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乌鸦爱妈妈伴奏

小乌鸦爱妈妈伴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乌鸦爱妈妈伴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乌鸦爱妈妈伴奏范文第1篇

一、用故事情节激趣

即把一个故事贯穿在一节音乐课中,让学生们在音乐中听故事,在故事中学唱歌。比如,在带着学生学唱《小乌鸦妈妈》这首歌时,老师把一只爱唱歌的小乌鸦作为音乐课的“客人”介绍给学生们:“小乌鸦给我们带来了一份礼物――发声练习曲(用”呱“作衬词唱)。”当大家唱得正高兴时,插入播放视频故事――哎呀,小乌鸦不能陪大家唱歌,它要马上走了,为什么呢?原来小乌鸦的妈妈生病了,躺在家里飞不动了,小乌鸦赶着去捉虫子给妈妈吃呢!这时候老师适时地引导学生学习小乌鸦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品质。“写歌的叔叔阿姨们也被小乌鸦的精神感动了,特地写了一首歌曲《小乌鸦爱妈妈》,同学们想学吗?”这样,教师就自然地引出了要学习的新歌曲,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深化了情感教育。

二、用儿歌谜语激趣

根据小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特点,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把儿歌谜语引入到课堂上。如在引导学生学唱《不倒翁》时,教师可以先采用谜语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就请你竖起耳朵认真听,看谁猜得又对又快。一个公公精神好,一天到晚不睡觉,身体虽小力气大,千人万人推不倒。”老师的话音刚落,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接着老师相机导入《不倒翁》歌曲的教学。再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个符号时,老师可以自编这样的儿歌带着学生朗读理解记忆:“小圆点真神奇,跳到音符旁,音符唱得长。”儿歌押韵上口、富有童趣,所以,小学生在玩中很快记住了这个符号的形状和作用。

三、用音乐游戏激趣

游戏是学生们最喜欢的一种活动方式,最容易激趣生情。在课堂上采用游戏的形式教学,不仅避免了“超冷饭”现象,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复习歌曲《火车开啦》《到小熊家里去》时,我们可以这样组织:“今天小熊过生日,请我们去他们家里做客,我们乘火车去,好吗?”然后由一个学生扮演司机,把大家带上火车,学生们都带着小狗、小猫、小鸡等动物头饰,跟着音乐搭肩接龙,同时演唱《火车开啦》《到小熊家里去》,这样让学生们在音乐游戏中复习、巩固了这些歌曲。

四、用特色舞蹈激趣

即边唱边舞,以舞感情,利用舞蹈的形式,以形体体会音乐的律动。例如,在教唱歌曲《哈达献给北京城》时,教师可以编个藏族舞蹈,用优美的舞姿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比如,学唱《红旗歌》时,让学生模仿骑手的姿态,随着音乐的节奏演唱歌曲,体验在草原驰骋的情景,这样能使小学生手舞足蹈、充满情趣,还能让学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

五、用乐器伴奏激趣

用无音高乐器(打击乐器)伴奏,有利于小学生掌握节奏。如小锣的“铛――”代表二分节奏―,小小军鼓的“咚咚咚”代表前八分、后十六分节奏的组合型,以响筒的“哒、嘀”代表四分节奏,并用有音高的乐器(如口琴、竖笛)伴奏,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特别是合唱歌曲,针对小学生合唱时声部均衡能力较弱的特点,学完歌谱后,教师不用急于教学唱词,而是用分声部吹竖笛(或口琴)的形式巩固旋律。这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又避免了学生反复枯燥地唱谱,为学生更好地合唱歌曲打下了基础。

六、用手势语言激趣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手有时比嘴还会说话。”音乐教学中,也可恰当地运用手势语言。比如,在学习五线谱时,可以用手比作五线谱辅助教学;在呼吸训练时,要求吸气“深”“撑住”,然后慢慢“呼出”,老师做手势,手匀速下沉至胸腹部慢慢打开手从口旁向外延伸一手留在腹部不动(表示呼气时要慢)。手势语言可以起到示意、激情、引导等作用,避免了老师絮絮叨叨的语言。

七、用比赛评奖激趣

在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下课前10分钟,教师可以开展唱歌、跳舞等比赛评奖活动,激发学生们的荣誉感和竞争意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思维,开发了智力,培养了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们的鉴赏能力、集体荣誉感和学习音乐的兴趣。

八、用生活体验激趣

谈起节奏,人们都会知道它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它可以脱离旋律存在,而旋律却离不开节奏,如果一首乐曲,改变了节奏,那么,它将面目全非。因此,教师应常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为避免学生训练时的枯燥,我认为训练节奏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可从生活中捕捉各种节奏,认识一些有关节奏的事例。我们可以由大钟报时声“当、当”以及人们平稳地一步步走来认识的节奏,同时告诉学生人们每走一步或大钟每敲一下叫一拍(这虽然不是定义却便于学生的理解)。教师可用四分节奏符“”表示,再由布谷鸟的叫声“布谷、布谷”“闹钟”“滴答,滴答”的走动声来认识“ ”的节奏,由蝉的叫声“知了知了”认识“ ”的节奏,由小队鼓的鼓点声“咚,咚咚”认识“ ”的节奏,由母鸡的叫声“咯咯哒”认识“ ”的节奏,由火车的行进声“轰隆隆隆”认识“ ”的节奏。这些都是我们视唱中常见的,也是最基本的节奏。因此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训练视唱,学生们感到非常熟悉又富有情趣。

小乌鸦爱妈妈伴奏范文第2篇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人们在学习上最积极最重要的因素。”的确,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而教学激趣策略的关键环节是教学情境的创设。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这是至关重要的。正如花儿开放需要温暖的阳光一样,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需要教师设定生动有趣的情境和创造性的活动形式。

所谓“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那么如何搞好“情境教学”呢?

一、运用多媒体,展现情境

学生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利用多媒体设计生动、新颖的动画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如在三年级歌曲《小乌鸦爱妈妈》这一课中,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到了哪儿?课件中出示大森林的图片,还有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是谁在叫?你能用动作模仿出来吗?学生们纷纷模仿小鸟展翅高飞的情景,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森林。

又如在一年级歌曲《小宝宝睡着了》这一课,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夜晚宁静祥和的气氛,在导入新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上课了,我走到讲台前,用右手食指立于嘴唇上作“嘘”状,然后拉上教室窗帘,学生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几十双眼睛都盯着老师。此刻,打开多媒体,课件中出现了已闭上眼睛的月儿,旁边有几颗小星星在时隐时现地眨着眼睛,接着画面上出现了一棵大树,微风轻轻吹动着树叶,树干上有几只已打瞌睡的小虫儿,树窝中躺着两只休息的小鸟,在树下的小屋中亮着一盏灯,有一位可爱的小宝宝正伏在桌面上,透过窗子数星星,数着数着便睡着了。伴着抒情的乐曲,学生的目光停住了。这时,我轻声地对小朋友说:“夜深了,天上的月亮、星星都闭上了眼睛,鸟儿休息了,虫儿也停止了歌唱,就连小宝宝也睡着了。”然后用充满关怀的口吻对小朋友说:“小朋友,让我们也闭上了自己的小眼睛,乘着歌声的翅膀,一起进入甜美的梦乡吧!”小朋友看着栩栩如生的画面,听着老师亲切的话语,他们完全沉浸在甜美的意境之中。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来导入新课,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二、设置问题,构建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通过创设一种问题情境能使学生主动思索以获得问题的解决。教学实践证明,设疑是现代目标教学中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它发挥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能够培养学生思维、探索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生动、张弛有效的理想气氛。

如在《小乌鸦爱妈妈》一课中,教师讲述:今天从森林里飞出来了三只小鸟,它们是小麻雀、小鸽子和小乌鸦,你会模仿他们的叫声吗?小麻雀:叽叽 喳喳;小鸽子:咕咕;小乌鸦:哇……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歌曲中的节奏。又如在处理歌曲时:“小乌鸦急急忙忙为妈妈捉虫子,心情是怎样的?乌鸦妈妈年纪大了,飞不动了,心情又是怎样的?怎样唱才能体现出它们的这种心情?”教师根据歌曲内容成功地创设了以上问题情境,引导质疑,学生恍然大悟,体会到可以运用速度的变化,表现出歌曲的情绪。

三、角色转换,进入情境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与书本的角色往往呈对立状态。教材中有关人物的情感、言语、行为等等与现实中的学习者似乎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在情境教学中注重角色的转换,学生由习惯上的等待、接纳的“被动角色”转为不断追求、进取的“主动角色”。儿童一旦成为学习的主动角色,学习兴趣就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学生在表演中能亲身体验和深刻理解教学内容,获取知识,留下深刻印象,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教学。

如在《小乌鸦爱妈妈》中,在向小鸟问好的环节,一部分学生充当各种小鸟,另一部分学生充当问好的小朋友,让他们进行对话。学生1:“小麻雀好。”学生2:“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和小鸟做游戏的喜悦。

四、即兴创作,体会情境

在创设“情境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能停留在知识的记忆、技能的模仿、歌曲的学唱上。在每一特定的学习情境中,让学生多次地塑造、创编新情境,体验新感情,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现美、创造美、体验美的能力。

小乌鸦爱妈妈伴奏范文第3篇

关键词:游戏;情境;竞赛

长久以来,由于小学音乐课的“副课”身份,也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使然,使得音乐课堂上经常出现“规矩”与“气氛”的两难抉择。于是很多教师在无奈之下要么盲目追求“快乐”“轻松”,要么专注于把内容作为自己主要的观照对象,而忽略了学生作为主体性的存在。

音乐是美妙动人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需要和学生产生情感共鸣;需要用音乐的力量深深地吸引他们,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学习。让我们的音乐课堂成为“快乐音乐,快乐课堂”!

一、培养音乐兴趣,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得开心

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是他们乐此不疲的活动,我们应很好地利用这种特有的对集体活动的热衷和积极参与的热情,将学习内容与多样活泼的游戏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共同完成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体会集体的凝聚力,分享成功的喜悦。在一个个开心的游戏中,学生不但舒展了肢体,激发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欲,并为自己融合在一个时时闪耀着创造火花的大集体中而感到热情高涨,兴趣盎然。如,在课上训练听觉能力时可设计“听听这是什么乐器声”的游戏:在帷幕内打击、演奏不同音色的乐器(或利用电子琴),让同学们来猜。低年级可选用音色差别较大的乐器,中高年级可选用音色差别较小的乐器,或利用电子琴音色库所包含的各种弦乐和管乐。这样,同学们不仅掌握了乐器知识,了解到各种乐器表现不同情感的功能,而且大大提高了听觉能力。又如,学习五线谱时,可设计“跳五线谱”游戏:在地上画好五线谱,编一首简单的曲谱,让学生唱出音名的同时,用脚在地面的五线谱上踏住这一唱名的音位。这种游戏动口、动脚又动脑,有利于同学们快速掌握五线谱,同时能够培养其音乐兴趣。

二、适时创设情境,让孩子们乐在场景中

音乐课是快乐的,是美妙的。要想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在组织教学时就要时刻注意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用创建的情境去唤醒学生、激发学生,最终拨动学生的心弦,演奏出属于自己的生命之歌。

应该说这是应用比较普遍的方法了,指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背景、学生实际情况等等,营造和教材情境相同的氛围,让学生融入角色,参与音乐活动,能很自然地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如,在音乐欣赏《动物狂欢节》一课中,我创设了森林主题环境,然后以“动物聚会”的游戏带学生来到“森林”中,通过模仿各种小动物来感受音乐、感知乐曲节奏情绪及风格特点,有效地实现了学习目标。整堂课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玩得不亦乐乎、学得更是轻松惬意。此类情境教学法,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因为小朋友平时就喜欢玩“过家家”、当“小老师”等游戏,这种方法,让他们很有角色感,觉得很有意思。又如在《小乌鸦爱妈妈》中让学生分别扮演“乌鸦妈妈”和“小乌鸦”来唱一唱、演一演,小朋友们会很高兴、很踊跃地参加。

三、引入竞赛机制,让孩子们在竞争中“动”起来

小乌鸦爱妈妈伴奏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幼儿歌唱活动 有效性

一、适宜的作品是有效开展歌唱活动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适宜的作品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学唱歌曲的兴趣。教师在选择歌唱曲目时,应重点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1.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出发

小班幼儿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音乐理解和模仿能力有限,对小班幼儿的歌唱要求仅限于喜欢唱歌,知道歌曲名称,能独立地唱完一首歌。因此,应该选择篇幅短小,歌词内容多且重复的音乐作品为主。如:《这是小兵》、《小手爬》等。随着年龄的增长,中班幼儿开始能用不同的情感表现不同的歌曲。因此,教师可以选择多种题材的歌曲,并运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开展歌唱活动,如接唱、对唱。大班幼儿歌唱能力有所提高,在歌唱的方式上不仅可以领唱,还可以轮唱、伴唱,歌唱要求要有跳跃、连贯性。

2.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

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来源,只有源自幼儿生活经验的歌曲,才能引发幼儿的共鸣,促进其想要学唱歌曲的欲望。如每年春天的时候,我们都会在小班开展歌唱活动《春天》,歌曲中所描绘春天花开,柳树发芽,蜜蜂蝴蝶飞舞的情景,是幼儿在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十分贴近,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极有兴趣。也可挑选一些内容积极、曲调简单的流行歌曲让幼儿欣赏、创编新歌词。挖掘流行歌曲中的积极元素,给幼儿以积极向上的正面影响。

二、教学策略运用是有效开展歌唱活动的基础

教师应结合作品,运用一种或多种有效教学手段,积极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情绪,使其以一种积极、主动、愉悦的状态参与到歌唱活动中去。

1.教师合理范唱

听唱是幼儿学唱歌曲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因此,歌唱活动中教师的范唱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富有感情地演唱幼儿喜欢的歌曲,才能贴近幼儿,缩短与幼儿之间的距离,为歌唱教学进行铺垫。清唱是范唱中最关键的环节,目的是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同时给幼儿一个正确的示范,因此,教师在清唱时要注意自己歌唱的姿势和方法。例如,在歌曲《小乌鸦爱妈妈》中,教师通过表情带有感情地演唱,让幼儿想象妈妈生病了,小乌鸦不贪玩,捉虫儿飞回家,一口一口喂妈妈的感人画面,从而更好地激发了幼儿学唱歌曲、学当小乌鸦爱妈妈的愿望。

2.灵活开展游戏

游戏是幼儿在园的主要活动,同样在歌唱活动中也可以将游戏渗入其中。教师可以把歌曲的内容设计成一个游戏,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熟悉歌词、旋律、风格等。在小班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中,在歌曲旋律的伴奏下,全体幼儿先把小手放在脸颊上,喊出身体的某一部位名称时,幼儿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将双手移到该部位上去。教师以随意的顺序喊,有时快,有时慢,幼儿感到紧张有趣,这些看似简单的游戏过程,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歌曲旋律。中班歌曲《吵醒了猎人快快逃》活动一开始就是进入游戏情景,从熟悉歌词到表演唱,都是以游戏《小动物吵醒了谁》贯穿始终,不仅增强了歌曲的趣味性,也让孩子们学得更主动更轻松。教师与幼儿共同唱歌曲的过程中,也进一步拉近了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把歌唱活动潜移默化地转变为现实生活情境。

3.巧妙运用图谱

图谱是一种视觉符号,利用图谱进行幼儿园歌唱活动,符合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学习特点,能帮助幼儿有效地理解、记忆歌词。在歌唱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很多孩子对歌曲曲调容易熟悉,但是对歌词却形成不了记忆,以致出现了孩子哼着曲调却咿咿呀呀,表达不清歌词内容或自改歌词的现象。如果把歌词的内容以图谱的形式表现,让幼儿观察图谱,使他们对图谱产生正确的理解,然后运用孩子们喜欢的讲故事、念儿歌的表达方式把图谱内容表达出来,循序渐进地在孩子们理解图谱内容的基础上,让他们再去记忆歌词。或者在老师范唱完歌曲后,让孩子说说“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孩子们说出歌词后,老师就及时地出示相对应的图谱,加深孩子对歌词的理解和记忆。这样之后发现,孩子们和原来相比更容易记住歌词,很多孩子也表示这种记忆形式形象而又深刻,即使暂时遗忘了,再借助回忆图谱中的内容也能很快联想到歌词的内容,如大班歌唱活动《歌唱春天》、《溜溜歌》。一般来说,图谱的呈现方式有两种:1.整体呈现方式。就是一开始老师整体呈现的,老师借助故事帮助幼儿建立了音乐与图谱之间的联系,然后引导幼儿分析图谱,理解音乐,从中感受音乐的变化与整体效果。2.分部呈现方式。如《三只鸡》,老师先出示了前面三只鸡的形象,很好地解决了孩子对歌曲内容理解的问题,然后再依次出示三只鸡不同叫声的节奏图谱。

4.丰富歌唱形式

我们在歌唱活动中一般会挑选一些旋律动听、节奏明快、词曲结合自然、易于上口、内容与形式统一,有一定艺术性的齐唱歌曲。主要是双声部歌曲的特性决定幼儿在学、唱的过程中容易跑调、抢调、跟调等混乱状态,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如在大班《闪烁的小星》歌唱活动中,孩子对这首歌很熟悉,我准备了背景图、大图谱以及小图谱,在活动中,教师可先利用图谱来进行分声部练习,用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星星来表示图谱,一目了然,幼儿在轻松自如的过程中学会了合作性的双声部演唱。

5.借助多媒体

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的特点。在歌唱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幼儿对歌曲情境的体验。如在歌唱活动《小星星》中,我用课件制出满天星星一闪一闪,并运用动画效果制作星星眨眼的效果,通过这一幕幕生动的画面,促使幼儿产生学习的欲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国旗,国旗,我爱你》,教师通过让幼儿观看升旗的录像进行导入,通过观看动人的场面,及教师轻唱,使幼儿沉浸在一片温馨的气氛中,紧接着组织幼儿讨论:“我们为什么要爱国旗、爱祖国?”在这样一种良好的氛围中进行教学,使幼儿产生强烈的直觉情感。

小乌鸦爱妈妈伴奏范文第5篇

在我们日常的幼儿园歌唱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忽视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注重机械地模仿学习,导致幼儿觉得歌唱活动枯燥乏味,对唱歌提不起兴趣。所以,有必要改变传统的歌唱教学方法,智慧地引导幼儿在丰富的情绪情感体验中,喜欢歌唱并放声歌唱。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形式多样,激感

1.情境创设,陶冶幼儿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说抓住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在教学活动的导入部分,根据歌曲的情绪特点,创设恰当的情境,就能够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其主动参与学习。例如,在小班歌唱活动《我上幼儿园》中,教师在活动前就将幼儿特别喜欢的喜羊羊、美羊羊等玩具布置在活动室里:“今天喜羊羊和美羊羊是和我们一起上幼儿园的,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来上幼儿园的呢?听!”一下子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教师再播放音乐并有表情地范唱,从而自然地进入歌唱教学。这样的情境创设为活动目标的顺利达成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促进作用。

2.深情范唱,感染幼儿

在歌唱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音乐的灵魂,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幼儿的情感琴弦,使师幼情感产生共鸣。每首歌曲都有各自所要表达的不同内容和情感,它们或轻快或低沉或抒情,因此,教师要按照歌曲的情感要求、风格特点进行有感情的范唱,使幼儿从机械跟唱转变为积极主动地深情歌唱。如: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教师先播放歌曲的伴奏音乐,让幼儿初步感受乐曲的情感基调,然后放低音乐有感情地范唱并辅以适当的身体动作,让孩子们的脑海里浮现乌鸦妈妈生病了,不能照顾孩子了,小乌鸦不贪玩,自己到外面捉虫子回来,一口一口仔细地喂妈妈的动人场景。这样,使幼儿对歌曲的艺术形象有了一个较完整的了解,从而激发其学唱并表现歌曲的欲望。

3.提问设疑,引领幼儿

有些幼儿歌曲比较有特点,一般有两段歌词,而每段歌词所表达的情绪情感又有所不同,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有悬念的问题来激发幼儿寻找答案的积极性,为准确地感受和表现歌曲做必要的铺垫。例如:中班歌曲《迷路的小花鸭》中,教师在欣赏歌曲前以谈话引出:“有一天,小花鸭在池塘边的柳树下玩,玩着玩着,就迷路了,它找不到家了,也找不到妈妈了,心里既害怕又着急,它不停地叫着、哭着。这可怎么办呀?”这个问题抛出来,迅速引起了幼儿的热烈讨论,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给出了多个答案。“想听听这只可怜的小花鸭是怎么样找到妈妈的吗?”这时候,再让幼儿感知并欣赏歌曲,孩子们都听得很认真,很仔细,为更好地感受两段歌词的情绪特点和学唱歌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方法灵活,调动情绪

1.直观图谱,吸引幼儿注意力

简洁直观的图谱在诠释歌词上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帮助幼儿理解、识记歌词非常有效,同时,对歌曲的情绪情感的表达也很有帮助。幼儿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画,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快速理解并掌握歌词,学会歌曲的演唱方法。如:《生气汤》中,教师很形象地用娃娃的头像和简单的符号表示主人公小虎为自己消气的方法和动作。活动中,教师先模仿小虎的语气有节奏地说:“今天我呀很生气,我来煮碗生气汤。”怎么煮生气汤呢?用什么原材料煮汤呢?接下来,教师用一个鬼脸图和三个“~”符号,很形象地表现了汤里的东西,这些其实就是孩子内心不良情绪的释放。一样东西煮的汤太单调了,生气时还会干什么呢?孩子们有的说会大声叫,有的说会跺脚,还有的说会哭鼻子,教师适时地将幼儿说的生气时的各种表现用生动简洁的图谱表示出来,再加上一些拟声词,既形象又方便练习节奏,激发了幼儿参与歌唱活动的兴趣,使原本枯燥的节奏训练变得活泼又有趣味。

2.快乐游戏,激发幼儿表现欲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把歌曲设计成一个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融入歌唱活动,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并熟悉音乐、学会歌曲并在游戏中快乐地演唱歌曲,充分满足其表现歌曲的欲望。如:歌曲《熊和小孩》,熊是个很厉害的动物,它会伤害小孩,但是,当小孩遇到熊的时候,小孩只要一动不动地装木头人就可以了。这样,歌曲伴唱贯穿于整个音乐游戏,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自然而然学会歌曲。

3.动作表现,提高幼儿积极性

幼儿不但喜欢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更喜欢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歌唱活动中伴随动作表演,可以帮助幼儿记住歌词内容,提高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致。如:《春天》这首歌里唱道:春天天气真好,花儿都开了,杨柳树枝对着我们弯弯腰,蝴蝶姑娘飞来了,蜜蜂嗡嗡叫,小白兔儿一跳一跳又一跳。歌曲较为全面地唱出了小班孩子眼中的春天景象,但是先唱什么后唱什么,孩子们往往记得不大清楚,这时候教师有意识地带领他们做一些简单的提示性的动作,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有效记忆歌词内容,还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表演中主动学习,孩子们表现得兴趣盎然。

4.创编歌词,引发幼儿成就感

有些歌曲节奏鲜明,主体单一,形象生动,幼儿唱起来琅琅上口,但是篇幅短小音域又窄,幼儿唱起来容易产生疲劳感,这种特点的歌曲一般比较适合创编。创编歌词可以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幼儿对歌唱活动持续产生浓厚的兴趣。如:《颠倒歌》是一首风趣诙谐的幼儿歌曲,大班孩子尤其喜欢,但是,这首歌只有两段,而且结构简单,幼儿会唱这首歌后,教师可启发幼儿创编出一些有悖常理的令人发笑的颠倒事情来代替原有的歌词进行演唱,使活动在边唱边笑中继续并延伸,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幼儿歌唱的积极性,提高了歌唱的兴趣。幼儿唱自己编的歌,成就感和快乐感溢于言表。

相关期刊更多

乌蒙论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贵州省毕节地区社科联

现代地质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东方药膳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南中医学院;中华中医药学会营养药膳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