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产业扶贫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是派驻洄水镇联沟村的驻村第一书记xx,如何做好驻村第一书记,根据我的工作职责和近4年的驻村工作经验,具体谈一谈自己的工作经验。
一、摸清实情,坦诚交流是当好第一书记的基础
对于农村工作经验,在这点上,自己说实话有一个硬伤,因为自己从参加工作,就一直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对如何做好农村工作、如何处理三农事务,没有任何经验。怎样把工作做好,做到“既能尽快进入角色,积极发挥作用,又不为基层添乱”。说实话,当时自己很是摸索的不少时间,还是当时自己的一个领导指点了我,说多看、多想、多问、多做、少说,向身边的村干部学习,向身边的乡镇干部请教,把村子当故乡,把村民当亲人,真诚谈心交朋友。通过与村干部交流谈心,通过走访老党员、老干部、困难户,迅速了解了村级班子状况和村里的基本情况,为自己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走访村民家庭,了解了农户基本情况,很快熟悉了村情,摸清了现状,了解了需要。淳朴的村民觉得我平和、务实、好交往,不像干部像朋友,从心里接纳了我,很多心里话也都愿意跟我说,我工作起来也得心应手。
二、真心投入,作风扎实是当好第一书记的前提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首先要充满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奋发有为的热情,把进村入户,参与村级事务作为学习农村经验的机会,作为磨练意志、锤炼党性、增长才干的途径。当好“第一书记”,必须脚踏实地、耐住性子,既不能急于求成而做表面文章,也不能好高骛远而忽视群众疾苦,要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当成大事、要事来抓,不畏艰难,主动进村入户走访调研,深入查找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及基层组织建设的问题,敢于直面群众中的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努力为任职村的发展找突破口。
三、集思广益,团结协作是当好第一书记的途径
农村工作事务性强,涉及面广,接触面宽。要开展工作,单靠我自己是肯定不行的,必须想方设法取得村干部的支持,将村上的老党员、村组干部有机结合起来,调动“村支两委”和村民群众的积极性。交往中注重把位置摆正,把关系处好;工作中注重广泛讨论,集思广益。既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发挥引导、示范和协调作用,又注重把握方式方法,不过多参与村里具体事务,多提出和理化的建议,形成融洽和谐的工作关系。驻村扶贫工作是琐碎的,也是忙碌的。既有基层党建和村级管理方面的理论学习、村务公开、创先争优、党员发展等内容,又有农民致富和农村发展方面的知识技术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培育致富项目、新民风建设等内容,既有服务群众和解决问题方面的、建设农家书屋、文体健身、道路配套设施等内容,又有农村稳定和文明和谐方面的编制村规民约、开展法制教育、环境卫生整治、评选新民风先进个人等内容。自己只有按照工作目标,列出时间节点,一项一项抓好落实。
四、履行职责,真抓实干是当好第一书记的关键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一个干。“第一书记”要赢得群众,只有通过实际行动,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问题,才能真正和群众建立“鱼水之情”,也才不枉驻村初衷。“第一书记”要把服务群众作为“第一宗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有效解决农民行路难、饮水难、住房难、上学难、就业难、活动难等突出问题。同时开展好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帮助查找和解决影响农村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及时做好矛盾疏导和化解工作,努力做到“大事小事不出村”。
五、少说多做,理清思路是当好第一书记的根基
我所在的联沟村,现在是紫阳县35个深度贫困村之一,山大人稀,贫困面积大,到现在全村8个村民小组,目前还有4个村民小组至今没有通路。联沟村村在2015年至2016年属于洄水镇的后进村,村级班子存在“懒、散、软”的问题,全村产业发展滞后,矛盾纠纷多。可以说,刚到村上困难重重,一个不懂农村工作的我,加一个“懒、散、软”的村班子,再加一个没有特色产业的村,三个相加基本等于零。不懂农村工作的我可以学,班子存在问题可以改,没有产业可以发展。从2015年开始,联沟村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的。近3年,我们村紧紧围绕洄水镇党委、政府制定的“百亩流水鱼塘、千亩特色冬桃、万亩富硒茶叶”的农业发展思路。兴茶叶、种魔芋、搞养蜂、栽冬桃,截止到现在已经有冬桃、魔芋两个县级产业园区,目前正在申报第三个县级产业园区。特别是在2017年,村上的产业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福禧果业有限公司。并以该公司为龙头,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规模种植、统一管理销售,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经营。计划三年内在联沟村发展冬桃2000亩,年产值达到1300万元。目前园区已种植冬桃1000亩,2019年计划再发展1000亩,并将建成800平方米气调库,600平方米生产厂房,1200平方米民俗旅游度假山庄。通过企业带动,着力打造陕西冬桃第一村。同时,配套发展生态旅游和养蜂产业,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在重视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通过土地流转、劳动用工、资金入股分红、种植冬桃、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带动贫困户发展增收。具体做法是:一是公司流转土地1000亩,农户年收益在10万元;二是公司与我村50户贫困户签订固定务工协议,年用工量5000千人次以上,年支付工资在70万元左右,人均增收1.2万元以上。三是通过资金入股分红,我村100户贫困户每年每户可收益500元左右。四是企业组织发动村民种植冬桃1000亩,企业与农户签订长期合作合同,由企业垫付树苗、肥料等资金,并负责技术培训和统一销售,到冬桃丰产时,村民每亩可收益2万元以上。
——效益农业快速发展,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全县初步形成了以杨梅、蜜梨为主的水果产业,以高山蔬菜为主的无公害蔬菜产业,以某县鸡为特色的畜禽产业,以有机茶为主的茶叶产业。建成商品林基地*多万亩,经济林基地*万亩,蔬菜瓜果类基地*万亩,黄姜基地*万亩,某县鸡饲养量3__万羽,生态农业示范点*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个。*个农产品注册了商标,22只农产品被评为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绿色农产品,并在各级农业博览会上获奖。在今年的浙江省农业博览会上,我县又有*只农产品获得金奖。并被评为“中国杨梅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
——“十村示范、百村整治”顺利开展。今年创建了*个示范村(周岩头村)、*个整治村(安洲街道西灿村、南峰街道黄坦树村、横溪下街村、高迁下屋村、下各西六村)。建成省级文明村1个、市级文明村*个、县级文明村*个,全县规划*年内整治*个行政村已有*个村全面启动建设。
——下山脱贫步伐加快,劳务输出不断扩大。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元以下的村由*个减少至*个,收入*元的贫困人口由*人减少至*人。建立了*多亩的浙江省中心镇脱贫试验区,建成移民点*个,*户*人落户新移民点,圆满完成省市下达的指标。目前,全县高山移民*多人,移民点*个,其中*镇接纳移民*多人,接纳人数居全省之首。劳务输出人员近*万人,从事油漆经销、“三废银”回收、服装干洗等各种行业,并涌现了许多特色劳务队伍和专业村,每年能赚回*余亿元,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渠道之一。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环境条件明显改善。完成52座病险山塘水库除险工作,完成标准农田建设*万亩,新增耕地*4万亩。下岸水库基本建成并于3月26日正式下闸蓄水。列入全省“千库保安”工程计划的4座水库已全面动工。“河道整治”和“百水饮水工程”深入开展,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全县累计完成水利投资*万元,投工*万工,完成土石方*万方。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立足农民增收,着力优化农业结构
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这一目标,坚持以优质化、产业化、市场化为方向,牢固树立“立足生态求发展、围绕特色做文章”的思想,树立“能吃的食品都是粮食”和“什么效益好就种什么、养什么”的观念,以帮助农民解决“种什么、养什么、怎么种、怎么养、怎么卖、卖哪里”三个问题为重点,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大力实施种子种苗工程,积极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生产,不断壮大黄姜、高山蔬菜等特色主导产业,逐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并于8月份在全县范围初步划定了*个绿色农业保护区。启动官路镇千亩花木基地建设,实现“百里杨梅长廊”合龙,发展某县三黄鸡和三元杂交猪等畜禽养殖,以开发休闲渔业为重点,发展淡水养殖。
二、立足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着力发展龙型经济
运用工业理论,依托产加销结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一是修订完善《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兑现原来优惠政策,安排4__万农业产业化专项扶持基金,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二是对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实行创办生态农业示范点制度,对办点示范作用明显、工作成绩显著的领导实行表彰和奖励,办点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并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三是按照“大小龙头一齐上、新老企业一齐抓、内外力量一齐用、公私模式一齐要、企户利益一齐顾”的“五个一”发展战略,发展壮大某县种鸡场、多美自然食品厂、番薯面(条)加工厂等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全县92家农业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对原有*家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致富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评估,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重新复核命名*家符合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淘汰*家企业;另外新涌现的*家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产品购销企业也被命名为农业龙头企业。四是大力扶持培育各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今年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至年底共有*家。其中广度乡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被列为全省示范性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和全国*个农村专业合作社之一。加快本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特别是县果品批发市场建设,到年底,共建成各类批发市场、交易市场*家。五是逐步完善农业投入机制建设。专门出台文件,鼓励机关部门及干部职工以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组织。积极开展 招商引资,今年引进两家企业:白塔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和某县乳业有限公司,争取到县外挂钩结对单位扶贫资金*万元。六是通过“政府抓展销、企业搞联销、市场促营销、农民跑贩销”等多种途径,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扩大市场空间。组织评选杨梅仙子、“九峰杯”十大精品杨梅活动,组织参加浙江省农博会,扩大我县农产品知名度。
三、切实抓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促进农村新社区建设
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后,我县高度重视,把此项工作作为某县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及时召开县四套班子领导会议,专门成立某县“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和调查研究组,召开全县“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作会议,全面部署该项工作。按照“全面规划、分类整治、分布实施、整体推进”的思路,制定村庄分类整治实施办法,完善下山移民政策,设立专项奖励资金,简化审批手续,与道路硬化、土地整理、标准农田建设等结合,编制四个整治规划:县域的城镇、中心村布局规划,乡镇的村庄布局规划,高山深山村迁移规划,单个村庄的修建性详规四个规划。实行四种整治方式:镇区、中心村的集聚式改建、撤并整治村的拆迁式联建、古村居的保护式修建、高山深山和偏僻村的移民式迁建。积极创建四大经济板块:县域中心经济板块、下各工业型经济板块、白塔旅游观光型经济板块、横溪生态环保型经济板块,全面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全面实施欠发达乡村奔小康工程
把欠发达乡镇奔小康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主题,制定《某县扶贫开发规划(2__3-2__5)》,全面抓好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以安岭、溪港、湫山、淡竹、广度、上张6个乡镇列入省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这一有利时机,及时召开全县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作会议。与安岭、溪港、湫山、淡竹、上张6个欠发达乡签定“欠发达乡村奔小康工程责任状”;争取增加县级财政扶贫资金,从原来的15*万元增至25*万元。狠抓开发式扶贫,继续实施“结对帮扶”工程,落实结对帮扶政策,县内税收入库前1__名的重点企业、部分经济强村和有关部门共177个单位与6个欠发达乡164个行政村进行挂钩结对,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制定脱贫计划。广泛开展贫困村干部群众实用技术培训,增强贫困地区自我造血功能。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量力而行、分步实施”,有计划、分批次、分层次推进高山移民工作,落实高山移民优惠政策,实现异/,!/地脱贫。科技扶贫力度加大,着力抓好农科教结合,大力开展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工程。今年,共举办培训班*期,讲座*次,受训人员达到*万人次,并与省农业广播学校联合开办扶贫班,着重培养欠发达乡镇的种植大户,发挥其科技带头人作用。
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以城市防洪、清水河道、千库保安、百村引水四大工程为重点,加强水利建设,全面完成下岸水库主体工程建设,确保下岸电站交付使用。重点抓好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完成前期工程盂溪出口8__米防洪堤,一期工程永安溪左岸*米防洪堤。切实加强防汛防旱工作,抓好1__座病险山塘水库除险加固,扎实开展“百库保安”工程和“河道整治”工程,大力实施“百村饮水工程”,计划投资884万元,建设1*4处饮用水工程,基本解决农村饮用水问题。推进2__亩农业观光园区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建设,加快双庙乡中央溪农业园区综合开发。加强生态公益林、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小区建设,大力抓好春节、元宵节期间森林防火工作,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六、深化农村改革,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
立足农业综合开发,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扶持政策,促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做好二轮土地承包扫尾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坚决查处违规案件,确保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目前,我县面向农民的只有农业税和村公益事业资金,合计*万元,减少了*万元,农民人均税费从*元减少至*9元,各项指标均比改革前降低*。全面推行会计委托制,全县有*个村签定了委托协议,实现清帐理财,并办理财务移交结手续。推进最低生活保障规范化建设,确定最低生活保障年人均*元,实施全县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保证供养率在*以上,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各类激励机制,帮助拓宽科技服务范围、更新农技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措施,激发科技队伍活力,提高科技服务水平,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
七、深入调研,当好政府参谋,进一步理清农业发展思路。
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后,针对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围绕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我们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系列调研活动,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一是组织开展《充分发挥生态优势,精心打造绿色农业》、《提升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调查和思考》以及《当前的三农政策及加入WTO后对农业的影响和对策》三课题调研,摸清了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思考性建议和意见。二是拓宽工作思路,转变调研方式,分别与县府办、县委办联合开展《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的对策研究》和《如何破解我县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瓶颈问题》课题调研。由于及时提供给县委县政府有关我县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的相关数据和材料,保证了县委县政府科学地确定今年的农业经济指标要求:第一产增加值*亿元,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增长*。
八、整合部门力量,加强作风建设
根据我县县委统一部署,着力开展十六大主题教育活动和树立“新形象、推动新发展”专题廉政教育,扎实开展以“案件调处月”活动为重点的“领导干部下访工作制度”,以“落实月”活动为重点的领导蹲点现场办公制度,以“蹲点访民情、心系老百姓”活动为重点的机关干部下乡驻村帮扶制度。并根据部门自身实际,开展“党员干部挂场联企活动”和“争做发展绿色农业带头人”活动,落实绿色农业发展、服务和指导工作,推进我县绿色农业发展。认真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局党组始终把抓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全员综合素质作为工作重点,在理论学习上做到五有:有充分的时间保证。确定每周一晚上为集中学习日,下属支部根据自身工作特点,每月学习不少于4次;有专人负责召集和准备,提前布置好学习场所,准备好学习材料;有学习计划和制度;有丰富的学习内容;有学习发言交流和心得体会,每个党员结合实际付诸文字。在干部职工业务水平提高上,结合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自办、联办和开通视频等形式组织各类培训班5期,对2__多名技术人员和党员干部进行农产品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管理、生态农业建设等方面知识的培训,提高部门服务水平。加强普法教育。结合农业两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月活动,在全系统开展“四五”普法宣传和教育,动员干部职工学法、知法、守法,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开展农业服务、依法保护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
2__5年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
明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农民增收为主题,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拉长产业链,创新农业科技体系,把握“十村示范、百村整治”重点工作,大力推进“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努力实现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根据这一思路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一是按照大产业、大发展的要求,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继续抓好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高山蔬菜种植面积力争达到*万亩,黄姜种植面积确保*万亩、力争*万亩。加大某县鸡保种育种工作力度,扩大某县鸡养殖,确保某县鸡饲养*万羽、力争*万羽并继续推行山坡地、果园放养的生态饲养模式。发展三元杂交猪等瘦肉型生猪生产,着重抓好秦洲养殖有限公司等规模养猪场建设,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淡水养殖。拓宽临石线百里杨梅长廊工程,启动东仙线、仙清线杨梅长廊建设工程,推进*万亩杨梅基地和*万亩蜜梨基地建设。加大林业综合开发力度,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绿化造林任务。抓好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森林生态旅游休闲基地建设和官路千亩花卉苗木基地建设。二是按巩固发展并重、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内引外联,一手抓某县种鸡场、多美自然食品厂、番薯条(面)加工厂等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巩固壮大,加快林果市场体系建设;一手抓新兴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培育,形成“龙头企业 农户 基地”的新模式。将大宗农产品加工、特色农产品加工和旅游产品加工结合起来,实现三者并举的新格局。三是加大对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力度,引导更多农民参加农产品长途贩运队伍,积极发挥农产品购销协会作用,搞好信息服务工作,切实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和千变万化大市场对接问题,增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竞争能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
二、认真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
一是全面启动“农民素质工程”。根据市场需求、农民需求,结合本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培训,重点做好失土农民和欠发达乡村农民的技能培训,建立“订单培育、政府买单”的培训机制。明年将以各种形式搞活农民培训。①实行订单培训。与杭州、宁波有关单位联手,签定用工协议,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输送技术工人。②开展学历培训。主要是继续办好扶贫班,扩大扶贫班影响。二是大力推广科技生产技术,尤其是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明年计划在各乡镇开展多点次试验示范,将其作为今后无公害稻米生产、绿色农业生产的一项有效措施,并在全县范围推广1万亩次。三是加大良种推广、新品种引试力度,继续抓好浙江省粮油种子工程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四是继续办好农业与科技专栏,丰富和充实相关内容,为全县农民提供实实在在的科技信息服务。
三、以“十村示范、百村整治”为重点,切实改善农民居住环境
以《浙江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为指导,坚持城乡联动、同步发展,按照“围绕中心村、撤并自然村、改造空心村、迁移高山村、建设新农村”的思路,强化农村环境改善、村庄整治和新农村建设。全面抓好全县“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建设工作,2__4年力争完成2*个整治村,建成两个示范村。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和社区服务业,着力改善农村环境,努力达到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的标准,建设农村新社区,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
四、大力推进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加快下山移民易地 脱贫
加快下山脱贫工作进程。把下山移民与城镇化、工业化、土地整理结合起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明年将以县下山脱贫区、乡镇下山脱贫点为依托,计划完成下山移民7__户。同时做好接对帮扶联络协调工作,开展扶贫开发干部分层次培训,加强科技扶持力度,并根据欠发达乡镇资源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抓农业开发项目,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管理督查,建立扶贫档案管理制度,完善档案积累。
产业扶贫 鼓起农民“钱袋子”
平顺县农委主任宋爱民
近年来,平顺县立足地理环境特点和生态优势,围绕脱贫谋全局,依托产业抓脱贫,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全力推进中药材、休闲农业、设施蔬菜三大特色产业和马铃薯、旱地西红柿、核桃、花椒等传统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脱贫攻坚工作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全链条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在推进标准化种植方面,着重在构建试验、示范、辐射推广相结合的中药材种植体系上下功夫,建立试验基地500余亩,种植党参、黄芩、黄芪、柴胡、桔梗等73个品种,推广种植10个品种共2万多亩。在提高组织化程度方面,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引进和扶持中药材企业与合作社发展壮大。目前,全县中药材加工企业达到14家,专业合作社达到172家。在健全营销体系方面,建立了“1部、10站、50个联系点”的中药材网格化收购体系。同时,采取电子商务“互联网+”模式,网上销售1500多万元。在实现规模化仓储方面,振东集团中药材加工仓储基地,建筑面积36715平方米,仓储能力达到2万吨,是全国四大仓储基地之一。目前已仓储各类药材7千余吨。在加快加工特色化方面,先后引进了振东集团、长治欣玉等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培育壮大了振中绿色、卧虎山、森宇玺等本地中药材企业,在中药材产品研发上下功夫,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振东集团全国最先进的青翘加工一体化设备已投入使用,破壳机、切片机等加工设备已运行,可日加工药材30吨,日产值达100余万元。我县还研发生产了潞党参口服液、党参茶、党参脯、连翘茶等相关产品。2017年全县中药材面积达到50.34万亩,种植户达到2万户,其中贫困户4000余户、贫困人口1.2万人,中药材总收入达到2.072亿元,带动全县农民人均中药材收入达到1546元;
二是突出优势发展休闲农业。我们立足优越自然条件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全县已发展工艺品加工、编织、农家旅社、写生基地等特色农业旅游村30多个,85个村庄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岳家寨、神龙湾、黄花、豆峪、蟒岩等11个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神龙湾、白杨坡等先后被命名为历史名村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平顺县2017年被国家农业部和旅游局命名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县乡村旅游服务行业从业贫困人口达5700人,发展农副土特产品加工企业6家、旅游纪念品开发企业6家、旅游购物摊点达到200余个,辐射带动500余户,3000余人增收致富。
三是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和传统农业发展。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政策为驱动,积极响应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理念,立足实际,引导企业、合作社、农户积极发展对光热要求较少和用水量较少的食用菌设施农业。2017年种植食用菌420万棒,产量达到3360吨,产值达到2200万元;设施蔬菜大棚达到800个,年生产总值达到2500万元,带动1500多个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人均年收入1万元以上,其中有1000余户贫困户从中直接受益。同时,依托脱毒马铃薯、旱地西红柿、优质核桃、大红袍花椒等传统产业,创建四大产业示范园区,形成了村有产业、户有项目的发展格局,为农民增收致富拓宽了渠道。
打造产业园区集群 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襄垣县农委主任王德宏
襄垣县是农业大县、产粮大县、经济强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县,是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县。2017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54亿公斤;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3641元;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完成19.2亿元。近年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建设现代农业和绿色农业为目标,以工业化的理念办农业,用工业化的思路发展农业,把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作为推动农业结构转型升级,辐射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兴产业、强科技、夯基础、促发展,着力打造基础设施完备、特色产业突出、生态环境优良、科技应用优先、服务体系健全、增收效益显著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全县建成省级农业产业园3个、市级农业产业园5个、县级农业产业园10个、乡级农业产业园13个,电子商务15家。累计建成设施蔬菜、干鲜水果、油用牡丹、中天玫瑰、中药材种植、手工挂面、食用菌生产、生猪养殖等特色产业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园42个,核心区示范面积达到2万多亩,辐射带动面积20万亩以上。
一、突出培育优势产业,壮大农业龙头支撑
发挥农业产业园龙头带动作用,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林盛果业是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山西省“513”重点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种苗繁育、基地种植、饮品研发、生产销售,福梨岛休闲观光三产融合的新型现代农业企业。园区规划面积3500亩,其中核心区1500亩,旅游功能区1200亩,示范种植区2000亩,辐射带动全县种植以晚秋黄梨为主的水果产业2万亩以上。以宝通园、鑫源祥、利普合作社等为代表的标准化设施蔬菜园区成为我县建设典型,辐射全县设施蔬菜种植4.5万亩,露地蔬菜2.3万亩。配套建设育苗连栋大棚7座、大型冷库5处、批发市场3处、规模物流及销售点20个。祺欣油脂牡丹农业产业园由潞安集团投资兴建设,园区规划面积3000亩,油脂牡丹具有多种效益,可以榨油,可以入药,经济效益显著,襄垣县已列为重点产业扶持,现已发展15000余亩。
挖掘农业产业园潜力优势,着力打造农字号企业品牌。林盛果业新上的15万吨果蔬深加工生产线全部投产,年生产“晋襄林盛”林盛果缘系列饮品5万吨,并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成功上市。 天下襄公司新上拥有7.5万吨等级面粉生产线、5000吨等级营养面粉和年产200万斤手工挂面生产线,涵盖全县13个手工挂面生产基地,“仙堂山”面粉荣获山西省著名商标,“襄垣手工挂面”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山窝窝农牧公司是一家以畜禽养殖、特色种植、饲料加工、有机生物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养殖企业,拥有蛋鸡20万只,年产鸡蛋600万公斤,“鸡满坡”系列土鸡蛋获得山西省著名商标,并延伸了山窝窝连锁超市公司,拥有1200㎡配送中心1个,500㎡恒温库1座,自营超市5个,社区首批加盟店10个,农家拟加盟店15个。准备新上贸物流配送中心,建立电商24小时物流配送平台。我县“林盛果缘”、“张林梨王”、“手工挂面”、“山窝窝虫草鸡蛋”、“周王锦”粉条、“孔家醋业”等一批知名农产品品牌脱颖而出。
延伸农业产业园发展链条、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依托仙堂山、后湾水库、东湖等旅游景区和特色农业产业园,均以各自产业特色优势,不断延伸发展链条,带动区域性旅游、农耕体验、观光采摘、休闲庄园等多种形式的特色产业发展。林盛的休闲观光、祺欣的牡丹观赏、宝达的葡萄采摘、源生的野外体验、特卡尔的夏令营活动,有力的促进了农业产业园的发展壮大,初步形成了“资金向园区、土地向业主、产品向企业、农民向工人”集中的格局, 起到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给农民做示范,让农民有钱赚带动效应,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社会受益,促进了一产、二产、三产的融合发展。
二、突出基础建设,完善产业功能配套
围绕产业园发展需要,突出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林盛果业投资1.2亿元,建设了连栋温室大棚4栋、日光大棚10个、水产养殖4.5万㎡、育苗基地100亩、博士工作站㎡。二期工程规划水系4.5万㎡、餐饮住宿2000㎡及老郎庙、采摘区、梨园岛、桃园岛等工程。天下襄建成农副产品交易厅300㎡、粮油交易厅160㎡,成立了全指标食品化验所、手工挂面研发中心;同时正在规划建设集文化遗产、农事体验、生态美食为一体的绿色生活体验园。设施蔬菜园区按照标准园“五化”要求,完善了水电路建设,增设了防虫网、杀虫灯、诱虫板和水肥一体化等绿色防控设施等等。各类产业园区的功能完善配套,促进了产业园区的提档升级。
三、突出土地流转,推进产业化经营一是着力搭建土地流转平台
成立了县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组建了乡镇土地管理服务中心和土地流转服务站,制定了土地流转程序,促进土地合理有序流转。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通过转包、出租、置换、转让、入股等形式,农业园区实现流转土地1.5万余亩,带动发展特色产业4万余亩。加快产业化经营。坚持龙头企业建基地,采取“公司+业主+基地”的形式,引进业主和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建园创业,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有效推进了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
四、突出机制创新,增强园区发展后劲
积极创新园区多元投入机制。全县出台了《推进农业产业化扶持办法》、《推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措施》、《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若干意见》、《推进“一县一业”发展水果产业扶持办法》,县财政每年拿出3000万元资金对农业产业园和特色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同时整合各类涉农资金,为建设企业提供“三通一平”,从土地流转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减轻企业负担,吸引社会投资,合力推进园区建设。
五、突出督查督办,快速推进园区建设
县委成立了农业产业化领导组,统筹协调,各司其责,跟踪服务。严格效能问责。将园区建设任务细化项目,倒排工期,把项目落实到每周,进度明确到每天,对工作不力的实行责任倒查和追责问责。定期督查督办。把园区建设纳入年度工作目标,与相关部门和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年终实行单项考核,确保了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力度大、进度快、效果好。
大力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
沁县农委主任魏志刚
近年来,沁县坚持以国家有机标准为准绳,以优越的自然资源为载体,持续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国家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开启了沁县现代农业发展新征程。沁县先后获得了国家质检总局命名的“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农业部命名的“沁州黄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 “沁州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沁州黄小米种植系统入选2017年中国农业文化遗产”。
全县19个单位认证的25万亩有机基地和小米、玉米、蔬菜、薯类、豆类、核桃、桑葚茶、桑葚酒8大类34个品种获国家认监委有机农产品认证。广州新联盟食品公司和美和居公司已经与次村常庆公司达成协议,68600斤有机小米和有机红薯已经在广州进行试运营。为全面提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创建水平,全力打造绿色农业示范高地,我们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是坚决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硬仗。加快建设农资监管信息平台、社会诚信平台,建成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溯源系统,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启动开展区域内农产品安全的快速检测、日常监测,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二是构建有机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宣传、培训和示范引导,指导农民科学种养和生产加工主体按标准进行生产和管理。实行档案化管理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组织生产企业建立种植档案,通过农户编码系统、生产管理档案、农产品生产经营记录,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全面实行企业自检、部门抽检、上市必检制度。建立健全标签识别、进货索证、场内公示、销售台账、责任追究等制度。加强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工作。严厉打击超期、超范围使用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和假冒、伪造有机产品认证标志等违规行为。全力打造有机产品营销体系。通过加强营销宣传、创建特色品牌、构建直销网络等方式,全面拓展有机产品市场领域,努力提高有机产品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
发挥区位优势 创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镇
屯留县丰宜镇党委书记刘艳丽
近年来,丰宜镇把农业标准化生产作为全镇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总抓手,以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业产业绿色发展、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
一是发挥区位优势,推行标准化生产发展。丰宜镇地处县域西南,距县城约20公里,国土面积48.9平方公里。年均气温10℃,年降水量540毫米,无霜期160天,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周边及辖区内没有工矿企业,无任何工业污染。全镇14个行政村,农户3151户,人口10039人,耕地面积22446亩,是屯留县的优质玉米种植基地,也零星种植有谷类、薯类、豆类等农作物。岚河水穿境而过,石泉水库水域面积约130余亩,水利设施配套齐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丰宜镇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天然基础。
利用昨天一天的时间,我们对区政府和各镇街实施的重点项目进行了现场观摩,共参观项目28个。这些项目既有工业项目,也有农牧业、服务业项目;既有生态和基础建设项目,也有民生和社会事业项目;既有新开工项目,也有技改扩建项目;既有资金密集型的重大项目,也有劳动密集型的就业项目。覆盖面广、特色突出,反映了全区项目建设的整体水平。一天的时间,大家进园区、下企业、走村镇,看项目,深入思考、广泛交流,达到了学习经验、共同提高的目的。通过观摩,大家看到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和新的增长点,看到了全区干部群众的辛勤劳动成果,也看到了发展成果惠及百姓的成效,增强了各镇街、各部门抓项目、促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刚才,各镇街做了大会发言,几位副区长从分管角度讲了很好的意见。一会儿,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会后,各镇街要组织召开总结分析会,认真查找不足和差距,研究总结其他镇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快项目建设的好经验好办法,积极借鉴、利用,切实抓好本地区项目建设工作。镇街的分析会请区领导参加,帮助理清思路,研究措施,督促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全面总结项目建设经验,认真查摆差距和不足
通过这次拉练我们看到,全区项目建设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绩,我个人有以下几点突出感受:
一是经济转型深入人心,迈出实质性步伐。我们通过经济转型的规划、论证、开会,通过参观的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看,我区的经济转型应该说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应该说取得了大家的共识,由过去单一的煤电经济,到现在四大主导产业都有新项目,都有新典型,而且这些项目和典型做好了,都具有很好的成长性。比如昨天看的铜产业园区,很有发展希望;还有化工产业已有两个开工一个投产的大项目,而且还要进两个大的化工项目,装备制造业虽然进展慢些,但也在洽谈一些档次比较高的大项目;绿色食品加工业基地建设进展很快,为进一步发展加工业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工业经济的重组和产业升级,特别是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积极稳步推进。元宝山区的承接产业转移,我认为不一定都要新项目,在老企业上搞嫁接,也有很多的典型。比如说贺麒铜业的重组,没有这个平台,承接就没有基础;还有祥润制药,重组后运行很好;以及五家园区的一些项目,也是进行不断重组扩大取得了一些成果。所以不一定都招新项目,依托元宝山区原有企业进行不断扩张和重组,承接产业转移将会有更大的突破。
三是现代农业雏形显现。的现代农业不是在量上而是在质上,走在全市前列,从科技含量、组织形式、体制机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上,我区现代农业已经具备雏形,下一步是如何扩大的问题。
四是基础设施建设创历史新高。今年投资9亿元,开工建设十项涉及民生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同时,实现多元化投入,引进社会资金进入基础设施领域。这对我们建设一些竞争性项目,比如一产、二产、三产的项目,调工作思路和方法有更大启示。
五是社会事业蓬勃向上。这两年投入多、变化很大的就是社会事业,这也是上级要求的,也是我们过去的短板。现在我们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生、抓社会事业,区政府都有很大的投入,并不存在不注重社会问题。由此有关部门工作也要抓上去,不能因工作抓不出成绩再说政府不重视。
六是服务业态已逐渐改变传统的、简单的商业批发和零售模式。服务业也有一些新的业态和典型,比如金融业,做得就很好,在全市也是高水平的。昨天看的小五家养牛互助协会,牛的数量并不是很多,主要是信用合作的问题。农村工作很多,金融问题没有突破,什么也难以做大。所以要抓农村金融,把这个领域搞活了,融资问题、项目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七是各行业的体制机制创新出现成功典型。典型成功的原因最核心的是体制和机制出现了新变化。无论是企业的重组扩张,还是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流转,只要是在体制上突破的,就成功;还沿袭老一套的,就很难活下去。像贺麒铜业、祥润制药,五家北山大棚、美丽河后村产业化项目等,就是很好的例子。
通过昨天的观摩,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一是部分项目进展缓慢。上半年全区30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8.16亿元,仅占年度投资计划的42.63%。有的项目虽然已经开工,但建设速度不快;有的项目虽然已经签约,但没有落地实施。二是单体项目投资额度仍然偏小。今年动开工的35个重点项目中,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仅有11个,占31%,且大部分为续建项目;投资过3000万元的项目26个,占总数的74%。三是项目结构需进一步优化。资源型项目多,非资源型项目少;初级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产业延伸仍然不够、多元集中不够。四是地区之间项目建设不平衡。有的镇街和部门抓项目的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每年都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有的则是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没有打开局面。五是一些镇街、部门对项目建设重视和推进力度不够。近两年,各镇街和各部门都签订了一批合作项目,一些项目已经落地实施,但个别镇街和部门跟踪落实力度不大,真正实施的项目不多,有的还没有动作;还有的镇街和部门抓项目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走出去不够,引进的项目不多,两年基本没有一个新的项目。没有项目也行,不能跨镇街抢项目、争项目,项目以行政区域定,按辖区管理确定。
二、认真分析形势,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以来,在复杂的形势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调结构、促转型,保增长、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是全区经济整体向好。截止6月末,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1.35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一产增加值完成1.15亿元,增长6.9%;二产增加值完成37.68亿元,增长10%;三产增加值完成22.52亿元,增长11.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9.19亿元,增长1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15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18元。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36.45亿元,增长10.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44亿元,增长3.9%。
二是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截止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5.63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平煤集团、元宝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增加值23.6亿元,增长8.3%;园区企业完成增加值2.16亿元,同比增长12.72%。全区原煤产量1460万吨,同比增长3%,发电量49.54亿度,同比增长6.8%。国电化肥项目进展顺利,九联煤化一期投产,平煤公司维简工程、天鑫建材、吉太生物、祥润制药、哈波水泥技改等在建项目已基本完工,向阳煤业深部煤田开发、瑞阳化工三期、云淞科技、杰翔复合肥、百通塑业等新建项目全面开工。
三是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产业化基地建设不断扩大,到6月末,全区新建保护地蔬菜3146亩,保护地蔬菜总面积达到10.3万亩。奶牛存栏达到4.1万头,肉牛、肉羊存栏分别达到4.5万头、5.1万只,肉鸡饲养量完成385万只,出栏133万只。实施了节水灌溉、农村饮水安全解困,水库除险加固及河道治理、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项目,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以整治村庄环境、改善公益服务、发展主导产业为重点,实施向阳村、新房身村、南荒村、四合村等新农村规划建设,城乡一体化步伐有序推进。
四是第三产业繁荣活跃。完善市场功能,引进北京新发地(平庄)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建平庄建材批发市场和哈拉卜吐、南荒、马架子等万亩保护地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引进内蒙古祥泰和物流公司,在开发试验区规划建设占地3000亩大型物流园区。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完成房地产开发面积28万平方米。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96亿元,同比增长19.1%。1-6月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0.56亿元,同比增长30.2%,贷款余额44.45亿元,同比增长1.9%。全区共组建小额贷款公司3家,注册资本金1.3亿元;贷款担保公司1家,注册资本金3000万元。关于金融问题,到现在元宝山区的各项存款余额已达到110亿元,这110亿贷给我们地方究竟有多少?贷给中小企业有多少?中央是有政策的,各级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应有比例贷给地方,但我们没有做到,有关部门要在体制和机制上采取措施。
五是城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实施了平庄西城区城市深度设计和重点建设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完成开发试验区总体规划调整和二期备用地9.3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筹资9亿元,启动实施了十项城镇基础设施工程,分别是:开发试验区供水工程、平庄三水源供水工程、平庄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元宝山镇污水处理厂工程、开发试验区污水处理工程、平庄西城区市民广场工程、平庄西城区热源点工程、赤朝高速公路平庄连接线一级路和S205线改造工程、赤元一级路元宝山段续建工程、平庄汽车一级客运站建设工程。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投资9000万元,栽植各类苗木97万株。深入开展“城市管理深化年”活动,集中开展露天烧烤、占道经营、户外广告、机动车乱停乱放等影响市容市貌行为的专项整治活动,城乡卫生状况和交通秩序进一步好转。
六是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从解决群众关心的上学、就医、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入手,坚持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实施校安工程项目14个,已完成投资6000万元。推进卫生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将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经费全额纳入区财政支出范围,新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处。通过扶持发展城镇中小企业、现代高效农业和残疾人事业,多渠道安置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治理、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安全生产事故的起数和伤亡人数总体上控制在市里下达的指标范围内。社会治安持续好转,形势基本平稳,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总体看,上半年全区经济运行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特别是发电量和原煤产量保持增长,显示了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完成全年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一是在承接产业转移、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方面还存在差距。在工业四大主导产业中,能源产业仍占据较大比重,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虽然具备了一定基础,但短期内仍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和产业优势。二是项目建设有所放缓。受市场、资金、周边大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出现部分项目落地难、开工难、进展慢现象。三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虽然上半年财政收入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但由于我区属上解财政,并且随着基础设施投入、项目配套、增资等刚性支出增加,以及企业办社会移交地方形成的较大经费缺口,给财政支出带来极大压力。四是在发展民生、维护稳定方面尚有欠缺。一些社会事业投入、公共基础设施投入还有欠帐,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仍然繁重。
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仍然复杂,不确定因素很多。从国际看,今年以来,欧洲债务危机爆发、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大幅波动、全球主要股市剧烈动荡,给刚刚有所缓和的世界经济复苏增加了难度。从国内看,在经济刺激政策逐渐减退、国家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因素作用下,我国经济开始步入减速通道。二季度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环比分别下降1.6和3.7个百分点,反映经济活跃程度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回落,国内经济增长减缓的苗头开始出现。从自治区看,经济发展高开低走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一季度回落3个百分点,投资回落10.3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回落2.6个百分点。就我区来讲,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比一季度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当然,我们也面临一些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7月初,中央召开了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为我们争取国家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提供了依据。特别是当前国家宏观调控也开始出现了一些新迹象,央行开始向市场大规模注入资金,流动性由紧渐松,项目建设贷款难的问题有望得到缓解。自治区积极推动国家出台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请求国家实施差别化产业政策、弹性资源配置政策、有倾斜的民生政策、可持续发展的财税政策、适度倾斜的投资补助政策,为我们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我们的发展将面临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自治区党委、政府专门召开项目建设推进会,要求对自治区审批权限内的项目,设立绿色审批通道,提高效率,限时办结,为我们加快项目建设创造了条件。只要我们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做好应对困难与挑战的准备,强化措施,积极应对,一定会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经济社会实现新发展。
三、抓住重点和关键,扎实做好后几个月工作
下半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的最后攻坚阶段,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增长,为“十一五”划上圆满句号,为“十二五”奠定坚实基础。
(一)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协调,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
要突出抓好工业经济。对34个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逐一分析研究,抓住当前项目建设的黄金期,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推动在建项目早日建成投产,不能投产的也要力争多完成一些投资和工程量。会后,乐君区长牵头,有协调任务的部门参加,对34个项目走一遍;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资金、原材料供应等问题,努力使7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三农”工作要把城乡一体化与大现代农业的口号喊得响一些,搞好规划,并通过大现代农业开发区建设落实考核工作措施。同济大学对我区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做完规划以后,我们各级干部要进一步搞清什么叫新农村、什么叫城乡一体化、什么叫大现代农业开发区、什么叫循环经济、什么叫低碳经济、什么叫产业资本进入农业、什么叫投资金融、什么叫农业物流等概念,只有搞清这些概念,你才能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第三产业要继续落实好家电下乡等政策措施,繁荣活跃商贸流通市场;加大对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我区的短板,元宝山区的服务业不是少,关键是业态和层次低。我们要专门成立服务业领导小组,加大统筹力度,专门详细做好服务业有关规划,把我区服务业态的扩大和档次的提升往高提一格。
(二)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促进投资稳定增长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虽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长,但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如果没有一个相对较高的增速,不仅影响今年指标的完成,而且影响今后的健康发展。抓项目就是抓投资、抓发展,抓发展关键是要抓好项目建设。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生产力、明天的财政收入和民生保障。对于我区这样以投资拉动为主的地区,抓好项目建设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各镇街、各部门要切实把项目建设摆到当前工作的突出位置,抢抓机遇、综合施策,确保完成全年投资和建设任务。从现在到年底还有4个月的时间,项目建设有效期在3个月左右,时间不多。为加快项目建设,扩大投资规模,各镇街、各部门一定要抓住8、9两个月的项目建设黄金期,再集中开工建设一批项目;对在建项目,要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增加有效投入,力争完成更多的工程量;对竣工项目或即将建成项目,要积极做好生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推动其尽快满负荷生产。
在抓好重点项目的同时,还要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推进节水灌溉。节水灌在全市已当作一个特别重大的事情来抓,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市里精神,一方面要集中实施保护地建设项目,另一方面要把节水项目重点放在元宝山地带。二是下力气调整养殖业结构。借助全市“减羊增牛”战略契机,在发展奶牛的同时,大力推进增肉牛战略。三是抓好园区建设。园区是工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是城镇发展的重要支撑,必须推动园区向城镇集中,项目向园区集中,园区建设与城镇建设合理衔接,确保园区健康有序发展。当前,我们要集中力量打造大的开发区,其他的搞项目集中区、项目集中区域。各项目集中区已按照区域分别按照辖区划给属地镇街,税收也分解下去了,权利和责任要平等,要扎实做好服务工作。四是大力推进城镇建设。加快实施3座污水处理厂、2个供水项目和新上热源点、街路改造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运作娄子店河治理开发和行政服务中心、会展中心等项目。结合城中村改造和城镇化发展,推动以普通商品房为主的房地产开发,落实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年内完成房地产开发面积50万平方米以上。在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搞好产业支撑,不能简单地走出让土地搞房地产开发的老路。只有搞好产业支撑,财政才能有稳定的收入、群众才能有稳定的就业、城镇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探索向城中村改造要土地、要产业、要就业的城中村改造模式,我们的城中村改造,不是为了霸占土地,是要搞复合经济,为居民留足产业空间,搞产业项目,实现土地利用、产业项目、就业三赢。五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按国家部委要求,煤炭生产企业领导要带头下井,而且还明确了相关措施,区安监局要加大督查力度。安全生产不可懈怠,煤炭企业这样,危化企业也要这样。环保工作,我区的基础设施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投入,主要原因之一是环保的问责是非常严肃的,不管我们招商有多难,在环保这块是不开口子的。
(三)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构筑多元产业支撑
目前,我区的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已经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除煤电能源等传统领域外,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业也呈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社会事业和基础建设投资不断增长。必须要看到,国家调控“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行业将是一个长期过程,我们一定要主动适应这一趋势,调整产业结构,拓宽投资领域,构建多元产业支撑,增强经济实力。
一要大力培育新兴产业。重点抓好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三个方面。化工产业方面,突出抓好国电化肥二期、九联煤化二期、盛森硅业等煤化工、硅化工项目,全力推进瑞阳化工三期、金禾季戊四醇等生物医药化工项目建设,打造化工产业基地。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和新型建材等产业方面,抓好富强机电、惠工机械、宏文机电、贺麒铜业、金奥电工项目,争取湘电集团、辽宁福鞍集团、大连重工通用设备机械加工服务项目尽快入驻。加快燕京啤酒原料麦芽二期、荣德印务、天鑫建材、百通塑业等项目建设步伐,壮大非资源型产业规模,提高竞争力。
二要推进产业延伸升级。工业方面主要是加快化工和机械加工制造产业的延伸升级。在抓好主体项目进度的同时,抓紧谋划实施系列延伸配套项目,开发下游产品,提升产业层次,做好延伸升级的文章。农牧业方面要以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农畜产品加工转化水平。我区的龙头企业规模小,相对分散,带动作用不强,为此要突出有机、绿色、纯天然特色,培育和创造知名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要切实抓好年初确定的重点产业化项目,努力在生猪、肉牛及蔬菜、杂粮深加工上实现突破,壮大规模和实力。服务业方面要重点做好传统产业的提档升级和业态的提升。这次全市重点项目拉练我们参观了其他旗县区的一些商业项目,这些项目规模比较大、水平也很高,特别是出现了集餐饮、商贸、住宅、办公、娱乐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项目,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说明现在的商业业态层次不断提高,发展趋势正在向城市综合体方面发展,我们要抓住机会,以打造高档业态为重点,全力抓好服务业。目前,服务业也在梯次转移,很多知名连锁企业已经完成了在一线、二线城市的布局,正在向三线、四线城市发展。哪个城市区位好、人口相对集中、市场空间大、工作主动,哪个城市就可以引进大的连锁企业,成为新的服务业中心、新的物流中心。有关部门要瞄准国内外大的连锁企业开展工作,努力引进新型业态,促进全区服务业水平提升。业态升级,扩大规模,既保证商品质量,又会降低价格,是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市场不能被少数人垄断,开放的市场对消费者是有好处的。
三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这次参加全市拉练检查,我们参观了金成重工、爱尔美高档裘皮、大世界抛光砖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项目。特别是翁旗,仅上半年就承接产业转移项目23个,总投资近40亿元。翁旗同我区相比,不论是区位条件还是资源条件,都存在一定差距,但是他们却在承接产业转移上走在了我们的前面。我们要认真思考,积极借鉴,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区位、土地、电价、劳动力、环境容量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加强与周边省市和发达地区的联系,主动承接产业转移。要因地制宜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集中区,完善服务功能和配套措施,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吸引更多企业落户。要进一步明确重点和方向,进一步加强与作,逐步扩大对沿海发达地区的开放。要坚决杜绝落后生产力和污染严重的企业落户我区,努力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提升发展层次。
(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
今年是自治区提出富民强区战略并重的第一年。富民与强区并重,重点是强调富民。群众对关系切身利益的事情非常关注,对实际收入感受真切,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把工作做实做细,以实际行动、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一是加强社会事业建设。要以办好一流的社会事业为根本要求,继续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加快实施校安工程,全年新建、加固校舍开工面积14.4万平方米,年内要全部完工。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我区的教育硬件已可以了,布局调整已基本到位,随着国家的要求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在抓好基础教育的同时,今后我们应该把职业教育当作重点了,不但要抓好,还要引导好。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年内要在一半以上的公办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推进9个村卫生室、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健全基层卫生服务网络。落实“文化惠民”政策,加快4个镇综合文化站、24个“草原书屋”和1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启动西城区市民广场工程。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资金更多投向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领域的机遇,尽可能多地争取国家、自治区支持。同时,对在建的项目要加大扶持力度,确保按期竣工投入使用。
二是抓好各项民生工程。今年以来,自治区和赤峰市先后出台实施了“十项民生工程”、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等“六项民生标准”、完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六项任务”、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增加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实际收入等一系列涉及民生的重要措施。我们要认真落实好这些措施,进一步加大执行力度,确保每一项民生指标都落到实处。要加大就业工作力度,落实好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规范就业培训等各项措施,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做好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工作,确保就业形势稳定。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万人、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万人。完成1200口人低收入人口扶贫任务。投资6000万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928户,改善困难农民居住条件。完成6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和1.8万平方米廉租住房建设任务。下力量抓好通村公路、农网改造、户用沼气、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让更多的公共服务深入农村、覆盖农业、惠及农民。
(五)抓住机遇,谋划好长远发展
一是认真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前不久,中央召开了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昨天又召开了振兴东北工作会议,对加快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开发、社会事业、民生保障、体制机制创新和对外开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具体的意见,针对性强,含金量高。各镇街、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文件内容,抓紧制定和谋划一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和民生改善等项目,不失时机地做好项目争取工作,使我区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以及中央关于加快内蒙古发展的决策中抢占先机。我们要牢牢把握国家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支持力度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投入,努力提高人均收入、城乡低保标准等,更多的惠及人民群众。各镇街、各部门要认真研究三个大的政策,与上级部门搞好对接,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上级规划盘子,最低要保证在全市的平均水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