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惊弓之鸟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素养,要不断地积累和总结,熟练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师生交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在真正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上,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很高的。一些有经验的教师非常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并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并教会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他们会积极参与教学的每个环节,热烈响应教师的每个要求。而且他们对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充满了好奇和兴趣,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参与到教学设计之中来。建立在师生交流基础上的教学是高效的。

二、情境教学.激发探究兴趣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如果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人的积极性可以增加3~4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到听官的跟前。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用几个感官去接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计划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教学目的,面对课堂教学,也必须从教学需要出发,力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氛围,引起学生共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要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小学生天动、好展示,如果能根据课文内容,编排一些适合学生表演的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海底世界》一课着重描写了海底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课前笔者耐心地制作了课件,搜集了相关的资料,把声音和图画巧妙地组织起来,通过声音与图像的融合,为学生创设了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在课堂上,他们被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深深地吸引住了。看完后,笔者提问:“你觉得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要求发表自己的见解,此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其实,创设课堂情境的方法有许多,只要教师能下功夫在教学中主动、适宜地创设一些灵活有趣、得体有效的教学情境,语文课堂就会活起来,就能诱发学生情感共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因材施教,提高学生水平

受不同生活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总是存在着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困难,在客观上制约着教师的教学成效。因为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面对的是几十个知识基础和性格各异的学生,教师如果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是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必然导致有些学生跟不上教学,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进展。所以教师要变“一刀切”为“因材施教”,允许学生采用自己的方法方式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舞台,让每个学生都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的总体教学水平和质量。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四、多媒体教学,拓宽学生视野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是“满堂灌”,在课堂上教师依靠教材和黑板,主要在讲台上进行教学,虽然说这样也可以向学生传达尽可能多的知识,是学生投入其中,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与现代化的先进的教学媒体相比,差之甚远。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把语言、文字、声音、图片和图像等综合运用起来,创设多种感官的课堂教学情境,通过鲜明的图像、逼真的声音,让学生沉浸在美妙的情境之中,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和节奏,以提高课堂实效。例如,笔者在讲授《惊弓之鸟》一课时,学生对只拉弓不射箭就把大雁射下来感到迷惑不解。于是,笔者就通过多媒体把这一情境展示给学生,把有声的图像播放给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学生能够合情合理地进行判断与推测,受伤的大雁悲惨的叫声,听到拉弓后的振翅欲飞以及伤口裂开后摔落在地上。他们深切地感受了“惊弓之鸟”处境,这样通过多媒体教学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多读课外读物,拓宽知识面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等名诗名句都为我们说明了多读书的好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读物,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教师应教给学生正确阅读的方法,并努力为学生创造有利条件,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阅读。例如,在教室里设一个图书架,方便学生阅读;也可以每周举行一次读书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多做读书笔记,积极交流读书感受。长此以往,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提高,语文的学习能力也一定会有显著提高。这种方法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及对知识的积累。

六、促进合作交流,提高学生水平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基层语文教师经常会看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一些令人费解的现象,诸如:错别字连篇,写字经常多一画或少一笔,即便教师经常提醒依然经常搞混形近、音近的字;朗读时增字或减字,不按原文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阅读……其实,这些都是学生存在阅读困难的表现。调查显示,小学生阅读困难的发生率在5%~10%之间。

阅读困难的学生学业成绩也不尽人意,常会被教师和家长认为是态度不端正或不够聪明。但研究显示,阅读困难与学习态度和智力无明显因果关系。对阅读困难认识的缺乏,导致错误的应对方式,破坏了学生的自尊、自信心、学习兴趣等,让原有的问题复杂化、严重化。所以,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帮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以消减阅读困难的发生率。

一、个别化辅导策略的探索

阅读困难的学生一般难以很好地适应语文课的大班教学,他们在课堂上收获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的熏陶都与其他学生存在差距,长此以往差距会越来越大。所以,个别化教育辅导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性化的预习作业

在同一课堂中,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较为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而阅读困难的学生却常常“跟不上节奏”。所以,课前有针对性地补缺补差是十分必要的,不但能实现课堂的有效性,而且还能提升课堂上的自我效能感,建立信心。

如男生X,一看书就坐立不安,很难静下心来预习,既然“看”和“读”对于他而言较为困难,我们就给他设计了“听”的任务。预习新课文时,无阅读困难的学生需要读三遍课文,而X则需要至少听两遍课文,再读两遍课文。同时,我们设计了“课前预学单”,如在学习课文《奇怪的大石头》时,我们给他设计了这样一份预学单(见表1,其中打星号的为选做题)。

通过“课前预习单”的介入,学生更快也更有信心地融入课堂。因为有了底气,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久而久之会逐渐缩短与其他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之间的差距。

(二)多感官阅读法的使用

多感官学习法是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的一种学习方法,即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用手去触摸,用眼去观察,用大脑去思考,让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活跃起来,可以弥补阅读困难学生某些认知能力的不足。

如男生Y有一定的汉字解码困难,在认读记个别生字时显得特别费力。以教学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中的生字“舞”为例,我们先让他先仔细观察这个字(视觉),然后听它的发音(听觉),接着临摹(触觉),最后书写(动觉)。在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后,“舞”这个字的模样便慢慢印刻在了他的脑海里。

再如在教学《翠鸟》第一段时,先让男生Y自由读“它的羽毛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然后,老师拿出准备好的材料――翠鸟的底稿,让他根据第一段的介绍,填上合适的颜色。完成后,再让个案介绍一下自己上好色的翠鸟。采用这样画一画、说一说的方式,他较为轻松地掌握了第一段的内容。

(三)有选择的课堂参与

在对阅读困难学生提供一对一辅导的同时,我们在大班教学中可以有选择性地给他们提供多种形式的课堂参与机会,如口语交际、看图说话、情景表演等。毕竟,部分阅读困难学生在口语表达等能力上并不存在那么明显的落后,甚至是擅长的,而这些能力也是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提升的,同时这个过程也会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或者说寻找到一些在语文课堂上的存在感。

如女生C是个有点任性却极爱表演的孩子,根据她的特点,我们在课文《陶罐与铁罐》分角色朗读时,让她来朗读铁罐的话。她虽然读起来不那么流畅,但是那语调和气势,可把那个骄傲自满、咄咄逼人的铁罐兄弟模仿得淋漓尽致,大家都不禁为她鼓起了掌,她脸上也扬起了自豪的笑容。这些来自外界的真诚赞扬和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对于在语文学习中常常受挫的阅读困难孩子而言是弥足珍贵的。

(四)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根据阅读困难学生的认知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

在字词识别层面,可尝试以下途径:巧用字理教学、激趣形象识字等。如我们在教学课文《惊弓之鸟》中的生字“雁”时,采用字理分析:里面的“隹”指鸟,单人旁指鸟飞时排成人字形,可不要写成燕子的“燕”。再如课文《燕子》中的生字“尖”的教学:由小、大两个部分组成,字义即为上小下大的东西,同时出示相应图片。

在阅读理解层面,以记叙文体课文为例,我们尝试用故事结构教学,即用视觉图方式呈现故事中的重要元素,个案可随时掌握故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如学习记叙文《爬天都峰》时,我们给了个案这张故事结构图(见图1),让其在自由读课文的同时,结合图说一说故事的各个要素。针对阅读困难学生认知上的特点,这样视觉化的图示显得结构清晰、生动有趣。已有许多研究表明,故事结构教学能有效提升阅读困难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语重述和写作能力等。

二、辅导策略实施过程中的注意点

在对阅读困难学生进行个别化辅导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我还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润物无声,注意干预隐蔽性

正如其他许多名词的提出,“阅读困难”提出是为了给定一个统一明确的标识,让教师可以集中资源去更系统地认识该现象,并采取相应的有效应对策略,但绝不是为了给孩子“贴标签”。

(二)积极关注,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只要我们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一定能找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而对阅读困难学生优点的肯定往往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和自尊。

(三)有的放矢,针对特点定策略

我们在辅导过程中,要根据阅读困难学生的认知、行为、情绪等特点,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如有的个案只在汉字解码层面存在困难,不识字,但如果读给他听却能较好理解;有的还伴随着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厌学等问题。

(四)循序渐进,设置阶段性目标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实践 和谐 课堂

当前,在演绎、言说新课程语言的实践中,存在着两种弊端,一种是旧瓶装新酒,换汤不换药;一种是新瓶无酒,有汤无药。前者是对新课程的歪曲,后者表现为对新课程的无作为,而这都源于没有建立新的相应的教学方式、生活形态。据此,笔者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力图通过记录教师课堂教学场景和案例的剖析研讨,分析课程从独立存在的知识转化为个人经验的历程,追寻符合《课标》理念的有效教学行为,氤氲和谐、系统化、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氛围,以期收获新课程的精彩。

一、目标与过程――共存期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那如何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呢?该如何实施语文教学呢?对这两个问题的预期,就是学习目标和过程。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目标即想达到的境界或目的;过程即事情进行或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由此,教师应读透文本,预制目标,提升课堂对话品质。笔者试以浙教版六年制第八册《登山》两次实践案例进行阐述。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方向――教学目标的问题,尝试一根据目标采用线型结构设计,表面上看,教学设计流畅,突出对语句的朗读体会、揣摩和品读,但 “情趣是认识的前提,教学过程离不开良好的情感的参与,否则不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尝试一教学环节虽环环紧扣,但显得机械,缺少应有的情趣和生命力。

尝试二围绕教学目标采用问题梳理来引导,在教学流程中突出两点:一是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借助课件探究小路的危险,诱发学生的生活体验,感受山路之险;二是问题情境,通过探究“列宁第一次是怎么走过这条小路”和“第二次为什么还走小路”为话题展开辩论,同时借“写”把列宁“毅然”走过的情景写具体,落实“借助课文重点句子,学习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体悟列宁自觉锻炼意志”的教学目标,“把学习理解、学习表达统一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王雷英)。

由此,我们可以说: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将使课堂的过程显得更为充分,同时课堂应该是目标与过程相互依存的落脚点,是实现语文情趣与扎实双赢的大舞台。

二、预设与生成――共栖绿洲

“凡事预则立,”预设是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有效落实的保障。《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预设要关注生命体,适应各类学生的需求――做不止一种的预设,而这恰是有效生成的基础。“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显成效的学习时刻”(盖耶)。笔者以《惊弓之鸟》两则教例进行分析。

在A教师构思的教学预设中,突出的是如何使教学环节组合得环环相扣、无懈可击。然而,严密设计的结果是学生急匆匆地跟着老师跑,几乎没有了自主学习的时空,生成也就没有了时空。在B教师的教学预设中,体现的是如何让“教”更好地适应“学”的需要,怎样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以简约的导入,以认识更羸为主线生发,留足随机生成的时空,体现预设流程和生成需要。在学习“更羸是有名的射箭能手”中,教师紧扣“能手”的意思,在追问“能手”的“过程中”落实认识能手的“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认同,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既要感悟人文内涵,又要感悟语言规律”的要求。从某个角度讲,充分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从来就不是对立的。

三、本体与“综合”――共性合作

“语言是语文学科的本体”,“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等语言的描述,道出了语文学科责无旁贷的任务是学习语言,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在小学教材中有许多科普选文,在教学这类选文时,教师挖掘科普性文章综合性特点的同时,应重点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凸现个性阅读,构建“潜心会文,积极语言实践”的“学习主题”。如果教学为突出“综合”仅体现科学情意目标,忽视语言实践,不仅是教学上的一种缺憾,而且也是对语文教材资源的一种浪费。如《新型玻璃》介绍几种新型玻璃,文中“也许……不是……而是”、“即使……仍然”等字里行间显现的各种形象和情感,是引导学生感悟生动、准确的语言,体悟情、理的好载体。故此笔者以共性整合的观点进行如下设计:

1.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拼读注音的生字和朗读课文,理解企图、安然无恙、藕断丝连等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2)对描写新型玻璃的语言材料进行重组,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语言表达的规律,培养做生活的有心人。

2.教学流程:

(1)联系生活导入――有境。

(2)熟读文本感知――有效。

①读正确:自由读课文,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字、词语划出来,并试着解决它。

②读流利:自由练读,同桌互助,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字、词语与同桌交流,并试着解决它。

③读中悟:分组分段朗读,课文介绍的这些新型玻璃分别有什么特点?

相机落实:词句:企图也许……不是……而是

安然无恙藕断丝连即使……仍然(这种写法叫新旧对比)

却 尽管……还是消除

④读中“解”:这些新型玻璃解决了普通玻璃存在哪些问题?

人们发现玻璃 _____,发明了_____,把它用_____。

(3)情节冲突再现――有法

(4)课后设计拓展――有度

语文课程不仅是文本的课程,还依赖教师对学科本体教学资源敏锐的发现、整合和运用,更是一种“共性体验的课程”。

四、形式与“指向”――共情磁场

“课堂是一个多层面动态生成的师生交往场”,进行语文实践离不开双向互动的语言。因此,在课堂这一师生智慧演绎场中,教师对课堂信息指令理解、把握和处理,不但直接显现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学观念、教学基本功,而且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成效。现以《亡羊补牢》教学片段进行分析:

师导入:请同学再读课文,找一找意思深刻的句子,小组讨论你对那句话最有感受?

以下是笔者聆听学生小组讨论的课堂记录:

小组长说:你想出来了没有?快点说。

生1:我们先分段读,2个人一起读。

生2插嘴:要读得生动。

生3:为什么要读得生动?

生2:表情“怏怏”,跑到组长后面。

小组自由读;

小组反馈读:

生4:读。

组员齐纠错:“结结实实”读错了;“牢”读错了……

小组讨论:

生5:这篇按照总写;

生6插嘴:真笨,按照总分总顺序写的。

生7:这两段读起来好象一样的。

这样5分钟自主合作学习的场景结束了。但我们应该思考:“语文课既然主要是技能课,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老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此教学片段整整5分钟,教师期望将个体的学习体验转换为大家的学习资源。但我们发现,学生的讨论不着边际,效率低下不言而喻。故此,有必要指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指令指向的有效性需要进行适当的规范与训练。因为,有了形式的保障,指向的节奏才会合拍,把学习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自己“生产”知识,产生刻骨铭心的爱才有可能。

五、“经营”与“熏陶”――共筑“家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堂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因为只有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投入,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这样家园似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的经营和教学环境的熏陶。笔者试以特级教师卢雁红《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片断来说明这种生命涌动和成长的课堂构建。

出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改成一首诗)

师:到处都是血迹,从头到脚,这就是父亲。当你想到这些时,你就会问自己父亲怎么会变成这样,在这三十六小时会发生哪些触目惊心的场面,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看到什么?

生:他挖到瓦砾时,手会被扎破。

生:到处都是小孩的尸体。

师:当父亲在挖出一具尸体的一刹那,他会想什么?

生:这会不会是我儿子呀?

师:他会怎样?

生:浑身冰凉。

生:浑身发抖。

师:对,不是我的儿子,不是我的阿曼达,我的阿曼达还在等我,于是抹掉眼角的泪光继续挖。这位父亲就是这样,不断地在痛苦煎熬中继续挖。你会怎样读?

生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

师:很好,我听到你们有感觉了。我请一位同学来读。

生读。

师:读得真好。这是饱含着血泪的情啊,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这样一份令人心痛的爱啊,我们一起来读读。

师生:他挖了8小时,12小时……

师:这位可怜的父亲,左肩扛着肉体的伤痛,右肩扛着精神的压力,是什么力量支持他这样做?

生:是爱的力量。

师:讲得好,还有吗?

生:是他对儿子讲的一句话。

师:什么话?

生: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跟你在一起。

师:当父亲看到漂亮的三层教学楼,悲痛欲绝的时候,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

生读。(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和你在一起)

师:当他一次一次想放弃的时候,回想在他耳边的时候还是这句话。

生读。(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和你在一起)

师:当他伤痕累累就要倒下,给他力量的还是这句话。

生读。(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和你在一起)

师:这句话让父亲成为一座大山,这首诗也是大山的写照,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读这首诗

生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

卢老师抓住“他挖了8小时,12小时……”这个关键的画面,营造故事发生的情境。通过引导语(“在这三十六小时会发生哪些触目惊心的场面,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看到什么?”)、追问语(“当父亲在挖出一具尸体的一刹那,他会想什么?”)、烘托语和学生的想象共同经营课堂基调,打造“学习共同体”的熏陶氛围,引导孩子进一步审视“是什么力量支持他这样做?”,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人物的处境,补充了文本的空白,有效地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解决学生生活实际与课文相距较远的困难。父亲的高大形象逐渐由学生的眼中,自然过渡到脑中,继而镌刻在学生的心中。

摇摆者,顾左盼右,非此即彼。在新名词不断冲击我们眼球的时候,茫然或迷失语文的自我;和谐者,配合适当、协调,追寻生态。当我们热闹地讨论语文的性质时,我们是否也应该思辩地关注教学理念到教学行为的转化行动,锤炼教学“节点”的有效性,营造适当、协调的课堂双边互动,以促进语文教学改革迈向扎实、朴实、真实之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