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当代诗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诗歌(现当代诗歌)是同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体。与其他三种文体相比,诗歌在形式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一句一行,分行书写(散文诗除外)。此外诗歌还有自己的文体特点:
一、抒情性。强烈的感彩是诗歌的显著特征之一。尤其是抒情诗,感情更是诗的灵魂,或用形象的语言直抒胸臆,或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因此在阅读、学习中,必须正确体会、领悟充溢在诗中的情感,由此获得全诗的要义。如郭沫若的《静夜》,诗人虽然写的是鲛人在对月流珠,其实是写自己在对月流泪。诗人此时的哀伤、无奈、惆怅,化作了粒粒泪珠,以此来抒发眷恋祖国、感怀世事的心情。
二、形象性。通过丰富的联想、瑰奇的想象、多种写作手法等刻画鲜明生动的形象是诗歌的又一显著特征。如何其芳的《秋天》,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从中告诉读者: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三、精练性。所谓精练,一要精当,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中“定然”一词的妙处;二要概括,如民歌《收徒弟》:“做了一辈子工/想都没敢想/收了个徒弟是厂长。”全诗没有叙述老工人收徒弟的过程,而是突出老工人内心的感触,具有极大的概括性;三要隽永,如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字字深刻隽永,体现出诗歌语言的精练性。
四、音乐性。诗歌的音乐性较多体现在节奏与押韵上,表达出丰富的流动的情感,产生一咏三叹、多变而和谐的特殊的艺术魅力。因此这些诗必须多读,甚至要熟读成诵。
模拟训练
也 许
――葬歌
闻一多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
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
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
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a你的眼帘,
不许清风b上你的眉。
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
c一伞松阴庇护你睡。
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
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
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
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
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
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
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
(选自《红烛・死水》)
1.第二节abc三处各有一个词,依次填入后,恰当的一项是( )
A.照 飘 用 B.弄 吹 打
C.拨 刷 撑 D.射 掠 举
2.这首诗是诗人为长女立瑛三岁时夭折而作,表达的思想感情贴切的一项是( )
A.通过对女儿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希望过一种安宁平静生活的强烈愿望。
B.通过对女儿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咒骂的人声”强烈的不满。
C.表现父亲为死去的女儿深感内疚而衷心祈祷。
D.表达父亲对死去的女儿无比疼爱怜惜,内心极度哀伤的感情。
3.这首诗中写出了夜鹰、蝙蝠、阳光、清风、松阴、蚯蚓、小草、黄土、纸钱等事物及与其有关的动作或声音,这样写的目的是( )
A.通过具体形象来象征类比、托物言志。
B.通过具体形象来烘托意境、营造氛围。
【关键词】诗歌教学;情感;意象;诵读;感悟;鉴赏
现当代的经典诗歌如同古典诗歌一样,是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诵读优秀的诗歌能增长见识,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使人获得真、善、美的启迪,进而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意识。初中语文教材中那些文质兼美的诗歌,无不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与智慧,彰显着深刻的寓意与哲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可见,教材中的经典诗歌承载着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通过现当代诗歌的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感悟、鉴赏能力呢?
一、加强吟诵,整体感知,体会情感
吟诵,注重的是涵泳、体悟和意会,这是一种传统的但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至今在课堂教学中仍有其旺盛的生命力。因此,诗歌教学不能离开吟诵。恰到好处的吟诵能够促使学生把注意力倾注在诗歌的音乐效果上,有助于唤起学生对诗歌内涵的初步感知。
“诗贵言志”,古今中外的诗人借助了诗歌这一美好形式抒发了世间美好的情绪与思想。情绪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体验,“把自己体验过后的情绪传给别人,而使别人也为这情绪所沾染,也体验到这些情绪。”托尔斯泰这番话告诉我们情绪具有感染性。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通过自己的激情范读,传达诗歌中积极、向上的情绪,传递诗情,以情怡情。
教学诗歌倘若只是一节诗、一节诗地按部就班地进行生硬而枯燥的讲解,必定会使学生深感厌烦;而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则是理解、感悟的一计良策,倍受学生欢迎。教师要善于从情感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细腻的诗歌诵读指导和训练。首先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其次,要读得抑扬顿挫,要通过语调及轻重音的变化去表现丰富的情感;第三,要善于营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与联想,带领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读的方式应不拘一格,如可以采取自由读、配乐读、齐读等多种方式,含英咀华,让学生从诗歌文字的奇妙组合中感知诗歌的内涵,领略诗歌的情感美、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如教学诗人何其芳的《秋天》,笔者就指导学生用喜悦的语气、舒缓的节奏,去传达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与热爱。读着读着,学生和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有了自己的独特体验和独到发现,对这首诗歌的美有了整体上的感知,获得了对诗歌情感深层次的理解。
二、借助想象,感受意象,鉴赏语言
诗歌不同于其他文体,它是一种含蓄的艺术。它借助形象来思维,反映诗人心目中的世界。这一创作规律决定了欣赏诗歌需要凭借想象和联想。“茶道在品,诗道在悟”,《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要以读促品,指导学生捕捉意象,凭借想象和联想引领学生感知诗歌的美好意境。
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总要从自然界或生活中选取一些物象,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些饱含诗人感情、带有主观色彩的物象就是诗歌的“意象”。诗歌最易打动人的东西是情感,而情感是依赖诗歌的“意象”来表现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感受诗歌的意象,引领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如教学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笔者就启发学生想象天上的街市是什么样子的?街市上的人儿有哪些活动?……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个性化的想象时空,也点燃了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何其芳的《秋天》,语言极具凝练性和跳跃性,其中的每一句诗都展现了一幅优美的图画,三节诗又巧妙组合成了三幅复合画面——“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笔者教学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想像和联想,启发学生结合个人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锁定诗歌中出现的形象,先在头脑中构筑画面、放映画面,再用形象而生动的语言把画面内容和意境描摹出来,以达成视觉再现的效果。
此外,《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在教学现代诗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咀嚼、品味诗歌的语言之美。让学生通过个性化的思考,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感受作品的审美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比较分析,领悟特点,品味理趣
2011年歌讼建党九十周年征文:现代诗歌一首
一
七月的湖光潋滟舟楫
七月的燃烧圣光璀璨
七月 一颗红星从南疆冉冉升起
一只航船从南湖起锚
是一万年的涛声要在此刻
登陆多难的圣土么
是一千年沧桑的风霜要在此刻
唤醒沉睡的迅雷么?
是一百年的蓄积的岩浆要在此刻
喷
薄灼热的激流么?
我无法用数字丈量
这暂短的一百个风雨春秋
是怎样地书写
一个东方的神话
我无法用音符书写
这漫长的一百个夏花冬雪
是怎样地浇铸
一个巨人的尊严
我的泪光 只在七月的晨光里
打湿母亲的衣襟
我的笑靥 只在七月的里
流淌儿子的虔诚。
二
举着普罗米修斯的
从七月的南湖出发
携着黄色人种的希冀
走进岁月的航道
这是文明史上最铿锵的步履
这是人类缔造最美的神话
用南昌城头的霞光
罗霄葱峰的星火
用泸定桥的铁索
金沙江的惊涛
用囚徒脚腕的镣铐
铁窗的沉吟
用横渡千帆的江水
攻克南京的炮鸣
用每一个年份的涛声
去链接我们亘古的情结
捧起太阳原初的那一刻 也许
你哭了
为了一个民族的新生
那一刻 也许
你笑了
为了一份信仰的凝重
那一刻 也许
你只有凝视 没有泪水
为了无言的祈福
三
七月!在地球东方
意味着 一个古老的种族
从历史的废墟崛起
这血与火的交响没有休止的符点
我们用九十年翰墨丹青
去诠释她诗意的链接
是沧桑得太久
还是屈辱得太深
浪漫 曾经那么炽热地燃烧
青春中国的胸怀
呼唤每一寸土地
去畅想早春的绚烂
而沉思就在那个冬天举起
哲学的圣经 掀开
真理的扉页
中国 伴着南海的春潮
选择了历史的理性
揣着七月的第一个日子起步
走进春天的故事
我遥远的乡村
从骨骼的浴火中放飞——
丰盈的富足
我躁动的城市
从灵魂的阵痛中分娩——
涅槃的绰约
我古老的国度
从地球的峰巅上铺开——
纪元的画卷
面对奥林匹亚圣山 中国说
不会再有一个人奥运的尴尬
北京已向世界捧出
八月的花环
掬起黄海的泪痕 中国说
屈辱只属于弱者
这世界如果没有龙舞的意象
该是多么冷清
走向纽约大楼讲坛 中国说
这星球不要战争
请把话语权还给和平
飞越星云河汉 中国说
敦煌是飞天的故乡
嫦娥从这里飘然而去
这就是七月的中国
这就是中国的七月
我伏在你丰腴的 聆听
你从远古走来又向未来走去
我捧起你滋润的露珠 感受
你在春天播种 又在秋风中珍藏
为什么我的泪光总是伴着歌声流淌
是因为
【关键词】本土精神;内在统一;价值;自由;内心
当今中国现代艺术形式多种多样,涌现了许多艺术流派。然而,在现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多艺术家只追求感官刺激,一味迎合大众口味,远离了自己的内心。随着大量的西方文化涌入中国,许多艺术家的审美和创作更多的是依赖西方艺术价值尺度,同时也没有充分吸取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难以创作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因此就产生了“失语”现象。在《肉体美学》中,邱正伦先生通过诗歌的方式对当代中国的诗歌进行了批判与反思,从侧面阐述了他对现代诗歌发展的艺术理念。本文从灵与肉的分离、自由的缺失、“失语”现象三个方面对本土精神进行了解读。
一、灵与肉的分离
在《肉体美学》的开头,邱正伦先生将诗歌比作失去的女人,这一比喻道出了现在诗歌的变质。在《诗歌与身份不明者》中,邱正伦先生写道:“他们努力生产的诗歌,既不抒情也不言志一切都形迹可疑,用塑料泡沫代替盔甲,然后向左侧晃动,像当年比干丞相一样用刀子刺进左胸,并非出于忠诚而是摘掉诗歌火红的心脏”。现在很多诗歌并非出自作者的内心,就像一个空壳闪现在人们的眼前,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而且很多诗歌更多地是追求欲望,邱正伦先生在诗中这样描绘:“谋杀者将诗歌拦腰切断,将上半身抛进水中将下半身搬到隐蔽的地下室发泄最后的欲。”由此可见,为了追求物质利益,诗歌俨然已成了赚钱的工具,因此,很多诗显得比较浮夸,只是一味追求感官刺激,内容肤浅,不像以前的诗歌出自诗人内心。
现在的诗歌已经被物质和欲望包围,失去了诗歌最初的意义,正如邱正伦先生在《确切地说》中写道:“出卖灵魂,遵守价值规律――水涨船高或者一文不值。千古之迷仅成为一次公开的拍卖。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你是谁。答案只有一个:钱,对话围绕着它,诗歌围绕着它,爱情围绕着它,一切都围绕着舞蹈,这灿烂的虚无充满想象”。由此可见,当代诗歌出现了灵与肉的分离,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获得物质利益,诗人已经违背了自己的内心,所写的诗歌也不能真正表达诗人真实的思想。我们从中可以看出,邱正伦先生认为诗人应通过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世界,而不仅仅是用理性逻辑去认知世界,在抒感的同时,又能控制住情感,不只表达事物的外表,还要表达其内在含义,消融具体事物之间的外在差别,达到内在统一。
因此,诗歌不应仅仅停留在物质和感官层面,诗歌应不回避现实也应不满足于现实,它必然是要在投入和参与现实并且又超出现实的过程中呈现出自己的价值和光芒。
二、自由的缺失
在当今社会这一大环境下,很多艺术家在创作时是不自由的,他们受到物质和欲望的束缚,邱正伦先生在《作案现场》写道:“查看作案现场,冰冷的刀锋深埋在诗歌的心脏,天空从此倒塌,飞满诗歌树梢的鸟不是代表自由,而是另一种废墟……失血过多的诗歌成为可以搬迁的黑夜很难走出尽头,监禁成为唯一的家园” 。真正的艺术可以把人从欲望、物质、功利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超越时空的限制,获得心灵上的自由。真正的自由不应受外界的约束和控制,并将外界变为生命自身而存在的世界,使和它自己对立的外界不再是外来的,不觉得它是一种界限。自由突破了局部,从有限到无限,从个别到普遍。邱正伦先生在《艺术价值论》中写道:“诗人只有在唤醒深睡中的词汇和实现了对终极的命名之后,诗人的创作才在最终的意义上通过并取得成功。所以,诗人的自由绝不停留在写作本身上的自由上,而且更应该在一种由责任要求而进行的创作行为中享有的自由。”要实现对终极的命名需要找到与其相适应的形式,即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自由是属于时代的和民族的,不是随心所欲的,尽管追求自由是困难的,正如把从有限到无限比作永远碰不到数轴的双曲线一样,但我们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己,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也正是这样有机发展的,这体现了人类文明的生命性。
三、“失语”现象
当今社会,诗歌大量涌现,很多诗人称自己是大师,想一步登天,正如邱正伦先生在《确切地说》中写道:“钢花远远超过鲜花,今天的鲜花生产已进入程序化,不会有”;同时,在《器官写作者》中写道:“在电脑的车间里,他们高举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旗帜,一动笔就是斗酒诗百篇,就会超英赶美,用一支写新闻的笔抒发诗的感情,然后百媚娇态,诗歌却形容枯槁”。我们都知道,文化是培养出来的,是有生命的,作诗是需要诗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不是批量生产的,也不是机械的,就像虽然在深圳高学历的人比比皆是,但就其文化底蕴来说远不如。
如今很多人受西方的艺术理念影响颇深,不重视传统,认为传统已经过时,盲目追求现代,但又没有真正地、全面地进行深入的研究,所以写出的诗歌就显得浮夸。正如邱正伦先生在《不知怎么的》中写道:“自由开始缺少根基,土壤许多年缺少施肥。”为了改变这一现象,邱正伦先生始终倡导建立本土艺术,以五千年中华文明为基础,摆脱对西方文化及其艺术价值尺度的依赖,这一本土性是具有包容性的,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吸收百家之长,并与世界进行交流和对话,建立自己的艺术价值尺度,在创作中真正地表达出自己的内心,从而摆脱外界的束缚,实现自身的艺术价值。
总结
本土精神不仅体现在诗歌上,还体现在绘画、雕塑、设计等其他艺术门类中。艺术家不仅要继承传统,还要包容其他文化,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话语权,才能摆脱外界的束缚,摆脱低级趣味,创作出真正优秀的作品。
作者简介:王柄权(1991-),男,汉族,山东东营人,聊城大学,2014级美术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西方绘画研究。
参考文献: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师中文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应当明确为中学语文教育服务的思路。要想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加强作品分析的能力。其次要关注学术前沿,把握最新学术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最后要借助多媒体手段,如课件、网络、影视等,着力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通常会开设“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两门课。主要讲述中国现当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历程、性质、成就、特点及其经验教训,探讨并要求学生掌握各时期的文艺运动和文学思潮,研究并要求学生掌握各时期不同流派与不同艺术风格较有影响的代表作家作品,总结其发展规律。通过教学,一是要让学生牢固掌握现当代文学的基本知识,二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文艺作品进行鉴赏、分析等能力。长期以来,这两门课程因教学内容多、教学课时少,教师要争分夺秒赶进度等原因,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形成“满堂灌”、“填鸭式”的基本教学模式。此种模式在倡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新形势下已不能适应师范生教育的需要,亟须改变。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单位的教学情况,谈谈我们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以期对同类高校有所助益。
一、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就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培养目标而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应当明确为中学语文教育服务的目的。为了培养出具有相当文学感悟力与表达能力的新一代中学语文教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必须贴近当前的中学语文教育状况。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更新现有的教学观念。
首先,要重新确立“教”与“学”的关系。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较少互动,学生主要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忙于记笔记,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而且容易觉得枯燥,从而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我们倡导“问题式教学模式”。具体做法是:教师在该课程正式讲授之前,先结合自己的教学计划,列出20个左右的选题(如鲁迅的当下意义,茅盾与社会剖析小说,巴金与家族文学,老舍与京味小说,沈从文的乡下人文体等)要求学生去思考,同时开列一些与作家、作品、文艺运动等相关的书籍和参考资料要求学生去阅读,在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加深他们对作家作品认识的同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每一次的授课过程中,要有计划地留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指定1-2位同学阐释对某一话题的理解与认知。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将基本知识点(如作家的生平与创作概况等)交由学生自主整理,教师着重讲述重点与难点(如各个历史时期的文艺运动、文艺思想论争的过程和特点、作家的创作风格、作品的主题意蕴等),而对于某些文艺思想论争的问题,或对某些作品的评价问题,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并指导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写成书面作业。此举一方面能让学生获得独立分析作品、评论作家的锻炼机会,另一方面也在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在这一模式中,教师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知识点的讲授和问题的引导、归纳与总结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身份得以凸显,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加深,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角色。其次,要改变传统教学中重视文学史而轻视作品选的现象。由于课程设置的原因,许多高师中文专业没有开设专门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或精读课程,而文学史的精华正是那些具有经典性的优秀作家作品,即那些既产生重要影响又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作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有意简化对文学现象等的讲授,而加强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坚持既不“因言废人”,也不“因人废言”的原则,对作家作品删繁就简严格筛选,将一批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家作品重新定位,绝不盲从于所谓权威批评家的判断。最后,要重视文本解读。在多年的理论探讨与教学实践中,我们充分地感受到,阅读与写作能力是师范生必须狠抓实练的基本功。因此,在积极加强写作训练的同时,我们也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我们认为,文学作品的分析解读能力应当是语文教师的核心能力,师范生是明天的教师,他们的语文素养直接关系到今后中学生的语文水平。对现代文阅读而言,文本细读是值得强调的文学作品分析的基本方法。只有循此路径进入作品,才能真正领略文学之美与窥探作家幽深的心灵。转贴于
二、关注学术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个既丰富又活跃的学科,复杂的文学现象与多义的文学作品为后来的研究者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在稳固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应当努力追踪学科前沿动态,不断吸收学科研究的新成果、新思想、新经验,搞好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更新,使教学内容始终保持与时展同步的特点。具体做法主要有三。
首先,将课堂教学与个人的科研相结合。一堂课的好坏关键在于学术含金量的高低,学问家不见得是好教师,但优秀的高校教师大多是学问家。中国现当代文学并非是讲解高深理论的课程,它更需要的是教师对作品的理解与阐释能力。因此,我们有意识地重读了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如《故乡》、《生死场》、《倾城之恋》、《茶馆》等,并对之进行了新解。需要注意的是,作品新解并非是一味求新,而是从新的角度进入作品的一种尝试,试图发现作品长期被遮蔽的意义。比如《故乡》,长期以来多被人注意的是其“归乡——离乡”模式、知识分子视角以及对乡土文学的开创意义,但是叙述者本身的心灵世界却多半被忽略。“我”多年在外努力奔走的精神追求面临着芸芸大众的世俗评判,物质层面上的局促无法满足普通大众的期待,也有违自己的拳拳爱母之心。此外,回乡自然带有寻找儿时梦幻的潜意识,但是梦幻被无情地击碎,从此故乡再无可恋之事。然而,鲁迅的卓绝就在于破灭之后的再出发心理,即便无路可走依然要去一试的韧性坚持。对于“我”心灵世界的探寻使得分析更上一层。从教学效果来看,新颖的教学内容令学生耳目一新,大大激发了他们对探究文学作品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写作小论文进行争鸣的意识。其次,关注学术研究的热点。在进行作品解读之外,我们也很注意投入到新热点的研究中去。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期刊杂志的研究是新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借此可以发现影响文学创作的非文学因素。在我们看来,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期刊出版等现代传媒参与文学生产,这几年我们开展的研究主要围绕文学期刊、出版机构等现代传媒而进行,并奉献出了一批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授课过程中将这些新成果及时地传递给学生,让他们虽身处小城却也能跟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最新步伐,不至于有井底之蛙之感。最后,开设“新世纪文学批评”新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个没有时间下限的课程,一直在生长发展中。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其“生长性”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尽管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经典很多,但学生们往往更喜欢当下的一些新人新作。为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品味,我们特地开设“新世纪文学批评”新课程,为学生介绍、评述新世纪以来的文学现象以及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为此,我们对一些新作如《秦腔》、《启蒙时代》、《兄弟》等进行了追踪评论,为学生提供生动的批评样本。在授之以“鱼”的同时也授之以“渔”。
三、借助多媒体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一项教学改革的成功,教学手段的革新是必经之途。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多媒体课件与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成为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首先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文学史上的诸多人和事都还非常鲜活,留下了大量的珍贵资料,这些为课件的制作提供了重要素材。网络的普及又让搜寻有关作家作品的图片与音像资料变得便利而快捷。精美的课件在展示文学的生动图景时也丰富、深化了教学内容。在收集相关图片资料时,要注意特别的资料,并提供丰富的解说。如在为鲁迅配图时,特地收集到他坐在厦门的坟中间的图片,以此突出他的性格。而鲁迅抱着海婴“一岁和五十”的照片则丰富了鲁迅为人父的温情,提供了理解鲁迅的人情层面。
其次是要充分利用网站资源,如中国文学网、中国作家网、中国现代文学馆网站、鲁迅纪念馆网站等。作为专业性网站,它们提供了准确、翔实而又充足的相关信息,为读者多角度呈现作家的文学世界与重大的文学事件。一个又一个的链接不仅丰富了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认知,也使他们在此基础上做出独立思考与判断。此外,引导学生参与到讨论性的论坛如当代文化研究网上去,一是去围观,及时了解当前的文学以及文化热点问题,把握当下的文化神经。二是去参与讨论,不仅要亮出个人观点,而且要言之成理,锻炼科研以及论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