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数据培训总结

大数据培训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数据培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数据培训总结

大数据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特点;风险

一、研究综述

(一)研究背景

“大数据”时代最早由全球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提出,它在其《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的报告中指出:“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大数据的思潮迅速的波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犹如一场即将到来的革命,冲击着人们的传统的观念。大数据早已有之,之所以“大数据时代”的概念一直到最近几年才提出,是因为以前大数据的运用领域比较窄,很多领域还没有大数据的概念。但是现在,大数据已是一个十分流行的名词。

大数据借助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各个领域的学者开始思考量化在自己领域的可能性。同样,大数据也将对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思考这一时代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我们应该思考,是否可以借鉴大数据的思维和技术去解决诸如人力资源管理难以量化的难题?是否可以更好地衡量人力资本的价值?

(二)已有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关于大数据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基本没有,而更多的是有关大数据技术应用方面的。国内现阶段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是最近两年兴起的,由于“大数据”时代是最近两年兴起的趋势,因此国内本课题的相关研究并不是很多。

和云(2014)认为利用大数据方法丰富人力资源管理手段方法,无疑成为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不容回避的现实选择。唐魁玉(2014)在“大数据”时代,微观人力资源管理和宏观人力资源管理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大数据时代的特点

(一)数据规模大

大数据时代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数据量非常庞大。原有的GB、TB的数量级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大数据的起始数量级一般认为是PB(1024TB),而EB(1024PB)、ZB(1024EB)的数量级也已经使用。这也正是因为数据量过大,传统的数据处理手段无法达到人们对于数据处理的需要。

(二)数据种类多

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原有的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已经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数据的处理当中,文字、音频、图片等等都已逐步数据化。当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数据能够被大规模收集和分析时,我们才能获得以前所无法得到的信息,而这也有利于我们分析现象的本质。

(三)数据更新速度快

大数据时代的另一大特点就是数据更新速度快。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每天所接受的信息量十分巨大,据研究,现代人每天所接触到的信息是古代人一年的信息量。而这也导致了数据的更新速度十分迅速,据研究,全世界每年的数据量每年以50%的速率增长,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数据是人类近两年产生的。而这也体现数据的时效性,过了一定的时间数据很可能价值就会大大降低。

三、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

在大数据的浪潮汹涌而来时,也让各行各业的HR们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学者们陷入了思考之中。到底大数据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否能将大数据的思维运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中?对于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大数据的思维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它有可能改变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其各个模块的工作方式。笔者将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企业招聘的精确化、节约化

在大数据的条件下,原有招聘模式遭到挑战,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大范围的快速收罗符合职位要求的人才,通过大量个人信息和公共信息的对比,分析出最适合特定职位的应聘者,实现人才搜寻的精确化。另一方面,由于大量的工作可以在计算机上完成,省去了外派实地招聘和广告的经费,这也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成本的控制。

(二)培训的个性化

大数据给培训带来的利处就是可以实现培训的个性化,我们知道,实现个性化培训的最大难题之一就是员工个性的把握,而在大数据条件下,企业可以根据员工大量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信息数据,分析员工的具体需求或者是不足之处,为员工准备个性化的培训“套餐”,实现“私人订制”。另一方面,可以依托大量网络培训资源,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

(三)绩效考核的全面化

以往的绩效考核只能针对可以量化的工作指标,存在绩效考核不全面的缺点,运用大数据的技术,我们可以掌握更多的与绩效相关的指标,并将这些数据进行处理,以更全面地得到员工的绩效情况。同时,大数据的高速更新特点能让管理者第一时间了解员工的状态,帮助管理者做出预判或者快速决策。

(四)员工关系的预判性和人性化管理

以往大多数情况下,企业管理者只能在员工产生矛盾之后才能进行协调和解决,而现在通过对员工大量非结构信息的分析,可以了解员工最近与同事之间的关系状态,一旦发现有苗头能够及时协调,避免员工之间关系的恶化。另一方面,利用大数据更新快的特点建立实时获取员工各方面需求的机制,为员工营造满意的工作环境,以促进其工作效率的提高。

四、总结与反思

大数据时代的趋势不可避免,正如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加里・金所言,所有领域都受到了这一趋势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也是如此,我们应该更多的思考我们能从这一趋势中探寻出发展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更好的道路。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反思大数据时代可能带来的风险,数据安全就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重要隐患,如何保护员工的信息安全,数据一旦泄露如何处理等等都是必须思考的问题。此外,大数据的质量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点,如何确保数据质量也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麦肯锡环球研究院.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R].美国:麦肯锡公司,2011

[2]和云,安星,薛竞.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4,23

[3]唐魁玉.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4,03

大数据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贵州 大数据产业 成就 问题

一、贵州省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成就

1、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

2012年,贵州省宣布开始发展大数据产业,至今贵州已经在大数据领域拿下了9个全国第一:率先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率先举办全球首个以大数据为主题的博览会、率先提出块数据概念并探索建设块上集聚的大数据平台、率先创建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聚集区、率先成立大数据交易所、率先举办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和创业大赛、率先获批国家级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率先出台地方大数据法规、率先成立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

2、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自2014年以来的数次大规模产业招商,共为贵州带来200余个大数据信息产业项目落地,签约投资额超过2400亿元。截至2015年年底,贵州省大数据电子信息工商注册企业达1.7万家,大数据信息产业规模总量突破2000亿元,实现两年翻番。同时,还吸引了华为、高通、阿里、腾讯、京东、百度等行业巨头进入贵州发展,吸引了一大批IT精英来贵州创业,极大地促进了贵州信息数据产业的发展,电子信息业、大数据产业已经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二、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观念落后

虽然贵州省发展大数据产业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但还是有很多部门和企业,对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意义认识不足,对大数据产业能给贵州带来的转型升级机会和弯道超车能力认识不足,各职能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内仍然存在“数据孤岛”和“数据烟囱”等情况,未能对本单位的数据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

2、产业基础薄弱

虽然官方媒体一直在进行积极正面的宣传造势,贵州的大数据产业也确实取得了多项成就,但是贵州省大数据产业的基础仍然薄弱,整个产业链条上核心龙头企业严重不足,且缺少真正意义上的领军企业,产业结构也不完整,由于产业链上游的领军企业缺乏,对下游链条的中小企业带动力度不足,因此整个大数据产业链条未能实现上下游互为补充,协作发展的共赢模式。

3、信息基础设施水平落后

贵州省近年来加大投入力度,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囿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欠账等因素,全省的信息基础设施水平仍然比较落后,表现为信息基础设施的先进性和集成度仍然不能满足大数据产业的发展需要,且全省各地、州、市、县的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极不均衡,互联互通程度较低。

4、大数据专业人才匮乏

大数据产业是一个人才密集型产业,更是一个智力密集型产业,贵州省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最大短板就是人才严重不足,既缺少高层次的领军型人才,如大数据理论创新专家、大数据挖掘专家,大数据架构师等,也缺少中低层次的人才,如数据清洗人才,数据搜集人才等。

三、克服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问题的对策措施

1、强化宣传培训力度

建议组建专门的宣传培训机构,负责跟踪整理国内外大数据典型应用案例,为贵州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和推广运用提供范例和借鉴。同时收集贵州本省各行业大数据应用的成功案例,及时总结经验并加强宣传推广,强化对各行业领域重要对象的培训力度,提升其对大数据及其价值的认识。

2、引进培养龙头企业 加快完善产业链条

建议组建专门招商团队,围绕大数据全产业链,采取精准招商和专业招商,重点引进国内外大数据产业链条的龙头企业落户贵州。同时,还应大力培育贵州本地的大数据领先企业,通过税收减免、政府补贴等措施帮助其做大做强,鼓励其带动其他中小型大数据企业一切发展壮大,形成大企业带小企业,主体项目带配套项目的良好局面,专家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大数据产业集群。

3、加快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会战,加快实施光纤网络全覆盖工程、通讯信号全覆盖工程、数据中心大整合工程,迅速补齐信息基础设施不足的短板。坚持适度超前、重点突破,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以基础兴产业,以基础促消费,推动以大数据为引领的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和信息消费能力迈上新台阶,为全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4、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是出台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创新留住人才的使用机制,招募海内外大数据高端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来贵州省发展创业;其次是深化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订单型人才培养机制,为贵州大数据企业提供量身定做的订单式培训,定向培养和输送大数据人才,解决困扰贵州大数据事业发展的人才不足和人才短板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正强.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实践与思考[J].理论与当

代,2015(08).

[2]王婷.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J].商,2015

大数据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一、有效的解决审计工具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技术更新较快,复杂程序越来越高,而且数据量越来越庞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则要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对象之间需要处于同一量级的审计工具,这样才能相互适应,有利于审计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大数据背景下,对审计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审计部门需要加快推动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加快审计数据综合分析系统、审计指挥中心及审计模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有效的提高审计能力和审计技术水平。通过建立审计数据综合分析系统,可以将相关行业纳入到联网审计系统中来。通过推动审计指挥中心的建设,能够进一步对审计管理系统项目管理、动态展示、决策指挥及审计风险防控等功能进行完善,使其与审计署及下面各市县审计机关的数字化审计指挥中心相联。利用模拟仿真实验室,可以通过情景化培训和案例化教学,有效的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实战能力。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数据中心、交换中心、安全及运维保障体系的建设,为审计业务的开展提供综合服务性平台,加快审计系统知识库系统和安全运维保障系统的建设,有效保障审计网络和各审计应用系统的安全运行。

二、审计人员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

1.数据分析能力

在大数据环境下,需要审计人员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将各种数据资源有效的整合在一起,综合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来强化对政府财政预算和预算执行单位、财政与宏观经济数据、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不同领导和行业间的关联性分析,从而发现存在的疑点,深入进行核查。

2.思路创新能力

在大数据时代,审计人员需要不断的增强自身专业知识和审计经验的积累,同时还要在工作中不断进行创新,培养自已的思路创新能力,从而在大数据背景下,能够打破传统审计人员以经验判断的常规做法,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到有用的信息,构建数据分析方法,并从中及时发现疑点,并得出审计结论。

3.综合判断能力

在大数据背景下,审计人员需要能够从海量数据中对数据的性质、状态及发展趋势进行准确认定,有效的将职业判断与数据分析相结合,从数据中发现规律及联系,掌握经济活动和业务活动的过程。特别是可以根据数据的流向来对资金和物资的走向进行判断,及时对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查错纠弊,预测未来经济业务的走向。

4.跨专业知识运用能力

在大数据条件下,审计人员单一的专业背景已无法满足审计事业发展的需求,作为一名审计人员,需要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能够跨专业对知识进行运用。特别是当前审计对象业务越来越复杂,审计数据越来越庞大的新形势下,审计人员需要掌握审计学、统计学、计算机等专业知识,更好的提升审计数据的获取、管理及分析能力,进一步建立健全审计方法体系,灵活运用各种数据分析方法。

三、提高大数据审计能力

1.创建数字化管理模式

在审计管理中,要逐步实现全过程的数字化,使审计管理方式向“集中型”转变,努力提高审计管理效能。在应用上,使用AO系统进行审计文书管理、审计计划项目编制和审计项目组织管理等,应用大项目审计组织管理系统对进行统一组织管理和决策指导。

2.创建数字化审计模式

加快推动数字化审计模式的创建,利用电子数据审计能够有效的提高财政收支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确保在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监督作用能够更好的发挥出来。在现实审计工作中,可以依托于AO系统来加快数字化作业平台的构建,推动小型应用软件及小模块的开发和应用,使现场审计加快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3.创建联网跟踪审计模式

创建并推广以在线审计、实时审计为特征的联网审计方式,要在审计项目中,深度应用地税、财政、社保、投资联网系统,总结联网审计经验,丰富基于联网审计的计算机审计方法,不断创新和总结联网审计条件下的审计组织方式、管理方式和相关制度规范,全面提升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监督能力。

4.创建信息系统审计模式

不断加大信息系统审计工作力度,结合各专业审计,开展对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安全性、系统功能有效性、数据真实可靠性、建设项目经济性为重点的系统审计,有效保证审计所需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降低审计风险。

大数据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大数据 财会行业 机遇与挑战 时展

一、前言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让信息技术走入各行各业,也让大量数据不断产生。对于财会行业来说,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应用则可以让其更加具有客观性和预测性,可以帮助企业规避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让企业沿着更好的方向不断发展。财会作为经济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工具,必须面对当前的大数据时代形势,了解其对于财会行业所产生的各种挑战,并探究其中存在的机遇。而这些都离不开会计人员的工作,需要其保持冷静的头脑,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探索大数据给财会行业所带来的各种机遇,直面其给财会行业带来的挑战,对财会行业进行相应的调整,真正发挥财务行业的优势应当成为财务人员重点关注的工作内容。

二、大数据在财会行业的应用前景

(一)将财务分析延伸至前端数据

在当前的计算机处理中会产生大量的交易数据,如果把这些数据束之高阁,其仅仅是一个流水账,削减了它的利用价值,大数据的作用无从体现。通过这些数据深刻地分析和挖掘消费者行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措施则可以指导企业的行为,更好地服务消费者。这样还能够促进新数据的产生,让数据的价值得以体现。从一般意义上讲,传统的财务分析能力仅是对财务结果、了解不同产品或业务的盈亏状况进行的相对后端的数据。但是,如果财务要给决策者提供更加全面有说服力的信息,就要求财务人员深入前端的数据中进行挖掘。大数据的应用前景在此方面表现突出。此外,财务人员在利用财务流程对企业的现金流、相关资源的管理等内容进行合理的运营和管理,通过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其相关的领域,能够让其达到前、后端数据完美衔接的效果。

(二)对数据进行质量管理

较短的时间内,在大量的数据库中提取正确的数据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这就对前端数据的质量提出了要求,其必须纳入企业相关流程控制之中。这样才能够保证在进行一些重大决策时,能快速准确地应用数据。另外,在此过程中,财会人员的工作职责也会随之转变,从之前的“监察”财务数据与账目过渡到管理整个企业数据库内的所有数据,从而提升数据质量。财会部门需要与企业IT、信息管理以及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合理有效地整合相关数据,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和报告制度等相关的措施。这样才能够保证数据符合相关规范以及满足整个企业的要求,并避免企业重要数据流失对于企业造成的严重后果。对数据进行高效管理不仅是新时代对财务行业的要求,也是行业本身提出的新标准。

(三)利用大数据进行风险管理

在大数据时代环境下,财会部门的风险管理作用表现突出,其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会人员必须运用更多的时间参与评估企业增长战略风险工作,包括并购、进入新兴市场等各个方面;对外部风险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如自然灾害、供应链风险等。通过大数据进行风险预测则可以让企业的投资更具价值性。利用预测分析学和统计建模、数据挖掘等相关的技术工作就能更好地对投资机遇的可行性进行整体评估。另外,风险管理实操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相对于大数据给财会行业所带来的诸多优势,其显得微不足道,相关人员对困难要进行预期和整改,为企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提供指导。

三、财会行业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

(一)提高会计信息的综合程度

提高会计信息的综合程度需要增加财务报告中的表外非结构数据。企业的内涵随着新时代大数据的增加,所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企业价值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将相关的非结构性数据纳入其中可以让会计信息的内容更加饱满,可以让投资者获得更多的信息。而且,非结构性数据进入会计报告也能够让报告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微观经营状况,并对企业当前的环境进行分析,对其所获得的行业信息进行分析和预测,从而提高财务会计报告对企业决策的参考意义。此外,对于财务会计报告的类型也是需要进行拓展的重要部分。大数据环境下,运用数据分析能够让之前的难以定价的资产得以定价,能够让各种负债更加清晰明确。而且,相关会计人员需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优化和提升财务会计报告的表现形式,保证内外信息的合理使用。综合性是数据时代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也是会计行业适应时展,以及企业要求的重要手段。

(二)将财务分析向前段数据延伸

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就可以对大量的交易数据进行妥善处理。利用这些大数据进行深度的分析和挖掘,可以了解企业的相关内容信息以及客户的消费习惯,从而产生良性循环,有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但是,对于财会行业来说,对于数据的分析和认识不能只停留在探索数据规律上,还需要对数据进行思考,从而进一步完善传统的财务计划、财务分析。因此,企业在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必须将财务分析向前段数据延伸,让其“走在时展的前列”。首先,企业工作人员要具有前段数据分析的意识,从思想上要有“走在前列”的意识;其次,财务人员要注意对客户流失率、转换率等相关绩效指标予以关注,并做好定期考核;最后,财务人员要培养自己的大局观念,从整体角度对企业的发展进行考虑和研究,对企业资金、风险、经营等内容进行综合管理和协调,充分利用大数据工具。

(三)重视对会计人员进行大数据相关知识的培训

重视对会计人员进行大数据相关知识的培训,对实现大数据在财会行业的广泛使用具有巨大的意义。因此,相关企业要注重培养财会人员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其具备良好的思维结构,从而在新科技的发展过程中不会被时代所抛弃。首先,企业要了解财务人员对当前数据的认识,充分分析会计人员所需的提升空间,并就其所需要提升的部分进行总结和归纳;其次,企业要建立合理科学的培训机制,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培训途径让工作人员逐渐养成数据应用意识,逐渐形成对不同类型数据进行整理的能力,并能够有效加工原始数据,通过相关信息对绩效进行评估和风险预测;再次,企业还需要对职工的专业能力进行培训,让职工能够切实掌握相应的财务专业知识,并将其与数据应用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职工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针对性;最后,职工还需要具备拆解数据含义的能力,而这也应当是企业进行培训所需要关注的重点。

四、结语

大数据时代给财务行业的建立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财务部门应当切实掌握相应的技巧和能力,通过相应的途径促进财会行业的进步,让其更加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让财务行业在新时代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为沈阳市沈河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集中管理办公室)

参考文献

[1] 冯国芳.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会队伍建设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5(36):218.

[2] 赵博迪.浅谈大数据时代对财会发展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6(09):211.

[3] 徐海宁.互联网+时代下管理会计的新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9):268-269.

大数据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大数据 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是用于收集、整理、保存、传播各种文献并将其应用于教育教学、文化及科研的重要信息技术研究基地。大数据现已成为世界各国用于发展经济的新的“天然资源”,传统的信息存储技术和定量、定性的分析方法已远远满足不了高校师生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因此,引入大数据技术来解决供需矛盾势在必行。数据的研究和管理将成为高校图书馆员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是重要的,更是迫切的。

一、 大数据对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进入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的业务功能有所扩展,在继承传统业务功能的基础上还需具备对馆内信息资源进行分析、总结的功能。因信息资源载体的多元化,如虚拟网络、计算机等,高校图书馆还需要收集各种音频、视频等,并进行整理和保存,同时还要整理分析读者信息、阅读数据等,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进一步完善业务功能。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将不断朝智能化方向发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由原来的手工操作逐渐转变为自动化操作, 简单的人工管理逐步被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所替代。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但要掌握专业的图书馆基本业务知识,而且还需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管理及应用等能力。很显然,大数据时代对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素质需求是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困境

大数据要求高校图书馆不但能够通过结构化数据了解现在客户需要什么服务,也能够利用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深度挖掘高校图书馆与用户之间正在发生什么,以及预测和分析将来会发生什么,从而使高校图书馆能够找到更好的服务模式。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具备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但目前国内绝大部分高校还存在以下困境:

(一)高校图书馆现有体制机制不适应大数据时展的需要

高校图书馆多囿于传统的实体图书馆建设,以及纸质图书资源的管理维护,忽视或没有高度重视全面整合图书资源基础上的网络数字图书馆建设。缺乏外向型的信息管理机制,仅沉浸于内部资源管理、传统的业务流程和资源结构划分模式;缺乏与相关部门的合作,没有完全建立起面向用户快速反应的管理机制和以自动化为中心的新的业务模式。没有成立或成立了形同虚设的专门的数据管理机构,无法对数据进行管理,没有制定统一的数据管理使用政策,无法协调校内外与大数据有关的工作。管理体制简单落后、机制不灵活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二)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现状不适应大数据时展的需要

高校图书馆很多在职人员都是高校在改革发展中转岗或安置的人员,没有专业背景,有的年龄还偏大,他们业务管理水平不高,而且管理手段模式单一,甚至缺乏服务意识,有混日子的现象,这从根本上制约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果。有的高校图书馆虽然引进了一些专业的人才,但因人数少或缺乏领导,形不成团队,处于单打独斗或被边缘化的状态,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现状与网络化和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是不相适应的,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三)高校图书馆现有人力资源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不适应大数据时展的需要

高校图书馆在管理体制上采取封闭式管理机制,竞争和激励机制不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依然蒙着“人治”的浓厚色彩,缺失公平竞争,吃大锅饭现象严重。传统的管理理念,导致工作人员只能采取低层次、消极等待的被动服务,态度不好,服务水平不高是师生常反映的问题。同时,考评制度和评价体系也很笼统,这使图书馆员在工作中没有危机感,更体验不到事业的成就感,对所从事工作的前途感到迷茫,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从而失去进一步创新发展的主动性和动力。大数据时代要求图书馆员必须不断学习和创新,成长为复合型人才,而当前高校图书馆的考核制度与评价体系明显与之不相适应,束缚了人力资源的发展,不适应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建全适应大数据时展需要的图书馆管理体制

高校图书馆在大数据时代中呈现出两条发展轨迹。一条即是传统的实体图书馆建设,以及纸质图书资源的管理维护。另一条则是在全面整合图书资源基础上的网络数字图书馆建设。实体图书馆建设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网络图书馆建设还处于探索成长期,高校图书馆要坚持两者的协同发展,建立起适应大数据时展需求的管理模式:实体图书馆抓素质、强能力、硬管理,为读者提供优秀的服务;网络数字图书馆抓创新、强团队、硬技术,为读者提供丰富的资源。这就要求高校完善机制,优化图书馆现有人力资源管理结构,新成立专门的数据管理机构,对数据进行管理,制定统一的数据管理使用政策,研究解决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及处理等相关技术问题,协调校内外与大数据有关的工作。

(二)健立适应大数据时展需要的图书馆人力资源队伍

大力培养能够运用大数据进行图书馆管理的人力资源队伍,是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工作的生命线。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培养大数据人才。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拥有数据的规模、活性及对数据的捕获、过滤、分析、挖掘和利用能力。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培养一批熟练掌握数学、统计学、数据分析等多学科知识的专业人才不仅是重要的,而且也是迫切的。

二是引进高层次人才。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需要跨学科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和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管理人才。高校应加快引进信息化和图书馆管理的交叉学科专业人才和国外高端图书馆管理人才,利用高层次人才去指导高校图书馆馆员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管理工作。

三是大力开展人力资源培训工作。高校图书馆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详细的人力资源培训计划,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切实做到根据工作需要开展各类培训,培养一支专业扎实、思想政治素质高的图书馆人力资源队伍。

(三)完善适应大数据时展需要的考核和评价体系

面对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馆藏、功能和服务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须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考核和评价体系,打造人性化人力资源管理。

一要树立和提升绩效管理理念。高校图书馆绩效管理能否得到有效贯彻实施,必须要有与大数据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先进理念作指导,充分体现信息化的特点,绩效评价引入大数据。高校图书馆实行馆员绩效评价结果必须作为图书馆人员任用、调配、职务升降、人员培训和激励的依据。

二要科学设定馆员绩效评价指标。高校图书馆实行馆员绩效评价,要根据图书馆大数据时代岗位管理体系确定各类岗位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效果。高校图书馆岗位一般分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和工勤岗三类,由于各部门的工作性质和职能的不同、任务和工作标准不一样,馆员所从事工作在素质、能力、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不同,体现在绩效方面的侧重点和权重也应不同,因此,在制定图书馆人员工作职责和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时,应按岗位性质分类设计或制定不同的考核指标。

三要认真开展馆员绩效评价工作。成立馆员绩效评价小组。评价小组成员除馆领导外,还应由部分馆员代表参加,馆员代表中有不同的部门、岗位,甚至不同的年龄或不同的职务等。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目标管理法、关键事件法、360度绩效评价法都是比较常用的绩效考核方法。各种考核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都具有各自的利弊和特色。各高校图书馆应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评价方法。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迎来了发展机遇,但也充满了挑战。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重要服务部门,高校图书馆应积极探索适应大数据时展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建设一支优秀的馆员队伍,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才服好务。

参考文献:

[1]秦红.浅析大数据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发展策略[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5(5)

[2] 刘英飞.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才智

[3]李凤念.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受到的挑战及其发展对策[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3)

[4]罗桦.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传统读者服务变革的思考[J].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