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八上语文知识点总结

八上语文知识点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八上语文知识点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八上语文知识点总结

八上语文知识点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议论文;知识树;学习成效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知识树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完成文章结构框架的梳理,并进行文章要点和信息的获取,从而更好地进行语文的学习。因此,有必要在论点、论据较多的议论文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树的运用,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议论文知识。

一、应用知识树解读议论文基本知识

在议论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对议论文基础常识的解读。但是,学生只有熟练掌握这些知识,才能更理性地完成议论文的学习。而应用知识树,却可以使议论文的基本知识一一列出,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因为,在议论文知识树上,教师可以将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画成树的“果实”。具体来讲,就是将议论文知识点概括为:结构、论证方式、论证方法三要素和语言这几大部分。而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完成文章的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在“果实”上利用圆圈、星星等图案画出各知识点下属的小知识点,从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完成议论文知识的学习。

二、应用知识树解读具体的议论文

八上语文知识点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复习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350-01

复习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环节。复习的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方法是否科学恰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得以充分调动。小学语文毕业复习,不仅要使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巩固中得到深化和拓展,而且要立足大语文的观点,教给复习方法,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复习能力。鉴于此,我们应注意做好下面几个方面:

一、整体把握知识要点

首先把整个小学语文阶段内容梳理一下,以便于进行分类复习:1、汉语拼音。掌握声母,韵母,整体认读;看拼音写词语。2、掌握字典的两种查法:拼音、部首,能选择正确的字义、词义。3、掌握已经学的词语、成语。看意思写词语,写成语。或者解释词语、成语。4、掌握小学阶段应该掌握的古诗。要会背诵、默写、填写,解释诗意思。5、掌握独立阅读短文的方法,会从段、短文中找出中心句,能够知道短文的主题是什么。能用短文中的句子解释短文中的词语、成语。6、经典课文的语句要能背诵出来,特别是六年级的课文。7、能写记叙文,要求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楚,立意正确明确。能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学过的词语、成语,尽量让作文生动。会写有关的应用文,比如;借条、请假条、留言条、日记。当然看图写文也是要练习的。8、会修改“病句。”掌握一般句的结构,知道病句有:前后不搭配、前后矛盾、关联词搭配不准确等。

二、系统归纳,教给答题方法

有的老师在总复习时,总喜欢搞题海战术,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我们可根据各册教材的要求,帮助学生归类复习,可逐册归类复习,或从字、词、句、篇逐一复习。在归类复习中,突出每一类重点和难点,教给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例如修改病句这一训练内容,复习时我们可先引导学生寻找修改方法。一般来说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紧缩法,对于较长的句子,可以把修饰、补充成分去掉,留下最基本的成分以便检查句子是否有残缺或搭配不当的毛病。例如“滚滚的乌云和滂沱大雨顿时从半空中倾泻下来”。这句子较长,修饰成分多,不易看出毛病,若把修饰成分去掉成为“乌云和大雨倾泻下来”,这样,就不难发现,句中的“乌云”是不能“倾泻下来的”,故这一句子犯了顾此失彼词语搭配不当的毛病。二是类比法。按照原句的样子(即意思)用另一些句子表达,进行对照比较,也可以检查句子的正确与否。例如“工地上横七竖八地码着木料”,可能有的同学没到过工地,没见过木料是怎么码着。因此这一句子的毛病一时找不出其毛病。遇上这类句子,可以引导学生仿照一些句子。例“商店里横七竖八地码着货物”这样一比照,原句话的毛病就容易地看出来了。商店里的东西是要放得整齐的,而“横七竖八”是乱糟糟的。“码着”是整齐地堆着,显然它与“横七竖八”是有矛盾的。以此类比,毛病就显现出来了。学生掌握了方法以后,修改病句就容易学了。

三、加强指导,讲求课堂实效

复习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温故知新、查漏补缺上,尽管也要考虑内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但比起新授课来,教师的指导要灵活,讲求实效。一是强调综合。即知识块之间的综合。如标点符号可以与阅读短文综合在一起复习;拼音可以与字、词综合在一起复习,课文可以与作文综合在一起复习等。另外是知识块内部之间的综合,如写文与改文等。二是注意延伸与拓展。有些知识块(如字词)的复习可以“温故”,只要把教材中涉及到的内容按要求掌握即可,有些知识块则不行(如句子中的修改病句,不能说只要教材中例举的几个病句会改就行),而要适当地选编补充一些相关的题目让学生练习,以看他到底掌握没有。还要注意结合课文题材、作者等围绕知识点进行拓展与延伸。三是以教材为本。上复习课更要以教材为本,以切实掌握教材上的内容为佳,应该说,适当地补充做一些题目来巩固教材上“某一点”知识是完全可以的,也是很有效的,但绝不能把教材搁在一边。

四、训练学生的整合能力

八上语文知识点总结范文第3篇

富人是从穷人那儿来的,知识是从无知那儿来的,幸福是从苦难那儿来的,跌下是从爬高那儿来的,自尊是从羞辱那儿来的,自主是从依从那儿来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七年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1《世说新语》两则

一、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

2.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词类活用

(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咏雪》

1.内集:家庭聚会

2.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

3.俄而:不久,一会儿

4.聚:急速

5.欣然:高兴地样子

6.差:大致、差不多

7.拟:相比

8.未若:不如比作

9.因:凭借

10.起:飘起

11.即:就是

《陈太丘与友期》

1.期:约定

2.期行:相约同行

3.戏:玩耍

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

5.乃:才

6.时:当时

7.惭:感到惭愧

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9.不:通“否” 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

11.非:不,不是

12. 相委:委,丢下、舍弃

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14.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

15.日中:正午时分

16. 引:拉

17. 顾:回头看

三、翻译课文。

《咏雪》

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正午已过,(友人)仍然没有到达,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太丘的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耍。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离开了。”那人(听了)便发起脾气来,骂道:“不是人哪!跟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离开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的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四、元方与友人各是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

元方:聪明伶俐,明白事理,能言善辨,落落大方,但有些傲慢。

友人:不讲诚信,没有礼貌,但知错能改。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2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

2.有朋自远方来(从

)

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

10.不逾矩(

越过,超过)(规矩,规范)

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

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

15.人不堪其忧(忍受)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

18.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

19.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

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

21.于我如浮云(对于)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

24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

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

26.不舍昼夜(舍弃)

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

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

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三、通假字

1.不亦说乎

说 通 悦 ,意思是 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 通 又 ,意思是 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四、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

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

3.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

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

5.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五、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成为,做)

2.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

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

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温故而知新(得到)

4.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六、成语归类

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择善而从

4.三人行,必有我师

5.逝者如斯 6.匹夫不可夺志

7.富贵浮云

8.箪食瓢饮

八、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九、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3《诫子书》知识点梳理

一、【课题解析】

诫:告诫、劝勉。子,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本文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写给自己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无限期望。

二、【走近作者】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曾隐居隆中,后来任蜀国丞相。

三、字词理解:

1、一词多义

“以” “成”

2、古今异义“险”

“穷” “去”

3、词类活用

非淡泊无以明志 明: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明确。

非宁静无以致远 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目标。

非志无以成学 志: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4、句子: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

四、朗读停顿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五、翻译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翻译:君子的行为操守,(应该)用宁静专一来修善自身,用俭朴来培养自身的品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不内心恬淡,淡泊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宁静专一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学习必须宁静专一,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增长才干,不立志不能取得学业的成就。

4、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翻译: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也随岁月而消失,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

六、文意理解:

1、本文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从这两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无论是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把失败归结为‘躁’字,把静和躁进行正反对比论证)

按照议论文的结构理解文章,并找出论点句,治学、修身、惜时句

A.论点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治学(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

C.修身:(躁):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

D.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主题思想:诸葛亮将立志、学习和成才三者联系在一起,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勤学成才。

3、填空:

文中常被人们当做志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全文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表现躁的危害的反面论证的句子是 (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八、积累成语、名句:

淡泊明志 俭以养德 宁静致远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八上语文知识点总结范文第4篇

一、语文生本评研课的具体做法

1.出题。事先安排学生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或小组对单元或章节内容的理解和判断,将学生自己认为是重要的内容设计成测试题,出题的过程也是学生在实践中再次学习本单元或章节内容的过程。

2.解答。一般是学生小组内或小组之间交换题目后解答,这样做就是让学生在交流、分享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3.评价。根据需要,一般会采取个人自评、组内互评、小组间互评等不同的形式,评价出学生做题的情况。这也是间接检测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自己出题内容的掌握情况,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学习。

4.组内分析研讨。根据不同的评研形式,学生可以对自己做题情况进行分析。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对他人的试卷进行评价分析,根据错题情况,分析原因、研究讨论解决方法,从而达到分析研讨中再次学习的目的。

5.全班交流展示。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后,还要组织学生将评价、研讨的内容有选择地在全班进行交流,特别是易错点,从而达到互相提醒、补充,共同借鉴提高的目的。

6.反思、总结规律。在交流展示之后,还要让学生对测评研讨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注意事项,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领,达到在评研课上评得准确、积极,研得透彻、深刻的目的。

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自信,品尝被尊重的快乐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是语文实践”。生本评研课上,学生在出题、解题、评价、研讨、展示和总结过程中,先自学再进行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学生既是出题者,又是评价者;既是学生,又是“老师”。语文评研课给了学生实践的机会,也达到了生本课“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要求,让学生根据实际学习情况将重点难点重新学习,将学生作为教学的资源,尊重学生的学习感受。当学生自己出的试卷发给其他的学生时,当自己拿起红笔郑重地给其他学生评分时,当评研时自己的答案得到同学掌声的时候,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本单元的知识,还有自信和快乐。这种自信会转化为继续学习的动力源,推动学生继续学习。

在实施的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常常采取为学习小组加分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会在黑板公示每个小组每个成员的分数,以组为单位评出名次,为了不削弱最后一名的学习积极性,维护他们的尊严,对他们不奖也不罚,只用语言激励他们。对个人也打分,一般是90以上加5分,80以上4分,70以上3分,60以上2分,60以下没分。当有人因懒惰没有达到60分的时候,就给他一次重新评研的机会。在评研课上,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得到尊重,又在个人和小组激励加分中获得更多的自信,学生体会到了尊重带来的学习快乐。

三、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获得学习的快乐

生本评研课体现了从“师本”到“生本”的转变。传统课堂上,教师在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学习,而在生本语文评研课上则是学生通过出题尝试自己整理这部分的重点,通过评卷再次巩固重点内容,学会判断,通过分析和研讨强化重点内容,学会总结规律。所有这些内容都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确定学习内容。在具体的实践练习中,在出现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学生获得知识。学生由原来的学会老师总结的知识点、易错点,到在实践中自己会总结知识点、易错点,他们正在由被动接受学习到主动组织参与学习。在出题、做题、评价等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这些对于学生来说,又是最欠缺的,也是学生将来学习其他内容或终身学习必不可少的能力。

学生的交流、总结是自己获得的,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在一次八下第四单元字词部分的评研课上,有一个学生总结说卷子里面的“籍贯”的“籍”出错的比较多,很多同学把这个字和“狼藉”的“藉”弄混了;还有“秫秸秆”的“秫”和“发怵”的“怵”容易混淆,要注意分辨偏旁。这样的评研交流对其他学生的学习也有促进作用。从学会到会学,学生也获得了自主学习的快乐。

四、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体验合作的快乐

八上语文知识点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适用性教学媒体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6-0025-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在学校教育中,教学媒体设备成为教学资源和教学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适当应用适用性的教学媒体和技术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掌握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要求和目标

根据我国新课标的要求,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要求和目标可以概括为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课程教学时要尽量真实地重现文学情景,加强学生对文本解读的能力,并且通过开展高效的教学模式和利用相应的教学辅助设备,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能力。

二、适用性教学媒体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适用性教学媒体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1.课堂导入的运用。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学媒体,采取视听有机结合的方式进行导入教学,以便帮助学生在知识层面上与心理层面上提前做好准备。例如,在讲授《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课之前,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媒体制作相应的课件,将桂林的美景展示给学生,学生被美丽的桂林山水所吸引,进而集中注意力,为之后的课堂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知识点的呈现。在对学生讲解知识点时,利用生动有趣的声音与图片,将知识点展现出来,如生词、表达手法等,从而让学生对该节课的知识点有更为强烈、更为清晰的认识与了解。人类对语言进行学习的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所以,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较为真实的环境,以便对语言进行充分有效的运用,且在运用的过程中掌握该门语言。运用教学媒体可以避免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创造良好的课堂交流环境。

3.与教材相关材料的呈现。教学媒体的应用有助于将与课文内容有关问题的呈现,如教师在要求学生进行多形式练习题、加强小学生语言水平与技术锻炼时,能够有效加大学生的知识量,节省大量时间,并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教师在对成语练习进行设计时,可将其设计成计算机游戏,让学生在听时就好像在玩游戏,学生依据计算机所播放的声音材料,用鼠标将有数字的小球放入相对应的括号中,如果操作正确,计算机会显示“请勿骄傲”,假使操作错误,计算机将会给出“再接再励”。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并有效提升中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

三、适用性教学媒体的作用和意义

适用性教学媒体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应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以及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等几个方面,具有迎合时展、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小学生的个性比较活泼好动,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正满足该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多媒体技术通过情景创造,利用丰富多样的方式将内容呈现给学生,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声音、图片以及视频等,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教学,通过fals的形式将课文中所涉及到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多媒体方式呈现。在这种情景教学下,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适用性教学媒体运用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可以为小学生提供八项服务,具体如下所述:教材内容的情景再现;课文的讲解;文章的朗读,词汇、句子及篇章的领读;教材重点、难点的分析与说明;知识点的介绍;相应练习题目的提供;各种和学生有关的游戏或者知识竞赛的提供;学生各项能力加强练习的学习渠道与手段。通过运用适用性教学媒体,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依据自身学习的层次或者是教师的要求,选择方式、层次不同的学习内容,在这种针对性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在小学生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适用性教学媒体的运用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动画、正确严谨的教学以及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习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在这种情况下极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寓教于乐,进而有效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运用教学媒体还能将整堂课的教学重点进行归纳总结,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根据所罗列的知识点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和练习,从而达到这一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适用性教学媒体的应用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视音频、图片等形式,创造内容丰富的教学情景,并能够提供大量的资料与信息,开拓学生的眼界,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若谷.多媒体语文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作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9,(30):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