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应用文学习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注意化学用语的书写要求和规范
(1)元素符号如果只用一个字母表示则大写;如果是用两个字母表示,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且位于大写字母的右下角。例如,镁的元素符号只能写成“Mg”,而不能写与“mg”或“MG”。
(2)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必须根据实验事实,不能随便臆造。单质化学式写法分两类:一类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单质,用元素符号表示;另一类由分子构成的单质,则在元素符号右下角标注“2”。化合物化学式写法:先读后写,“金左非右,氧右它左,右下加数”,并用化合价法则进行检验。
(3)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注意“=”、反应条件、“”、“”的使用。例如,当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时,而生成物中出现气体则不需标注“”。
(4)注意离子符号和化合价符号的区别:离子符号中,数字在前,“+”“-”符号在后,且一般标注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电荷数为“1”时可省略不写,如Na+。若化合价符号数字在后,“+”“-”符号在前,且一般标注在元素符号正上方,化合价为“1”时不能省略,如+1价的钠:。
(5)注意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表示的含义,同时分清原子结构与离子结构的区别。
二、注意掌握化学用语的表达意义
由于化学用语既能表示宏观元素、物质,又能表示微观具体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感到难以分辨,使用时就会出现错误,也就是对化学用语的表达意义把握不准而导致的结果,这也是学习化学用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以下通过三个例题来说明怎样加强对化学用语表达意义的理解和运用。
分析: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必须注意把握这些符号表示的宏观含义和微观含义的分界线:当元素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前面系数为1时,该符号既有宏观含义也有微观含义,当它们的前面系数不是“1”时,一定只表示微观粒子的数目。所以,上述符号表示的意义为H[氢元素(宏观);1个氢原子(微观)]。
另外,如果单质可以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的,其元素符号还多一层含义,如C[碳元素?摇(宏观);碳单质?摇(宏观);1个碳原子?摇(微观)]。
2H?摇表示2个氢原子(系数不为1,只能表示粒子数目)。H[氢气(宏观);1个氢分子(微观)]。H(氢离子;1个氢离子)。2H表示2个氢离子,分析:元素符号前或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数目,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数目,离子符号前的系数表示离子数目,都只有微观含义;化合价符号“+”“-”后面的数字表示化合数目,离子符号中“+”“-”号前的数字表示所带电荷数目。所以,上述各符号表示的意义分别为:2H表示两个氢原子;H2表示2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H2O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2NH3表示两个氨气分子;2Na+表示两个钠离子;O2-表示1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表示负2价的氧元素。
分析:一般来说,一个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有三种。第一种读法:从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读出;第二种读法:从分子原子的数目关系读出;第三种读法是从物质的量(质量,限于初中阶段)的关系读出。可见正确的读法有:①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②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③4份质量的氢与32份质量的氧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
三、注意在学习化学用语过程中思维方式的转变
由于化学用语是一些陌生的符号,而我们在学习化学时常用汉语表达或记忆,这就对化学用语的运用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影响了学习效果,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步改变思维方式,循序渐进地加强对化学用语的理解和记忆,把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从“名称化”转变为“字母化”,通过这样双重思维的锻炼,对化学用语的学习也就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了。
对各种化学用语,首先要弄清楚它在整个化学用语中的地位,其次要弄清各用语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化学教学中有效措施之一是将各难点分散,化整为零。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较多的互不关联的内容是很难的,所以各种化学用语的教学可结合教学内容提前加以介绍,利用学生对新事物的兴趣记忆,既化难为易、激发了学习兴趣,又为后面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素材。当学习各种用语时就只需把侧重点放在书写规则的探究、防错纠错和书写技能的训练方面。
教学中注意与语文、生物等各科的联系就能使各科的教学互相促进,各科知识互相渗透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后可要求学生思考明代于谦所著《石灰吟》里所发生的反应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石灰吟》中“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教学中注意学科渗透还可以增加化学用语教学的资源,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用活了化学用语,加深了对物质组成及其变化的认识。
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一based Learning,也译成问题式学习)是一种与建构主义理论及其教学原则非常吻合的教学模式,它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知识的建构,籍此过程促进学生灵活掌握基础知识和发展高层次的思维技能、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其教学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形成一个小组,提出一个新问题,解决问题,展示与交流成果,在解决问题后进行反思。
2.创设情境,设疑激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思源于疑”,也就是说思维离不开问题,离开问题,思维就成了无源之水。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学生心求通而未遂,口欲言而不能时,他们的思维最活跃,解决问题的心里最急切,所以学习活动就是要创设一种学生接触到的学习内容与原有知识水平不和谐、不平衡的心理状态,只有在这样的“问题”下,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得到提高。
发现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质疑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知识。问题是新思想、新方法的种子。现代教育理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学习就只能是停留在表层和形式上,不能身层次地发展。我们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质疑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知识状态。问题意识不仅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探究、敢于创新、勇于追求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冲动性思维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思维和创造思维。
例如在讲“钢铁锈蚀及其防护”一节时,可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比较切过咸菜的刀,一面不作任何处理,一面选相近的三处进行如下处理:一处用水湿润,一处用干布擦干,一处用干布擦干后涂上一层菜油,放置一昼夜,观察四处有何变化。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引出探究钢铁锈蚀的条件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发现问题。
3.基于问题学习的化学教学过程
以建构金属生锈等知识为例来探索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来实施基于问题学习,并阐述其教学的基本过程。
3.1 组织学习小组
将60个人的一个班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小组的组织工作。小组成员要本着自愿的原则加人进去,组员间要互相熟悉,这样才能有利于组员间的沟通与合作。
3.2 提出一个新的化学问题
这是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十分关键的一步,因为这个问题的设置关系到学生的积极性能否被调动起来。这个问题应使学生通过反复讨论能提出与解决问题相关的学习议题,即学习议题隐含在问题之中。这样能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的态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能产生关于金属锈蚀等相关问题的学习议题,我们设置的问题是:铜锈是什么?铜为什么会生锈?在什么条件下更容易生锈?
3.3 解决化学问题
各小组得到化学问题后,他们对问题进行议论,提出假设,再用事实证明假设的合理性。经过这样的往复过程,逐渐形成学习议题。
在黑板上记录下小组对问题的解决及其思维过程,罗列有关这个问题的事实、组员的想法和假设所确定的学习议题以及研究计划和设计实验方案。由于学生学习了铁生锈的相关知识,小组成员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觉得可以借鉴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来探究铜生锈的原因。小组成员就要分散去查询书籍资料,了解到铜锈的成分,设计实验方案,最后共同完成。在新一轮问题解决阶段,组员重新集中,交流各自学到的知识,用新学到的知识重新分析问题,考虑他们的假设,提出新的问题,又产生新的学习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分享彼此学到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要评价自己的信息以及其他小组的信息,这有助于成为自我引导的学习者,从而有助于他们适应所面临的实际情景。在这个问题中,通过实验和小组间交流后发现铜锈的组成中含有碳元素,不仅与氧气和水蒸气有关,还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关。
3.4 展示与交流成果
这个阶段是全班进行共同交流的阶段,学生用实验、数据分析、图表、论文、口头表达等方式来展示他们的理解,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技能,还有利于学生在知识与方法上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5 在问题解决之后进行反思
在问题解决之后进行的反思中,学生会有意识地对他们新解决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抽象。他们会考虑当前问题与以前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个问题与其他问题有什么相似和相异之处。这种反思有助于他们概括并懂得什么时候可以应用这种新知识,使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的差距缩小,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自己的成果,反思自我引导学习和合作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有利于发展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
4.实施问题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4.1 设计问题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过程。因此,学生的新知识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已有知识为基础。从这一点出发,教师设计的问题一定要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应以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实验现象或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设计的问题应做到深浅适中、难易恰当、大小合适,符合学生年龄、智力水平和个人能力水平,使多数学生能够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分析、判断、推导、运算进行回答。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有效地推动实验教学进程,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反之,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刁、难、怪,超出学生实际水平,使得学生根本无法回答,就会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沉闷,久而久之还会使学生产生消极畏难情绪。这样既浪费时间,又达不到实际效果,与实施问题式教学的初衷相悖。
4.2 设计的问题应有层次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管理;信息技术;应用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育质量不仅仅受教师教学能力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还受学校教学配备的制约。但是一些学校没有考虑这一点,还保留着一些传统的教学配备,就如一副对联说的那样“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对于以前来说,粉笔、讲台、教鞭再加上教师的滴滴汗水确实能培育桃李满天下,但是在这个高科技时代,这样的教学模式必定没有立足之处。所以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管理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势在必行。
一、信息技术在教师备课中的应用
1.备课的网络化趋势
备课环节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备课的质量也对教师教学的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对其不可忽视懈怠,但是从目前来看,许多学校都是将平行班的教师安排到一个办公室进行备课,这样做只会是弊大于利,容易使教师产生惰性。同时,备课需要一个安静的氛围,而将许多教师安排到一个办公室势必会影响教师的备课质量。
面对综上的种种问题,信息技术的运用就指日可待了。实际上,备课是可以借助一个集体的备课平台来实现的。具体一点说,就是要将集体备课、研讨过程网络化,这样可以对备课教师起到监督的作用,以此来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使备课趋向于网络化是有具体的操作流程的。要求各年级组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对教材进行分析,然后在对备课进行分工安排。要求每一位主备教师按学校统一的备课模板在规定的时间进行备课。与此同时,还要按照教学进度将相关课件、备课教案的初稿以及作业设计到集体备课平台。
备课趋于网络化是有一定优势的,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以致避免传统备课的拖沓现状,同时还使得教师的备课成果得到了共享。不仅如此,其他教师还能对到集体备课平台的信息进行研读,并能将自己的意见及好的建议及时反映给主备教师,这是一个学习、交流的过程,教师完全可以博采众长,长此以往,自己的备课能力自然有所提高。
2.备课管理趋向于动态化
传统的教案比较封闭,容纳不进新的元素,使得教师平时收集的教学资料,很难被及时收藏到原有的教案当中。但电子备课系统具有动态化的特点,可以随时将一些新的有关教学的资料放到电脑之中,以备后用。这样一来,就使得电子备课系统更趋于完善,方便了语文教师的自行管理。除此之外,电子备课系统也能为学校行政的管理提供便捷。回首往昔,一些语文教师往往因为时间不够用,而不能及时地备课,同时由于没有人督促,其备课的质量也不容乐观。而电子备课系统恰恰能改变这种现状。备课平台的设置,使得教师的教案要及时上传,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案趋向透明化及全员化管理。再者,不要停留在一个层面,还要不断地对电子备课资源进行优化。在校园网上,学校还可以建立语文电子备课平台,这样做是有一定实用意义的。学校可以将最前沿的科研信息上传到校园网上,实现最优分享。
二、信息技术在语文教研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研中的应用可以针对几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是课堂教学实录方面。课堂主题活动对于小学课堂教学来说必不可少,那么如何将活动的全过程记录下来,并应用于研讨时回放呢?这就需要用到信息技术,我们可以用录像的方式将活动的整个过程录下来,以此作为研讨、分析、点评的依据。同时,所录下的教学实录还可以回放、随机暂停,这种功能也具有进步意义的。
第二是可以博采名师之长。教育领域不乏教学璀璨之星,所以作为教师要博众家之所长,补自身之所缺。而网络提供了这种便捷优势,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可以在网络上搜索一些名师名讲,在不断学习中进步,由此来看,网络是教师学习的另一途径,它将一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变为了可能。
第三是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运用实现了课堂的生动性、立体性、丰富性。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它完全可以突破空间、时间的限制,为学生设置一个立体式、动态性的课堂情景。同时由于学生的好奇心很强,所以自然会被这“声色巨餐”所吸引,使得其沉浸在教师所设的情境中,欢欣畅游。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具有人文内涵的基础性学科,是值得教师及学生深入挖掘其内在底蕴的。对于小学生来说,还处在身心发展的阶段。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这个关键性时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种教学模式,优化小课堂教学管理,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入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思,在思中畅饮知识的琼浆。
参考文献:
[1]陈静.劝学诗 配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11册《古诗两首・观书有感》[J].新语文学习(小学低年级版),2003(22).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 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探索和研究是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特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能力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可以得到显著的加强与提高。下面对其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加以分析、探讨。
1 巧妙设计问题,营造探究式教学情境
一般情况下,提出问题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场白。一个富有谈论性、探究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探究式的教学氛围,而课堂教学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投入程度与学习状态。教师如果能够巧妙地设计出问题情境,营造浓郁的探究式教学情境,则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提高教学效果。如在讲解计算机故障与维修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几个富有探究意义的问题,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进行讨论。首先让学生列出几种计算机常见的故障现象和解决方法。各组学生会根据平时经历或者所学知识进行交流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讨论、质疑、寻找解决问题方法、形成一种解答思路等。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答案总结出常见的故障现象,并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寻找故障原因和解决办法,这样会极大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锻炼学生探究思维和意识。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探究意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是一个持续漫长的过程,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应该给出适当的提示与引导,让学生自己探究解答。
2 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性
兴趣可以激发一个人无限的潜能,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中教师要想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首先要让学生对自己的教学环节和内容产生足够的兴趣,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要让学生产生兴趣,除了满足其好奇心之外,还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或者学习相关联,将课程的导入和教学尽量与学生实际需求相联系,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如讲如何在word中插入图像时,提供给学生春节对联、印章、医疗入院流程图和名片等各式各样效果实例;讲excel数据计算时,将学生的考试成绩汇总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进行flash作品演示时,以当下流行的热点作品或者本班学生自己作品为案例进行讲解。因为这些都是学生身边或者感兴趣、或者实用的案例,所以学生学习时积极性会比较高。等他们对所学内容产生足够的兴趣时,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更深层的知识,进一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当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给出的结果不正确的时候,教师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肯定与鼓励,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积极性,而且整个探究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积累、体验与收获。
3 充分发挥实验功效,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与科学素养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以实验为基础,学生只有通过实验或者动手操作,自主去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地理解相关教学内容。探究教学方法提倡在能动、自主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探究精神,而不是靠死记硬背的方法获得知识。要确保学生在掌握基本的理论文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探究精神。如在windows操作的“文件和文件夹”内容教学时,在讲解完基本的概念和方法之后,布置学生以学校的各个年级、班级和专业为名建立一个学校班级目录文件夹,然后再以各个班级名称为名建立相应的子文件夹放在上述目录文件夹之内,并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如专业、年级和班级名称要方便查找,具有创新性。等学生完成之后对他们的成绩从创新精神、不足之处和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评析,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批判精神和科学素养。
4 提倡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共同进步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促进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共同发展进步,新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知识积累和经验背景等的差异,他们对同一个问题往往会出现多种不一样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差异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师在引导基础好的学生帮扶基础弱的学生进步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形成多种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5 结语
探究式教学是适应教育发展趋势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它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必将对其终身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积极引导的作用,通过营造探究氛围、调动学生探究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文化介入;日语教学;意义;应用分析
前言:任何语言都有其特定的使用语境,人们可以凭借口语或者书面语形式进行交流。语言在被使用期间,受到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文化、政治、历史等。这些因素一般对语言起到调整以及塑造作用。当前,中日两国交往日渐频繁,这使得国内众多高校之中都设有日语相关专业,并且其都将日语方面发音、语法以及词汇等作为基础内容,以此来提升大学生语言方面能力。如果学生想要灵活地使用日语,必须要掌握其内在的文化内涵。现阶段,在日语教学之中,文化介入可以帮助教师自身提升日语相关文学素养,增加学生现有日语方面知识储备量,同时,可以有效提升课堂趣味,这就使得日语教学能够得到长足发展。
一、文化同语言间的关系
语言形成以及发展离不开文化对其的作用。文化这一名词范围十分广阔,人类社会之中几乎全部产物都可纳入到文化之中。就国家而言,社会发展之中的各阶层开展的活动形式属于文化之中的一个部分。就某种程度而言,一个国家具有的历史发展轨迹就是一种文化的浓缩。站在宏观层面,语言是构成民族文化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元素。就语言自身而言,文化不断地融入在语言形成以及发展之中,并随着文化发展不断进行变革以及创新。所以,当前的语言与传统语言相比,在语法以及词义方面都有较大的不同,文化作为一种宽泛概念,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向外传播,并在此期间可以向人们传送一些特色文化、价值理念以及风土人情等。此外,文化传播也以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及等内容作为介质。由此可以看出,如果一个国家连自身语言都没有,必然不能够存在于世,更不可能进行发展。学生在进行日语方面学习时,不能只重视对于语法以及词句地学习,必须还要在了解文化基础之上,深入剖析语言所使用的环境以及形成的背景,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日语的习惯,提升其在日语方面学习的效率。
二、日语之中的文化特点
第一,日本是一个十分谦虚的种族,其都从内心对文化抱有一种敬重的心态,对优秀文化具有一种狂热态度。日本作为一个面积较小的岛国,其一直都积极的使世界文化与自身文化相融合,其使得本国文化中的精华得以继承,同时借鉴外来文化进行创新发展。日本文化将汉语文化、本土文化以及西方文化三者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第二,日本一直奉行以和为贵这一理念。在佛教影响下,禅学在日本本土十分流行。如今禅学已经成为日本现有文化重心,这使得日语之中许多词语都与佛教有一定联系。此外,其还受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影响颇深,这一点在日语中也有重要表现。如先辈以及后辈这样的称呼,这两个词语不仅体现在语言方面的区别,同时更是一种对长辈的尊重。这充分说明其融入了我国传统儒家思想。第三,日语具有以心传心特点。现今,日语当中词语多数存在模糊现象,这是因为其受到以心传心这一理念的影响,这种形式通常比较内敛,在双方进行交谈时都留有较大空间,避免双方因为意见不统一而形成矛盾。
三、中日文化间的差异与日语学习
汉语对日语形成具有较大影响,所以如今日语之中还保留许多汉字,这是我国学生进行日语方面学习的一大优势。除此之外,日本同中国都属于亚洲国家,本身在习俗方面就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两种文化在形成期间还是具有较大差异。学生想要真正掌握日语精髓,必须要认识两国文化存在的差异,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学习日语。第一,在进行日语方面学习时,学生必须要知道日本同中国在习惯以及传统方面的差异。例如,端阳佳节同是两国之中的重要节日,但具有的含义却各不相同。在我国,端佳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定,习俗包括赛龙舟、吃粽子等。但在日本,端阳佳节又名男孩节,这一天每个家庭都会挂上一面鲤鱼旗。由此可以看出,两国在习惯以及风俗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第二,语言当中词汇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尽管日语当中有许多汉字,但其含义以及使用语境存在一定差异。例如“你”这个称谓,在汉语当中使用非常频繁,但在日语当中一般常用于妻子对丈夫的称呼。第三,日常行为方面两国也存在一定差异。例如,中国人见面一般都习惯用握手表示欢迎以及友好,这是一种基本礼节。但在日本,双方见面尽量避免肢体上的接触[1-5]。
四、文化介入对日语教学的意义
文化乃是民族发展以及延续的根基,其包括民族整体所有的生活形式。语言同文化是交织在一起的,如果割裂了文化单独对语言进行学习,必然掌握不到语言的精髓,这种无根基的学习必然导致学习者无法正确使用语言。因此,在日语教学方面采用文化介入这一方法意义重大。
(一)提升教师自身日语相关文学素养
教师在开展日语方面教学期间,在进行文化介入的同时,可以提升自身文学方面素养,并以此作为自身教学特色以及教学理念方面的基础。文化介入在日语课堂方面的使用需要教师事先对这一方面内容进行详细了解,这样就使得日语课堂变得充实。这要求教师需要阅读大量的资料以及文献,深入对日语涉及到的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解,以此来保证其在课堂上高效使用这种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日语方面教育。因此,在教学期间,教师自身日语相关文学素养得以提升[6-10]。
(二)提升学生掌握日语知识量
文化介入在日语方面教学当中的使用不仅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大量资料查找以及深入研究,同时需要学生阅读大量有关日语文学方面的作品,以此来对日语使用环境以及产生背景进行深入了解。这种阅读方法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于日语词汇的储备量,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日本文化的了解,更加可以锻炼学生自学方面的能力。
(三)增加课堂趣味
现阶段,我国多所高校为了更好的开展日语方面教学,有效将文化介入这一方法引入日语课堂,多采用外教以及直接日语课堂教学的方式对学生展开日常教W,这就使得学生可以充分在日语氛围强烈的环境中进行语言方面学习,感受特定语境下日语在使用方面的特点,以此来增加课堂趣味性。同时,教师一般还会采用一种比较方法以英语或者汉语作为参考对象,找出众多语言之中具有的共同之处,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日语方面学习。在此期间,教师一般会举出大量的例子,然后通过案例分析来展开教学,这些案例当中含有许多形象生动的内容,进而增加了课堂方面的趣味性[10-15]。
五、日语教学期间文化介入具体形式
(一)以差异形式介入
文化背景不同导致语言各有特点,但是所有语言间都存在某种特殊联系。因此,在进行语言方面学习时,不能抛开文化而单独进行语言学习,学生必须要紧密结合文化,以文化差异作为突破口进行语言方面学习。如今,在日语方面学习时,这种以差异形式介入的方法就是利用日本同中国在文化方面的差异,寻找两国在语言方面的差异,从而进行日语方面学习。在教学期间,教师应选择一些同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事物作为参考对象,进而发挥出这种方式的优势。通过这种比较方法可以充分提升学生对日语方面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关注力,进而在学习期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以此来增强学生语感以及对日语得深入感知。
(二)增强师生互动
学习日语的最终目的就是用其进行交流,所以,在进行日语学习期间必须要结合日常交流。教师以及学生不仅要重视语法学习,同时要关注日语的实用性。因此,在进行日语教学期间,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具有日语方面知识以及经验深厚的优势,加强师生互动,环节,利用自身经验对学生展开指导,以此来提升教学效率。课堂之上,教师可以创建一定情境,然后让学生对不同角色进行扮演,这期间,让学生进用日语进行交流。通过这种交流,学生可以深刻认识到日语具有的特点,从而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日语的使用。
(三)引用相关文化
语言是在文化基础上产生的。如果说知识是一种抽象的文化载体,那么语言就是文化的具体形式。所以,在开展日语方面教学时,教师必须有目的的引入相关日本文化。例如,在进行茶道方面教学时,可以介绍日本现有的茶文化,以此来增强学生对日本文化的了解,进而提升其对日语的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多进行一些日语方面实践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体验之中逐渐对日本文化进行了解,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自己独有的见解,以便于日后对日语进行更好地使用。
(四)异质性教学
日语中包含的语法比较复杂,学生在对日语进行初期学习时,一般可以在短期找到汉语同日语之间的相似性,以此来快速进入到日语学习状态之中。但也正是因为两种语言间的相似性,很容易导致学生对此产生依赖,以致于在后期学习之中,很容易产生一种负迁移的现象。也就是说即使学生知道了两种语言在语法以及词汇方面具有很大差异,但仍是进行对比学习,从而影响了日语学习效果。日语当中的语法一般难度较大,同时其在表述方面与汉语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在对其学习期间,可以采用一种从差异性入手进行语言学习的方式,分析汉语同日语表现在词汇以及语法方面的差异,以此来寻找学习的突破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效率。
六、结语
综上可知,语言在形成、使用以及发展期间,文化对其具有重要影响。文化如果想要进行传播需要语言作为载体以及平台,语言想要创新以及发展需要文化作为基础,二者具有紧密关系,都不能脱离彼此而独立存在。所以,当前在日语方面教学之中,教师必须要先介绍日语所据有的文化特点以及中日文化间的差异,凸显文化介入对日语教学具有的深刻意义,再通过差异形式师生互动,引用文化以及异质性方面方法开展日语方面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语言学习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曹娜.ACTFL-OPI在日本日语教育界的应用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分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6(02):48-56.
[2]彭贞.基于日语特点的二外日语教学质量提高的探索与实践[J].蚌埠学院学报,2016(02):106-110.
[3]范玉梅.浅议日语借词对汉语及日语教学的影响[J].语文建设,2016(09):13-14.
[4]王凤莉,井上千暖,李莉.小组合作学习日语教学模式探析――以日本凹型文化的集团意识为视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4):161-164.
[5]肖开益,张利平,王在琦.基于社会需求调查的JSP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以商务日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分析为中心[J].教学研究,2016(02):70-76.
[6]周宁.基于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日语教学研究――以会话课教学为中心[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S1):220-222.
[7]高立伟,徐丹.日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应用分析[J].亚太教育,2016(23):186.
[8]张皓.日语“语言、文化、外教协同”教学模式实证研究――以湖北文理学院日语专业为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05):110-111+118.
[9]魏翔宇.文化导入在中职日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职业教育,2016(11):49-52.
[10]康歆媛,刘杨秋.外语学院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日语教学改革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4):146-147.
[11]郭崇.日语教学中“双向文化导入”模式的探索和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02):78-79.
[12]荣桂艳.跨文化认知语用分析在日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48):190-191.
[13]董编.情境教学法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06):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