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涯规划

大学生涯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涯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涯规划

大学生涯规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大学生;大学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31-01

大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黄金期,它不仅是一个人学知识长技能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重要养成时期,应该早有规划,这个规划就是大学生涯规划。所谓大学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在有效指导下,对自己大学生活主客观条件正确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大学要实现的目标和为实现目标的有效安排,确保大学生顺利、充实地度过大学时光并成功就业,为人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过程。[1]

一、做好大学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制定大学生涯规划必定是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是“全人培养”的重要途径,不仅仅局限于对学习成绩的要求,它应该包含思想道德素质、知识与能力、身体与心理素质等多方面,这些规划引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按此要求反复重塑自我、完善自我,促使大学生全面成才。

大学生涯规划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准备,也是大学生事业生涯规划的基础,良好的大学生涯规划可以延伸出来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创业。[2]

二、大学生涯规划的实施方案

(一)认知过程。一方面是自我认知。大学生涯规划要求客观全面并用发展的眼光审视自我、评估自我,对自己做出正确评价,为做好大学生涯规划奠定基础。该环节要求大学生通过自我分析、同学交流、参加辅导和听取建议等方式完成,也可以通过人才测评工具,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及适应的工作等,结合自身日常表现进行查验和深化,得出评价的结果,完成自我认知。[3]另一方面是环境认知。包括社会环境,即政治形势、经济形势、国际环境、人口结构、文化背景、法律政策、发展趋势等;个人环境,即家庭背景、成长方式、情感约束、传统观念和人脉关系等;学业环境,及大学生所学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毕业需求等。环境认知最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也可以通过听取报告会、查阅资料等方式加强学业认知。

(二)制定目标。大学生涯规划既然是一种对于大学生活的有效安排,那必将在规划中制定目标。大学生涯规划的目标是人生目标的一个短期目标,但是这个目标是大学生涯规划的关键,它是在充分认知基础上明确出全面、具体的方向,它既是单一的、又是多元的。单一的终极理想即为长远目标,靠多元的阶段目标支撑。多元的阶段性目标是一种短期目标,可以是每学年的,也可以是每学期的,甚至是每月的目标,它是为实现整个大学生涯规划终极目标而分解出来按时间划分的连续性的多元目标。大学生在不断实现多元的阶段性目标基础上,最终也就完成了终极目标。[4]

(三)明确路径。大学生在充分认知基础上建立目标,这之后就要考虑搭建为实现目标的成长路径,这种成长路径既要结合个人目标,更要结合自身情况。大学生涯规划的成长路径应该包括学习方式、学习助力、监督措施等,学习方式是个人学习习惯的体现;学习助力是促进个人学业进步的各种内外驱动力;监督措施是约定个人学业在既定轨道上稳步前进的保障,是对个人大学生活的各类约束措施。

(四)实施调整。大学生涯规划在明确目标设定路径后,就要落实到方案实施上。在方案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和个人的情况及时做出调整,根据调整方案,不断优化大学生涯规划。大学生按照大学生涯规划开展大学生活,在实际过程中发现需要调整的,就要经过分析后及时调整,使得大学生涯规划不断适应自己。在不断完善、不断修复、不断调整的大学生涯规划实施过程中,对本人也是一个重要成长锻炼的机会,只有不断矫正自己的成长路径,使自己不断完善,促进个人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周祥龙.大学生涯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40-44,73.

[2]陈燕丽.科学发展观视阈下大学生涯规划的方法论探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12):69-70.

[3]崔国强.大学生涯规划探究[J].泰山学院学报,2014,(2):137-140.

[4]胡波.大学生涯规划设计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7):144.

作者简介:

大学生涯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职业生涯规划 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简称职业规划,也可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和基本类型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内涵。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大学生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知识结构,结合社会环境与市场环境,对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以及要达到的职业目标所制订的方向性的方案。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基本类型。

根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及一般职业生涯规划的时间维度划分方法,我们可以把大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致分为两种类型。

1.远期规划

远期规划是指规划年限在5年以上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即一般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长期规划和人生规划。

对职业生涯进行远期的规划,能够使大学生明确各个阶段的职业目标,保持整个职业生涯发展的连贯性和持续性,使总体目标(比如说最终希望成为某上市公司的董事)更容易循序渐进地达成和实现,进而产生最大的职业动力。大学生如果有条件的话,应该进行这种远期的职业生涯规划,激励自己为达到各个阶段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不过,时间跨度较长的职业生涯规划要求对自我、职业有比较充分的认识,同时对社会形势和客观环境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超前的预测能力,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对职业目标和职业要求进行深入的研究、调查、论证,并制定比较切实可行的完整的实施方略。如果是凭空想象的总体规划,虽然内容是完整的,但由于脱离了自身条件和环境要求,只能是海市蜃楼,中看不中用。同时,由于远期规划的时间跨度较长,实施过程中会受到个人和环境不断变化的影响,规划目标的实现难度非常大。另外,大学生尚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对社会、职业的了解都极为有限,有可能导致远期规划由于过于理想化而缺乏可行的操作性。

2.近期规划

近期规划是规划时间年限与大学生涯年限基本符合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即一般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短期规划和中期规划,这种规划一般在5年以内。

大学时期正处于职业准备和探索阶段,职业生涯探索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选择、尝试与磨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近期规划,就是大学生根据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和任务要求,在确定总目标之后,以实现就业为阶段目标,对自己的大学学业生涯制订相应的行动计划和实施策略。

近期规划的特点是主要以大学学制为阶段进行目标分解和策略实施,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总体目标而在学业上做好准备,顺利毕业并进入目标职业。近期规划的侧重点在于以就读期间的职业学习和职业准备为主要内容,规划期限基本以大学生涯的终止为结束。从性质上看,这种规划属于职业准备期和职业早期的生涯规划。

对大学生而言,近期规划更具针对性,也更具可操作性。通过近期规划,大学生可以在认识自我、了解职业的基础上,从自身的条件和社会的需求出发,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确定职业目标,制定大学期间的学习、培训、实践计划,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为将来迈出校门、走出社会做好准备,为总体目标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规划时间的跨度不长,因此近期规划也比较易于评估和修正,当学业生涯中各个分阶段(多数为各学年)的目标未能达成时,大学生可以适时调整实施的策略,不断修正并完善。由于近期规划能与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联,因此,我们提倡大学生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时采用这种目的和策略极为明确可行的规划类型。下面有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也主要围绕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近期规划来作介绍。

当然,近期规划也有一定的缺陷。这种规划由于以求职择业为阶段目标,有较大的局限性,对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缺乏详细、系统的规划,难以与总体目标完整衔接,缺失的规划部分只能等到真正进入职业生涯后再根据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因素重新制订。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只要开始,永远不晚;职业生涯发展,只要进步,总有空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

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会:1.引导你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你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2.引导你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3.使你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4.引导你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5.引导你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6.使你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你的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

生涯发展要有计划、有目的,不可盲目地“撞大运”,很多时候我们的职业生涯受挫就是由于生涯规划没有做好。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

(三)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

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职业活动的竞争非常突出,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而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不是首先坐下来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而是拿着简历与求职书到处乱跑,总想会撞到好运气找到好工作。结果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资金,到头来感叹招聘单位是有眼无珠,不能“慧眼识英雄”,叹息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这部分大学毕业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与重要性,认为找到理想的工作依靠的是学识、业绩、耐心、关系、口才等条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纯属纸上谈兵,简直是耽误时间,还不如多跑两家招聘单位。这是一种错误的理念,实际上未雨绸缪,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之后再把求职活动付诸实践,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经济、更科学。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企业用人单位非常看重新进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否透明,是否与公司的发展相一致。有一位毕业生在自己的求职资料中简要地描述了自己的生涯规划――“乐意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用三至五年时间熟悉业务,掌握相应经验,然后向高级主管职位挑战”,尽管其成绩在众多竞争者中很一般,但却应聘成功。只有少数求职者会写出自己的未来发展规划。这些规划,让人觉得求职者的求职意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即使其生涯规划只有五年甚至更短的时间用于为本企业工作,用人单位也乐意聘请这种目标明确、规划透明的人。宝洁北京市技术有限公司高级人力资源经理透露,该公司在中国每年招聘应届毕业生100名左右,凡是职业生涯规划得早的人,现在大多数都已成为总监、副总监或高级经理。

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从大学生入学就开始培养、引导和训练,以便为学生未来一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处于不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人,所面对的环境要求不同,自身素质积累不同。大学生正处于职业的学习、准备和起步阶段,因此,与已工作过一段时间的职业者的职业生涯规划相比较,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其一定的特点,在总体原则和操作步骤大体一致的情况下,两者的规划内容和侧重点不尽相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一般职业生涯规划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一)设定目标不同。

一般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为了获取一定的职业地位或取得一定的职业成绩。比如规划自己35岁前要进入某企业的高级管理层,或为自己定下两年内销售业务量成为公司之冠的业绩目标。一般职业生涯规划的阶段目标划分也并不明晰,视个人的总体目标和现实差距而定。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其最根本也最现实的目标是初次就业成功,能拥有一个与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等相匹配的职业岗位。比如,规划自己毕业后进入某大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阶段目标可以十分明朗。比如,一年级应该达到什么要求,二年级应该完成什么计划,毕业年要实现什么目标等。

(二)规划年限不同。

通过前面的内容介绍,我们知道职业生涯规划按时间类型可以分为短期规划、中期规划、长期规划和人生规划四种。一般的职业者可以按照自身的条件和客观环境的特点,制定期限可长可短的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活是一个完整和固定的阶段,其时间维度上有一个标准的划分方法――即大学的学制为大学生活的起止时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最现实、最典型的中期规划,其规划年限一般是与学生的毕业年限相同的。比如说,医学院的本科学制为五年,如果一个新生从入学之初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则其规划的起止年限为五年;如果是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则其规划的起止年限为两年半。虽然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也有长期规划或人生规划的做法,但并不具有代表性。

(三)实施策略不同。

一般的职业生涯规划,其实施策略主要是根据职业发展目标,制定一定职业范围内的学习培训、专业技能提高、职场人际关系沟通、企业文化融合等行动计划。

大学生处于职业的准备阶段,其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策略主要是了解和探索职业,完成与未来可能从事职业相关的学习、培训任务,提高职业生活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行动计划必须与大学生本身的学习任务和校园活动密切联系。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要素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要素包括:自我评估、外部环境分析、目标确立、策略实施、反馈修正等五个方面。

(一)自我评估。

对于大学生来说,主要是了解兴趣、学识、技能、情商等与大学生本人相关的所有因素。自我评估的结果可以通过自我剖析、职业测试及角色建议等方法获得。

(二)外部环境分析。

对大学生而言,外部环境主要是市场与用人单位等因素,尤其是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市场竞争加剧,用人单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因素对个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时,大学生要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自己在这个环境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及环境对自己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等。

(三)目标确立。

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内容。在自我评估、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的职业方向,确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例如一个一年级的大学生,如果准备成为一个出色的心理学专家,他可以为自己确立职业早期、中期、晚期的各阶段目标和总体目标。大学生在做近期规划时,主要是确立初次择业的职业方向和阶段目标。

(四)策略实施。

行动计划由长期和短期两个部分组成,长期计划的实现有众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大学生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趋势,不断地设定新的可操作的短期目标。比如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力求实现怎样的短期目标;二年级又该执行什么方案,本年级结束时需要达到预期效果……毕业当年有什么具体举措,如何向自己的初次择业的方向和目标靠拢等。

大学生涯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办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策

近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形势,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承受着就业难的困扰。截止到 2012 年,全国民办高校已达到698所,民办高校毕业生人数也达到505.7 万人,如何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缺失

当前,我国民办院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普遍薄弱,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没有为自己的四年学习和生活做出一个合理的计划和安排,在就业过程中也缺乏对个人职业生涯的设计,最终导致毕业即失业的局面。

(二)民办院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够重视

与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丰富经验相比较,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才刚刚起步,民办院校就更加落后。许多民办高校根本不关注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认为学习过程中有实习,毕业有工作推荐,完全不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三)民办院校教育师资力量薄弱,专业化程度低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专业教师,尤其缺乏具有职业资格和实际指导经验的心理辅导老师。民办院校中专职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老师不仅数量少,而且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甚至有不少是"半路出家“。

(四)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

目前很多民办院校缺乏专业的评价体系与工具,很多学生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自我。学生未能全面的了解他们自身的优劣势,也不能从学校获得有效的工作发展建议和指导。

二、我国民办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层面

我国当前的教育制度中诸多限制,是影响民办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突出原因。民办院校的政策环境不好,例如:在招生指南中,民办院校的必须注明民办,在排名上一般排在公办学校后面,大大影响了学生的自信心;即使在就业、公务员招考等方面不再对民办院校学生加以限制,但依旧存在不公平。总体上看,国家对民办院校的支持力不足。

(二)学校层面

民办院校自身教育环境的不合理是影响民办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因素。(1)物质投入不足。学校的实训场地仅供参观或应付评估,并没有很好的利用实训场所提升学生的技能,学生也从无进行准确的职场定位。 (2)学校没有开展足够的指导工作。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工作,从大学生入校时起就应对其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许多民办院校仅仅是在学生大三的时候才开一两次就业指导课,这并不能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三)学生层面

民办高院校学生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低,不能正确客观地全面评价自己,导致职业现状与自我需求不相符合。在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自信心不足从而影响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三、解决民办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政策扶持

首先应把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列入到学校发展就业工作当中去,建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和培训工作。其次,要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为学生必修课程,形成学分制度,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最后,民办院校加大物质投入,包括实训基地、机器设备以及专业的评测软件等。只有配备良好的硬件,才能保证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形成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要从新生一开始就进行职业规划指导,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另外,要加强和其他各个学科的联动,形成多管齐下的职业生涯规划局面。只有利用多个学科,多个部门的联动,让学生加深对自身情况和所学专业的了解,形成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社团提升职业技能

高校学生社团是由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它具有自主性、多样性等特点。学生在开展社团活动过程中,可以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同时可以接触外面社会,激发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因此,学生社团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生存空间,明确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提升自我职业技能。

(四)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

首先,必须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学生的知识水平不仅仅是数量,更多的是结构合理。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大学生要根据职业的具体工作要求与发展趋势,形成符合职业需求的知识结构,从而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

其次,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从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缺乏大量技术性员工,因此在民办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当中,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刁欢.民办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民办教育研究.2010(5)

[2]吴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J].教师教育研究.2009(9)

[3]邹农基,郭峰.影响民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社会性因素[J].维普资讯,2009.

[4]丁翠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

大学生涯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女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学业规划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职业规划对于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而职业规划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也认识到职业规划开始得越早越有利,同时大学阶段是职业目标形成的关键时期。

一、职业生涯规划与学业规划的含义

1.职业生涯规划。所谓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职业发展计划等,并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为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

2.学业规划。学业规划是指求学者对与其职业相关的学业所进行的筹划和安排。具体来讲,是指学生对其自身特点和社会未来需要的深入分析和正确认识,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进而确定学习的总体目标和阶段人生目标,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业发展计划的过程。换言之,就是学生通过解决学什么、什么时候学、怎样学等问题,以确保自身能顺利完成学业、成功实现就业或开辟职业道路。

二、女大学生在求职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在今天大学里女生和男生的比例已趋于接近,但在求职择业上,女生则面临更多的困难。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既有社会的,也有其自身的原因。

1.社会的原因。全球化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女大学生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有些用人单位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和发展,不愿意接受女大学生。保护女大学生择业权利的政策和运行机制不完善,如“不得以性别为由”在执行的过程中得不到有效地保障,人和单位可以找出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规避这一约束而把女大学生拒之门外,这也会加剧女大学生在不公平竞争秩序下的不平等就业。

2.女大学生自身因素。传统的性别观念仍在潜移默化地制约着当代女大学生的发展。导致许多女大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良就业心态。⑴从心理上看,不少女大学生存在诸如自卑心理和依赖心理,怀疑自身的能力,缺乏自主自立能力和竞争意识。⑵从择业观念看,一些女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只向往大城市,大企业,追求高薪水,高待遇,不愿到基层,到需要人才的地方建功立业。⑶从自身素质看,部分女大学生不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只是把上大学看作是为将来嫁个好丈夫增添一些资本,最终因自身素质不高,能力不足而缺乏就业竞争力。

三、做好学生规划,为职业生涯发展迈出良好的第一步

学业规划的目的是通过对学业的筹划与安排,实现以最小的求学成本(包括时间,精力,金钱等)的投入来取得自身的职业理想,也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个人的人生发展效率。学业规划 是个人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职业潜能的重要环节,只有学其所爱,学其所长,学以致用才能让个人避免走人生职业发展的弯路,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职业发展效率

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相比,在求职择业上,女大学生面临更多的困难,有着不同于男大学的特殊性。所以女大学生在做好每个阶段的学业规划和职业准备外,还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认识专业与职业。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是把“知识学习”和“进入社会”这两个阶段衔接起来的重要时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家长和学生对于大学阶段专业的选择格外重视,因为他们往往认为选择的专业就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一个有完善人格的个体是由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价值观体系共同构筑而成的,三者应均衡发展。许多企业在选择人才的时候,注重的也是综合素质。

2.学业与爱情。大学中虽不提倡谈恋爱,但也不禁止大学生谈恋爱。关于大学生是否应该谈恋爱,目前有两类观点:⑴认为爱情是成就事业的助推器。爱情不能代替事业,但爱情也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它可以促进大学生完成学业,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⑵大学生应以学业为重。大学期间要学会处理好学业和爱情的关系。如果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理智地把握情感,对于美好人生的创建,成功事业的开创意义深远。

此外,社会和学校教育应帮助女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及不足,帮助女大学生了解社会种职业动向;要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以及她们在学业和职业规划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开展差别教育,帮助她们做长,中,短期职业规划和学业规划,但是当今社会知识的半衰期越来越短。这就要求女大学生在完成大学四年的每个阶段的学业目标;同时也要随时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

参考文献:

大学生涯规划范文第5篇

一、职业生涯设计的内涵究竟如何理解职业生涯设计包括两方面:

1、组织职业生涯设计,指组织根据组织现状与发展的人才需求以及员工的现有素质、发展潜力与发展期望等,制订组织人才资源开发计划、教育培训计划,设计落实相关计划的活动,旨在挖掘组织人力资源的潜力,同时引导、帮助员工获得最优发展。

2、个人职业生涯设计指个人根据自身的现实条件与发展潜力、外界机遇与制约因素以及对机遇与制约因素发展变化的预测,确立自己的职业方向、职业目标,选择职业生涯发展道路,制订发展计划、学习计划以及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具体行动方案,包括行动的具体策略与进程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属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范畴,其观划主体是大学生。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高素质、宽见识、年轻化、高期望值以及心智逐渐成熟等特点。

二、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问题的分析

造成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国家经济发展现状、宏观政策、地区因素、家长因素、企业因素、学校因素、学生本人的因素等。本文浅谈一下学生和学校层面的因素。

1、学生缺乏基本的求职素养,缺乏对形势与职业本身的了解,就业十分盲目;

2、学生就业期望过高,缺乏对自身的准确定位,没有正确的就业观念;

3、学生素质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4、学校不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和落后的教育观念。

三、大学生成功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在联系分析

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不能成功就业的核心原因不在于没有需求,而在于人与职没有实现良好的匹配。根据个性与职业匹配的有关理论,我们认为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前,至少需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正确评估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等二是对职业进行研究,进行职业环境分析,了解职业现状、职业要求、发展趋势等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因素与职业因素的匹配,调整个人的就业期望值,实现性格与职业、兴趣爱好与职业、能力与职业的匹配以及职业性向与职业类型的匹配。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不能成功就业的核心原因不在于没有需求,而在于人与职没有实现良好的匹配。根据个性与职业匹配的有关理论,我们认为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前,至少需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正确评估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等二是对职业进行研究,进行职业环境分析,了解职业现状、职业要求、发展趋势等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因素与职业因素的匹配,调整个人的就业期望值,实现性格与职业、兴趣爱好与职业、能力与职业的匹配以及职业性向与职业类型的匹配。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

1、自我评估。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自我评估就是对自己做全面分析,通过自我分析,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因为只有对自己进行客观而准确的评估,明确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扬长避短,才能对自己的职业作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生涯路线,才能对自己的生涯目标作出最佳抉择。因此,自我评估是生涯设计的重要步骤之一。通常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道德水准以及组织管理、协调、活动能力等内容。根据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评价,借助于职业兴趣测验和性格测验,发现自己是一个较为外向开朗的人还是内向稳重的人,并对哪些问题较为感兴趣,如经济问题还是管理问题,或擅长哪些技能,如分析、对数字敏感、语言表达能力等。也可分析出自己的一些弱点,如抗压力能力、合作能力较弱、考虑问题深度不够、文字表达能力不佳等等。

2、职业环境分析。职业环境分析主要是指分析内外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它主要是通过对组织环境特别是组织发展战略、人力资源需求、晋升发展机会的分析,以及对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有关问题的分析与探讨,弄清环境对职业发展的作用及影响,以便更好地进行职业目标的规划与职业路线的选择。

3、职业定位。通过自我评估、职业环境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应对自己的职业或目标职业进行定位。职业定位应注意①依据客观现实,考虑个人与社会、单位的关系②比较鉴别,比较职业的条件、要求、性质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选择条件更合适、更符合自己特长、更感兴趣、经过努力能很快胜任、有发展前途的职业③扬长避短,看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全十美的职业④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择业目标,不能固执己见,一成不变。

4、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职业发展必须有明确的方向与目标,目标的选择是职业发展的关键,因为坚定的目标可以成为追求成功的驱动力。在对个人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及对环境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后,结合个人职业理想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为了实现某种职业生涯目标,进而获得自己理想的生活,所以目标抉择才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目标的确定应遵循利益整合原则、时间梯度原则、可行有效原则、动态创新原则。一般我们可以首先根据个人素质与社会大环境条件,确立人生目标和长期目标,然后通过目标分解、分化成符合现实和组织需要的中期、短期目标在此基础上,再实施目标,通过其效果及与环境、个人的适应性,再逐步检测修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