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桃花源记陶渊明

桃花源记陶渊明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桃花源记陶渊明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桃花源记陶渊明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桃花源”思想;主题

“桃花源”是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的世外桃源,他富饶、宁静、淳朴,曾经在多种文学体裁中出现,并不断衍生出了新的文化内涵和文学类型,成为了人们理想生活境界的代表。

一、引言

“桃花源”思想源自于我国古代文学《桃花源记》,其作者为陶渊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当时人们对理想生活和社会模式的向往,并且现在社会深受其影响,例如:中国文学中的“桃花源”思想便来源于此,甚至刘晨、阮肇相遇相爱之地天台山都被后人们誉为爱情的“桃花源”,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学也是不断进步的,“桃花源”被文人作为创作的题材,文人根据时代和自身经历的不同之处,将作品的意象描绘成“桃花源”,最后表达出自己归隐山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留在后世的诗、词、文、曲都表现出铿锵有劲的生命力,接下来我们就介绍一下“桃花源”的理想爱情象征和其表现出来的隐逸情怀。

二、天台山“桃花源”――理想爱情的象征

身在乱世的陶渊明希望拥有和睦的人间社会,才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出了《桃花源记》,《桃花源记》表达了闲适、富饶、平静、温馨的社会环境,并且还吻合文人骚客的情趣,使他们围绕“桃花源”再进一步加入相关神话传说或相关古迹等等的和睦典故,例如,《幽明录》中南朝刘义庆将天台山誉为刘晨、阮肇的爱情“桃花源”,从此后代人的文学题材和主题中不断的出现“桃花源”。因为生活的时代和人生经历的不同,所以文人们围绕“桃花源”这一主题不断的繁衍出别致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能被历代相传那是因为它具有别致的理想生活境界和爱情世界,后人们对“桃花源”作出了两个方面的探讨,第一方面:对“桃花源”是否真实的存在,若存在在何地进行了讨论,相关证明文献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第二方面;研究了“桃花源”的主题,相关证明文献程千帆《相同的题材与不同的主题、形象、风格――四篇桃源诗的比较研究》。把“桃花源”放在当时的整个社会背景下的前提,再根据相关文献对“桃花源”思想进行了深刻、细致、全面的讨论,同时还对不同时代、不同文人笔下的“桃花源”在文学发展史上作出了分析,最终呈现了“桃花源”主题的演变史,在南朝时期,人们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生存,所以“桃花源”主题就被反过来了,当生命本能的情爱受到了压抑的时候,就更加激发了人们对自由的由衷向往,美丽多情的女子在古代文人的笔下大都是纯真自然的代表,她们与理想中的政府是相对立的,刘晨和阮肇在天台上遇到的两位仙女体贴温柔、婀娜多姿,仿佛使他们身处仙境,感觉到世界上无私的爱,而这种爱不是真实存在的,只是作者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想象出来的。就这样,后世人将天台上视为爱情的“桃花源”,“桃花源”是人们心中向往的境界,它让人们尽情的去追寻,并且还寄托了古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无碍世界的羡慕,例如:陶渊明笔下恬适的社会环境,刘晨、阮肇艳遇仙女的天台山。

三、桃花源――隐逸主题的象征

自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问世后,人人渐渐开始注意到南朝的桃源的隐逸意蕴,例如徐陵的《山斋诗》中写道:“桃源惊往客,鹤桥断来宾。复有风云处,萧条无俗人。”这几句表达了徐陵对桃源隐逸意趣的认定,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渔人人住桃源的情节被施肩吾诗歌利用,中唐社会现实的萧索和寂寞色彩在子孙的谢世、乡邑的零落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桃花源记》中武陵人初入桃源时的片段被卢纶所利用他,将“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现实描写,改写为绿潭碧水、花林幽深。并且还隐隐约约注入了道教意象,从而表现出唐代诗歌的唯美和意境的独特。

桃花源记陶渊明范文第2篇

关键词:桃花源记;翻译美学;文化交流

翻译美学是一个翻译与美学联姻的新学科。古代文学是我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学意义自不待言。翻译美学的出现和发展为中国古代文学翻译的赏析开辟了一条新路,也为中国文学翻译提供借鉴。

一、陶渊明与《桃花源记》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魏晋南北朝时期,战火不断,社会十分黑暗。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陶渊明创作了《桃花源记》,以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寄托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生活在战乱中的人民的同情。《桃花源记》中的语言质朴自然,精炼,文笔简洁优美。

二、审美主体翻译家方重与林语堂

方重是我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译有《乔叟文集》、《理查三世》及《陶渊明诗文选译》等。林语堂是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他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到海外,有意于将中国的古典文学、传统文化乃至中国式的生活理念介绍到国外,为西方人士认识中国搭建起一道桥梁。

三、《桃花源记》英译评析及其美学意义再现

就审美客体而言,刘宓庆将其分为形式系统即审美符号集和非形式系统即审美模糊集两大部分。其中审美符号集包括语音、文字、词语层和句段中的审美信息,而审美模糊集则包括“情”与“志”和“意”与“象”的两部分审美信息。就《桃花源记》的翻译而言,文章将选取审美符号集的词语层和审美模糊集中的“意”与“象”部分进行两个译本的研究,评析其审美的再现途径。

1.词语层。“有审美价值的用词显然是经过原语作者精心选择的,通常符合以下标准,也是我们的审美依据,即准、美、精。“准”是指用词表达了原意和适应了语境,“美”指用词能给人身心以很大愉悦的品质,“精”指翻译时用词应该精练,无拖沓”。《桃花源记》中有一段对桃花林的描述,原文如下: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方重和林语堂的译文如下:

方译:All of a sudden he came upon a peach grove.For hundreds of paces along both banks of the stream,the peach-trees were in full bloom.No other trees were to be seen in the whole grove.The soft grass looked fresh and beautiful.Here and there falling blossoms were dancing gracefully in a thousand hues.

林译:he suddenly came upon a peach grove which extended along the bank for about a hundred yards.He noticed with surprise that the grove had a magic effect,so singularly free from the usual mingling of brushwood,while the beautifully grassy ground was covered with its rose petals.

此段中原文的“忽”字凸显了桃花林的出现不仅出乎渔人的意料,也出乎读者意料。方译中短语“All of a sudden”被置于句首,进行了强调,林译中副词“suddenly”被置于主语后,也是强调,据此,两译者均体现了用词的“准”,适应语境的需要,即后文的“渔人甚异之”。两位译者对于“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翻译处理侧重不同。在方译中,译者详细刻画,通过“fresh and beautiful”形容芳草,“dancing gracefully”,和“in a thousand hues”来描述桃花,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动态美景,突出了“美”,即用词“能给人身心以很大愉悦的品质”。林译则突出“精”,即精练,无拖沓,一句“the beautifully grassy ground was covered with its rose petals。”简洁明了地道出桃林的全景。

在字词微观方面,两位译者均向目标读者展示了《桃花源记》中蕴含的美学因素,一个强调动态美,一个展示简洁美。

2.“意”与“象”。“意象、意境运用是中国艺术的独特的创作手法,因此翻译审美绝对不可以忽略”。“意象”指作家主观情志和外在物象(物,景,境)的结合,或“情”之于“文”的“赋形”。“意象”蕴涵着“情”与“景”及作者的“意”与“志”,是审美的高级阶段,而“象”也指象征手法,审美者需根据“象”来理解作者的“意”,即其要表达的概念。作为译者,领悟原文中的“象”至关重要,因为“意象”反映的是作者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审美情感,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了解意象的文化所指。《桃花源记》文末提到: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方译:A good scholar of Nanyang,on learning of it,was anxious to rediscover the place. Nor did he succeed,and died soon of illness.

林译:Liu Tsechi of Nanyang was a great idealist. He heard of this story,and planned to go and find it,but was taken ill and died before he could fulfill his wish.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的文末提到刘子骥,实际上是在寄托自我情怀,要借其隐逸之心,抒发自己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同时也突出了“世外桃源”并不存在之意。方译中“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译为“A good scholar of Nanyang”,人名被略译,从审美角度来看是译者领略到了原文的“象”,即虚无的桃源,而突出“未果,寻病终”的结局,所以此处弱化了人名的翻译。林译中直接用“idealist”一词来翻译,即“理想主义者或空想家”,也同样表达出了桃源的虚无之意,可以说两位译者是异曲同工,都表达出了原文中的“意”与“象”。

两位翻译大家为读者呈现出不同的桃源之美,都传达出了桃花源的象征意义,给读者带来美感的同时,也让目标语读者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 方梦之.译学词典[K].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桃花源记陶渊明范文第3篇

1、《桃花源记》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全文通过对桃花源的描绘,展出出一个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的世外桃源,从而抒发诗人渴望远离世俗现实的的心情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2、《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来源:文章屋网 )

桃花源记陶渊明范文第4篇

关键词:桃花源 人间 仙境

桃花源的首创者陶渊明,姑且不论桃花源是现实的写照还是无关的空想,可以肯定的是描写的是人间,是极为朴素的田园生活。但是到了后来,诗人们把“仙”的意象加入了桃源,桃源变成了“仙源”,桃源生活变成了修仙的生活。再到后来,人们开始对桃源重新审视,桃源的存在或成为烘托或成为表达内心的话题。

1.冲和平淡,闲适自然的桃源人间生活。桃花源绝对不是陶渊明主观上臆想出来的,而是他所见所闻以及当时社会的诸多因素影响而成。据陈寅恪先生《桃花源记旁证》一文考据而得:桃花源这个故事无论外在形式还是其中故事均有原型可考。先谈谈它的外在形式――封闭,不为外人所知。西晋自永嘉之乱(五胡乱华)以来,坞壁社会大量建造。当时外族统治者往往为了自己统治的方便,用武力将各族居民,迁往其政治中心地带。无法逃离的北方汉人为了寻求出路,避免奴役,便联合宗族兄党,或据险自守或逃往深山。《晋书》列传第五十八《孝友传》:“于是峻险厄,杜蹊径,修壁坞,树蕃障……”而为了自我的生活需要以及安全需要,一般会选择有山林遮蔽的且有水源的地方,据陈寅恪先生考证,东晋末年,戴祚跟随刘裕入关灭姚秦,所著述征记往往被郦道元水经注所引,其中提到皇天原这个地方,符合堡坞社会的外部特征。在述征记中还提到在全节的西面有名桃原的地方,为古之桃林,而且晋军抵达崤关时,正值初春二三月,正是桃花纷飞的时节,契合桃花源中落英缤纷等句,再之,陶渊明有赠羊长史诗可知他与征西将佐本有故交,所以他极有可能得知戴祚入关中的所见所闻。再谈谈桃源故事――由几个故事连结而成的完整故事。桃花源的另一个版本,搜神后记中第五条所收录桃花源记中,没有“刘子骥欣然归往,不复所得……”的语句,而第六条则是刘子骥入衡山采药,在中迷路后返家的故事,所以陈寅恪怀疑桃花源的故事为戴祚在北方之所见与刘子骥上山采药的故事相结合的产物,只是这时将封闭的桃花源从北方搬到了南方,因为刘子骥故事发生于阳岐山,距武宁郡不远,因陵宁音近,所以怀疑武陵即是这里的武宁。至于避秦时乱,带领乡人来此绝境亦有原型可考,陈寅恪先生认为这里的“秦”是符生符坚之符秦,而非始皇之嬴秦。符秦时,民不聊生,亦有逃往绝境避世之人。陶渊明拟古二首中有:“闻有田子泰,节义为士雄。”田子泰即田畴,魏志田畴传中说他带领父母乡人入徐无山中,在山中深险处的平地而居,自己耕种养家糊口,数年间人口增至五千多家。与桃花源中故事极其相似。所以桃花源故事以几个不同的故事以原型再加上作者的想象写就。所以桃花源是写实型的文章,不是幻想出来的仙境圣地。

2.幻想出尘、不再属于人间的桃源生活。到了唐朝,桃花源的主题成为了诗人笔下的常客。盛唐时期,国力空前强大,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加之道教在我国的大量传播,强调生死之自然这与歌舞升平、富裕繁荣的物质享受形成对比,诗人――这种带有文人情调的主体,难免会形成一种落寞,似乎两者都不是自己想要的, 又似乎都有自己所向往的,文人这般矛盾的心理。桃花源这非此岸非彼岸的世界就引起了他们的向往。王维的《桃源行》,更是将仙引入桃源,将桃花源的美好更推上了一个层次,在整首诗中,《桃花源记》中浓重的田园气息有所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山水世外仙人的氛围,再加上了一点文人情调,渔人在整首诗中是主体,从开头的渔舟逐水到误入桃源、离开桃源再到不复所得,一切以渔人的心态也就是源外人的视角去看待整个事件,区别于《桃花源记》的整体视角,如果说《桃花源记》是对这种美好世界的初步想象的话,那么《桃源行》就是开始进一步探索了。沈德潜评价这首诗:“顺文叙事,不须自出意见,而夷犹容与,令人味之不尽。”作者不必自己言情,诗歌自有他的感情。王维19岁写成这首诗,很多人评价其没有多少新意,但我却觉得不然,如果说陶渊明的桃花源适合小国寡民的人们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的话,王维的桃花源就更适合落魄文人歇歇脚的所在,因为文人永远尘心未尽,总归是要出来的,就像陶弘景的倦世情而仗策寻山,更像是春花秋月梦一场,唯美清静而不真实,正如“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王维写这首诗的时候太过年轻,不像陶渊明中年所写之沉稳实在,带着年少气盛的幻想。这是盛唐诗人的作品。所以,读起这样的文章让人十分轻松,所以能跨越千古,我们向往无比。正如《世说新语识鉴》所说:“人生贵得适意耳。”桃花源对我们来说是诗意的存在,是我们心中的圣地,是我们遍寻不到的乌有之乡。

3.桃源再次回归人间,成为人们审视的物象。中唐时期,韩愈的《桃源图》便和之前所有的大相径庭了,之前的诗人还是承认桃花源在心中的存在的,但《桃源图》开头便是“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作为儒学大师,首先否定了黄老神仙道教之思想,元和十四年,宪宗皇帝派遣使者去凤翔迎佛骨,全国人民开始笃信佛老思想,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痛斥佛之不可信,要求将佛骨 “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可见韩愈对佛老思想之痛恨,桃源图将在文人们心中处于上升地位的桃花源予以批判,这无疑是给梦幻中的王维们以当头棒喝。他笔下的桃源就失去了平淡祥和,大兴土木、开山造陆才造就桃源,将桃源与人间的开辟荒地等同。再看看他对秦汉之亡、魏晋之乱的表达:“嬴颠刘蹶了不闻,地坼天分非所恤。”“大蛇中断丧前王,群马南渡开新主。”在他之前无论是陶潜还是王维只是说明了源中人避秦时乱,入桃源,不知汉魏晋。而韩愈将朝代兴替之风云变幻,天下动荡写了出来,这些在图中是看不出来的,所以使得全诗显得大气磅礴,奇伟壮阔。总之,唐代时期文人笔下的桃花源不带有任何的现实意义,虽然在韩愈笔下有所突破,但是盛世之下,依旧是对求道成仙的向往,无论是赞成还是否定,都是围绕这个话题。到了北宋,桃花源依旧是热门话题,王安石的《桃源行》对比于前人有了较大的突破,开篇“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短短十四个字,为我们再现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不再是恬淡的小溪流水而是暴风骤雨。在这首诗中首次提到了阶级意识:“虽有父子无君臣。”首次明确提出了桃花源是一个人人平等,没有阶级差别的国度,清人金德瑛评王维、韩愈、王安石的关于桃源的诗时,这样说: “荆公云‘虽有父子无君臣’、‘天下纷纷经几秦’,皆前所未道,大抵后人须精刻过前人,然后可以争胜” 肯定了他的首次创造,说出了前人之不敢言的没有君臣意识的桃花源。宋代诗人主张“文以载道”,相较于唐朝,郭绍虞在《文学观念与其含义之变迁》一文中这样说道:“唐人主文以贯道,宋人主文以载道;……贯道是道必借文而显,载道是文须因道而成”。王安石的诗中更是体现了文以载道,以议论为诗的特点,且看最后一句:“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写出了盛世之下必有衰亡的宿命,其中也有对“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向往。可以说,他的理想国在他的手上有了一次实践,不再是满足精神快意的空想。

桃花源从人间到天上再到人间的过程,正是一个事物形成到发展的全过程:“中国古代的时间观,虽然在一定时间内,是一个逐渐推移的时间序列和发展过程,但从总体上来看,它是一个不断向原点返回的可逆的过程。”桃花源产生之初,本是实际的产物,但因其太过美好,所以被人传颂至不似人间,再到人们的忧思国家的理性战胜对桃源的感性崇拜,所以进而怀疑它的存在或成为文人们比照现实的工具,这些使得桃源不再是单纯的精神幻想而是现世拥有。

参考文献:

[1]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J],清华大学学报,1936(1).

[2]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陶渊明.袁行霈注.陶渊明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沈德潜.唐诗别裁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刘义庆.世说新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6]李楠.中国通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7]张清华.韩愈诗文评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8]郭绍虞.文学观念与其含义之变迁[J].东方.1927(1)

[9]赵奎英.混沌的秩序[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

桃花源记陶渊明范文第5篇

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问世以来,历代注家蜂起,诠释接踵。人们非常关切文中的桃花源在什么地方的问题。

说庐山康王谷者言之凿凿。康王谷,俗称庐山垅。从现在的星子县城乘车至隘口,然后沿着通往庐山的南山公路北行数公里,在一处叫观口的地方弃车步行,即可进入庐山垅。这是一条长达7公里的绝密坳谷,“整个垅中,峰岭对峙,联绵延伸,东靠着最高汉阳峰,西临于长岭马耳峰,森林掩映,溪泉沿流,竹木青秀,花草烂漫。屋舍靠山近水,碧荫遮盖村庄,阡陌纵横,水田旱地,男女耕耘,一展世外桃源景象”(《庐山旅游介绍》)。进谷的“葫庐口”极狭,一踏进谷口,溪声林涛便扑面而来,但见青山高耸,古木参天,溪水随山势而转,小路傍溪涧而进。山重水复,曲折蜿蜒,头顶现出一线蓝天,循着溪旁小道山行二、三里,山势渐缓,眼前出现一片村落。田园葱翠,“屋舍俨然”,鸡犬之声相闻。倘若是在春天进山,则夹岸桃花灼灼,香气氤氲,云雾融和着袅袅炊烟,如丝如带,一路鸟语花飞,宛如进入了传说中的仙境一般。

庐山垅这片幽深而狭长的谷地,史、志上称作康王谷。宋《南康军图记》载:秦灭楚时,楚怀王之子康王避难谷中,秦将王翦追赶甚急,幸而天降大风雨,康王得以脱险,从此隐居谷中,“不复出焉”。康王谷即因之而得名。另据《星子县志》亦如是载,至今山谷尽头,尚有一处村落叫“半山康家”。村中还有康氏的人家居住。康王谷中,不但秀丽的风光与《桃花源记》中描述的一模一样,而且楚康王避难的故事与陶令笔下“先世避秦时机,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遂与外人间隔”数语正吻合。陶渊明长期生活在庐山山南一带,对谷中的风光和康王避难的掌故一定非常熟悉,所以他以康王谷作为生活原型,构想桃源情境,进行艺术创造,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应该是当信勿疑的。

持江苏连云港之说者信誓旦旦。江苏连云港市云台山脉的宿城西麓,亦被人们称作陶令笔下的桃花源。那里三面环山,一面向海,除了翻越虎口岭,与外界无路可通;其中,川原坦荡美丽,山畔竺篁摇曳,山脚拐弯处通向高公岛,与《桃花源记》的描述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而考查史实,陶渊明确实曾到过这个地方。公元400年,高公岛战争期间,陶渊明任镇军刘牢之的参军时,亲赴战场。因此,他的后裔、清末两江总督陶澎,在宿城法起寺旁建起了‘晋镇军参军陶靖节先生祠堂’,其录书刻石的匾额至今尚在”(见《语文教学通讯》1995年第6期)云云。

大概人们都有一种慕名的心理,都希望自己的家乡与历史上的名人有点“沾亲带戚”的缘故吧。庐山南北两麓的星子县和九江县,为争“夺”陶渊明的籍贯,打了数百年的“官司”,前几年论争达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双方都请来了全国知名的“陶学家”,评陶、研陶、注陶、吟陶,当然也期望能在一个权威性的陶渊明研究会上,对陶渊明的籍贯进行“仲裁”,而有关桃花源的原型在什么地方的问题,人们更是众口异词,说法不一。据统计,在神州大地上,被“疑为桃花源原型的地方一共有十余处”(《庐山风景话趣》)之多。

近年,湖南的桃源洞,也被人们称作桃花源。桃源洞位于桃源县城西南15公里的水溪,它俯临沅江,背倚青山,松竹垂阴,景色绮丽。唐代开始在此建有寺观。清光绪年间,曾重修“渊明祠”,并顺着山势以陶渊明的诗文命名建造了桃花观、水源亭、缆船洲等。遗憾的是据《桃源县志》记载:这里的桃源洞,本名“乌头村”,因为陶渊明的名篇影响越来越大,才改名“桃源洞”的。

相关期刊更多

五台山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医学美学美容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东方美容科技文化研究所

百花洲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文天地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