前全面展开。

陕西省中小企业局局长王锋表示,从目前陕西的信贷环境来看,还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除了组建再担保机构外,还将建立风险准备金,化解担保风险,同时鼓励民间资本参股组建担保机构,力争三五年内使全省县以上地区有担保机构,形成省市县三级担保网络;建立政策扶持性专项基金,对已经设立的专项资金争取追加额度,在有条件的市县设立地方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深入推进中小企业法人产权交易试点,加快信用管理体系建设。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商银行内部审计局西安分局局长许兆龙提出如下建议――

1.改善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环境,加快中小企业信贷制度的立法。首先要制定中小企业的行业标准,明确中小企业的界定方法;其次要明确各类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信贷制度中的作用与功能,制定中小企业贷款的具体管理办法和优惠措施。

2.建立健全国有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管理体制。首先在贷款投放上要淡化企业属性,真正以效益为行为准则。在选择贷款对象时,做到“不管大中小,只要效益好”。其次,要调整信贷结构,在新增贷款增量中使中小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在贷款投向上,要体现重点扶持政策,相对集中于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和企业,帮助它们加快技术进步与结构调整,引导其向“精、专、特”方向发展;不断改进和完善贷款办法,提高贷款审批效率,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加强对贷款企业经营情况的检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3.注意发挥地方金融机构的作用。一是地方金融机构较为容易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的法人治理结构,有较强的活力和约束力;二是地方性金融机构业务活动地域跨度小,客户接触频繁,拥有地缘优势、人缘优势、资产监控优势;三是地方性金融机构规模小,经营成本低。

陕西省一些中小企业老板呼吁:尽快建立中小企业投资基金会。他们认为目前陕西中小企业中有不少既有市场前景,又有技术含量,但苦于没有资金,应尽快建立中小企业投资基金会,以大资金带动小项目良性发展。

“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兴”,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对于中小企业也要提高自身素质。陕西省工商联副会长何建民认为,中小企业应在内强自身外树形象上下工夫,打造诚信企业,并注意改善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提高产品竞争力,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经济实力和良好信用,取信于社会,取信于公众,取信于银行。

何雁明教授建议,中小企业要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分流融资需求。具体说来:一要敢于利用企业内部股权融资,在我国资金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这一融资渠道能迅速筹措资金用于企业生产和发展,有效缓解资金紧缺的矛盾;二要善于开展表外融资,这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未反映的筹资行为,即企业在融入资金时,无须改变原表中资产、负债的现状,例如租赁、应收账款出售、应收票据贴现等;三要注意融资与融物相结合,例如采用融资租赁方式。

2007年7月1日,对于所有陕西中小企业来说,应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经过两三年的调研总结,终于在这一天正式出台《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其目的是希望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信用、经营和财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我们相信陕西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不久将会得到缓解。

相关链接

陕西出台四项措施破解融资难

2007年3月29日,由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牵头,联合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证监局、陕西省银监局、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企业,通过会议、座谈、报告会等多种形式,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寻找突破口。经过多方协商,确立了服务于企业的以下四项措施,力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一是发挥政府、银行、企业和担保机构积极性,设立陕西省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在保证金融安全的前提下,促进中小企业担保、贷款和上市。

二是建立“一体两翼三层次”的担保网络体系。即:以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政策性担保机构为主体;以商业性担保和民间互担保为两翼;建立省、市、县三级管理的包括事业法人、企业法人和社团法人并存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中小企业融资难范文第3篇

一、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1、中小企业资本金严重不足,资产负债率很高。一旦资金链条断裂或脆弱,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受到沉重打击。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具有初始资本投入不足的特征。企业创立时的初始资本投入,主要取决于发起人的资本力量和所规划的事业规模。一般而言,中小企业主要适于从事于大企业的配套协作生产或服务业等对规模要求不高的生产经营,因而其初始资本不会很大。在我国,中小企业在改革开放之前多为地方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又大量涌现出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其企业所有制形式也变得多样化,有集体企业、联营企业、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其他企业等。地方财力的分散性、乡镇财力的有限性、民营经济发展初期资本原始积累的不足,以及20世纪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期所吸引外商投资的结构特征,都决定了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创办之初的资本投入是不够充足的,即资本金不足。

2、财务制度不健全。由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依靠创新成长、依靠指导成长阶段,未能形成一套科学的、制度化的管理体制,因而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普遍存在着下列问题:缺乏严密的资金使用计划,资本周转效率较低;在存货管理和债权债务等方面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随意性较强;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及制度,不具备大企业那种内部资金调度能力;不注重吸收外源投资,而将运营资金盲目用于固定资产投资;重视利润而忽视现金流量的管理,消费过高而导致积累不够。这些问题导致了财务管理的乏力,进而加剧了企业融资的困难。

3、技术水平低,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我国目前中小企业普遍技术水平不高,对科技活动的支持力度小,地区分布不均衡。据江苏省统计局的《江苏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显示,2004年末在江苏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中开展科技活动的有5,454个,占13.35%。在大中型企业中,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为49.70%,小型企业中开展科技活动的占10.31%。在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中,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分别占63.15%、25.01%和11.84%,企业科技活动主要集中于苏南地区。

制造设备情况反映企业的工程化能力。根据2004年浙江省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调查结果显示,57.8%的企业装备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0.6%的企业装备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1.6%的企业装备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从这个指标看,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在了全国的前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需加强。

就学历水平而言,我国中小企业员工的学历水平普遍偏低。《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组以2004年度我国全部中小工业企业,共计273,263家为样本进行了评估,并发表了《2005年中国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本次调查在考察中小企业员工素质问题时,调查了企业员工的受教育时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员工的受教育时间平均仅为11.89年,大体相当于高中教育水平。高中及以下员工比例占了全部企业员工总数的3/4,其中初中及以下员工比例为31.61%,高中教育水平员工比例为44.43%,大专为14.84%,本科为8.15%,研究生以上为0.97%。上述状况表明,我国中小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当然,中小企业员工素质的这种构成与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和自身发展阶段有着密切联系,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甚至不需要多高的劳动技能,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企业员工的基本素质则是决定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银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1、由于受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趋于“两极分化”。在我国长期以来,商业银行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然而,现实情况却是,银行出于对资产质量和风险收益的考虑,加之众多商业银行之间又没有严格的市场定位,它们在对企业的金融支持上都十分谨慎,最易受到宏观调控、压缩贷款规模的影响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样,产生的效应必然是现有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大多向实力雄厚的大中型企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聚集,即便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活动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一方面产品有销路、企业有效益、资信良好的优质中小企业,成为各家银行的争夺对象,大家纷纷实行客户经理制度和“黄金客户”制度,建立绿色通道,加大其授信额度,改善金融服务,甚至压低利率竞相争贷。而这部分企业由于资金相对充裕,对贷款的需求反而不大,有的甚至于不需要银行贷款;另一方面一些有发展潜力而目前状况并不十分好的中小企业,由于银行方面尚缺乏识别能力,往往受到冷落。

2、银行对贷款责任人的追究很重,而激励机制却不够。目前,银行对从事信贷工作人员的责任追究很重,一笔贷款的失误即使不是信贷员的责任,也可能使其终身受到牵连,而他们的报酬却与大家差不多,基本上与贷款本息的回收无关。少量的奖金与其责任相比,无论如何都是不相称的。因此,本来很吃香的工作,现在有些人却不愿意去做,普遍存有恐贷、惧贷心理。一些信贷员反倒愿意从事党政工团、后勤等相对不用负很大责任的工作。

3、银行抵押条件过于苛刻,贷款程序复杂,贷款成本高,审批权限受限。银行虽然实行抵押担保制度,但落实起来却很困难,贷款手续繁杂,尤其是抵押手续,使很多中小企业贷不到款或不愿贷款。

(1)中小企业普遍具有规模小、固定资产少、土地房产等抵押物不足的特点,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抵押物用于贷款抵押的难度较大,拥有较大规模厂房和先进设备的个体、私营企业更是微乎其微,有的企业甚至只是租赁经营,更没有有效的资产可用于贷款抵押。

(2)抵押物的折扣率高。目前,抵押贷款的抵押率,土地、房地产一般为70%,机器设备为50%,动产为25%~30%,专用设备为10%。

(3)评估登记部门分散、手续繁琐、收费高昂。企业资产评估登记要涉及土地、房产、机动车、工商行政及税务等众多管理部门,而且各个部门都要收费、收税,如果再加上正常贷款利息,所需费用几乎与民间借贷利率相近,普通中小企业难以承受。

三、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

1、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法律、政策尚未完善。作为一个提供公共产品的部门,政府应该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完善的法律和政策支持。而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政策体系还不完善。首先,专门的信用法规尚未出台。与信用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刑法》等,但尚未有专门的规范信用活动的法规,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缺乏相应的法律支持。其次,虽然200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该法对于融资问题仅仅规定了20个条文,且都是概括性的规定,并且尚未出台有关的实施措施和办法。另外,对于民间融资,该法也只有几个抽象性的条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且缺乏与之相配套的金融、信用担保、风险基金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2、资本市场不完善,进入门槛过高。虽然,我国已于2004年5月2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启动了中小企业板,但国家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而在政策上限制企业股权融资的门槛。《深圳证券交易所设立中小企业板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中小企业板的上市公司要符合主板市场的发行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只有很少部分能越过这个门槛。主板市场的上市规则中一般有“三年连续盈利”的要求,而高科技企业由于技术创新能力较强,使得技术升级换代快,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时间短,无法达到上述条件。按照目前我国主板市场的上市标准,企业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数额不少于3,000万元,股票发行后公司股本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而中小高科技企业一般都处于创业期,生产规模偏小,无法满足主板市场的上市条件。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股份公司的发起人股东不得少于5人,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1,000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1,000人。这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数相对较少的中小企业(尤其是东南沿海的许多家族式的私营企业)。

四、信用担保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担保公司在我国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信用担保机构。信用担保机构是社会化的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政策手段,信用担保机构主要是以地方经贸委会同财政、银行等部门共同组建,担保资金主要是地方政府预算拨款。二是互助担保机构。互助担保机构是中小企业为缓解自身贷款难而自发组建的担保机构,它以自我出资、自我服务、独立法人、自担风险、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和主要特征。三是商业担保公司。商业担保公司是一般以企业、社会个人为主出资组建。担保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

1、担保机构注册资本少,担保能力与担保需求矛盾突出。调查显示,我国大多数担保机构普遍存在资本实力不足、业务规模偏小、主营业务亏损、自身信用不足问题。据调查,目前国内注册资本金在1,000万元以下的担保机构有1,756家,占总数的47.24%;注册资本金在1,000万元至1亿元的有1,776家,占总数的47.78%。也就是说,注册资本金在1亿元以下的占担保机构总量的95%。以国有存量资产为主组建的政策性担保机构,注册资本不易变现,担保资金严重不足,影响担保公司的信用度,银行很难接受,降低了担保公司注册资本作为金融杠杆工具的乘数放大效应。

中小企业融资难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中小企业;融资难;金融创新

一、引言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我国科技创新、推动我国居民充分就业、繁荣市场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中小企业融资难是经济学界长期讨论但较难解决的重大问题。自2013年互联网金融步入快速发展,凭借互联网的开放自由、信息透明、覆盖面广等优势,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非常迅速。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是随着融资成本的提升、宏观经济形式趋紧、网络P2P借贷平台频频出现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笔者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概念内涵,重点探究互联网金融时代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为在经济转型期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提供理论建议与对策。

二、互联网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概念内涵

1.互联网金融概述内涵

目前,学术界、实务界都没有对互联网金融(InternetFi-nance)的定义进行标准化的描述,政府部门也没有制定明确的条文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与概念内涵进行阐释,但是各方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具体内涵基本形成了共识,即互联网金融就是金融企业或互联网技术企业凭借互联网技术开展电子支付、投资交易、资金融通等金融服务的模式与形态。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然是金融,互联网技术及精神是改造传统金融的技术手段与应对策略。从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角度分析,互联网金融时代要化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就必须发挥互联网技术在金融行业应用所带来的技术优势,通过技术的进步来降低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与资金融通流程。

2.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概念内涵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学术界长期重点研究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形势严峻、实体经济经营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政府绕不开的宏观调控问题。基于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笔者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资信状况欠优,故而很难与金融企业达成借贷协议,无法获得正规金融体系的借贷资金;第二,部分优秀的科技类、资源类中小企业,由于具备了一定的抵押物,故而能获得商业银行的支持,但是中小企业的融资过程耗时长、效率低、成本高昂,从而降低了中小企业向正规金融体系融资的积极性;第三,由于中小企业无法获得正规金融体系的支持,或者说无法顺畅的获得正规金融体系的支持;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寻求影子银行的资金支持是被迫之选,从而衍生出第三个内涵:融资成本高昂,在经济形势较好的环境下,企业经营的高盈利能来能勉强维持非正规金融的高昂融资成本,影子银行的运行模式可以持续,但在当前国内经济增速下滑与国际经济形势不稳的经济困境下,影子银行模式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

三、互联网金融时代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探究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要想真正地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就必须要坚持政府合理引导为基础,中小企业自身强化建设为核心,金融机构全面协作配合为保障,运用互联网金融的技术与精神,齐心协力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推动就业的稳定与经济转型的平稳。

1.政府部门合理引导为基础:加速信用体系与担保体系建设,规范互联网金融市场行为支持企业融资

在经济景气度不足的背景下,缺乏政府的宏观调控,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说,中小企业融资难是符合经济规律的,因为在金融市场上资信情况较差、抵御风险能较差的经营体就不应该容易获得资金支持,当然这只是从纯经济角度来分析问题。鉴于中小企业在繁荣市场、促进就业、推动科技进步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政府必须要合理引导金融机构与企业,真正帮助中小企业化解融资难问题。在已有的研究文献中,许多学者探讨了成立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基金、调整金融机构考核机制、开辟中小企业信贷绿色通道等对策建议,笔者认为这些政策虽然短期有效,但是仍是治标不治本,政策的持续性较低。市场经济体系下,金融机构作为企业经营体,控制经营风险、追求经营利润是市场经济的自身规律,任何措施想通过政府干预来扭转,其实际效果是欠佳的。故而政府要进行宏观调控,必须结合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采取政策既有利于帮助中小企业融资,也能确保金融机构能够持续化经营。第一,借助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加速信用体系建设,降低中小企业借贷的信息不对称性,通过信用体系的建设,使得优秀的中小企业脱颖而出,获得资金支持,促进其持续发展,而本身经营理念落后、经营效率欠佳、发展前景不足的中小企业就应该逐步淘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并不是“一刀切”的帮助所有中小企业去融资,而是应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升社会生产效率;第二,利用信息技术的完善与大数据分析,建立全国统一的担保体系,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提升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的内在动能,规范互联网金融市场行为支持企业融资。

2.中小企业强化自身为核心:注重核心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扎实打磨企业拳头产品来获得良好的征信

中小企业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核心,因为只有中小企业自身的管理不断优化、技术持续进步,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才比较乐观。相反,若中小企业本身管理松散、技术优势缺乏、企业产品的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较低,那么就算获得了融资支持也只是变为小型的“僵尸企业”,并不能真正促进市场繁荣,也不能实现经济转型的成功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必须要强化对中小企业自身能力优化的环节上来。第一,对于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若有技术创新的需求与可行性,要强化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将企业的资源集中在研发层面,厚积薄发,通过形成技术竞争优势来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得高利润回报,这将会改善金融机构对自身的信用评估,从而获得资本支持,并且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优质的科技企业能更便捷的获得互联网金融企业支持;第二,对于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来说,其并不一定具备研发实力,所从事的业务也不需要科技创新,在这个时候就必须要注重自身的经营管理,扎实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来获得良好的征信,例如,注重产品质量与市场开拓,通过对产品质量的严把关,获得市场;严格控制成本,降低企业内部的不必要开支与浪费;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定明确的激励约束机制,优化人员结构,提升员工的工作效能与单位产出。

3.金融机构全面协作与创新:重视企业融资信贷产品的创新,形成互联网多层次的中小企业信贷产品

不可否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政府的引导是基础,中小企业自我完善是重点,但是金融机构的全面协作与创新也是经济不景气情况下,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保障。从这个思路来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化解对策,笔者提出以下建议:第一,重视金融机构协作,商业银行与保险、证券及信托机构全面协作,既能降低中小企业信贷的不确定性,还可以给予中小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解决方案,从而满足不同中小企业差异化的信贷需求;第二,金融机构要重视创新,推出符合经济环境形式、契合市场需求的金融信贷产品与资金融通工具,如最近非常火的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DS、CRM、CRMA、CRMW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第三,要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作用,通过产品创新实现多层次的中小企业信贷产品,从而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多种方案。

中小企业融资难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制度非均衡;制度变迁;交易费用

[DOI]10.13939/ki.zgsc.2016.01.116

1 引 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中占据着特殊的重要地位,对增加就业、活跃市场、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2年以来,国家为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相继出台“国九条”“银十条”“小微企业二十九条”等政策措施,但收效并不显著,资金供给上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及成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文献综述

林毅夫和李永军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2001)中指出: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方案是不可行的,唯一的方法是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理想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应该由商业性中小银行和合作性贷款金融机构组成,这些金融机构主要是地方性金融机构;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必须有一个完善的法规和监管体系。大力发展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本出路。

张杰的《民营经济的金融困境与融资次序》(2000)中指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国家的正确策略选择应当是放松对民营经济内生性金融制度创新行为的限制,想方设法让民营经济首先从其内部获取必要的金融支持。国家的政策导向应该主要着眼于培育适合民营经济特性的金融中介机构。

除上文所述,许多学者都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也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但目前多数讨论仍停留在一般意义上进行,更多地将制度因素作为外生变量加以考虑;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现有文献中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描述已与我国现阶段具体国情不相符。笔者通过整理2012年以来的中小企业融资信息,对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进行符合客观实际的描述与分析,以此为基础站在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旨在为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供新的视角。

3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达4000多万,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8%以上。中小企业的繁荣发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下面将从四个方面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3.1 约四成企业有借款,小型企业更倾向于向亲戚朋友借款

调查显示,超过62%的企业目前没有任何形式的借款。余下38%有借款的企业中,超过80%的企业最近一年中只有一次(47.5%)或者两次(35.6%)借款经历。关于借款来源方面,民间借贷的重要性值得关注。在与百度公司的合作调研中,“民间借贷”的搜索量在2011年和2012年与小微金融有关的100个关键词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小额贷款”。

观察企业的最大借款来源可以发现,相比小型企业,微型企业选择“向亲戚朋友借款”的比例较大,达到24.3%。处于起步阶段或规模较小的微型企业往往没有历史信用记录,更多地依靠亲戚朋友借款来满足其融资需求。

3.2 三分之一的企业希望得到长期资金支持

调查显示,在有借款的企业中,63.3%的借款期限在1年及以下,融资需求具有短期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信贷周期较短。但是,我们同时看到,在那些有着1年以上长期借款融资需求的企业中,现有借款为短期借款的企业占比达到32.9%,“短贷长用”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借款规模在5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比超过50%,其中10万~50万元规模的企业占比最高,达到37.2%。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主要出于临时性周转资金的需要,通常所需资金数量不大。

3.3 四成企业融资成本超过10%,两成企业存在一定还款压力

59.4%的中小企业表示借款成本在5%~10%,四成以上的中小企业表示借款成本超过10%。2012年6月和7月,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两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然而据调查显示,66.1%的企业并未感受到两次降息带来的成本降低效应。相比收入、赢利稳定,贷款规模大的大企业,中小企业由于赢利水平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差、缺乏抵押物等原因,贷款议价能力较弱。基于此现状,央行降息的效应大部分被大企业所吸收。3.4 银行仍是融资首选渠道,但存在较大改进空间

在争取外部融资时寻找资金来源的优先顺序方面,有66.7%的小微企业主将向银行贷款排在第一位,显示银行在当前融资市场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

关于在向银行融资时所遇到的问题,“贷款到位时间较长”反映最为集中,占比达到45.8%。无法提供足够的抵押或担保物(41.1%)、不能提供合适的财务报表(31.3%)、贷款成本较高(28.3%)等问题也备受关注,给银行提示了改进方向。

关于融资成本,31.8%的中小企业主认为成本最高的借款方式是向银行贷款,占比最高。结合调研走访了解到,很多中小企业表示向银行贷款虽然名义利率较之其他方式并不高,但包含着很多隐形要求,一些放贷还附加了相应比例存款、购买理财产品等硬性要求,致使其综合成本较高。

4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着眼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现状,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与方法,笔者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4.1 中小企业对新的融资制度需求大于现行金融制度供给

所谓的制度非均衡就是人们对现存制度的一种不满意或不满足,意欲改变而又尚未改变的状态。之所以出现了不满意或不满足,是由于现行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的净收益小于另一种可供选择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也就是出现了一个新的赢利机会,这时就会产生新的潜在的制度需求和潜在的制度供给,并造成潜在制度需求大于实际制度供给。从供求关系看,制度非均衡就是指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出现了不一致。也就是说,在由于制度供给不足而导致的制度非均衡状态下,现行制度供给的缺陷阻碍了潜在收益的实现。目前我国的金融制度供给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在推行“赶超”战略的计划经济时期,为了支持不符合我国比较优势、不具自生能力的重工业的生存和发展,我国建立了以大银行为主的高度集中的金融体制并一直延续至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现行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金融体系主体架构并非针对中小企业而设计,很多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评估和成本收益模式不适应中小企业的特点。

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经营风险高。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进入门槛低,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更为激烈,除少量高科技创业型企业外,大部分研发投入少、技术水平低,因此抗市场波动的能力一般来说相对比较薄弱。二是缺乏抵押物。中小企业大多都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所投入的设备极为有限,尤其是缺乏具有更高流动性、可以作为银行抵押物的不动产。三是信息不透明。中小企业一般管理不规范、内部规章制度不健全、随意性较大、权力比较集中,大部分信息都是内部化的,一般没有经过审计的合格财务报表,财务状况缺乏透明度。

对银行而言,面向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较大、难以把控,而且中小企业一旦破产银行的贷款很难收回。但是国有大型企业有国家财政作为后盾,风险大大降低。因此就导致了银行为控制风险、保证盈利而嫌贫爱富现象的出现。银行为降低风险,必然会要求中小企业在提供了足够的抵押物后才敢放款。另外银行从运营成本考虑,单位贷款处理成本随贷款规模上升而下降,做中小企业贷款将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因此银行不愿意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而是更愿意贷款给贷款规模大的大型企业。

随着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相继出台,越来越多的银行都提出要服务中小企业,以中小企业业务为发展重点。然而,银行要成功服务中小企业,仅仅明确这样的市场定位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与中小企业特点相适应的金融体制。

另外,担保机构本应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弥补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用空缺,从而化解制度障碍,为中小企业找到一条现实的融资途径,但效果很不理想。实地调研的结果显示,在目前有借款的企业当中,有70.2%的中小企业虽听说过但是从来没有使用过担保公司。可以看出,在需要信用担保以取得贷款时,担保公司并不是中小企业的首要选择,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小企业委托担保公司提供信用担保服务成本较高。担保行业运营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约束,担保公司的公司治理基本规范缺失,银行和担保公司之间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银担合作准入门槛过高,担保行业缺乏独立的法律法规和明确有效的监管等。由上述分析可知,现行金融制度的供给不足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直接原因。

4.2 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局限性

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来实现。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主体是国家和政府。针对中小企业融资不足问题,我国出台了许多相关措施以建立和完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法律体系。如《中小企业促进法》、财政部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风险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和改进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指导意见》等。同时,各地政府也就中小企业和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规定。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没能很好地解决。究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三点。

第一,由于制度供给是根据经验而不是根据现实的需要,所以制度可能符合发展的需要,也可能不符合发展的需要,低效性不可避免。强制性制度变迁有可能违背一致同意原则,尽管某一制度在强制运作,但其可能违背了一些人的利益,这类制度很难保证有效率。由此可以看出,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所出台的相关政策法律的实施并不一定能保证药到病除,并且由于这种强制性制度约束性强,一旦不符合实际需要,便可能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破坏。

第二,制度发展的不均衡使得新生制度作用受到限制。制度之间相互影响,任何一个制度都不能单独地存在,必然受到其他制度的制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用的渐进式制度变迁的道路导致了制度发展的不均衡,核心政治经济制度会对新兴的制度产生制约,发展缓慢的部门会对发展快的部门产生制约,因而我国的新生制度往往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第三,政府作为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主导者试图使制度变迁向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这种偏好可能是与社会经济的利益不一致的。因此,由政府主导建立的新制度可能不能解决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会综合考虑到政策对社会经济的作用、对个人声誉的影响、对部门权力的影响等方面,这与政策所需的单一的社会经济职能是不一致的。目标的不一致,使得最终的政策选择难以充分满足经济生活的需要。还需要说明的是,即使政府的偏好与社会经济的利益一致,由于其有限理性和认识,了解制度不均衡以及设计、建立制度安排所需信息的复杂性,仍然不能矫正制度安排的供给不足。

4.3 交易费用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制度的有效性

交易费用的思想最早来自科斯,他在《企业的性质》中指出,交易费用是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要支付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假如交易费用无限大,就根本不会存在任何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人类社会就会处于完全无序的状态。交易费用下降,经济制度的效率就会提高。下面从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前的搜寻和信息费用、贷款过程中的谈判和签约费用及贷款后的监督和执行费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由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经营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信用意识薄弱等特点及其与银行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银行在向中小企业贷款前搜集其信用、经营等信息的成本巨大。在贷款过程中,银行与中小企业的谈判和签约是一个烦琐的过程。在借款人提出借款申请后,银行在之前搜集到的信息的基础上对借款人进行信用分析和贷款可行性分析,在同意贷款的情况下,银行还要与借款人就贷款的具体条款(包括贷款的用途、金额、期限、利率、违约责任、担保等)进行谈判,最后,在谈判达成一致时,借贷双方要签订贷款合同以及附属的担保合同,要对抵押物进行登记,对质押物进行过户。可以看出,贷款过程的谈判和签约将花费较长的时间,交易的费用也会很高。贷款后银行要对贷款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不仅要经常检查借款人和保证人的情况,还要定期对抵押物和质押物的价值进行检查和分析,因此,监督的费用也较高。

除通过银行间接融资获得资金支持外,中小企业也可通过证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但中小企业同样面临上市手续烦琐、审批耗时、道路艰辛、公关费用高等问题。因此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当交易费用很大、交易成本较高时,企业不会选择通过金融机构或证券市场获取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张杰.民营经济的金融困境与融资次序[J].经济研究,2000(4):3-10,78.

[2]金明华,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经济管理,2006(19):90-93.

[3]金祥荣,张璐璐.正式制度与企业融资:前沿理论述评[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145-153.

[4]肖玉香.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94-96.

[5]朱峻宏.民间借贷: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0(21):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