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闻传播核心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怎样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新闻传播人才,国外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关注、研究和实施。西方高校特别是重点大学与知名企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校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支撑等方面进行了多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学者的研究也比较深入。中国学术界、教育界引进“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这一理论不久,出现了一些误区。
(一)认为合作收益应由学校全得,责任却要企业和学校共担
校企合作培养双方责权不明,利益不公。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大学领导和学者甚至提出,要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设计课程,共同上课,共同指导学生,等等,几乎完全不考虑企业为什么要这么做,完全不考虑市场经济规律。还有的领导和学者主张把企业引进来。据笔者观察,即便花大力气引进企业,但都浮于表面、做做样子。办学的收益学校几乎全得,办学的责任却要企业和学校共担,这是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研究上的第一个误区。
(二)认为大学生的所有技能全部可以甚至应该由校企双方共同培养
这种观点主张大学生的所有本事,包括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职业技能、科研能力等等,全部可以甚至应该由校企双方共同培养。这种理论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事实上,校企可以合作培养人才,甚至可以开展多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但对当下中国大学特别是非重点大学而言,要想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必须首先解决三个基本问题:第一,合作双方的动力问题。中国的人口峰值还没有到来,大学生就业难将持续很长时间,买方市场将长期难以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花钱出力为大学培养人才,积极性不可能高,所谓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不过是高校的一厢情愿罢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必须首要解决企业的动力问题。企业没动力,“合作”必落空。除非在人才市场上招不到人,否则企业不会花大价钱、大力气帮学校培养人才。第二,合作双方的分工与协作问题。企业有动力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才有可能。但这种“合作”,学校必须仍然是学校,企业也必须仍然是企业,校企不能过于重合作,轻分工。学校应干什么,企业应干什么,必须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笔者看来,企业可主要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上发挥部分作用,其他责任仍应由学校承担。第三,合作的方法和路径问题。企业的积极性有了,分工也明确了,还有个合作的方法、路径问题,大学亦如此,这是校企合作必须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
二、新闻传播类人才职业技能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一)实施两个“紧盯”,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首先,紧盯人才市场,实施需求导向策略。紧盯人才市场,是要求高校把握社会和行业发展,切实了解用人单位对于学生在素质、知识和技能层面的具体需求,并且根据人才市场的细分,着重将对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系统地融入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式中去,做到人才培养的适用性和针对性。其次,紧盯兄弟高校,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紧盯兄弟高校的办学情况,是要做到“差异化”竞争,既尊重新闻传播学的办学规律,也结合本校的目标和实际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探索,着重在应用型课程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应用型导向上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此形成与兄弟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有效区分。第三,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事实上,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各级、各类人才,大学的终极使命,便是为国家培养这些人才。如果天下的大学只有一类,大学便成了所谓砖瓦厂,每年几百万大学生便成为按一种规格生产的砖瓦。以新闻学专业为例,国内几乎所有新闻传播院校都紧盯着省会城市的主流媒体、大广告公司和大型企业不放,而对其他层次的人才市场很少关注。用人单位要求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很强的实际操作经验和能力,而大量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这是学生就业时很突出的一对矛盾。
(二)建构“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确立了“两个紧盯”的建构原则,明确了培养目标和规格后,须着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建构工作。
1.学校与社会联合办学的教学模式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仅仅靠高校一方的力量来完成,这显然不太现实。高校必须建构学校与社会联合办学的教学模式,创造性地借用各类社会资源,为学生和教师打造一个熟悉社会和行业、提升专业技能、积累实践经验的第三方平台。新闻传播学院应积极主动与各类媒体行业尤其是新媒体行业建立起各种合作关系。在合作形式上可采取专业实习就业基地建设和科研机构建设两种。在合作的主要内容上,合作机构作为高校的专业实习就业基地,双方互派工作人员或教师,进行专业讲座、学术研讨或过实践关,双方共同承担科研项目,履行社会服务功能等。总之,双方合作,各司其职,为高校学生和教师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建立较为坚实的基础。
2.“综合素质+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
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或者只注重职业技能的训练,显然都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唯有结合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对应用型人才所需的素质、知识和技能实施模块化和系统化的建构,设定可描述的人才培养规格,并通过相应的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来保障落实。开设基础课和主干课程是课程体系建设的第一要务。这既是教育部专业目录的要求,也是为了确保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符合国家的需要。基础课着重解决学科所需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专业主干课程着重进行案例教学和实验实训教学,解决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知识转化能力。第二,努力创建新型业务课程。随着网络新技术引起信息产品形态发生变化,继而推动信息产品价值实现规律随之改变,并最终导致信息产品提供者的运作模式发生变化。这一系列连锁反应对现今的新闻传播学教育在专业融合、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及学生就业方向等层面提出了挑战。新闻传播专业唯有正确理解和把握信息化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常态,努力自主创建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新型业务课程。第三,将实践教学活动纳入课程体系设计。实践教学活动在整个新闻传播教学环节中对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将储备转化为能力,由准新闻人、准传媒人蜕变为新闻人、传媒人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极少新闻传播院校注重教师也要参与专业实习。多数新闻院校的教师,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很少,有的从业经验全无。新闻传播学实践性极强,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新闻传播实践能力。重视新闻传播实务研究专业实习主要是为了解决理论结合实际的问题,但怎样让理论教学、实验实训与专业实习有机结合,目前很少有新闻院校关注到甚至做到这一点。
3.“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
第一,教学内容和形式设置的“三分法”。专业主干课程确保三分之一的理论教学、三分之一的案例教学和三分之一的实验(实训)教学。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进行理论讲授外,还要通过案例分析、实验实训等手段,以情景再现式、讨论式等其他教学形式来授课。这样既可以丰富课堂授课的内容,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促使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锻炼。第二,建设系统的课程实验教学模型。课程实验重点要从专业主干课程中遴选,如新闻学专业的《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学》和《新闻评论学》等课程,再以大三下学期开设的《新闻综合实训》为依托平台,可有效地整合专业主干课程的实验教学、几大重要知识板块与专业技能,实现对学生由新闻实务的单项训练走向系统综合性训练,以提升其综合实践能力。第三,强化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管理。围绕新闻传播学科,有一些重要的学科竞赛,如“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项目”,新闻传播学院应积极宣传、推动新闻学子参与到这些高规格学科竞赛当中,且应将这些赛事纳入管理体系,从参赛学生选拔、参赛组织管理、专项经费管理、获奖学生奖励和指导教师奖励等方面形成制度,做到“以赛带教”“以赛带练”,让学生和教师能在“做中学、做中教”,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良好互动。
三、总结
论文关键词:就业问题研究现状就业信息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合理性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经有较多的著作,在中国期刊网(CNKI)中以“大学生就业”为检索题名,时间范围为2000-2009年10年时间,共搜索到4700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132篇精确匹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2篇精确匹配的博士学位论文和52篇精确匹配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在中国期刊网中以“大学生就业信息”为检索题名,搜索到18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博士学位论文文献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均为0篇。可见,目前对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毕业生择业方式、择业观念、择业行为、高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描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上,而从传播学的信息传播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则不多,也尚未提出一个较为明确有效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
1.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
当前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从文献性质角度划分,大致可分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文本和工作报告、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的工作总结、专门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
1.1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夏鲁惠认为,从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整体上是与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规模相适应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区域化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同时,本科毕业生的规模偏大,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数年保持增长。但全国高校毕业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研究员曹殊在《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分析指出,我国就业市场将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社会发展快引发的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以及高校的人才培养滞后性将诱发结构性供需失衡,导致供需矛盾加大;研究生挤占本科生、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就业岗位的挤占效应将加剧;高薪职位难求、整体职位层次下降、平均薪酬水平下降的局面将出现;毕业生求职总成本将增加。
1.2从就业政策的层面,部分学者也通过国内外的分析得出了一定的结论成果。杨伟国(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分析了欧美国家的就业促进措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通过就业激励措施等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满足需求的关键则是鼓励创业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匹配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完善大学职业指导体系。这三个方面相关政策的提供,如日本的就业咨询与配置服务、英国牛津大学的职业服务处、美国的免除学生的贷款等具体措施是这些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
于伟和郭庆童分析了西方高校的政策并且针对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认为,首先,西方的高校就业指导基本实现了机构专门化,提供了就业保障;其次,机构的投人力度大,在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从而提升了毕业生的整体竞争实力;再次,西方国家有非常成熟的就业指导模式,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李宏和谭远发总结了我国的解决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大学生就业。同时也提出了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教育体制、转变二元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形成良性的“大循环”长效机制。
1.3从高校时学生的培养这一微观角度出发,研究者们都提出了构建“全程指导”的就业工作模式。罗开礼通过对西南农业大学的全程指导模式的解读,为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杨静和张庆亮通过比较中、美、德、英等国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认为,目前我国的就业指导处于边实践边改革的阶段,在机构设置,经费投人,人员队伍建设,就业指导工作理念、方式、途径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目前的就业市场变化和要求,急需建立相对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黄洽宾则提出了在高校的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理论。平台培养模式将大学教学内容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成四个平台,这四个平台既有渐进性又有针对性,是一种独具特色、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四个平台的教学结构,积极探索和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大学生的梦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相关研究
目前,就大学生就业信息方面的研究并非没有,而是从信息传播模式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仍然很少,从已有的成果看,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2.1在大学生就业信息收集、筛选、利用方面的研究。在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渠道分析中,学者们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大学毕业生主要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人才交流会、双选会等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市场,各种社会关系、媒体,实习、社会实践,网络渠道等途径来获取信息。而河南教育学院政治系副教授季荣臣则根据以上方法总结了地毯式访问、连锁介绍、中心开花、供需见面和直接研究法等五种信息收集的方法。从信息传播的视角,余彬和潘烈认为,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方式呈现群体内部信息传递和外部辐射两个方面,并主要从内部信息传递阐释了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
在就业信息的筛选和利用方面,学者们的观点比较一致。苏静在对湖南省三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后认为,毕业生筛选信息的主要依据有:薪酬待遇、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而对专业对口、单位发展等的要求并不高;对于单位提供的信息的明确程度,已就业和未就业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能一概而论;在个人各方面与市场需求的符合程度方面,大多数毕业生比较自信,但也认为自己缺乏工作经验。一般来说,通过信息渠道获取的就业信息是比较杂乱的,毕业生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个全面的筛选,选取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季荣臣则提出了科学筛选就业信息的方法:善于对比、掌握重点、了解透彻、适合自己等。
2.2在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的研究比较具体,成果较多。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和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是根据高校自身要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所提出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宽就业工作发展空间,是目前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理论界,关于这方面有很多的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韩伟平等研究提出建立“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构成系统的四位,外部环境则是整个社会,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就业这个整体。构建一个“四位一体”的系统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协助高校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实现个性化服务,为学生、学校、用人单位、政府间提供快捷、方便的互动平台。余菜花等通过对河北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的研究提出,虽然目前河北省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比如在线招聘求职信息传递不畅、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地区差距大、劳务输出管理问题突出、“就业服务网”建设落后、就业信息搜集缺乏主动性、加工深度不足、就业信息服务方式主动性不强、就业培训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并给出了对策,如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就业服务信息化投人、统一规划建设就业服务网、主动收集就业信息、提高就业信息质量、主动推送就业服务信息、科学构建劳动保障网站、大力发展在线培训服务、培育企业化的大型在线劳动力市场等。
2.3在大学生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关系方面的研究。目前理论界对信息与就业指导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晓静就分析了就业信息渠道与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关系,为就业指导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经过研究,她认为,人际传播渠道和互联网若能满足大学生的求职信息需求,将增强他们对自身的就业信心,而传统媒体渠道的信息满足,将增强他们对宏观就业形势的信心。但研究还发现,信息渠道的使用与满足之间的差异性—使用各种信息渠道可能对大学生的求职信心产生负面作用。招聘会、中介等组织传播方式并不能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湖南师范大学李权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机制过程中的心理,他从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着手,采用追踪调查和电话访问的手段,提出关于就业心理的四条假设,分别是:大学毕业生对整个就业形势感到迷茫和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对个人能力和努力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读书无用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得出以下结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稳定性认识不足,大多数赞成“先就业再择业”。这些对大学毕业生心理的研究能够促进各个层面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上的发展。
3.从传播学视角建立就业信息传播模式的合理性探讨
3.1从传播学的角度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使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更加丰富。自从传播学这门学科形成以来,无数位传播学先辈们总结、提炼、发展了许许多多的传播模式,从拉斯韦尔的SW模式到施拉姆的模式,再到纽科姆的对称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过程模式等,传播模式逐渐完善、复杂,考虑到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多伊齐曾引述了模式的四种明显功能:组织、启发、预测和测量在不断的研究中,传播模式被许多行业引用,但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合理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却很少为业界人士所使用。这可以使大家从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中,将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更加系统的整理,可以提高人们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另外,大学生在就业过程无疑都会收集或者接收相关的就业信息,因此,构建一个就业信息的传播模式将使信息更加具有实效性。同时,这也可以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宜家产品线条流畅、简单实用,秉承了注重功能、追求理性的典型的北欧风格,宜家的设计部门能够很好地把艺术与市场结合起来,开发出符合宜家风格又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这是由于宜家的产品开发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零售部门,有直接和顾客打交道的经验,比较了解顾客的需要。与此同时,宜家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宜家在传播其品牌的过程中,以经营理念为核心,围绕着这个核心,从三个方面入手,成功地确立了宜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家居用品零售商的地位。
1.经营理念作为宜家品牌识别的核心
宜家创造更美好的日常生活的经营理念是提供种类繁多、美观实用、老百姓买得起的家居用品。大多数情况下,设计精美的家居用品是为少数能够买得起的人准备的。从创建初期,宜家就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我们决定与大多数人站在一起。这意味着我们要满足世界上大多数人的家居需要,即满足具有很多不同需要、品位、梦想、追求以及财力,同时希望改善家居状况并创造更美好口常生活的人的需要。生产昂贵、精致的家具并不难。只要投入很多钱,让顾客支付昂贵的费用就可以了。然而,生产低价格、精美、耐用的家具却并不容易。这需要采取一种不同的方法,即找出简单的解决方案,从各个方面考虑节省成本,同时又富于创意。但是,宜家家居不能孤军奋战。宜家的经营理念是基于与顾客之间的伙伴关系。首先,宜家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宜家的设计师与生产商进行合作,以找出利用现有的生产工艺制造家具的巧妙办法。然后,宜家的采购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具有最合适的原材料的供应商。之后,宜家在全球进行大批量采购,确保公司能够拿到最低的价格。接下来是顾客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即翻看宜家的目录,光顾宜家家居的商场,自己挑选家具并在自选仓库提货。由于大多数货品采用平板包装,顾客可方便将其运送回家并进行组装。这样,顾客就可节省很多费用。宜家的美来自于简单,复杂的企业经营对于宜家来说却是简单的商道一一来自于消费需求的产品设计、不遗余力降低成本产生有意义的低价格、顺畅的全球供应链、体验式的终端销售。也许是企业创自北欧瑞典的渊源,追求简单、完美的民族性格特点形成了今天瑞典宜家的企业气质。
2.一致性原则在营销决策和品牌传播方面的体现
在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设计团队与供应商进行密切的合作。在厂家的协助下,宜家有可能找到更便宜的替代材料、更容易降低成本的形状、尺寸等。就邦格杯子而言,设计师在OEM厂家的建议下,对其形状和尺寸进行了重新设计,可以在烧制过程中更好地利用空间,使生产更加合理化,降低了一定的成本;产品设计完成之后,为了说服OEM厂商对必须的设备进行投资,宜家向他们承诺一定数量的订单。这样厂家就愿意为了生产宜家的产品而购置设备。就宜家而言,节省了投资;本土采购是宜家降低成本的重要因素。中国加入WTO带来的关税下调,为宜家提供了不少降价空间。而原料采购本地化趋势的加强是另一推动力。为了降低成本,宜家不断加大在华采购力度,在华联系了250多家加工厂作为供货厂商,并实现用大量的原材料采购来代替半成品采购,从而迅速降低成本。在宜家中国区商店经营的上万件商品中件商品就有已在上海、1件是在中国生产的,包括灯具、纺织品、家具、塑料制品等门类。每4宜家哈尔滨、厦门、深圳等地建立了多个采购中心,中国已成为该集团最大采购国,占到宜家全球总采购量的20%.而通过迅速扩大的销量,宜家从供应商处取得更优惠的价格。而且产品量足够大后,可以让供应商直接发货到宜家店,省去一笔仓储和物流费用。同时,伴随着规模增大,运营成本也明显降低;宜家把顾客也看作合作伙伴。顾客翻看产品目录,光顾宜家自选商场,挑选家具并自己在自选仓库提货。由于大多数货品采用平板包装,顾客可方便将其运送回家并独立进行组装。这样,顾客节省了部分费用(提货、组装、运输),享受了低价格;宜家则节省了成本,保持了产品的低价格优势;随着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所占的比重不断扩大,宜家正在把越来越多的产品或者是产品的部分数量放在亚洲地区生产,这将大大降低运费对成本的影响。
目前,宜家正在实施零售选择计划,即由中国商场选择几个品种,然后由中国的供货商进行生产,然后直接运往商店的计划。事实证明,这种计划非常成功;在储运方面,宜家采用平板包装,以降低家具在储运过程中的损坏率及占用仓库的空间;更主要的,平板包装大大降低了产品的运输成本,使得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的规模化布局生产成为可能。平板包装是宜家的灵感和特点一一这样可以把家具直接装到汽车内,而且还可避免运输过程中的损坏。于是宜家从很早就在设计时考虑平板包装的问题。平板包装进一步降低了产品的价格。同时,宜家也开始形成了一种工作模式,即把“问题转化为机遇”。当然,同样是平板包装,宜家的设计师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还是要考虑产品如何设计才会使生产、储运成本最低。
3.结论
通过宜家品牌的传播,表明品牌能支持企业可持续赢利。品牌能为企业带来可持续赢利的主要原因又是因为消费者愿意购买、更多地购买、长期购买甚至花更多的钱购买这个品牌。消费者对一个品牌所能联想到的所有的信息能深深触动消费者的内心世界,并产生积极、美好、偷悦的心理体验,并与竞争品牌有鲜明的区隔的时候,品牌的目标消费者就会认同、喜欢乃至爱上了这个品牌,也就自然愿意购买、更多地购买、长期购买甚至化更多的钱购买这个品牌。同时,我们把触动消费者内心世界的最有力的信息称之为品牌核心价值。可见,品牌有能够触动消费者内心的联想后,强势品牌与消费者就具有深厚的情感联系、很高的品牌忠诚度与抗风险能力,使消费者不对价格敏感,降低对促销与价格战的依赖,并提升溢价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新闻传播 职业预期 核心竞争力 职业能力构建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新闻传播学作为一个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学校在培养新闻传播学类学生时,其主要着眼点是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提升学生在职场的竞争力应该充分考虑其在校期间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和毕业后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同的学生对未来的不同的预期,学生在自己职业预期的指引下,有意识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接触相关项目,从而达到构建自己职业能力的目的。
一、职业预期与职业能力
大学生的职业预期是指其为自己将来职业做出的设定和选择。职业预期的实质就是在专业内二次选择,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一次选择。每一个专业培养学生都是按照教学要求,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学分,以及每门课程要达到什么样分值才能结业,这种设计是根据本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需求设定,每个专业的专业课程都可能成为未来学生就业的方向。新闻传播类学生毕业后,既可能是做记者,也可能是做媒体经营人员,还可能做企业宣传人员。在就业专业化的格局下,记者这一岗位又可以分为经济新闻记者、时政新闻记者、社会新闻记者等多个方向。所以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为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做出一种选择,并依据自己的职业预期有意识地构建自己的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即是要从事某项工作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它包括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一般职业能力是一种基本能力,是要从事该项工作的基本要求;专业能力是从事某项工作时在专业上的基本要求;职业综合能力是出色地完成本专业工作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等诸方面。
职业预期是职业能力构建的根本指南,职业能力培养是增加职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新闻传播类学生一旦确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或者目标岗位就需要着力构建自己的职业能力,使增强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预期。
二、职业能力构建的误区
大学毕业后要做什么和能做什么困扰大学生的问题。一些大学生在就业时考虑得更多的是“我要做什么”,很少去考虑“我能干什么”,作为大学毕业生,首先是要衡量自己能干什么,再去决定自己要干什么。新闻传播类学生在构建自己职业能力时,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容易进入误区。
1.通修所开课程导致个性缺失
由于新闻传播类就业口径较宽,学生不知道如何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因为这种现象的存在,学生就不在专业内进行细分,或者进行再选择,于是把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毫无选择地进行选修,毕业进入社会时,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调动知识支撑其岗位需求。但是。由于本科在校的学习时间有限,要用大量时间来学习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并不是每一门课都能精通,这就导致学生原来全才预期发生偏差,甚至全而不才。也就是目前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动手能力不强,甚至不能独立完成一项具体工作。大学生眼高手低直接后果是就现在一些学校的就业率不及中职或中技,以及大学生完成大学学业后回到中职或中技去学习。也就是说,大学生在校中没有自己的职业预期,就很储备自己的职业能力。也就是说在职业预期时,不能把自己培养成全才,而是婴把自己培养成专才。
2.职业预期飘浮常换更换预期
不少大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去想“我要干什么”,由于人的成长具有阶段性,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想法,或者不同的阶段受到外界的影响不同,不少学生在受到外界影响会不断地调整自己对未来的预期。不同的职业预期所要具备的知识是不同,所以这些学生就根据某一阶段对自己未来的设定选修相应的课程,有的甚至完全不同的就业预期,这样导致学生所修课程没有系统性,其后果同学生毕业后,所学很多课程,却没有能真正可以增强其竞争力。
3.理论实践能力不能同步发展
职业能力由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构成,对于新闻传播类毕业生而言,既要能讲出理论,也能动手操作具体事件。可一些在学生构建自己职业能力时片面理解能力,一部分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理论知识点,烂熟于胸。可是让他们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操作一项具体工作却无能为力,甚至案例分析也会不会做;相同,另外一部分学生虽然可以动手操作一些具体项目,但问及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时,却无法回答。所以学生在构建自己的职业能力时,既要学好理论知识,也要善于操作实际项目,更重要的是,不仅培养自己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做到二者都不偏废。
三、职业能力构建的路径选择
职业能力构建关键的一步就是使自己从通才、全才向专才转换,落实到在校的新闻传播类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构建简单地说就是打牢基础,突出专长,重在运用。
1.学分与修业时间突破原框架
大学教学计划是按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安排,一般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等几个体系构成。其中专业选修课是学校根据本专业学生在达到的基本能力所安排,学生根据自我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目前众多学校开设的选修课是在本学院或本专业内开设,学生自主选择。这种选课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学生自主性,满足学生的职业需求,但其存的问题也不能规避。新闻传播类学生就业口径相对宽,每一个岗位的要求也不一样。有论者认为,随着传媒科技的发展,新闻传播业岗位人才需求也正在细分。如果一个的预期是毕业后从事财经新闻工作。这就需要学生要具备经济学知识、政治经济学知识,统计学知识以及财务知识等,而对于一般新闻传播类专业组织教学的院系一般仅根据本学科知识配置教师和课程,这就需要院际之间、校际之间打破原有的专业壁垒,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相关课程,且所获得的学分互相承认。
与跨专业选课同等重要的是灵活学制,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实践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中止在校学习,而选择校外见(实)习,后恢复在校学习,补充学分。在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学校推行灵活的学制。目前国内大学正在推行以学分制教学改革。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学校可以推行弹性学制,要求学生相应的时间内完成课业修完学分即可申请毕业和学位。允许自主选择毕业时间,鼓励学生在校期间,不选课或少选课而到相关岗位从事相应的工作。
通过课程选修和休学实践,学生基本可以为自己的未来职业预期构建所需要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基本具备期望岗位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2.课堂教学与考核方式的突破
课堂教学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组织的教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主要在于传授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课堂教学本身需要突破原有大一统的内容灌输,在传播必要有知识点后,留出必要有时间让学生自修。主要体现在案例分析上。在
应用教学环节,针对同一门课程,可以细分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预期进行案例选择和分析。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传媒经济专业《传媒经济概论》、《新媒体产业导论》、《媒介资本运营》等课程教学中,遵循这一原则,完成课堂教学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相应课程细分的案例进行分析。如在新媒体赢利分析的案例分析课中,学生根据自己对新媒体的理解,自己的爱好,选择诸如电子杂志、地方门户网站等媒介的赢利模式进行分析。因为是学生自己的爱好,其准备较为充分,教师根据学生对案例的分析有针对性的评析又有效地补充了学生分析的不足。对同一门课而言,课堂教学实现了必修知识的掌握。通过案例课使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得到了充分地发挥。
与大课教学相对应的是,对课程考核的方式需要多元化。对课程的结业考试或考核使用得最多的是统一考试、课堂论文和课程设计等几种方式。几种方式各有优劣。目前采用的考核方式是同一门课程考核方式相同,但不同的学生对自己未来的预期不同,针对课堂结业的方式可以尝试多元化,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预期和自己的擅长选择适合自身的考核方式,也就是说,同一门课程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考核。由学生申请,教师和相关部门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进行审核,确定是否同意其申请。
3.根据职业预期选择论文方向
独特的学业个性是大学构建职业竞争力的重要路径之一,在学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可以通过论文选题构建自身学业个性。要求大学生撰写论文是考核其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撰写好学生要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论文的要求决定了学生必须对所选题目涉及到的知识进行补充和强化。所以在论文撰写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论文方向,通过完成论文促使学生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
新闻传播类学生的论文可以是论文,也可以是项目设计。论文主要是运用某个工具解决某一个问题,或者把某些现象上升到理论。项目设计则是根据要达到的目标,运用一定的理论知识完成一项工作。前者注重理论培养,后者注重实际动手能力。学生毕业需要就业,可以选择做一个项目策划;毕业后需要考研或者从事其他非实务性工作,可以选择做论文。不管是项目设计还是撰写论文,学生都可以自主选择,这种选择都导向是构建自身的竞争力。该项学习不能为完成而完成。要着实通过这种方式去了解一个行业,并能把握这个行业动向;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使自己能完成预期职业所要完全的基本工作。
4.构建导师制实现教与学互动
对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构建需要充分发挥两个基地两个导师的作用。即校内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和理论导师、专业导师。卡尔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新闻机构联手合作开设了覆盖全国的实习项目。这些实习项目主要是针对三、四年级学生进行的一周到三周的新闻实践,诸如到CTV新闻、TSN、CANWEST新闻、探索频道、加拿大地理杂志等媒体进行实习,并让他们独立制作影视节目。。校内实践基地学习根据理论教学需要建设的实践基地,该基地可以保证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校外实习基地既要保证理论知识的转化,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校内的教师担任的是理论导师,因为学校教育强调学理性,校内教师具备较强的水平,可以解决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理论知识不足的问题,
而校外导师是一些在业内具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士,他们中。有的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的具有丰富从业经验,却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两个导师相互配合,学生一旦遇到相应的专业问题,可以直接向两个导师寻求帮助。特别是在专业导师的引导下,培养动手能力,并反向作用,促使其对理论知识的补充。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传媒经济专业几名学生在学习新媒体产业课时对电子杂志产业兴趣,创办了《默闻》杂志,两个月时间,单期最高网络下载量达到900余次。学生在制作电子杂志过程中,不仅熟悉了媒体内部运作程序、机理,还学会了相关的软件使用。
关键词 新闻教育 改革 现实选择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国内关于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讨论,其实质是在探寻新闻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符合媒体和社会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这一新闻教育的本质问题。目前,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确很多,既有宏观层面的体制性问题、学科内在矛盾问题、教育学术化导向问题,也有微观层面的课程体系问题、师资队伍问题、实践教学问题,教学方法问题等。当前的讨论围绕宏观层面问题的居多,如招生规模、办学体制、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等,而对微观层面问题关注的较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基本明确了,但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小方向依然不清,改革路线不具备现实性,改革内容不具有操作性,改革没有近期目标。教育改革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从微观层面探析我国新闻学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改革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毕业论文(设计)提出基本构想和改革方法。
一、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灵魂的迷失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审视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或许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看到我国新闻教育的迷失和困境。
1 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认识模糊。
国内高校对新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认识模糊由来已久。教育的第一要务是培养人才。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成为掣肘新闻教育改革的关键。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一个简洁明了的答案是:培养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可是翻开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看,很少有高校能够明确提出是为新闻媒体培养一线的记者、编辑的。新闻工作者这一称谓往往被“新闻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取代。这里反映出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概念变换,而是新闻学教育自身定位的基本问题。
现代新闻学教育自诞生以来,一直把培养职业记者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不同时期争论的主要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记者,如何使学校培养出来的记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包括在当今美国对新闻学教育的争论,依然是围绕培养“专家型记者”还是培养“融合型记者”展开。无论怎样改革,培养职业记者的目标没有改变。反观国内,新闻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语焉不详、笼统模糊,方向迷失。这与没有认清新闻学教育和传播学教育的联系有关。恰恰由于这种对新闻学教育_和传播学教育相勾连的认识误区,导致新闻学教育发展中出现了“培养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被培养非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和传播学取代”的局面。在当下学界对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界限差异都没有理出头绪的前提下,盲目用传播取代新闻是弊大于利的,用笼统的传播人才完全代替新闻人才也是不可取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社会、业界和学生都怨声裁道。
2 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较大的差距
如果就本科层次的新闻学教育而言,不管是研究性大学的新闻院系,还是教学型大学的新闻院系,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合格的抑或是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其差别可以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区别等。依托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必然是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的。在代表美国最高水平的新闻院系里,密苏里新闻学院本科教育中“只有25%的课程是新闻、专业课程,75%是其他课程,包括历史、政治学、科学等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新闻专业的128个学分中,新闻学课程最多只占44个学分,剩余的80多个学分中,65个学分必须修完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艺术课程。”哥伦比亚大学新闻教育的特点是“课程设置完全以新闻业务为核心,正如他们自己宣称的不讲理论,只讲实践。”
反观国内高校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一个在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构架”,即使像人大、复旦这样一流的新闻学院里,依然是过度强化新闻类课程,新闻类课程占60%左右。通识教育中除掉政治类的两课、外语、体育、计算机外,真正属于文、史、哲、艺术类的课程凤毛麟角。新闻类课程中又以理论讲授为主,最优秀的教师不是讲授实务型课程的,而是讲授理论的。课程设计多年一贯制,没有课程更新,课程建设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新课程中讲授概论的多,讲授实务的少。所以,媒体人士反映“很多新闻学院设置了各种课程,但这些课程培养的人90%不实用”。课程体系的种种缺陷不足以支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要对现有的的课程体系进行伤筋动骨的梳理和调整,恐怕又会遇到许多现实的阻碍,比如一些地方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中,不分学科、专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建立全校所有专业的大一统的通识教育课程,各个专业很难依据专业特点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再如新闻学专业教师自身对新闻类课程难以割舍,既不愿面对无课可带的局面,也不愿让把自家“山头”拱手相让他人等。这些都导致课程体系的改革大多停留在研讨阶段,付诸实施者少之又少。
3 实践教学脱离实践,人才培养纸上谈兵
“中国新闻教育重视实践却脱离实践”,“是学界和业界比较公认的新闻教育的核心问题。”一方面,高校新闻院系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系统、严密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可谓不重视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在执行过程中却走了样,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比如一些高校实施的小实习(学年实习)、大实习(毕业实习)方案,尽管在教学时间上保证了学生要有足够多的时间到媒体实习。但是这些实习的质量究竟如何?是否能够达到实习的目标和任务?恐怕新闻院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心里都没底。这是因为在现阶段,媒体在市场化、企业化过程中,不愿承担高校学生的实习任务,多数高校实施的,各种实习都是依靠教师私人关系联系的,难以从制度上确保实习的规范化;媒体的指导教师也不愿承担指导实习生的义务和责任,如有的实习生在媒体实习过程中发生了人生意外事故,或采写稿件出了问题,而给媒体和记者本人带来了麻烦。更主要的是高校在这些实习过程中,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忙于科研,不屑于指导学生实习,这些实习的任务往往由年轻教师或辅导员担当,实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再如,高校新闻专业的实验室教学、业务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满足于课内教学任务的完成,疏于指导学生在实验室开放、第二课堂中的实践。这和美国新闻院校“希望教师能够非常努力的工作,花很多时间同学生见面交流,阅读而且一行一行地修改他们的作品。教师是否会专心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这才是最重要的”,“新闻学院对教师的要求也很特别,教师每周都要给学生改很多作业,改作业花的时间往往是上课时问的若干倍”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此外,我国新闻教育的一些好的传统也被丢弃,如教师
高校和新闻媒体之间的有序流动等等。导致实践教学的边缘化和非中心化的原因很多,既有体制的客观原因,也要人事人力的主观原因。究其根本原因,这与目前国内普遍流行的以学科建设和科研导向的人事评价制度有直接的关系,教师普遍埋头于科研学术工作,缺乏教学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一所以,无论从何方面看,只要高校现行的唯科研学术是瞻的体制不变革,重视实践教学就永远是侈谈,搭建校园一体化新闻实践平台也只具有形式的意义。
4 学术型的师资队伍难以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急功近利的目标驱动下,各个高校人事选拔制度的门槛普遍提高,非博士者无法进入高校的师资队列中。俨然,高等教育打造的是一支学术型的师资队伍。针对这种现象,新闻教育界早有有识之士对此提出批评:“在我国很多高校中流行的招聘教师必须要有博士学位的‘一刀切’的选拔标准和只以纯学术成果评价教师水平的管理思路,其实并不利于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改革。”。这是因为:学术型教师的辛要精力在“学术文章”上,不愿在教学上面花费时间精力,不愿把很多时间花在一字一句批改学生写作的报道文章上,也不愿把大量时间花在对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指导上;学术型教师没有媒体实践经验,就像没有上过战场的军事教官在指导学员如何打仗一样,这样如何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工作者,从国际新闻学教育发展趋势看,建立一支由“实务型教师”和“学术型教师”组成的融合编队是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的。这种既有学术高度又有专业高度的师资队伍,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对“学”和“术”等各类知识的需要,能够担当起培养富有深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富于崇高职业理想、掌握各种媒体技术能力的新闻工作者的重任。
但是,限于国内高校不具有办学自、院系没有人事权、从媒体到高校的人事流动渠道不畅等各种因素,充实部分优秀的“实务型”媒体人士到高校的师资队伍中来还只能是一种设想。即使这些“实务型教师”被聘请进来,如果相关的教师评价机制不发生改变,这些“实务型教师”也会无法立足、会被早早淘汰出局。
总之,只要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体制性因素不发生根本的变革,新闻教育要想在微观层面上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突出实践教学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变革,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都是不切实际的理想和空谈。当然,这些问题在不远的将来或许会有所改变,但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革。
二、现实选择:以改革毕业论文(设计)为突破口
通过以上对新闻学教育微观层面问题的盘点。我们看到新闻学基本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难以克服的因素,似乎新闻学教育改革进入了死胡同。其实不尽然。从表面上看,新闻学教育的改革遇到的宏观和微观上的种种问题,矛盾处处存在,改革的掣肘和障碍重重。但是,新闻教育改革的现实性选择完全掌握在新闻院校的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手里。只要我们有勇气面对现实,承认不足,积极创新,完全可以做新闻教育改革的实践者,从局部的微观层面改变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硬伤和漏洞。新闻教育改革有不少现实的路径(如教学方法的改革),其中最先改革的应当是作为高校教学实践重要一环的毕业论文(设计)。
1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长期以来都被视为考察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新闻学等同于一般人文社会科学的背景下,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却要以写学术论文的这种方式来结束其职业训练,似乎有些滑稽。毕业论文美其名曰是考察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检验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效。但是这种考察的方式却背离了新闻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新闻学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管是应用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他们都是新闻工作者。当然,如果一些大学认为其新闻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术型人才则另当别论。我们衡量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标准是什么?显然不会是新闻工作者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而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既然如此,新闻学教育为什么会把毕业论文作为考察学生学习成效的最后一道关口呢?这个悖论却长期存在于新闻教育之中。恐怕这笔账就不能赖在教育体制上面了。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新闻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出了问题。
用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在国际上已经成为新闻教育界常规的做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新闻学院课程模板》中就要求新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可以用新闻作品替代毕业论文。新闻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学术论文符合专业发展的基本逻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新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媒体,就应该能够胜任媒体的实际工作需要,是一个标准的记者编辑。媒体检验其是否合格,主要看其是否能够担当起各种新闻采写任务,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新闻报道的技术手段完成新闻作品。表面上看,这是对学生是否掌握新闻工作所需要的“术”的检验,实质也包括了对学生是否有“学”的检验。一个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新闻作品包含了“学”和“术”两个方面的水准。因此,是否能够采写出合格乃至优秀的新闻作品自然应该成为新闻学专业检验学生的标准尺度。
以往的毕业论文只是考察了学生是否有“学”,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学”的水平和素养,不应该通过学术论文得以表现和张扬,而应该通过他所创造的新闻作品来实现和反映。因为新闻记者的终身职责就是通过大量的新闻报道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大学毕业时的新闻作品就是其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起点。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往往是“学”和“术”的集合体,它渗透了记者的人生智慧、社会敏感、学养学识。“术”依托“学”而存在,“学”凭借“术”而表现。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毕业论文考察不了学生“学”和“术”结合的水平,只能看到学生掌握的“学”,看不到学生掌握的“术”。更何况,此“学”非彼“学”。学术论文考察的是学术之学,新闻作品考察的是智慧之学、人生之学。就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看,其拥有智慧之学、人生之学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其拥有的学术之学。
2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体系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必然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把握好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审的客观性、公正性。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价体系的核心应该是媒体的而非学院的。也就是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指导教师和评审委员会在考察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间作品)时的标准应该是媒体的标准,而不能是学院的标准。一言以蔽之,就是看被评审的新闻作品是否达到了媒体刊播的标准和要求。这项评价原则不能说太高,也没有超出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本科学生的能力‘要求。对于新闻学专业来说,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和社会需要、媒体需要实现“零距离”对接,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校内是准记者,走出校门就是记者。无论从哪一方面
来看,即将从高校毕业的新闻学专业的大学生的能力和学识都应该也必须达到媒体的要求,即使不是对优秀记者的要求,起码也是对合格记者的要求。因此,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原则不仅包括各种新闻要素,还应当包括政治要素、受众要素、市场要素等。
对新闻作品的评价难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新闻实践中对同一个新闻作品见仁见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不同于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既要从新闻作品的基本规范着手,比如新闻真实性、新闻趣味性、新闻五要素、写作技巧、内容完整等;还要把选题意义、内容深度、新鲜新颖、新闻时效、标题引人瞩目、细节丰富、采访过程等因素作为评价指标。
新闻因媒体的差异分为报纸新闻、电视新闻、广播新闻。对这三种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分别建立各自不同的评价体系。既要考虑不同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在内容、形式、表达等方面的共同之处,还要考虑它们各自的差别。如电视新闻还要把拍摄技巧、画面质量、编辑技巧等作为评价指标。
3 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制作过程中的作用
可以预见的是,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工作量和责任心要远远大于指导毕业论文的工作量和责任心。比如,指导教师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论文选题要比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设计(新闻作品)选题容易的多。一般指导教师在阅读一遍学生写的论文后,很快就能发现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而一般指导教师要反复观看、反复阅读后,才能发现作品的各种细节的失误和表达缺陷。因此,不要简单的认为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比指导毕业论文简单容易。指导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过程中,要注意抓好以下几个问题:(1)帮助学生选好报道题材,提炼新闻主题。新闻报道的对象是整个社会,报道内容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学生完全是在象牙塔里完成大学学业的。尽管经历的各种校内外实习和媒体实习,对社会生活有了一定认识,积累了一定的新闻工作经验,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观察社会的角度还是不够成熟。再加上学生本身的工作学习尚未完全融入社会生活,与社会生活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如何从社会生活中独立的找到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