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主要事迹

教师主要事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主要事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师主要事迹

教师主要事迹范文第1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Horus”为你整理了这篇事业家庭兼顾型女性教师主要事迹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3月8日,浙江大学举行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暨先进表彰会,对2019年3月以来女工线获得荣誉的部分先进女教工以及先进集体的代表进行表彰。其中,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冯毅萍老师荣获浙江大学“第十六届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冯毅萍老师是学生眼里可亲可敬的好老师,也是同事眼里“爱岗敬业,开拓进取”的实践者。从教30年来,她精益求精,热爱生活,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多方面诠释着浙大人“求是务实,追求卓越”的精神以及“关爱家人,幸福温馨”的女性形象。

主要事迹:

一、立足本职,兢兢业业

三尺讲台,乐此不疲。冯毅萍老师不断钻研实验教学方法,认真备课,因材施教,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深受学生喜爱。作为实验中心主任,带领团队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水平,大力推进探索性实验教学改革,稳步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她主动引导学生了解自动化学科最新发展进展,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指导本科生创新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科研兴趣及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成功实施了“基于项目的研究性实验”教学新模式,强调知识系统化重构在创新实验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采取生动灵活的教学手段,自主选题、翻转课堂、过程展示、线上线下互动、多闭环反馈等互动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直接对接生产实际自主提炼研究命题,有效地激活了学生学习兴趣。她先后主讲8门实验课,近5年来自主创新实验模块30多项,受益学生1500多人次,课程质量考核优良率100。教学成果作为第一完成人荣获2014年“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7年度“浙江大学优质教学一等奖”,以及2019年度“浙江大学唐立新教学名师奖”。

二、精益求精,争创一流

实验教学质量需要实验设备及实验平台资源的支撑。所以,冯毅萍老师十分重视实验平台建设工作,持续改进实验设备水平。作为实验中心主任,她积极组织中心教师开展自研自制设备工作,推进与业界顶尖企业的技术合作,引入前沿自动化技术及装备,使得我校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平台水平始终保持在国内一流,从而为教学效果的持续性提升打下坚实基础。她率先在自动化本科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中提出“4个接轨”的先进建设理念,即“实验设备与国际技术标准接轨、实验案例与工程实际接轨、教学内容与学科前沿接轨、教学模式与国际教育潮流接轨”。积极引入优质校企资源,完成“自动控制原理”、“检测技术与传感器”、“过程控制工程”及“工业4.0智能制造”等多个实验平台建设。主持各类教学研究与实验建设项目17项,发表学术论文38篇,编写实验教材及讲义9本,完成18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验技术研究,构建了完整的具有示范效应的自动化实验课程体系。特别是新建成的“智能制造创新教育实验室”,采用国际最新的“智能制造教学工厂”实践模式,将德国工业4.0最前沿技术及“灯塔工厂”成功案例融入自动化探索性实验教学,形成了以“智能控制”、“工业机器人”、“调度优化”、“机器视觉”等实验模块为特色的崭新的自动化实验课程群,获得国内外同行认可。荣获工信部2017年“中德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示范项目”称号。同时,还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空间”、“中学生科学创新营地”等活动,其中“智能制造及智能工厂创新实践”被中国科协收入“2018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特色营队活动案例”。

三、创新创业,持续提升

为了顺应“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活动教育的开展,在学校和学院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控制学院在2019年成立了院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冯毅萍老师承担了双创中心主任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社团,提供双创孵化空间和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近年来控制学院在双创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先后在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西门子智能制造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菲尼克斯智能制造大赛等多项国内外重要学科竞赛中获奖超过百人次,取得优异成绩。冯毅萍老师在2017年被评为首届“浙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先进个人”。2018年被评为“浙江省高校实验室工作先进个人”。

四、关爱家人,幸福温馨

事业的成功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家庭和谐更能促进事业的发展。在潜心事业的同时,冯毅萍老师还非常热爱生活。她是父母眼中的好女儿,丈夫眼中的好妻子,孩子眼中的好妈妈。在承担繁重的教学研究任务的同时,合理安排好家务,关心家人的生活,为家人提供了温馨的港湾。她秉承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对双方老人都做到尽心照顾,常常抽时间陪伴老人。因为工作比较忙,她对孩子的教育是身教大于言教,在人生道路上做好孩子的楷模。她对待自己事业的兢兢业业让孩子明白做人的责任与担当,她关注孩子身心的全方位健康成长。她的女儿从小乖巧懂事,以妈妈为榜样,性格开朗学业上进,是个阳光女生。

教师主要事迹范文第2篇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班主任的生命事业,是学生智慧迸发的生命场。要想抓好课堂教学,班主任就必须要夯实教学的根基。

(一)练好功

班主任的职责技能核心内客是“三字一话”,即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和普通话。为了过这四关,可以制订长期的练功计划。

(二)备好课

备好课是班主任上好课的前提。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备好课,落实素质教育,应扎扎实实作好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背”课标

掌握新理念,是备好课的前提。一般来讲,“课标”是不要求我们去死记硬背的。但要把课标中的重要部分一一背诵下来,并与大纲进行比较,进而领会其精髓,时时刻刻用新的教学观、教师观、评价观做基础。学会放弃,把自己很快地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

2.胸中有“本”

对教材要达到懂、透、化的程度,在钻研教材时,瞻前顾后体会教材,也就是运用系统的观点,从整体上宏观把握教材;从别人的经验中体会教材,也就是博采众长,从名师的经验中体会教材;从多重角色中体会教材,也就是换位思考,既要尊重教材,又要跳出教材,选出适合“这一班”又适合“这一课”的教学方案。

3.“眼中有人”

在了解学生时,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对班级情况分析;其次了解学生个体自然情况;再次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

(三)用好法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如何选择好的教学方法是班主任课堂成功、高效的关键。而要选择好的教学方法,班主任必须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就是要有多种教学方法。

二、把“喜忧”系在学生发展上

在当班主任期间,通过工作实践切身体会到,要做好班主任,不但要有一般热情,一般干劲,还要有一颗童心、一颗爱心、一颗公正的良心,做到尽心尽力教书,满腔热忱育人。对学生要爱中有严,严而有度,爱在根本,本在做人。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有“四种意识”:

1.“望远镜意识”

就是不用静止的、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孩子。例如新来一名同学,学习较差,哪个班都不愿意要。没过几天,他就接二连三地犯错误,不学习,家长知道后打算让他退学。

2.“显微镜意识”

悉心观察,及时捕捉微小的信息,做到坏的苗头立即制止,好的萌芽全力培育。同学病了,在进教室的一瞬间给他一个亲切询问的目光:好了吗?他会高兴地点了点头,仿佛在说:“老师,您真好,谢谢老师!”

3.“放大镜意识”

对后进生,找出一条优点,比找出十条缺点还重要。对孩子的微小优点,特别是差生身上的闪光点,不妨小题大做,进行表扬,以鼓励其更上一层楼。对孩子的微小错误,尤其是好学生身上的错误,班主任要把其后果放大反馈给他们,以有利于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及早纠正。

4.“三棱镜意识”

一束普通的目光,通过三棱镜照射,会发生色散,形成由赤、橙、黄、青、绿、蓝、紫等色组成的光带。在班级中,有一些学生他们既不落后,也不拔尖。因此,往往被班主任所遗忘。这些学生就像一束普通的白光,如果班主任具有三棱镜意识,对其进行色散,就会发现他们身上所隐含的色彩。

三、把精力用在教研教改上

教师主要事迹范文第3篇

关键词:悬挑式脚手架;搭设;技术要求;安全

1 悬挑式脚手架搭设基本安全要求

(1)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十个不准、戴好安全帽、高处悬空作业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帽等防护用品。

(2)全班组职工必须经三级教育考试合格并持有效特种作业上岗证方能上岗,班组应做好上岗教育、上岗交底、上岗检查工作,并做好书面记录。

(3)严格遵守高处作业有关规范,架子工必须经体验合格,凡是患有高空恐惧症或其他不宜疾病的,一律不准进行外架作业。

(4)架子工衣着要灵便,禁止穿硬底和易滑的鞋、靴。

(5)所用材料堆放要严禁超过设计荷载,物品应轻拿轻放,严禁在集中部位进行堆载。

2 悬挑式脚手架的搭设顺序

施工方案的制定技术交底的执行悬挑工字钢的铺设斜拉钢丝绳的埋设连墙件的埋设扫地杆的设置竖向立杆的铺设横向立杆的铺设剪刀撑的铺设密目网的铺设层间硬质封闭和防护铺设。

3 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工作

(1)悬挑式脚手架的搭设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根据建筑的外部造型,悬挑高度、材料的选择等进行不同的方案制定,并经验算后方可执行。

(2)钢管的材质厚度、立杆步距、横杆间距、大小横杆的设置位置等都需要进行验算。同时脚手架与周边建筑物需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物品坠落伤人。

(3)悬挑层的设置位置是整个设计和施工方案的重点,应该根据整体的施工进度要求和后期的工序安排来合理确定,尽量做到减少悬挑层的高度和数量。

(4)施工方案完成后,应该由项目部安全负责人或专职安全员对施工班组进行安全与技术交底。

4 悬挑工字钢的铺设

(1)在铺设工字钢前应在钢筋混凝土楼板上预埋U形锚固筋,来固定工字钢与楼板的连接。工字钢“U”形钢筋环和钢丝绳吊环预埋:每根工字钢应设两只16“U”形钢筋环和一个12钢丝绳吊环;工字钢钢筋环应埋设在上皮板筋以下与下皮钢筋焊接固定,位置在离工字钢端部15cm~20cm,两环间距在20cm左右;钢丝绳吊环严禁设在悬挑梁端部和阳台上,锚固长度不少于30cm。

(2)悬挑工字钢的上表面应加焊接头桩来固定立杆,每道悬挑工字钢均应加设斜拉钢丝绳。落于结构上的锚固段应该是自由悬挑段的1.5倍,且必须至少采取2道锚固,每段悬挑层的高度理论上不应大于18m。

(3)工字钢通常刷黄色油漆对表面进行处理,起到防腐和防潮的效果,确保其长久使用。

(4)工字钢在U形锚固筋的后端,最少应保持100mm的距离,这就要求锚固筋的埋设位置要事先设定好。并且锚固筋与工字钢之间要采用木方进行填充,确保其强度和安全。

(5)斜拉钢丝绳至少应为2道,且直径通常不应小于∮18,至少应为4股钢丝绳拧成。钢丝绳表面应无裂纹、无损伤、无开裂现象,一旦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以上破损现象,应及时进行更换。

5 钢管脚手架架体的搭设

(1)钢管的材质要求

钢管脚手架应该采用国标的5cm钢管,直径偏差应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竖向立杆和大横杆的长度为4m~6m,小横杆为1.2m~1.3m。

(2)钢管脚手架的连接一般需采用直角扣件,扣件应保持完好,无生锈和腐蚀,应能充分紧固连接。对于长期使用的老旧扣件或表面有油漆滑落等现象的扣件应进行筛选,扣件螺栓刷上机油。

(3)外脚手架竖向立杆的间距一般不超过1.8m,横向不超过1.5m。采用双排立杆搭设,离墙0.25m,立杆间距纵向1.80m,横向1.05m,步架高1.8m,根据建筑外形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

(4)连墙件设置

连墙件布置竖向间距按一层,水平间距按三跨设置,转角处两边第一根立杆必须埋设连墙件,连墙件材料可采用短钢管扣件连接或用14与钢管焊接的预埋件使用,应注意靠墙面的钢管头应顶到混凝土墙面上。连墙件伸入混凝土内部的长度不少于200mm,上部不少于100mm,以便后期脚手架的固定。

(5)扫地杆的设置

扫地杆的位置应该设置在脚手板以上不大于200mm的位置,竖向扫地杆应防止在下部,横向扫地杆按照设计规范进行绑扎,一般间距不大于500。

(6)竖向立杆的连接一般采用直角扣件进行连接,只有在最顶部的位置才允许使用搭接。且顶部脚手架的高度需至少高于楼层工作面以上1.5m。各竖向钢管扣件连接的部位应相互错开,间距至少为500mm。

(7)剪刀撑设置

在脚手架外侧立面连续设置,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搭接应符合规定,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点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在45°~60°之间。

6 防护措施的制定

(1)外架内封闭

第一层、顶步、中间按每隔两楼层设一隔离层,隔离层采用特制脚手片或模板铺设。质量要求:可以上人,封闭严密;绑扎牢固并与楼面平齐,当内立杆与墙面大于20cm距离应加设钢管。

(2)脚手片的铺设

悬挑脚手架应层层满铺,脚手片须用不细于18号铅丝双股并联四点绑扎;要求牢固,拼接处平整无探头板,不留空隙,脚手片应保证完好无损,破损的应及时更换。

(3)密目网的张贴

密目网张挂应严密平整,不得张挂有破损的密目网。密目网的强度应满足规范要求,不可使用超薄和低等级的密目网,防火性能也已经达到规范要求。

(4)脚手板的铺设

脚手架搭设完成后,应每隔至少3层进行层间硬质封闭,防止高空坠物。脚手板的高度应高于楼层面至少200mm,并且周边采用模板封死,严禁有任何空隙的位置。脚手片横向铺设并每隔30cm左右设4×6方木防滑条,防滑条用7号铅丝与斜道绑扎牢固,平台外侧设防护栏杆、踢脚杆;休息平台用模板铺设并用铁丝绑扎牢固不松动。

7 架体拆除时的技术要点

(1)在脚手架拆除之前,施工单位应编制详细的拆除方案,先拆哪里,再拆哪里的施工顺序需明确。并且要将拆除过程中的安全注意要点和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地方对工人进行详细的讲述。

(2)架体拆除前在房屋建筑周边设立统一的安全警示标志,以及安全逃生通道,并且有专人进行管理和执勤,防止无关人等行进到楼层周边,形成安全隐患,并确保安全通道的畅通。

(3)工人应佩戴好安全帽和安全带,必要的时候还应统一配备工作服。其余各安全防护用品应是完好无损并能正常使用。特别是安全带一定要系好,即使不小心失手,也不会掉落。

(4)拆除脚手架的大横杆、剪刀撑,应先拆中间,再拆两边。拆除下来的钢管,应由专人统一向下传递,严禁直接往下抛掷。

8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悬挑式脚手架是十分重要的安全保障和施工结构,我们必须要在搭设脚手架时做好施工管理,加强检查工作的开展,保证悬挑式脚手架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和防护效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创造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教师主要事迹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双主教学模式;药剂学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 R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c)-117-02

Application of "double-center teaching mode" in pharmaceutics education

TANG Yuan, JIA Yi, LIU Ya, ZHOU Jianzhi, ZHANG Haigang, LI Xiaohui

(College of Pharmacy,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8, China)

[Abstract] Pharmaceutics is the important compulsory for pharmacy students. "Double-center teaching mode" brings into play dominant action of teachers and reflects dominant position of students. From the "double-center teaching mode" point of view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design, creation of learning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design, independent study design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design in pharmacy teaching.

[Key words] Double-center teaching mode; Pharmaceutics teaching; Exploration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剂型和制剂的处方设计、配制理论、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等综合性应用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药剂学是药学类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也是其日后走向生产、研发岗位的重要专业课程。全面促进药学专业学生对药剂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增加其对新材料、新剂型等研究前沿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药剂学内容繁多,难度较大,不易掌握。为了进一步提升药剂学的教学效果,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双主教学模式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的教学模式包括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双主教学模式”。“教师中心模式”以教师作为主动的施教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中心模式”是以学生作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仅作为指导者;而“双主教学模式”是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具有前两者的优点,更适合药剂学教学的需要。药剂学的学习,既有流变学、粉体学等较抽象的理论,又需要学习制剂和调剂的实践操作经验。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群体协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才能实现药剂学理论、知识、技能和经验的意义建构。

1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实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把学生仅作为灌输对象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药剂学知识加工和建构的主体。学生在开始学习药剂课程之前,已经学习了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物化学等基础课程。药剂学的学习就是要将制剂学与调剂学的新知识和前述课程的原有知识建立联系,重新构建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形成新的关系模式,促进药剂学知识的系统化和结构化,最终实现实用化。这一目标的实现,单单依靠教师的知识灌输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学生充分了解药剂学在药学专业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制剂和调剂的实践操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1]。

2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设计“双主教学模式”

教师是“双主教学模式”的主导者和设计者。首先,教师要正确领悟“双主教学模式”的内涵,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和以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模式”新观念。不单要继续提高药剂课课堂教学的质量,更要懂得引导学生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优化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其次,教师要提升药剂教学中“双主教学模式”的设计能力[2]。教师不但要具备扎实的药剂学基本功,而且要不断学习药学相关专业、医学和生物学等各种新知识、新进展,具备复合的知识结构。尤其值得提出的是,教师不仅是课堂上的简单讲授人,更应该努力成为具有丰富新药研究、创制和评价经验的专家;只有这样,其素材才会丰富、讲授才能生动、教学才能具有针对性和前沿性;也只有如此,学生才更喜欢听,才更容易记,才有更大收获。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双主教学模式”的学习,掌握设计的技能和技巧,并与药剂学教学过程有机结合,分别设计出合理的、适合于不同药剂学教学内容的“双主教学模式”。

3 创设适合于知识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

“双主教学模式”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想要取得较理想的学习效果,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组织,尤其是对学习情境的创设[3]。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其操作性和经验性要求很高。在越接近实际的情境下学习药剂学,就越能利用直观的情境加强记忆,促使新知识和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同化、重组与改造。教师一是可以利用多媒体中的图片和动画,提供接近于实际的情境,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二是可充分利用实验室的仪器和条件,将部分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搬到实验室进行讲授,如:在实验室将压片机的使用和片剂的理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三是通过联系制药企业的参观和见习,直接提供真实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在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加强信息资源设计

要在药剂学教学中运用好“双主教学模式”,教师必须具有获取、加工新信息的能力。要根据药剂学不同章节内容,查找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分析各种资源在本章节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并加以合理应用。计算机的应用带来了新的教学手段,实现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在阐述给药系统时,教师不但要讲授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外用制剂等常规剂型,也可以从网络上检索、拓展缓释控给药和靶向给药等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网络和多媒体既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内容,又是支持学生学习重要信息的来源。“双主教学模式”不但强调教师对信息的掌握,更强调网络资源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4]。通过对中英文数据库的学习和利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检索所需信息的能力,而且能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自主学习设计和协作学习设计

自主学习是体现学生中心地位的核心内容,协作学习则对知识意义建构起着关键作用。根据药剂学不同内容的特点,可以采用“抛锚式”、“支架式”和“随机进入”等教学方法。片剂的讲授就可以使用“抛锚式教学法”。在进入片剂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前,先让学生收集一些普通片、包衣片剂、咀嚼片、泡腾片剂、分散片剂、长效片剂等常用片剂,再由教师提供一些硬度、崩解度、溶出度、重量等存在明显缺陷的特殊制剂作为比较,并提出问题“如何制备合格的片剂”,在此过程中,组织学生建立学习群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讨论和交流,使其主动探索片剂基本理论-粉剂学以及片剂质量要求、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与评价等知识,并将所学的知识外化,设计片剂的制备方案,在随后的实验课中应用于片剂制备[5]。通过自主学习,还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需求,提升学习兴趣,有同学在经过认真的理论准备和精心的实验操作后,制备出了合格的片剂,当即表示“要保留人生制备的第一枚片剂,作为纪念”。

6 实现教学目的,达到意义建构

传统的药剂课教学侧重于讲授,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和记忆药剂学知识。“双主教学模式”在要求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把学生对药剂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同时,不同药剂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也有不同要求。对“药剂学”、“液体制剂”、“生物技术药物”等基本概念,要求学生掌握其基本内涵;对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等重要的基础知识,要求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于新型药物传输系统进展等当前学习阶段只需要扩充知识面的内容,仅要求学生了解即可。

“双主教学模式”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同时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吸收了传统教学模式和建构主义教学的优点,可促进药剂学的教学。“双主教学模式”也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理解“双主教学模式”的内涵,并与药剂学教学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学生对药剂学知识的学习,并在将来药物剂型和制剂的生产及研发中真正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李玮.双主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26(1):538.

[2]何克抗.21世纪以来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10):5-14.

[3]王慧云.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药剂学有效教学方法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1):96-98.

[4]王殿升,孙立娟,钱立璞.网络环境下“双主”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7):187-189.

教师主要事迹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继续教育;模式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引入了继续教育,长期以来,我国的继续教育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再次对国际上主流的继续教育模式进行研究,以期寻找出更加适应当前继续教育内容的新形式。

一、“双元制”模式

“双元制”是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以实践为主的一种成功的模式,即员工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将部分时间在职业学校接受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的教育。德国的继续教育主要以“双元制”为模式,此模式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企业继续教育是在两个完全不同的机构一一企业和学校中进行,并以企业为主;

2.企业继续教育由行会负责监督与管理,它受《职业教育法》约束,职业学校的组织、管理由各州负责,其法律基础是各州的《学校法》或《职业义务教育法》;

3.受培训者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受训者根据他与企业的合同在企业接受培训,他是企业的学徒;另一方面,根据《学校法》,受训者在职业学校里接受理论教学,他是学校的学生;

4.教学文件由两部分组成。企业严格遵循联邦政府颁布的培训规程及教学大纲对学徒进行实践技能的培训;职业学校遵循州文教部制定的教学计划、大纲对学员进行文化理论的传授;

5.培训者由两部分人员担任。在企业里实施实践技能培训的师资称为师傅,在职业学校里教授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师资称为职校教师;

6.职业教育经费来源于两个渠道。企业及跨企业的培训费用大部分由企业承担,职业学校的费用由国家及州、镇政府负担。“双元制”模式充分体现了国家、学校、企业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

二、企业大学模式

“企业大学”这一术语是 20世纪50年代山沃尔特·迪斯尼(Walt D1sney )公司首先采用的,直到80年代中期才‘逐渐流行。企业大学的实质是:“企业大学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公司所有层次的员工,以及关键客户和供应商均参与这一连续终身学习的过程,以提高自己的工作业绩}

企业大学具有多种形式和规模:有一些在全球设有校区,如Motorola大学;另有一些企业大学,则根本没有校园,如Dell大学、Sun大学,这些公司将虚拟大学模式视为继续教育的一种方式。

当前美国的企业大学正在大量地涌现,“由1988年的400所发展到了1600多所,其数目仍在增长。依照即讨的增长速度,他们很可能在10年内超过传统大学的数量。美国企业大学体现出如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1)扁平、灵活组织的出现,即企业选择了以分散决策为特征的扁平、灵活的组织,新的组织通常是松散结合的企业小组联邦,依靠团队创造价值和利润。21世纪的企业要生存,越来越依赖由人力资本创造的附加价值,这就导致管理思想中的范式变化—从基于效率与规模经济到基于知识工人的工作能力。现在,工作和学习在本质上是同一件事。

(2)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经济史经过了前工业期(包括原始经济和农业经济)、工业期,约在25年前从美国开始进入第三阶段—知识经济时期,那些主要和信息打交道的工人从1900年占劳动力资源的17个百分点,到2000年将上升为59个百分点,在未来几年里还将大幅度上升。”今天的知识 “保质期”比以前更短,因此知识经济要求通过持续的学习来发展更广泛的技能,要求企业加大力度推进员工的学习和培养人才。

(3)终身雇用能力成为企业的咒语,旧有的工作模式—只要你努力地工作,只要你想要,我们就会给你一个位置一一不再存在了。“新雇用模式”就是雇主给每个员工提供一个发展胜任能力的机会,这个新模式的附带产品就是把培养的职责从培训部门转移到每个员工或是他们的部门经理身上。

(4)美国企业成为教育者,美国教育市场正经历着一个极大的转变,从一个由很少责任感的政府垄断机构转变成为一个具有价格和质量优势的市场运行系统,企业越来越多地承担起为在职成年人提供教育服务的责任。教育曾经是政府的事,现在这个责任则迅速地落到了企业的头上。因此,许多试图成为全球经济先行者的美国企业进入教育领域,创建企业大学作为在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的一个工具。

(5)企业学习的任务、范围和性质在扩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认为它们的员工是值得发展的人力资本,同时也认为,他们的顾客与供应商,作为重要的贡献者也同样需要学习与发展。组织正重新构建它们的企业学习环境,使它变得机动、集中,在目标和实质上真正地对全局有意义。

三、系统型模式

系统型模式是指通过一系列符合逻辑的步骤,有计划的实施培训。在实践中,步骤的多少和具体细节会有差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培训政策:

(2)确定培训需求;

(3)制定培训目标和计划;

(4)实施培训计划;

(5)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评估、审核。

四、过渡型模式

哈莉·泰勒对系统型培训模式提出了批评意见之后,提出了一个修正后的模式—过渡型模式,他将其描述为公司战略和学习的双环路。内环是系统培训模式;外环是战略和学习。远景(期望设想)、使命(组织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对前两者的易理解的解释),都必须在对目标的具体关注之前确定。

五、咨询型模式

咨询型模式是一种倍受推崇的模式,它将一般性的咨询技能与咨询型模式相区分。咨询意味着对你做什么,如何做,在那里做,何时做的,以进行更好的控制。它既可以用于组织外部顾问,但也适用于内部顾问。咨询是培训者未来工作方向,这种方向不仅可以提供组织所需的灵活性和应对力,还能提高个人的满足感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美)爱尔文·戈尔茨坦,(美)凯文·伏特著,常玉轩译.组织中的培训[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