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读书活动评价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评价主体
1、自我评价。根据课外阅读情况,学生定期进行自我评价。评价周期不能过短,避免增加学生负担,挫伤学生阅读积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1周做一次读书活动总结,反思成效,制定下周阅读计划。
2、组员互评。将学生分成四人阅读小组,每周由组长主持互评阅读收获,副组长负责统计,在全班交流。也可以推荐本组读书笔记佳作在全班展示,共享成果。
3、教师评价。教师要提前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状况,采用激励性评价原则,全面评价学生阅读效益,指导学生课外快乐阅读。评价可采用定量评价――百分制法;也可以采用定性评价,以鼓励、督促为主。
4、家长评价。家长评价是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评价。家长评价主要建立家校联系卡,让家长定期记录学生在家阅读情况,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教师。这种评价不设统一标准,只要求家长参与即可。
二、评价内容
1、阅读数量。《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学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阅读数量评价是课外阅读的基本评价。主要采用分段评价的方法。新教材每册书都附有课外阅读推荐篇目1-2部,基本能达到260万字的阅读总量。可以建立学生个人阅读档案卡,便于教师随时了解学生阅读情况,帮助学生按时完成课外阅读任务。
2、阅读情感。兴趣是学生课外快乐阅读的动力。阅读情感评价主要为了掌握学生每天自觉完成课外阅读的情况,以便教师随时调整阅读任务,使学生保持课外阅读的热情。情感评价采用自我评价、组员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采用笑脸制,阅读兴趣高涨,得三个笑脸;有阅读兴趣,得两个笑脸;阅读兴趣一般,得一个笑脸。通过阅读情感评价,使学生逐步学会自我管理,自我阅读,自我成长。
3、阅读习惯。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语文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终身发展非常重要。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评价。
⑴阅读计划。学会制定阅读计划,按照规划完成初中课外阅读总量。教师检查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分阶段执行情况,及时提出建议,督促实施。
⑵阅读速度与效率。经过初中三年的阅读实践,学生默读现代文的速度一般达到每分钟500字。可采取逐学段检测,渐进达标的方法。默读效率的评价可采用设计阅读问题,让学生定时、定点解答检测。
⑶正确流畅的朗读。仿照普通话测试方法,根据学段、学生阅读水平选择篇目,计时阅读,按照朗读的流畅程度和读错字音、填字、漏字等情况综合评价。
⑷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活页课外读书笔记本,自行设计目录、插图;每学期末分类整理,教师检查,展示评选。
4、阅读能力。阅读能力评价主要采用定量评价。根据阅读材料类别,参照语文检测卷设计课外读物考题,让学生限时作答,以得分为主要依据检测学生阅读能力,以便教师快速了解学生阅读情况,调整指导策略,促进学生课外快乐阅读。
三、评价方式
1、活动评价。活动评价就是通过开展课外语文活动评价学生课外阅读效果。每周按班级、每月按年级、每学期按学校组织一次课外语文活动,如“读书笔记展评”“好书推介会”等。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读书兴趣,营造书香校园。
2、展示评价。展示评价就是通过学生课外阅读成果的展示评价学生课外阅读收获,引导学生快乐阅读。在学习园地开辟“阅读专栏”,设计版面、分类展示;创办班报,成立编委会,按小组轮流值周办报,展示阅读成果;利用黑板报、橱窗栏、广播站等多种载体,共享阅读收获。
3、记录袋评价。成长记录袋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评价方法,主要搜集能够记录学生课外阅读过程和终结性的材料,包括课外阅读计划、阅读卡片、阅读总结;获奖证书、发表文章、荣誉证书等。每学期结束,组织教师、家长、学生参观展览,评选出“最佳记录袋”,借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热情,点燃学生课外快乐阅读的火把。
自从开展课外快乐阅读以来,我们一边组织课外阅读活动,一边进行行动研究,不断探索课外阅读评价的策略,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互相结合,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断提高课外阅读质量。
【关键词】读书习惯 教师引领 家长参与 活动与评价
读书是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书籍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源泉。不喜欢读书的学生,是思想贫乏的学生;不重视读书的教师,是平庸的教师。语文教学内容很广泛,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尤其重要。
通过调查,我校30%的初中生没有时间阅读,60%的初中生从不去图书馆借书,他们的课余时间大多在上网、看电视或参加其他活动。因缺乏足够的阅读量,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受到影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繁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健康,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以渊博的知识去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
一、教师是培养学生语文读书习惯的引领者
语文早读时间,要让学生放声朗读。课堂上,要通过范读、齐读、默读、速读、分角色朗读、背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质疑,在读中品味艺术特色,在读中训练创造性思维。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结合语文学科特点,积极向学生推荐课外书目并提出相应的阅读要求。如《安徒生童话》《鲁滨逊漂流记》《爱的教育》《西游记》《水浒》等必读书目,这些经典作品,对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增强认识以及体验情感有很多的益处,在阅读的时候,要用心体会故事所要说明的问题以及故事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虽然有的作品篇幅比较长,阅读时有一定的困难,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比较感人的情节,仔细地、反复地读一读。这样经常认真阅读同时细细体会,才能对阅读的内容理解得比较透,印象也就比较深。像这样的阅读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又是对学生读书兴趣的培养,课内外的阅读帮助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自然、社会以及世界的窗户,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们踏上了一条充满喜悦的交友之路。
二、家长是培养学生语文读书习惯的最好帮手
学生的课外阅读,离不开家长的支持。首先,我利用校讯通平台和开家长会的机会,不仅向家长宣讲教辅类书籍、作文选等读物的利与弊,同时也向家长推荐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书目,提倡为学生建立家庭书橱,努力促成家长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物质保障。 其次,强调家长要特别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行,家长你希望孩子将来成为知识渊博的人,作为家长的你,现在就要示范给孩子爱看书报、写作的好榜样。家长既要当“指挥者”更要当“参与者” ,要坚持陪同孩子一起读书并且交流心得,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孩子。实践证明:家长喜好读书的家庭,孩子也喜欢读书。
三、活动是培养学生语文读书习惯的催化剂
(一)利用少年宫活动,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为了培养同学们浓厚的读书兴趣,我校以班为单位开展少年宫读书活动,宗旨是“读书伴我健康成长”,让学校图书室成为师生的心灵驿站、知识的加油站。各班制定读书活动方案,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要读六本书以上,并精读其中三本。少年宫成员以“好书推荐”等方式,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同时,老师带领大家区分出目前暂时不用多花时间去阅读的闲书和杂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组织少年宫成员开展有关的读书实践活动,如:故事会、演讲比赛、读书征文比赛等,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二)开展合作读书活动,形成比学赶帮的读书局面
伴读是合作学习在阅读领域中的应用,我们主要采用了同伴互读、师生伴读这两种形式。同伴互读是由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一个阅读同伴,共同阅读同一本书或同一张报(例如《初中生语文报》或者《少年百科知识报》)的学习活动,这样的阅读形式学生会感觉到无拘无束,轻松愉快,既结交了益友,又收获了知识。师生伴读是我校转化后进生的办法之一,在平等自愿的前提条件下,老师有针对性地和单个学生一起阅读,通过伴读,不但融洽了师生关系,还帮助他们提高了阅读能力及语文素养。通过两种形式的伴读,使学生在学校和同学、老师共同读书,形成了比学赶帮的读书局面。
(三)组织读书竞赛活动,检验读书效果
在教学工作中,我通过建立班级图书角、组织自愿征订报纸杂志、开展名著阅读活动、组织课外古诗词背诵、举办读书成果交流会、展评课外阅读笔记等活动,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通过朗诵比赛,促进了学生选择和积累语言的能力;通过读书笔记展评,激励了学生养成“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良好习惯;通过征文比赛,促进学生读写结合能力的提高。有的班级利用教室后的黑板报办起了趣味语文,猜谜语,成语接龙;有的班级办起了语文手抄报,展示个人的才艺;有的教师让学生利用学校的橱窗和广播室这些平台,适时进行一些活动。依托活动提高能力,凭借能力开展活动,检验了读书效果。
四、积极评价促进了学生语文读书习惯的自觉养成
一、披沙拣金――好书推荐会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课外阅读这方天地里,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我们不可能见一本读一本,选择无比重要。因此,要读书,必先选书。怎样找到适合自己读的书,别人推荐可以说是一个快捷的方法,而来自老师的推荐,学生并不一定买账,倒是来自与他们身心发展、阅读需求相似的同学的推荐,为他们所乐于接受。
具体做法是,学生利用两周(三周或四周)的时间,依自己的阅读喜好,自由选择课外读物进行阅读,在自主阅读的同时不忘思考与记录,为向同学推荐做准备。准备工作就绪,教师就可以安排好书推荐会活动了。为了落实推荐会的效果,要求每位推荐的学生课前写好推荐稿。在阅读课上,最好做到脱稿介绍,如有遗忘可看看稿子,为的是推荐的质量。并要求坐在下面听的学生做好笔记,避免过耳即忘,为的是听荐的效果。
如此,学生通过其他同学的介绍可以了解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书籍作品,并筛选出下一步自己要读的书籍。借助同学推荐,披沙拣金,找到适合自己读的书籍,改变阅读的随意性,这是阅读之始。
二、众说纷纭――名著交流会
经典名著是过去文明汇集和交流的见证,也是未来的记忆和希望的表达,还反映一个社会生活的缩影,它经过了历史的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是世界文化的精髓,最经得起揣摩和消化。《语文课程标准》的推荐书目大部分都是名著,由于名著的博大精深和耐人寻味,面对大部头的名著,好多学生心生畏惧,望而却步,使得交流在阅读过程中成为一种必需。
在指导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适时借助阅读课这一平台,开展名著交流会。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阅读理解与感悟拿出来与大家共享,在交流中获得知识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找到阅读的入点与出口,在阅读名著的道路上继续行走。
如此,正如萧伯纳所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之后,我们就有了两种思想。”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众说纷纭,各执己见,交流发言也许稚嫩,也许重复,但终究是自己阅读所得。学生的成就感是溢于言表的,当然,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同班同学的阅读。
三、情有独钟――诗歌朗诵会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文学作品中的精灵。诗歌是最古老的一种文学形式,有人说,诗歌是属于年轻人的,我说,高中生不就是一首清纯的诗吗?在高中生的阅读历程中又怎能少了诗歌?对于诗歌而言,不仅在于阅读,更在于朗诵。朗诵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是一种宣泄,也是一种提高。通过朗诵可以更深入地进入诗境,体味诗意,感悟诗情。因此,每学期可以组织一次诗歌朗诵会,不论是古典诗词,还是现代诗歌,最好是自己情有独钟的那些诗歌,拿来朗诵。
如此,诗歌朗诵既可深化朗诵者的阅读,开阔胸怀;又可感染听者的情绪,陶冶性情。做得好还可以在班级掀起诗歌朗诵的热潮。
四、从容涵泳――专题研究课
与朱熹齐名的陆九渊在《读书》诗里写道:“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陆先生的意思在于读书不要性急,需平心静气,慢慢地涵泳。我以为,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多会出现囫囵吞枣、浮光掠影、“快餐式”阅读的问题。此时,教师就可借用陆先生的“涵泳法”,引导学生在匆匆阅读的行程中,放慢脚步,要求学生围绕可以涵盖某部小说、某篇文章、某位作家的一二个专题,做研究性阅读。尤其是阅读经典必须要沉潜涵泳,即不满足于故事梗概、角色名称、人物命运,而是进行文本细读。比如《红楼梦》中涉及人物众多,1982年徐恭时先生就提出《红楼梦》共写了975个人物,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我们可以以“《红楼梦》人物关系图”为专题做研究。如此,在阅读的基础上研究,在研究中又深入了阅读。
五、悦目怡情――影视欣赏课
影视是当今世界最富有魅力的综合艺术,它与文学休戚相关,而名著往往具有泛众性,好多文学名著都被翻拍成电影、电视剧、话剧、戏曲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牡丹亭》《祝福》《鲁滨逊漂流记》《老人与海》《悲惨世界》,不一而足。比如阅读先生的剧本《雷雨》,枯燥晦涩、兴味索然,不妨先观看话剧明星版《雷雨》,让学生既可以在两节课的时间内了解人物关系及命运,把握话剧主题,又可以直观地感受话剧的特点。
所谓悦目怡情者,它不仅能给学生提供震撼的视觉盛宴,又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到美的感受,获得愉快的体验。如此,影视欣赏能帮助学生先从视觉形象上对作品进行审视,然后学生以此为基础,再去细读文学作品就有了深度与广度。
六、可堪回首――学期总结会
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诊断和激励,通过评价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状况,并让学习者在感受进步中获得信心。一学期终了的总结会就是评价学生的阅读情况,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强化课外阅读的意志,增强继续进行课外阅读的信心。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总结。
一是学生的自我总结。每位学生将自己一学期所读书籍及写的读书笔记列成一份清单,并自我回顾,阐明自己的阅读收获、心得与感悟,并确定下一步的阅读方向及阅读量。在阅读课上交流或是形成文字交给老师。
二是教师的班级总结。根据学生上交的阅读清单和阅读总结进行汇总评价。最好能制成表格,直观反映出全班学生的阅读情况,用数据说话,以结果评价。评价中要有评判、有表扬、有指正,最后评出“读书达人”“阅读之星”“优秀读书笔记获得者”等奖项,并颁发奖状或奖品(最好是书籍),予以鼓励。
如此,有始有终、有激励、有指导,可有效推进学生的课外阅读。
高中语文阅读课是语文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阅读课的活动形式可谓五花八门。教师可以根据学情、校情,潜心揣摩,大胆尝试,力争把阅读课上好、上实,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督促和激励,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最终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立志教育充分体现了当代素质教育的理念。育园小学一直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为引领,总结提炼出了“做有志气的中国人”学校文化发展核心价值观。
育人环境为基础
有位哲人曾说过:“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学校精心设计了以立志教育为主体的校园环境,处处都散发着名人文化的气息。
校园环境设计主要分为室外和室内两大部分。室外以雕塑类为主,走进校园,东侧是孔子塑像,西侧是十位中外名人的浮雕墙。沿着东小院向操场漫步,您还会看到名人书法墙,那苍劲有力的笔锋,着实让人惊叹。沿着操场的墙壁我们设计了名人浮雕像、浮雕成语,置身在这样的校园里,处处能感受名人的风范,时时提醒自己有志有为。
室内环境以图片、图书为主。楼道内悬挂着名人挂牌,楼道两侧墙壁上挂着名人画像,附有名人简介和名人名言。为打造浓郁的读书环境,学校连续多年投入资金,在每一层楼道都设有开放的校图书馆―七彩书屋。每个班级建小书角,为学生订阅适合他们阅读的报刊、杂志。每个课间,孩子们或坐或站,手里拿着他们心爱的书,津津有味或品读或分享。为了便于学生阅读,教室外是每个班设计的名人班牌,每个班都以一位名人命名,如老舍班、钱学森班等。教室里有“人人立志、个个争先”的评比栏、每日名言专栏。精心设计的校园环境,做到步步有景,处处育人,每一处环境都诠释着“做有志气的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
课程建设为关键
学校开展《四段式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为理念,以学习习惯培养为抓手,促课堂习惯养成。《走进名人世界》校本课程教材,使每一节课都向更广阔的文化领域扩展延伸;我们还把一部分安全教育活动纳入课程,如每个月定期开设的安全演练课程,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和安全避险的能力。此外,学校还开设了空竹、篮球、竖笛、口风琴、卡通画、围棋等课程,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小志向评价课”是我校的特色德育校本课程之一,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明确奋斗目标,不断进取,超越自我。学期初,学生在家长、老师、同学的帮助下,确立一个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小志向。学生在班主任的引领下召开小志向确立课,将同一类或相近志向的同学分为一组,形成研究共同体。共同体成员评选出大家认可的组长,由组长带领共同体成员研讨小志向达成的措施。措施就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也便于同学间的相互帮助与督促,更是评价的依据。每个月班级内空进行小志向过程性评价,得到六颗小星星获得一枚进步星。每学期得到四枚进步星被评为立志星,参加校长奖章的评选。学校将校长奖章获得者学生的笑脸张贴在校园当中,让同学们以他们为榜样。
学校尝试长短课相结合的方式,开设20分钟的阅读欣赏课。在欣赏课中,学校为孩子们开设了走进读本、走进名著、相约经典、快乐分享、读书争章等板块内容。阅读欣赏课引领孩子们爱书、爱读书,学会读书的方法;培养孩子们读书、交流的能力和兴趣。与此同时,学校以阅读欣赏课为基点,向其他课程进行延伸、渗透、融合,使课程成为打造立志教育读书氛围的媒介。
德育活动为支撑
有志者以好书为友,在立志教育整体办学思路引领下,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读书成为他们最大的乐趣。
学校把阅读欣赏课与读书活动有机结合,并在立志快乐读书节中进行读书成果展示,各个年级学生根据特长尽情展示才华,在汇报读书成果的过程中增加自信,是知识让他们更有力量,是阅读让他们更加智慧。
快乐读书精彩分享。在读书节当中,开展“好书共分享”图书漂流活动。学校操场上整整齐齐摆放着3000余本学生自愿上交参与漂流的图书,1200余名学生拿着“图书漂流票”参与到其中。大家或安静品读或互相分享或热心推荐好书,孩子们沉浸在书香的世界里。
在门头沟教委小幼科和门头沟区图书馆的帮助下,学校开展了读书交流分享会。在读书交流会中,教育专家声情并茂、绘声绘色的讲解把学生带入绘本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在读书活动中学生了解到了更多的知识,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并勾画出自己远大的目标。
开设读书社团。学校组建了“阳光”读书社,由校长亲自授课。读书社通过“我眼中的名人”“美文共欣赏”“好书漂流”“我立志做名人”等板块,以学生分享阅读成果的形式引领学生热爱读书,与书为友。
另外,学校将教育专家、学者请到学校,和学生进行读书交流分享会。在交流会中,学生与专家积极互动,在欣赏绘本的同时,学习做人的道理。
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打造“书香校园”活动,让读书成为每位学生的习惯,努力培育学生人文素养,让阅读成为学校、家庭、社会的一种良好风气,现对我校本期开展书香校园活动总结如下:
一、学生读书活动
1、营造书香环境。
(1)拓展图书来源,建立班级图书角。学校继续开放图书室、书吧,各班级安排学生随时到图书室和书吧借阅图书。各班级教育学生充分利用好平时零花钱,让家长有目的地帮学生买书。同时为了使有限的图书发挥最大的效益,各班级定期在班级内进行图书交流。
(2)保证阅读时间。实行“三读”(晨诵、午读、暮省),大力开展“读一本好书”活动。“晨诵”时间为早自修时间“午读”时间为午饭后,“暮省”时间为晚自修时间。各班小助手,组织班级早自修、午间及晚自修的阅读活动。
2、加强读书交流。
(1)要求各班级组织学生多写读书笔记以写心得体会为主,教师定期进行检查指导,对于好的读书笔记在班级、学校进行交流。各班安排课前演讲,让学生介绍自己读过的书,一方面检验了学生的读书效果,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口才。
(2)学校对学生的读书作具体的安排,读书活动以学生自主管理、自主锻炼、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指导思想,课内外互动、读评讲写结合,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乐园。为了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学校规定,各班每周开一次读书交流会,每天记一句名言,每天背一首古诗词,每周精读两篇文章。
二、加强保障
学校在本期之初投入一定资金,购买一定数量的适合师生阅读的图书,切实加强图书的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积极为广大师生阅读提供良好的平台。
学校切实加强对“书香校园”活动的领导,认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为读书活动提供导读、评价等服务;促进班级读书群体之间的交流和联谊;广泛开展主题读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