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素养教育论文

科学素养教育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素养教育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素养教育论文

科学素养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开设有助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选修课,并在学期末进行考核,记录学分。《自然科学素养》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使其有利于现代生活及个人生活的实际应用,学习一些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进一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眼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以适应21世纪学前教育的改革、发展和需要。《生物实验》选修课。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形成学生运用生物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从生活中提炼生物小实验需要的材料,并能够准确的做出相应的实验,掌握指导幼儿参与生物小实验的技能和技巧。《物理实验》、《化学实验》选修课。了解幼儿能够理解的化学小实验,物理小实验;能够从生活中的物品准备化学小实验、物理小实验需要的材料,并能够准确的做出相应的实验,掌握指导幼儿参与化学小实验、物理小实验的技能和技巧。丰富学生的物理、化学知识,使得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以科学的物理、化学知识来解决幼儿所提出相关的科学问题。通过选修课的开展提高学生对于学习与科学有关的知识的兴趣。并能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在未来的教师工作岗位上,能很好的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做好准备。

二、组织科学探究兴趣社团

鼓励学生开展科学兴趣社团,提供时间、场地,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参加科学探究活动。举办特色科学主题探究活动。结合幼儿期感兴趣的科学现象作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如:幼儿常感兴趣的恐龙为什么会灭绝、月亮为什么不会在白天出现,等等。开展探究活动的同时,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思考如何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由学生创设情境,教师以帮助者的角色参与活动,规范学生活动中的科学知识的应用,避免学生的错误记忆。

三、开放实验室

定期向学生开放实验室,提供材料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为学生积累科学探究的经验,增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学生在实验室可以探究适合幼儿开展的科学探究小实验。规范实验操作,明确实验器材、实验材料的安全性。为工作中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做好准备。

四、增加幼儿园见、实习

科学素养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职业素养; 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108-001

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的中职语文教材的编写意图,中职语文课程主要是强调为专业学习打基础的功能,为学生更好地接受职业教育提供适度、够用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训练,同时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必要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基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职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岗位适应不良的情况,有些学生在面试时就出现不会礼貌地问候,答非所问,填写个人资料时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等问题。我们的语文课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开设,可是学生学了十多年,到工作岗位时,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足,是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什么问题了吗?

作为一直工作在语文教育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笔者一直在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职语文课到底该教什么,学生最需要什么?社会需要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来个逆向思维,先问问用人单位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专业素养这里不再讨论)。笔者曾向一些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人员做过调查,他们认为中职毕业生主要会出现以下情况:在面试时,无法清楚地表达自己想要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些虽然能够回答个大概,但是,很显然,那只是网上的复制,没有个人的特点,或者说离开那些网上的提示,学生就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有一些公式化的答案。而个人简历上的自我推荐很多都是统一版本,都说自己拥有精湛的操作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很显然,这不是真的。就这些问题反问学生时,他们会说:老师,我不知道怎么写,我看别人也是这么写的。

所以,问题又回到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上,到底该教什么?学生需要什么?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目标非常的明确和合乎实际,但是具体到课堂教学中操作性却不够强。根据学生现有的语文能力,结合用人单位的需要,在完成教材所规定的课文教学任务的同时,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以使他们更快地适应社会。

一、口语交际

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以“自我介绍”;“如何说服别人”;“如何真诚地道歉”,“如何和陌生人打交道”,“如何向领导提意见”,“如何拒绝别人”等。教学过程中重在学生的实际会话,要反复训练。同时可以向学生征集话题,展开讨论,如何更好地和同事、领导、朋友交流。如怎么样和你的班主任提意见,怎么样和你的上司提意见等实用话题。当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他人高超的语言艺术。

二、常用文体写作的能力

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目标中不可或缺的,但是作为中职生,他的写作能力不应该向普高或者重高那样,应该有侧重点,应该着力培养的是他们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对于这一块,现在各种版本的教材中都有要求,但是,这恰恰是学生的一个薄弱环节。学生到了单位里,计划、总结、思想汇报、请假条,甚至是离职报告都不会写,或者格式不对或者语焉不详等。说明我们意识到应用文体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真正的在课堂教学中引起重视,并对学生开展强化训练。

而对于文体格式的教学,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教学。在教学中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手写的时候会写,可是一旦打印成电子稿就会出现格式上的问题,而现在大部分人都是借助电脑进行写作的,所以在这块内容的教学中,建议直接利用微软的办公软件进行,这样比较有针对性,不能讲-练脱节;讲-用分离,这样就达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

三、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阅读是整理自己的思维,形成自己的观点的过程。我们很多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纯粹的只是看书,很少有人能够形成自己理性的独立的观点,人云亦云。就如毕淑敏在《精神的三间小屋》中所说的,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最新信息网络八面来风的集装箱。在信息时代,学生可以从网络、平面媒体、老师、家人以及亲朋好友那里接收到各种信息,但是却没有能力对这些信息进行再加工,从而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我们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重点不是说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而是应该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认为怎么样?突出学生而不是文本本身。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这才是阅读的真正目的。

四、信息收集与整理的能力

在我们的一生中,经常需要去收集相关信息、整理信息,撰写各类应用型的文章,填写各种表格。那么到哪里收集、怎么整理,这些涉及到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中职生的应用课程虽然开设的比较多,但是就这一块来看是有点割裂的,教学与应用会出现两张皮的情况,课程学习与实际应用出现脱节。在一些发达国家,小学生就会在图书馆、互联网上搜集资料,独立撰写小论文,可是我们的中职生在面临毕业择业时,居然连到网络上搜集有用的资料都不会。

我们的语文课程很有必要补上这一课,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插入这些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五、指导学生按规范填写各类表格

科学素养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求学网小编为你提供论文范文:“物理教学论文如何在物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如何在物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物理教学论文如何在物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科学素养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二、作为班主任,初步形成自己风格的雏形。

通过此次参加蒋XX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学习,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班主任工作的艰辛和不易。听完李季教授的讲座,让我学到了许多一般专业培训所学不到的东西。第一次听了李XX教授《小故事,大道理》,《小视频,大教育》等独树一帜的德育教育方法,我就爱了上它们,就一直在琢磨着每一次的班会课要上些什么,给他们看些什么,要达到什么效果。实践证明,这些方法教育学生非常有效。在上个月中考倒计时还剩60天的时候,看到孩子们学习状态出现了疲态,学习成绩好的越学越带劲,成绩不好的就得过且过,消磨时间度日,我及时召开了一个主题为《坚持就是胜利》的班会课,在课上我运用了《小故事,大道理》这种方式,给他们讲述了英国达人秀中相貌平平,运气特差的保罗.波茨历经艰难险阻,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最终成为冠军的故事,上完这一课后,学生深受感动,对他们触动影响较大,如今学生们的学习也回归了常态化。同时,学生们也爱上了我这种讲故事明道理的方式。我觉得我要坚持下去,力争形成自己的风格。

三、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科学素养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体系;一校两区;人才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1-0279-02

构建通识教育体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一流大学如此,地方院校亦然。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主要在于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出宽口径、厚基础、通专结合的创新型人才。而通识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早期阶段,主要为培养出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新意识的高级人才奠定基础;中期教育主要以大类平台课程为特点的专业培养,后期则为个性化分流培养,以此培养学生的专长,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琼州学院作为一所地方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校两区的开拓,原有的人才培养体系模式在办学过程中因育人环境、学术氛围、成本管理、教学资源配置使用等方面给学校的迅速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本文主要通过一校两区给人才培养带来的影响进行探讨,通过构建通识教育体系,为一校两区办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科学化依据。

一、一校两区办学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一校两区或多校区办学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模式,各高校在办学过程中,随着招生人数的激增,给各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受校区地域跨度的影响,众多高校因成本管理、教学资源配置等因素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受到了一定影响。琼州学院一校两区办学,虽然拓宽了学校教育发展空间,完善了办学条件,扩大了办学规模,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但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主要问题:①路途距离远,教师疲惫。教师上课往返于两校区,来回奔波,休息不够,教学质量难以保证。②专业与年级纵横分割,教学资源不均。两校区办学给各专业与各年级形成了“纵向分割”与“横向分割”现象;“纵向分割”是同一专业各年级分布于不同校区。“横向分割”则是不同专业完全分布于不同校区;在教学资源上主分校区分布不均,主校区硬件设施先进,学生人数多,教学资源不足,分校区学生人数少,资源充足,但设施老化,且逐渐损坏,维护费用高,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纵横分割与教学资源不均加大了教学管理难度。③学生思想不稳定,校园文化氛围缺失。跨校区办学学生思想不稳定,琼州学院五指山分校区与三亚主校区,教学资源与育人环境的差异,分校区学生争想去主校区学习,感受新校区文化氛围与现代化教学资源,给学生专业思想产生冲击,造成众多学生转专业去新校区现象,教学秩序得不到保障。

因此,学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则要转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的教育体系,才能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好一校两区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缓解新区教学资源的压力,降低办学成本,实行多元化办学,才能充分实现一校两区的办学优势。

二、通识教育体系的构建

1.人才培养体系现状。琼州学院人才培养体系为“321”培养模式,此模式学习阶段分为3个学段,进行1次学习方向分流,培养2种类型的人才。3个学段指本科专业培养的全程由公共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特长教育3个阶段构成。1次学习方向分流指专业教育基本结束后进入特长方向的分类培养。培养2种类型人才即专业学术型与创新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的设置主要有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与特长课。公共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是各专业学生都必须掌握的,是大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培养中的基础部分,强调基础性。专业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包括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类课程,课程以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学科和本学科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础知识为目标,掌握本专业基本技能和方法为基础,以此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特长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旨在因材分类施教,兼顾学生就业、升学及终身可持续发展等需求,为其提供2种发展路径。

321人才培养体系在学校只有单校区管理时,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一校两区的分布,现有学生资源多,教师资源少,教学资源分布不均等,给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带来了一定影响。

2.通识教育体系的构建。针对学校两校区办学存在的问题与人才培养体系状况,如何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现有“32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构建通识教育体系,将3学段的课程体系设置进行结构性调整与优化;人才培养目标中的2种类型人才培养调整为3种。课程体系设置的结构性调整采取“121”模式,3种类型人才培养在专业学术型、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特长培养特殊需求型人才。

“121”培养模式中第一个“1”指所有大一新生统一在分校区(五指山校区)实行通识教育(艺、体、外等专业除外),统一课程体系学习1年;“2”指大二大三学生从分校区迁往主校区进行学科基础和专业课程体系学习2年,这2年是学生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教育,在专业培育的同时进行素质拓展;第三个“1”指大四学生在校内校外进行专业实习实践的一年,即集中实践教育模块,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训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体系主要由“平台+模块”的知识结构体系与能力培养体系构成的框架。平台分为三大平台,即理论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与素质拓展平台。在三大平台的基础上分为不同模块,理论教学平台包括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专业基础与专业核心类课程模块、特长类课程模块。实践教学平台由集中性实践教学、理论课中包含的实践实训、单独开设的实践实训等模块组成。素质拓展平台则由创新创业类、就业导向类与学术讲座类等模块构成。

理论教学平台中通识教育模块的构成,主要由公民素养(人格培育)课程体系、认知素养课程体系和生存素养课程体系等三个课程体系组成。公民素养(人格培育)课程体系主要进行思想政治、法律基础、伦理道德、历史文化、时事政策、社会学等方面的教育或训练。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原理、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认知素养课程体系主要进行语言(含外语)、计算机、哲学、人文、科学思想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课程体系主要有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语文等;生存素养课程模块主要进行体育、生理、心理、审美、公共关系等方面的教育或训练。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大学体育、大学生心理卫生、公共关系学等。

通识教育体系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新意识、良好的心理与身体素质及实践能力、文化艺术欣赏能力、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的能力,有利于大学生今后的学习与持续发展。

三、“121”模式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1.稳定了教学队伍,保障了教学质量。实行通识教育,让大一所有专业学生在分校区(五指山校区)学习,通识课程教师全驻扎分校区教学,避免了两校区来回奔波,保障了教师精力用于教学与教改。

2.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优化了文化氛围。学校目前总人数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大一新生集中在分校区,与以往专业与年级纵横分割时相比,人数多,对教学资源的利用比较充分,同时减少了对新区教学资源利用紧张的局面。大一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并走向成熟的阶段,是大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时段,塑造人格的关键时期,选择在远离市区的五指山分校区,进行通识教育,学生受外界干扰少,受高年级学生某些不良影响少,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人格培育,是最佳时机。

3.力促了公平公正,稳定了学生思想。纵横分割给学生求学的思想带来了不稳定,通过构建通识教育体系,所有学生大一全在分校区进行通识课程学习,保障了公平公正,没有因学习环境与资源不一样而转专业。

4.改变了培养体系,提高了培养质量。大一的通识教育为学生的大学养成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又为学生由分校区向往主校区,感受主区校园文化注入了活力。在主校区通过大二、大三两年的学科基础和专业课程体系学习,为学好专业课程打下了坚实基础。大四进行专业实习实践,学生通过三亚主校区可了解众多的就业信息,通过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方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向专业学术型、创新应用型及特殊需求型人才培养上发展。

总之,通识教育体系在我国高校中仍处于探索与不断完善阶段,推进通识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对于一个地方院校,通过构建通识教育体系,学校两校区的资源可以得以充分利用,学校办学成本也大大得以降低,教学质量将全面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将全面提升,为其他高校的发展提供模式,但在今后的发展中仍将不断更新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徐高明,张红霞.我国一流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突破与老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10,8(6):61-66.

[2]张益新,黄志文.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243-244.

[3]葛广英,孙长勇.高校教务管理队伍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8):55-56.

[4]王加华,张晓伟.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2,40(17):147-149.

[5]蔡忠兵.当前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0,(7):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