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学业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学业生涯 学业生涯规划 学业理想
一、 学业生涯规划概述
所谓学生生涯规划是指对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的规划和设计,要求每个学生正视和剖析自身,了解自身的特征和兴趣、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是学生为自己实现大学期间及毕业后的目标而确立的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其具体目标涉及政治思想与道德素养的目标、外语水平目标、计算机水平目标、阅读目标、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目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目标、技能与专长目标、体能目标、求职准备十个方面。
(一)我国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学业生涯规划是人生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学业生涯比作一次旅行,那么学业生涯规划则是旅行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地图,也就是前进的指南,旅途的航标。学业生涯规划是我们美丽人生的开始,做好学业生涯规划进而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但是,如此关键的环节却往往被人们所忽略,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关研究表明:在学业生涯的起步阶段,由于人的可塑性强,学业转换成本低,如果在这个阶段就对一个人的学业有准确的定位和长远规划,非常有利于今后的就业和发展。但实际
目前,影响我国大学生学业规划的因素很多,除了学生本身的不重视以外,社会、学校、家长也未将其摆在重要的位置,致使其发展速度缓慢,这些"瓶颈"性因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现实就业形势和社会需要的瞬息万变导致个人的学业生涯规划和现实出入很大
从近几年就业市场的内部环境看,全国就业和再就业形式更趋严峻,随着下岗职工、农民工的转移,新增劳动力的数量持续增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日趋严峻。"根据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环境显示,其就业外部环境越来越好,但就业内部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大学生必须提前做好学业生涯规划,正确的进行自我定位,才能顺利就业"。但是,由于学业规划和就业还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加之社会发展不发日益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很难把握学业所在行业的前景,造成了理想和现实的脱节。
(2)家长的过分干预,使学生的学业生涯规划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从高中生填报高考志愿的现状就可以看出,家长在孩子高考志愿的选择上,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家长的期望体现在了孩子选择学校及专业上,大多数孩子没有独立自主选择自己喜欢学校和专业的权利,只能按照父母的旨意继续自己的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这与西方国家的情形恰恰相反,西方国家的孩子在成年或更早就学会了独立,已拥有了选择道路的自由和权利。
(3)高校在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运作程序和制度体系严重滞后,阻碍了血液生涯规划的顺利发展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肩负着为现代化建设和国家发展培养人才的任务。进行学业生涯规划可以更好地推动学校学风建设,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激发广大同学的成才愿望,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另外还可以帮助广大同学合理地利用大学时光,规划自己的精彩人生。目前很多高校并为意识到学业生涯规划对于学校和学生的重要性,未将其纳入学校工作的轨道中,缺乏一套科学、完整的运作程序和制度体系,造成学业生涯规划这一课题在高校中尚处于摸索阶段。
三、 构建我国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对策和建议
上述问题的产生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学生本人都未确立对学业生涯规划的正确态度和认识。基于目前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 国家、社会层面
每位大学生的最终归宿是走向社会,社会史展示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大舞台。学业生涯规划始终围绕"社会需要"而进行,要根据社会需要塑造自己,通过生涯规划提前作准备,让自己的就业之路越走越宽。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讲,应该尽可能提供大学生进行学业生涯规划的便利条件和服务,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建构相关专业发展的信息传播和反馈系统。
大学生进行学业生涯规划就必须对学业所在的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而仅靠大学生自身难以掌握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建构相关专业发展的信息传播和反馈系统,有助于给大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第一时间获得关于本专业的发展状况及具体要求,及时调整规划,严格按照专业的要求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在求职中稳操胜券。
(2)要积极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学业生涯规划旨在提高就业率,使每位大学生都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自身的价值。为此,国家和社会要努力打造一个为学生成才的平台,逐步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体系,积极培养、开拓和完善大学生就业的直接与间接、有形与无形市场,不断扩团学生的就业渠道,使其理想不断向现实迈进。
第一,"举办形式各异、规模不同的就业洽谈会,收集招聘信息并组织供需交流;建立和完善全国各高校、各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就业率、毕业后收入等指标的定期制度"。
第二,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开设专门的窗口,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培训、服务和招聘活动。
第三,取消进入非公有制单位的指标限制,跨省市的指标限制和时间限制;有条件地区,有地方政府确定为大学生提供创业的小额贷款和担保,对于以非全日制的大学生,有关部门和学校要尽可能提供便利条件和服务,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四,要组建一些由专业人士组成的专门咨询服务机构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涉及的内容多,是在全面分析个人和社会因素后制定出来的,这就需要一些专门机构能够为大学生的学业生涯规划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要建立一只高素质、专业化、专门化、专家化,有奉献精神的学业指导队伍,实现学业指导服务个性化,根据每个大学生不同的专业、个性、优势、就业偏好和心理倾向,进行不同的指导,使其制定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科学的学业规划,真正发挥学业规划的意义和作用,为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作充分的准备。
2、学校层面
大学生活作为人的生涯历程中一个重要时期,在此期间形成的正确的血液自我概念、学业发展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对未来的人生发展至关重要。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主要是针对大学期间学习生活的规划和设计,内容设计德、智、体、能四个方面。高校作为大学生成才的园地,有责任有义务协助学生进行学业生涯规划,使学生在大学期间明确人生目标,为进入社会做准备。
(1)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关于学业生涯规划的运作程序,形成一种"前程话学业生涯辅导"的模式。这种模式就是要从学生入校起组织和规划好大学生的生涯辅导,将之纳入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把学业辅导教育课程列入学校的教学大纲,并与其他课程具有同等地位。
(2)要有学业指导的专家队伍,专业指导的机构,还要建立学业指导的制度,以制度保障学业规划的开展和实施。另外,高校要定期举办一些学业生涯规划指导讲座,邀请校外知名人士及成功的校友回校与大学生座谈,为其解决学业生涯规划中的各种问题,指导学生正确规划人生。
(3)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必须从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人才素质的多维性,借助科学的测评手段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兴趣,从而在时间中扬长避短,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
3、个人层面
学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是学生本人,做好学业生涯规划的关键在于学生自己,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才能赢得人生起跑的第一步。
(1)要树立正确的学业理想,明确学业目标
确立明确的学业目标和学业理想,学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学业表现出来地一种强烈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对未来学业生活的构想和规划,学业理想在人们的学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起着调节和指南作用。大学生树立学业理想的过程便是心目中进行学业规划的过程,心目中有了自己的学业目标,就会为其努力。在学业生涯中,人生的学业目标有短有长,而且在一定时期还有可能对学业目标提出一定的调整。大学生应当尽快确定自己的学业目标,打算成为哪方面的人才,打算成为哪个领域的人才等。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答案不仅会影响个人学业生涯的规划,也会影响个人成才的时机。
(2)要正确分析自我和学业
自我分析室学业生涯规划中的关键一环。自我分析即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学业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进行全面认识,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优势和不足。自我分析要客观、冷静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面对自己的缺点,避免设计规划的盲目性。
(3)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操作能力
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身心力量。能力既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是人们知识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凭借,实施能力主要指实践操作能力和知识能力,它是从事各类社会工作和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素质。在规划学业生涯时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综合实践操作能力,为就业开辟道路。用人单位不仅考核求职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而且还考核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大学生进行学业生涯规划,除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还应具备自己专业所需的各种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大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用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4)要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学业生涯规划是全面提升自我素质和能力的系统性工程。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来自于各方面的困难,如果不能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规划实施的进程。因此,大学生应当有意识培养以下几种心理素质,从而应对挫折,实现梦想。
以上就是针对现阶段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从国家社会、学校、家长、个人四个层面进行的探索性分析,不可否认学业生涯规划只是人生规划的一部分,但它却为职业生涯规划奠定了基础,缩短了理想和现实的距离,为顺利就业创造了条件。要做好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辽宁省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大学毕业生择业与就业指导[M].辽宁大学出版社
[2]烨子..北大人生规划[M].北京新华出版社
[3]程社明,卜欣欣,戴洁.人生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团结出版社
[4]钟锦,王焱,马国玉.高校职业指导模式创新浅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
[5]罗增贵.以生涯发展辅导提升大学生[J].中国大学生就业
[6]李海怡.理性规划,把握未来[J].成才与就业
[7]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教育出版社
[8]张再生.职业生涯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
90后是有思想、有独到见解和前瞻意识的一代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多媒体的运用帮助这一代人更加灵活主动地去认识自己,明白自身的不足以及长处、需要什么、客观合理定位、在就业问题上大致应该如何发展......但是如果真的涉及“本科阶段对于未来职业目标清晰”这么一个话题,准确定位的人就少的可怜了。
相关数据显示表一,从大一到大三,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者说年级的上升,大学生对于自己学业以及未来职业的认识逐渐变得更加清晰,但是,这部分清晰的人,在各自年龄段依旧是仅限于非常微小的一部分,所以说,目标清晰是一回事,落实行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当今社会“大学生”这三个字已经不再是有文化、专业知识水平高的代名词了,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需求,优胜劣汰的社会要求我们更加充实自己,这也就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进而导致就业压力,并日益加重。表二数据显示,不管是归结于外界的就业压力和缺乏指导还是归结于自身的能力不足,大学生普遍对就业前景表示担忧,同时数据反映出大三学生在对自身能力准确评估并且有相对把握的基础上暗示职业规划的不足,由此可见被调查者中大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他们影响较大,通过对比又反映出前期职业规划和长此以往的调整践行对一步步走向未来职业的重要性。综合表二数据可进一步发现大二学生对前景担忧程度最严重,这和之前预料的“大三”有所不同,经过一些专业人士的分析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大二正是大学阶段的过渡时期,大学生转变了之前大一时期的青涩单纯,相对而言要成熟起来,对自己的未来开始有所规划,但由于基础知识以及各项培训还没有真正接触太多,难免不如大三学生来的自信。
综上所述,我们清晰地看到在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中,很多现象和我们想象之中的以及之前预估判断的大相径庭。不管是本科四年还是五年,二、三年级都是过渡阶段,对于我们的学业和未来职业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就不言而喻。然而在之前的很多研究中并未显示其学业现状分析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的差别和各自侧重点,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针对年级差异作进一步的综合研究,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规划培训为日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结合表三、表四的纵横对比发现在获取培训方面,大学生都渴望能有与企业直接接触的机会,不管是其人力资源部的指导,还是去企业体验,学生渴望这种直接有效的收益方式,毕竟这样的形式更有利于所学专业知识的利用和潜能的发挥,而非局限在课堂的一些讲座、培训课程等“纸上谈兵”形式。当然,大一学生刚进入大学,从理论抓起也还是很有必要的,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直接去实践,何来的收获真知?另外,相比大二学生对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得以提升的渴望,大三学生也更注重对综合实力的锻炼提升,需求成功人士的辅导以及心理训练。
以上数据都是针对苏州大学,尤其是医学部的同学做调研得出的结果,下面我将结合各年级实际情况作进一步探究:
就对前景担忧的状况而言,这一现象从2011级(大二)学生开始就有所改观,据调查,他们在大一上学期并未被安排参与学部组织的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及培训,从第二学期开始,总计安排了三大次课程,类似于讲座,在此过程中有师生互动、小范围的讨论、问卷调查等。的确,学部这样的安排充分考虑到了大一新生刚入学时还未褪去青涩懵懂,对自己学业以及未来职业基本没有清晰的认识和自我定位,所以可能在接受培训传播的知识时,不会在思想上更不会在行动上有明显重视以及行动;到了大一下学期,基于上半学期对自己所在专业的接触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或多或少会对未来职业动向有所把握,除此之外也有和师长、家人朋友的交流,相关认识也一定更深入。大二上学期,学部继续组织相关的课程培训,相信通过一整年的专业知识灌输,越来越多的学生会重视并投入一定精力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去进行初步规划,确定发展方向。此时,学部的课程培训也有了深入,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会结合专业知识更有针对性,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需要。同时每学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也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和机会,最终在学部甚至是校级比赛中获奖,并以此规划来激励自己!针对2012级(大一)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形式上相比2011级确实有所改观,从入学就有职业生涯规划课,而且不是学校的培训老师,是从校外请来的培训机构,培训内容为职场举止礼仪,如何演讲、培养自信心等,但是结束时候又植入广告,给学生印象不是特别好。而第二个学期同样是外部机构,培训却有所改观,具体介绍了如何写职业规划,从分析外部环境到分析自身优缺点,如何写简历等等,并规定学生按时提交职业规划书再配合对应的老师进行科学的指导。
结合对这三个年级的分析,我们认为随着时间推移,学部不断加强对学生学业职业生涯的规划的重视首先表现在入学教育,因此,结合我们学部的性质可以认为,在我们的问卷中显示的“发现大二的学生对前景担忧程度最严重,这和之前预料的‘大三’有所不同”也就不难理解了,也有理由相信入学教育,初步教育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低年级学生处于大学生涯的调整适应期,处于夯实专业基础的阶段、处于思考、探索、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时期,这个时期接受的教育对于将来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引领作用[1]。其次学部的培养计划也“由内而外”发展起来了,即邀请外援专业机构,在图表中也显示学生们特别希望获得企业以及精英人士的课程训练。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故在此提出如下建议:
1.课程需要“重视化”。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学生观念中依旧属于“副科”,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办公室只是把就业指导工作作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这不能适应大学生直面就业场竞争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需求[2],因此我们应当加强管理,平时增加课程数量,比如随堂考试、测验、递交规划书、期末考核等形式来引起学生重视。
2.课程提升“针对性”。培训机构尽量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一年级面临由中学生向大学生角色转变的困惑;二年级学生已提前关注就业问题;三年级的学生在考研、出国、求职选择上困惑……[3]因此每个学部、专业、年级有自己的特色,培训机构应当适当修改调整计划,从实际出发,学部本身可以注重理论培训,但一定要结合实践,尤其注重对二、三年级同学的实践培训、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考虑到大三的同学专业知识储备相对更雄厚扎实因此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但是大二又处在规划培训的过渡时期,培训机构应当注重将理论和实际结合的操作。另外可以实现“直系帮扶”,大三学生可以在接触实践的时候带动一部分大二学生,让他们提前适应,熟悉环境,进而在大三时更得心应手。
3.教育队伍自身“优化”。我们认为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教育所需要的教师应该是拥有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知识的一支队伍。同时要对本校的职业规划教师进行重点培训,不断更新知识,考取专业技术水平认证[4]。尤其针对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院系,例如我们医学部,这些教师更是要拥有一定的科学专业知识。这样掌握不同学科知识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课程安排及性质被指派到相应的年级、专业甚至是班级进行更优化的教育培训,无论是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提升还是职业规划能力的提升都将大有裨益!
4.教育体系“全程化、个性化”。课程不一定只有讲座,可以是大、小课结合,大课为专业人士讲座、实践基地指导等;小课可以是分成组后的小组活动,以班级、社团组织等为单位而开展。大一学生主要是班级为单位,大二大三可以是组织性质或者团体活动,另外有规划书、走进社会等,对于任务的要求也因“年级”而异,不仅体现在量,质也是关键。但是在学生投入精力的同时老师也要重视,比如规划书的审阅、给学生的可行性建议,充分运用如今的多媒体技术进行长期全程的指导。(当然,目前学生较多,时间原因,老师不可能有精力对每一个学生都很了解,因此这方面有待继续思考和完善。)
以上是结合苏州大学尤其我们医学部的调研结论进行的综合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狭隘性,但是至少说明了我们学部存在这些现象,足以深思。不管怎样,我认为这一次调研的成果,使我们清晰认识到有必要加强对大学新生入学时职业规划的教育,同时各年级、各专业同学也要努力针对自身年级、专业的差异性质,选择合适的方向,有明确清晰的认识和准备。最重要的是,随着年级的上升、认知程度的加深,有必要在老师的帮助以及自身努力下进行更全方位、全程细致的职业生涯规划。
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规划和目标,踏实坚定地走好每一步,这是每一个当代大学生都应认真思考并付诸实践的内容。尤其,作为医学生,肩负着“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先类”之重责,更要时刻明确自己的医学事业的目标和重担保持清醒的头脑,用实际行动不断完善自己,明确自己各个不同时期的规划、任务和实际完成质量,终身学习,紧跟时代学术潮流,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综合水平,为人类医学事业奋斗终身!
参考文献:
[1]《高校创业教育如何在低年级学生中实施的研究》 作者:范登峰,陈加林《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07期
[2][3]《构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作者:布茂勇,唐雨琴 2009年02期
【关键词】 学业规划 思想政治教育 功能 途径
大学生学业规划,就是在校大学生根据自身发展现状,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出发,确立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学业目标和实施方案。换言之,就是大学生通过解决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学等问题,以确保自身顺利完成学业,为成功实现就业或开辟事业打好基础。
一、大学生学业规划的特点及原则
大学生学业规划具有独特性、可持续性和系统性的特点。独特性是指每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同,所制定的学业规划富含个人特色;可持续性是指大学生学业规划并非一旦制定不可更改,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系统性是指大学生学业规划内含着其他影响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因素。
学业规划的主体是大学生,有其独特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学生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规划时首先要坚持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科学合理地制定阶段目标和实行方案;同时应预见到在实施中会遇到的问题,并据此修正规划方案。其次,无论目标做出怎样调整,都应把最优化放到第一位,制定优化组合方案。最后,学业规划既要抓住学生发展遇到的共性问题,又要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使不同个体的先天禀赋和个性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二、大学生学业规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析
首先,学业规划有助于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学生要从各方面深入了解自我,分析自我,然后确定发展目标。学业规划是新时期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业规划平台,构建了全员育人的指导机制,实现了学生发展和师德建设的双赢。
其次,学业规划是建立健全师生、朋辈、自我交流的重要平台。针对学业规划工作,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能否产生育人实效,这都需要对工作成果进行有效评估,而要实现评估目的,关键是要构建学业规划反馈机制。在反馈环节中,学生可以与老师、朋友和自我进行交流,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从而准确定位,准确规划。同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是对大学生的鞭策,通过努力实现学业规划中的每一个具体目标,学生就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成就感,促进思想方式及心态向着更积极向上的方向转变,学业规划又为大学生提供了完成学业的宏观蓝图,使大学生对自己学业的实现过程有了清晰透彻的认识,进而产生前进的信心和勇气,并“在否定―肯定―否定”的反复反思中实现上升,提升个体认知能力,实现自我发展。
三、强化学业规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措施建议
首先,以“导学”为理念,保证学业规划的方向。“导学”是学业导师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提供学生可自主选择的多种媒体的、丰富的优质学习资源和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及手段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引导、指导、辅导、督导学生在课堂上学好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课堂外自主学习能力,实现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培养目标。“导学”工作理念是与发展性指导理念一脉相承的,都是基于以下三点:一是每个人都有其善性。人是理性的,是善良和值得信任的,人的取向是成长、健康、独立自主、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二是每个人都有发展潜能。人各具潜质,有能力产生自觉,可以自然地生长。三是每个人都有接受指导的需要。特别是成长中的大学生,需要有人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大学各个发展阶段,完成各种发展任务。
其次,以“方法”促实效,采取多元化的学业规划形式。当今,学生需求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如何使得每一个学生个体在适应的基础上获得最有效的学业发展,关键是要采用切实有效的指导措施,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指导形式和讲座论坛沙龙、网络平台等多种途径进行指导。
再次,以“队伍”为保障,构建学业规划的育人格局。专家导师、成长导师、发展导师、朋辈导师四支队伍是学业规划活动的指导者、执行者、监督者和评估者。专家导师队伍主要由校内知名学者、专任教师、退休教师等担任,通过一对一咨询、多对一辅导等形式,对学生开展多方面的指导。成长导师队伍主要由学院辅导员担任,通过主题活动、团体辅导、个别咨询等方式,为学生进行学习态度辅导、学习动力辅导和心理压力疏导等。发展导师队伍可由社会贤达、杰出校友担任,通过主题讲座、座谈交流等形式,以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顽强的奋斗经历和辉煌的成功业绩,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学习成功经验。朋辈导师队伍由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优秀学生党员等同学担任,通过学习交流、学习兴趣小组,为学生提供学习技巧、学习经验等方面的指导。导师队伍涉及各个层面,来自不同的工作领域,具有不同的特长和人生感悟,能够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发展性指导,为开展学业指导工作提供了充分的队伍保障,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构建四位一体的育人格局。
最后,建立健全学业规划的考核体系,确保学业规划活动的有效性。学业规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取得的效果很难用量的指标来衡量,同时,如何把握住有效性的度也是一个难题。因此,建立健全学业规划的目标考核体系,是确保该活动实施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考核体系可从团队目标考核和个体目标考核两个角度出发制定标准,坚持全面、公平、公正的原则,奖优罚劣,并对工作进行阶段性调整,以确保团队工作始终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迈进。在制定个人考核标准时,更多地要以外部评价为主。内部评价为目的,针对个体创新能力、执行能力、沟通协调组织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实现科学有序发展。
(武夷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福建武夷山354300)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学业规划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新建本科院校大二学生对自己认识不清,定位不准;对所学专业认识程度存在很大差异;自我学习情况较差;对学业规划认识不到位。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学校层面、家庭层面和学生层面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学业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学业规划;调查研究;福建高校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4.014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4—0030—02
收稿日期:2014—10—15
作者简介:刘志英(1982— ),女,河南内黄人。武夷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学业规划的概念及意义
大学生学业规划是指为了提高大学生学业和职业的发展效率,对与之相关的学业所进行的筹划和安排。也就是说,大学生通过对自身的特点及对未来的正确认识,确定人生的阶段性目标,从而确定自己的学业发展方向,然后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学业发展规划,并通过日常具体的学业管理,以确保用最小的求学成本获得阶段性职业目标所必需的知识、素质和能力。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当中最为关键的阶段,科学地进行学业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助于大学生自我定位。学业规划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大学生要不断地发掘自己的专长,认识自身的不足,不断地进行调整与修正,找出自身的优势所在。其次,有助于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自理能力偏弱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学业规划对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最后,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业规划要求每一个大学生从踏入大学校园开始就要充分地挖掘和认识自己的特点,并且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这不仅有利于增强自身的就业实力,还有助于其毕业后的发展。
二、新建本科院校大二学生学业规划的现状
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新建本科院校的大二学生在学业规划方面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对自己认识不清,定位不准
通过调查发现,大二学生对自己认识不清,定位不准。有36%的学生表示“不清楚自身的兴趣、优势和劣势”,有34%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与自己的兴趣不一致”。通过访谈得知,大部分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方向和目标处于混沌状态,不知道自己需要学什么,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转专业的想法。任课老师也反映,学生不知道追求什么,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调查发现,45%的学生对于专业的选择是家人的意见或者是因为亲戚、朋友的推荐,自己选择专业的学生所占比例很低。访谈显示,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及参加社团活动方面,都是因为“妈妈说”或“爸爸说”才为之。关于“你所学专业与你今后将要从事的工作相符吗”这一问题,59%的学生回答的是“看情况”,只有26%的学生回答的是“是”。这一现象不仅说明了学生过分依赖家人,还对自身没有很好的了解和明确的定位,毫无自主选择的意识。
(二)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程度存在很大差异
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调查发现,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有着明显的差异。在“你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这一问题的回答中,16%的学生回答的是“比较清晰”,8%的学生回答的是“完全不了解”,有高达76%的学生对专业有一些了解,但不太系统。对学生和教师的访谈显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发展现状根本不了解,大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除了学校开设的课程,其他的一无所知。但也有个别学生知道怎么去学专业知识,哪些知识是在以后的工作当中需要的,比如: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了解到在以后的工作当中会需要使用计算机进行绘图的技术,所以,会利用课余时间去“充电”。以上现象表明,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异。
(三)学生的自我学习情况较差
自我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积极的主动性,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克服苦难,把学习的过程看作是一个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快乐过程。但调查发现,33%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于“你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是否满意”这一问题,19%的学生回答“不满意”,只有8%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非常满意”,30%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比较满意”。高达52%的学生是为了完成考试而学习的,9%的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意识。
(四)学生对学业规划认识不到位,缺乏学业规划
在学生对学业规划的认识方面,79%的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有必要开设学业规划的课程。对于“你所参加的大学生学业规划相关课程的效果如何”这一问题,9%的学生说“没有意义”,39%的学生回答“一般”。42%的学生没有给自己制订大学期间的学业规划。
(五)学校缺乏专业化师资队伍和系统化课程设置
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学校没有针对于学业规划的专业教师队伍,没有设置系统的课程。虽说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从所教的内容来看,还是侧重于就业方面的指导。担任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讲授的教师大多为辅导员,他们并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不能很好地发挥指导作用。
三、针对新建本科院校大二学生学业规划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一)学校层面
学校应在学生学业规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高校要充分地认识到学生学业规划的重要性,努力实现教育与管理的结合,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业规划。大学生学业规划不能只靠专业教师来完成,也不能只是放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来实现。高校应不断地建立和完善学业规划相关的制度和规定,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课程并培训相应的教师。高校应建立以综合能力为考核宗旨的多样化考核体系,力求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开放宽松的成长环境。
(二)家庭层面
虽说学业规划的主体是大学生,但在学业规划和学习方面,家人干涉的情况依然存在,再加上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大多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发展得太差,因此,很少考虑孩子的想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支配孩子,导致孩子厌学,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这也影响了大学生学业规划的教育。正如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所说:“父母的溺爱往往妨碍了孩子们的自然倾向,他们后来又被好玩的同伴引上懒惰的途径,而城市与宫廷生活中的一切以及外界环境又使他们远离本来的倾向。因此,他们不想探索不知的事,不易集中他们的思想(因为正同舌头一样,它被某种滋味渗透了,便难分辨别种滋味,心智也是一样,它被某件事情占据了的时候,便很难再去注意别的事情。”[1]所以,家长在大学生学业规划上应起到指导的作用,而不是决定的作用。
(三)学生层面
学生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做好自己的学业规划。大学生是学业规划的主体,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自身的学业规划意识,在获取各方面信息之后确立自己的学业规划目标,制定可行的方案。在学业规划的教育过程中,应该让大学生认识到一个人的学业是可以规划的,也是需要规划的,而且学业规划对其人生的发展和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张恒亮.学业规划[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3]周西安,王立军.高校大学生学业规划研究[J].教育探索,2012(4).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学业规划 知识体系
大学生活是人生和自身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无论从身心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思想、心理发展及学业和事业的角度来说,它都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大学生活规划是一种假定在一定程度上人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通过对未来大学生活道路的预期设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谋求在大学生活中取得更大成功的一种新型的大学生活管理活动。科学的生活规划,可以帮助学生确立在大学期间的发展目标、发展前景、发展道路,可以帮助管理时间和精力,使之用于最具回报率的事情上去,获得更大的成功。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为今后职业生涯发展做准备是大学阶段的重要任务,而且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大学也是职业准备的最后阶段。它关系到每一位大学生将来进入什么行业,选择什么职业,如何发展,等等。
和以往人生阶段相比,大学的人际、学习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需要每位大学新生从入大学就开始增强自我管理意识,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对大学生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为将来的职业确立基本定位和必要的知识、能力准备。学业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是大学生应当集中精力努力掌握的知识、能力、素质体系。具备和拥有好的学业规则,才会有好的就业前景与好的职业。
一、学有所长的专业知识体系
在现实社会中,用人单位往往将专业课程成绩作为考查毕业生能否适应某种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岗位的依据。高职学生既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包括国内外本学科、本专业最新的知识、内在规律、发展动态等综合知识,又要掌握与专业相关的综合知识。专业知识体系是指从事某种具体的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的构成总量与结合方式。客观世界存在着无限可分的层次性,因而反映世界的知识也存在着无限可分的层次性,这就决定了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可以概括为: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学科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它是一个相互密切结合、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轻视任何―个层次都会影响整体效应的发挥。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高职学生还应把专业知识同我国的“就业准入”与资格认证制度联系在一起,考取与本专业相关的执业资格证书。
二、融会贯通的基础知识体系
基础知识体系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高职学生既要精通和运用本专业的知识,又要具有宽厚而牢固的自然科学的有关知识,也要具有广泛而扎实的社会科学知识。基础知识体系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支柱,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例如高职院校为学生开设的高等数学、物流数学、应用文写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健康教育等课程。只有具备宽厚而坚实的基础知识才能适应各种复杂的新情况,也才能使知识结构“根深叶茂后劲大”。
三、得心应手的工具知识体系
工具知识体系包括文献检索知识、英语、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文献检索知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是高职学生收集资料、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工具知识。高职学生往往在校期间需要考取计算机等级证书,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是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一项基本要求。同时,大部分高职院校将能否通过英语AB级考试与能否拿到毕业证书相挂钩,从实用的角度思考,我们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要与国际上的先进学术思想进行交流,英语是必不可少的知识工具。
四、高效学习的方法知识体系
在大学生的合理知识结构中,有关方法论的知识应该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它主要包括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两个方面。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学会学习是大学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因此,思维方法也是方法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