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特殊儿童理学论文

心特殊儿童理学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特殊儿童理学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心特殊儿童理学论文

心特殊儿童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育目的 融合教育 特殊教育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不断深化,20世纪80年代,融合教育在其影响下也应运而生,即在教育中打破隔离特殊儿童式的教育,提倡在普通教育中完全接纳特殊儿童一起学习。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我国将融合教育本土化到随班就读的教育模式。但以往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作为相隔离的两条不可跨越的鸿沟,在教育目的的制定上也是自立家门,而教育目的作为教育活动的总要求,对教育制度、内容及教育与教学方法的制定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随着融合教育模式的不断推进的新背景下,确保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我国的教育目的。

我国普校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根据一定的阶级意识形态、政治现实、文化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目标等影响因素为基础而制定的符合国家要求的目的。教育目的的历史继承性决定了现今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的特殊教育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不断的发展着,其教育质量和教育规模上有显著提高。而我国特殊教育目的在实践中不断地被修订以适应不同时代的需求。提出“我国各类特殊教育学校需要贯彻执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适合社会需要创造条件。”的教育目的。

现今教育目的的分析

目前我国的教育目的对于这两类人群的目标是分别设立的,没有统一的基本教育目的,而融合教育的趋势需要普通教育满足普通学生同时应该满足特殊学生。如今我国的教育目的主要以全面发展的人为主心骨,但这一概述是较笼统且难以操作的。使得一线老师难以贯彻落实,学生也难以达到这一教育目的。导致我国现今的教育的学生有着丰富的知识基础,但能力和创造力却远远不足。

融合教育背景下教育目的的建议

特殊学生和普通的学生在年龄的发展中生理、心理、认知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共性,随着辅助工具的不断被研发,很多特殊学生的缺陷得到辅助后能像普通学生一样正常生活。另外,由于某方面的缺陷,很多特殊学生有补偿技能或“学者式”技能,正如现代科学研究证明:缺陷儿童中也有天才即“缺陷天才。”使得这些学生个别更是优于正常学生。因此将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一同进行综合的考虑教育目的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的。

教育目的意识转变

在融合教育的趋势下,特殊儿童与正常学生相比可能会被视做弱视群体,后现代主义中的社会批判精神教育目的、和谐生态环境的教育目的、内部和平相处的教育目的及世界关爱感的教育目的,这些思潮有力于特殊学生在整个融合教育的大背景下更好的适应国家对教育目的的总要求。面对同情式的人道主义教育并没有给特殊儿童带来社会优势,反而由此带来的标签,使得特殊儿童被戴上弱势群体的头衔,在融合教育背景下得以切实落实,需要整个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教育不再只是一种福利事业的人道主义思想,而应转向一种特殊学生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以一种和普通学生近乎相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即特殊学生能和正常学生一样正常发展的态度,才能使得融合教育下的教育目的同时符合两者的总要求。这并不能忽略他们间的差异,相反更应该重视差异性而更好的使特殊学生的能力等到更好的照顾和发展。使得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的权利接受教育,并共同实现国家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个别差异化

教育的主体对象的人,在普通学生中对象和对象之间都存在差异性,更何况特殊学生和普通学生之间更是有巨大的差异。正如心理学研究表明:“特殊儿童群体内的个体差异远远大于普通儿童群体的个体差异。”面对人们对普通教育目的绝对化现象提出众多批评的同时,我国的教育的目的因依据具体的影响因素而制定差异性的教育目的,使得教育目的更好的体现学生的切实需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为导向,使教育目的达到生活化的目的变得更加迫切。而不能将教育目的作为教育活动结果的终极目标。教育目的的差异性要求同时决定了教育目的的制定不应只是政府、学校等权威人士一板敲定,而应由学生、老师、父母等根据国家大方向的教育目的合理的制定适合学生的教育目的。而这一教育目的应该使每个学生无论是否特殊都能最大限度的得到个性的自然发展,国家的创新性和独特性得以自然的彰显。

教育目的的个体本位思想的考虑

过去无论是普通教育目的还是特殊教育目的都是以“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总的教育目的。这样的教育目的意识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但在融合教育的大趋势下,面对多元化,差异化的时代下我们需要教育目的往个体本位方向下思考,以谋求个人的幸福为方向给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适合的发展空间,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孩子的潜能。而不是社会所需要的产品或复制品。使得融合教育下的教育目的能切实的考虑到学生自身的需要。以实现每个儿童的发展最终都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教育结果。

总结与思考

融合教育既是一种思想、理论、理想,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它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我们的教育目的需要培养每一名学生成为为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所需要的人才,同时需要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手脑灵活,具有爱心、责任感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新型学生,为每位学生的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从而更好的推行融合教育使得每个学生得到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子洲著.特殊教育培养目标初始[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

[2]黄洪兰著.后现代主义教育目的观研究及我国教育目的取向[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05.

心特殊儿童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1 教师胜任力的研究

胜任力(competency)一直是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等领域的重要概念。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David McClelland首次提出胜任力的概念,认为能够真正预测工作绩效的因素并不是人们主观上认为的能力、人格或价值观,而是胜任力。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发展,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受到研究者们的大量关注。

国外研究者对教师胜任力的研究较多。1985年,Huston首次通过访谈调查、行为事件分析等方法得出教师的胜任力特征:能够识别学习者情绪、社会、生理以及智力的需要;能够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制定操作性目标;能够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完成与计划一致的教学;能够设计完成基于学习者成绩和教学有效性的评价过程;具备其他的文化知识、实用性技能。HayMcBer于2000年6月提出,高绩效的教师具有专业化、思维、领导、与他人关系、领导、设定期望等五项胜任特征,并向美国教育与就业部提交了一份题为“高绩效教师模型”报告。Bisschoff和Grobler等使用结构化问卷对教师胜任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学习环境、专业承诺、教学基础、教师反思、纪律、合作能力、有效性和领导等8个理论层面进行了因素分析,最后总结出了二因素模型,即教育胜任力(Educative competence)和协作胜任力(Collaborative competence)。近年来,国外研究赋予了教师胜任力一个更广阔的定位,将教师胜任力纳入到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与教师入职、发展、评价、培训等相联系,将教师胜任力视为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因素。

国内对于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一些研究者(蔡永红、黄天元,2003;邢强,2003)对教师胜任力进行了理论性的阐释或论述,也有研究者(许燕,2000;徐建平等,2004;李英武等,2005)对不同类别教师、教育工作者的胜任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模型建构。

2 特殊教育教师的胜任力研究

纵观国内外研究,教师胜任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普通教育教师,而对特殊教育教师胜任力的研究非常少。国外主要是通过相关文件来规定特殊教育教师应当具备哪些胜任力特征。美国特殊儿童委员会(The 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经过大量研究和调查,制定了美国特殊教育教师的任职标准,即《每个特殊教育工作者必须知道什么——有关特殊教育教师的道德准则、共同标准和专业指导》。其中道德准则包括特殊教育工作者必须致力于提高特殊教育个体的教育潜能和生活质量、在工作中保持专业判断的客观性、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推动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八个方面的规定;共同标准包括特殊教育基础知识、学习者的特点与发展、个体之间的学习差异、教学策略、学习环境和社会交流、沟通、教学计划、评估、专业原则和伦理准则、合作等十项内容;专业指导则对不同领域(例如诊断、管理、技术等)和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工作者的任职资格进行了规定。任职标准中强调了作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应该熟练掌握各种技能,会实际操作,会了解、评估诊断残疾儿童,会各种教学方法,会处理各种问题,会管理班级和学生,会客观评估自我。这些能力的强调使得特殊教育教师在培训后能立即投入实践工作中,并能有效地、高质量地进行教育教学,达到总的教育目标。

我国对于特殊教育教师的胜任标准体现在《残疾人教育条例》中,要求特殊教育教师要“热爱残疾人教育事业,具有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关心残疾学生,并掌握残疾人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残疾人教育条例》只是对残疾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笼统、粗略的要求,并没有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胜任力做出明确的规定和标准。国内学者们对特殊教育教师应当具有的素质进行了研究,但大部分研究仅仅停留在个人经验总结、宏观理论阐述或者理想化理论的构想上,实证研究非常缺乏。梅玲(2009)对上海市4所特殊初级职业学校的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进行行为事件访谈,并结合胜任力特征问卷的编制、调查和统计分析,对特殊职业教育教师的胜任特征进行了探索性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特殊职业教育教师要取得较高的工作绩效所必须具备的胜任特征有9项,分别为:职业道德、专业素质、人格特质、人际交往能力、教育策略、心理素质、认知能力、组织承诺、成就动机。隋文静(2011)通过开放式问卷对15名特殊教育专家进行调查,并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15名特教教师进行访谈,建构了特殊教育教师胜任力模型,认为特教教师的胜任力由5个维度构成:职业人格魅力、动机、心理特质、知识储备和研究能力。

3 结语

特殊教育教师的胜任力特征是决定特殊教育水平的关键性因素,是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教师招聘、绩效考核的重要参照标准。相较于国外和港台地区,我国大陆的特殊教育发展水平较低,特殊儿童的被接纳程度、教育安置方式、教学康复相关科技发展水平等方面都有许多不同之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特殊教育教师需要具有怎样的素质才能高效完成本职工作?通过更多的实证研究来探索特殊教育教师的胜任力特征,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刘钦瑶等.教师胜任力研究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65-69.

[2] 徐建平.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3] 李玉华,林崇德.国内外教师胜任力研究比较及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8(1):105-108.

[4] 李昌庆等.我国教师胜任力研究纵横[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5):73-75.

[5] 朴永馨.世界教育大系——特殊教育[M].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211-212.

心特殊儿童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会议概况

这是ISME首次选择东南亚国家,也是继日本和韩国后第三次在亚洲召开。千余各国代表、学者和音乐教育专家从世界各地赶来,讨论有关音乐教育的不同课题。研讨会之前(7月9日-14日)在印度尼西亚、越南、新加坡、香港等七个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召开了地区性会议,由国际音乐教育协会所属的委员会和地区成员主办,共分为七个国际小组②,专门搜集、整理不同范畴的专业知识,讨论有关音乐教育的课题。分会完毕,于7月16日在马来西亚召开世界大会。会议共有三大主要组成部分:学术论坛、展览会和音乐会。500多个专家与学者参加了论文宣读(paper)、工作坊(workshop)、专题讨论会(symposia)、课例展示(work session)、海报展示(poster sessions)等项目;另有40个展览单位和54个音乐表演团队。会议为期6天,可谓是一次汇集了全球音乐教育家和表演者的国际盛事。

会议特点和要点

1. 内容包罗万象,学术气氛浓郁

会议内容涉及:世界各地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政策变革、学校音乐教育现状与发展、教师培养与教学模式探讨、世界四大音乐教育法的内涵及外延、特殊儿童的音乐教育等多个层面,研究范围扩展到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生物学、音乐治疗学等多个领域。

这是一个没有肤色种族分别,没有等级职称差异的畅所欲言的交流平台。不论你是一个教授、专家,还是在教育一线的普通教育工作者,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入在音乐教育问题的探讨中。在台下坐着听讲的有可能就是鼎鼎大名的音乐教育家,但是他们依然会认真地听讲,还会多角度地向讲课者提问,有切磋、有探讨、有质疑、有咨询,讲厅里总是洋溢着和谐浓厚的学术氛围,台上台下充满着对音乐教育发展的关注与热爱。

2.专家学者云集,创新火花迸发

参会的最大的感受就是新奇,不是指走出国门参与国际会议的新鲜,而是世界各地的音乐教育专家们的理念时时给我们启发和灵感,似乎天天都在经历“头脑风暴”。这是在国内的学术会议上未有过的体验。

各个领域的音乐教育专家展示了与自己专业有关的新型教育方法和理念,包括音乐教学法、音乐教育理论、音乐教育课程设置、音乐与文化的渗透、音乐教育与音乐治疗等。来自美国、德国、匈牙利、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专家进行了音乐教学法的课程展示。这些专家都是各自领域的权威,其音乐教育理念是走在世界前端的。如国际奥尔夫协会的主席Hartman Wolfgang所做的《奥尔夫教学法的过去和未来――一个教学理念对这个变化着的世界作出的回答》、达尔克洛兹教学法专家Karin Greenhead, Sandra Nash 和 Joan Pope的《达尔克洛兹优美律动――三合一,多角度全方位接触》等。

在工作坊与论文宣读中,中国的专家学者也拿出中国的音乐教育研究成果。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主任余丹红的《论附中的音乐教育体制》,使世界各地的专家透过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这扇窗看到了中国音乐教育的飞速发展。青年打击乐演奏家彭瑜论述了中国的京剧锣鼓和地方鼓乐,令外国专家兴趣盎然。中国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等的代表老师也以精炼的文字传播他们的音乐教育研究成果,包括教学策略、教学理论,研究问题的设定、方法论等。世界各地的专家根据这些报告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形成中外文化的碰撞。此后,中国音乐教育学会会长谢嘉幸召集中国的代表开会,大家都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不虚此行。

音乐教育与音乐治疗在会上是被关注较多的话题。日本音乐治疗研究中心的专家Yoshiko Fukuda先生介绍了目前在日本推广开来的喘吸音乐疗法,将音乐教育与养生联系在一起,其理念是追求以自然为本,以人为本。来自香港的Paulina Wai Ying Wong博士用身势形体运动和姿势的变化来训练合唱,并将此设计成了电脑软件,兼具趣味性和科学性。匈牙利专家在会议上了一个新的综合教学法Kovács Method,通过科学方法来完成音乐的学习,包括如何提高音乐技巧,如何纠正姿势、呼吸和血液循环,如何克服怯场等。世界教育大会为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使这些最先进的教育理念能够以最快时间、在最广范围得以传播。

3.教育方式多元,民族特色彰显

很多国家纷纷以本国的特色作为音乐教育课程展示的内容,独具风格。美国专家介绍了JAZZ音乐教育,包括社会爵士节日、专业出版物、如何将爵士节奏融入课堂;非洲则亮出非常具有本土特色的噶勒族黑人的土著打击乐;东道主马来西亚介绍了具有当地特色的舞蹈ZAPIN、ENDANG,皮影戏Wayang kulit和民间音乐;印度则展示了韵味十足的印度歌舞。

教育方式的多元也是本次会议的一个特点:生活中的音乐、以网络为基础的作曲、课堂即兴创作、教育软件开发等,还有涉及到关于本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和世界各种音乐风格的渗透与借鉴,另外,频率极高地提到流行乐在当代音乐课堂上的运用。芬兰专家在课程展示中介绍了流行乐在芬兰普通学校音乐课堂的运用并以此为主题召开了专题讨论会;世界各地的教师不约而同地将流行音乐元素搬进课堂,较有特色的发言包括:《音乐教室里的探戈》《美国拉丁音乐元素在钢琴技巧中的实际运用》《将蓝调爵士融入奥尔夫教育法》……

我有几点感受与同行共勉:1.如果学校音乐教育不再创新的话,学生的审美还是畸形的,所以教师除了提供良好的导向,必须同时深入到学生的队伍中了解他们所喜爱的音乐,同时借鉴社会音乐活动的一些成功做法去缝合文化和教育的裂缝;2.音乐治疗和亲近自然的音乐教学法不仅对特殊儿童有帮助,对于健康儿童的音乐启蒙也有很大作用;3.立足于本土的教研,开发民族音乐资源并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4.各地表演特色浓,中国队伍亮色多

会议安排午间和晚间音乐会,共有来自日本、菲律宾、土耳其、印度、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团队被委员会挑选出来参加演出,东道主马来西亚选派了国宝级的打击乐传统节目24节令鼓,震撼人心的大鼓加上舞蹈、舞美和马来西亚特色乐器恩格隆(Anglung),气势恢弘,引人入胜。在马来西亚的国家工会剧院Istana Budaya举行的“马来西亚之夜”大型音乐会,歌舞欢腾,迭起,整个剧院俨然成了狂欢派对的海洋;日本展示了古老的宫廷雅乐,包括人声、纯乐演奏和面具古舞,其文化遗产保存的完整性让人佩服;另外印度的歌舞、澳大利亚的合唱、俄罗斯的特色乐器演出……各国的表演家们各显神通、各展其能,节目精彩纷呈。

中国的演出队伍是众多国家中的一抹亮色。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研究生们组成的上海六人组(Shanghai six),上演了特地为本次国际会议创作并在世界首演的、充满浓郁中国民族特色的节奏律动作品《鼓舞》,广受好评;香港童声合唱天地(Hong Kong Treble Choir)用粤语、客家话演唱的童谣,天真烂漫,童趣盎然。

自身的反思

1.国际会议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参会期间我们看见很多亚洲人的面孔,不论是中国香港、台湾地区还是马来西亚,哪怕是被认为口音最重的日本都是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与外国专家交流,听课也完全没有障碍,甚至有时可能同时用几国语言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交流,这是大陆学生还欠缺的。

2.与几个音乐教育大国比起来,虽然中国的音乐教育有自己的民族传统特色,也出现了一些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精髓的优秀教师,但是队伍还不够庞大,有一些课程传授的仅是较零星的理论,总体来说,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科学的、让世界的音乐教育同仁感到叹服的音乐教育体系。

3.凡参与ISME宣读的论文均不得超过3000字。这并不是ISME独家限定篇幅的规定,而是美国音乐心理学协会论文规格“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Format ”的一个基本要求。中国的论文不管硕士博士论文都规定洋洋万字以上,这样不成文的规矩,是造成一些学术文章堆砌词藻、繁琐叙事的原因。

4.作为中国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应通过ISME这个在国际上深具影响的音乐教育组织而了解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中国的音乐教育协会组织也应充分研究ISME的成功运作经验。通过这样世界性的会议可以促进国际间各层次音乐教育工作者联络及有关组织的合作,促进文化的传承发展。所以,推动这样国际性的会议和世界各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是我们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①ISME是国际音乐教育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usic Education)的缩写,它是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和国际音乐协会(International Music Council)的核心组织,于1953年在比利时成立,是一个包含超过50个国家的会员的国际组织,也是唯一一个音乐教育的国际组织。它每两年召开一次世界性的音乐教育会议,由国际音乐教育协会所属的委员会主办。

心特殊儿童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科学实验是科学认识的基础,没有科学实验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近年来,发展心理学家对传统的研究方法作了创造性的改进,使研究对象有所扩大,研究内容有所拓展,从而对早期教育产生了更加丰富的实用价值。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实验法与其他方法的综合运用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主流的方法依然是实验法。无论是哪一种研究方法,都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沉浸于后现代主义的相对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对科学发展和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对幼儿教育的发展是有害的。

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有规范化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本质上就是一套规范体系,说白了,就是一套游戏规则。没有这套规范体系,科学就不成其为科学。科学实验是科学认识的基础,没有科学实验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实验研究确实为儿童发展心理学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众多的理论,从而也为学前教育提供了依据。近年来,发展心理学家对传统的研究方法作了创造性的改进,使研究对象有所扩大,研究内容有所拓展,从而对早期教育产生了更加丰富的实用价值。最典型的是发展心理学家一改以语言反应为指标的传统,采用注视时间、生理反应指标等研究方法,把实验研究从幼儿推伸到早期婴儿身上,扩大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使我们对婴儿甚至新生儿的心理能力有所认识。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就没有“托幼一体化”的教育主张。

此外,精巧的实验研究也为传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注入活力。如新皮亚杰学派用实验法补充了皮亚杰临床法的简略,使理论体系的实验支柱更加可靠。为了克服认知心理学面临的理论和技术的挑战,有些认知心理学家甚至主张把认知心理学与精神分析相结合,以便形成一种新的学科分支,达到相互扶持、共生共荣的目的。

实验法对心理学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我们知道,任何理论都力图对可能世界作出结构描述,理论作为描述真实世界的结构,需要经受指称性的检验。这种检验只能通过实验来完成。每一个实验结果所得到的特称判断,为理论提供事实,提供补充,提供确证。科学实验融合了理性思维与感性认识的特点。它既是衡量已有知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又是产生新理论的基础。从一般意义上讲,理论必须服从实验,无论是背景理论还是待验理论,概莫能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成果的积累,实验研究的规范性渐渐暴露出自身的局限性。任何一个实验研究都只能孤立地、静止地、人为地进行,因而它的适用范围是狭小的,研究对象是有限的,数据资料是零散的,反映水平是肤浅的,与真实的人的心理相去甚远。尤其可悲的是实验研究越丰富,人的整体被分割得越细小越零散,我们就越不明白人的心理是什么。也就是说,实验性越强,反映性就越差。而反映性越差,价值性就越低,兴趣性更是荡然无存。问题更严重的是实验法从方法论上支持了原子说、机械论和还原论,在认识论水平上造成众多的负面影响。于是,不少人对实验法产生怀疑。人们开始以更开放的心态对待研究方法,最典型的是把质的研究引入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不少研究者还大量使用个案法、行动研究法等。我们知道,质和量是一对哲学范畴,它们是相互关联的。在研究中,纯粹的定性与定量方法是不存在的。无论是哪一种研究方法,都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都必须有事实与逻辑这两条腿。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都应该是有事实根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都应该是实证的。这是科学研究的客观性的要求。“无论是哪一个时代的科学的价值目标或价值标准都不能离开客观性这个最根本的价值标准,而且必须以客观性或客观性程度(广度和深度)为准绳。”〔1〕

有人认为,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不可能甚至不应该进行量化的研究。其实,量的研究的精髓就是研究者对被试施加影响,寻求影响与变化之间的关系。教育本身不就是这么一种过程吗?

如果我们把自己找不到变量、提不出假设归罪于实证研究,难道不感到有失公允吗?我注意到一些科研论文缺乏科研的规范,研究无假设,却美其名曰“白描”;取样范围狭小,数据不充分,就冠以“质的研究”;论文无结构,却号称后现代;甚至有些博士学位论文写成读书笔记,有文采的更是写成“博士散文”。这样的论文并没有为学科提供新知识,对学前教育也没有提供新指导,它的学术价值就很有限。我们应该树立科研的规范意识,在科学哲学层面上充分认识科研规范的意义。有些学者近来热衷于现象的解释,按自己的臆想来解释儿童的行为。这对理解儿童和认识儿童毫无价值。据说解释学的理论根据是后现代主义,其实这是对后现代主义随心所欲的曲解。这种解释既缺乏科学精神又缺乏负责态度,此风一旦在学前教育界蔓延开来,是多么可怕!

我们知道,对现行科学体系,包括研究方法的抨击,是后现代主义在科学领域中的一大目标。后现代主义否认传统科学方法论所设定的目标,认为这个目标是无法实现的。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普适的思想和中性的规则,科学方法论总是与某种理论相关的。客观性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后现代主义的心理学家们竭力主张将传统的注重归纳推理和实验研究的方法转向注重语义分析和协商对话,终结实证的主导地位,采用多元化研究方法,使心理学研究向价值负荷和人性复归而努力,促进心理学理论向多元的、去中心的、有情感的、重意向的、重社会关系的、本土的方向前进。①所有这些观点无疑是革命性的。它充满着反传统、反权威、反主流、反因果决定、反科学主义的豪情。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后现代主义的心理学目前还没有解决方法论的问题,我们只能承认它是理念上的一大进步。但沉浸于后现代主义的相对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对科学发展和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对幼儿教育的发展是有害的。

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主义应该是对结构主义局限性的解构,而不是对结构的摧毁。对科研局限性的克服,是要在更大范围的研究中坚持客观性原则和灵活运用客观性方法,而不是要放弃客观性原则。科学研究是人的认识活动,它确实离不开人的主观世界。但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只能是主观与客观的永无休止的磨合,而不是退缩到主观世界中去探究客观存在。简单地去主观臆断,热衷于把一些对个别现象的解释归之于一个新的形而上学动因,且这个动因并不能给出更一般的解释,这不是科学解释,而是伪解释,因为它缺乏可检验性。在科学上,原则上的可检验性是科学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认识世界是人类本身的需要。这个需要可以通过科学、艺术、宗教等方式来满足。用规范来认识世界就是科学,用体验来反映世界就是艺术,用信仰来规范行为则是宗教。无论是量的研究还是质的研究,都应该是有事实的,是可证实的。或者说,应该是经验的,而不是体验的甚至是信仰的。把科研活动退化为充满个人体验的精神遨游和完全封闭的自我表现,是科研的藩篱,于理论、于实践断无益处。套用一句流行用语:发展是硬道理,倒退是没有出路的。

时至今日,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实验法与其他方法的综合运用,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主流的方法依然是实验法。即便是研究儿童对他人的意图、信念和动机之类的内部心理过程理解的心理理论,也离不开实验法。

就实证研究本身而言,它也在不断改进之中。例如,人们开始从传统的研究思路中跳出来,不再热衷于把研究结果推广到更广的领域,而是更加注意单一的法则,更加注意生态、社会环境、人际交往对发展的效应。同时,研究内容也从外部行为推进到内心世界,研究儿童的心理理论。所有这些进步都体现了人类为追求认识的客观性作出的不懈努力。

我想,对于我国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现状而言,问题不在于实验太多了,实证过头了(实际是此类研究还远远不够),而是在于我们的研究者重科学事实的收集和规律的发现,轻理论的构建,缺乏理论建设的功夫,没有将研究成果及时归纳成相应的理论体系。殊不知,科学理论比科学规律具有更强大的解释功能、预测功能和生题功能。在我们的心理学领域中,理论研究和理论建设确实太薄弱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复杂的。比如,述而不作的文化传统,理性思维规则不清,理论兴趣不足,批判性疲软,创造性缺乏,等等。这种现象在早期教育范围内也普遍存在。在早期教育中,尤其是在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着强烈的跟风现象,表现为蝴蝶效应突出。究其根源,主要是缺乏理论分析和怀疑精神。其实,理论并不是高深莫测的。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总是在特定的理论指导下提出研究假设,总是在理论指导下对观察材料或实验数据进行分类和评价,总是在用研究成果对理论进行补充或修正,因此提出一个微型理论是完全可能的。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夫妇的知觉学习理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与其他心理学大师及其理论相比,吉布森理论不是那种气贯长虹的骇世之作。她的研究领域就限定在知觉学习和发展中,在这个领域中,她唯一的研究原则就是通过一个又一个有分类的实验为理论添砖加瓦。虽然她还没有做到让自己的理论预见从所有的实验中得到证实,也没有使自己的理论对知觉这一心理现象作出总体的说明,但她在这一领域中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功不可没。她对事业的坚定、专注,务实、勤奋、充满智慧又不失幽默的精神,给每一个从事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工作的人留下了富有启迪的影响。平心而论,吉布森的知觉学习理论尽管在知觉发展研究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但并不支配着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取向。在我们看来,这正是她的可贵之处。科学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冲破旧体系、旧思路的过程。一个对某一领域有影响但并不垄断的理论,才是推动这一领域发展的内在力量。吉布森及她的同事们的基本课题是年幼婴儿能发现什么和注意什么,用实证科学的态度精心地收集儿童知觉发展的资料,这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和教育实践是极其重要的。她的理论不仅使我们充分地认识儿童知觉发展的规律, 也促使我们认真地思考在学前儿童教育与特殊儿童教育中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发挥儿童的主体活动功能,切实提高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的质量。”〔2〕相比之下,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而要做到这一点又是完全可能的。朱智贤先生在《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提出的新需要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动力的假设,就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有理论的实验和有实验的理论,才是最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

参考文献

心特殊儿童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等音乐教育 音乐治疗 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特殊儿童在生理、心理上的缺陷,不同程度地影响特殊儿童的生活、学习及受教育的形式。为了使特殊儿童能在后天环境的刺激和训练下激发出潜能,达到身心平衡,各特殊学校及机构迫切希望能针对特殊儿童开展音乐治疗。无奈现有音乐治疗人才(教师)稀缺,使特殊学校和机构无法如愿开展音乐治疗。即使有的学校和机构开展了音乐治疗,也是五花八门,不尽如人意。我院为了顺应特殊教育发展的需要,急社会所急,在音乐教育人才培养上,调整了我院人才培养的规格,增设音乐教育(音乐治疗方向)专业,目的在于培养“双师应用型”人才(教师),即有双重能力的音乐教师——既具有较高的音乐教育水平,又具有一定的音乐治疗能力。

一、概念的界定

通过对音乐教育、音乐治疗及我院音乐教育现状的了解,对特定教育环境下音乐治疗人才的培养,即高等音乐教育背景下音乐治疗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认识具有重大意义。

1.音乐教育。

高等音乐教育是培养综合性的,具有音乐及其他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能够胜任国民基础音乐教育合格的音乐人才。它强调高等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必须掌握音乐教育方面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音乐实践技能,还要接受过音乐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以及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音乐教师素养,能够从事音乐教育的基本能力和具有一定音乐教育的研究能力。这样的培养目标既符合现代国家对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要求,又使高师的音乐教育办学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2.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是一门融合多重学科于一身,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以促进特殊需要者的身心健康。以布鲁夏的阐述来看:音乐治疗既是艺术的,又是科学的,而且是人际关系的过程的。作为一种艺术,音乐治疗是由科学方法组成的,聚焦在人际关系的过程上。作为一种科学,它充满了艺术的活力,以及治疗师与治疗对象充满人性的关系。作为人际关系,这一过程是被艺术所推动和促进,被科学所引导。①这使我们认识到,音乐治疗是一个长期、严谨、系统的干预过程,过程中治疗师运用各种形式的音乐体验,发展作为治疗动力的治疗关系,帮助治疗对象达到健康的目的。音乐教育不能等同于音乐治疗。

3.音乐教育背景。

首先,我院的音乐教育专业是三年制的专科教育,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和专科课时总量的限定下,在达到音乐教师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达到音乐治疗方向的培养目标。这两个目标的实现,需要将它们有机地集合,使其相互依赖,且相互促进,才能实现“双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其次,来自全国各地的生源,在接受音乐教育方面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个体的音乐素质及能力也各不相同,甚至有的学生不及普通师范类学生的综合素质高,在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实践创新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这就要求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其在特定条件、特定环境中创设利于学习、成长的科学的教学模式,实现音乐教育(音乐治疗方向)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建构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音乐教育(音乐治疗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内容应包括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理念等诸多因素的思考,还应该在充分研究国内外同类专业办学模式的基础上,集众家所长,既符合基础教育需要,又适应新的课程标准,还要充分考虑到用人单位对音乐治疗人才的需求及当前毕业生去向多元化的趋势,从而为音乐教育(音乐治疗方向)毕业生的就业与就业的多种选择提供良好的前期服务。

1.培养目标的客观、准确及宽泛化。

历年来我院音乐教育专业均以为特殊学校输送合格的音乐师资为培养目标。回顾多年来音乐教育毕业生的分配去向,个别去中学、大部分去特校、少部分去幼儿园者有之;到省市残联下属机构、私立特校、各类机构、普通小学、甚至改行者也有之。随着特殊教育音乐师资(尤其是城市)的相对饱和,音乐教育毕业生就业的双向选择,以及社会对音乐教育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特教学院的音乐教育毕业生就业已不再是仅仅面向特殊音乐教育,而是面向整个社会大的音乐教育,并且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笔者认为,我院的音乐教育(音乐治疗方向)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为各类不同层次、不同体制的特殊学校及各类机构需要音乐教育(音乐治疗方向)工作者的单位、部门,培养既能从事音乐教育,又能开展音乐治疗工作的合格人才。

2.课程在传授基础理论和知识的同时,应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满足多元化需求。

音乐教育(音乐治疗方向)专业的课程设置除公共课外,专业课主要分为音乐理论与音乐治疗基础必修课、音乐技能基础及与音乐治疗相关的必修课、教育类必修课、主修方向限选模块课、专业任选课等类别。

(1)音乐理论类基础必修课和音乐治疗必修课应重应用、重基础、内容实用化。理论类课程包括基础和声、舞蹈、特教概论、基础教育学、音乐治疗学基础和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声乐、钢琴、音乐治疗方法技术、音乐治疗评估方法、音乐课程教学论等课程。音乐教育(音乐治疗方向)专业的学生应具备基本的计算机MIDI音乐制作、打击乐演奏等实际应用能力。设置具有音乐教育(音乐治疗方向)专业特色的课程,即在适当精简、压缩各门课程课时的前提下,适当加大音乐治疗方面的课时量,并在教学中注重将各科知识融会贯通,转化成音乐治疗的实际应用能力。

(2)增设音乐教学法与音乐治疗技能实践类课程,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加大训练与实践,各音乐技能及相关音乐知识渗透的教法课程,为此特建议开设音乐治疗技术训练与实践课,各音乐技能在音乐治疗中的使用训练课程,如:打击乐器的演奏、歌唱、即兴活动的设计等,从而为音乐治疗实务操作能力的提高及对音乐教育与音乐治疗概念上混淆认知扫清障碍,同时为毕业生求职奠定良好基础。

(3)教育类课程应面向基础教育,教育、教学能力扎实化。教育类基础课必须面向基础教育及干预,进一步思考应如何完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并将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纳入到音乐教育(音乐治疗方向)课程中,从而加强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从教能力的培养,如:特殊学校音乐教学设计、小学音乐教材研究与实践、中国特殊音乐教育发展概论等。

(4)主修方向类课程系列化、学生主体化。建议充分考虑多元化特殊教育市场的需求,结合我院师资状况,设置多方向、多模块的课程组合,让学生依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限定选修(必须达到选修方向要求)其中某个方向模块,如:基础手语、基础盲文、手语舞蹈、儿童画、手工等。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创业、择业及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广阔空间。

三、建构音乐治疗学科合理的考评体系

在教育理论中,考评是维系品质的保证。音乐教育(音乐治疗方向)课程考评方式主要是:一方面遵循音乐治疗课自身学科和课程属性规律,另一方面遵循音乐治疗人才培养的规律。在统合上述两个规律的基础上,吸收借鉴教育评价理论及国内外音乐治疗人才评估方法,充分发挥考评的检查、管理、导向和促进作用。对传统单一考试方法进行改进,以下是考评方式的几个方面。

1.从传统目标、结果取向评价向发展性评价转变。

目前,音乐治疗类的课程采用闭卷为主,开卷为辅的考试的方式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仍是普遍做法,它是典型的“结果取向评价”模式。它重视的是教育结果的实现,忽视教育者自身因素,以及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发展性。音乐治疗类课程采用此评价模式易造成学生的知与行分离,从而影响音乐治疗类课程的实效性。建议在今后,采用“发展性评价”模式,强调学生个体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评价目标应着眼于未来发展。应采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维度、评价方法的多样化的科学的评价模式。发展性评价理论对音乐治疗类课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音乐治疗类课程要敢于将发展性评价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使考评成为促进音乐教育(音乐治疗方向)学生全面发展、完善素质的动力。

2.对理论学习和实务操作两个过程实施考评。

理论学习与实务操作结合改变了以往音乐治疗类课程以“听”课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倡导将理论与体验、学习与实践两大环节结合起来培养人才。以前,音乐治疗类课程实践教学因受场地、师资、资金等因素的制约,没有得到有效开展,使得音乐治疗类课程只能局限于课堂内的听讲上。鉴于此,音乐治疗类课程要以考评环节为突破口,依据理论学习与实务操作相结合的育人模式,在专业实践教学场所——音乐治疗室中,形成音乐治疗类课程的实践教学,突出实务操作考核权重,使考评立足于理论学习和实务操作两个过程。

3.实现由校内教师单向考评向校外教师双向考评转变。

校内学习和治疗室操作与校外社区、敬老院等实践机构相结合,强调发挥校内和校外的各自优势以培养人才。校外实践单位参与音乐治疗类课程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既顺应了高等音乐教育背景下音乐治疗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又有效弥补了传统单一教师实施考评的不足。

4.考评与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起来,突出“音乐治疗特色”。

当前音乐治疗类课程依然沿袭了音乐教育的做法,理论学习与实务操作结合特征不明显,滞后于中外音乐治疗的教育教学,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仍以“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育方式,与实践教学倡导的“学中做、做中学”教学模式相背离。因此,需要改变考评内容重教材理论的趋向,根据音乐治疗教育自身的特色,将考评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方面的考查。

总之,考评是“杠杆”和“指挥棒”,考评的改革可以带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乃至教育内容的变革。促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继续和深入,使高等音乐教育背景下音乐治疗人才(教师)培养模式趋于完善,使音乐治疗类课程能更好地适应音乐治疗人才(教师)的培养。

注释:

①高天.音乐治疗学基础理论[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No3.

参考文献:

[1]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1).

[2]许凌.中外高校课程设置比较[M].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

[3]曹翎.简论对音乐教育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艺术教育,2006(6).

[4]冯坚.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考[J].音乐探索,2003(1).

相关期刊更多

蒙古史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蒙古史学会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