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存货审计论文

存货审计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存货审计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存货审计论文

存货审计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存货审计是指对存货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正确性进行的审计。存货审计直接影响着财务状况的客观反映,对于揭示存货业务中的差错弊端,保护存货的安全完整,降低产品成本和费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由于存货种类繁多且流动性强、计价方法多样,因而存货高估构成了资产计价舞弊的主要部分。在会计核算上,存货对应的会计账项很多,存货项目的真实和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其他会计账项,因此存货审计在整个审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正是由于存货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存货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存货与其他项目密切的关联度,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存货项目的审计应当予以特别的关注,相应地要求实施存货项目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相关业务知识,运用多种有针对性的审计程序。 

 

一、评价和测试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了解企业对存货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是确定企业存货真实存在和准确计价的基础。存货的内部控制制度贯穿于企业的采购、运输、验收、出库、储存、付款、入账各个环节,是事先经过制定的一套相互牵制、稽核、验证的内部监控制度。通过对存货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和测试,一方面可以了解被审单位存货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另一方面能确定存货审计的重点,一般而言,内部控制制度薄弱环节,问题较多,应列作审计的重点。应注意的是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一定要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特别是对于工业企业,要熟悉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工艺流程,要了解产品成本结转流程。 

为了确定被审计单位存货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审计人员可通过观察、询问、查阅历史资料等多种方式来加以了解和调查,其范围包括企业的购货、验收、存储、领料、生产、销售等环节。经过了解,结合自己的专业判断,对企业存货的内部控制进行分析,初步评价存货的控制风险,实际上就是评价企业存货的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现和纠正重要错报或漏报中的有效性。 

 

二、审查存货计价的正确性 

 

存货计价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期末余额的真实性。因此,做好存货计价方面的审查工作,对于存货审计风险的防范至关重要。对于存货计价的审查应侧重与存货的发出、摊销及结转等环节,并在审计抽样的基础上进行,由于存货存在于生产循环过程的各环节,审计人员不可能对所有存货进行详查,抽查核对成了存货计价测试的主要方法。抽查的关键是选择样本,对存货余额较大、价格变动较为频繁的存货作为测试重点,测算期末存货价值是否等于存货的结存单价与结存数量的积,测试期末单价是否与采购成本、生产成本相符。特别注意的是审计工作并不是对被审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的重复,审计人员不应受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的干扰,独立按照适当的方法进行。(1)应审查存货采用的计价方法是否合理、适当,年度内有无任意改变计价方法的现象。(2)在加权平均法下,审查客户是否在同一品种、同一规格型号的存货范围内进行计价,有无异类存货混淆计价的现象。(3)对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客户,应重点审查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和成本差异的结转是否正确,有无不按期结转成本差异,或者利用成本差异调节利润的情况。 

三、重视对存货的监盘程序 

 

监盘是注册会计师执业过程中常用的审计策略和手段,通过对存货的监盘能够获取监盘对象的存在性、完整性、权力性、估价与分摊、分类与披露的认定是否恰当的审计证据,存货监盘是证明实物资产是否存在的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据,也是判断上述其他认定的辅助证据,因此,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当按照执业准则的要求实施对存货的监盘,以获取有关期末存货数量和状况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1)盘点时间最好选择在会计期末。实际上多数情况的监盘是在会计期末以后进行的,这就需要我们编制从盘点日到期末的存货余额调节表来证实期末存货余额的正确性。(2)盘点参与人员的选择要有代表性。供应、保管、财务、生产等部门的有关人员都应参与;(3)如果不是每一个地点均列入监盘范围,不应事先透露监盘地点;(4)应特别注意存货的质量,注意观察是否存在冷背残次的存货,对这一问题发现途径一是通过实地盘点,二是在审阅企业存货会计账薄时存货数量余额没有变动的账户,其多为冷背残次的积压货物。 

采取恰当的盘点方法。①盘点前准备盘点表,同仓库保管明细账进行核对,由于仓库实行保管负责制,一般情况这种核对是相符的。②抽点样本量。企业盘点人员盘点后,审计人员应进行抽点,抽点的样本一般不得低于存货总量的10%。③审计人员应向被审单位索取存货盘点前的最后一张验收报告单(或入库单)、最后一张货运文件(或出库单),作为截止测试时的依据。④异地库存货的盘点。如为外单位代为保管,不能亲自盘点时,一定要采取适当的替代程序,如发询证函、查看原始单据等;如为本单位保管,则一定要亲自监督盘点。⑤对一种存货有几个存放地点的,我们应尽量对其一次、连续不断的盘完,防止有关人员利用空隙,串通作弊。 

在被审计单位存货盘点结束前,注册会计师应当再次观察盘点现场,以确定所有应纳入盘点范围的存货是否均已盘点,取得并检查已填用、作废及未使用盘点表单的号码记录,确定其是否连续编号,查明已发放的表单是否已收回,并与存货盘点的汇总记录进行核对。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自己在存货监盘过程中获取的信息与被审计单位最终的存货盘点结果汇总表核对。 

 

结束语 

 

存货审计是注册会计师审计中比较复杂和耗时的一项工作,面临的难点也比较多,因此,我们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审计程序,就能获取存货实物资产确实存在、计价正确的审计证据。 

 

参考文献: 

[1],注册会计师监盘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0(06) 

存货审计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本文探讨了“科龙电器”审计失败中注册会计师职业问题及表现,并剖析了造成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应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 职业道德 现状 对策

一、“科龙事件”注册会计师执业过程中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及表现

德勤为科龙审计了2002年至2004年的年报。在2001年年末科龙整体资产价值不确定的情况下,德勤2002年给出“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显得有些牵强。在此基础上,2003年德勤又对科龙2003年的年报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004年德勤对科龙出具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既然科龙被证实有重大错报事实,德勤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也难免其责。那么,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呢?

(一)执业不规范,未能恪尽职守

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程序等方面的确出现了严重纰漏,对科龙电器的审计并没有尽职。例如,证监会委托毕马威所作的调查显示:2001年10月1日至2005年7月31日期间,科龙电器及其29家主要附属公司与格林柯尔系公司或疑似格林柯尔系公司之间进行的不正常重大现金流出总额约为40.71亿元,不正常的重大现金流入总额约为34.79亿元。而这些在德勤3年的审计报告中均未反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规定,注册会计师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条件之一,即须认为会计报表公允地反映了企业的现金流量。但事实上,科龙的现金流量并不像德勤出具的审计报告般正常。

(二)审计方法不合理

存货审计要从内部控制测试、分析性复核、成本核算审查、存货监盘、计价审查、截止测试等方面入手,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然而,注册会计师在对科龙电器各期存货及主营业务成本进行审计时,直接按照科龙电器期末存货盘点数量和各期平均单位成本确定存货期末余额,并推算出科龙电器各期主营业务成本。在未对产成品进行有效测试和充分抽样盘点的情况下,德勤通过上述审计程序对存货和主营业务成本进行审计并予以确认,其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均不合理。

(三)忽略重要的审计程序

审计程序主要有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等几种类型。而注册会计师审计科龙电器分公司时,对各年未进行现场审计的分公司没有执行其他必要的审计程序,无法有效确认其主营业务收入实现的真实性及应收账款等资产的真实性。科龙有很多分公司、子公司,组织结构相当复杂。按照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审计风险,即审计重要性水平来确认每年对哪些分公司进行现场审计。

二、造成“科龙”事件中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低下的原因

(一)缺乏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操守

专业胜任能力是指为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注册会计师必须具备的职业品德、学识与经验、专业训练以及足够的分析、判断能力。就如科龙聘请国际“四大”之一的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来做审计,当然也是相信其审计报告的公信力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超国民待遇”

2001年,有关部门颁布“补充审计16号文”,要求上市公司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及再融资时,财务报告除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法定审计外,还必须由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补充审计”。一些银行也相继规定,贷款的公司必须到指定的外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信用审计。“科龙――德勤”事件中受指责的问题是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目前在我国享受“超国民待遇”,主要问题是对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能否建立和执行统一的监管标准。

(三)注册会计师行业过度的竞争

客户对于同质服务,关心的更多的是价格。近年来,一些公司由于财务资源的外购或者对本公司的会计相当满意,有些理性的股东就会要求减少审计费用。在注册会计师行业,过度的竞争,特别是低价格的竞争,会严重削弱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降低其服务的质量。

三、提高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策略

“科龙”审计失败案,留给注册会计师太多的教训。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要完善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事务所可以制定适宜的职业道德指南以供内部考核使用。目前,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已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并颁布实施。

其次,应该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监管,加大惩处力度。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监管应坚持以行业监管为主、事务所内部监管为辅的方针。各级注册会计师协会应设立职业道德监管专门机构。协会还要对所有的注册会计师建立执业档案制度。

此外,要完善内部管理。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健全严格、合理、透明的各种制度,如人员聘用、考核与晋升、工资福利与保险、合伙财产的管理与处置等制度,完善内部管理。

最后除政府及行业协会和会计师事务所方面之外,注册会计师应加强个人的修养和学习,诚实守信,完善个人道德修养,遵守职业道德。

总之,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资本市场的发展完善,注册会计师作为“经济警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在任何时候,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裴俊红.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6(09).

存货审计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家电;存货;管理模式

一、引言

存货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是企业供需平衡的根本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是高是低将直接受到存货的控制、保存、治理水准的影响。企业存货管理系统是确保企业公共财物的收入与支持符合法律规定和财物讯息真实性的内部配合得当、督促查看、限制约束的控制系统。同时它也是公司内部控制的其中重大而主要的环节,是企业实现计划目的,彻底实现经营的前进方向和决策,维持流动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企业存货管理水平的优劣在现金流管理中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企业为了控制资金成本不至于太高,就必须实现现金流的健康循环,同时还应具备了有完善体系的存货管理,才会实现更高的资金使用效率。这样,企业才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发现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对于提高企业存货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都显得特别重要。

二、家电行业存货管理现状的分析及问题所在

在以前,我国企业的经营效率总是停滞不前。这是由于存货在整个流动资产中的比例十分大,而家电行业对于管理没有达到应有的重视。可行高效的存货管理对企业的走势和发展非常重要。不过近年来我国家电行业的存货管理方式已经有了改进,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1)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加强企业的内部工作的监管督促,遵守国家的法律规定。而实际大多家电行业并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少数有设立机构的企业,其能发挥的作用功能已严重弱化,导致企业不能正确评价财务信息和管理部门的绩效。存货会计核算不健全,岗位职责不分清,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导致存货管理混乱。

(2)存货信息化管理程度低

存货信息管理这一重要环节不容忽视。传统的核算方法信息反应慢,企业掌握的库存信息过时,不能及时制定采购计划,导致企业资金、存货管理效率低。企业的存货采购、优化设计规划至关重要的部分就在于能否准确掌握及时的存货现状。

(3)存货管理机制不健全

家电行业的存货一般情况下价值与数量规格繁多,企业应该按照重要性将存货进行有序的分类,对部分重要的存货进行重点监控和管理,而不是对所有的存货进行统一的管理。一些企业对存货质量检验没有足够的留心,验收存货几乎没有警惕性。而存货验收是每一个企业存货入库前的重要环节之一,如果不能保证存货完好无损的进仓存储,那么久而久之便容易对企业造成潜在损失。

(4)缺乏科学合理的存货采购计划

存货的采购环节决定了企业存货的数量,同时也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企业不仅需要考虑存货的库存量和需求量,同时还需要考虑存货成本和其因长期放置而造成的损失。存货的累积堆放会占用企业的大量资金,人工,场地,形成存货成本。如果长期堆放,电器很可能会损坏或过时而降低使用价值。因此企业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存货采购计划,使企业的整个存货供应链的第一步达到完善。

三、家电行业存货管理模式的改进措施及对策建议

家电行业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存货管理的问题,那么就应该先从内部入手,健全内部控制和提高存货管理人员的素质。其次加强与商家的合作关系,同时还要使用先进的管理系统。

(1)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完善的存货管理岗位责任、批准执行和业务流程。首先要保证内部职位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而后需要制定完整的业务流程,在存货的每一个环节都把好关,有齐全的记录并保存完整。审核人的责任权限必须划分清楚,业务批准的流程和程序必须一致。

(2)建立科学存货管理机制

存货的采购方面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做出科学的存货采购计划,保证采购环节的透明度,规范采购行为,确保采购环节的完整。存货的保管方面应该先制定计划,充分利用仓库结构,根据存货的数量、大小、价值、需求量和重要性进行有效的分类存放。同时还要进行定期的清查盘点,发现有盘盈盘亏的应该及时报告。

(3)提高存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有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科学的存货管理机制,当然还得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操作先进的管理系统。然而当今大多企业都只看重销售方面,无视了存货管理,恰恰存货管理更是企业需要重视的。对存货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对存货的认识态度。

(4)加强与合作商的合伙关系

为了更好的掌握存货管理的现状,发现并解决问题,企业应该实行供应链管理,建立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长期合伙关系。及时共享存货和销售数据,方便供应商根据需求变化来调整生产计划,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敏感性,加快存货周转,降低存货成本,通过优质的存货管理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四、结论

存货的管理水平对企业经营效益有重大影响。企业要想同时提升自己产业的经济效果与利益,就一定要最大程度的重视存货管理,拥有完备的内部控制规定,采用并实施合理的存货管理方法。最终使企业和经销商之间库存产品的共同管理成为现实并相互达到一个最佳组合值。逐步发展并找到降低存货成本与提高顾客服务水平的一个平衡点,让企业达到最佳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梅盛才,《企业存货管理模式比较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4).

[2]杨鑫慧.浅谈企业存货管理[J].北方经贸,2009.

存货审计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审计费用; 影响因素; 分位数回归

中图分类号:F23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07-0110-04

一、文献回顾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于审计定价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其中,国外学者对于审计费用的研究起步较早。Simunic(1980)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察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率、控股子公司个数、审计意见、行业类型、前两年的盈亏情况以及内部审计成本对审计费用影响显著,其中上市公司资产规模是决定审计费用的最重要因素。基于Simunic提出的模型,许多学者对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审计市场进行了研究。如Francsi(1987)采用澳大利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发现上司公司总资产、控股子公司个数与审计收费正相关,对于规模小的公司,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显著,而对于规模大的上市公司,事务所规模对审计费用不具有重要影响。

我国对审计费用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脱钩改制,且初期研究大多是规范性研究,直到2001年12月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6号——支付会计师事务所报酬及其披露》,我国学者才开始对审计费用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王振林(2002)较早使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审计费用,研究发现我国审计市场审计费用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被审计单位的规模。罗栋梁(2002)运用逐步筛选法进行多元回归发现被审计单位资产总额、控股子公司个数、涉及的行业数对审计费用有显著影响。李补喜、王平心(2005)首次提出审计费用率概念,使用回归方法对审计费用、审计费用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审计费用与审计费用率具有相同的影响因素,各影响因素对审计费用率的解释度远远高于对审计费用的解释度,为研究审计费用的相关影响因素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由以上文献综述可以发现,前人对审计费用的研究大多采用最小二乘法(OLS)进行回归。传统的OLS回归分析主要关注均值,即采用因变量条件均值的函数来描述自变量每一特征数值下的因变量均值,从而揭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但是无法更深入地解释不同审计费用水平下可能存在的不同的相关关系。为了全面分析不同审计费用水平下各解释变量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程度,本文运用分位数回归技术对我国审计市场的审计收费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

二、分位数回归简介

传统的回归分析主要关注均值,即采用因变量条件均值的函数来描述自变量每一特征数值下的因变量均值,从而揭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模型化和拟合条件均值函数是回归模型法中的核心思想。

从分位数回归模型定义可以看出,分位数回归模型可以更加全面地描述被解释变量条件分布的全貌,而不仅仅是被解释变量的条件期望(均值)。另外,分位数回归并不要求很强的分布假设,在扰动非正态的情形下,分位数估计量可能比最小二乘估计量更加稳健。分位数回归技术不仅深化了对传统回归模型的理解,而且也推广了回归模型的类型和应用,使得回归模型拟合相关统计数据时更加准确细致。

三、研究假设

(一)被审计单位规模

以往学者的研究已经表明,被审计单位的规模是审计费用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上市公司规模越大,经济业务也就越多,其审计范围也就越大,这就需要注册会计师收集更多的资料来确保审计质量,相应的,收取的审计费用也就较高。本文采用上市公司总资产对数来衡量公司规模。

假设1:被审计单位总资产对数与审计费用正相关

(二)被审计单位审计复杂性

上市公司审计复杂程度高,审计工作和审计风险就会相应增大,审计费用也随之提高。本文用应收账款与资产总额的比和存货与资产总额的比来反映上市公司审计复杂性。应收账款和存货是上市公司重要的流动资产,审计程序较为复杂,这就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资源,所以,应收账款和存货占资产总额的比例越大,审计收费也就越高。

假设2:被审计单位应收账款和存货占总资产的比重与审计费用正相关。

(三)被审计单位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越高,遭受诉讼和未来罚款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应的审计费用也就越高。本文选取上市公司长期负债率衡量审计风险,长期负债率越高,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

假设3:被审计单位长期负债率与审计费用正相关。

(四)盈余管理和获利能力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守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表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上市公司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源于融资需要,但不具备配股资格或发生亏损的情况下可能遭受特别处理。为了使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达到微利区间或配股区间而不被处理,企业很有可能会操纵盈余,粉饰净资产收益率,相应地注册会计师会增加审计程序来降低审计风险,这就增加了会计师投入的资源,也就会导致较高的审计费用。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的业绩越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就越低,审计收费自然也会降低。

(五)事务所特征

财务报表审计意见分为五种,分别是标准的无保留审计意见、带强调事项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其中后四项称为非标准无保留意见。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时,会向公众传递出上市公司的负面信息,公司管理当局会尽可能的与审计师沟通以避免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审计师就会追加审计工作、延长审计时间,也就需要更高的审计费用。

假设5A:被审计单位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与审计费用正相关。

我国的审计市场一直处于买方市场,当上市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就审计费用发生分歧时,上市公司就会选择变更会计师事务所来降低审计成本。另外,由于我国目前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一旦出现审计报告不公允的情况,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的民事责任较低,审计市场上“低价揽业”价格竞争行为比较严重,所以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会降低审计费用。

假设5B:被审计单位本年度变更会计师事务所与审计费用负相关。

会计师事务所的品牌代表了事务所的规模和公信力。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越大,其拥有的高素质的人才越多,提供的审计服务质量越高,审计收费自然也就越高。

假设5C:由“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与审计费用正相关。

四、实证研究

(一)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2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所使用的财务指标数据均来自CSMAR国泰安数据库。本文采用以下标准对样本进行筛选: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剔除ST、PT的上市公司;剔除财务信息披露不完整的上市公司。

根据这一指标进行筛选,最终得到2 099个上市公司样本。

(二)基本回归模型

1.建立模型

2.基本回归结果分析

通过变量的逐步引入,结果发现应收账款和存货占总资产的比重与审计收费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这就表明审计师在制定审计费用时没有将应收账款和存货占总资产比重作为主要因素考虑在内,或者说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任务时对应收账款和存货的重视程度不够。是否微利区间、是否保配区间对审计费用无显著影响,说明注册会计师对待“微利”公司、“保配”公司与其他公司的态度没有明显差别,上市公司审计费用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并不明显。另外,流动比率对审计费用不具有显著影响,说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没有考虑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可能造成的审计风险。

剔除以上三个变量后,模型中剩余的变量为期末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长期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审计意见类型、会计师事务所得变更、是否由十大所审计六个变量。此时,六个变量对审计费用的解释度R2为0.547,调整的R2为0.546,拟合优度较高,F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421.403,对应的显著性概率P值为0,回归模型有统计意义。但是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比较笼统,无法更深入地分析每个变量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因此,本文在基本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对审计费用做进一步的研究。

(三)分位数回归模型

1.建立模型

2.分位数回归结果分析(表1)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六个影响因素中,各个要素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总体是显著的,并且大部分因素对审计费用不同分位数的影响系数都有明显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被审计单位资产规模。资产规模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与预期一致,总资产规模在各个分位点上均与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表明客户规模越大,审计工作量越大,审计费用越高。分位数回归数据显示,随着审计费用分位点的提高,资产规模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呈上升趋势,表明上市公司审计费用水平越高,资产规模对审计收费产生的影响越大。

(2)被审计单位风险。被审计单位长期负债率与审计费用显著负相关,这与前文预期不一致,上述指标是衡量上市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重要指标,同时间接反映了注册会计师所面临的审计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定价时不仅没有系统考虑审计风险,反而在面对高风险的上市公司时给予了价格优惠。长期负债率对审计费用的负面影响呈下降趋势,表明对于审计费用水平较低的上市公司,长期负债率对审计费用产生的负的影响也较大,意味着注册会计师给予了更高的价格优惠。

(3)被审计单位获利能力。被审计单位获利能力在绝大多数分位点上与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与预期结果不一致,表明注册会计师对那些盈利能力较好的上市公司会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而上市公司的收入情况也使其付得起这样的审计费用。在0.6分位点之前,获利能力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相对稳定,除0.2分位点外,基本保持在0.015~0.024之间;0.6分位点之后,获利能力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急剧上升,稳定在0.031~0.046之间,表明与审计费用水平较低的上市公司相比,获利能力对审计费用水平较高的上市公司影响更大。

(4)事务所特征。随着审计费用分位点的提高,审计意见类型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总体呈上升趋势,这表明与审计费用水平较低的上市公司相比,审计意见类型对高审计费用水平较高的上市公司影响更大。审计意见类型与审计费用在大多数分位点上显著正相关,说明审计师在出具非标准意见时会更加谨慎、收集充分的审计资料,因此就会花费较多的审计时间,收取更多的审计费用。

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仅在0.3~0.7分位点上与审计费用显著负相关,说明对于审计费用处于条件分布中段的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会使上市公司支付的审计费用降低,与预期结果一致,印证了我国审计市场上的“低价揽业”价格竞争行为。

是否由“十大”所审计在所有分位点上与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并且回归系数随着审计费用分位数的增大而增大,这说明规模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较高,上市公司也愿意为高品牌事务所支付更高的费用,而且相对于审计费用水平较低的上市公司,是否“十大”所审计对审计费用水平较高的上市公司影响更大。

五、结论

本文首先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对影响审计费用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筛选,排除了应收账款和存货总资产的比重、是否“微利”区间和是否“保配”区间三个变量,确定了影响我国审计费用的主要因素,并利用分位数回归模型详细研究了各个因素在不同分位点上对我国审计费用的影响程度,发现了许多普通线性回归不能解释的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特征。此外,影响我国审计费用的因素比较多,由于资源的限制,本文仅涉及了具有代表性的九个变量,进一步研究需要收集更多的数据以得到更加全面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王振林.审计收费的决定与审计质量: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D].上海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3-15.

[2] 罗栋梁.上市公司审计费用决定因素的一般性研究 [J].证券市场导报,2002(12):28-32.

[3] 李补喜,王平心.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5(2):91-95.

[4] 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8-127.

[5] 李育安.分位数回归及应用简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3):35-38.

[6] 王善平,李斌.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来自深市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2):68-71.

存货审计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会计,舞弊,原因,措施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舞弊的原因

1.责任主体多元化。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部门的组成人员除包括传统的财务、会计专业人员,还包括计算机专业人员、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相关管理人员,使原有的会计内控主体范围扩大,责任延伸。

2.企业控制要点复杂化。传统的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银行对账等工作均由计算机按程序即时完成。这些程序化控制的有效性取决于应用程序的完善与正确,如果应用程序发生差错,计算机尚不具备对不符合逻辑事项的判断和处理能力,出了问题难以发现。

3.需要控制的范围扩大。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目前财务软件的功能已经包括:远程报账、远程报表、远程审计、网上支付、网上报税等。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不仅需要控制会计信息,还要控制整个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会计控制范围扩大。

4.控制载体的数字化。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据处理与存储都呈现出高度集中的特点和趋势,储存在计算机磁性介质上的数据容易被篡改,甚至可以不留痕迹。计算机犯罪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由此增加了企业内部控制的难度。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舞弊的主要手段

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的舞弊手段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就目前情况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

1.输入篡改。输入篡改主要是指虚构、修改、删除业务数据等行为。这是计算机舞弊中最简单最常用的手法。它通常表现为:虚构业务数据,如将假存款单输入银行的系统中,增加作案者的存款数;修改业务数据;删除业务数据,如从存货系统中删除某个存货数据,消除购货业务凭证。通过对数据作非法改动,导致会计数据的不真实、不可靠、不准确或以此达到某种非法目的,如,转移单位资金到指定的个人账户等。

可能的舞弊者包括:参与业务处理的人员、数据准备人员、源数据提供人员、能够接触计算机但不参与业务处理的人员。

可能的证据包括:源文件、业务文件、计算机可读文件、磁盘、磁带、异常报告、错误的运行结果等。

2.文件篡改。文件篡改主要指作案人员通过维护程序来修改或者直接通过终端来修改文件中的数据。例如,作案人员进行销售开票时,故意调用错误的价格数据、抬高或者压低销售金额,从中获取个人私利。常见的手法有“陷门”和“特洛伊木马”。

可能的舞弊者绝大部分是计算机高手,包括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系统操作员、网络黑客等。

可能的证据包括:源文件、数据库文件。

3.程序篡改。主要指对程序非法的改动,以便达到不法目的。例如,薪资业务处理人员可能将部分职员的个人调节税免税额度调整到其个人名下,以便增加其免税金额,同时有不影响企业整体有免税合计数。

4.非法操作。非法操作主要指操作人员或其他人员不按照操作规程或不经允许,接触未经授权的设备或者程序,改变程序执行内容。例如,操作人员未经授权启动支票签发程序,生成现金支票而挪作他用。

5.输出篡改。输出篡改主要指作案人员通过非法修改、销毁输出报表、将报表送给企业竞争对手、利用终端窃取机密信息等行为,从而达到作案目的。例如,作案人员修改或者销毁输出报表以掩盖其他舞弊行为。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防范会计舞弊的措施

1.选择好的财务软件,从源头上进行控制。企业在实行会计电算化时,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国家的有关规定选择合适的财务软件。另外还必须注意系统的权限设置、安全性和保密性等关键因素。

2.实施组织控制。组织控制包括职责分工和人事管理控制,这是一切控制的根本,因为无论在人工环境下还是在IT环境下,人都是最主观能动的因素。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组织控制主要应明确以下两个分离:一是电算部门与用户部门的职责分离;二是电子数据管理部门内部的职责分离。

3.实施系统安全控制。影响系统安全的因素很多,包括自然灾害、工作失误、计算机舞弊等。主要的控制措施包括:制定内部操作制度、设置操作权限、操作人员身份的密码控制、数据存贮和处理相隔离、设置接触与操作的日志控制。

4.加强安全保密控制。内容主要包括:无关人员不能随便进入机房操作;各种录入的数据均须经过严格的审批并以完整、真实的原始凭证为基础;数据录入员对输入数据有疑问的,应及时进行核对,不能擅自修改;机房工作人员不能擅自向任何人提供资料和数据;不能把外来的软盘带进机房;发生输入内容有误的,须按系统提供的功能加以改正;做好日备份数据,同时还要做好周备份、月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