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力资源课程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力资源管理学科20世纪80年代才进入我国,尚属较新的学科领域,与其他许多学科特别是文科相比,它是一门以理论性为基础偏重实践性的应用型学科,其教学目的不单是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理论,更要在实践中灵活应用并能有效地解决企业和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我国许多高校已经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具备开阔的视角和良好的管理能力,能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技能分析解决问题,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竞争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专门人才。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课程设置、教学体系、授课方式、考试模式仍然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对此,本文以教学案例法的运用为例,以期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及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对于枯燥的课本讲授和一些传统的教学法而言,案例教学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实用性强。理论和实际相联系,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扩展视野,提高实践能力。②互动性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鼓励学生参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过程,锻炼学生的综合决策能力、交流沟通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合作意识。但是许多高校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仅仅局限于讲案例、举例子、做习题的过程,教学方法上仍然侧重于教师单向讲授为主,案例也缺乏代表性、时效性,并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形而上学的案例教学法对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水平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二、选择合适的案例是组织好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前提基础
所谓合适的案例,主要是指案例中涉及的背景资料、数据原则上应该真实,这样才具备可参考性和借鉴性;案例必须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能跟得上知识经济发展的潮流,年代久远的案例可能经典但在现代管理运用中或许已不适用;案例必须建立在一定的书本理论基础之上,完全脱离理论的案例缺乏说服力,学生难以掌握。最重要的一点是,案例应该适合我国国情,符合我国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的特点和特色。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在我国高校刚开设和逐步推广的时候,引用的书本教材很多是国外专家教授编著的,案例也主要以欧美发达国家的案例为主,结果在案例教学的实际运用中,很多学校和教师发现效果差强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民族不同、国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不同、工作方式不同等导致了差别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因此,案例教学必须注重应用符合我国企业管理特色的案例。案例不单来源于教材书本,还可以来自教师的亲身经历和实践调查。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必须避免“闭门造车”,多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和管理工作实践。
此外,选择的案例要便于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不一定设计统一的参考答案,而将讨论和参与的空间留给学生和课堂;选择的案例要具备系统性,与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和知识体系形成有机的整体,既要注重代表性个案的教学讨论,还要强调案例教学的整体过程,更要通盘考虑课程与案例之间的承前启后和相互衔接。
三、实施案例教学法的主要过程
(一)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教师在准备好案例的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比如熟悉案例内容、了解相关理论知识、查阅有关背景资料、并围绕案例理清自己的思路。
(二)抓住阅读关键,深刻理解案例情景
人力资源管理受着企业内外部环境和政府、社会的影响,要想做好案例教学,必须深刻理解案例的背景。在阅读案例、理解背景阶段,指导学生理解背景因素如何对人力资源产生影响,重点指导学生获取关键信息和分析信息的方法。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案例教学应掌握的主要背景知识有:社会文化背景、组织结构和人员构成、企业发展历程、管理任务和事件等。并非所有的背景和信息都要求是准确、有根有据,有时需要根据已知信息推断分析未知结论和所要的信息。
(三)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小组讨论
根据班上学生人数的多少,以5-6人或7-8人为一组组织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充分发挥头脑风暴法的作用,发散学生思维,鼓励创新性的、个性化的思路和认识看法。最后形成共识,由小组推荐代表总结发言,当然,小组中学生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结果时,也可以将各自的想法予以阐述。最后,由教师简单回顾案例的主要情节,引导学生找出其中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分析经验,讨论小组结论,得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四)做好案例教学后的总结
凡事都有一个运用、总结、完善的循环过程,对于案例教学同样如此,每位教师只有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学生特点、社会地域环境差异性,在案例教学的运用中寻找不足,不断总结,才能建立一套最适合自己的案例教学法。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案例教学最重要的是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除了纯粹的案例之外,还可以开展仿真模拟教学,成立模拟公司和模拟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学生参加模拟人力资源招聘、签订合同、制定管理规章制度、进行绩效考评等多个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开展性格测试游戏、管理游戏、团队合作游戏等。真正帮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管理实践的积极参与者,使课堂成为语言和能力实践的场所,保持学生旺盛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若渴的热情。总之,案例教学法虽然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已经逐步普及,但仍然有许多有待创新和完善之处,这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改革。
参考文献
[1]戴良铁.MBA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法探索[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09).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2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是在德鲁克1954年提出人力资源的概念之后出现的。1958年,怀特·巴克首次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管理的普通职能加以论述。此后,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得到不断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企业竞争的加剧,人们已经深刻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起到关键的作用。为了适应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我国许多高校设置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而且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也被列为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核心课程之一。众所周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且能使之在企业实践中灵活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根据笔者长期教学实践经验,由于国内本科生普遍缺乏对企业实践的了解,因而,传统的纯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培养,通常很难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在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的基础上,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将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效地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学会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框架来理解和分析企业管理活动,真正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另一方面也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增强其社会适应力与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帮助。以下,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具体介绍一下实践教学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一、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法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份关于组织中存在问题的书面描述,然后让学生分析案例、诊断问题,并通过相互讨论最终得出研究结果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案例除了文字的形式,还可以利用录音、录像等视听媒介形式来描述客观存在的真实情景。美国哈佛商学院最先将案例应用于管理教学活动中,它是一种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形式。通过案例研究法,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案例企业过往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探索解决管理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特点的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逻辑方法,提高独立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研究法是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但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案例准备
教师应在课前广泛收集资料,精心准备案例,选择合适的案例是案例研究法顺利开展的首要环节。首先,由于案例研究法是由国外引进的,目前许多人力资源管理教科书上仍然采用大量的国外企业案例,国外企业所处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又与中国企业实际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案例内容选择上,应密切结合中国实际,本土化案例选择与实践教学的要求也是相一致的。其次,应综合考虑不同专业要求、学生的知识体系以及案例难易程度等各方面的因素。第三,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应与理论知识密切联系,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来思考案例问题,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第四,大案例研究通常安排在在各章节理论内容结束之后,所选择的案例企业之间毫无关联性,这使得学生在应用理论知识方面无法建立一种连贯性。因此,若通过创建一个长期性的、综合性的企业案例情节,将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的理论知识点融合在其中,会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最后,案例问题的设计要能启发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全方位地去思考。
2.案例研究活动的实施
案例研究活动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随堂小案例,通常采用全班案例集体讨论的方法,鼓励每个同学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讨论过程中;另一方面各章后的大案例,通常采用小组案例分析的方法,提高同学的团队合作能力。小组案例研究活动通常可以分为四个步骤:首先,个人学习。学生通过认真阅读案例资料背景,并利用所学理论知识,系统思考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影响的各种影响,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从当事者的角度去考虑案例中所出现的冲突与矛盾。第二,小组讨论。根据各班级情况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每组指定负责人,负责全组在案例研究活动过程中的分工、协调工作。通过小组讨论过程,组内成员各抒己见,充分表达各自的观点,最终形成小组统一观点,并形成解决方案。通过此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个人决策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第三,全班交流。各组派代表采用PPT的形式进行案例演讲,小组其他成员补充,陈述完毕由其他组成员提问和质疑。通常在此阶段,各组学生之间会有不同观点的争论,争论的程度越激烈,越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总结归纳。案例研究的重点并非是为了寻找正确答案,而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发现潜在问题,并提出切合实际的行动方案。因此,教师在归纳总结时,应注意做出恰当的评价,教师应注意总结各小组在解答过程中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基本理论、思维方式,要善于引导学生反思从案例教学过程中获得哪些启示,以及如何在今后的企业实践中加以应用。
二、情景模拟
情景模拟是一种让学生在模仿现实生活场景中进行决策的方法,学习者在这种情境中做出的决定所产生的结果,真实地反映了学习者在实际工作中做出同类决策可能产生的后果。这种方法是在一种人工设计的没有风险的环境中,让学习者看到自己的决策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而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管理和沟通方面的能力。这种方法趣味性高、注重实效性,具有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特点。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模拟场景中获得感悟,学会换位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要引导学生探询特定情境下复杂的过程及其背后隐含的各种影响因素和未来发展的各种可能性。
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过程中,笔者曾多次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针对一些小的案例问题,课堂上由同学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工作情境中的一些活动,现场去处理各种问题和矛盾。课外,学生通过制作情景剧对案例背景进行描述,这种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了较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以下结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招聘章节介绍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1.前期准备阶段
首先各组确定招聘企业,模拟招聘企业可以选择真实的企业,也可以选择虚拟的企业,真实企业搜集相关背景资料较为容易,但考虑有些学生未来有创业的可能性,因此,有些小组选择虚拟企业。其次,招聘职位的选择,笔者建议学生尽量根据本专业的特点来进行选择,一方面希望学生通过职位资料的收集,编写职位说明书,另一方面也希望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了解自己与未来职位要求间的差距,并确定今后努力的方向。第三,招聘策划,各组根据企业、职位的特点形成招聘方案,包括招聘的流程,招聘广告设计、面试问题、设计面试评价表等。这一环节是所有小组都必须完成的内容,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根据不同专业班级人数情况会作相应调整,比如,针对人数较多的班级,通常会采用抽签的方式来确定招聘组和应聘组,应聘组的同学则精心准备到各“公司”去应聘;另外,从各组中还会抽选一名学生组成监督评分组,负责为招聘组及应聘人员进行打分,以便进行汇总分析。
2.实施阶段
关于具体的招聘实施方式,由各班自行选择,比如,有些班级根据抽签结果,招聘组的全体成员作为面试官,对应聘组的同学进行面试,每组模拟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整个面试过程要体现出完整性;另外,还有一些班级选择采用“职来职往”的面试形式,每组均有一位同学代表本企业招聘,各组代表组成招聘团队,应聘者采取自愿的形式,每位应聘者面试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招聘小组经过前期认真的准备,为应聘者设置了许多测试环节,而应聘者均能够认真回答,最后,根据应聘方的表现,面试方公开最终录用结果。
3.评价阶段
评价阶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由面试者对应聘者的表现做作出评价,其次,由监督评分组为应聘者、面试者的表现作出评价,最后,在整个模拟招聘结束后,由任课教师对整个面试过程作出整体评价。
情景模拟教学活动不仅全方位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将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而且能够使学生运用全局思维的方式来实施一次完整的管理活动。实践证明,情景模拟教学法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
三、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即通过计算机软件、沙盘等技术对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进行模拟操作运营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模拟实验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对目前企业常用人力资源管理的软件进行的应用培训,包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系统、人员素质测评系统、人员招聘系统、绩效考评系统、薪酬管理系统等操作性实验,也是最基础的实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通过计算机软件构建企业模型,模拟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真实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真实的模拟实习环节;另外,也可采用沙盘模拟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的实际操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沙盘模拟教学不仅可以使同学加深对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的知识理解,而且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运用模拟软件、沙盘等技术教学方式,通常可以将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有效地衔接起来,改变传统教学中各模块知识分离的状态,这种模拟实验方法可以将课本中的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学生在模拟情境下去思考问题,并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通过理论知识在模拟企业管理层实践情境的应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这种模拟实验的方法对于理论教学起到一定的互补作用,是值得深入探索的。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在课程中引入案例研究、情景模拟以及实验室模拟等实践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改变传统单向式的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体验模拟工作情境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一直处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希望通过不断的探索与方法的总结,能够不断改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进而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和应用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董克用,主编.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7.
[2]陈维政,余凯成,程文文.人力资源管理(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
[3]钱士茹,吴笛.亲验式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合肥学院学报,2006(6).
[4]吕肖东.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性教学探索与思考[J].价值工程,2010(8).
关键词:高职;酒店;人力资源;理实一体化
一、传统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弊端
1.理论讲授为主,教学效果一般
从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主要内容我们不难看出,本课程的特点是以理论内容为主,因此教师在进行该门课程教学时也多以理论讲授偏多。讲授人力资源的教师和学习人力资源的学生都普遍认为,人力资源课程的理论比较枯燥,难以令人产生较浓厚的学习兴趣。而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又导致其较为抵触和抗拒枯燥的理论学习。因此,传统酒店人力资源课程的教学效果一般,不难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2.与工作实际联系偏少
多数学生认为,在将来就业时不把人力资源部作为自身就业的目标和方向,对自己就业帮助不大,也就没有必要学好这门课。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又未深入透彻地分析学习该门课程的重要性,与学生的生活工作实际相联系较少,难以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在重视程度和学习热情都不够高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二、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理实一体化措施
要有效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对该门课程进行理实一体化改造是行之有效的手段。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工作实际,探索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理实一体化改造的具体措施。结合各模块的不同内容,巧妙和适度加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实战演练和动手实操的内容,彻底改变纯理论讲授的原有格局,促进课程与酒店企业工作实践有机结合,极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重视程度。
1.模块1:人力资源规划
(1)社会调查。全班分小组走访长春市各主要星级酒店人力资源部,调查这些酒店当前阶段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和供给情况。全班分为五个小组,分别走访长春香格里拉酒店、长春净月喜来登酒店、长春开元名都酒店、长春华天大酒店和长春拉图摩根酒店。由任课教师或专业教师为学生出面联系这些酒店的HR负责人,为学生走访调查提供条件。学生走访回校后,要总结撰写走访调查报告,并在课堂按小组进行PPT展示汇报。
(2)撰写职务说明书。根据所学模块专业知识,选取酒店任意职位,对该职位按照程序进行职位分析,并撰写职位说明书。将自己撰写的职位说明书与目标酒店企业的同类职位说明书进行对比,比较二者异同,并分析产生异同的原因。通过此部分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有效提高了职务分析的专业技能,大大提高了对职务分析的认识和重视。
2.模块2:招聘
(1)模拟面试。班级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模拟面试情景剧表演。每小组4-5人,各自扮演HR经理、招聘专员、部门经理、求职者等不同角色,按照招聘流程和面试注意事项等专业知识的理论指导,各自发挥想象设计不同的情境,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以趣味情景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加深了学习的印象,提高了学习兴趣。
(2)走访人才市场。教师带领学生赶赴长春市人力资源市场,现场感受求职与招聘的现场气氛。学生可自制简历进行岗位试投,同时要观察记录招聘企业招聘海报的设计、企业展板的推出、高科技在招聘中的应用等,切身感受HR招聘工作的实际开展,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模块3:培训与激励
课堂辩论赛:“外来的和尚是否好念经?”,正方:酒店员工培训时,外请培训师好;反方:酒店员工培训时,自用培训师好。教师选取这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鼓励学生努力发表自身的看法,坚持自己的主见。采取课堂辩论赛的方式,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全班分为两大组,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辩论和发言。为了更好地达到辩论效果,学生可以有一部分时间搜集资料,整理辩词。在这一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都有了全面的进步和提升。
4.模块4:绩效考核
五星级酒店绩效考核体系大诊断。在学完本模块理论内容之后,教师将长春香格里拉酒店和长春紫荆花酒店的绩效考核体系在课堂上公布给学生。让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仔细分析两个酒店的绩效考核体系,对比二者的异同,分析其存在的科学合理的地方和不足之处。各小组以PPT汇报的形式展示分析结果,教师根据汇报情况给各小组打分。此次实践活动,有效实现了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对学生的就业和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支持。
5.模块5:薪酬管理
观看薪酬管理经典视频―《华为的成长与壮大》,详细了解华为使用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薪酬管理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创业热情,使华为企业一步步走向壮大。该视频为薪酬管理的经典视频,能极大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学生需要在观看视频后撰写观后感,认真思考、全面总结。
6.模块6:员工关系管理
经典案例分析:隆力奇“人走茶不凉”。通过阅读隆力奇企业的经典案例,认识隆力奇企业对待离职员工的高超艺术和高度智慧,学生直呼受益匪浅,对自身具有极大的启发和警示。在对此经典案例进行分析后,学生撰写读后感,在课堂进行分享和畅谈。
以上就是笔者对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六个模块的理实一体化改造,通过努力,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变得比以往更加精彩和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有了显著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迅速实现“学以致用”,增加了学习的成就感和乐趣。对今后的课程,还应该坚持不懈,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德金.如何保障高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效果[J].河南教育(高教),2013(06).
[2]娄在凤.王显成.高职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3(11).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改革
自从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源”的概念,半个世纪以来,人力资源管理走过了事务性管理、分析服务管理和战略性管理三个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教育几乎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同时起步,经过50年的发展,国外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已日趋成熟,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也从“劳动经济学”和“劳动人事管理”专业脱胎换骨,成为高校专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50多所高校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随着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需求的迅速增长,作为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也因此受到相关各方的关注。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的意义
现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在我国不过20年的历史,至今尚未形成相对完善的专业教学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我国目前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向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而实践教学正是摆脱高等教育困境的有效途径,它通过提供现实与仿真的实践平台,使学生能够在加深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提高独立思考、独立研究和独立探索问题的能力,进而获得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对学生而言,加强实践教学,不仅能够使其更深刻、更具体地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能够全面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人际交往以及协同工作的能力,弥补他们工作经验不足的缺陷,增强其社会适应力与职场竞争力。
对教师而言,实践教学的研究能够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铺设一条教与学、学与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路径,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同时还能促使教师走出课堂,了解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提高自身的素养。
对专业本身而言,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由理论知识和实务技术两大模块构成的应用性学科,专业的性质就要求突出实践教学。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教学可以积累有价值的实证数据和资料,改善目前教学中联系实际情况不够、没有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内容体系、实用性较差等缺陷,推动“舶来”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本土化。
二、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
近些年,国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美国大学管理类的专业一般都有600~1300小时不等的社会实践要求,在人员测评与甄选、面试、培训等环节上均有模拟演练与实习。授课形式也多种多样,通常采用演讲课、讨论课、辅导课、实验课、个案研究、情景模拟、项目研究、角色扮演等课型,还有以学生为本的科研活动,通过导师耐心指导、同学密切协作,使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都得到培养和锻炼。教师使用的教学工具比较丰富,录像机、录音机、投影仪、电讯网络等现代教学工具十分普遍。在英国,各种授课形式均非常普及,由于信息的社会化程度高,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可以获得较多的实习职位和实践机会,实习多采用分散、自主联系形式,实习内容有别于集体安排,突出个性特征。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建设已进入有组织的自觉发展阶段,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和探索正在丰富、扩展着高等教育的方法体系。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主要聚焦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实践教学的体系构成、实践教学的方法探讨、实践平台的构建四个方面。
关于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学者们围绕人才发展要求、学科性质和传统教学模式弊端做了比较充分论述并达成共识。
对实践教学的体系构成,一般认为包括案例、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社会实践与实习等环节。陈锦坤、孙正国指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实践教学形式、地点、时间诸项,就形式而言,有课程实验、课程教学实习、专业实践、实训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以及社会实践、咨询服务等;南志珍总结了国家教育部批准的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示范试点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做法,将实践教学分为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综合实习三部分构成的完整体系,其中实践教学学时数占专业总时的40%;侯箴则提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应设计为课程、案例、软件三大模块。在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中,社会实践与实习环节是探讨的热点。
实践教学方法的研究成果相对丰富一些。王贵军在总结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后认为,案例讨论与分析、情景演示与模拟、文献检索与论文撰写、社会调查、方案设计、视频播放与专题讲座、网上自学与网际互动、学长回校经验交流、学生自行讲课、人力资源协会活动、游戏活动、参观考察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案例讨论与分析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学生参与性高、教学效果好的特点,是教学中最常用也最易用的方法。他还指出,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组成课题攻关组、开展社会调查实践、组织学生暑期社会考察和“三下乡”活动等也值得尝试;萨茹拉提出了开设“实践课堂”来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建议,其中的“实践课堂”包括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小组课外活动、与成功人士座谈、社会实践等;刘艳深入剖析了情景模拟教学的理论依据和具体特征,并对情景模拟教学基本流程进行了阐述;黄昱方则对人力资源实验课程的目的、特点以及具体的课程设计做了探讨。
实践平台的构建是近几年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的一大亮点,不仅研究者较多,而且还有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以人才市场、人才评荐中心作为实训基地的典范。王贵军具体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问题,并指出在人才交流中心建立实训基地效果比较好;陈锦坤、孙正国研究了实践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从2003年以来,历届“中国人力资源教学与实践研究会”都高度重视体验式教学、实践基地与专业实验室建设等实践环节的研究,并一再强调,加强实践教育十分迫切与必要。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已先后建成了心理技能实验室、员工招聘实验室、脑像实验室、人力资源实战演练室、workshop实验室、模拟企业人力资源部的仿真实验室,走到了实践教学的前列。
虽然高等教育工作者已经普遍认识到了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但是无论在理论探讨方面,还是实践应用方面,现有的尝试都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从体系完整性的角度来看,现有文献的研究是支离的、局部的,在困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的实战型教材、实践创新、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少有作为;从方法论的角度而言,现有文献多是思路性、概括性、规范性的表述,缺乏实证调研和数据支撑;从运用价值来看,现有研究更多停留在构想阶段,迫切需要开发有效的实施手段与实用的操作流程。因此,探索适合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和我国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仍是任重道远。
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
1.转变教育观念。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必须首先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实现由专业对口教育向基本素质教育、由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由注重共性教育向强调个性教育、由重视理论的系统性向倡导应用的综合性转变。
2.优化整合现有实践教学体系。以创新实践为导向,系统全面地设计实践教学的计划、方案、实务教材、实例、模拟教学模式、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和实验教学等。尤其是实战型系列教材的建设方面,应该通过企业现场调研或企业课题的研究,结合我国国情与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组织有经验的专业教师编写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教材、教学案例集等,以改变现有教材脱离实际、缺乏特色的弊病。
3.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强调仿真性和互动性。案例教学既应该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举措的本土文化背景,又应该兼顾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发展的国际化趋势;情景模拟教学可以与实验室的建设结合起来,在人员招聘、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人员测评等课程的学习中,充分、合理地利用可能的教学资源、改善情景模拟教学的效果;同时,应该改革实验室管理的方法,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建立实验技术人员的学习培训机制,从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突破传统的模式,按照学生能力形成的规律,通过“知识的掌握与深化——基本实验能力的形成——创新精神的培养”来逐步实现由理论到实际的过渡,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素质的协调发展;此外,对现有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模式进行改革,增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如绩效评估、薪酬管理、职业生涯管理等)的课程设计学时,拓宽设计的内容,适当地制定一些激励学生参与设计的措施,使得学生由“被动应付”转变为“主动参与”;毕业设计则尽可能结合学生实习的单位或教师主持的课题,做到“真题真做”,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在实际教学中,这部分工作的难点是如何选择恰当的校外实习基地与学生的课程学习对接,使得学生能够在专业理论教学结束后、课程或毕业设计之前,及时进入实习基地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全方位地感知人力资源管理的实务。在这方面,我校人力资源管理系尝试与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共同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家委员会,在承诺为委员会成员提供咨询、培训和毕业生优选等服务的基础上,与其签署构建实践平台的协议。这样,就可以在约定的时间内到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参观、见习等实习活动,保障实践教学地顺利推进;而且还可以在课程的理论教学中随时聘请相关单位的人力资源主管进行专题演讲、座谈、答疑、研讨或针对性的实践活动,保持学生与社会专业人士之间交流,随时掌握行业动态。这一做法目前已初见成效,可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有益经验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课程 教学方法 思考
前言
人力资源是极具价值的重要资源,在企事业单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人力资源具有比较高的流动性,因此,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发展的兴衰成败,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事业管理中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具有人力管理方面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他们不仅要具备强烈的团队意识,而且要在整合人力资源时拥有特定的战略性高度。因此,我国高校必须认真分析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教程中存在的问题,尽快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让培养出来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性质
课程性质相当于一门课程的源头,在课程教学中能够直接决定课程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十分突出并紧密结合的学科,这是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的课程性质。因此,我们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不仅需要大量其他学科的理论支撑,还需要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和应用性拓展。
具体来说,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性质要求我们要以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等学科为课程的理论基础,同时还需在教学过程中提高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此外还必须有效结合社会实践,加强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一方面会影响学生学习方法的提高,另一方面还影响学生学习的连续性和有效性,这也就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使之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使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地位得以突出,让其真正发挥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奠基和纽带作用。
二、当前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落后
在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落后是最为凸显的问题。一直以来,大部分教师都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偏重于理论的教学学科,他们总是在课程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以教师讲授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极为落后,既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只是通过知识讲授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最终严重阻碍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技能的真实掌握,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这种落后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实践性水平低下
上文中我们提到,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十分突出并紧密结合的学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则是综合性较强的实践性课程。然而,当前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却存在教学实践性水平低下的问题,没有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践教学课时较少,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总课时中所占比重过低,二是实践教学的形式单一,同时缺少经费,难以开展。
(三)师资力量薄弱
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对教师的高要求,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师资力量薄弱是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又一问题,不仅表现出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的问题,而且表现出师资素质不高的问题。师资力量是制约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而在我国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教师的引进速度跟不上招生规模扩大的速度,而且,很多任课教师都缺乏相应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学校也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教师培养机制,严重制约着师资力量的壮大。
三、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的策略
(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单一落后的教学方法是阻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因此,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我们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的首要策略。例如,游戏教学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将游戏与教学充分结合、寓学于乐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游戏教学法并不是单纯的进行游戏,而是要在明确教学目的的前提下,选择合适教学内容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做到学以致用。此外,在游戏教学法中还要把握一个关键,那就是问题设计。在游戏中,教师要巧妙地将围绕教学目的的各个问题贯穿于游戏之中,让学生一边游戏、一边思考,能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
(二)加强实践教学
上文中我们提到,过于重视理论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只能造成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后果,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真正理解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知识,也不能有效掌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技能,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能适应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需要。我们只有加强实践性教学,才能帮助学生从空洞的书本理论中真正获得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度理论知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技能,最终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教师在教授招聘与甄选这一部分内容时,就可以给学生播放大型人力资源招聘实况的录像,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自己总结出招聘的基本流程,以及每个环节所包含的具体工作和注意事项。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实践课,让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招聘会,从招聘信息的、简历的筛选和面试的提问等等,全部由学生来自主完成,老师仅在一旁进行观察指导。这样的实践课程能够大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也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人力资源管理技能的应用,为学生积累一些实践经验。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较为综合的学科,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授课教师既要拥有足够广博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我国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薄弱师资力量严重束缚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我们应当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完善人员配置,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人员充足、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梯队。此外,还应当构建相应的教师培养机制,给教师提供大量到政府、企业挂职学习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实地学习和考察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实战经验,最终更好地将所学内容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教学之中。
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我国高校广泛开设的课程,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十分重要的必修课程。做好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对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高级人才十分关键。因此,我们应当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十分突出并紧密结合的学科,及时发现并关注我国当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尽快采取相应策略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有效教学,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人力管理方面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本华. 素质为本 方法多样――谈多元化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J]. 经济研究导刊,2010(34).
[2]王晓莉,大小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为例[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06).
[3]王东毅.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的情景模拟法探索[J]. 知识经济,2010(20).
[4]黄燕玲.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