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硕士论文

体育硕士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硕士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硕士论文

体育硕士论文范文第1篇

相关热搜: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范文  公共管理理念

0.引言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关于体育各方面内容的研究越来越多,体育公共管理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社会领域逐渐分化成公共领域和市场领域,在对体育事务的管理中,公共领域中的体育事务管理远远超过了市场领域中的体育事务管理。体育公共管理的研究存在显性和隐性两种形式,显性研究的对象是发表于各类报刊上的论文,隐性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学术报告和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在所有研究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研究学位论文有着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

学位论文的质量是评价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论文选题则是撰写硕士论文的第一环节,并直接影响学位论文的质量。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包含以下三要素:一是研究对象,二是研究内容或研究领域,三是研究方法。选题的“三要素”构成了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框架,也成为评价硕士学位论文的重要尺度。

通过检索CNKI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笔者査到2002?2012年间710篇有关体育管理的硕士学位论文。其中,涉及体育公共管理的507篇,占总数的71.4%;涉及市场管理的203篇,占总数的28.6%。

在本文中,笔者对涉及体育公共管理的507篇硕士学位论文在选题内容(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性质和研究领域)方面进行了深人的研究与分析,为体育公共管理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1.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数量

    从2002年到2010年的9年间,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2010年达到了高峰。从主观上看,存在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随着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相应的学位论文数量也必然增加;二是体育公共管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体育事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各种管理方面的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体育公共管理也就成了人们关注的重要研究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讲,体育公共管理方面的研究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数量的增加反映了我国体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2.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

    通过对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在以体育公共管理为内容的研究领域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竞技体育管理、大学生体育管理和社区体育管理,分别占论文总数的15.9%、14.5%和13.1%。由此可见,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涉及的都是学生能看到、接触到的体育事务。研究国外体育公共管理方面的论文,只有寥寥数篇,而且这些论文的结论都是通过分析世锦赛、奥运会和其他大型比赛的数据得出的,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硕士研究生的科研经费较少,研究条件有限,很少接触到国外体育组织,获取最新的信息资料,也很少能借鉴国外优秀科研成果。

在体育公共管理领域中,中小学体育管理、体育教学管理也是硕士学位论文常常关注的内容,分别占论文总数的8.1%和6.6%,这说明一部分研究生更愿意研究熟悉的学校教学环境。

目前,我国巳进人老龄化社会,但关于老年体育管理方面的研究论文仅占总数的2.7%,这与目前社会发展形势不相符,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体育行政管理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所占比例更少,这方面论文只占论文总数的3.9%。文献综述类论文也很少涉及基础理论方面的内容。由此可以看出,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基础理论方面有所加强。

3.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

体育科研方法是研究体育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研究体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规律⑴。因此,体育科研方法对促进体育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分析论文中所包含的研究方法时,我们发现用到的方法主要有4种,即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査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分别占论文总数的89.2%、63.8%、56.6%和49.4%。搜集资料过程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和德尔菲法,而整理和分析资料主要采用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个案分析法、模糊数学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

这507篇学位论文的统计结果表明,在绝大多数论文中,学生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数理统计的定量研究方法,说明这些学生重视研究各变量间的逻辑关系,并对研究成果进行更为科学和准确的描述,同时也说明我国体育管理研究在方法上所取得的进步。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研究体育公共管理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条件,综合研究巳成为主要的研究方法。目前,体育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采取的研究方法已呈现出多元化和综合化的趋势,多种研究方法的运用能更加全面、客观、深人地揭示所研究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体育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4.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性质

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性质分为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

基础性研究强调对客观现象和事实进行理论性探索或实证性分析,检验理论依据与客观事实的符合程度。虽然基础性研究没有强烈的应用目的,但基础性研究是应用性研究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基础性研究,新知识和新领域的发展会受到阻碍。以获取新思维和新知识的创造性研究,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实用性,并把应用性的研究成果以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形式展现出来。

基础性研究是应用性和开发性研究的基石,应用性研究是基础性和开发性研究之间的桥梁,开发性研究是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的目的和归宿。这三种研究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缺一不可。我们对这507篇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应用性研究占的比例为73.7%,基础性研究占的比例为19.2%,开发性研究占的比例为7.1%。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硕士研究生拥有的资料和科研条件有限,进行基础性研究的难度比较大;二是主观上忽视基础性研究,而直接进行研究性研究;三是应用性研究比基础性研究更容易。这说明硕士学位论文在选题上对基础性研究的关注不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5.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领域

    5.1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

通过对这507篇硕士学位论文研究领域的分析,我们把这些论文的研究领域分为三类:群众体育类研究、学校体育类研究和竞技体育类研究。其中,绝大多数论文关注的是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中的管理现象及管理问题。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硕士研究生对我国体育公共管理的重视和关注。

在2002—2010年的9年中,这三类论文的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发生变化,2002年到2004年间,竞技体育类研究所占比重最大,达到50.3%;2005年到2006年间,三类研究所占的比重较为接近;从2005年开始,竞技体育类研究开始下降,并略有起伏,但仍在20%左右;从2005年起,群众体育类研究开始异军突起,并开始占据首位。2002年到2004年间,竞技体育类研究是体育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热点;而2006年以后,群众体育类研究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并成为体育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热点。学校体育类研究所占比例从2008年开始变得较为稳定。

在学校体育类的研究中,中小学体育研究和高校体育研究为两大研究热点,也是硕士学位论文重点关注的内容。

在国家大力发展群众体育的背景下,群众体育类研究和竞技体育类研究正在发生悄然转变,硕士学位论文关注的重点也从竞技体育转向了群众体育。目前,对群众体育类的研究已呈上升趋势,这说明硕士学位论文已开始关注群众体育。

5.2城市体育和农村体育

农村体育是以健身、娱乐为导向的在农村开展的强身健体的体育锻炼活动。城市体育是以健身、娱乐为导向的在城市开展的强身健体的体育锻炼活动。两者的区别就是开展健身锻炼的地域不同。不同区域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的差异性,体育观念、运动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体育公共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

2002年到2012年的9年间,农村体育研究所占的比例不足25%;而城市体育研究一直占据主要地位,所占比例达到87.5%。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体育是扎根于城市文化而产生、成长和壮大起来的,因而很多的“体育问题”和“体育现象”都发生在城市体育中,这也成为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时关注的热点;二是由于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并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的体育资源、大型体育赛事和体育消费市场都集中在城市,因此,城市的体育热点“话题”要多于农村,也吸引了更多研究者的关注;三是由于体育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作者多为在校学生,他们学习、生活在城市中,因而城市体育研究顺理成章地成为他们研究的话题。

6.结束语

体育硕士论文范文第2篇

世纪是哲学的世纪,19世纪是历史比较的世纪,20世纪是描写、转换生成和多元化的世纪,21世纪将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世纪。”(连淑能2010: 10)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其研究成果被越来越多的相邻或相关学科所借鉴,出现了诸多学科在研究取向方面的认知化转变,认知词典学的提出正是词典学研究认知化转向的充分体现。具体而言,这种词典学研究的认知取向主要在于对认知语言学研究成果的积极应用,如在多义词条目的处理中引入隐喻认知本质及相应机制的研究等。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多义词的语义拓展是通过认知手段由词的初始义或本义向其他语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概念范畴化的过程性认知发展结果。在由一词表达的以相互关联范畴组成的复杂语义网络建构中,隐喻和转喻起着关键性作用(Ungerer&S(hmid 1996 )。根据Lakoff & Johnson (1980)~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有“语言隐喻”( linguisti( metaphor)和“概念隐喻”((on(eptual metaphor)之分。前者指显性的具体言语表达形式,具有直观性;后者指内在的概念化过程,具有语言繁殖力与系统性;前者体现后者,但在思维层面亦受后者的制约。因此,隐喻具有强大的认知功能;能够组织思想、形成判断;使语言呈现结构化;拥有强大的语言生成能力(胡壮麟2004)。人类隐喻认知的思维能力本质使其直接影响到语言能力,这也是语言习得领域应该重视并借鉴隐喻认知研究成果的理论基础。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来看,隐喻(尤其是概念隐喻)反映了人们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将隐喻认知引入语言习得领域能够加深对语言理据的认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对成功习得语言有重要意义。词典释义是人类心智活动的产物,释义过程涉及编纂者的语义认知编码机制。词典编纂的具体表征方式必然会对使用者相关语言文化的实际认知效果产生一定影响。基于认知语言学与词典学相结合而诞生的认知词典学强调以语言学习者(特别是外语学习者)为中心,重视研究并遵循语言生成、使用与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规律;认为词典的使用不应仅局限于词典用户词汇量的扩大,更应以全面提高其词汇能力为旨归(赵彦春2003 )。由此可见,认知词典学研究旨在揭示词典编纂设计的语言认知理据,能够为词典文本认知功能的完善提供相应的语言学理论支撑。认知词典学重视语言与认知的关系,以隐喻处理为核心,对释义模式、义项排列、例证选取、用法说明、搭配信息设置等均提出了富有创新性的见解。例如,在词典编纂中不应把隐喻仅仅理解为一种修辞现象,用“喻”这样简单的修辞标签标示隐喻性用法,而是要将对隐喻的认识拓展到思维层面,在词典的宏观与微观结构中都进行表征;可以通过义项突显、义项排列、隐喻义的短语配例等明示二语隐喻过程;建立概念隐喻词汇模块。可以说,“认知型学习词典的目的和任务就是将二语习得者引入目标语的隐喻系统,使之具有与本族语者相类似的心理表征”(赵彦春2003: 185)。因此,隐喻信息的有效处理是认知词典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认知词典学研究不仅从理论层面分析阐释词典编纂过程中的认知理据性,并对其重要性进行系统论证,而且在实践层面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基于原型释义理论的《新牛津英语词典》的编纂以及MEDAL设置隐喻插件及隐喻栏的创新性举措。然而,该方面应用型研究的数量总体上较为有限(Gao2013)。事实上,虽然近年来国内学界对认知语言学与词典学跨学科研究的关注逐渐增多,但相关理论研究并未对词典编纂实践的创新有更多实质性的推进。可以说,认知词典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尚处于基本脱节状态,双语学习型词典的创新性研编更是如此,有待进一步加强。   

其二,单语学习型词典隐喻信息表征的系统性与针对性缺失。学习型词典指专门为非母语学习者研编的教学型词典‘。由于英语教育的全球化发展态势,学习型词典从狭义上讲主要指英语学习型词典。作为英语学习型词典的奠基人,Hornby主张将词典编纂与语言教学紧密结合,并对学习型词典研编提出以下建议:对语言进行全方位的描写与解释,以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求;释义语言尽量简明易懂;不仅提供参考信息以辅助理解,亦应辅助语言表达;及时引入新的信息类别,与时俱进(Widdowson 2012 ) o秉承Hornby的这一编纂理念,单语学习型词典在八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创新,致力于探索词典文本信息认知功能及表征手段的多样化,力求通过词典文本的创新设计“有效复制语言教学与习得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学习者利用词典进行语言学习的认知效果”(陈伟2012: 62)。在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与影响下,当前单语学习型词典的认知化研编趋势主要体现在释义理念不断更新、义项排列方式多样化发展、多义词义项导航设计、语言学习特色栏目设置、语言信息图像化以及语料库辅助词典编纂等六个方面。综合来看,现代单语学习型词典研编遵循实用至上的准则,为学习者提供简明易懂的语言信息,基本实现了由“编者为中心”向“用户为中心”的转变,文本信息设置及其表征形式具备明显的认知化取向,突显了词典的学习辅助功能。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MEDAL推出“隐喻栏”和“隐喻信息插件”。该创新性设计是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词典文本设计的开拓性尝试,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创新意义,标志着单语学习型词典研编认知化发展的新趋势。虽然该隐喻信息表征设计得到了单语学习型词典研究者的关注与好评(例如Bogaards 2003 ; Moon 2004;李娟和高军2008;许群2009等),但由于该词典仅着重于概念隐喻层面的相关信息表征,对于普通隐喻层面的相关信息缺乏充分的关注,致使词汇以及搭配与共现层面的隐喻信息未能得到有效关联。更重要的是,该词典并未从隐喻认知与产出能力发展的系统渐进性考虑,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隐喻信息的系统性梳理与呈现。与此同时,由于单语学习型词典自身国别化针对性方面的局限,涉及跨语隐喻认知与文化对比的相关内容无法在单语学习型词典中得以有效表征,MEDAL在辅助二语隐喻能力发展的有效性方面仍存在进一步探索的较大空间(详见第二章)。

其三,双语学习型词典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滞后。双语学习型词典作为学习型词典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与单语学习型词典有着类型学意义上的“家族相似性”,但其存在与发展的价值在于对第二语言文化认知具有针对性较强的辅助功能。作为学习型词典谱系化发展的结果,双语学习型词典更注重编纂设计的国别化与差别化研究,其编纂设计特征应该符合词典用户的第二语言文化认知特殊性。根据徐海等(2012)的研究,英语学习型词典研究模式可分为三大流派:经验主义派、语言学理论派以及词典使用研究2。其中,语言学理论派侧重词典学理论研究,经验主义派和词典使用研究派更重视词典编纂实践及词典使用的应用型研究。因此,双语学习型词典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大体上亦可分为这三个方面。首先,在理论层面,虽然词典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其学科地位的认定在国内仍有不同观点,“但是语言学理论无疑是词典学基本理论的核心”(陈楚祥1998: 8)。调查结果显示(魏向清等2011),在1978至2008这三十年间,语义学、语法学和认知语言学这三大语言学分支对双语词典学的理论研究影响最大。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词典学研究的指导作用逐渐在国内双语词典学界获得重视。例如,章宜华(1998)以自然语言语义生成的心理表征为依据,提出采用自然语言的概念结构、语义结构和句法结构,在各种语用规则的制约下进行双语词典释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充分必要条件”释义方法和“替代性”原则,以提高积极型学习词典的释义质量。赵彦春(2000  2003)通过以(ook和gift的逆动词名词化现象为例剖析词汇派生的认知机制,说明传统学习型词典在培养学习者词汇能力方面的缺失,论证了认知方法应用于双语词典研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而在借鉴认知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认知词典学模式,主张以隐喻处理为核心推动学习型词典编纂设计的认知化发展进程。王馥芳(2004)在系统探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词典编纂的影响中,着重分析了“原型释义法”在学习型词典中的应用,并提出了诸多有益的建议。赵雪琴(2008)通过对英语搭配进行认知分析,为英汉词典构建搭配信息认知模型,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探讨双语学习型词典搭配信息的系统呈现。但遗憾的是,国内双语学习型词典编纂实践并未对以上理论探索作出积极回应,处于相对滞后状态。以隐喻信息表征的词典文本实践为例,至今正式出版的英汉学习型词典还未有系统表征隐喻信息的尝试,无法对二语学习者隐喻能力发展起到有针对性的辅助作用。在实践层面,经验主义派认为词典编纂是一门工艺,“学得这门技艺要靠实习”(Landau 2001)。陆谷孙(1998)和尹学义(1997)亦提出,作为知识的载体,词典需要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实现持续发展。“在词典编纂实践中借鉴当代流行语言学观的研究成果,同时在成果的应用上大胆创新”(王馥芳2004:1),这一点尤为重要。由于双语学习型词典涉及两种异域异质的语言系统,在编纂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语言和文化等多层面的影响要素,远比单语词典复杂得多。因此,以同类单语词典为蓝本,借鉴其成功经验进行双语词典编纂,也就成为长期以来世界范围内双语词典编纂的普遍模式。    

体育硕士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分析

一、选题缘由

1984年,厦门大学获得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予点,截止到2014年恰好走过了30年的历程。学位论文是传播学科研究的理论成果和普及学科知识的重要资料,统计分析一个学科以往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勾勒出该学科发展的历程,明确该学科未来的研究方向,促进研究者更好地把握该学科的研究重点。而且,具有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氛围浓厚、科研水平高,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较高水平,其涉及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对高等教育学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二、选题概况

以高等教育学实力最强的14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其中拥有高等教育学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2所(厦门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师范类院校8所(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综合类院校4所(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西南大学)。这14所高校均拥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较高水平。

选取“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网络检索,学科专业名称为“高等教育学”,检索时间段为“2010-2014年”,学位为“硕士学位论文”,以这14所高校为学位授予单位,经过两个论文库的比对和筛选,去除重复的论文篇数,检索出共1056篇硕士学位论文,其收录情况如表1所示。

在所选的1056篇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中,作者最后入学时间是2011年,该年全国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16个。其中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近5年的硕士学位论文数量为0,因而本研究未对这两所高校的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

三、选题领域分析

将所选的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研究领域分析,所借鉴和参考的理论或分类标准如下。一是李秉德先生的教学七要素说,即学生、目的、课程、方法、环境、反馈、教师等七个要素。如,高校教师和学生是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高校课程教学和科研是极其重要的研究领域。二是参照《高等教育研究》编辑部关于高等教育学杂志的分类标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基本理论、教育体制与结构、教育经济与财政、院校研究、民办与职业高等教育、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课程理论与教学改革、学生工作与学生事务、教育学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史、国际比较高等教育等基本栏目。三是受陈学飞分类方法的启发,并借鉴赵苁蓉有关高等教育研究主题的划分法,对1056篇高等教育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主题分析,得到如下分类结果及主题释义表。

原则上每篇论文只统计到一个主题中,如果研究内容涉及两个主题,则以比重较大的主题为准。

按照本研究的统计标准,对近10年刊载的1056篇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进行数量统计,并按照数量多少进行排列,刊载论文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见下表。

第一类是大于10%的主题,有高校课程、教学、科研工作研究,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研究,比较高等教育研究和高校管理研究,总计比例为51%,关于这些方面的研究都在100篇以上;

第二类是大于5%而小于10%的主题,有高校学生研究、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高校德育工作研究和高等教育评价研究,总计比例为38%;

第三类主题的研究比例低于5%,分别是高校教师研究、高等教育史研究及其他方面研究,总计比例为11%。

通过对CNKI和万方论文库数据库中有关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分析,可以明晰当今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重点所在,为今后硕士研究生选题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体育硕士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中医基础理论;科学性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258-02

一、引言

历史悠久疗效奇特的中国传统医学,几千年来护佑了中华子民世世代代的健康和幸福。中国医学历史上出现的伟大医学家常常德艺双馨为后人称颂,而不朽的中国医药著作更传承着中国医学的精神。目前,一方面希望通过中医进行保健和治疗的人越来越多,但另一方面有人对中国传统医学持怀疑和贬抑,评价中医不科学,所以中医不可信。中医基础理论作为发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几千年来经中国医界人士不断观察、实验、思考而总结提炼出的原始系统论医学理论。今天,这两种迥然不同的现状,形成了十分强烈的反差和貌似复杂的悖论,值得研究。本文拟以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作为理论框架,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

二、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内涵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科学假说指“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一种猜测性陈述。它是将认识从已知推向未知,进而变未知为已知的思维方法,是科学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科学假说并非科学认识的目的,而是人们认识自然界事物本质和规律常用的理论思维方法和手段。

任何科学理论确立之前,往往有一个“建立假说”的阶段。人们常常通过大量的观察并积累一定的事实材料,对研究对象的某些现象和规律作出假定性的说明和判断甚至预见。

三、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视角下中医基础理论科学性分析

科学假说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科学假说是建立在一定实践经验基础上,并经过一定实践验证的理论。二,具有相当推测性。其的基本思想是根据不够完善的科学知识和不够充分的事实材料推想出来的,还不是对研究对象的确切可靠的认识。三,具有明显过渡性。科学假说是科学性与推测性的对立与统一,是真与假的对立与统一。这种对立统一的转化条件在于实践,实践是检验假说的唯一客观标准。中医基础理论在整体上符合科学假说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如下:

第一,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的基本理论原则,中国传统医学作为经验医学,由中医药从业医师经过几千年临床实践总结出来。就像剧毒的砒霜在中医里可以入药,但它的用量是由严格限定的,这正是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以大量医案、医方等方式把结论记载留传下来。

第二,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具有一定推测性。张方,李炜芳指出,中医药传统科学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现代科学思想,如系统论和演化论思想等。根据其“天人合一”理论,发展了丰富的象思维模型和方法,在人体生理、病理方面掌握了一定事实材料之后,根据以往掌握的确定知识,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特点,总结病因病机理论,并在诊断治疗中加以验证。但这些认识仍有一些思辨成分,还不是人体生理病理方面完全可靠的确切知识和理论。但是,没有经过实验验证的理论不一定是“错误的”或“迷信”,因为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原先没有经过实验验证的理论可能在未来经过验证成为科学理论;

第三,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与现代科学概念下的科学理论相比较,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差别很大。倪培民指出,中医里面所体现的中国传统哲学与近代西方的理性主义、与近代科学的基本原则、公理和检验知识的标准有很大的不同。郑子新[4]认为,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医学, 两千多年来仍有顽强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包括宇宙观、自然观、整体观、辨证观、论治观和平衡观及其治疗作用顺应人体生理病理规律而不干扰生命活动的自然性。因此,我们相信,随着现代技术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不断应用,很多原始形态的理论与现代科学理论发生了接轨和融通,因此中医基础理论具有从假说到科学理论明显的过度性特点。

对于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先师们不断观察、实验、思考而总结提炼出的基本的系统论的理论思想,几千年来从诞生一直到今天还在指导着中医医师进行临床诊症治病的有效的医疗实践。同时,中国传统医学是典型的经验医学,其诊治原理、原则和方法是中医药从业医师几千年来反复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这些数据也是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只不过中医药以经方的方式把最精华的结论记载留传了下来,而把几千年来中医药从业医师亲自尝试各种入药的原料的实验和配伍实验过程和患者服用的效果观察资料遗失了。不能因为这些历史资料的遗失而简单粗暴的认定中国传统医学是没经过实验而总结出来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中医基础理论没有经过实验验证”。

中医基础理论中确实存在着假说现象,这和其他任何一门学说并无二致。假说与科学理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科学的理论都是先提出一个假说,然后在经过试验验证,经过试验验证的假说就是科学理论。对于一个科学假说是否能够成为科学理论的问题,我们分两种情况来探讨。第一种情况,在“科学”或说“实验科学”不断发展的时空框架下,肯定有一些假说没有相应的实验条件,那么,我们只能通过理论来检验。这种理论上的检验包括假说的逻辑完备性、假说的逻辑简单性、假说的解释和预见功能。第二种情况,我们既可以理论检验,又可以进行实验验证,包括直接验证和间接验证。实验医学的手段可以完成这样的验证和论证。最终,那些经过理论和实践双重检验的假说,有的直接成为科学理论,有的经过修正、补充发展成为科学理论,有的被淘汰。

科学假说的存在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正相反,假说的作用十分重要。论者贺新华、刘奇研究认为,首先,假说是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这是不言自明的,因为科学研究就是沿着“假说-理论-新假说-新理论”的路径不断前进发展的。第二,假说是激发思维创造性的媒介。假说体现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动性,它在科学思维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第三,不同假说的争鸣有利于学术的繁荣。最后,错误的假说对科学的发展同样起着积极的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言:“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我们把中医基础理论基石,即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都看作假说。到目前为止,这些理论的综合程度现代实验科学还无法验证,这种情况说明,我们所面临的许多未知领域,有待于今后不懈的探索。但是,五千年来中华医学的诊疗实践证明,依据这些理论进而产生的藏象理论、病因病机理论、治则治法理论等在逻辑上的确具有完备性、简单性以及极强的解释和预见功能。而且,这些具体理论目前正在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实验研究:在临床上,研究者从整体观念出发进行辨证论治,从“治未病”到“治已病”,诊疗活动都在日益深入开展。在科学研究中,从脏腑经络到器官组织,到细胞水平,到基因分子水平,其中很多都已证明中国传统医学的假说确实是“科学理论”。

事实上,中国传统医学和其他任何一门学科一样,不可能在理论和实践中尽善尽美,她也是需要不断发展前进的。假以时日,中国传统医学将日益朝着更深入更完善的方向发展。如果今天,打着“科学”的旗号对中国传统医学轻易否定或贬疑,那绝对不是科学的态度。

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科学理论也不一定是“正确的”或“好的”,即“真”与“善”不是一个概念。对于医学问题,这一点我们尤其需要讨论。十七世纪以后,在西方实验科学框架下,飞速发展起来的以生物医学为核心、以科学实验为手段的现代西方医学,虽然目前全球普遍接受,但她并不是完美无缺的静止状态。因为医学解决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人作为具有生命活力和主观能动性的生物体,既具有生物学属性,又具有社会学属性。所以西方现代医学的“实验科学”或“还原医学”模式也是无法解决所有问题的。因此,对于医学研究与实践,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都必不可少。

中国传统医学,在继承古代医学界的经验与智慧的过程中,应在科学研究和人文研究的立体框架下全面快速发展,更高效更精准地为人类健康服务。因此,言说“中国医学不科学”有其合理成分,因为中国传统医学的所有原理不可能全部认识完成,这个其他任何一门学科的情况是一样的;但是这个传统医学诊疗的有效性,是这门学问值得深入研究的根本原因,我们没有理由放弃对她的发展。而言说“因为中国医学不科学,所以它不可信”的人,则是对二者双重的误读与误解――对中国医学的偏见,同时对“科学”的迷信。

四、结语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经过现代实验验证。但根据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的内涵,这些理论应该具有学术价值。显然,中国传统医学基础理论已经满足了科学理论在形式上的需要,有自己独特的概念、模型和规律表述,是一种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我们可以先将之看成科学假说,再经过不断实验验证,其中一部分理论将成为未来的科学理论,成为由科学概念、命题判断和命题系统组成现代言语体系。当然,这一认识的达成也需要中国人早日建立充分的民族自信心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包容态度。作者希望,在中国医学新兴的科学技术和传统优秀文化实现再次腾飞、复兴之前,希望国人包容、自信心态的养成过程早一天完成,对“中国传统医学”与“科学”的关系也能更好地认知。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2013-ZD-105):中医药文化国际价值及其对外翻译传播研究。作者为项目主持人。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2]张方,李炜芳.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现代科学价值[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773-1774.

[3]倪培民.中医的科学性与两种科学概念[J].哲学分析.2010,1(1):139-146.

[4]郑子新.中医学的科学价值与现状和发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1):682-683.

[5]贺新华,刘奇.医学辩证法[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体育硕士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足球教学,兴趣教学法,运用

 

前言:

兴趣在每个人的生活当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它是获取知识、开阔眼界、练习技巧、增长本领的巨大动力。因为人对感兴趣的事物往往是心神向往,努力追求的。可以说一个人要想在某个专业领域里做出成就,首先必须对这个专业特别感兴趣。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获得知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想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就应当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唤起他们对知识的渴望。硕士论文,足球教学。

1.“兴趣教学法”的概念界定

1.1什么是“兴趣教学法”

兴趣是一个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知识或参与某项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情绪的一种心里倾向。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如果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爱好,没有爱好,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某项活动的习惯。反之,利用学生对某种运动产生的性却,并逐步加以引导,使之加深对某项运动的感情,则能促进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

1.2足球技术的教学特点

足球技术是影响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重要因素,在足球教学和训练实践中,运用多足球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足球技术,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教师来说使学生掌握足球技术,不仅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参与兴趣的主要手段。足球技术教学贯穿在整个足球教学、训练过程(包括理论知识传授、技战术教学与训练课中每个技术动作的学习,战术配合等环节)有目的、有计划、精心借助各种生理、心理的研究和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正确足球技术的培养。但是,传统的足球技术教学,主要是以足球技术动作掌握为标准,教学围绕技术动作来进行,教师的教法主要采用,示范、讲解、练习等传统教学方法。硕士论文,足球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掌握足球运动技术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比较死板,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探索一个适应当代大学生心理特征的新的教学方法,是目前体育教学工作者需要研究的课题。依据学生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生理特征,运用“兴趣教学法”,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足球技术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

2.“兴趣教学法”在足球教学中的运用

“兴趣教学法”在足球教学中学生足球技术的具体措施足球是项综合性的竞技运动,由于其自身独有魅力与健身价值,深受广大大学生的喜爱。顺应时展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学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实施了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选择适应自己发展的体育项目。但是,足球运动的特点造成了教学和训练的复杂性。硕士论文,足球教学。足球技术也是制约足球运动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是高校足球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结合大学生的实际与业余特点, 高校增设足球选修课、专修课和组织各级足球训练队,教师在足球教学中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手段进行教学,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足球技术。硕士论文,足球教学。但是,由于足球技术教学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即通过教师的示范、简单讲解,学生就可以实现独立操作了,但动作的正确合理性、熟练与运用自如却需要通过一个较长的过程才能达到),单纯的技术教学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错误的认为足球技术简单容易掌握,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通过在足球教学中实施“兴趣教学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足球技术的兴趣,对足球技术的掌握与巩固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1 通过游戏加强技术练习

由于游戏自身的特点,广大学生不仅喜爱而且也容易接受,对足球教学产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结合所要授课的不同摘要动中有变,增强实战应变能力。在运传球、接传球等技术教学训练中结合各种二过一配合练习,培养基本配合意识与传接球时机与力道的把握,加强身体与球之间的协调性和连贯性练习,提高运球的起动、急停、急转和脚步移动的灵活性。在多人传球与配合射门练习中,根据学生水平,设计一些复杂的传跑路线,在路线上有意设置一些干扰,用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判断能力及转移球的意识,以提高学生运用足球技术的能力。

2.2 强化竞争意识加强在对抗中技术的运用

竞争是大多数人所具有的潜意识,在足球竞赛中处处都能体现初竞争激烈的特点。因此,教师在足球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的竞争,在足球教学课堂中体现初竞争的特点。例如:通过一对一对抗,培养学生敢于控制球或掩护球快速突破;防守时能冷静封、堵,突然“对脚”抢截或积极铲球主动进攻的意识。通过一抢三、四对二、三对二、传、跑、抢、截等练习,培养学生传接球时的反映与应变能力。通过二对二、三对三,四对四等攻防训练与传、跑、抢、截等练习,使局部位置配合默契,熟练基本战术(二过一、二过二、三人配合等)的打法。硕士论文,足球教学。结合进行特定的攻防训练,如中路进攻结合边线传中、包抄攻门、边线进攻、传中包抄射门、防守反击,能提高学生整体足球意识与合理运用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对抗中合理应用冲撞,积极抢夺球和敢于抢时间、争空间顶断空中球,力争主动意识。培养学生接球前能知己知彼迎球接球,接球时能随机应变,充分利用出现的空当儿,或传或进攻的意识,尽可能直接传球,传球后立即跑动的快速接应意识。

2.3 利用现有的教学器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技术

在我国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场地、设施与条件相对于中小学要完善,因此教师有许多可以利用的教学条件,教师可以依据本学校现有的体育教学条件,从教学设计开始着手,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施条件,根据足球课程教学中不同足球技术教

学内容,设计出学生喜爱的容易接受的教学内容,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例如利用羽毛球或网球的网带,创设网球规则下的足球传接球技术练习手段。利用排球吊球来练习足球的头球技术,或者利用跳绳、跨栏架等器材,设置不同位置,不同难度的障碍让学生练习足球的运球技术等等。

2.4 根据学生不同的体质状况进行分组教学

由于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多数都是根据学生兴趣自主进行课程选择,这就造成学生在身体素质上的差异较大,给教师教学带来了难度,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体质差别这个实际情况,在足球教学中应根据学生体质的差异进行分组教学,对不同组别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始终对足球技术的学习充满兴趣,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掌握足球技术,培养对足球的情趣。

3.实施足球“兴趣”教学对教学方法新要求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健康第一”的观念逐步树立,要求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要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积极加强理论学习,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以教师的教学为主,以以增强身体素质为主的教学观点,认真地分析足球教材,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构思教学设计。硕士论文,足球教学。足球“兴趣”教学对教学方法总的要求是:充分利用教学条件和手段,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改变传统足球教学中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谋事。倡导足球的“兴趣”教学是选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教法上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身心体验和实际效果,不应过多地强调动作难度、技术精度。其次,在进行足球的“兴趣”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效果的实效性,不应过分片面强调教学的组织纪律性,否则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生动活泼的带有情绪化状态的体育实践学习,变成一种按部就班的机械演练,失去了体育实践学习的本来面貌。

结论:

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社会,如何培养身心素质良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是我们高校体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就是要从根本上摒弃“传授知识―接受知识”的模式,与“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彻底决裂,树立从教学实践的本性出发,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体育、终身体育为根本目标的全新的教学理念。在足球教学中不能忽略足球技术自身的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习方法的角度重新认识足球技术教学方法,对于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要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体育教学来将,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参考文献:

[1]郭文芳:快乐体育教学是高校体育课的发展趋向[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2,(4):66-68

[2]谢宗皖:高校体育教学实施快乐体育的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2002,(1):93-951

[3]李晓宇:论快乐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1):76-771

[4]吴志超等.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