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与企业管理论文

与企业管理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与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与企业管理论文

与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一)通过科学管理制度衍生的标准成本管理

标准的分类有: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现实标准成本。这三种成本,第一种站在企业的角度,要让一切都处在理想状态,例如:无任何自然损失,无机器损耗等,成本要求太高,达不到还会影响工人的积极性,让管理层无力管理;后两者更贴近我们现实生活中企业的管理方式,根据现有水平进行标准制定,在稳定的生产中,不断总结成本支出,汇总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包括采购,加工,运输,库存管理,销售等多个方面思考节约之道。标准成本的作用是:(1)编制预算与进行预算控制;(2)便于企业寻找成本控制点,有效地控制成本支出;(3)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产品的价格决策和预测;(4)通过对价差,量差的计算,看出哪些部门贯彻了决策,达到了好的效果,予以奖励;哪些部门未达到标准,予以改进。

(二)规模经济中的成本

著名的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N.GregoryMankiw在其著作中提到:“一个企业的成本往往取决于所考虑的时间框架。特别是,许多成本在短期中是固定的,但在长期中是可变的。结果,当企业改变其产量水平时,短期中的平均总成本可以比长期中增加得更快。”这也就是“规模经济”理论———当长期平均总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减少时,可以说存在规模经济。在财务管理中,按成本习性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固定成本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随业务量变动,主要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保险费、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等。变动成本是随着业务量变动成正比的成本,一般是: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这两种不同的阐述方式都在告诉我们:合理分析企业成本,可以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达到降低单位成本的目的。而在企业的实际成本管理中,管理者有时会忽视这一点。

(三)资本成本的管理

企业进行生产销售的时候,经常考虑生产经营成本,容易忽略的是资本成本。资本成本是企业筹集和使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筹资费用,一般有:向银行支付的借款手续费,因发行股票、债券而支付的发行费等。使用资金的费用简称用资费用,包括:向股东支付的股利、向债权人支付的利息等。由于,筹资费用通常在筹资时一次性支付,属于固定性资本成本,我们计算资本成本采用公式:年用资费用/(筹资总额-筹资费用)。在采取多种筹资方式的情况下(比如:既发行股票,又发行债券),如若采用最佳资本结构,不仅可以达到降低风险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使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关于最佳资本结构的选择,我们可以通过:资本成本比较法、每股利润分析法、企业价值比较分析法来分析出最佳结构,从而达到将成本控制到最小的目的。

二、成本管理的作用

与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1.企业政工工作缺乏创新管理

随着企业不断的发展和企业制度的革新,政工工作的状态却仍然保持着原有的面貌,陈旧的管理模式和新的管理体制已经产生了严重分化。政工工作在企业管理层面中地位低下,政工工作的实际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管理创新较为落后,这是因为企业的发展忽略了政工工作的创新,在企业制度革新时政工工作没有得到相应的改进。然而企业制度逐渐完善,政工工作的状态已然无法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致使企业在完成任务时出现困难,影响到管理效用的发挥。

2.企业管理使政工队伍不够稳定

在企业管理体制不断推进的同时,企业为了降低管理成本,对企业各部门的安排不够恰当,有些政工人员一人兼管多个岗位,这样的管理体制导致政工人员晋升资格减少,降低了政工人员的积极性,使得企业政工队伍不够稳定。政工人员要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综合能力,在工作时充满信心。在现代的企业中,很多政工人员由于工作时间短对工作不能较快熟悉,缺乏实践的经验,没有正确的工作观念,导致企业政工工作方法受到束缚。一些政工人员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严重影响到企业政工工作的科学发展[2]。

3.企业政工工作缺乏制度保障

企业政工工作在企业管理制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在企业工作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政工工作。由于政工工作在企业内部不是重点关注的对象,所以在企业管理当中经常会被忽视。企业政工工作在机制保障中存在大量的问题,每个部门之间都存在团体主义、缺乏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导致企业政工工作发展进度慢。企业应该在政工工作上建立保障机制,构建起完善的考核制度,这可以激发政工人员的工作热情,促使企业政工工作得到快速的发展。

二、企业政工工作和企业管理之间的联系

企业政工工作在企业管理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企业在管理上也应设立硬管理和软管理两种模式,所谓硬管理就是在企业规章制度和行政命令上加强管理,软管理就是在硬管理的基础上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培养政工人员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使企业政工人员形成相同的工作观念,营造出良好的工作风气。

三、实现企业政工工作和企业管理的共同发展

1.提高政工的专业素养

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不要忽略了对政工人员的管理,要提高政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企业的领导者自身要树立起全局观念和整体思想观念,建立起人、事、思想相结合的新型体制。企业各部门领导不仅要对部门工作负责,还要对政工人员的思想教育承担责任,树立正确的观念,提高政工人员的素质,调动政工人员的积极性,将科学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同进步。

2.加强政工的廉政建设

企业管理人员应加强企业的廉政建设,保证政工人员杜绝违法乱纪,保持企业政工人员队伍清正廉洁。企业应制定出相应的制度来制约政工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应以自身作则,勤政廉政,强化政工人员的思想政治,将其渗透到政工工作当中,实现企业管理确保工作的有效性[3]。

3.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在发展时应该健全工作机制,实现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同时发展,必须建立起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制。在管理政工人员时,管理者要发挥工作的引导作用,建立起系统的思想政治管理。政工人员应该认真的完成任务,管理者需要完善领导职责,二者共同实现对企业生产的支配,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

四、总结

与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传统型的企业管理是指在企业的内部划分为三大不同的机构——决策、行政及职能机构,而这种划分的依据就是不同的职能。传统的科层制在管理体制上具有五大特点,第一,企业内部分工非常明确,每一个工作岗位的具体职责都有明确,有专人负责对应的职位。第二,企业内部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并且不断进行完善,以确保企业进行统一、协调和系统性的运营。第三,企业组织自上而下具有很强的阶级观念,级次很明确,形成了一个可供遵循的级次或者指挥体系。第四,工作上管理者不能将个人情绪带入,要做到公私分明,不能被个人的情感所影响。第五,不管是人员的任用还是人员的提升都必须将专家的意见作为重要的参考,不得随意招聘、解聘职员,也不能随意组织人员。

二、传统企业管理的优劣势

传统企业的管理模式的优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科层制的组织结构要求企业内部分工明确,工作职能的专业和独立性很强,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企业非常重视建立相关的制度并不断进行完善,用周密的制度来发挥约束作用,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而其劣势则体现在:增加了成本,包括人员沟通、协调以及检查督促上的。企业内部的组织层次逐渐增加,信息传达的渠道增多,也延长了传达的时间,在传递过程当中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受到影响。管理上也缺乏连贯的对接工作以及明确的责任。无法获得最优的工作效益。企业内部组织在结构上缺乏连贯和完整性,各部门间缺乏紧密的联系。职员长期进行流水线操作,个人的决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无法发挥。市场竞争中,企业无法迅速且灵活的应对。

三、学习型企业管理的概念及其特点

学习型企业的管理模式是一种有机的扁平的,而且具有高度柔性,与人性相符合,能持续发展的一种企业管理模式,是顺应当下现代企业的管理上的一些新特点的,其建立的方式是通过对整个组织的一种学习氛围的培养。这种管理模式具有几下特点。在管理组织上,学习型管理以团队的形式学习,原则是共同进步,组织形式上具有很强的弹性。管理内容上,其核心是注重对企业学习力的增强,对创造力的强调,注重对员工的应变能力以及创造力的培养和提升。管理策略是柔性的,以快求胜,将学习作为驱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才是其最终的目的。在管理当中强调员工之间的彼此信任和尊重,工作信息上注重双向交流。管理的技术方法和手段上,将网络和信息化作为基础,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加以充分的运用。

四、学习型企业管理的优劣势

相较于传统管理模式,学习型管理具有以下优势。第一,组织机构的扁平化代替了垂直型,使得管理距离大大减少,效益极大的提高。运用信息技术,对组织机构进行完善,信息的多样化和多渠道,管理功能得以全面发挥。在管理层上采取精兵简政的措施,缩短上下级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的距离。第二,内部流程得以优化。科学合理的进行流程的设计,员工能够同步工作,有助于成本的减少。第三,追求创新,其宗旨是产品的质量以及服务。工作上以小组为形式,以此来消除企业反应迟钝和应变能力差的一些现象,通过具体的分工和各工作环节的有效沟通与合作来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面对变化能灵活反应。第四,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进行充分的发挥。而其劣势则体现在: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和管理风险,也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五、结语

与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 人力资源。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企业文化是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成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企业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竞争的无形资产,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中,要使企业顺应改革开放的大趋势并得以健康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的内涵非常广泛,即包括企业内部大家共同认可的企业观念,也包括企业外在的,看得见的行为表现。一切有形的物品、设施、办公环境、企业产品、品牌形象等等都是企业文化所拥有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随着企业的创立和不断积累,每一家企业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产品形象,品牌形象等等,这就是特定企业独特的企业内涵。另一方面,作为企业文化,任何企业都有企业文化,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强弱不一样,内在的精神力量的强弱也不一样。若有几十年历史的企业,品牌理念就会非常明显,深入人心,问任何一个员工,都知道企业推崇什么样的价值观,员工应该怎样工作,这种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就非常强,精神内涵也非常强。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分成两个层次的职能,一个是基础层次的职能,一个是深层次的职能。基础层次的职能也叫员工优化,包括员工招聘、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的信息系统等,它的中心目的就是围绕整个职能的目标让企业拥有最优秀的员工,让员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深层次职能叫组织优化,包括组织的设计、组织文化、组织变革与发展、管理层领导风格与技能等等。大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都是在基础层面展开的,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价值观已成为企业能否在市场经济中取得更大发展的前提,这就要求人力资源工作必须向深层次职能展开。

三、人力资源倡导企业文化。

若把企业文化看成企业的大系统,人力资源就是系统的建设者、捍卫者和辅导设计者。人力资源的组织优化管理,直接导致企业文化的深入开发,导致企业文化的优化变革。

1.人力资源是企业文化的建立者。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要让文化经历从理念到行动、从抽象到具体、从口头到书面的过程。要得到员工的理解和认同,转化为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这就要求人力资源要围绕企业文化,围绕核心价值观开始工作,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共同探讨企业文化,然后再在各个层面征求意见,取得对原有文化糟粕和优势的认知,最后采取扬弃的办法,保留原有企业文化的精华部分,并广泛进行宣扬,让全体员工都知道公司的企业文化是怎么产生的,洞察把握企业已经形成的价值理念,提炼简化成文,使隐含的企业文化形成质的飞跃。

2.人力资源部门是企业文化的捍卫者。企业文化形成过程中,人力资源部门和企业领导层应做一个有效沟通,确认企业文化是不是把握到位,把握准确。在形成了新的企业文化理念同时,高层领导者应是塑造企业文化的楷模,同人力资源部门一起用企业文化激励和约束员工,将企业文化导入工作中,也就是把理念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使自己的工作与文化相结合。[ ]

3.人力资源部门是企业文化的辅导设计者。一方面人力资源部门应有意识地用比较先进的理念来更新优化现有理念,从而促进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随着企业价值观实践管理的进一步深入,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改变及企业对于环境认知的变化,又会逐渐形成企业新的思想和理念。这就要求人力资源随时深入企业内部,提炼新的理念,对原有价值观体系进行调整或者就原有价值观具体内涵进行更好的阐释,从而对整个企业行为和个人行为提出新的要求,确保企业始终能在市场中保持正确的航向。

四、企业文化指导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它将反过来指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使企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动力。

1.用企业文化优化企业的组织架构。最佳的组织架构有利于组织价值观的应用。一是总体的组织架构要适应企业的价值观,二是企业各个组成部分(某一部门或者某一岗位)的具体职责和胜任素质要与价值观紧密结合。只有在价值观的作用下,企业才能把管理降到最少,把效果提高到最大。

2.把企业文化运用到招聘和培训体系。在招聘方面,应该对申请者进行两个方面的考察,即他们的能力以及他们是否与组织的价值观相吻合。比如,团队合作是软件开发最基础的价值理念,那么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新的员工是就会考虑新员工团队意识强不强,有没有团队合作能力,进而招聘的成功率也提高了。培训方面,一是针对成员进行广泛的企业价值观培训,重点是企业价值观的认同以及价值观对于每一个员工的意义。二是针对公司的价值观进行相关的技能(包括领导力)方面的培训。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理念是企业最好的最强的凝聚力,员工若有了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理念,就会自发地形成共同目标,形成和谐默契的团队合作,去争取最佳的团队绩效和企业绩效。

与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伦理;企业文化;竞争力

反观2011年企业因诚信问题而被新闻媒体曝光的名牌企业,“双汇”和“达芬奇”在全国引起了震动。“双汇”是中国肉类行业的第一品牌,而“达芬奇”也是顶着“高档次,高品位,全部原装进口”光环,然而也在市场的测验中应声倒下。两家企业产品混充伪劣、价格讹诈、虚假宣传等景象重大地捣乱了市场竞争秩序,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针对名牌企业诚信缺失现象,很多著名的经济学家认为,最重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完善,是造成国内外企业存在大量不诚信现象的主要原因。二是目前中国经济体系面临转型的变化,即由粗放型经营模式向集约型模式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能早一点改正不诚信景象,可以尽量避免一定的冲击力,还可以为品牌再次奠定更好的基石。针对上述情况,最重要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我国的企业和企业家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企业伦理。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企业和企业家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现已完全在社会责任上沦为“道德侏儒”。可以说,企业伦理的缺失,使得企业文化失去了精神旗帜,使企业发展失去了方向感,最终会使企业沦为灭亡的境地。因此,在我国当前建设企业伦理、职业道德显得尤为重要,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伦理和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作为市场的细胞,其直接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企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又必须使自身的获利过程中同时也成为有益于社会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即必须注重企业伦理。

(一)企业伦理的内涵。企业伦理,是指企业在处理其与利益相关者关系时的善恶价值取向及应遵循的行为规范。也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条件下,企业及其成员在长期的生产、管理和经营等活动中,所逐渐形成的组织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企业伦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人的灵魂,是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靠全体成员自觉遵守和维护的经营理念,它以企业文化的形式成为约束企业行为的规范和准则,自然而然地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良好的企业伦理对企业的竞争力、凝聚力和向心力都起着积极的维系作用。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是一种产生于企业实践中的文化现象。从本质内涵来说,企业文化指一种经济文化,反映着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观念和方式;从具体内容来看,它取决于企业发展的历史、所处的社会和地理环境、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员工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价值取向等因素。因此,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

二、企业伦理和企业文化的关系

企业伦理和企业文化,实质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关系。加强企业伦理建设,有力的推动企业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企业文化的深化,对企业道德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应当将两者相互结合起来共同建设,这样才有利于企业长远健康的发展。

第一、企业伦理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一个企业从诞生到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要开始重视道德经营理念,并把这种道德理念作为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这样才能使企业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管理风格,使企业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持久的竞争力。那么企业必须重视伦理管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清醒认识企业伦理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它指引着我们的企业的发展方向。一个成功的企业,它必定是一个重视企业伦理建设的企业,是一个重“德”的企业。假想一下,若一个企业,在产品生产经营过程的某个环节上存在着“缺德”问题,其产品必定由好变坏,销售由红火变为冷淡,企业由兴旺变为衰落。只需关注一些曾经风头十足,不久便销声匿迹的产品,就不难看到企业若忽略企业道德理念的建设,企业经营失败最终是必然的结果。例如2008年我国的“三鹿”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等。反之,如果一个企业开始就注重企业伦理的建设,以成为一个有“德”的企业为目标,那么,这个企业早晚会由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成为一家成功的大企业。如1984年海尔产值348万元,年亏损147万,受命于危难之即的张瑞敏是第四任厂长,没有钱到处借,职工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规章制度不健全,迟到早退现象严重……此时,海尔从生产冰箱开始,实行名牌战略,狠抓质量,抓质量先抓管理,抓管理先抓人的管理,抓人的管理从转变理念入手,这个理念也就是企业伦理。只有从思想上得到了转变,企业上下才能围绕着企业的目标而进行有效的工作。经过二十多年时间的发展,海尔已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集团公司,曾被外界誉为“中国企业界的“。从海尔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企业伦理建设和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伦理的建设,指引着企业文化和企业发展的方向,是企业文化发展的目标。

第二、加强企业伦理建设,有力推动企业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企业伦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企业内部管理,处理内部各种关系的道德意识、道德良心、道德准则和道德道德行为活动。二是指企业对外经营,处理企业与外部各种关系的道德意识、道德良心、道德准则和道德行为活动。三是指企业管理者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伦理准则。企业伦理所规范的关系不但包括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职工与企业、企业与其他企业等关系,而且还包括企业与市场、企业与顾客、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如果一个企业内部缺乏相互信任和公平公正的激制,那么企业就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的生产目标就不能实现。相反,如果企业加强伦理建设,那么企业文化就会向着更高层次发展,最终达到以社会或公众利益为中心,以营销行为符合社会公正、公平的自然规则为最高理性价值,达到于平淡中见精神,境之中抓机遇的高层次企业经营理念。

第三、深化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伦理的重要环节。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和管理实践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具有企业自身的独特性。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最深层次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在由小到大的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也在不断的深化,企业文化由以单纯的自我利益为中心转变为以社会或公众利益为中心,创造出赋有企业信誉和品牌效应的企业伦理理念。企业伦理的提升,反过来又促进企业经营活动符合现代市场发展的趋势。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一个企业真正有价值、有魅力、能够流传下来的东西,不是产品,而是它的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为员工确立一种具有群体心理定势的指导意识,建立共同的文化氛围,树立共同的价值观,能激发员工爱岗敬业、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使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加以发挥,从而产生归属感、使命感、凝聚力和向心力。21世纪是一个经济与文化相互结合、相互发展的时代,也是企业向着文化管理阶段迈进的时代,我们必须坚持“以德治企”,加强企业伦理文化体系建设。当然企业伦理文化建设,它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历史性任务,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模式和方法。但是,我们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们的企业和经济一定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约翰・科特与詹姆斯・赫斯克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王长根.学习型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