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艺术节标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歌唱就是要声情并茂,不仅要唱出声,更要唱出情。情感真挚丰富,才能表现出艺术的真实,感人肺腑,才能唱出生活。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入微,亲身去体会所有的人和事,将其融入到所要表现的歌唱中,那将会是最真情实感的声音。歌唱从来就不曾离开过生活,它来源于生活,当我们看到浩瀚的大海,巍峨的山峰就会情不自禁的想放声高唱,以此来抒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也不会是单一的,无论是怎样的情感都需要歌唱者通过歌曲将它展现在舞台上,让听众受到艺术的感染,产生共鸣。歌唱中还需要对所演唱歌曲的歌词和音乐进行理解,再用歌声演唱出来,这样不管是演唱者还是听众都能从声音中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歌曲的“情”是通过唱歌的“声”表达出来,“情”和“声”互相依赖;“情”促使“声”的发挥,“声”表达“情”的深意。歌唱就是“情”和“声”的统一,“声情并茂”是歌唱的主旨。”
二、歌唱的基本修养
在歌唱中最重要的一方面基本修养就是扎实的演唱基本功,无论是对作品理解有多透彻,演唱基本功不到位都是徒劳,因为根本无法用歌声表达出来,所以,稳扎稳打地练好基本功对于一个歌唱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笔者以前曾演唱作品时有过这样的经历,很清晰所要表达的感情,可是声音上表现不出来。需要快慢收放自如的时候,发现声音完全不受控制。强的时候上不去,弱的地方下不来。这样的情况说明了对作品的驾驭上就出现了问题。基本功不扎实、技术低会大大限制演唱作品的范围和艺术表现力,使歌曲在演唱时缺少感染力,无法打动听众,这就失去了歌唱原有的艺术魅力。个人的文化艺术修养也是歌唱中必不可少的。对演唱作品的理解分析是根据不同的思想文化水平不同,即使具备了前者的演唱功力,文化艺术修养不提高也很难理解作品的真实内涵,就更谈不上很好的表现出来了,所以光有好声音和扎实的功底,也是远远不够表达一部作品的全貌。
三、舞台表演中情感表达与形体动作相结合
(一)“神形兼备”的舞台表演
我们在歌唱时大部分精力都会集中在声音与感情的处理上,很少注重形体动作的协调,但是,在演唱一首歌曲时不能在舞台上一动不动地从头站到尾,在感情抒发上缺乏感染力,这会引起观众视觉上的疲劳,所以适当的形体动作会“加分”不少。形体动作与声音一样都是从“情”为出发点,以“情”带“声”,以“情”带“形”。体型在演唱时随着感情的抒发而动,切勿手舞足蹈。动作对于歌唱只是一种外在的辅助作用,要恰到好处,太多的动作和大幅度动作反而会画蛇添足,影响整体的情感表达。眼睛是传递情感的重要窗口,许多情感的表达都是眼睛来传递的。在舞台上表演时,眼睛要有神,要用眼睛与观众进行交流。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情感,要用眼神的交流让大家产生共鸣,这样才能抓住观众的心。情感应该在内心中形成,在外在的表情中有所体现才行。外在的面部表情与感情直接相关,其表现的真实感情和表情是统一的。不同的感情,在面部的表情中的体现也各不相同。声乐演唱者在舞台上对作品情感的表达时,一定要大胆地敢于在面部表情中有所体现,是怎样的感情就展现怎样的表情,情感不同表情不同。因此,歌唱者要不断地根据不同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去训练自身的形体动作、眼神以及面部表情,使自己能够更加充分地抒发感情来打动自己和观众。
(二)“情”与“形”的结合
什么是特殊膳食用食品
特殊膳食用食品是指为满足特殊的身体或生理状况和(或)满足疾病、紊乱等状态下的特殊膳食需求,专门加工或配方的食品。这类食品的营养素和(或)其他营养成分的含量与可类比的普通食品有显著不同。
主要包括婴幼儿配方食品(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涉及的品种除外)以及其他特殊膳食用食品(包括辅食营养补充品、运动营养食品,以及其他具有相应国家标准的特殊膳食用食品)。标准明确规定,只有符合“特殊膳食用食品”定义的食品才可以在名称中使用“特殊膳食用食品”或相应的描述产品特殊性的名称。
新标准的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的标签,包括营养标签。其中涵盖了对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的一般要求,如食品名称、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以及营养标签要求,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成分含量声称和功能声称。
原《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中所列举的类别如“无糖速溶豆粉”、“强化铁高蛋白速溶豆粉”等属于对普通食品所做的营养声称,不适用于新标准。
与相关标准如何衔接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了预包装食品(包括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的基本标示要求,而新标准规定了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中具有特殊性的标识要求。对于符合新标准含量声称要求的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如果对能量和(或)营养成分进行功能声称,其功能声称用语应选择《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规定的功能声称标准用语。
强制标示内容
一般要求 新标准规定,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的标示内容应符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相应条款的要求。
能量和营养成分 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含量是特殊膳食用食品与普通食品的主要区别,也是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上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应以“方框表”的形式标示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以及相应产品标准中要求的其他营养成分及其含量。方框可为任意尺寸,并与包装的基线垂直,表题为“营养成分表”。如果产品根据相关法规或标
23 食品与生活 2015-02
准,添加了可选择性成分或强化了某些物质,则还应标示这些成分及其含量。以婴儿配方食品为例,产品标签中除应标示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的含量外,还应标示《婴儿配方食品》中规定的必需成分的含量。如果婴儿配方产品依据《婴儿配方食品》或《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以及卫生计生委和/或原卫生部有关公告,添加了可选择性成分或强化了某些物质,则还应标示这些成分及其含量。《婴儿配方食品》中脚注部分及营养素比值不要求强制标示,企业可以自愿选择是否标示。标示时仅允许用“具体数值”的形式标示能量和营养成分含量,不再使用原标准中“范围值”、“最低值或最高值”等标示方式。在产品保质期内,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实际含量不应低于标示值的80%。
食用方法 新标准明确指出,应标示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的食用方法、每日或每餐食用量,以指导消费者合理食用,必要时应标示调配方法或复水再制方法。其中,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包括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食用方法需要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根据消费者个体情况或医学状况的不同阶段进行调整,此类产品的食用方法可标示为“每日或每餐食用量参照医生或者临床营养师的指导”或类似用语。
适宜人群 对于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应按产品标准要求标示适宜人群。
贮存条件 标签上应标明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的贮存条件,必要时应标明开封后的贮存条件。如果开封后的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不宜贮存或不宜在原包装容器内贮存,应向消费者特别提示。
可选择标示内容
关键词:民族声乐;歌剧表演;衔接
虽然歌剧表演和民族声乐教学看上去像是两个没有多少关联的概念,但事实上,歌剧表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民族声乐的继承和发展。相对于民族声乐,歌剧表演的内容及表演方式更加丰富,具有较高的表演性。把歌剧表演融入民族声乐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声乐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声乐表演技巧,从而推进民族声乐教学水平的提升。
1 歌剧表演是对民族声乐艺术的继承
积淀着中国千年文明的传统音乐体系,美轮美奂的民族戏曲文明,都是我国传统文化音乐领域中的宝贵财富。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根源是我国传统声乐艺术体系,代表了我国音乐文化的伟大传承。通过对我国传统声乐艺术以及古代戏曲的研究可以发现,民族声乐艺术的表演形式脱胎于传统戏曲的表演,并进行了一定的改造。民族歌剧是民族声乐艺术表演的最高水平,所以,民族歌剧与传统戏曲在内在上是有着一定联系的,同时两者之间又不尽相同。例如,民族歌剧在表演的过程中注重的是对故事的演绎,而传统的戏曲则需要把戏曲中人物的复杂情感也展现出来。把歌剧表演融入民族声乐教学中,能够锻炼学生声乐演唱表演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对民族歌剧内容的理解。
歌剧表演艺术是对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继承。借鉴、学习传统戏曲表演,有利于提高人们现代民族歌剧表演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出现代歌剧艺术的魅力。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教授歌剧表演,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传统戏曲精华的借鉴,加深学生对声乐演唱作品的理解,使其在表演过程中更好地阐发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在情感。同时,学习歌剧表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现代民族声乐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歌剧表演对学生音乐学习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提升有显著作用
2.1 歌剧表演促进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添设歌剧表演,能够有效地提高民族声乐教学的教学效果。歌剧通常具有较强的表演性,所以在表演的过程中对于角色的掌控就要更加精准。而且对角色与角色之间的配合也有较高的要求,表演者的演唱不单单是其个人的演唱,而要更加注意声部的转换,使角色之间演唱的衔接恰到好处,不会显得过于突兀。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歌剧表演更加完美。在民族声乐的教学中添设歌剧表演课程,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最高水平的声乐是什么样的,以及重声、和声等专业技巧是怎么处理的,让学生着重观察每一个声部的转变,并且用心去感受歌剧所描述的故事。学生在进行歌剧的练习表演时,还能发现谁对哪一部分掌握得并不到位,从而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教师也要鼓励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不断完善自己的民族声乐表演能力。
2.2 歌剧表演促进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提高
情感的表达是音乐最重要的灵魂所在。通过对我国部分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考察发现,很多教师在进行民族声乐教学时,往往过于注重演唱技巧的传授,而忽略了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这样,学生虽然学会了民族声乐的专业技巧,且演唱技巧以及各方面的素质都无可挑剔,但是这样的音乐给人的感觉却非常机械,因为它失去了最重要的一部分,也就是音乐的灵魂。空洞的音乐是没有办法感染观众的。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添加了歌剧表演后,学生在进行歌剧表演的过程中会对歌剧角色进行深入的了解,对歌剧的创作背景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全面的感受和分析,从而能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音乐作品的灵魂。
例如,学习歌剧《江姐》时,学生会在分析歌剧内容的过程中,了解了《江姐》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感受到故事中所表达的情感。学生被江姐的英雄气概所感染,在进行表演的时候就能融入江姐的角色之中,更好地呈现表演。只有真正理解了作品的思想情感,才能在表演中表现出来。学生通过歌剧表演的学习,深入地感知了作品角色,在学习民族声乐课程或进行民族声乐作品表演时,也能更好地向观众诠释出音乐的内在意义。
3 通过歌剧表演的教授来提高民族声乐教学水平
从第一步民族歌剧《白毛女》的诞生开始,我国对民族歌剧的编排通常采用民歌和传统戏曲音乐元素相结合的方式,把对歌剧人物的塑造与传统民族音乐风格融合在一起,更加着重于对人物情感变化的表达。在这一时期,民族歌剧的表现形式主要就是民族声乐,甚至现在有很多的歌剧片段已经成为民族声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歌剧表演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民族声乐表演能力,如学生对声乐技巧的掌握、对情感的体验以及在舞台上的表演技巧。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增设歌剧表演,对民族声乐教学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然而,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对传统音乐知识不甚了解,对民族歌剧的认识也非常欠缺,而且很多学生根本就不看民族歌剧。这导致民族歌剧表演课程进展缓慢,无法取得相应的收益。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对歌剧表演的兴趣,使其认识到歌剧表演的价值,让学生在学习声乐技巧的同时锻炼歌剧的表演能力。这样,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了解也会更加全面。另外,教师还要为学生创造歌剧表演的机会,使其对歌剧表演的学习更有积极性,从而在舞台上展现歌剧的魅力,全面提升综合音乐素养。
4 结语
在民族声乐教学的课程中增加歌剧表演的内容,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声乐技巧的同时,提高舞台表演能力以及对音乐作品情感的诠释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提升,满足市场对高素质音乐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徐婷.民族声乐教学和歌剧表演的自然衔接探究[J].音乐大观,2013(8).
摘 要 随着近几年体育舞蹈在高校的广泛开展,这门课程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健康的体魄,同时还能够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对于体育院系的学生来说,学习体育舞蹈课程,还有可能登上国际比赛的大舞台。我国的体育舞蹈近些年在国际比赛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欧美一些老牌国家相比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艺术表现力方面体现不足。本文通过对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文化解析,进而提出应该如何加强我国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建议。
关键词 体育舞蹈 艺术 表现力 文化
伴随着体育舞蹈进入中国,已经成为全国男女老少都非常喜爱的一项运动,尤其是在高校中开设的体育舞蹈课程更是吸引了大批的青年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成为体育舞蹈运动的生力军。
一、体育舞蹈概况
体育舞蹈的发源地是英国,后来在欧洲和美洲开始流行,并且逐渐成为国际比赛项目,通过表演者的技艺、配合节奏明快充满动感的音乐以及赏心悦目的服饰,让人欣赏到了一种既不同于舞蹈、又不同于体育运动的表演,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二、艺术表现力概述
艺术表现力指的就是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强烈的感染力。体育舞蹈的艺术表现力指的就是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将所要表演的体育舞蹈的背景、特点等借助自身的肢体语言、配合相应的音乐进行的一种展现,从而在听觉以及视觉方面都给观众一种强烈的感染力。
体育舞蹈就是借助非语言形式来表达情感,它以体育舞蹈动作为主,通过艺术表现手段,将人类内心深处的无法用语言表明的精神世界表现出来。以拉丁舞为例,这种体育舞蹈是从人类的天性出发,表演者所追求的是一种肢体上的,进而体现华美意想。
三、体育舞蹈的艺术表现力
从体育舞蹈的艺术表现力方面来看,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形体表现力,一种是造型表现力,还有一种是音乐表现力。作为体育舞蹈的表演者,只有在表演的过程中将这三种表现力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才能够放自己的表演吸引人,从而与台下的观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一)形体表现力――完美的动作和丰富的表情
体育舞蹈是集体育运动与舞蹈艺术于一身的项目,它既具有体育运动的特点,又兼有舞蹈艺术的特性,而二者都需要借助形体动作来与观众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首先,作为表演者在动作的准确性上一定要到位,也就是无论是什么动作,只要做出来的一瞬间,无论是身体的运动方向、还是肢体的摆动都要做到规范。其次,动作必须要流畅,即我们平时所说的一气呵成。这些都需要表演者对于动作要烂熟于心,并且有较高的艺术技巧。
(二)造型表现力――不同舞蹈选择不同舞蹈造型
在体育舞蹈艺术之中,不同的舞蹈造型对于艺术表现力的影响是不同的,所以必须要根据不同舞种的不同特点,来选择那些与之相对应的舞蹈动作造型。在体育舞蹈中,一般是男女舞伴共同配合起舞,他们的舞步要交相辉映,动静结合紧密,相互配合默契,表现出男性的阳刚之美和女性的阴柔之美,彰显体育舞蹈那种不同于一般舞蹈的艺术表现力
(三)音乐表现力――富有激情和动感的音乐辅助
表演舞蹈,自然少不了音乐,体育舞蹈自然也不例外。对于不同的体育舞蹈表演者由于特点不同,所以选择的音乐也应该有所不同;而对于不同的体育舞蹈表演形式,也应该选择不同的音乐。比如伦巴、探戈、交际舞的音乐就有所不同。没有了音乐,舞蹈就失去了听觉方面的表现力,成了一个空架子。
四、提高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方法
(一)基本功训练是关键
体育舞蹈艺术的成功表演绝非一日之功,其需要表演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刻苦训练。要想使得表演具有表现力,与观众产生共鸣,自然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比如,要注意柔韧性以及自我平衡能力方面的训练,其次要注意手、眼、身三项基本要素的训练,这是提高舞蹈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方面。另外,还要注意在训练过程中气息的运用。
(二)音乐节奏感训练是辅助
对于任何一种舞蹈艺术而言,表演过程中的音乐是非常重要的,音乐选择正确,便能够将表演者对整个舞蹈的内涵准确地诠释出来,从而与观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据相关的研究表明,表演者对于音乐节奏感的掌握与其技术表现力的水平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对表演者进行音乐节奏感训练是非常关键的。
(三)配合训练必不可少
在体育舞蹈艺术表演中,双人舞以及多人合作的形式相对比较多,所以这就需要两人或者多人之间的默契配合,如果有一个人配合方面出现问题,表演就出现了败笔,何谈艺术表现力。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力求两人在风格上表现一致,对于音乐的处理同步,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舞台上配合的天衣无缝,既能够将舞蹈的表现力彰显无遗,同时还能够突出舞者独特的个人魅力。
五、结语
体育舞蹈的艺术表现力使得这项运动项目具有了异常鲜活的生命力,虽然在舞台上表演者表演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其所表现出来的净胜层面的内容却可以让人久久回味,引起感情上的强烈共鸣,这就是体育舞蹈的艺术表现力。
参考文献:
[1] 王燕梅.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文化探讨[J].才智.2014(09).
二胡是一种传统的音乐元素,传统的音乐元素都比较重视其中的意境,我们通常把意境营造得是否完美,作为艺术表达的目的。
在这里,我们所讲的意境主要是在说演奏者的情感表达与事物所固有的情趣之间相互交融的东西。在这样的基础上,就能表现出一种声情并茂的效果。
就目前来看,我们想要做到二胡演奏艺术意境的营造,首先要了解他们所涉及到的要素。这些要素主要包括:情景、情感、事物。在营造意境的过程中,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的主观情感必须要能与事物所独有的意蕴相结合。由此可见,要想真正的营造出意境来,就要抓住“意”和“情”两个方面。
二胡作品一般表达的意境都与自然有关,是一种自然的声音,通过这种自然的声音来表达人心的趋向,以此来感悟人生和万物的神韵。
二、如何做好意境营造和特色表现
二胡是传统乐器中与自然最为贴近的乐器之一,我们在演奏的时候总会有一种回归到自然深处的感受。在回归的过程中,我们又能慢慢的领会到其中关于人生的顿悟和理解,是一种十分奇妙的感触。针对这样的一种乐器,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障碍和困难,但是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认为要想做好意境营造和二胡特色表现工作并不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注重艺术演绎者自身的修养问题。自身的修养是可以不断提升的,一个演奏者自身的修养会直接影响到他对作品的认知程度,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表演的结果。修养在我们看来是一种软实力,目前很多人主要重视的就是拉二胡的技巧,而没有关注到演奏者的修养问题,这显然是不对的。笔者在多年的研究和观察中,认为关于演绎者自身的修养问题,我们可以分成两个小的方面进行探讨:一是,针对精神素养而言。二胡是一门需要领悟的学问和艺术,艺术演绎者在看到曲谱的时候要有足够的精神素养,才能真切而且透彻的了解到原创者内心的真正意蕴和意图。了解了这些,才能在演奏中达到预期的效果,实现精神和音乐的高度融合和统一。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注意的就是,要触类旁通的学习好许多新的知识,将自身的人文素养提升上来。再者,专业知识的继续学习也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将二胡演奏的艺术表现出来。二是,针对技巧素养而言,二胡作为一门传统的音乐艺术,其复杂程度是可想而知的。我们在演绎二胡之前,要做好大量的练习工作,自己勤奋练习的同时,也要多向名家学习,掌握好基本的弹奏技巧。只有有了优秀的技巧,我们在拉二胡的时候才能更好的将感情融入其中,营造出一种不一样的氛围和意境来。
第二,注重外在氛围。所谓的外在氛围,就是说演奏者所处的演奏环境之中。环境作为一种外因,也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演奏者在演奏的时候必须是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中才能集中精神,将二胡自身的特色很好地表现出来。所以,关于环境和氛围的研究,笔者认为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尽量保持二胡演奏者练习和演奏的环境是安静的。安静的环境更有利于人们集中注意力,二胡演奏必须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才能更好地体悟原作者的意图和意蕴。演奏者才能更好地将自身的情感寄托到曲谱之中,这样演奏出来的作品才会是登峰造极的。二是,尽量帮助二胡演奏者处于一种平静的状态。这就要求做好心理工作。外在安静是不够的,因为内心的躁动比外在的影响更为明显。二胡艺术要想在特色上做出成就,表演者就必须静下心来,心无旁骛的进行研究和练习。所以,除了外部环境的安静外,我们也应该尽量保证好内在的平静和祥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将感情和技艺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不一样的意境,表现出不一样的特色。
第三,注重技巧的琢磨。任何事情都是熟能生巧的。我们在想着表现出二胡的各种特色的时候,也应该深深的明白其技巧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要反复的练习和纠错,将二胡演奏的基础打好,脚踏实地地走好演奏的道路。技巧琢磨不单单是要靠自身的自觉练习,也要懂得从外界寻求间接经验,最好的间接经验就是老师和名师音乐会。我们向老师学习和请教,看名师的指法和技艺。往往我们做不到的某些指法或者是弓法,名家就是可以轻易的做到,这些都是要自己不断琢磨和模仿学习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在弹奏的过程中营造出独特的氛围,表现出独特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