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脱口秀台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个人一定要有法律概念,要知道自己怎么 保护自己,当然你懂了法律之后你不违法,那就是浪费了。
而我童年的所有记忆都被我的童年给毁了。读小学的时候,作为课程的一部分,我要去稻田里劳动,稻田的旁边是一个采石场,他们用炸药炸石头。也就是在那里,我知道了光的传播速度要比声音快,而声音的速度就和石头飞的速度差不多慢。
以前女生的泳衣,大家还记得伐?就好像……六百多个百叶结穿在身上一样。后来算加了一圈裙摆,好像甲鱼的裙边一样。
朋友!帮帮忙哦!朋友大户嘛!万宝路,内侧袋!
每次阿拉都能在电视上看到温总理在老农民家里,总归挑最哦挫(脏)的人握手,(然后周立波作温总理状):“我们来晚啦!”
那时候麦乳精不要太稀奇哦!我到同学家去,他妈妈给我冲了一杯麦乳精,不得了哦!那时候给小孩喝麦乳精!但是我拿起来一看,要死来,怎么(杯子)可以照得到对面的啦!他妈妈就放了几粒(麦乳精)!她当鸡精放的!还插了一根筷子叫我:调一调,调一调!本来还有点混叨叨(混浊)的,一调色勒斯清(非常清楚)!
一把火火火,把我们大兴安岭也烧掉了。
最恶劣的就是抽筋舞(作抽筋状),三四百个人一齐跳,好像都找不到厕所一样。
你们去想,这个380块放在家里没用的呀,你最多看出来,咦,这是张假-币啊!这是HD开头的咯!
如果你们花380元到美琪来看周立波你们不笑的话,你们就把周立波送到医院里去。
最残古额(可怜的)就是那些麻雀。证券公司门口那个大屏幕没有红过咯,一直是碧碧绿额。麻雀又不懂的咯,它们以为共青森林公园到了,延中绿地到了,一只只朝大屏幕上冲!冲一只死一只,冲一只死一只。
崩溃崩溃,就是要崩成一块一块!
我相信女大十八变,越变越随便。
你们一定要像容忍你们领导一样容忍我的无知。我的意思并不代表领导就一定无知,但无知的基本就是领导,这句话是不对的!领导怎么可能无知呢?领导这叫大智若蠢!
后来我去观察了一下(元宵模子),原来他们喝半口吐一口,有些吐得不好的连泡沫都吐出来了!基本上他们吞进吐出一下午,一杯清咖可以喝成卡布基诺。
我相信英国是欧洲最美丽的国家,尤其是巴黎。
嗨,大家好啊!嗨!那个……我能表演的时间不多,因为我绿卡马上要过期了。我是在中国的穷乡僻壤长大的。我们初中某年突然决定要修整土路,铺上砖头和水泥,让学生们带砖头到学校来……我们玩命地干了三个礼拜终于把路修好了。多年以后我听说了这个词:童工。我立马就惊讶了,啥?!那些小孩干活还有钱拿?
08年年头,总理就说:2008年,将会是最困难的一年。总理说这句话之前,什么都没有发生。总理话音刚落,什么都发生了。过过年么,雪灾了;坐坐飞机么,返航了;坐坐火车么,出轨了;坐在家里么,地震了。
现在我们中国这个股市,应该倒过来说,已经变事故了。
人人以为自己是股神,炒一个赚一个,连小菜场卖葱的阿姨都说:“我有消息的!”
记住!婚姻是套餐要吃一起吃,婚姻是通货,要去一道去。
(磁悬浮)大手笔,一百个亿,解决了三十公里的交通难问题。
刘欢这么多年了,我从来没有找到过他的脖子。
混血儿你想生的漂亮,就一定要混的远,越远越好。
李宇春回答了我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本来,打死我都不相信《木兰从军》,木兰从军怎么可能不被发现呢?后来认识了李宇春,我终于知道,哦!原来技术上是可行的!
费玉清,我帮他算过了,他每次一在上海开好演唱会第二天就跑掉了,()他不在上海消费的,这对我们上海整个GDP的拉动没有任何好处的嘛!
我相信我的饭做得不错,因为吃过我的饭并活下来的人 都这么说的。
我很细心,我发现,游泳池里,特别是女同胞,这个游泳裤的角度平均五年往上面走二十度。
鞠躬鞠这么长时间,不是想讨掌声,实际上我主要想让我大家检查一下我头势(头路)清楚伐。
(高压塔旁)一幅巨型标语写到:严禁触摸高压电线,一触即死,不死法办。
我相信上帝是女的因为她永远不会忘记 你做错的任何事。
谢谢大家!今天你们这么多人来参观我,我感到非常的荣幸……
我非常不喜欢汉语夹杂着英文,说汉语的时候说英文单词是很不合适的,非常不OK。
我相信我太太的英文确实不是很好,又一次她问我 ,那个英文单词CCTV怎么拼来着。
我相信健康的心态是快乐的基础,所以我从不体检。
两种不利因素碰到了一起,让我们非常的嘲讥讥and嘲讥讥。
和一个人做朋友,不但要接受他的优点,连他的缺点也要喜欢,这个就叫——缺喜(傻子)。
当主持董路是“红娘”,录制《今晚男得》自己把自己感动落泪
2011年,黄艺馨签约著名主持人李静旗下的东方风行,成为继LINDA、李斯羽、王婧、李晓峰等众多美女主播在内的“静家族”中唯一一名男艺人。对于黄艺馨来说,这是他演艺事业的+转折点,而促成这件事的“红娘”正是董路。“当时董路老师在麻雀瓦舍开了—个小型脱口秀剧场,我从小在南方的娱乐氖围下长大,很喜欢脱口秀,就加入进来演了一场,反响挺好。后来静姐看了我的演出,觉得小伙儿不错,想法独特,表现力强,应该会是—个很好的综艺咖(演员、角色)。”
作为主持人,黄艺馨参与的第一个节目是甘肃卫视的《今晚男得》,在这档脱口秀节目中,董路、那威负责说,而他负责演,“这个节目给了我很大的发挥空间,为以后的表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由此激发了我对于主持和表演的热爱。”对于自己的第一个节目,黄艺馨相当看重,不仅每期必看,还全情投入,甚至自己把自己给感动哭了,“有一次我在节目中演参加电视相亲节目的北漂男嘉宾,同时还反串男嘉宾的妈妈录了一段视频。录制节目时,我真的被这段视频感动了。平时我很少在节目中落泪,那次我哭了。录完节目后,那威老师跟我说:‘你是个好演员,以后有戏一定找你演。’”那威的承诺很快兑现,他和萱路在今年光棍节的脱口秀演出《因为爱情》邀请了黄艺馨加盟,三人在节目外的合作同样精彩。
和王婧搭档脸红心跳,未来的榜样是王刚
经过《今晚男得》的历练,黄艺馨成熟了很多。在之后的综艺节目《土豆通台湾》中,他挑起大梁,从演到说。“做第一期节目的时候我非常紧张,语句表达不清,说得驴唇不对马嘴。董路老师都受不了了,问我:小黄,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等到第二期节目做完,大家都说我的进步不是一星半点。努力了两三期之后,我的状态越来越好,也有了信心。”在《土豆通台湾》中和黄艺馨搭档的是《美丽俏佳人》主持人王婧,虽然同为“静家族”成员,但美女当前,却让黄艺馨备受“折磨”,“我录第一期节目的时候部不太敢看她,我一看美女就心跳加速,不加道该说什么。有一次我们要在节目里吃关东煮,编导让我和王婧嘴对嘴把一个甜不辣吃掉,当时我的脸比王婧还红,刚一吃到甜不辣就赶紧咬断,低头蹲下,半天都不好意思起来,最后还是王婧把我给拉了起来。”
黄艺馨觉得做主持要放得下身段,要有娱乐精神。在台湾的主持人中,他很欣赏黑人和陶子,而内地的主持人,他最喜欢何炅和王刚,尤其是王刚,更是他的榜样,“我很喜欢王刚老师的主持风格,而且他演戏也很棒,希望我以后到他那个年纪的时候能做得像他那样好。”
加盟电视剧《失恋33天》,一不小心成了剧组开心果
在主持节目的同时,黄艺馨还在表演的道路上—路前行。之前在后台男生时代,黄艺馨便参演了电影《十全九美》、《功夫熊猫》,虽然都是友情客串,但让从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他小试身手。现在他又加盟了电视剧《失恋33天》,饰演剧中黄小仙、王小贱的同事里唯一的已婚族——“广东仔”,“电影《失恋33天》里有一场黄小仙和同事们在酒吧聚会的戏,其中有一个玩悠悠球的人,我演的就是他。这个人物在电视剧中丰富了很多,他是已婚的年轻奶爸,总是以过来人的身份装深沉,后悔早婚。”剧中的“广东仔”是一位悠悠球达人,为此黄艺馨练了很长时间,“我买了好几个悠悠球,还买了书,练了一个多月,但是—直都完不成那个高难度技巧。就在我失去信心的时候,饰演王小贱的张默走过来问我难不难,我居然在他面前第一次完成了那个技巧。拍那场戏的头—天晚上,我一宿没睡,一直在练。第二天拍摄的时候我—边玩悠悠球一边说台词,很顺利就完成了,拍出来效果不错。”
不同于以往“后舍式的幽默”,这次黄艺馨收敛了很多,身为广东人饰演“广东仔”,可以算是本色出演,“我不想演搞笑的角色了,希望能够展现更真实、更平常的我。”尽管一直收着,但黄艺馨还是一不小心成了剧组的开心果,“有一场戏,冯雷饰演的公司老总在找一名员工,此人是个结巴,一句‘在这里’怎么也说不出来,而我就要用很平常的语气把这句话说出来。这是我的第—场戏的第一句台词。当我用广东话说出‘在这里’后,全场大笑,从此广东口音的‘在这里’成了所有演职人员的口头禅。”黄艺馨自然的表演得到了导演的肯定,在剧中给了他偶像的“待遇”,“原本我演的这个角色没有名字,后来给起了一个名字——仔仔,一下子荣升偶像了。”如今,黄艺馨刚刚结束了电视剧《失恋33天》的拍摄,这部“正式意义上的第一部个人电视剧”对他来说是一笔财富,“从张默、姚笛这些专业演员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演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今后他希望能演一个“倒霉”的小人物,“一个很普通的人,很倒霉,很没运气,但他特别积极向上,能给人们带来正能量。”
后舍男生单飞不解散,全方位发展有李静当后盾
不久前,黄艺馨推出了两集“YB暴走”系列视频,在网络上点击量颇高,他不仅一人分饰多角儿,还首次尝试自编自导以及独立做后期,“这是我五年来一直想做的事,大家的好评让我很受鼓舞。现在我正在做第三集。”之所以叫“YB暴走”是因为黄艺馨的艺名大黄(BigYellow),这个艺名还是李静给起的,“静姐说叫大黄容易记,确实很上口。”除了专做规频的“YB工作室”,黄艺馨还想成立—个工作室做线下产品,如:手绘T恤、手办玩具、道具等。其中,手绘T恤是黄艺馨的一大爱好。“我毕业于广州美院雕刻系,不想丢下这门手艺,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画在T恤上,展现给大家看,很与众不同。我想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有可能的话也会做自己的商业品牌。”
关键词 喜剧要素 综艺节目 电视语言
喜剧是戏剧的一种重要类型,它使人发笑,使人们认识丑陋和美好。喜剧与电视艺术的结合产生了以喜剧为看点的电视节目。那么,在电视综艺节目中,都有哪些让人发笑的技巧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言语要素
电视综艺节目中的言语是产生“笑点”的基础。当今电视上的语言类节目,不仅有传统的小品与相声,还有“脱口秀”这个新生节目,它们三者借助言语这一媒介,传播着幽默与欢声笑语,传达着善恶与美丑。
1、小品中的言语幽默
喜剧小品作为当今文艺舞台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很多方面具有别的艺术形式所不具有的优势特点。它通过使观众发笑来针砭时弊,讽刺丑陋,弘扬美好,是当今电视综艺节目中最受欢迎的喜剧类型,其幽默具备以下特点:
(1)民间俗语、俚语。艺术来源于生活,所以小品言语艺术的本色就是带有民间气息、乡土气息。在语言的表现上,选用大量富有现实张力的乡音土语和俚语,以增强语言的亲和力。比如在赵本山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一对老夫妻排比的自我介绍:“我叫白云”——“我叫黑土”,“ 我七十一”——“ 我七十五”,“ 我属鸡”——“我属虎”,“这是我老公”——“这是我老母”,在介绍人物的同时把人物淳朴可爱的本质也连着带出来了,造就了趣味横生的语言。
(2)言语的变异与夸张。小品的语言是变异的语言,为使其幽默,主要是利用语言系统内语言各要素和言语交际中各种桥段之间的联系性和矛盾性而形成的。比如小品中用普通话模仿外语的例子,如“土豆那里去挖”,“土豆郊区去挖”,“一挖一麻袋”,“一挖一麻袋”(日语);又如英汉的谐趣嫁接,“玛丽基丝”成了“麻辣鸡丝”,“yes”是“爷死”,“三克油”是“谢谢你”,等等,都让人心身愉悦,开怀大笑。
幽默喜剧中的夸张需要注意的是变形,要尽可能地放大其结果,所以往往是不合情理与日常逻辑的,有些词语的组合也是荒诞的。如赵丽蓉的小品《追星族》中,孙女喜欢明星,进城探亲的奶奶疑惑地问“: 我只听说过汉族、苗族,没听说过还有什么‘追星族’”,使人忍俊不禁,乐从心来。
2、相声中的言语幽默
相声作为一门独特的语言形式,其特点是讽刺中带犀利,调侃中带诙谐,幽默中带善意,并有着广博的知识和教化育人的功能,深受观众的喜爱。因为其特殊的表演方式产生了“抖包袱”这种只在相声语言里才能出现的幽默形式,抖完包袱,喜剧效果便出,听众便应声而笑。在这个过程中,相声便就完成了讽刺针砭,弘扬美好的目的。“抖包袱”的技巧因表演者而异,仅以侯宝林的相声为例,他的“抖包袱”技巧就有疑似、夸诞、衬奇、拆字,双关、别解、说反、摹仿、谐喻等等,多达三十一种。在此只介绍其中几种造笑技巧:
①不能多吃,虽然不是毒药,一次吃二斤半也活不了。(夸诞)
②“你属什么的?”“我属狗的!”“去!不让狗进去”“是属狗的,我没带着狗。”“不行啊,忌猪狗牛。”(双关)
③等花车到了门口儿,新娘不下车,待新郎出来,冲汽车三鞠躬,汽车连头儿也没点。(谐喻)
④你这么大才学,文字改革委员会怎么没请您当顾问哪?(说反)
以上种种,都运用非日常逻辑之外的突兀与言语上的冲突,使得“包袱”抖出,形成了笑料。
3、脱口秀节目中的言语幽默
脱口秀是电视节目中的新鲜事物,深受年轻观众喜爱,脱口秀节目中往往以一人之力博观众之笑。以《壹周立波秀》为例,在节目中,主持人周立波运用语义混搭、语义别解、仿拟、比喻、夸张、反话、谐音和逆向推理来制造出“笑点”。比如以下语录:
①去年的世界杯预选赛,和新加坡上半场0:1 落后,看得我花容失色。”(语义混搭);
②专家就是专门说废话的人家,叫专家。我估计这种说话的方式啊,将来很快在我国的神州大地上广为传播,有可能成为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我给它取名为“专废”,就是专家的废话。(仿拟);
③买个菜回来,房子拆掉了。(夸张)④近日,几百万观众走上街头向各电视台抗议,强烈抵制在广告时间插播电视剧。他们称“: 现在大多数电视剧还不如广告好看,我们要想看到一条精彩的广告还要等上四五十分钟。(反话)
⑤我有个邻居小女孩5 岁每天好多作业,爷爷鼓励说:孙女好好学习啊,爷爷以前家里穷上不起学。孙女说:爷爷,家里什么时候可以再穷起来啊。(逆向推理)
总结以上三种电视综艺节目中言语幽默的共性,可以发现很多相同的造笑技巧,如谐音、反语、夸张、俗语、荒诞,体现了在言语的艺术中,优秀的技巧可以互相借鉴,不存在只属于某一种艺术形式的技巧。他们都是对生活的再创造,都是对美的弘扬,对丑的讽刺,对强者的揶揄,对弱者的同情。只要言语的喜剧节目存在,这些技巧就一直存在。
二、动作要素
1、语言类节目中的动作要素
用动作来造笑,会使喜剧效果锦上添花。在语言类节目中,没有哪种节目比小品更擅长这么做了。仍旧以赵本山小品为例,动作化的表演处处可见。如小品《火炬手》中,赵本山模仿打太极的动作,被宋丹丹猜成是打麻将,让全场爆笑。在小品《卖拐》中,本来是正常人的范伟被赵本山“忽悠”成了瘸子,夸张的走路动作正好起了喜剧功效。
奇志大兵的相声也是动作喜剧元素的集中体现者,正是他们改变了传统相声的格局,将传统的相声表演与双簧、滑稽剧、戏剧以及一切可以制造喜剧氛围的表演形式相结合。在双簧戏中,一个坐在前,一个蹲在后,奇志夸张的嘴型就已经能勾起观众的发笑欲,再加上大兵诙谐的话语,把一句台词、一个动作,成功地融合在了一起,观众的捧腹大笑也就不足为奇了。
2、其他综艺节目中的动作要素
随着电视节目种类增加,体育与休闲、娱乐逐渐结合起来,衍生出诸多具有娱乐性、观赏性、趣味性的电视节目,闯关类娱乐节目便是典型代表。这类节目大多是以宣传大型赛事(如奥运会期间,湖南经视推出的《奥运向前冲》节目),促进全民健身,鼓励人们以积极心态面对困难为主题,再加之娱乐化的功效来获得收视率。参与者在节目中为设置的目标而奋勇冲刺,不仅释放了工作烦恼,还能获得物质奖励;作为节目受众的观众则在电视机前看到参与者的滑稽动作,诙谐表情,忍俊不禁,开怀一笑,何乐不为呢?
这类节目并没有言语的幽默,却通过夸张的、不协调的、滑稽的动作来达到让人发笑的效果。
三、其他视听语言要素
1、音乐与音效要素
音乐与音效作为视听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表现力。电视节目中的音乐与音效虽不如在电影电视剧中运用的那么多,但是当它与适当的画面结合之时,便会产生适当的效果,达到声画对位的效果。诙谐的音乐使人心情舒畅,可以调节气氛,烘托娱乐,如久石让的音乐《summer》,是一首轻快活泼的钢琴曲,在综艺节目《天天向上》中的“中华礼仪之美”单元时,就使用了这段音乐,是一次很好的“寓教于乐”的效果实践。又比如《再见警察》本是一首哀伤的音乐,影视剧常用在严肃、悲伤的情节中,但在一些综艺节目里,出现现场比拼的环节,当一方输给另一方时,也会出现这首音乐,这种使用了“反语”修辞的声画对位,不仅没有使开心的现场气氛变得严肃,反而使得场面更加诙谐和搞笑,制造出了不一样的笑点。
音响的效果可以归纳为三点:增强现场感、引起观众预感、增加画面之外的空间范围,而综艺节目中“罐头音效”的运用大多与造笑有关。音效大致有笑声、嘘声、倒喝彩声、掌声、自然声(风声、雷声、乌鸦鸣叫声),对这些音效的熟练运用,可制造出不同的笑点,对节目中的喜剧成分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比如东方卫视的脱口秀节目《7080 脱口秀》,主持人每次出场后进行自恋般地介绍,便伴随以“倒喝彩”的音效,能让观众很快进入节目预设的幽默语境。
2、字幕要素
如今的综艺节目除了运用高水平的交叉剪辑之外,也尝试了一种新的制作手段,那就是运用各种拼贴字幕。在现在电视媒介上,拼贴和复制无疑是最具后现代主义的,综艺节目很好地把握了这一点,“神字幕”越来越成为电视综艺节目中用来传达娱乐信息,烘托诙谐气氛的手段。以《爸爸去哪儿》为例,这个节目的成功绝对离不开后期在电脑上对节目进行“神字幕”的加工。节目大热之后,“风一样的女子”、“森蝶”、“学会了直立行走”(第一期王诗龄和kimi 放羊)、“名侦探天天”(第一期天天顺利认出变装的张亮)这些字幕的出现都笑坏了观众,让电视上本身平淡的画面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综艺节目中的喜剧要素不仅包含戏剧理论中的经典喜剧理论,也带有后现代文化中的重组与拼贴,集传统与后现代为一体,种类多样,丰富多彩。但它们的主旨是一样的,那就是使人发笑——它们有时是变异的,从夸张直至荒诞,但本质上不违背审美愉悦的情理;它们偶尔是讽喻警示的,寓庄于谐,寓教于乐,戏谑有之而不致虐心。因此,它们是娱乐的工具,也是教育的好帮手。正如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所说“: 教育最重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
参考文献
①李海英,《赵本山小品语言艺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
②谢旭慧,《论喜剧小品语言的幽默特质》[J]《. 艺术百家》,2004(1)
③王爱民,《侯宝林相声语言艺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④俞敏,《论〈壹周立波秀〉中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D].暨南大学,2012
⑤高晓春,《奇志大兵:相声——中国幽默》[J]《. 人民论坛》,2002(1)
⑥秦海生,《电视体育娱乐闯关节目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3(4)
⑦潘文洲,《电视节目制作现场音响运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⑧《〈爸爸去哪儿〉的奇迹:让字幕组崛起》,http://cq.xinhuanet.com/2013-12/30/c_118766475.htm
然而,不知今年刮的是哪阵风,歌手转做主持人一下流行起来。自从《我是歌手》让“zhi哥”胡海泉以主持人身份意外走红,以至该节目总决赛时,金牌主持人何炅调侃“担心未来,看来现在歌手都要去抢主持人的饭碗了。”何炅一语刚出,很快, 田震主持了《我为歌狂》,杨钰莹主持了《天下无双》,杨坤主持了《最美和声》,韩红主持了《军歌嘹亮》。一水儿的音乐节目,一水儿的歌手转做主持人。突然“井喷”的歌手主持人是大势所趋、有所突破,还是搞噱跟风?观众买账吗?栏目方又是怎么想的呢?重要的是这些歌手到底主持得怎么样呢?
对于眼下歌手进军主持界的风潮,不少网友认为是胡海泉主持大红后带起的跟风浪潮。当然,歌手以此增加自己的曝光率、知名度,肯定是原因之一,但分析之后我们会发现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有位音乐界人士曾透露,歌手“变身”做主持人有一个“难言之隐”,那就是现在的音乐市场不景气,听众习惯了网络免费音乐,不再花钱买唱片,歌手出专辑普遍赔钱,长此以往,歌手没有渠道推广自己的作品和知名度,连生存都很困难,不得不另辟蹊径,转做主持人也是一条“退路”。
已经“转行”成功的胡海泉表示,音乐行业的惨淡现状一时半会儿改善不了,大部分音乐人生活窘迫,另谋生路也无可厚非。他也表示,当主持人的报酬并不算高,远远低于做商业演出和代言的收入,“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做主持人也不是冲着经济利益,我们就是为了拓展空间,挖掘更多潜力。”
其实,歌手转做主持人风潮出现的“始作俑者”应该是电视节目制作方,当初突破性地邀请歌手担任节目主持人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首先,当然就是宣传噱头、收视保障。今年音乐类电视节目异常火爆,各大卫视的拼争几乎到了“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地步,那么如何吸引更多的观众,提高自己的收视率就成了各大节目制作方优先考虑的问题。而邀请知名歌手担任音乐节目主持人就能事半功倍,他们本身的明星效应就已经是收视率的保障之一,再加上其首次触电主持的“话题性”,不仅解决了主持问题,也提高了宣传噱头和收视率保障。
同时,对于歌手转做主持人,很多业内人士也十分看好的。《美丽俏佳人》主持人、东方风行传媒集团CEO李静就是如此,“歌手舞台经验丰富,不需要训练,磨合一下就能上手。我相信大胆一些,把很多歌手放在一起重新组合,可以出现很多主持界的‘纵贯线’”。《我为歌狂》的节目负责人姚进也认为,歌手主持人个人特色浓郁,有自身影响力,而且因为对主持领域相对陌生,一般会更勤奋,花更多时间去和导演组沟通学习,这都是他们的优势,“比如我们请来田震,她非常勤奋,无论是在录制节目间隙,还是录制前在化妆间里,都在努力念对白。”
当然,很多人对于歌手转做主持人也是不看好的。在今年的音乐类节目中,胡海泉的不断口误、田震的“似讲鬼故事”就被网友频频“吐槽”。而天津卫视负责人刘爽则认为,在这两档节目中,主持人的定位有所不同,“主持人有很多的功能性界定,如《我是歌手》《我为歌狂》更像是用歌手做司仪,俗称报幕员,而不承担调节气氛、玩游戏、参与互动等功能,所以按照大综艺主持人的标准要求,自然会觉得有反差。”
总的来说,歌手转做主持人已经成为一种风潮,而且不再仅仅局限于主持音乐类节目,而是不断扩大到综艺类节目等其它领域。无论其主持的专业性如何,对于歌手来说,这是一种新的尝试、新的领域,而对于观众来说这也是一种新的观赏、新的选择。当然,作为非专业主持人,歌手仅靠吃“老本”、借一时的炒作和新鲜感,尤其是想凭借“玩票”打开局面,到头来也只能是“昙花一现”。所以,要想在主持人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首先要找准自己节目的定位,其次专业的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
歌手主持人大盘点
胡海泉
湖南卫视《我是歌手》
今年初,在芒果台举办的大型音乐选秀节目《我是歌手》比赛期间,胡海泉既是参赛歌手,又是节目主持人。虽然他将两个“字”说成了两个“zhi”,但是依然成功地在《我是歌手》舞台上展示了自己的主持才艺,幽默又不失沉稳,偶尔的小错误在观众眼里变得有些小可爱。胡海泉也很有娱乐精神,面对观众的调侃,海泉笑言:“羽泉出道10多年,没想到因为两个‘zhi’又红了一把。两个‘zhi’让我红了,你们都笑了,我却有阴影了。” 其实早在几年前,胡海泉已经加盟主持安徽卫视综艺节目《天声王牌》。谈及歌手转型主持人,胡海泉很有自己的看法:我们就是为了拓展空间,挖掘更多潜力,我和陈羽凡多年前就有跨界的想法,我们认为艺人需要多元化发展,歌手除了唱歌,如果还能胜任表演和脱口秀节目,整体素质将更全面。
田震
安徽卫视《我为歌狂》
作为上世纪9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黄金年代的歌手,田震凭借独特嗓音叱咤乐坛,可谓当时乐坛“大姐大”之一,几年前因患病淡出歌坛,如今复出后自然备受大家关注。对于田震转型主持人,大部分网友始终不看好。随后事实证明,田震的主持首秀让观众们颇为失望。她曾调侃胡海泉,并豪言自己绝对不会念错别字。但在节目中,田震也是口误不断,“继续”念成“继shu”,“规则”念成“规矩”。因为口误,田震首期节目录制时起码NG十次。此外,田震低沉缓慢的语言节奏,也成为她主持的争议点。很多网友觉得,田震沙哑的声音用来主持则不大合适,甚至有观众觉得田震当主持人有讲鬼故事的感觉。总决赛录制当晚,田震除了主持,还上台连唱了几首歌,现场观众疯成一片,看来田震还是唱歌比主持更深得人心。
杨钰莹
天津卫视《天下无双》
从去年宣布复出以后,杨钰莹便开始频频亮相各大综艺节目,之后,竟转型做了主持人。此消息传出后,有网友表示,杨钰莹歌声似蜜,她主持将会是主持界最温柔的声音。也有网友表示担心和怀疑,“杨钰莹一贯轻声细语,能镇得住舞台吗?”杨钰莹主持节目播出后,引发外界一片骂声。她早前表示,做主持人要像王熙凤一样HOLD住全场,可从现场效果来看,杨钰莹并未像王熙凤一样强势,反而声音甜过林志玲。有观众说,唱甜歌的杨钰莹做起主持人来含糖量能有4个加号。还有人粗略算了一下,杨钰莹在主持首秀中,说的最多的口头禅就是“哎哟”,不下上百次,说“好的”大约50次,就连“谢谢”也达到60多次,并且对台上每一位都用哥哥、姐姐来称呼。现场嘉宾齐秦倒是十分满意,夸赞杨钰莹有修养,人也活泼,说话聊天也很机智。
杨坤
北京卫视《最美和声》
“好声音”导师“32郎”变身《最美和声》主持人也让观众吃了一惊,节目组表示,原是让杨坤出任导师,而其却因为爱挑战自我的本性“作祟”,请缨担任主持人,并表示非常有信心,“我毕竟身为音乐人,可以在主持的过程中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为让观众能够买账,杨坤也是潜心修炼起导师口技,“一句台词能背上几十遍,有时甚至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不过据工作人员介绍,杨坤快速读广告时也是频频NG。有网友对杨坤的主持风格表示质疑,称其带有唱歌的习惯动作,扭臀永不止。杨坤虽然不能与专业主持人相比,但也算流利,看到台下胡海泉,还调侃道:“有zhi哥在,我会常常鼓励自己。” 当羽凡和海泉因为选手表演有不同意见而“大打出手”时,杨坤在一旁“煽风点火”,带动全场。所以,杨坤的主持首秀也算成功。
韩红
【关键词】课堂;公开课;作秀
“秀”字一词的词源就是英文Show,用标准的中文原意对应,有展示、陈列、炫耀、卖弄、辩护、演出、证明等意思。Show在英文中是一个中性词,这个词如果用在表演的舞台上,如“脱口秀”、“表演秀”之类的,应当具有褒奖之意,如果用在我们的课堂上,就会出现不尽如人意的效果。
时下,各种“秀”悄然兴起,就连我们最清静的课堂都不甘示弱。各类培训的风靡,也就助长了课堂秀迅速茁壮的成长。校内公开课,校外的培训课,某知名学校的观摩学习课,各地市每年举行的赛教课等等,名目繁多,让人眼花缭乱,顾暇不及,穿梭于这各种课堂之间,我们深切的感受到几乎每节课都完美得让人惊叹,精彩得让人钦佩。但同时我也有了自己的另一种感受。
一、真实性
说到公开课的真实,不能回避的是公开课与常规课的区别。由于公开课的特殊性,它比常规课更要求完美是必然的。为了这个“完美”,公开课就越来越失去了个性。对相当多的公开课承担者来说,备课是教研组的集体行为,大家提意见,人人当参谋,本来也是一件好事,为了“完美”,公婆的话都不得不听一点。但这样一来,公开课实际上已不是某一教师自己上的了,而是体现了“集体智慧的结晶”,任课者个人的风格已几乎不存在了。相反,一些真正有个性的公开课,往往在赛课中榜上无名。为了这个“完美”,公开课就越来越变成了表演。可以这样说,几乎所有稍微有点档次的赛课,在正式比赛前教师都要试讲一遍甚至几遍。讲到自己都毫无激情了,讲到学生都依葫芦画瓢会讲了。
讲课者在试讲之后,由教研组帮着反复“锤炼”。有的还会在试讲时录相,然后对着录相“精心雕琢”。于是,在正式比赛时,只是把已经彩排过多遍的戏再表演一次而已。如果所上课文学生本身就是学过的,教师上课时又当成新课文来教,其表演的成分就更明显了。这样的课,还叫语文课吗?可我们在这样的“秀”课后,大家无不拍手称赞,点头颔首,表示认可和肯定。甚至让听着羡慕和自卑起来,自己怎么就上不了那样一节“完美”的课呢。这样的课,教者自然辛苦得很,备课繁琐不说,就试讲得讲好几遍,到正式讲课了很少从内心生发激情,讲课没了激情那算不算是一种熬煎呢?!
二、实效性
公开课为了达到预想的“完美”效果,就越来越讲究形式了。开头说什么话?中间安排个什么小技巧?“亮点”安排在什么地方?结尾设计个什么“”?每个环节需要多少时间?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提前给学生下发答案让背诵,甚至连回答问题的学生都提前安排好,但又要求全班同学都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些成绩优秀的佼佼者,那些学习一般的把手举起来其实只是个陪衬罢了……总之,公开课就是越热闹越好,越花哨越好,越“严谨”越好,越“精巧”越好!另外,老师在准备公开课的时候,很多时候考虑的是“时尚”,比如上面提倡使用电教手段,于是,可能就为使用录音机而设计一段朗读或为投影片设计一个环节;最近多媒体教学热门起来,于是很多公开课就生硬地把电脑搬进课堂,以显示“现代教学”。公开课为了能吸引人眼球,突出新颖,教师们把精力过多地花在怎么使公开课形式多样上,对教法及课本内容研究得不够透彻。课堂上引入手工、舞蹈、绘画、表演、辩论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但在紧凑的教学结构中,教师讲解文章、引领提升能力的部分就会相应缩减,教师讲得不透,学生自然是云雾里。那么以上那些形式也只能是金玉其外,华而不实了。
比如有位教师在讲《威尼斯商人》时,让同学们将精彩台词背了下来,并在课前精心排练,课上学生们表演得激情、四射,赢得了一片掌声,但表演占用了很多时间,同学们在欣赏之余对台词的内涵还是不能理解。同时授课要求结构完整,教师对文章内容及欣赏方法还没有讲透,下课时间就到了。这样的课堂,学生能学到多少呢?!课堂的实效性如何呢?!
三、引领性
公开课的目的一般是要倡导我们的教学观念和行为,引领我们走近进而走进教育教学的时尚。但这种“秀”出来的课堂,我们可曾看见教者的真实能力,我们可曾看见学生的真实水平,我们可曾看见教育中真实存在的问题?没,我们没看见。精雕细琢让我们只领略了她的美丽和动人,可华丽衣着下到底是怎样的实情,我们不曾了解。那么这样的课堂还有她的引领性吗?我们就算把公开课堂中的这种理念,这种教法学来,那在我们的平常教学中能顺利的操作吗,这样的课能推广吗?本人曾经就听过的一节课,用同样的手段,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教案原原本本上了一节实践课,问题百出,学生的理解,学生的回答几乎是五花八门,这个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引导,指点,讲解,而不是像公开课中那样,学生的理解都一步到位,且都没异议。也不像公开课中那样全班只要有一个同学能理解这个问题,我们老师对这个问题就不用再讲。这样的“秀”课,作为示范课,培训课,观摩课,最大限度是我们没学到什么,可这样的课,作为调研课,那可是伪真的,害处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