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上的人际交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巴巴多斯籍女歌手、演员兼模特蕾哈娜(Rihanna)拥有超过8500万名Facebook粉丝,远远超过巴巴多斯总人口数。Facebook上第三方分析网站Socialbakers提供的数据显示,单在美国本土,蕾哈娜粉丝人数就接近1500万人。
2、埃米纳姆
世界流行说唱天王、音乐制作人及演员埃米纳姆(Eminem),拥有约8150万Facebook粉丝。Socialbakers数据显示,仅上个月,这位有着“21世纪全球唱片销量最高的歌手”之称的明星在Facebook上又多了150万名追随者。
3、夏奇拉
哥伦比亚籍拉丁女歌手夏奇拉(Shakira)拥有超过8100万名Facebook粉丝,其中只有1700万人来自她的家乡。数据显示,仅2014年2月,她的粉丝人数就激增了440万人。
4、迈克尔・杰克逊
他在Facebook上拥有美国规模最庞大的1320万粉丝,他的全球粉丝数接近7000万人;他是不朽的神话,他就是已故流行音乐天王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
5、范・迪塞尔
凭借《速度与激情》(The Fast & Furious)系列影片名声大噪的范・迪塞尔(Vin Diesel)是Facebook上最具人气的“非音乐界”明星,他拥有6500万名粉丝,其中1110万来自美国本土。这位好莱坞硬汉最近在个人账号上放出一段名为“你知道我爱音乐”的自拍视频,不仅大唱凯蒂・佩里(Katy Perry)和碧昂斯(Beyonce)各自的新曲,更秀出性感舞技――这大概也是导致他一个月内粉丝暴涨450万的原因之一。
6、《哈利・波特》
距离《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系列电影的最后一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上映已经过去了3年时间,这位年轻巫师的冒险故事仍被无数Facebook用户津津乐道:影片官方主页拥有超过6840万粉丝。
7、《泰坦尼克号》
1997年,《泰坦尼克号》(Titanic)首次在大银幕启航。如今这部夺得第7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等11项大奖的爱情史诗依然魅力不减,拥有4800万Facebook粉丝。其中最强粉丝阵容来自印度,将近500万人;在美国本土的支持者则超过480万人。
8、《阿凡达》
出自詹姆斯・卡梅隆之手,经14年酝酿、耗资5亿美元、历时4年拍摄的科幻巨献《阿凡达》(Avatar)是迄今为止全球票房最高的电影。它在Facebook上的热力当然不可小觑:粉丝数超过5000万人,其中700万来自美国。
9、《怪物史瑞克》
梦工厂动画出品的《怪物史莱克》(Shrek)于2001年上映,是第一部获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作品,其后又陆续制作了三部续集。这只住在沼泽里的绿色怪物在Facebook上拥有4500万粉丝,其中美国本土支持者达760万人。
10、《暮光之城》
融合了吸血鬼传说、狼人故事、校园生活、恐怖悬念、喜剧冒险等各种元素的《暮光之城》(The Twilight Saga)系列电影拥有4400万名粉丝,其中近1/4来自美国本土。
11、《辛普森一家》
福克斯广播公司(FOX)出品的“超级长青”动画情景喜剧《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自1989年开播以来已经连续播出了25年,被许多评论家视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动画”。《辛普森一家》赢取了包括25次艾美奖、26次安妮奖和1次皮博迪奖在内的大量奖项。其Facebook粉丝数超过7000万,其中1370万来自美国。
12、《恶搞之家》
2007年开播的《恶搞之家》(Family Guy)来自福克斯公司。在其超过5500万的Facebook粉丝中,有一半来自美国。
13、《南方公园》
《南方公园》(South Park)在1997年横空出世,堪称美国历史上最流行、最疯狂、最具争议的动画片,至今已经播出了17季。这部彻底颠覆传统的喜剧动画拥有4900万Facebook粉丝,美国本土的粉丝数量占比1/4以上。
14、《海绵宝宝》
以内容幽默、寓教于乐著称的《海绵宝宝》(SpongeBob SquarePants),自1999年在尼克儿童频道播出至今,深受广大少年儿童喜爱。这块黄色海绵还在Facebook上拥有超过4650万名粉丝,其中近1/4来自美国――考虑到Facebook用户的年龄设定(13岁以上),这样的人气着实令人羡慕。
【关键词】网络;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心理健康
众所周知,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有不可分离的关系,在新的互联网时代背景和环境之中,新型的网络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显现出新的形态特征,它也显示出与人们在网络中的心理健康关系。大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下,以网络为结点,融入到网络环境之中,并生成了各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由此,我们关注大学生群体在网络环境下的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探讨互联网h境中的网络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影响。
一、网络环境下的人际交往综述
在互联网迅猛冲击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学习的过程中,衍生出一种新型的网络人际交往形式,它是以互联网为依托、以计算机为载体的人际交往形态的拓展和延伸,具体展示出其如下内涵:
1、网络人际交往展现出人的社会性属性。个体在社会中的存在属性也即人的社会性本质,而在网络环境中的人际交往也同样具有人的社会性这种本质属性,它只是利用的媒介,发生不同的空间下的人际关系,并无法改变人的社会性的属性。
2、网络人际交往必须以互联网为依托而实现。在互联网环境之下,网络将处于不同空间的人相联系,以网络为中介和基础,实现间接性的交往,从而达到人际交往的目的。
3、网络人际交往归属于一种精神层面的交往。在网络环境中生成的人际交往主要是思想、意识、观念、情绪方面的内容,而这些都是精神生产的产品,注重人们之间的精神产品的传递和交换。
在网络环境下的人际交往,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人际交往对象的宽泛化特征。网络人际交往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普遍往,是一种交往对象极其宽泛的交往形式。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的人际交往大多局限于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下的人际交往,而只有互联网才实现了最为宽泛的人际交往。
2、网络人际交往过程的隐匿性特征。在互联网环境之中,人们可以采用匿名的方式进行交往,也即运用虚拟名或符号实现“身体不在场”式的人际交往,这种隐匿性的人际交往过程显示出与现实交往极大的差异性。
3、网络人际交往角色的虚拟性。在网络环境之中,交往的主体都是虚拟的角色,大家处于一种相对平等、没有直接利益关系冲突的交往场景之中,有助于网络人际关系的建立。
4、网络人际交往心态的平等性。这主要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特征,取消了人们的现实身体、地位、文化背景、职业、权力等信息,而都被纯粹的数字所替代,因而不存在现实交往中的沟壑,网络人际交往中的心态都是平等的地位,互动关系无须受到任何现实关系的制约,形成了人际交往中的真正平等和自由。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的主要概念是指在社会环境之下,个人所具有的良好的心理效能与表现出来的行为状态,并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可以进行个体内心心理的调整,从而达到自我人格的逐步完善。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个人情绪积极而稳定。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拥有积极、乐观、自信而稳定的情绪状态,能够在适当的场合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随着环境和对象的改变而产生相对应的情绪改变,更好地使自己融于环境之中。
2、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用宽容的、理解的心态,与他人进行交往,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3、良好的感知能力。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可以较为全面地评估自己,也可以对现实环境较好地解释,既不会过高评价自己所拥有的能力,也不会无谓贬低自己而逃避现实。
4、适度的紧张感。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具有适度的紧张感,他们对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较好的筹划能力,可以较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适度紧张而又不过分焦虑,在遭遇困境时,能够镇静、理智地思考,寻求解决对策,而不会惶惶不安。
5、心理适应性较强。心理人健康的大学生可以拥有自主、独立的生活和学习能力,情感上和意志上独立性强,并可以寻求到自己精神上的充实点和兴趣点,不会轻易感觉到空虚、敌对、消极等不良情绪,他们可以较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环境,心理适应性较强。
三、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
经过调查和分析,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交往水平明显高于现实人际关系水平。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大学生与异性之间的交往受限于人际交往环境和人际关系性别特性的不同,普遍存在人际交往困扰。而在网络人际交往之中,其匿名性、平等性的特征,可以使大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释放自己的本能和个性,并且可以恣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大学生在网络上可以实现精神地位的平等。而在现实人际交往之中,却由于道德和法律的约束而必须在一定程度上遮掩自己真实的想法,这就难以使大学生在现实人际交往中袒露心胸,尤其是在与异性的交往之上,显现出较大的现实人际关系困扰,在同性面前可以暴露的缺点或弱项,却不愿意在异性面前显露,以保全自己在异性心目中的形象。
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中,他们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要比全国青年群体较差,这主要是由于大学生面临更多的价值文化的冲击,在面临人际关系、恋爱关系、经济、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较大,致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较大程度的阻碍。网络人际交往与人的安全需要、情感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紧密相联,并且与一些心理抑郁感和心理孤独感有相关关系,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间接的效应,并成为了网络交往动机和心理健康的中介。可以这样认为,运用网络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越多,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在网络人际交往空间逐渐增多的过程中,可以极大地拓展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空间,对其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渗透,并促使其健全人格的生成,向更为个性化、独立化、开放性的方向发展。
然而,对于少数病理型互联网使用主体来说,在他们的网络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效应之中,具体的影响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有:网络人际交往消极结果;网络人际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网络人际交往认识因素等。经测试得知,网络人际交往的消极结果越严重,其心理健康水平越低。网络人际交往中自我暴露越多、情感体验越积极,则显露出越低的心理健康水平。网络人际交往越积极,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四、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提升路径分析
1、强化大学生的自律教育,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
互联网络的扩张和发展之下的网络人际交往,要最大化地减少其网络人际交往的负面作用,要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能力,督促大学生形成内在的、自觉的道德任意识,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增强网络道德和法制观念,以更好地增强大学生的辨析能力,并且要用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引领学生,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正确地认识自己、感知网络,建构良好的网络人际交往关系,生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2、促进大学生与现实的联系,提升大学生的现实人际交往能力
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大学生不能过于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之中,而应当多多融入到现实社会之中,接触和感知社会中发生的具体事件和内容,防范迷失在网络之中,形成封闭的网络人格。为此,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适宜的活动,通过现实交往活动,使大学生掌握现实人际交往的规则和方式,产生乐于与人交往、善于与人交往的心理健康素质,在与他人的现实交往中纾缓自己的情绪,并使自身的心理需求获得满足,在与他人现实交往和接触的过程中,形成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增强了与他人现实交际的能力,并进一步促进良好的、健康的网络人际关系。
3、更好地借助于网络实现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在网络环境之中,我们看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善于利用网络的优势特征,进行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要转变原有的权威性、强制性、灌输式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利用网络开放性的特征,使大学生呈现出更为完整、更为真实的自己,从而使教师更为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更好地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如:师生QQ群、微信群、师生论坛等,从而更好地施以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
4、净化网络人际交往空间,健全网络制度体系
网络环境不应当是污浊的虚拟环境,还应当保持网络的清洁性,因而,为了保持网络环境的净化和健康,需要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保障网络的净化空间,要对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加以过滤和剔除,并注重加强网络立法制度和体系,使其规范化、有序化,更好地培育和健全大学生的网络法制观念,在遵循网络法制的条件下,更好地进行网络人际交往。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渗透和扩张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领域的过程中,大学生是互联网中的活跃主体,他们在网络中的人际交往动机和人际交往关系与其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我们认为,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较为复杂,不可片面地加以分析,要正视网络的双向,网络可以拓宽学生的人际交往面,正确地运用网络人际交往关系,可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然而如果一味沉溺于网络,则不利于良好健康的网络人际关系的生成,也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而,科学而理智地运用网络人际交往,需要加以积极的引导和教育,才能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生成。
参考文献:
[1] 林虹静.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J]. 科教导刊(下旬). 2015(12)
[2] 李萍. 摆脱心灵桎梏 体验多彩生活――大学新生环境适应不良问题的心理调节[J]. 科教导刊(下旬). 2015(12)
[3] 王丽.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6(01)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对策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普及,信息网络世界已经成为目前大学生精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提供了新的手段和空间,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网络交往实践已经成为他们社会交往的基本实践活动之一。一方面,网络作为一种虚拟的活动空间及人际交往的场所,成为大学生扩大社会交往、满足情感需求的环境条件,促进了大学生人际交往。另一方面,网络在对青年大学生产生极大吸引力的同时,也导致一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把网络作为逃避现实交往和生活压力的处所,从而导致疏离现实人际交往等负面影响的发生。如何借助网络,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其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发挥出应有的健康积极的作用,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计算机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的积极影响
1.扩展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
网络人际交往的跨时空性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大范围的群体环境,使交往具有更强的平等性、自由性、普遍性和无限性。在网络世界内,只要轻点鼠标,任何一个大学生便可以实现跨时空的人际交往,那种自由平等和互动互感式的交往使大学生从中体会到人际交往的单纯、随意和富有情感。通过网络可结交天下朋友,创造出新型的人际关系,充分感受到交往的快乐。所以,网络增强了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素质和能力,不仅对专业学习有极大促进,而且增强了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认识,思想也更为开放。
2.激发了大学生的创造力
网络为大学生的个性修养与完善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网络交往过程中,参与者拥有主动性,可以独立地做出判断和选择,自主地进行思考和评价,有利于其独立人格的培养。网络上的双向或多向信息传递方式,使得学生可以独立地参与讨论,主动获取各种信息。同时,互联网给大学生带来了虚拟学校、虚拟图书馆、电子商务等新鲜事物,引起大学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在增强大学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激发大学生创新知识、探索未知念头的同时,也增强了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提高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
网络有助于青少年在角色扮演中进行社会化,增强自我意识。有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是其自我发展的一个现代标志。网络交往的虚拟性与匿名性,使交往各方没有身份、地位等障碍。网络主体之间是平等关系,和什么人交往,交往什么,全凭网络主体自己的主观爱好。这有助于上网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逐渐形成、强化平等意识和自主意识,克服现实交往的不公平性,并逐渐将这种意识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从而逐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进步观念。
4.有益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正处在思想敏锐但易盲从、情感丰富但很脆弱、青春勃发但易冲动这样一种矛盾状态中,最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通过网络,大学生交际的自主性、时效性、便利性和准确性都有所提高。网络空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极佳的释放能量、宣泄情感的天地,通过上网聊天,网上论坛,他们可以尽情地挥洒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体验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信息、思想、情感的交流则满足了大学生倾诉、被人理解的欲望,这有助于缓解精神上的紧张、压抑等消极心理状态,获得一定程度的心灵安慰,为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了积极的帮助。
二、计算机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的消极影响
1.网络成瘾导致大学生对现实人际交往的冷漠和疏离
长期沉迷于网上交往易形成“网络成瘾症”。由于网络交往的自由性、平等性、隐蔽性让交往者免去现实交往中可能存在的顾虑、担心,更易使交往者敞开胸怀,或直抒己见,或发泄情绪等,再加上多种网络交往形式的吸引,使交往者易形成对网络的依赖,使得大学生疏于现实交往,缺乏现实交往的动机,淡化了个人与社会及与他人的交往,失去对周围现实环境的感受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导致缄默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和欺诈心理,形成人际交往能力的下降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降低。
2.网络的虚拟性,导致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偏差和人格障碍的形成
角色虚拟化是网上交往的一大特点,过度沉溺于网上交往可诱发各种人格障碍。一些大学生往往同时拥有多个代表不同身份、性格、性别的网名,经常扮演与自己的实际身份和性格特点相差悬殊,共至截然相反的虚拟角色,许多人经常面临多重角色差异和角色冲突。如果长期迷恋网络,其人格必将受到极大影响,从而形成偏执型、自恋型和边缘型人格等双重或多重人格,并直接导致某种心理偏差。如社交恐惧、否定和逃避现实等。沉迷于网络还会使大学生容易忘记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和责任,最终阻碍大学生形成乐观向上,勇于负责和承担社会责任的人生态度,从而引发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
3.网络的弱监控性,导致大学生交往中信任危机的发生
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为虚拟的、甚至带有欺骗性的人际关系提供了方便,也决定了网上很难产生社会规范,从而容易产生人际交往的信任危机。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会经常遇到挫折和火意,这本是磨练他们学会人际适应,提高人际协调能力的必然过程,但一些人却不愿意直面现实生活,而借助于网上交往来逃避现实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失去现实中传统交往中应遵循的“真诚”“信义”“责任”这种伦理道德原则,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4.网恋的随意性,影响大学生健康恋爱观的形成
所渭网恋就是通过网络交往认识异性朋友,并发展到现实生活中的恋人关系。目前,网恋是大学生追求的潮流之一。据一项网上调查表明:78%的大学生经常上网,而56%的大学生曾经发生过网恋,但是多数大学生在网络上谈情说爱,并非真心实意地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生伴侣,只是满足自己从众心理、好奇心理,找乐趣而已,增加了学生在情感上的随意性、空想性,降低了爱情的崇高性和责任感,甚至导致荒废学业,对大学生的恋爱道德及其行为产生不利影响。
三、构建计算机网络背景下的新型大学生人际交往平台
高校应当积极应对计算机网络这一新兴的人际交往工具,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多方面入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让计算机网络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有益辅助,构建网络背景F的新型大学生人际交往平台。
1.构建科学合理的网络规范,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网络环境
健全网络立法是构建科学合理网络环境的基础条件。2009年初,由国务院多个部门联合发起的“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联合行动就是净化网络环境的又一个好的开始。政府在网络领域应 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协议,创建优秀的网站,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使其成为大学生良好人际交往的载体。网络监管做到有法可依之后,建立成熟的网络管理体系势在必行。例如建立一支思想、技术过硬的网络监察队伍,在网络接入处充当把关入角色;敦促每台计算机对应一个IP地址;每个地址的户主实行网络实名登记等等。当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时候,网络交往中不文明的现象必然大量消减。这是消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负面影响的有效办法。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交往观
(1)培养高校网络教育管理队伍,正确引导大学生人际交往
高校应当建立一支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并掌握网络技术且能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高素质队伍,使他们能与学生进行网上交流,为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将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向高校领导和职能部门反映,在学校和学生之间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交往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大学生成长各阶段出现的人际交往障碍予以无条件的积极关注,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和必要的心理咨询妥善解决,引导学生把人际交往的主要精力放在现实交往上不断提高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
学校要开展健康向上的各种文体活动,如组织学生多开展以班级、院系、学校为单位的各类活动,使学生在共同学习、生活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给大学生交往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同时,还要为大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提供技巧上和个人修养上的指导,以提高学生参与人际交往的积极性和人际交往能力,如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多接触和认识社会。学会如何与人交往,与人合作。
(3)加强校园网的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发挥校园知识、人才、信息密集的优势,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设置一些他们喜闻乐见的与学习、生活和娱乐相关的专题社区,增强吸引力。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利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及时过滤可能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负面信息,使校园网成为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和娱乐的重要场所,把学生兴趣引导到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完善人格等方面上来。
3.提高大学生自律意识,实现网上交往和现实交往的和谐共处
(1)大学生要处理好网上交往与现实中人际交往的关系
调整认知结构,正确的评价自己,清楚、全面的认识网上人际交往的特点与利弊,把握现实人际交往原则、规范等要求。发展自己的交往技能,提高安全观念,增强防范意识,加强自身的修养,强化交往的道德意识,规范网上行为,在网上交往和现实交往中都以诚待人。
(2)大学生要内化社会规范,培养自律意识
对大学生而言,思维已近成熟。要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观,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观,用网络扩大自己的社交面,又充分认识网络中存在的道德失范、交往欺骗、网络垃圾信息等问题,教育自己自觉遵守网络道德,维护网络社会秩序。提高学生自我约束,自我保护以及对信息的判断处理能力,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侵蚀和影响,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精神,做自己的主人,远离网络依赖症。
网络的出现一方面扩大了大学生的交往范围,增加了人学生敞开心扉与人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又导致大学生现实交往能力下降、人际关系淡漠等问题。只有社会、学校、大学生三方面共同努力,积极引导,才能真正发挥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有利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辩证地看待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趋利避害,引导大学生在网络背景下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形成友善真诚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崔丽娟,王小晔,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研究综述,心理科学,2003,26(3):500-503
1 网络环境和现实生活特点的对比
1.1 网络环境的特点
网络环境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发生作用的地点,包括学习氛围、学习者的动机状态、人际关系、教学策略等非物理形态。网络环境提供的是一个具有以下特点的平台:
(1)虚拟性。虚拟性是网络环境最突出的特点。网络交往的实质是人机对话,是一种“人—机—人”的间接交往方式。交往主体所直接面对的是计算机和网络,其次才是交往对象。很多交流者并不需要了解对方的来历,只要情感得到了表达,不管对方是否认同或理解,网络的作用即得到体现。这是虚拟性带给交流者的便利之处。
(2)开放性。毫无疑问,网络环境是开放的。每个进入网络的人,都可以享受这个空间的资源。网络的出现超越了空间限制,消除了地域的限制,拓展了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的领域。开放性带给交流者的好处是:能增大人际交往的范围,情感表达的机会变多。
(3)平等性。在现实生活环境中,人际交往及情感表达总要受到某些社会条件的限制,主动的一方总要为自己的主动付出或多或少的代价。而对于虚拟世界的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人们摆脱了身份、职业、时间、空间的约束和国家、地域的管辖。同时,人们也不用在乎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种族肤色等各种现实生活中无法回避的差异和不平等,网络环境中的双方都不用考虑彼此的现实利益,也不会产生任何心理负担。
(4)低成本。低成本的意义有两点:(1)金钱成本小,比起现实生活中的礼尚往来,网费可以忽略不计;(2)时间成本小,在网上聊天的时候,你可以同时和几个人,甚至是几十个人交流,大大节省了时间。
1.2 现实生活的特点
现实生活是由我们活着期间所做的每一件事组成的,虽然网络环境是一个适合交流的平台,然而现实生活的某些特点却决定了网络环境是无法取代现实生活的:
(1)直接性。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是直接的,通过面对面的交谈、书信、电报、电话等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具真实性,更能增进彼此的情感,在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的同时,使其情感得到更正确的表达。
(2)具体性。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要求交往双方都必须在场,通过言谈举止等多种方式表达思想感情,实现交流信息、传递感情、增进了解的目的,这是一种直接的、生动的、具体的、全面的、封闭式的交往和情感表达。正是这样一种直观具体而完整的感受,使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及精神得到很好的交流,使人能够感受世界的真实,有利于增强人际间的情感,提高交往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其服从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从而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2 网络环境和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比较
现实交往是通过文字语言和体态语言(如手势、表情、眼神等)的交往形式,以交流思想和抒发感情为主要目的的人际关系的互动活动。这种交往形式是直接的。
网络交往是伴随网络产生的一种新型的人际交往方式,是指在网络上以文字符号为主要交流介质,是一种人际间的符号性精神互动活动。这种方式在本质上是“人—机—人”的间接交往方式,双方直接面对的是计算机和网络,其次才是交往对象。
(1)交往过程的比较。从人际交往过程看,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是源于人的内在需要,它是随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悠久,形式多样。而网络环境也就是虚拟世界的人际交往是伴随计算机的出现和普及逐渐发展起来的,仅有30多年的历史,但发展速度惊人。
(2)交往动机的比较。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主要是通过竞争和合作,交换信息和资源、交流情感,达到信息和资源共享、情感共鸣的目的。在网络环境中的人际交往则主要是以减轻压力、克服孤独、获得支持、情感交流、发泄等为目的。
(3)交往角色的比较。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双方都是现实社会中的人,是客观存在的主体,双方都有特定的身份、地位和社会角色。双方的交往是直接的、符合一定社会角色、平等或不平等的交互关系。而在网络环境中,交往双方的身份是虚拟的、多样的。
3 网络环境和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情感表达途径的比较
3.1 网络环境中情感表达的途径
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环境与其他群体有很大不同,既非完全的校园生活,又非完全的社会生活,因此,他们的情感表达途径也与其他人群有显著的不同之处。根据网络调查显示,大学生最常用的表达情感的途径是博客、校内人人网、BBS、QQ聊天和E-mail,他们通过这些途径来交友、交流思想、表达看法等。
3.2 现实生活中情感表达的途径
人类都是朝着社会化方向改变自己的,大学生也不能例外。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重要阶段,他们不仅需要学习知识技能,更要学习人际交往的能力。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包括面谈、聊天、电话、书信等方式。这些方式最基本的特点就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4 正确引导大学生情感表达的方法
即便网络中的人际交往能解除现实交往中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然而,我们不得不辩证地看待网络交往带给现实交往的冲击。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人与人之间出现了信任危机,这势必会影响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所以,让大学生正确规范地进行人际交往势在必行。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情感表达进行正确引导:
(1)健全网络制度和监督系统,加强信息的过滤。一方面,通过合理使用网络,健全网络制度和监督系统,让大学生们接触尽可能多的好的网站,老师也应该指导学生正确上网,多为学生搭建现实交流平台,使得他们的情感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另一方面,加强信息的过滤,建立网络防火墙,净化大学生的网上环境。
(2)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校园是大学生现实交往的重要场所,和谐的校园文化对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渗透作用。高校应该多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艺术、娱乐等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现实交往活动来降低大学生网络交往的频率。
(3)重视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心理疏导。高校应该通过网络道德规范教育来重视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提高网络交往的自律意识,引导学生文明进行网络交往,健康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研究,引导学生理性上网,加强网络心理疏导。
网络的虚拟性和便捷性使得网络交往对现实交往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然而,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现实交往的意义尤为重要。所以,要通过上述几个方法来使网络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正确化和规范化。只有网络交往得到规范,才能在现实交往和现实中的情感表达发挥协作和指导作用,毕竟网络交往是无法代替现实交往的,网络环境下的情感表达也无法满足现实生活中的情感表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曲智坤.浅谈大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高教论坛,2008(3):58-59.
[2] 曹明.论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互动关系.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2(8):116-118.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人际交往
近几年,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推进,新媒体的出现使以往的交流方式产生了本质性的变化。新媒体( New Media),是利用互联网、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卫星等渠道,以及手机、电脑和其他通讯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如现实中学生使用腾讯QQ、微博、微信、手机、Email等。新媒体让人们摆脱了原有的看电视,听广播的传统模式,极大增强了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当前,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拥有手机、电脑、Email等媒体工具,相比传统媒体,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使用新媒体来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和展现自我。当社会各行各业愈发依赖传统媒体工具时,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也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电子邮件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书信,电子图书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图书出版,网络聊天、短信或者电话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因此,探索新媒体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内在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越来越受学者和高校思政工作者的重视。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分析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突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使人们的交往手段不断拓展,交往空间不断扩大,给人们的行为方式带来了极大的变化。QQ、Email、微博、微信、陌陌、SNS、BBS等新媒体的主要覆盖人群是大学生,因此他们的人际交往也受到新媒体的巨大影响。
(一)新媒体有利于大学生交往的情感表达
平等性和匿名性是新媒体工具最显著的特征。各主体都可以摆脱外在和现实的束缚,不署上自己的真实姓名、选择自己喜欢的身份和方式平等地与其他对象交流,这就使交往主体在交流过程中没有束缚和心理负担,交往过程轻松,信息源分享和情感表达更加广泛和充分。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群体,由于他们的家庭背景、生活习性和价值观念等存在很大的差异,使得交往中的隔阂和困惑问题难以避免。但是,不论这种虚拟人际交流的情境多么愉悦与否,大学生都必须回归现实情境中的人际沟通与交流,这种情境具有不可回避性。新媒体技术的显著特点使大学生之间本身的各种差异与不同慢慢消退,大学生可以隐藏自己的所有信息,可以在自己身份隐匿的状态下自主选择交往对象。因此,处于现实人际交往缺乏情感环境中的大学生群体,更倾向于寻求网络的安慰,将个人的情感在网络世界中释放出来,从而来减轻来自现实人际交往中的压力。通过使用新媒体工具进行虚拟交往,使那些在现实人际交往中不占优势,且缺乏自信的大学生能够在新环境下更开放、更有信心地去寻找自己愿意交流的群体,从而提升了人际关系质量。
(二)新媒体强化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平等意识
新媒体等所具有的符号性、虚拟性和超时空性,所以当大学生与其他群体进行聊天时,可能不愿向陌生人展现真实的自我,包括个人的优点和缺点,使得在这种虚拟的网络世界里,造成了大学生多重自我的存在。这样的人际交往方式的双方身份均带有想象性,更似一场带着面具的化妆舞会,面具背后的每个人都可以以多重身份同时存在于不同的空间,从而将自己带进一个虚无缥缈的角色中,使人际交往的主客体都抽取了现实人际交往中应有的社会性特征,因而大学生平等交往的愿望在虚拟的网络新媒体下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更重要的是,新媒体已经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它是一个极端开放的系统,在这个系统里面,每一个人都是独立平等的。这种平等性体现在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来选择和自己有共同语言、相同兴趣爱好的对象⑴。另外,新媒体下的交往方式往往其自主意识和个性化也十分强烈。大学生借助于各种媒体工具,可以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兴趣爱好等畅所欲言。这个由按键、屏幕或鼠标等连接而成的虚拟世界为大学生进行自由、平等的交往创造了重要的人际交往平台。在这个神奇的虚拟世界里,大学生通过打破任何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与限制,来不断满足自我价值实现的目的,同时也深刻的感受新媒体带给他们无穷的交往体会。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分析
正如任何事物和现象都具有两面性,新媒体促进了大学生新型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并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给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一)新媒体滋长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信任危机
大学生在使用此类社交工具时对于交往对象还是持一定的怀疑态度,不愿意表露真实的自己,或者说更愿意以一种匿名的方式跟别人交流以获取安全感和满足感。很多大学生现实生活和网络言语判若两人。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的人格特质是某种行为形成习惯之后形成的。大学生习惯在网络社交时虚言假意,一旦形成习惯,这种习惯容易带到现实人际交往中来。而现实社会不同于网络世界,有严格的伦理道德规范,虚言假意等不道德的行为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往往会受到谴责,会导致人际交往的诚信危机,影响大学生健康的人际交往,从而加剧了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中的信任危机。同时,新媒体的匿名性和弱监控性给予了大学生更大的选择权和自,致使他们在使用网络社交工具时容易摆脱现实道德观念的束缚。网络上虚假信息传播、物质、情感欺骗事件时有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大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意愿、兴趣去施展自己的个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易对他人产生不信任,出现信任危机⑵。
(二)新媒体消弱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责任意识
在虚拟空间,人际交往是在松散的人际结构中并且是在匿名的状态下完成的间接交往,人们的身份、性别、名字、年龄都是可以是虚构的,交往对方多数是以文字、符号和(或)表情等方式出现,这就为人们不负责任的交往留下了余地,人们可以虚假信息甚至言论恶意攻击他人,但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面对手机、电脑、论坛等交流平台时,大学生在潜意识中认为:这并非真实的世界,只有我自己是真实的,我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充分的自由,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负责与否仿佛都成为自己的事情。现实世界中具有真实性、规范性的事物,到了网络世界都变成了不确定的符号。久而久之,这种网络与现实的差异就会导致大学生缺乏道德感和责任感。
(三)新媒体容易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冷漠化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手机短信、视频聊天、电子邮件等新媒体技术已逐步替代了传统的书信。使用手机短信、视频聊天和发送邮件等方式进行的相互问候,不能像书信那样"见字如人",更不能像见面聊天那样让彼此感受到真实的对方情绪和喜怒哀乐。拇指下来来往往的文字,打着祝福的招牌抄来抄去,而且都是转发,渐渐淡化了同学间的真诚,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疏离和冷漠。若长期置身于虚拟世界,就会缺乏亲身与人及自然的接触,也就无法满足与人真实对话的欲望,而一旦回到现实生活中就会无法适应,就会造成自我认知的模糊与困惑,加剧孤立心理的形成,甚至出现人格分裂的病态,从而极大地影响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⑶。
三、结束语
大学生人际交往质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成长成才和身心健康。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呈现时效快、范围广、互动性强和多样性等特性,而恰恰日益普及的新媒体工具在大学生日常学习、交流中得到广泛推广,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着积极效应;但手机等新媒介给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不信任和快餐化等负面效应。因此,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我们应积极发挥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正效用,同时注重方式、方法的引导和教育,尽力规避负效应,从而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健康发展和完善人格的塑造。
注释:
⑴王莉.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0(2).
⑵张奕华.论网络境域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引导[J].青年探索, 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