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西方文学鉴赏论文

西方文学鉴赏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西方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西方文学鉴赏论文

西方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硕士生 科研能力 培养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增幅甚至达10倍左右。结果,硕士生的基础、学风均有所滑坡。如何使硕士生在毕业后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层次人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英美文学专业为例,初步探讨如何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这一问题。

一、引导硕士生继续保持刻苦、认真的学风

当前,不少人上硕士研究生只是为了拿张文凭,以便找份较为理想的工作,而不是为了从事研究,因而,读研期间的学研态度非常散漫。在一年多的课程学习期间,一些硕士生上课经常迟到,甚至经常旷课。硕士生的许多课程属选修课,一些授课教师为了吸引足够的学生上自己的课,平时出勤管理和期末成绩考核都不严格,个别学生甚至数月或整年不上课,期末考核仍然过关,甚至还能得不低的成绩。遇上出勤管理较严的老师,一些硕士生为了出去代课或打工挣钱,甚至还找无关的人“替其上课”。基本课程学习结束后,在酝酿毕业论文开题的半年里,更多的硕士生外出代课或打工,把开题的事儿抛到脑后;待到开题前三五天,才慌忙到优秀硕博士上看别人的毕业论文,把某些论文改造成自己的论文框架――开题报告,蒙混过关。开题后近一年时间里,一些硕士生要么代课或打工,要么忙着考各种证书,而且在最后半年多的时间里,又四处跑着找工作,很少查阅与毕业论文相关的资料,也不认真考虑论文写作,直到离答辩前一个月左右,才开始上网搜索别人的论文,以拼凑自己的论文;结果拿出的英语论文语言错误到处都是,内容观点或站不住脚,或逻辑漏洞百出,更有甚者,一些人的毕业论文绝大部分是抄来的……

针对如此的读研风气,硕士生导师在其指导学生入校之日起,就应严格要求,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其珍惜读研机会,鼓励其继续保持准备考研阶段的刻苦、认真的学风,并让其明白,若不踏踏实实地学习,达到最基本的学业水平,毕业时连按时拿到文凭也会成问题。其次,导师要根据所指导硕士生的研究方向,给其推荐一些必读书籍,更重要的是,要经常与所带的硕士生就其最近学习的内容、研读的书籍等进行座谈。这样不仅可以适时地答疑解惑,避免一些硕士生“常年见不到导师的面”的抱怨,又可以督促硕士生,让其不敢偷懒,以避免一些硕士生该毕业了导师推荐的书还“没来得及”看的现象。第三,导师不仅自己上课要加强考勤管理,而且要与其他授课导师经常沟通,了解所指导硕士生的课堂出勤情况,及时发现个别学生经常缺课的原因,以便及时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第四,导师要至少提前半年开始指导硕士生的毕业论文开题,在开题之后一年左右的毕业论文写作时期,要督促其继续认真查看相关文献资料,尽早动手写论文,并经常了解和帮助解决他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五,相关授课教师和培养单位要严格硕士生的课程考核、开题和答辩管理,使任何不合格的硕士生都不能毕业,以对下届硕士生起警示作用。

二、指导硕士生拓宽知识面,奠定扎实的研究基础

在本科阶段,许多学生只满足于学习几本相关教程,考研时,又只是反复复习几门必考课程,因而成为硕士生后,知识面非常有限。有的导师在其硕士生入校后,就给其确定了明确的研究对象,仅推荐了与其毕业论文直接相关的书籍,完全忽视许多硕士生实际上对自己的研究领域缺乏全面、透彻的了解这一事实。就英美文学专业来说,不少硕士生连“什么是文学”都说不清楚,别说用英语就是用汉语写文章也不完全能写通顺,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不完全能恰当运用。鉴于此,硕士生入校后,英美文学专业的导师应引导其拓宽知识面,奠定扎实的研究基础。应让硕士生清楚,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史哲“不分家”,研究文学有看不完的书籍;同时,应围绕“英美文学”既是“英美”的文学,又是“文学”,且是“西方”的文学这一特质,给硕士生推荐一些必读书籍。这些书籍可涉及以下类型:

第一,英美文学背景知识类。包括外国文学史(或欧美文学史);世界文化史(或文明史),英国通史(或文化史),美国通史(或文化史);西方哲学史,西方美学史。这类书籍导师可鼓励硕士生读英文版的。

第二,文学原理、文学批评方法、文学理论史类。这类书导师应要求硕士生读英文版的,例如Rene Wellek等所著Theory of Literature,Jean Paul Sartre的What is Literature?,I. A. Richards的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Wilfred L. Guerin等所著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Richard Harland的Literary Theory from Plato to Barthes,Raman Selden等所著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英美作家从小潜移默化地受到了西方文化(包括文史哲)的影响,较全面地了解西方文化背景和西方文论史,可以深化研究者对有关作家、作品的理解。而较全面地了解西方现当代文论,可以增强研究者的洞察力,为评论自己感兴趣的作家、作品提供适宜的理论基础。

第三,中国文学作品、中国文学史、中国美学史(或文论史)类。鉴于国内绝大多数外国文学论文是用汉语写作和发表的,倡导英美文学专业的硕士生读一些中国的文学作品、文学史、文论史,不仅可以使其开阔视野,加深对文学的认识,提高文学欣赏水平,而且可以使其具有较好的文学功底和汉语文学水平,使其在文学鉴赏和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第四,与导师的研究方向相关的文学理论和作品类。比如说,导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一般就要给自己的硕士生推荐较多的女性主义批评论著,及女性主义经典文学作品和最新作品。硕士生多看一些与其导师研究方向一致的书籍,研究方向或毕业论文选题与导师的研究方向一致或接近,将有助于导师发挥其特长,提供更多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三、培养硕士生的科研选题和进行研究的能力

一些硕士生毕业论文该开题了,还没找到题目,让导师给找题目;题目确定了,却不知如何写,反而轻信“天下论文一大抄”的谬论,东抄西拼,整篇论文没有自己的观点。为此,导师应从以下四方面努力:

第一,引导硕士生在了解背景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一个切入点,然后围绕这个点有针对性地、以批判的眼光去看书。比如说,引导硕士生把英国或美国文学的某一体裁的某一个作家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以便集中精力,阅读该作家的代表作、其传记、可行的文学理论及相关文献。同时,要提醒硕士生摈弃“印在书本上的话都是完全正确的”观念,看书时要敢于质疑。如果硕士生对某一作家的作品以及相关文献非常熟悉,又具有质疑精神,他们就会发现,他人的相关评论并非“定论”,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自己有很多的话可说。

第二,要告诫硕士生,他们所选定的研究课题应是自己有独到见解可陈述的――要么是没有人研究的作品,要么用独特的视角去研究经典性作品,但无论如何,要有一些新发现,要得出一些独到的结论。这一点以第一点为基础――只有集中精力,基本读遍某一特定领域里的相关文献,才能掌握该领域的国内外动态,确定既富创新性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第三,引导硕士生进一步广泛地收集、有效地阅读和分析相关文献。除从本地图书馆和从网上收集文献外,导师可告知硕士生从我国的国家图书馆收集资料的便捷方式(实际上,不用去北京,就可通过一些机构,获得相关材料的复印件);如果导师的科研经费较为充足,也可资助硕士生通过“卓越亚马逊网”直接从美英两国购得最新英文原版著述。要建议硕士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于收集来的大量相关文献资料,一部分需反复细读,大部分只需有选择性地阅读,比如说,可通过相关著述的“索引”,查到并阅读和自己研究内容直接相关的页码的内容。阅读文献时,对他人的观点应始终秉持“批判扬弃”的态度:面对有瑕疵的论断,可做些修正,从而提出自己的论点;对自己同意的观点,可拿来引用,但要作为自己提出更高一层论断的论据。

第四,鼓励硕士生在鉴赏作品和研读文献的基础上,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练就既能充分论证、合乎逻辑,又做到条理清晰、不乏文采的文学论文写作能力。要正告硕士生,搞科研、写论文,只要能提供充分的证据,在真理面前,没有长幼,没有尊卑,在文学欣赏和批评领域更是如此。要基于反复细读所研究的文学作品的感悟,并以相关参考文献为佐证,形成自己独到的观点;然后就是有理有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过程――此即论文写作。论文要做到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层次分明。同时要建议硕士生,既然学文学专业,自己写论文时就要发挥平时阅读英、汉文学作品所积聚的文学能量,尽量使论文文笔流畅,且不输文采。

总之,硕士生招收院校、负责培养的院系、所有授课老师,尤其是责任导师,要努力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严格管理,善于引导,使硕士生能继续保持刻苦、认真的学风,拓宽知识面,奠定扎实的研究基础,培养独立地进行选题和从事研究的能力。通过这样有针对性、有步骤的耐心、艰苦、综合努力,硕士生才能培养较强的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毕业后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 聂珍钊.“中国的英美文学研究:回顾与展望”全国学术研讨会闭幕词[J].外国文学研究,2004(5).

[2] 束少军.弱势族群的崛起与中国学者的学术自觉――记全国英语文学研究高层论坛[J].当代外国文学,2013(1).

[3] 王宁.文学研究疆界的扩展和经典的重构[J].外国文学,2007(6).

西方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支配下,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适应时展和社会需求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我们从文学与文化、文本与人本、知识与智慧、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的结合和统一,开掘教学内容的新领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外国文学不仅是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成人教育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有着纷纭复杂的思想内容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在现代教育视野下,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为了深化外国文学的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鉴赏水平,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作了以下的改革和探索。

第一,文学与文化的结合,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学习外国文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外国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理解、鉴赏、分析外国文学作品的水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传统的讲授方式大多从文学和政治、经济等社会层面探讨纷纭复杂的文学现象,而忽略了深层的文化底蕴。因为文学是人类文化系统中最接近精神文化的子系统,是人类文化的特殊形态,所以我们应从哲学、宗教、民族文化心态、审美心理等角度探讨深层的文化传统对文学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授外国文学基本知识,把握外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时应树立文化观念和全球意识。因为在全球的文学大合唱中,每个民族的文学都在其中演奏自己的声部,唱出自己的声音。如欧洲文学,作为一个文化圈,其深层的文化底蕴是古希腊精神、古罗马精神以及后来的日耳曼精神。一部欧洲文学史就是这三种深层文化结构的互相融合和嬗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和强化在人们心灵深处的观念形态、思维方式、性格特征、价值体系、认知结构和集体潜意识等深层文化结构。站在这样广阔的历史背景下传授外国文学史,不仅把握了外国文学发展的外部规律,更为重要的是揭示了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了解和掌握文学的丰富性、独特性和本质属性。

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把文学和文化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形成开放的现代意识和世界意识,在更为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阐释文学。

第二“,文本”与“人本”的融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高尔基曾说:文学就是人学。“文的觉醒”和“人的觉醒”是西方文学发展的“两位一体”的灵魂。他们有时是互相依存,融为一体,有时又各具特色,互相辉映,共同演绎西方文学的壮丽诗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这两个基本点,使学生自觉地追求人性美,关注艺术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培养健康与健全的人格。

“文学发展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的观念的变迁史”。人,这个宇宙间最辉煌、最瑰丽、最神奇的生命现象,随着历史的不断向前发展,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也逐渐的趋向复杂和深邃。致使欧洲文学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强烈而深沉的生命意识和人本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一文学传统中的人力资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张扬。

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把“人本”与“文本”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了解欧洲文学的深层的文化哲学意蕴,而且还可以与世界级的大作家进行灵魂的对话与交流,从中可以认识到人不只是为了追求眼前的物质利益而活着,人还有一种超越现实世界的一种形而上精神世界的追求。使学生崇尚真善美,认识到自身价值并看重自身的价值,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乃至对国家负起责任。

第三,知识与智慧的统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倡人文教育,决不意味着忽视能力的培养;重在培育“素质”,也不意味着拒绝培养“技能”。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同样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基本的研究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外国文学知识的同时,使他们拥有来自文学的智慧,立足于蓄志养心,陶冶心灵,怡情悦性的整体人文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培养,塑造其主体人格。 转贴于

教师不仅要对外国文学的发展脉络进行宏观的文化哲学意义上的整体观照,而且对某一文学流派及作家作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微观阐释。特别是在新方法层出不穷的今天,要求教师在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及时地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学术动态介绍给学生,以满足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求新心理。所以教师必须“起着提供新理想、新思维、新观念、新的资源、新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视野,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启文学研究的新领域。例如在评价古希腊的神话、史诗、戏剧时,如果恰当运用神话原型批评方法,会使分析既有深度又切合作品的实际,可以发掘隐藏在其中而延续至今的西方文学的感情—心理原型,可以透过一系列具有象征意蕴的神话人物看到西方民族性格的深层构架。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作为“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难者”的形象,成为人类精神追求之原型。奥德赛的故事体现“赶路——追求”的人生模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很大。又如用结构主义分析《巴黎圣母院》人物的圆心结构和多层次对照,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分析哈姆莱特的复仇动机和忧郁延宕的复杂性格,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于连的形象,揭示出其性格中单一性元素和二重性元素的组合关系,披露出这一复杂人物的丰富的心理内容和情感演变的轨迹。英国文学批评家大卫·洛奇用原型批评的方法分析经典作品《简爱》时,他别具慧眼的从一个纵贯全篇的原始意象“火”入手,把它作为把握整体作品的一把钥匙。洛奇指出,火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光和热之源。在英国的气候下,它是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象征。火有时常被用来暗指,即欲火,它能带来欢乐,也能毁灭一切。火还可以代表基督教的精华和永恒惩罚。《简爱》中有一百多处提到火,上述各种意义都可以找到,只是随着不同的语境而起不同的作用。简爱和罗切斯特之间的激情关系表现为燃烧的火,而这种断裂关系表现为石、冰、雨、雪等,简爱和弗里斯之间格格不入的情况甚至暗喻在弗里斯司的名字里,勃朗特不仅常把说冷的激流的含意用在他身上,而且弗里斯的名字Revers一词本身就是指河水,简爱的内心独白曾用“火山”意象,有效的传达出他对罗切斯特那种敬畏和相交织的矛盾心理。罗切斯特也正是爱上了简爱那如火的叛逆性格,屡次表明它是能够欣赏这种火的人:“我已经看见了,你生气的时候,可真像个火神。”“你冷,因为你孤独,没有和什么人接触把你内心的火激发出来。”两颗孤独和冰冷的心碰到一起,立刻燃烧起爱情的火焰。当两颗心心相印的以真诚、坦率、平等为基础的爱情就要缔结良缘时,罗切斯特的疯妻却成了一大障碍,使简爱遭到了基督的惩罚,在荒原上流了三天三夜。罗切斯特的庄园也被大火化为平地,自己也成了独臂眼瞎的残废。但两颗心心相印的欲火始终没有熄灭,最后完成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佳话,沐浴在基督爱的光环中。通过以上的粗略的分析,使学生看到了以前未曾看到的深层内涵,看到了夏绿蒂·勃朗特是怎样把写实主义的具体性、日常性与浪漫主义的激情和幻想及诗意彼此统一在“火”的原始意象及其语义变奏中,引导学生进入审美判断的新境界和文学思考的新层次,使其领悟外国文学所蕴含的人类智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开启学生的智力潜能,进而发掘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开辟新的学术视野。

第四,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和开放视野。

面向未来的教育美学属于一种新型的视赏美学,必然要求教师不断地革新课堂教学的界面。为此,本课程从2002年开始开展全员全程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电影文学名著的视觉资源、西方美术名作的视觉资源、西方历史文化图片的视觉资源,以及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于一体的CAI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视觉资源,将课堂教学打造成了一部彩色的史诗。新世纪的时代最强音无疑是对创造精神的呼唤,这种巨大的创造期待是本课程建设的强大动力。本课程重构课程体系,强调教学内容的原创性、当代性与开放性,追求教学方法的现代性与灵动性,规范学科活动的常态性与实践性,无一不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创造精神自由地飞翔,既是本课程毕生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本课程建设的最大特色。 转贴于

改革传统的评价体系,创建发展性评价体系。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的评价方法,教师的教的主体性不仅体现在传道授业解惑上,而且还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支持者、引路者、评价者,教师的主体性要体现为主动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成才和塑造良好人格。这样的教师会赢得学生的高度评价。而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一改一张试卷定乾坤的传统考试模式,而是采用多元评价标准,构建出由平时的作业、小论文、闭卷考试、课堂表现、创新实践等内容组成的综合考核体系。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科学的评价,从而引导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施展才华。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在“教”的评价上要强调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为目标;而“学”的评价上则强调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业务素质为目标;改变传统的只注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评价体系,建立了评价主体与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动态化师生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再复.性格组合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7页.

西方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在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但到了近代却进展迟滞,远远落在了西方的后面,文章主要从文化的角度探讨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辉煌灿烂的中华古代文明内含着遥遥领先于西方文明的传统科学技术,许多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尤其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不仅是国人的骄傲,更让西方人羡慕不已。然而,当历史步入近代,中国的科技却反而大大落后于西方,直至今天,尽管在某些科技领域里,我国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西方,但在总体水平上仍然是比较落后的。究其原因很多,而中国传统文化对近代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人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自然观,使得古人对大自然采取一种友好、鉴赏的态度,而不是去征服,这就失去了科技的哲学前提。我们知道,西方科学技术的发达,哲学前提就在于主客分离,把自然当作客体加以认识、改造,然后去征服,为人类造福。正是西方把自然看作人类的对立面,去改造、征服,才有西方科技的高度发达。而在中国,从夏商周开始,一直都是尊天顺天,后来董仲舒更把这种敬天、尊天嵌进了政治强权, 任何人都不敢再想去征服天了。自此,天人和谐、天人合一就成为中国人的行为准则,这和西方文化征服自然大相径庭,不利于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

政治至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这就导致统治者把关注的中心集中于如何夺取天下和稳固天下,而忽视了对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发展,致使古代中国缺乏对科技的需求。可以说,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推崇政治、鄙薄技艺成为整个国家的时尚。相反西方科技正是在16~17世纪的工业革命和商品经济这一时代需求的刺激下产生的,是新型生产关系、经济关系发展壮大的产物。另外, 这种政治至上的传统,也促使知识分子格外关注现实政治,他们思考的是如何安邦定国,因而他们都以考取科举当上大官作为自己的人生最高理想和价值目标,而普遍以从事科技工作为耻辱。这样,知识分子包括其中的杰出人才不去从事科技工作,即使从事科技工作的,绝大多数也是科举正途实在无望、绝意功名后的知识分子或者其他社会地位低贱者,这就使得在中国无法形成像西方科学家的那种为追求真理、探索自然奥秘,而献身科学的精神和价值观。再次,中国传统社会形成重文轻理、重道轻器的传统导致我们缺乏科技知识的积累。儒家重视伦理、经学,知识分子在熟读背诵儒家经典、考证注疏文献典籍、修身养性、文学创作和鉴赏等方面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自然科学却很少关注,即使有所关注时,也往往关注形而上的"道"即宏观规律、事物总体特征以及其中蕴涵的道德、为人处世和政治哲理的启迪等的探求,轻视形而下的"器"即一事一物具体特性及其在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功能作用研究,这又形成重道轻器传统。这和西方科技的发展正相反,西方科技到十八世纪爆发式的发展,正是西方自古希腊开始,尤其是自十五世纪以来西方知识分子长期探求自然奥秘的基础上发生质变的结果。这种政治至上的价值观对科技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由于居统治地位的儒家看重伦理道德,而淡薄金钱物质利益,所以逐渐形成了重义轻利的道德观。统治者往往为了统治的需要,大力提倡广大民众淡泊金钱财富和物质利益享受,转向追求精神享受,这就导致我们失去科技的内在动力。我们知道,西方科技的发达,与西方个人和企业追求金钱和物质利益这一内在驱动力是分不开的。西方科技史就像我们表明了,追求物质享受和财富是西方科技得到巨大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另外,只有有了钱,科技人员有足够的物质条件才可以安心从事科研、购买更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更容易出成果则是显易而见的常识。因此,重义轻利的道德观不仅使中国失去科技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且失去从事科技的有利条件,也就不利于近代科技发展。

以上从天人和谐的自然观、政治至上的价值观、重义轻利的道德观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当然,传统文化对科技也有积极影响,如注重实用就导致了古代科技的辉煌。但我们反思过去是为了面向未来,重新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积极为现代科技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发我们民族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真正地做到尊重科学、尊重技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促进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 科学传统与文化[M].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3.

西方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英美文学作品;关联语境;隐喻研究,中西方文化对比;跨文化交际

一、英美文学作品和隐喻简述

英美文学研究离不开多元文化语境和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文化与文学翻译不仅受制于源语文化语境与原作者文化背景,而且也受到目的语文化语境和译者文化意识的制约。因此译者的主体性体现在选取合理的翻译策略来协调两种不同民族的文化,从而实现世界文化互动与交流。

英美文学泛指使用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学作品的总称。具体包括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加拿大文学、爱尔兰文学、澳大利亚文学和新西兰文学。高校主要给英语专业开设英美文学教学课,今年也开始在一些高校推行英美文学赏析在公共课中的选修课。《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的必修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英美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理解以及鉴赏英美文学原著的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开设英美文学课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旨在使英语学习者对英美两国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全貌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通过阅读具有代表性的英美文学作品理解作品的内容,学会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并努力掌握正确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和方法。由于本课程以作家作品为重点,因此学生要仔细阅读原作。通过阅读,努力提高语言水平,增强对英美文学原著的理解,特别是对作品中表现的社会生活和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提高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鉴赏水平;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消费需求。英美文学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一门重要的传统课程,学习英美文学并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更重要的是理解其内容。

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是语言,在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也不乏隐喻的存在。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从本质上说是隐喻式的。隐喻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某一事物,这与人类“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种认识和描述的基本原则一致,它通常是将熟悉的、已知的、具体的事物映射于那些未知的、抽象的事物中,从而达到认识新事物的目的。隐喻包括两个部分:本体和喻体。本体和喻体是分属不同类的两种事物,二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某方面的相似性是构成隐喻的关键。一般来说,喻体对于说话者和听话者都是较之本体更为具体、熟悉的对象。因此,隐喻的使用能够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二、英美文学作品视阙下的关联隐喻研究

1、英美文学与文化的渗透与隐喻研究

某一个社会都有其社会文化和隐喻的认知结构。众所周知,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思维模式,然而它也同样被认为是一种文化,因为它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隐喻思维的形成过程构成了牢固思想和文化的语言的桥梁。隐喻改变着我们所生活的文化环境,因此它同样影响了人类与环境相互的作用方式。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结构和文化替变,它扮演了一种特殊的角色。虽然隐喻的使用是普遍的,但为了更好地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隐喻现象,在选择具体的隐喻时经常要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隐喻性过程是理解一个领域的映射的过程,它往往是通过常见的理性或感知经验进入另一个知识领域,这个过程往往是抽象的。文化与隐喻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如下:隐喻与文化相互影响。文化在隐喻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反之,隐喻也是文化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几年中,一些语言学家认为,隐喻反映着不同的“文化模式”。文化模式是指人们的主观世界对文化概念的共同理解,在各种领域中,文化概念起着解释经验和指导人们行为的作用,这些领域包括社交场合、风俗习惯和主客观世界。文化模式作用于个人和集体社会的形成中,其中包括人们相信什么、他们的行为如何以及他们如何谈论世界和他们自己的亲身经历。隐喻的发起不是仅从隐喻本身,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它也是从与文化世界的互动中被界定的。

隐喻以一种思维方式的呈现,体现了人们思维与行动的观念系统。作为修辞,隐喻是一种增加表达力的工具:作为认知现象,可为相似性联想所解释。Aristotle将隐喻视为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范围限于词汇层次。Plato认为隐喻是人类内部一种大的机制,反映了语言和人类的本质。Richards和Black将隐喻研究上升到语义研究。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隐喻成为认知领域中的研究焦点。Lakoff和Johnson是认知角度研究隐喻的代表人,他们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对隐喻的阐述指出了它的认知作用: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这是迄今最能体现认知角度的观点。隐喻是一种认知机制,在这个机制中,一个领域被部分地投射到另一个领域,后者由前者得到部分地理解。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的催化剂,当今隐喻的研究呈现出一种多角度多学科的多元化趋势,成果众多,发展迅猛,成绩斐然。

西方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文学理论 教学 困境 突围

论文摘要:文学理论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因其本身的概念繁杂,抽象艰涩,教师教学不得法,教材遴选等原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了教学的困境。本文本着对文学理论教学中的困境的梳理,从教师业务水平、教材把关和重视文学作品三个方面尝试突围。

1、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

1.1文学的边缘化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文学在当时的大学校园中是最引人瞩目的学科,一大批热血沸腾、好学上进的青年选择去读文学名著,即使非中文系的学生也会手捧一本小说或文学理论,那时的校园中可谓是无人不读文学作品。但到九十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文学逐渐被边缘化,文学名著和文学理论在大学校园中变得无人问津,即使是中文系的多数同学也只会在考前背一背教科书、习题集,平时对文学专著则毫无热情。90年代的人文精神大讨论,表达出的正是这种喧嚣时代的精神失落,因为人们似乎一下还不能接受文学的边缘化,不能接受人文精神的下滑,但这一切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木已成舟。

1.2文论的平面化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海德格尔、维特格斯坦、福柯、德里达、利奥塔等哲学家纷纷举起消解本质主义、消解深度模式的大旗。所谓的本质主义也就是,它并不是假定事物具有一定的本质,而是假定一种超越历史的、普遍的永恒本质的存在,坚持宏大叙事或元叙事,而后现代却正是解构元叙事的,这种哲学思潮对文学的影响,表现在文学的原本深度、崇高被后现代的平面化、庸俗化了,大家不再将文学奉为经典,不再对文论顶礼膜拜,认为本质是不值得关心的,而是越来越关心平面化的知识,这种思潮也影响到了中国广大知识分子和学生,他们以西方的这种先声作为自己标榜的对象,虽然有些盲目,但是毕竟影响到了他们对文学的热情。

1.3教学的困境

文学理论与文学相比,更加抽象和艰涩,更加的玄妙,学生要接受则需要一个过程,有的同学在上课时也会开小差,根本不听老师在讲授什么,这就使得它具有了比文学更为复杂的困境原因。再者,在目前的教学中,有些学校选择的教科书严重的脱离了时代脉搏,或者不符合本专业学生的实际,要么过于专业,要么不够深刻。此外,一些教师的上课方式相对的落伍,照本宣科或严肃刻板的教学,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使得文学理论的教学陷入困顿之中。这些实际困境,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必然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他们会更不愿意涉及文学理论,总之,文学理论的教学困境突破势在必行。

2、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突围

2.1教师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

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以解决困境通常为众多的老师所忽视。但教师如果不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不能使学生信服,学生将彻底失去听课的兴趣,一切的困境出路都将是空谈,现在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落后,一个课件用了一年又一年,从不变动,严重落后于时代精神,所以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可多面的提高,既要博览群书,对古今中外文学理论史上的重要著作,比如像《诗学》,像《文心雕龙》等认真阅读,也要时刻关注到前沿的文学理论知识,不能让自己落伍。只有认真去阅读,做到心中有数,才会有深刻的体会,只有紧跟前沿信息,才能在给学生讲授时不慌乱。同时,教师一定改进自己教学的方式,不要太过于古板,要适当的严肃,适当的幽默风趣,循循诱导,让学生在自然、自由的课堂氛围中,沉浸于知识的海洋。

2.2教材遴选的把关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上课的凭据,教材的水平会直接地影响到教学质量。对于文学理论教材而言,虽然现在多数学校选择的都是新近一来的文学教材,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像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王一川主编的《西方文论史教程》等等,这两本教材,在体式上是不同的,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教程》是比较概论性的,而王一川的《西方文论教程》则相对有背景分析,个案分析、深度阅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不局限于一本教材,像《文学理论教程》这类的书籍,可以使同学们在短时间内对文学理论的基本涵盖的形式、内容、风格等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像《西方文论教程》这样的书,则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扩展性,能够增加学生的对于文学理论的兴趣爱好。此外像陶东风主编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则是一些融合古今中外的专题,使得学生能够对中西文论能够融会贯通,所以这些教材各有优长,在遴选教材时,一定要照顾到学生们的实际需要。 转贴于

只有好的教材做保障,学生在预习或复习时才能够有的放矢,才能够温故知新,教师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教材的发挥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2.3重视文学作品,简化文学理论

以上的教师业务素质,以及教材的重视中,都涉及到学生兴趣的问题,只要打开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好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但只有以上两个方面是不足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还应该加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

众所周知,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很多文学理论是从文学作品中产生出来的,如叙述学和结构主义的理论。其实,没有文学作品的支撑,很多的文学理论是比较艰涩。教师在讲授某一专题时,可以给学生列出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相结合的扩展阅读篇目,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那么难以理解,而且在对文学作品的体会、领悟和分析中,随着学生文学鉴赏能力,语言的直觉敏感力,篇章结构的把握力,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力的提升,会使得他们的将其与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或在文学作品的品读中读出理论的味道,或是带着理论的思维去阅读文学作品,这样对于理论知识和文学作品的都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教师在讲课中,穿插文学理论阐释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去阐释,使得学生感受到文学理论的用处,不是毫无价值,而是却又其用的。

总之,要解决文学理论教学的实际困境,既需要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循循诱导,也需要学生在刻苦能力中培养起对文学理论的兴趣,只有如此的教学相长、师生互动,才能最大限度的解决好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陶东风主编 文学理论基本问题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范建刚.“话语”时代的文学理论教学——对当下文学理论教学困境的思考,甘肃高师学报2011年,第16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