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舒适护理论文

舒适护理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舒适护理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舒适护理论文

舒适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1.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男51例,女39例,年龄56~80岁,平均年龄(68.36±5.29)岁,病程1~21年,平均病程(12.36±5.22)年,合并症:高血压26例,心脏病29例,周围神经病变24例,脑血管疾病11例,根据平行对照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糖尿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①环境舒适,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病房,保持病房内卫生温馨,可在室内摆放绿色植物,窗明几亮,为患者提供温馨环境;医护人员要注重着装的整洁与安静,严禁浓妆艳抹,要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②患者入院后,对其社会背景、住院次数、文化程度等进行观察,通过图文并茂、色彩鲜艳的宣传页等告知患者,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健康教育方案,将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使其了解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糖尿病病程较长,同时用药较为复杂,而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可出现并发症等,因此常出现烦躁、焦虑等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医护人员要保证充分的耐心,对患者情绪进行有效调节,放松患者情绪,减轻其心理焦虑状况,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疾病的治疗中。

③在饮食护理中,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的交流,了解其饮食习惯及爱好,在保证治疗的基础上尽量与其饮食习惯一直,少食多餐,饮食以低盐、低糖的清淡食物,合理脂肪、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为主。

④通过运动能够对患者的血糖进行调节,然而糖尿病患者多年龄较大,因此在运动时,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体力、年龄、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制定详细的运动疗法。

1.3疗效判定

显效:空腹状态下血糖水平<6.8mmol/L,餐后2h血糖<9.5mmol/L;有效:空腹状态下血糖水平<11mmol/L,餐后2h血糖<15.8mmol/L;无效:治疗后患者空腹状态下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无明显下降。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治疗显效18例(40%)

有效23例(51.1%),无效4例(8.9%),治疗总有效率为91.1%;参考组治疗显效14例(31.1%),有效20例(44.4%),无效11例(24.5%),治疗总有效率为75.5%。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观察组对护理总满意度明显大于参考组

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观察组护理期间出现1例糖尿病足

并发症发生率为2.2%,参考组护理期间出现4例糖尿病足、3例视线模糊,并发症发生率为15.6%,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舒适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要求手术室护理工作不能仅限于配合手术等单纯的技术操作,而应将“以患者为中心”的舒适护理的理念融入手术护理的全过程。我科从1999年开展的整体护理中强调了舒适护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舒适护理的概念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舒适护理应作为整体化护理艺术的过程和追求的结果,使基础护理与护理研究更注重患者的舒适感受和满意度。

2方法

2.1术前舒适护理接到患者手术通知后,手术室巡回护士即到病房向患者做自我介绍及手术室环境介绍,并全面仔细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家庭情况、个人信仰、对手术的要求等,提供有关手术、麻醉及术后恢复过程的信息,帮助患者消除不确定性,从而消除患者不必要的猜疑、忧虑和恐惧,纠正错误认识并调整其对手术的期望,使患者大致了解手术的目的、意义、过程和预后、麻醉方式、手术对某些器官功能可能产生的影响及不手术的严重后果。说明在麻醉、术中、术后出现的一些不适反应是一种正常现象。在与患者交流时,做到专心,回答询问时认真耐心,满足他们的心理舒适要求,并告诉患者“在手术期间我会陪伴在你的身边,术后护送你回病房”。

2.2术中舒适护理

2.2.1做好生理舒适护理患者入室时,首先由前一天访视的巡回护士热情亲切地迎接患者,平稳地把患者送至手术床上。术前调节好手术室的温湿度,一般室温控制在22~25℃,湿度为55%左右;一切操作做到稳、准、轻,尽量避免操作不慎造成声响过大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术前用药后如患者感到口唇干燥不适,可用棉签湿润口唇,以缓解患者的不适感;术前胃管插入后如患者咽喉不适,嘱咐患者尽量不要吞咽,并解释胃管插入对手

术成功的重要性;摆放前将所有用来维持的臂撑、头架或护腕均加上衬垫,以减轻患者的生理不适感,防止压迫神经和血管,如仰卧位时,注意两上肢外展不超过90°,并为患者伸展的双臂垫盖包布或海绵垫,防止大量输入液体或臂丛神经损伤造成患者的不适;截石位时,两腿分开的角度以100°~110°为宜,在下肢各支撑点上垫好软棉垫,每隔30min巡回护士给予适当按摩下肢,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下肢沉重感,增加舒适感。

2.2.2做好心理舒适护理手术中护士应了解每位患者的不同需求,并尽量予以满足。对需要了解手术进展情况的患者,护士应予以必要的提示,说明手术很顺利,使患者放心;对有孤独和恐惧的患者,应对他们进行安抚,如握住患者的手,以增加舒适并消除顾虑;在每一步操作和采取一些措施时(如扎压缩带等)都要耐心解释以取得患者的合作;手术中,患者常会合乎情理地感到自己丧失了尊严,因此在麻醉后和术中注意遮盖患者,尽量减少身体的暴露,必须暴露时,应先麻醉,后摆放手术及消毒,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对骨科患者,当需用电钻时告知他们电钻的声音及钻动骨的感觉,以增加心理舒适。

2.2.3减轻患者的社会不适感存在社会不适的患者(如丧偶,失子等)往往在手术时表现得更为明显,感到特别的忧伤、孤独、无助等,因而我们在与患者的交谈中,应仔细观察患者的言行神态,并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开导鼓励他们,减轻不适感,使他们舒心度过手术期。

2.3术后舒适护理手术结束时,用温水擦拭患者皮肤上的血迹和消毒液,为患者穿好衣裤,盖好被单,注意保暖;搬患者时注意保护切口和各种引流管、静脉输液,对待躁动患者注意适当压缩固定,平稳地把患者送到病房;对全麻意识尚未完全恢复的患者,在术后回访时,应向患者说明手术很成功,使患者放心。

3结果

通过舒适护理的应用,手术患者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有改善,如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的发生率有明显下降;特殊手术没有发生因压力造成的神经损伤和循环淤滞;患者寒战症状减轻;术后随访患者满意度达99.6%。

舒适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9月我院实行择期手术[4]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20~60岁,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2~6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整体全面的手术室护理,满足每个患者的各项要求。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焦虑值进行记录,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生命体征,术后调查两组患者在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

1.2.1术前护理

手术护士在接到医生的手术通知单之后,首先需要仔细查阅患者的病历及检查数据如血压、呼吸、心率等是否正常。对患者的病情和情况要有所了解,同时自己制定对患者的术前访谈内容,告知患者及家属自己负责手术整个过程并自我介绍,基本工作做好之后,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述术前注意事项,手术麻醉的过程和术后各种行为的训练指导如翻身、咳嗽、排便等,耐心回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疑问,让患者对手术的过程和麻醉的目的、过程、意义有所了解,同时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增强患者身体对于手术的耐受能力,减轻乃至消除患者的术前紧张心理。

1.2.2术中护理

再次核对患者的病历及基本病情和手术的房间号,以免出现意外,对待患者要积极热情,患者如有紧张心理需及时安慰以平复其心情,对手术室的设备及设置向患者做简单介绍,重点向患者讲述手术过程中与麻醉的配合及注意的事项,手术过程患者的安排,手术过程中创造适宜的手术室环境,温度调整在21~25℃,湿度保持在50%左右,操作过程需要做到轻、准、稳,应避免声响过大而影响患者,手术过程中保持安静,即使交谈也不能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手术时手机应关机或调静音,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手术环境,术中巡回护士需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面部表情及呼气的幅度,并做好记录,同时询问患者是否不适,如有问题及时处理,让患者舒适放心[4]。

1.2.3术后护理

手术过后送患者回病房,两天后,对患者进行术后回访,关心患者的伤口、饮食、心理及精神状况,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的效果及愈合的时间及注意事项,回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帮助患者树立早日恢复的信心,并且诚恳的询问患者及家属,对整个手术室护理进行满意度的测试。对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生命体征、护理的满意度等三方面的调查,心理方面;术前术后用同一种焦虑自评量测表[5]来测量患者的焦虑值,将其换算为标准分,其得分越高表明焦虑越明显。生命体征:术前,术中,术后分别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记录下来。满意度:由巡回护士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可分为相当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等级,患者可凭此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满意度评分。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分析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前和术后焦虑值比较

对照组术前焦虑值(35.5±3.40)分,术后焦虑值(12.8±2.42)分,焦虑差值(20.7±1.23)分;观察组术前焦虑值(25.6±2.99)分,术后焦虑值(4.2±2.34)分,焦虑差值(21.4±2.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生命体征比较

观察组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对照组生命体征较术前改变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满意度调查比较

观察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舒适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患者,女,32岁,2014年7月27日10:00入室,在腰硬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术。术中子宫切除后,医生将消毒残端的2块小纱布塞入阴道。关腹前、关腹后、皮肤完全缝合后,洗手、巡回护士清点器械、纱布、缝针正确。但术毕未提醒医生从阴道取出纱布。术程顺利,于12:50返回病房。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于2014年8月3日出院。患者于2014年8月8日晚自诉阴道有异物感来院检查,由医生从患者阴道内取出2块小纱布。

2进行鱼骨图分析

2.1进行鱼骨图分析前的准备

成立分析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科室质控员担任副组长,其他人员担任组员。发现护理安全隐患,应主动报告护士长,立即召集小组成员,分析可能导致的后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以后护理不良事件再次发生。

2.2找出主要原因

(1)护士未严格执行手术室查对制度,在执行手术清点过程中不够严谨。(2)对手术清点制度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责任心不强,过度相信主观经验。(3)护士与医生的沟通不到位,有向深部填塞纱布时未提醒医生,术毕未及时提醒及监督医生取出。(4)护士人力资源配比不足,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中,导致心理压力过大。(5)护士长在薄弱环节督导不到位,平时警示教育不够。(6)手术安全意识欠缺,思想不够重视。

2.3确认根本原因

科室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责任心不强;科室安全防范教育培训力度不够,尤其是低年资护士的培训;执行手术清点过程中不够严谨,与医生沟通不到位,未及时提醒及监督医生取出;未做到弹性排班,人员配比不合理;护士长督导不到位,平时教育不够重视。

2.4制定改进措施

(1)认真组织全科护士认真学习护理核心制度,强调执行手术清点查对制度的重要性。预防手术用物丢失、不完整,手术前、关闭体腔前、完全关闭后、皮肤缝合后,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共同清点器械、纱布、纱垫、缝针等数目完全相符并检查其完整性,任何人不可随意更改物品清点内容,术中添加任何物品均由巡回护士亲自递交,并及时记录。(2)定期组织对年轻、新护士的核心制度培训,尤其是强

3GRP78的研究展望

舒适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手术室护理;应用价值

在临床外科手术中,手术室是最主要的场所。虽然大部分患者在手术室中的时间都比较短,也会采取相应的麻醉措施,但是由于手术治疗的独特性,患者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安和恐惧,在心理上会比较脆弱[1]。随着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现代生物医学模式,常规的手术室护理已经难以满足不断提高的患者需求,如果想提高护理质量,首先就需要实现护理模式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2]。在新的护理模式中,人性化护理是核心部分,在这种护理模式中,患者是其中心,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创造性和个性化[3]。针对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发现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8例手术患者,其中男性患者77例,女性患者51例;年龄在17-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53±6.78)岁;包括骨科、妇产科、普外科、五官科等各个科室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其具体的护理措施包括:(1)手术之前:对患者的各方面情况都能够详细的了解和掌握,对患者的心理以及各项体征进行有效评估,并普及相关的医学知识,加强心理疏导,针对患者的疑虑,进行针对性解释;同时向患者家属介绍手术相关情况,打消患者以及家属的所有疑虑,提高患者配合程度,在手术之前最大限度地减少所有不利因素[4]。(2)手术过程中:在患者进入手术室的时候要热情接待,从生理到心理上都让患者感受到一定的关注和重视;确保各项护理措施都能够轻快稳准地开展;注重调节手术室温度,避免患者出现受凉问题;时刻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心电变化情况,确保输液畅通;与患者进行愉快的交谈,调节患者情绪,对患者的各种需求都应该尽可能的满足[5]。(3)手术之后:在手术结束时,应该细心地为患者擦拭干净在手术过程中留在皮肤的遗留液体,为患者盖好被单、穿好衣裤,做好保暖护理;在运送患者回病房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好引流管、切口等部位;如果患者存在躁动症状,应该及时采取固定措施,确保其安全、平稳[6]。在手术结束后1-3天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及时回访,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1.3评定指标

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三种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两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参照组64例患者中,非常满意21例,满意25例,一般18例,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1.88%(46/64);研究组64例患者中,非常满意36例,满意26例,一般2例,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88%(62/64)。由此可见,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患者为核心,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各方面需求,多层次、多角度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提供良好服务措施的同时,也应注重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让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更加放心,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从护理内容方面来看,实质上就是将原有常规护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同时也实现了方法的创新。在手术室中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主要作用是为了顺利地完成患者的手术治疗,尽可能提高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因此在手术室护理中,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注重自身护理观念的及时更新,加强对知识面的拓展。同时在护理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自身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充分调动,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7]。在人性化护理的过程中,在术前、术中、术后的全过程中,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能够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有助于医患关系的改善,同时增加患者的满足感和安全感。除此之外,在这一过程中患者的配合度也会有所强化,会更加主动、积极地配合医生手术,这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在本次研究中显示,人性化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得到了有效改善。由此可见,在手术室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王惠芳 单位: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县医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1]林红.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1):126-129.

[2]廖小谊,范洁梅.人性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2):363-364.

[3]袁兰蓉,古明锋.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2):134-135.

[4]任慧敏,王伟娇.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3(6):123-124.

[5]牛凤彩,李萍.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4):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