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两学一做交流研讨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为扎实做好“学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按照区委组织部的要求,成立恩阳区残疾人联合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下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办公室。
二、分类施策,确保实效
一是召开“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工作座谈会。二是领导带头参与。各级领导干部要先学一步,并自觉带头讲好党课、带头学习研讨、带头查摆问题、带头整改落实,以实际行动为全区残联系统党员干部作出表率,带领机关全体党员形成“深学实做”的生动局面。三是机关党支部制定了学习计划,依托“”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充分开展党员互学互比活动。四是创新学习方式。在常规学习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网络通讯设备,采取网站培训、印发资料、QQ群和微信群讨论等方式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
三、领导干部,带头学习
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残联党组及其负责人的主体责任,区残联党组制定了领导班子“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关键就是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在“学”上用真功,在“做”上见真章。班子成员带头参加学习讨论,带头谈体会、讲党课、作报告,带头参加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带头立足岗位作贡献。重点掌握内容,深刻把握“两个先锋队”的本质和使命,进一步明确“四个服从”、严守“四个底线”的要求,掌握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六项基本条件。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为进一步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自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自觉投身到“学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中来,区残联通过制作宣传栏、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建立微信群等多种方式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教育氛围,使机关上下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使“四讲四有”真正落到实处。
五、定时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结合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以党支部为单位于每月10日前后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重温入党志愿和入党誓词,围绕“五查五问”(查党性修养,问理想信念坚定不坚定;查规矩纪律,问自我约束严不严;查攻坚成效,问担当精神强不强;查道德品行,问带头示范好不好;查宗旨观念,问群众感情真不真),对照入党志愿谈理想、谈信念,对照入党誓词找标准、找差距,以当初入党时的真诚和激情坚定理想信念,增进对党的感情。鼓励有动笔能力的党员抄写、入党志愿书、入党誓词,组织机关党员开展集体宣誓活动。党员领导干部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机关支部的党日活动,带头重温入党志愿和入党誓词,交流思想体会。
六、认真开展专题学习讨论
按照“”制度要求,以党支部为单位集中学习,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党员会议,每次围绕一个专题组织讨论,每个专题集中学习讨论不得低于1天。坚持集体学习、集中辅导、专题讨论和个人自学相结合,认真开展“五个一”活动,确保学习教育效果。结合专题学习讨论,坚持正面教育与反面警示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党性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持续深入开展思想理论、法纪、警示和先进典型“四项教育”。结合行业实际,按照“共性标准+个性标准”的模式,分层分类组织开展“合格党员具体标准、不合格党员具体表现”大讨论,引导党员联系个人思想工作生活作风实际,对照“合格”找差距,对标“优秀”知不足,明确努力方向,落实整改措施。
七、创新方式讲党课
(一)领导班子带头讲优质党课
机关党支部每季度结合专题研讨主题,领导班子为全体党员讲一次党课,注重运用身边事例、现身说法,强化互动交流、答疑释惑,增强党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创设即时移动党课
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党课活动,鼓励所有党员干部通过残联微信群,及时相关理论文章和资讯信息,拓展党员干部知识范围。
(三)到挂联帮扶村讲党课
理事长周播根据挂联村“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情况,以《做农村合格党员,创脱贫攻坚模范》为题,围绕农村党员应该如何学如何做、脱贫攻坚怎么做等方面为基层党员干部上了一堂专题党课。通过开展这样的组织活动,让农村党员解放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方向,为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目标,在当地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
八、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七一前,支部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班子成员要对照职能职责,进行党性分析,查摆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进行“四对照四查看”:对照讲政治、有信念,查看是否信念坚定、政治清醒,有没有精神空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偏离等问题;对照讲规矩、有纪律,查看是否手握戒尺、心存敬畏,有没有不守纪律规矩、党员管理不严格、组织生活不规范等问题;对照讲道德、有品行,查看是否严以修身、严以律己,有没有、优亲厚友、违反道德规范等问题;对照讲奉献、有作为,查看是否积极进取、勇于担当,有没有工作消极懈怠、守摊子、不发挥作用等问题。针对查摆出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组织党员对班子进行评议。
九、加强驻村帮扶,深化党建扶贫
开展“结对共建”活动,通过“第一书记”办好民生大事实事,实现帮扶组织化、机制化、长效化,推动精准扶贫,提升群众致富奔康能力。残联机关领导干部要到帮扶的玉山镇两个贫困村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党建扶贫工作,协助村党支部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和村组干部建设,重视党员发展和后备干部培养工作,与贫困村党员一起开展“红色先锋”示范行动,不断扩大机关党建工作的影响力,把机关组织服务脱贫攻坚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
十、立足岗位做贡献
党员领导干部立足岗位职责实际,协调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落实,争做“实干先锋”。在普通党员中组织开展以“亮身份、亮承诺、亮形象,比学习、比作风、比业绩,群众测评、个人自评、领导点评”为主要内容的“三亮三比三评”活动;以“扶残助残,有你有我”的演讲比赛,通过活动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到实处。
十一、开展民主评议党员
召开全体党员会议,组织党员开展民主评议。对照党员标准,按照个人自评、党员互评、民主测评、组织评定的程序,对党员进行评议。每名党员撰写自评材料。结合民主评议,支部班子成员要与每名党员谈心谈话。党支部综合民主评议情况和党员日常表现,确定评议等次,对优秀党员予以表彰;对有不合格表现的党员,按照和党内有关规定,区别不同情况,稳妥慎重给予组织处置。
笔者于2012年下半年,在六年级全面铺开为期一个学期的Scratch实验教学,并致力于基于Scratch教学模式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采用基于应用软件教学模式的任务串联法展开Scratch教学和采用如LOGO等少儿编程语言的教学方式展开Scratch教学,其教学效果并不佳。看来,需要选择更加贴近学生创作思维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
借县小学信息技术团队赛课活动机会,笔者决定开展以新浪博客为载体,借助团队力量,对Scratch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根据教学进度,选择Scratch第八课《不停息的线条》作为课题,由团队中的黄莹莹老师承担开课任务。
案例展示说明
通过黄莹莹老师的两次试教,两次小组讨论,团队最终确定本课的教学流程如下:
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范例研习,探究发现
师生互动,反馈交流
自由创作,搭建脚本
展示作品,创意无限
下面是具体的教学流程描述:
1.创设情景,引出主题(3分钟)
师:同学们已经会用Scratch制作“走迷宫”小游戏、“神奇的万花筒”多媒体作品的制作和创编故事。那你们会让小猫画画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作品,它的名字叫“不停息的线条”,它能让小猫在舞台中自由地画画(如图1)。
2.范例研习,探究发现(10分钟)
师:请同学们打开桌面上“第8课《不停息的线条》”作品,尝试着玩一玩,在玩的过程中,探究如下三个问题:
哪些指令能让小猫跟随鼠标指针?
哪些指令能让小猫画出线条?
单击不同的色块,如何实现将小猫画出来的线条改成相应的颜色?
本环节,我们团队每一位成员都会针对性地选择一两名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学生探究的全过程,并在团队博客中进行详细记录。根据大家的反馈,我们发现学生探究大致分为如下几种:
第一种情况:打开范例,在舞台中绘制图形,然后再观察范例中的脚本,另外打开一个Scratch界面,模仿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现新的指令,仔细观察,如果指令中有文本框,可以输入数字,不断地修改文本框中的数字,观察其变化。
第二种情况:打开范例,在舞台中绘制图形,然后再观察范例中的脚本,通过对脚本中指令的拖曳、删除、再重组的方式,观察其变化。偶尔打开教师所提供的三个问题,边观察范例中的脚本,边思考老师所提供的三个问题,想办法去解决。
第三种情况:打开范例,在舞台中绘制图形,然后再打开教师所提供的三个问题,针对问题,通过各种方式,解决这三个问题。
学生探究过程千奇百怪,上面所罗列的三种情况是最普遍的,个别情况不再罗列。
3.师生互动,反馈交流(5分钟)
本环节教师针对环节二中的三个问题,与学生共同研讨,通过学生的上台操作演示,全部学生的共同回答等多种形式进行巩固。通过本环节的反馈,为环节四的“自由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自由创作,搭建脚本(20~25分钟)
在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前,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四个问题:
你准备选择一个什么角色来画线条?
你打算画几种颜色供角色选择?
你能添加橡皮功能吗?
利用画笔类中的指令,你还能为自己的作品添加其他功能吗?
带着这四个问题,学生进入创作环节,教师给出温馨提示:
完成作品的同学把作品提交到学生端的共享文件夹“第8课《不停息的线条》”中。
如果你已制作完成,可以通过学生端的共享文件夹,下载别的同学的作品进行欣赏。
如果你已制作完成,还可以轻轻地离开位置当小老师,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同学(如图2、图3)。
5.展示作品,创意无限(3分钟)
师:老师发现很多同学已经把作品提交到共享文件夹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家的作品(如下页图4、图5),看谁的作品最精彩,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也可以给同学们的作品提出一些宝贵的意见。
老师也做了一个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如下页图6),有没有觉得它有点像我们的画图软件?除了可以设计画图软件外,我们还可以通过Scratch设计一些小工具软件,如设计一个计时器,在特定的时间时,设置响铃提醒;设计一个节拍器,让用户看着屏幕上闪烁的节奏,跟着节拍律动等。只要有好的创意,就可以试着在Scratch中试着做一做,Scratch有很多的功能等待我们去挖掘呢。
为了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创作时间,我们通过提交作品,让学生自发地欣赏他人作品等多种渠道展示学生作品,而减少师生一起评价作品的时间。本环节我们一般会选择1~2个学生作品进行展示。课后教师再对学生作品进行一次整理,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在后面的课时中进行反馈。
Scratch教学模式研究
以上所呈现的教学环节的设计是通过两次试教,大家共同研讨,最终呈现出来让大家觉得比较满意的一个教学流程。
我们团队的每个成员在整个研讨过程中,不受常规应用软件教学模式的束缚,把关注点从关注“老师的教”,移到“学生的学”,通过对大家所记录材料的整理,我们发现:
学生的探究需要有针对性,面对一个全新的范例,教师课前需要做足工作。针对之前所学各范例,再结合具体的学情,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相关数学知识等,从而有的放矢地确定研讨问题。
给足学生探究的时间,如何让学生静下心来用心探究,显得很重要。
给足学生创作的时间,尽量不打扰学生。
Scratch采用的是“搭积木”方式编写脚本,学生无需记忆代码。所以,无需采用如LOGO语言教学那样(先讲解指令,再进行创作),Scratch教学中直接让学生在创作作品中掌握指令的使用,是最佳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科学课
【中图分类号】G420
关注新课程、实施新课程是时代赋予教师新的历史使命,它要求教师不但要做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做课程的研究者和发展者。实践证明,新课程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生活,为教师提供了比较大的自我发展的空间,使新老教师都将焕发出新的生命。下面就我学习新课程理念后,结合案例、实践和听课,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看这样一个案例
一、感受“力”
学生实验:每人用力拉伸一束橡皮筋,并坚持一段时间,找一找用力的感觉。
师:①人的最初对力的感觉,是从肌肉紧张的感觉中得出的。
②在拉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让我们共同展开下一步的探索――究竟什么是呢?
二、探索“力”、体验“力”
1、力的作用
演示实验:手拉弹簧,钩码拉弹簧
表明:物体对于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归纳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归纳二:①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②彼此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2、力的相互作用
学生实验:同学们用力互拍双手,双手有何感觉?
归纳三: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效果
学生实验:探索力能产生怎样的效果。
生A: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实验表演)
生B:力能使物体的运动方向、快慢……发生改变(实验表演)
生C:象玻璃、石块这些硬物,受到一个不大的力作用后,会发生形变吗?
归纳四:①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体会“力”
1、投影练习(课件)学生逐一举牌回答。
(1)一枚铁钉受到磁铁的吸引,则铁钉
A、不吸引磁铁B、不一定吸引磁铁C、同样吸引磁铁(原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力作用在弹簧上,只会使弹簧发生形变B、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后,一定会发生形变
C、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运动状态不断改变
(原理:力能使物体产生形变或者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实践性作业:
(1)做一做(引体向上),想一想其中的原理。
(2)根据力作用的相互性或力产生效果的原理设计一件小制作。
课后分析:
1、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兴趣。教师只有在教学中适时适度地把握了一个“趣”字,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学生身力的常识入手,为要学生学习的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创设丰富多采的情境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丰富的活动体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因素,两者不可偏废。
3、本课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的理念指导下,让学生“做中学”,在活动中感受力,探索中体验力,应用中体会力。教师积极引导,使学生处于主动实践,积极思考的探索状态,让他们主动地动脑、动口、动手,独立地观察、比较、联想、归纳,在实践活动中去感受、去发现,从而不断建构属于自己的有关力的知识,逐步发展体验学习的能力。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的深度、广度以及课堂反馈的效益度来分析,都达到了教学设计的预期指标。
4、在“认识力作用的间接形式”,“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的相对性”,“归纳力的作用效果”等本课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处,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做一做”(磁铁与铁钉的相互作用)、“试一试”(提供多种器材)、“看一看”(课件模拟真实)等自主学习方式在相互的合作交往中探索、体验、体会。从富有创意的课外实践性作业的完成情况来看,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进而显示了这种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效果。
5、本课让学生主体参与,通过活动、情境、交往、成功中的体验,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加强了同学间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欲,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的地位。
我觉得在新课程的科学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几下几种形式:
首先是课堂上经常有把“对话”当作“问答”的现象。“知不知”、“对不对”、“是不是”、“怎么样”、“好不好”等这一类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理解成了庸俗化的问答,这种课堂上的一问一答,表面上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实际上却是用提问的方式在“灌”。
其次是把“自主”变成“自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和具体要求,看得如何没有检查也没有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有的教师还提出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如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学习伙伴由自己挑,想与谁交流就与谁交流等等。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流式的学习方式,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
第三是有活动没体验。课堂上经常有一些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乱哄哄,这种活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没有体验与反思,应该说是一种无效和无价值。
要做到几下几点:
第一是要关注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上,教师都知道接受,但真正落实到课堂,甚至很多具体的细节问题上,仍然难以脱去“单方面教”的痕迹。学生的需要还没有真正地被注意和重视,这可能是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专家建议,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能多想想,学生都在干什么,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我该怎么教,更多地把关注点真正地放在学生身上。
第二是要知道知识是你直接“给”的,还是经过了真正的“引导”的。“给”永远只能给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关键在于怎么教,怎么去引导。教师习惯于直接“给”知识,已经成为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与教师的交谈中,专家发现,教师还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样的学习才是发现学习,对探究学习的理解过于狭隘。
第三是教师必须转变一个观念,就是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而不是要什么都在学生之上的传统师者形象。新颖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都将教师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
第四是适合学生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我认为,只有适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并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根据一定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适合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是教师教学能力体现,是教学跳出年复一年的简单复制的途径。
总之,面对课程改革,让我们共同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活,关注课堂活动是否成为学生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关注课堂教学是否真正充满生机和活力。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才是全身心的投入,我们不只是在教和学,我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生命的满足感才会得到成全,我们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田春希:《科学,务必求真》,载《人民教育》2003年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 科学探究活动 探究能力
在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中,科学探究活动是《科学》课程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他们进行科学探究,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采取各种手段,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力争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和学生本身的特点设计出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具体的、为学生所喜爱的探究活动。
探究式活动是一种多方面、多形式的活动,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活动,关键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提高科学素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的组织、引导是必要的,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尤为重要。如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效果,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明确教师、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地位和作用
我认为,教师和学生在科学探究中都应该有很强的主体意识,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使教学工作达到满意的效果。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是组织、引导的主体,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这一主体,主要体现在教师课前、课间、课后的每一个阶段,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每课的科学知识,必须做到五点:一要认真研读新课标,了解课程的新理念,了解本学科所规定的教学目的与要求;二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思路,采取何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精心设计每一课堂课(即备好每一堂课);三要如何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或课外探究,如何引导学生总结探究方法、探究过程、探究结果;四要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何引导学生归纳所学知识(即上好每一堂课);五要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即总结每一堂课)。教师在这个阶段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否则就不能有效地传授科学知识。课堂和课后的实验过程,教师的准备要十分充分,教师在这一环节应起引导作用,而不是代替学生做实验,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学“材料”单元时,教师要准备充足的各种类型的研究材料。同样,也要求学生准备一些相关材料。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选择的不同探究问题进行分组,让他们合理分工、合作共同去探究。探究过程中通过学生们合作尝试,积累一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经验,可以帮助儿童学习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说明自己的想法、观点和实验过程与结果,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别人的批评,从而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只有充分地认识教师与学生的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要善于取舍教材,因地制宜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在《科学》教学中要有“善于用教材教”的意识,但不能纯粹按教材去进行教学,要做到灵活使用教材,教师在设计科学探究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和当地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特点,合理取舍教材。例如,在教学小学科学人教版第一单元《播撒希望的种子》、《小苗快快长》及《开花结果》这三课时。因为正值每年的二三月份,南方还没有有播种什么作物,天气还很冷,不宜种子的发芽,学生也没有亲自动手种植什么,不能观察到种子的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情况,教师可根据当地的实际,可以将三课合并起来先上一至二节课。让学生了解种植植物的种子方法、种子发芽的条件,让学生知道观察植物的种子的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有关常识和记录的方法后,并指导学生播种并布置学生进行长期观察。到期中和期末,再上两三节课,根据学生的观察情况进行交流和总结,这样会让学生学得快乐、轻松、扎实还有体验。中途可以灵活地上第三单元以后课文,这样老师和学生都有了充裕的时间安排自己的课程和长期观察的时间,以便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懂得更多的道理。另外,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并不是都要面面诸到,有时,可以根据实验的内容和探究活动的需要进行设计,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充分考虑,合理设计能使学生有所发展的探究方式。
目前的《科学》教材版本较多,各地使用的版本不同。因此,教师要根据各地实际来体现“用教材教”的观念,有时可以各种版本的教材穿插使用,有时也可因地制宜编写教学内容和设计实验活动,只要能达到教学目的都可以运用,这样教师和学生有了很大的自,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有积极性。对学生,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科学探究。只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才能达到培养人的目的。
三、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活动进行科学探究
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在于科学探究性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学生与教师的分工明显不同。比如,提出问题时,不能因为学生提不出来,教师一着急就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应该冷静地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学生实验不成功,教师不能立即去做给学生看,而是应该组织学生去分析问题出在哪儿。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更要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用眼多“看一看”,用脑多“想一想”,用口多“说一说”,用手多“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学生。
“体验”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必需的,学生只有在参与中去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健康成长。只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学生才能挖掘出自己的潜力,教师要相信学生,要相信学生的表现一定会让我们吃惊!即使探究失败了,对学生也是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的。使学生体会到“原来科学研究这么不容易,科学家真了不起。”如在教学《观察与描述》时,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并借助一定的工具发现了许多以前没有发现的秘密,体验到了观察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过“摸物游戏”,使学生的兴趣高涨,虽然有的学生没有说出摸到的是什么物体,但这使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各种感官协调工作的重要性。
当然,在多数探究中,教师要适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引导,从而使探究在经历了一段努力之后有所结果,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兴奋。否则,总是探究不出什么结果,学生也会丧失对探究的兴趣和信心。
四、要提供适时的、必要的、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获取知识
科学探究是学习科学的主要学习方式。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能力、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适时的、必要的、有效的指导,是学生探究活动取得收获的重要保证。教师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并且使探究活动趋于完善和有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盲目的、没有规律的、随随便便的思考和提问到有选择性的思考和提问;从漫无边际的观察到有条不紊的探索研究,从不认真到细心,从凭兴趣到有目的地学习,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适时、必要的尺度,教师介入不宜过早也不能过迟,教师指导得过早,学生没有自我探究和发现的余地,过晚,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就感到无助,特别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找不到有关资料和信息时,教师要提供相应的知识和信息材料,这样有助于学生探究的成功与探究的兴趣。
五、要组织学生认真研讨,教师要充分地倾听学生的发言
在每一次的科学探究活动开展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认真钻研,共同探讨,这种研讨不是盲目的,是以探究过程为基础,做到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探究的问题进行讨论。有一位博士曾经对下面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一是探究后立即进行研讨,一是探究后不进行研讨。研究结果表明,前者概念水平的发展达到更高层次,研讨使认识深化。在教学中,我们采取分组研讨与全班研讨相结合的方法,即先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进行,再由各实验小组汇报研讨结果,然后教师帮助汇总全班研讨的“信息”。教师应该让他们有足够的发言机会,不论他的发言正确与否,教师要认真倾听。小学生由于所学知识和经验的限制,有时难免会用不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刚刚接触的问题,这时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语言,根据学生语言去引导思维。
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每次学生探究后都有许多话要说。而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不尽相同,所以他们在表述时,各人的说法不一样,也有可能是不正确的。我们作为教师,就要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认识,首先倾听他们现在的想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进一步研讨,了解彼此的想法,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观点予以肯定和批评,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事物,获取知识,使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六、要重视引导学生把科学探究活动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大自然包罗万象,奥秘无穷,仅仅靠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所学到的学习方法要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某一知识的获取,专靠课堂40分钟是不够的。如要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在课外进行探究课堂中是无法完成的,要想掌握这类知识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和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课外的研究时间进行探究事物的规律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在教材中很多地方都可以这样处理,如探究小草每天“喝”多少水?调查家乡的水资源情况、森林资源情况;一天中气温变化有什么秘密等。另外,一堂课不可能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都进行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外去探究,使科学探究活动突破教学时间的限制和教学空间的束缚。这样既能扩展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这一方面切不可忽视,要根据探究的内容,科学合理地安排,拟订切实可行的计划,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后的时间去进行自主地探究,这样才能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2]余炜炜.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
一、理论研究与教材分析小组研讨的主要内容
(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对《长方体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小学三个学段中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长方体的认识》属于“图形与几何”,其中“图形与几何”又分为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它们同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十大核心理念。课标中的总目标对“图形与几何”的知识技能是这样描述的: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图形与几何”在小学第二学段目标中的知识技能要求是: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
(二)《长方体的认识》在教材单元中的编排位置
《长方体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第27—29页例1、例2的教学内容。例题安排在这个单元的起始位置,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长方体,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三)教材编排特点
教材中的主题图呈现了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的建筑物和生活用品,从中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形,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很多物品的形状都是长方体和正方体,为进一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做好准备。比如:例1是研究长方体的特征,展示了学生对长方体物品的观察、操作,需要填表交流、讨论、总结,从而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例2是研究长方体的棱的特点,展示了学生小组合作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探索长方体的12条棱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
与以往不同的是,教材的变化有以下几点:直接从实物中抽象出相应的长方体、正方体图形,不再从与平面图形的对比中引出;直观给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概念;突出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教材的编写非常重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因此,理论研究与教材分析小组建议: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熟悉的实物,加强直观的演示,通过观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小组研讨的主要内容
学情分析小组从两个方面对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了调查。首先对五(4)班的45名学生进行了《长方体的认识》学前测试,同时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对长方体特征的认知情况,还采访了其他班级的学生,并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作了相应的评析。
(一)学前测试
《长方体的认识》
班级: 姓名:
1.下面图形中是长方体的请打“?菁”。
( ) ( ) ( )( )( )( )( )
2.想一想长方体由哪些部分组成?
( )
( )
( )
(二)测试分析及教学建议
对学生进行《长方体的认识》学前测试的结果是:第1题的答题正确率是71%,学生做错题的原因,一是没看清题目要求,二是个别错误是因为学生没有区分好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概念。建议教师在教学时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提高正确解题的能力。第2题的答题正确率是22%,学生做错题的原因是对长方体的部分特征不理解,对长方体各部分名称的认识比较片面,不熟悉“棱”这个名称,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长方体顶点的存在。建议教师在教学时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做一做,逐步认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与空间想象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这是一节有关“空间与图形”的课,在认知方面,学生已经初步会认长方体,但对长方体特征的认识比较模糊。教学时要进一步研究、梳理长方体的特征,让学生对长方体的特征有更清晰更完整的认知。教学建议:在教学设计上必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的观察、体验获得感知,深刻地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三、课堂实践小组研讨的主要内容
(一)设计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基于理论研究与教材分析小组和学情分析小组给出的分析结果、教学建议,课堂实践小组确定了《长方体的认识》一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形式,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究长方体特征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是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教学难点是理解长方体“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以及棱的分组。
下面具体说说如何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1.课标指出:“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因此,本节课重在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初步认识长方体的顶点、面、棱及其特征,然后在小组汇报交流中进一步验证、总结,进而掌握教学的重点。
2.课标同时也指出:“在教学中要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建议在课堂中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步学会学习。”因此,在本课中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尝试动手制作长方体框架。教师给小组提供的材料中,有两组无法做成长方体,让学生体会长方体相对的棱长是“相等”的这一特点,明确长方体的棱可以分为3组,从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3.课标要求“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本节课需要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二)设计教学流程
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策略后,课堂实践小组设计了《长方体的认识》一课的教学流程,由钟丽敏老师执教。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建筑物和生活用品。
师:这些建筑物和生活用品都是什么形状的呢?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形状也是长方体。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长方体,认识长方体,看看它有哪些特征?(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设计意图】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物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长方体,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长方体都由哪些部分组成?
教师(纠正):长方体上这些平平的地方叫做长方体的面;两个面相交的地方叫做棱;三条棱的交点叫做顶点。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先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了解学生对长方体的初步认识情况,再通过老师的解说,纠正学生对长方体各部分错误的叫法。
(2)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点
师:对于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你还知道些什么?
师:真的有这些特点吗?下面小组合作看一看、数一数,完成下表。
学生汇报:
生1汇报长方体有几个顶点,并演示是怎么数的。
生2汇报长方体有几个面,演示怎么数,并说说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生3汇报长方体的哪些面完全相同,得出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的结论。
生4汇报长方体有多少条棱,并演示怎么数。
【设计意图】空间观念的培养需要通过多种感官协同作用,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等活动,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在学生的汇报交流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及时验证、总结。
师:我们知道,长方体有8个顶点,6个面,12条棱,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请大家做一个长方体框架。在做之前先在脑子里想一想长方体框架是什么样子的?12条棱的位置如何?再想一想要做成一个长方体,对棱的长度有什么样的要求?
学生分小组动手制作长方体框架,完成后汇报:
①做成长方体框架的小组展示作品。请做不成长方体框架的小组上台展示。
师:第一组说说为什么做不成?该怎么办?给你重新换一根,该怎么选?还有哪些棱的长度是相等的?这些长度相等的4条棱,位置有什么关系?
②出示第二个小组做不成长方体的情况。
师:对比一下,为什么这个小组做不成?明确长方体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师:这12条棱一共可以分成几组?
③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师:观察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长度相等吗?我们把这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请学生练习说一说下面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长方体有几条长?几条高?几条宽?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制作长方体,进一步理解长方体的特征。通过设计两组“做不成”,让学生体会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中的“相对”的含义。
3.分层测试,点拨提高
(1)基本练习
①《数学分层测试卡》第19页练基本练习1
②《数学分层测试卡》第18页练习一基本练习1
(2)综合练习
《数学分层测试卡》第18页综合练习
(3)拓展练习
《数学分层测试卡》第19页拓展练习
【设计意图】为了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以《数学分层测试卡》为载体进行分层练习,结合教师评、学生评、自评、互评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信心。
4.质疑反思,总结评价
说说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四、评课与反思小组研讨的主要内容
(一)执教老师进行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将学生的观察、交流与操作贯穿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与操作中感悟、发现、体验、认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通过观察常见的建筑物和生活用品的形状,并从长方体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让学生明确长方体是一种立体图形,我们周围有许多物体的形状也是长方体,得出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结论。对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三部分名称的认识,我是在了解学生对长方体已有认识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
第二阶段: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第三阶段:学生分小组尝试动手制作长方体框架。这既是对长方体特征认识的加深,也是让学生在体验中进一步探究长方体12条棱之间的关系。在动手制作前,我先让学生想一想长方体框架的样子,12条棱的位置,同时思考:要制作长方体,对棱的长度有什么样的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制作长方体框架。在给学生准备制作长方体框架的材料时,我故意设计了两组做不成长方体框架的材料,目的是通过两组“做不成”的汇报交流,让学生感知“相对的棱长度要相等”。接下来,学生发现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或两组。最后由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不相等引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
第四阶段:以《数学分层测试卡》为载体,进行分层练习,巩固知识,采取教师评、学生评、自评、互评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二)学后测试
钟丽敏老师上完课后,照常规及时进行了教学反思,评课与反思小组则对五(4)班的学生进行了学后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
《长方体的认识》学后测试
1.填空题。
(1)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也可能有( )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 )。
(2)长方体有( )条棱,相对的棱长度(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 )、( )。
(3)①下图的长方体,长是( )cm,宽是( )cm,高是( )cm。
2.判断题。
(1)所有的长方体都有6个面。( )
(2)长方体的12条棱中,至少有4条棱长度相等。( )
(3)长方体除了相对的面相等,也可能有两个相邻的面相等。( )
3.解决问题。
(1)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5厘米,宽是12厘米,高是10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分米?
(三)测试分析及教学建议
学后测试中的第一大题主要检测学生对长方体的基本特征是否掌握,学生回答的正确率是93.33%,说明大部分学生对长方体的基本特征掌握得比较好;第二大题检测学生对长方体特征的理解,学生回答的正确率是77.78%,学生的错误主要集中在第(3)题,说明学生对“长方体可能有两个相邻的面相等”这种特殊情况还没有理解透彻,建议教学时通过呈现有两个相邻的面相等的长方体实物模型,让学生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第三大题检测学生对长方体基本特征的运用,学生回答的正确率是66.67%,做错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应用能力比较差,不能将长方体棱长的总数、特点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建议在教学新知识时,注意与解决问题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应用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集中评课
在集中评课环节,评价小组对钟丽敏老师的这节课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二是教师还主动权于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三是对学生进行分层练习。教学改进建议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再多元化一些,如采取对个人、小组和全班分别作出评价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