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培养人意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落实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国加入WTO以来,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能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将决定着在国际竞争中的成败。长期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三队伍一起抓”,把实施人才战略纳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成为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的人才队伍。目前,我区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516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745人;享受政府特贴人员及市级专家13人;市级优秀青年知识分子6人;区拔尖人才70人;区级优秀青年知识分子130人。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年龄严重老化。在13位享受政府特贴和市级专家中,目前在岗的只有4人,而且有2人已经接近退休年龄,45岁左右的只有2人;6名市级优青中已有5人年龄在40岁以上。
2、后备人才不足。目前我区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中青年科技人才不少,但专业技术水平整体不高,拔尖人才少,特别是能达到市级专家水平的更是严重不足,而且创新能力和独立主持科技项目的能力较弱。
3、培养经费不足。我区专业技术人员大多集中在企业和事业单位中,由于企事业单位进行重组转制,管理方重效益轻科技的影响,使专业技术人员学习进修的经费不断减少,所以,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研修,参加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的机会较少,技术更新的速度较慢。
4、高层次人才引进难度大。由于受到外资、私有企业高工薪、高待遇的影响,高层次人才很难引进到党政机关、事业和国有企业中,即使引进了,也很难留得住。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计划用三至五年时间培养14名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其中具有市级专家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3名,具有市、区级水平的技术骨干11名。
二、组织领导与管理实施
高层次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加强管理,区委组织部和区人事局专门成立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负责人。
组长:朱光彤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区知识分子领导小组副组长)
副组长:王玉敏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知识分子领导小组成员)
何朝柱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人事局局长(知识分子领导小组成员)
下设人才培养工作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孟令然区委组织部干训科科长
成员:区委组织部和区人事局有关人员
领导小组每年将定期召开一次协调会议,检查培养工程的进展情况,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具体高层人才培养的落实工作由人才培养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
三、重点工作及实施步骤
(一)确定人选
为保证培养目标得以实现,我们将培养对象确定为在我区重点发展的产业,如高科技产业、现代农业、林果业、建筑业、教育行业、信息技术业等企、事业单位工作,政治素质较高,工作认真负责,年富力强,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有一定科研成果,有潜在培养价值的技术骨干。
经过基层单位推荐,区委组织部和区人事局的严格考察、筛选,确定了14名培养对象(名单附后)。
(二)培养目标和方向
根据培养对象目前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发展潜力,计划从**年-2005年,用三年时间,将其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培养:
第一层次:具有市级水平的专家3人,重点培养其创新能力和独立主持科研能力。
第二层次:区级学科(行业)带头人11人。通过学习培训使其专业技术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成为专业技术骨干。
(三)培养方式和渠道
1、具有市级水平的专家。
第一年:主要是到相关大学或科研院所进修,学习先进的技术知识、创新思想等,同时进行外语的强化训练。
第二年:根据个人的专业,计划到发达国家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培训或做学者访问,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拓宽眼界,提高科研水平。
第三年:通过参与国家或省部级重点课题研究等形式,提高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主持科研项目开发的能力。
2、区级学科(行业)带头人:
根据个人的专业特点,主要通过进修、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合作、参加学术会议等形式进行培养。
(四)个人培养计划(附后)
(五)考核办法
为保证培养工程取得实效,我们将对培养对象进行动态管理,建立个人档案,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培养计划及考核办法,届时区人才培养领导小组将加强与各单位的沟通和协调,保证受资助人员按时、按计划接受培养。不按计划参加培养或达不到培养效果的,将取消其获得资助的资格。具体考核办法如下:
1、每年培养计划完成后,培养对象要以书面形式汇报学习效果,并撰写相关的理论文章或学术论文。
2、每名培养对象在三年中,要在省部级(或区县局级)专业刊物上发表2-3篇科研论文;或有1-2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或区县局级)奖项;或有1-2项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或区县局级)立项。
3、部分培养对象被评为市级专家、市级优青或享受政府特贴。
四、培养经费的来源与使用
此次人才培养工程共需资金36万元,其中市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资助10万元,区委资助15万元,各单位资助11万元(详细情况见附表)。主要用于培养对象在学习进修、技术交流、考察实验、课题研究、产品开发等专业技术方面的提高和深造,鼓励他们瞄准学科或专业发展前沿,不断创新,利用3—5年的时间,逐步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学科带头人队伍,从而加快我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为确保培养经费准确无误地发放,区高层人才培养领导小组将结合个人申报学习培训计划制定详细的培养经费预算,并设立“**区高层次人才专项培养经费”帐户,经费由人才培养工作办公室管理,保证专款专用。
五、工作要求
鉴于此项工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涉及诸多方面,为加强对培养的有效管理,充分高效地使用好资金,确保高质量的完成任务,各单位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实施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是我区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单位要提高认识,按照“三支队伍一起抓”的精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2、落实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要与本单位的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既要重视已取得成就的人才,也要关注有潜能的人才,通过具体的培养工作不断改进和创新识才的方法和途径。
人才培养建议:
1、更新观念,树立科学人才观。加强科学人才观宣传,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舆论氛围。一是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和“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人才工作放到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高度来考虑。
2、树立系统开发人才观念,克服“重使用轻培养”、“重引进轻使用”的不良倾向。
3、树立知才善用、人尽其才的人才观念,克服人才使用中的“近视病”与“武大郎开店式”妒才心态。
4、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人才观念,在坚持德才兼备标准的前提下,要敢于不拘一格选人才,真正做到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克服只唯文凭不重视实际技能,只论资排辈不重视创造力的不良作风。
5、树立全市一盘棋,推进良性流动的人才观,克服人才单位、部门所有的狭隘意识。六是树立广纳人才观念,既重视开发利用本地人才,也积极吸引外地人才,克服用人和留人上的不正之风。
科研服务建议:
1、高职院校在教科研过程中,应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加大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首先要完善校内的教育研究经费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研究机制,扩大教育研究经费资助办法,加大教育研究经费的资助力度。适当扩大科学研究的范围,鼓励创新。
2、应当使教育研究管理人员发挥更大的作用。教育研究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公关能力,熟悉教育研究管理业务,对研究人员成功申报课题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高职;乡村医生;免费培训;人才培养;模式
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逐步形成了医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乡村医生免费培训为突破口,校院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一 模式的主要特色
(一)“三层”内涵
1 坚持“三个”面向。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农村。是学院在办学过程中长期坚持的办学思想和服务定位,是人才培养的正确导向和服务宗旨,是特色的关键所在。“三个”面向,既体现在长期的人才培养和高职高专教育上,也体现在实用人才短期培训上。培训以乡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充分体现了“三个”面向办学思想,是践行办学思想和服务定位的特色彰显。
2 长育短训结合。长育短训结合是学院人才培养的成功样式和办学模式,“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实用人才培训选项+长育短训机制=效果最佳”,这是学院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表达公式,是特色的创新之处。长育系指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工作的大层面;短训系指基层实用人才的短期培训,是学院发挥和拓展社会服务功能,直接实现产学结合、直通职场需求的人才“深加工”的重要形式。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长育短训结合,以长促短,以短优长。
3 高质量地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这是依据学院专业优势和社会需求而确立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是特色的核心表现,乡村医生免费培训则是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形成特色的亮点和重要支撑。学院坚持立足山东,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农村培养德技双馨、理用结合的实用人才,不仅为基层输送了大批医务人员,而且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实现了学院在回报社会中育人、在服务社会中发展的社会责任和办学宗旨。
(二)“四个”特点
1 独特性。立足于学院高职高专教育平台建立起来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免费培训机制及产生的良好效果,是学院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风貌。从垒省和全国来看,无论是同类院校,还是医学院校,开展以乡村医生为重点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免费培训,至今只有该学院特有。
2 先进性。农村医疗卫生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培养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员则是推进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的重要人才支持,乡村医生是农村卫生人才队伍的重要力量。学院在省内外率先开展多村医生免费培训,体现出围绕和服务重点的先行性,体现出推进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服务广大农民,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先进性。同时,学院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为平台开展多村医生免费培训,并以乡村医生免费培训为推手,促进垒日制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提高。免费培训以乡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具有办学特色的先进性。
3 稳定性。正确的办学定位、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以及规范的高职高专教育,特别是长期为基层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的医护类专业,促进和保证了乡村医生培训多年不间断,步入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呈现出稳定运行、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4 动态性。学院面向农村免费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是在动态中服务,在服务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始终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高职高专教育,特别是医护类主体专业,引领着以乡村医生为重点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工作继续深人推进。
(三)“五个”作用
1 服务作用。乡村医生免费培训最直接地体现了学院贯彻“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方针,拓展和实现了高职院校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农村的办学功能,直接惠及农民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
2 双赢作用。乡村医生免费培训的双赢作用主要表现为:事业双赢,推进农村卫生事业和学院全日制教育事业,人才双赢,促进乡村医生职业素质提高和教师教学思想及学生就业观念转变;资源双赢,卫生资源共享互利,扩大了学院实习基地,有益农村相关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3 桥梁作用。通过乡村医生免费培训,搭建学校与农村、培训与就业、需求与服务的直通桥梁。通过这个桥梁,了解农村基层卫生状况和实用人才需求,检查和改进学院教育教学工作,有利于实用人才培养和农村卫生事业发展。
4 促进作用。乡村医生免费培训对学院高职教育教学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医学类专业更为明显。学院把从乡村医生培训中获取的经验和信息,移植到医疗和护理专业的教学中,按照贴近实际的要求,丰富教学内容,改革课程设置。强化实际技能,更好地适应了基层和农村卫生需求及发展。
5 示范作用。乡村医生免费培训,作为最有成效独具风格的短期培训人才的形式,在实践中逐步建立起了民办高职院校产学结合、四性凸显(实践性、开放性、服务性、职业性)的“学校面向基层、教育立足服务、培养促进培训、长育短训互动、育人注重需求、优化就业素质”的基层实用人才培切I机制。以这种机制运作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不仅对学院其它专业教学改革是一种示范,对省内外其它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也将起到示范作用。
二 模式的成效彰显
(一)深化了办学理念
通过以乡村医生免费培训为抓手和推力的的长育短训,引领垒院教职员工走进一个教育教学思想的新领地。确立了“诚信办学、质量立校、专家治校、名家执教”的办学理念l践行了“德慧双修、明道优术”的校训,弘扬了“诚信、奉献、求真、务实”的校风和“勤学、善思、笃行,创新”的学风。这些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具体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诚信办学,质量立校,内涵发展,突出特色,=是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农村,服务一线,三是德技双馨,理用结合,教书育人,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的深化,激发了办学活力,坚定了服务面向定位。
(二)提升了社会责任感
充分发挥学院教育资源潜能,服务基层,积极开展乡村医生免费培训,是在社会责任的推动下,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及形式。同时,以社会责任感为切入点,推进了职业道德建设。学院制定下发了《德育大纲》,注重对学生实施“德技双教工程”,坚持专业教育与品行教育相结合,坚持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教育相结合,促使学生在主要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通过多途径获得思想品德的丰收。
(三)推进了课程体系改革
学院坚持以社会服务为桥梁,以乡村医生培训为推手,多渠道地检验教学内容对人才标准要求的契合度,以提高职业素质为目标,推进了课程体系的不断改革。以临床医学为例,在限选课中增设了医用生物学、医用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设置了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政策和法规等人文社科课程,设置了临床中医、医疗康复、临床护理、皮肤性病学、农村(社区)卫生保健等专业拓展类课程,设置了地方病防治、健康医学等专业深化类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坚持学习环境模拟工作环境,相继开设了摸拟医院、摸拟病房及摸拟护士站等。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实践性教学,加大技能培训比例,改善实验实训条件。目前拥有总值为4500万元的医学教学仪器设备,解剖标本陈列馆陈列标本7000余件,均为学生动手制作,是山东省最大的人体标本陈列馆,其中足神经血管等7件标本人选中华解剖图谱。学院医护实验实训中心,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建设基地和山东省“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四)提升了教师素质
短训优化长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师是关键。通过乡村医生培训的教学实践、与乡村医生座谈交流以及其它途径等,教师们获取了有益经验及信息,启迪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强化了面向基层做好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感。另外,校院结合使教师有更多机会到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进修学习、参与临床实践和开展科研,这样不仅加强了教师队伍素质,而且还更好地促进了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引导了学生就业观念转变
由于就业观念异同和城乡差别等因素,不愿去基层和农村的现象普遍存在。为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学院组织在校学生与乡村医生进行座谈交流,以毕业学生和培训结业的乡村医生在基层事业成功的典型事例教育在校学生,促进择业、就业和创业观念的转变,引导医护类学生把基层医疗卫生一线岗位作为重要的就业去向。截止2008年7月,学院为基层医疗卫生行业培养医护类毕业学生2835名。2006、2007届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1.84%、91.04%,2008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4.41%。近三年来,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综合评价满意率为96.83%。
(六)扩大了实训基地
学院把参加培训的乡村医生所在地医院和乡村卫生室都作为医学类学生见习和实习的基地,形成了实习实训网络体系。
三 模式的的具体做法
(一)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学院在校外拥有多所附属医院和数十个临床实习基地。学院把参与培训的乡村医生所在医院和乡村卫生室也作为医学类学生见习和实习的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和扩大,为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实习实训问题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了搞好实习,增强实习环节的针对性和职业性,我院与附属医院共同研究制订实习计划,科学安排实习任务,并成立了实习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学生实习工作,并选派优秀的代课老师负责实习管理。
(二)聘请兼职教师任教
为了使乡村医生培训更具实效,学院还从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聘请了大批既有理论功底又有临床经验的中高级职称的医护人员为乡村医生授课。例如,学院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乡村医生免费培训班上课,深受乡村医生的欢迎。
(三)建立临床教研室
为了组织好校外临床教学和实习实训,学院在附属医院都建有教研室,教研室主任由医院科室主任担任,并且教研室做到了“四有”:有教学场所、有教学制度、有教学课件、有教研活动。
(四)开展校院技术合作
每年学院教师都会分批分期到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进行临床实践,开展课题研究。同时,医院医生也会不定期到学院参加业务培训,理论深造,实验研究和学术活动等。例如,学院组织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有关专家参与编写了《中西医临床医学高职高专系列教材》(共18册),此教材填补了我国高职高专中西医临床医学教材建设的空白。
(五)发挥技术优势帮扶
学院充分发挥教学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为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服务的帮扶活动。例如组织专家教授为医务人员进行专题讲座。此外,学院还组织教师到附属医院帮助培训卫生技术人员、指导考试工作等,并于2005年学院在开展医疗帮扶活动中向济阳县等卫生和教育单位无偿捐赠了100台显微镜。
四、模式的前景展望
“以乡村医生免费培训为突破口,校院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院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中,产生了显著的人才培训效益和社会效益,很好地实现了学院在回报社会中育人、在服务社会中发展的责任和宗旨,获得上级领导及主管部门的认可。在省教育厅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校院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乡村医生免费培训这一突破口和抓手,得到省部级主要领导的高度赞扬。今年初卫生部主要领导派调研组到我院对乡村医生培训进行了垒面调研,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省长姜大明在一份介绍我院乡村医生免费培训情况的新闻内参上批示分管省领导组织力量对此项工作进行调研。其它省市领导和主管部门同志也先后到学院指导乡村医生免费培训,都给予了褒奖。这些都将成为推进“以乡村医生免费培训为突破口,校院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运行和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国教师》:语文是一门文科,在大家的印象中,学好语文可能主要依靠多读、多背、多写。课标中提出语文教育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在语文课堂中,您是如何引导中小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杨特: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呢?
第一,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自主即在教育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赋予他们一定的责任和自,将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使其进行一定程度的自主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到精神愉悦,并发展其坚毅、智慧、敏捷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抓重点教,抓重点学。学生已经懂的教师不讲,学生通过自己读书思考能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通过伙伴合作学习能解决的教师不讲,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自己去搞清楚。语文教科书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让学生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作为重点来学习。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灵活地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例如,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在山的那边》一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谈一次失败的经历,引导学生克服困难、不怕挫折,树立坚定信念。
第二,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阅读、探究阅读、大胆质疑,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设计一系列层次性、趣味性、阶梯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找难点,记疑点;做笔记,重分析,引发思考。让学生去体验学习过程、学习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启迪思维,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好习惯,从而提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第三,开展课堂检测评价。课堂检测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小组检测、全班交流,又可以是小组互测,也可以师生共同参与。充分利用教学活动提出的问题进行课堂检测评价。提高学生对课堂评价的认同感,使其进一步产生集体荣誉感的认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第四,综合性学习开辟语文学习新天地。综合性学习是当前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的革命,它体现了学习的新理念,体现了教育与教学的时代特色。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观察现象、思考问题、推断结论,切身体会知识的价值与运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体做法有:倡导“自主”,在教师指导下,完全由学生自行完成学习活动,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在运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途径、遇到什么困难等方面给予指导;注重“实践”,搜集资料、观察、实验以及深入社会去调查、采访等;强调“合作”,包括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以及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之间等所进行的合作;突出“整合”,即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以及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等;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运用语文知识,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在合作与探究中产生乐趣,迸发智慧的火花,如学习《爱莲说》一课,收集整理有关“莲”的诗文,进行“莲文化”的专题探究。
当然随着对“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研究的深入,我们还进一步体会到:在接受、实践新的教学理念时,传统的、好的教学经验不能丢,双基训练不能弱,语文学科的特色不能淡,教师的作用不能忘。要以辨证的方法,发展的观点实践、落实新的教学理念。
《中国教师》;现在中小学生的写字能力出现了普遍下降的状况。针对这一状况您所在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
杨特:课标明确提出:“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可见国家对汉字书写的重视。其实,写字这一项基本功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小学。写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可近几年来,由于电脑的普及,有些人以为用电脑就能写文章,无须用手写字,写字不再是语文课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认为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练字的过程就是修身养性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陶冶情操的过程。深圳很多小学为了营造良好的练字氛围,每天下午两点钟上课后,安排十分钟写字时间,学生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兴趣盎然地开始写字练习。初中每周开设一节书法课,有专职书法教师指导书写。写字教学同时也对学校的校园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课堂上教师能展示写得非常精彩的字的话,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引领、引导和影响。
识字、写字教学作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具有直接作用,对于学生意志的磨炼、情操的陶冶、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扎扎实实抓好识字、写字教学,让孩子们无比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中国教师》:有人反映,中小学生看书、读书太少,尤其不太阅读名著。您所在学校学生的阅读情况是怎样的?您是如何帮助学生热爱阅读、热爱名著的?
杨特:记得巴丹说过,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不论出身境地优裕或是贫寒,阅读可以改变人生的坐标和轨迹,奏响人生的乐章。文学是终生对自己许的诺言,我们自己不过是一粒沙子,在不断积累中成为小石子和大石块,让自己的世界放大。文学是一个对自己、对别人、对世界永远的修行。
我们倡导绿色阅读,培养健康人生。书是孩子的另外一个世界。书中丰富、生动的内容可以让孩子了解人性的美丑善恶,可以让孩子学会思考、辨别和分析,培养孩子的品行和修养。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许多商人唯利是图,大量引进一些卡通图、游戏之类的图书,甚至一些不健康的读物刺激着学生的头脑。而基础教育领域内的学科教育往往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追求学科自身知识体系的科学化和系统化,而忽视了中学生作为一个“人”在心灵、人格等方面健康发展的需要,忽视了他们价值观、情感和态度的养成。在外部环境与内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很多青少年的审美价值观发生了偏离。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中学生在读些什么书?我曾经在所教班级对学生的读书范围、读书习惯做过一项调查。
从调查结果看,学生的阅读范围十分广泛,科普类、历史故事类、科幻类、侦探小说、漫画书甚至哲学类书籍都在学生群中拥有数量不等的“粉丝”,但凝聚了世代人类思想艺术精华的名著在学生所读书目中所占比例不高。四成学生表示很少翻看各类名著。卡通漫画“打赢”中外名著。面对“你是否喜欢名著”的问题时,三成学生选择了“偶尔看看”,五成学生表示对名著“不喜欢”。很多中小学生对于“名著”的概念还仅仅局限于“四大名著”,对很多列入必读书目的中外名著知之甚少。数据分析发现,孩子的读书兴趣与习惯,与家庭读书氛围、父母的读书习惯都有很大关系。选择读书时间“一小时以上”的学生,大多数是因为父母爱好读书,自己也耳濡目染,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父母“榜样”的作用很大。读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难懂的词语、字句或是无法理解的内容,对此,中小学生是如何处理的?八成学生选择“查工具书或向父母、老师请教”,只有一成学生选择“完全放弃,不看了”。其中,六成学生表示读书遇到难题时,他们喜欢利用网络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故事背景或进行延伸阅读。学生不仅喜欢从网上解疑释惑,还习惯在网络上延伸阅读很多知识。
调查显示:20%的学生,阅读名著是为了写好作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少数学生阅读的功利化倾向,初一学生在这一问题上比初二、初三学生要平和得多。有15%的初二学生和8%的初三学生选择了“完成任务”。可见学生课外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最重要的动力,是功利。而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还是发现“困难重重”,“面对厚厚的经典,我总是想退缩”。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大人们精心挑选出的那些“具有跨越时空的永久魅力”的优秀作品,中学生读者居然“跳”着读,理由是经典“离现实生活太遥远”“产生不了共鸣”;大人们斥责网络快餐文化“耽误青少年”,可这些文字正占据着学生们本已狭小的阅读空间。中学生渴望阅读适合自己的好书。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如何帮助学生们去热爱阅读,热爱名著呢?建议学校适时搭建一些学生阅读名著的交流平台,举行读书交流会,畅谈读书经验与体会。如小小辩论会,或文艺活动,让学生走进名著,融入名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与人文素养,形成大家都来阅读名著、欣赏名著的好风尚和好习惯。
名著需要平静的心境和深入的思考。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种重要手段,全社会应该共同为青少年提供一个赏心悦目的经典阅读平台,使他们在有限的阅读时间中,对经典名著产生更大兴趣,并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其实读书的最根本作用是造就学生健康的人格。培养一种有德行的人,一种懂得自我反省的人,这才是读书最基本的道理。期望阅读成为我们生活中最亲密的朋友,成为我们全社会的一种文明习惯。
《中国教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您所追求的语文课堂境界是怎样的?
杨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追求激情与诗意共精彩的课堂,让学生触摸语文的心跳,感受语文的生命。诗意语文、诗意教育、诗意人生便是我全部的教育理想和信念。
当我们不是定义而是描述诗意语文时,她应该是这样一种教学现象:她在教学中追求思想的力量,她拒绝冷漠和麻木,她的展开充满感情,她的呈现方式以具象为旨趣,她复活言语的内在之气,她是文化的。而语文课堂要学习传统文化,回归人本,弘扬民族精神。要从语言文字入手,品味文章,理解文化,追求优质、高效、魅力和智慧的课堂教学境界。同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有机的整合,体现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整体关怀。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关注对自然的探究、对生命的感悟,培养其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课堂教学中努力寻找适合自己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共鸣之处,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达到鼓舞人心的课堂境界,使课堂充满诗情与智慧。
“以社会当课堂而不是以课堂当社会。”学好语言不仅在课堂,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因此,我将语文引向自然,引进社会,引进生活,着眼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拓展学生的生活领域,扩大学生的视野。
1青少年人格不健全的表现
1.1诚信的缺失。
生活中有部分学生,以购买学习用品为名骗取父母的钱,然后去网吧挥霍。当事情败露后,总以各种借口来为自己开脱、欺骗父母。
1.2自控能力差,自律性不强。
李某和张某是好朋友,由于李某的哥哥是社会上的不良青年,经常当李某的面抽烟,李某看到哥哥抽烟动作很“潇洒”,试着尝试一下,发现感觉挺好的,便找到自己的朋友张某,拉他一起抽烟。
1.3缺乏奉献精神。
学校大扫除时,很多学生怕多干了,有的怕脏、有的怕累!你推我,我推你去做。
1.4没有集体观念,个人主义现象严重。
一天课外活动时,刘某和李某两位八年级的学生,在打篮球时,为了谁先发球,两人争吵起来。刘某说“篮球在我手里,我先发球”。李某说“我们的队员先来的,我们先发球”。各有各的理由,谁就不让谁,最后两人还大打出手,其他队员为了劝他们俩,整节课外活动的时间都耗在里面。
2青少年人格不健全的原因
2.1社会方面。
根据有关调查:100名有吸烟恶习的青少年中,吸烟习惯养成有22%是看见自己爸爸吸烟才吸烟的;28%的青少年是自己想尝试的;50%的是受朋友或者同学的影响。单纯从吸烟恶习来看,大多数青少年吸烟习惯的养成都来源于社会。然而,不仅仅是吸烟的恶性,很多青少年身上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想都是来源于社会。看见有钱人大吃大喝,便萌发了“有钱才是人上人”的观念。
2.2家庭氛围差。
家长生活不规律,必然导致孩子生活的不规律。家长的行为习惯不好,很难让孩子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在家庭中,家长就是孩子学习效仿的对象。
2.3学校教育过于注重成绩,忽视青少年德育教育。
现在,学校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这种竞争以学校学生成绩作为竞争力。激烈的竞争下,学校把工作中心转移到提高学生成绩上来,德育教育的比例逐渐减小。甚至,部分老师以学生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好与坏。在这种现象下,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很可能产生“我学习差,做什么都差,我是被遗忘的人”这样的想法。
2.4青少年自身心理素质较差,遇事缺乏有效的调节。
同学之间的矛盾和误会,他们自己化解不了时,只能任其蔓延,当双方无法忍让时,就采取武力或是报复手段来解决。这样一来,很容易让他们形成敌对心理和报复心理。这两种心理都是不利于完善人格的形成。
3健全人格的措施
无可厚非,青少年目前的人格问题一直困扰家长、老师。人格的缺陷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它所爆发出来的潜在影响,不仅仅影响家庭和睦、教育工作的正常化,它还决定国家社会秩序的正常化。为此,为了矫正青少年思想,健全他们的人格,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一下:
3.1加强社会道德教育的力度,净化社会环境,纠正社会不良风气。
社会作为青少年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是直接检验青少年道德和人格的主要场所。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对道德教育的宣传力度。真真切切做到宣传工作实实在在。逐步净化社会中的文化市场,整顿文化秩序。从社会这个层面上让青少年远离不良诱惑。除此,我们社会公众应该深思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鼓励市民拥有健康的道德观,从根源上掐断危害青少年的毒瘤。
3.2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避免家庭暴力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伤害。
家庭教育作为第一教育,我们在引导教育孩子上,必须注重教育方式,结合青少年个体差异,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手段。家长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端正自己的思想,为子女做好这个模范。
3.3学校应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我遇到个这样的学生,他的英语成绩很一般,但他特擅长体育运动,多次文化课考试失利后,老师禁止他参加任何体育运动。慢慢的,我发现这个学生在没有表现机会时,考试沉沦、自暴自弃、思想走极端,这种学生就很危险。由于学习兴趣的丧失,导致生活的兴趣丢失。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育的主要基地――学校,必须调整德育教育的比例,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教育活动,让学生从实践中去体现成功的,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