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海事挂职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轮机工程 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 考核评价模式 教学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7-0008-03
广西北部湾位于我国海岸线南隅,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提速,西部大开发后西南云、贵、川等省建设的加快,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广西已在沿海地区布局钢铁、石化、电力等大工业,形成了沿海工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出口加工基地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性物流中心。这些产业的发展,必将大大促进物流业和船舶运输业、船舶修造业的发展,这就需要大批符合国际和国家海船船员适任标准要求,具备轮机工程专业系统知识与技能、综合素质好、能胜任现代化船舶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随着《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生效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和发证规则》的颁布与实施,预防应试教育、实现教考分离,进一步强调紧密联系实践、重视实操评估和船上实训环节、提高船员素质、凸显专业知识模块与岗位技能相结合,成了航海教育和船员培养的趋势。有鉴于此,本文就钦州学院轮机工程专业教学现状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措施和建议。
二 专业教学现状
1.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重通用轻专才
航海类轮机工程专业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对动手能力要求很高。尽管当前各高校都很重视理论与实践并重,但由于设备相对缺乏、实践课时分配少等原因,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较弱,从航运、船舶修造企业等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来看,能够马上顶用的大学生较少,多数人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岗位培训才能真正上岗,此外,一些课程开设庞杂,学生好像可以有很宽泛的从业空间,但却无法适应需要专门人才的企业的需求。
2.教学与考核模式单一
专业理论课教学仍沿袭着从课堂到书本、从公式到做题、从背题到考试的简单重复模式。上理论课时,由于学生接触的都是单调乏味的课本,很容易疲劳,所以在理论课上往往达到不理想的效果。例如,“主推进动力装置”“船舶辅机”中有些部件结构比较复杂,如果仅仅通过课堂讲解,学生根本无法真正理解。这种课堂上“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显然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而“一张卷纸定成效”的传统考核方式也促成了学生的高分低能,许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储备也无法满足企业的人才需要。
3.“双师”素质教师缺乏
目前航海类院校师资队伍中学历高的缺少海上资历,有海上资历的学历上又有欠缺,整体上航海院校的师资队伍结构明显不合理。同时,船员与教师工资待遇差距过大、高校人才引进政策限制、高校扩招等原因,更使航海类院校缺乏人才吸引力,从而影响师资队伍的稳定性。
三 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思路
根据广西航运产业及现代船舶发展的需求,结合《STCW78/10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适任标准》,本专业明确以培养3000kW及以上的远洋航区三管轮为主要培养目标,同时要求毕业生具备晋升高一级岗位适任资格的基础。
1.课程体系建设
第一,构建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并重、“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以国际海事组织(IMO)2010年修正的《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的要求及交通运输部第10号令关于“船员教育许可证制度”的精神为指导思想,以《STCW78/10公约》功能块为指针,同时以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并重为培养出发点,将三管轮的适任证书考证课程标准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如下图所示。
能力与素质并重、“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示意图
第二,优化实践教学环节。把分散的主机、辅机、电气设备等核心课程的实践内容融合成动力设备拆装、动力设备操作、电工工艺与电气测试等综合性实训大项;再根据职业群的分工和功能区分,把大项分解成若干具体小项,推行以
――――――――――――――――――――――――――
*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编号:桂教高教〔2011〕66号)、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编号:桂财教〔2013〕169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编号:13JDGC021)
项目为导向的模块化教学,使多人被动接受式训练和演示性示范,变为小组主动开拓型训练和“一体化”教学,形成“实训项目模块化、实训模块层次化、实训教师‘师傅化’、实训考核标准化”的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第三,构筑与“航海职业素质”内涵相对应的课程体系。航海是一个兼具艰苦性和涉外性的特殊职业,船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灵活应变、组织管理、环境适应、心理承受等能力,更要有强烈的爱国精神、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纪律意识。因此,对轮机工程专业的学生实施富有针对性的素质教育,继续加强半军事化的量化管理,尤其是培养学生甘于寂寞、乐于奉献、恪尽职守、坚定执着的“航标灯”精神,并把素质教育及安全航运的保安意识贯穿于整个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为今后保证安全航运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2.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
第一,推行三段“进阶式”工学交替教学模式。采用三段“进阶式”工学交替教学体系,使学生通过四年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完成从见习机工――值班机工――三管轮三段式岗位职业能力提升。第一学年、第二学年,在校完成“基本安全培训”“救生艇筏与救助艇培训”“急救培训”“高级消防培训”等教程,具备海事局要求的见习机工基本条件,参加第一次船上认识性实习。第三学年,在校完成“值班机工适任证书考试评估”,获取值班机工岗位适任证书,具备值班机工的知识和技能,能胜任值班机工岗位任职要求,参加第二次船上生产性实习。第四学年,在校完成三管轮的适任评估及考前强化,并参加适任证书全国统考,获取三管轮适任资格,参加第三次船上顶岗实习,完成学习任务。
第二,设计“教――学――做”为一体的教育教学过程。本着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技术能力,建设“教、学、做”一体化的仿真实训室,将船舶机舱搬到学校,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仿真训练。以船舶辅机中“离心泵技术应用”教学活动为例,按教学内容将课程单元分成引言、导入、操练、综合训练、总结五个步骤,如右表所示。在前面两个环节中,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动画演示来讲授离心泵的技术应用和动作过程,学生活动以视听为主。从第三步开始,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进行示范和个别辅导,讲解离心泵的拆装过程,学生活动与教师同步进行。在第四步的综合训练环节中,学生按分组进行独立实操,教师从旁辅导。在最后的总结环节中,教师对本次课进行简要回顾,提炼出知识要点,并通过现场提问和抽查来检验学习效果。
第三,以任务作为参照点,突出过程评价,实现教学活动与工作过程融通。按实际工作过程和职业标准整合课程内容,以任务为参照点设计每门课程的学习项目,进行课程项目化改革。拓展典型案例,进行全方位的课程开发,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把需要掌握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有机地融合到项目中,每门课程根据各个项目任务性的考核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取代终结性考核方式,突出过程评价。
第四,构建包含教学、自主学习、行业资源等内容的共享信息资源库。整合教学资源、完善教学课件、研发仿真实训教学软件、建设网络课程、工程实践录像等,建设轮机工程专业共享型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为学生及社会船员提高业务和适任证书考试复习,提供网络自主学习平台。
第五,深化“双证书”制度,促进考核评价模式改革。把学历证书和三管轮适任证书“双证书”培养模式融入到整个教学环节中,在教学内容和考核评价上融入三管轮岗位适任标准,实现课程设置、课程标准与三管轮考试标准相一致,技能训练项目及标准与三管轮适任评估标准相一致,专项训练项目及标准与三管轮所要求的海上个人技能评估标准相一致。
改革评价考核方式,与三管轮对应的训练项目,以海事局专家组对学生的评估成绩作为考核成绩。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三管轮职业岗位能力训练,并直接参加国家海事局组织的评估考试,获取三管轮适任证书,具备一毕业就能上岗的能力和资格。
第六,建立学校考核与企业评价有机结合的考核评价机制。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实习实训指导委员会,成员由学校与企业指导教师、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同组成,负责具体制订学生进入企业学习活动的计划。为检验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效果,学校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主要由教师和企业相关人员组成,考核评价的内容分为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过程性和阶段性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在考核评价体系中的主体是学生,主要评价者是企业和学校,但学生也参与其中,进行自我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也有相互评价,使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评价,使评价过程成为学生学习、总结和提高的过程。
船舶辅机“离心泵技术应用”――课程单元教学设计表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引言 离心泵技术应用 讲授演示 课件演示
动画演示 视听 5分钟
导入 离心泵动作过程 讲授演示 动画演示 视听 5分钟
操练 任务一:离心泵的拆卸 教师示范
个别辅导 实物演示 同步进行 5分钟
任务二:离心泵的装复 教师示范
个别辅导 实物演示 同步进行 5分钟
综合
训练 任务三:完成离心泵技术应用全部项目 分组实操
个别辅导 实物设备
和工具 学生独
立活动 60分钟
总结 本课任务是了解离心泵动作过程,掌握离心泵的应用场合、操作要点及维护工艺 教师讲授
现场提问 动画演示
实物设备和工具 视听
回答演示 10分钟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辅导员;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
随着“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广泛传播,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日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一个重要课题,成为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团队能力的一种有益尝试。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Pete?M?Senge)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提出了关于“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和实践方法,掀起了组织学习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热潮。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鲜明地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创建“学习型政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将学习型理论用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可以深入挖掘辅导员团队学习的精神动力和实施原则,有效促进团队建设,共同提升辅导员的个人能力和整体战斗力。彼得·圣吉认为要建设和形成学习型组织,需要进行五项修炼:第一,组织成员通过终身学习、能够不断超越自我;第二,善于容纳别人,改善心智模式;第三,建立共同愿景,努力追求卓越;第四,开展深度汇谈,发挥团体智慧;第五,学会系统思考,敏锐洞察渐变。结合辅导员团队的实际工作情况,笔者认为,团队学习是进行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团队学习的要求和目标
辅导员是目前中国高校进行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群体和重要力量,一般情况下,每一所高校均按照学生人数配备一定比例的辅导员,从十几人到几十人不等。目前高校实行二级管理,因此划分至院系,各个院系一般都有数位至十几位专职辅导员。拿华东政法大学为例,目前华政本科生十个学院有70余位专职辅导员,分到学院,小学院有三五人,大学院有十一二人。根据管理学规律,5—12个人是一个团队的最佳构成人数,因此学习型辅导员团队的构建,以各高校院系为单位就自然而然。
团队学习,不仅仅是个体的组合和简单的学习交流,而是要以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共同目标而不懈努力学习、追求超越自我,具备较好的学习能力、高效的交流能力和较强的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方法,把学习和工作融合起来,互相协作、分享合作,不断增强学习力和创造力,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新型辅导员队伍。在这样的目标下,构成学习型辅导员团队的每个成员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意识,个体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同时每个个体又能紧密联系并交叉构成一个稳固的四面体,具有较好的团队合作意识。这是团队学习的基础所在。
二、团队学习的具体路径
(一)建立共同愿景
根据“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共同愿景是促进每个个体的内驱力。共同愿景以个人愿景为基础,由个人愿景融合、升华而成,是自下而上产生的,是辅导员事业心和使命感的源泉。创建辅导员团队的共同愿景,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鼓励辅导员发展个人愿景,努力让自身转型为学习型辅导员;二是个人愿景要与共同愿景协调统一。辅导员要努力不断超越自我,培养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便是个人和团队的共同愿景;三是分享共同愿景。分享是提醒、是沟通,更是促进。辅导员团队应结合辅导员行业特点和学生特点,对共同愿景不断强化,使其指导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和学习。在学院中,通过领导牵头,通过团队讨论,来确立团队的共同愿景。创建辅导员队伍的一流品牌,包括一流的管理质量、一流的服务水平、一流的办事效率和一流的公众形象,这是新形势下辅导员团队应该认可的共同愿景。这一愿景不是从上而下的命令,而是辅导员们统一认可的共同理念,需要对愿景有共同的承诺、付出和投入,并落实到每个人每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
辅导员在大家达成的共同愿景下,可以大大增强学习的内驱力,渐渐形成在这一共同愿景下自我管理、自觉学习、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结果。这为学习型团队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进行合理分组
1、根据工作职能分组。根据教育部24号令的精神,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可以归结为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维护安全稳定、落实帮困助学、开展就业指导、抓好班级建设、组织开展党团建设、培养学生骨干等几个方面,因此辅导员团队的架构和建设必须要有针对性:进行合理分组和分工。分工是合作的前提,把对应的人放到最能够发挥其特长的位置,才能够发挥其潜力。目前,华东政法大学每个学院的辅导员团队除了基本工作之外,都有几个模块:学生工作管理、党建、团建等;大的学院还有年级组长、学生社团等职能模块,需要把适合的辅导员放到对应的职位上去,发挥其特长和优势。
2、根据年龄结构分组。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人数众多,以年轻人居多,但是为了让团队整合效果更加突出,就需要5—12人的辅导员团队在人员年龄结构上新老结合,这就要求团队要进行合理分组:新进辅导员都需要一个带教老师,办公室组合应该考虑年级问题,带一个年级的老师需要新老辅导员结合、每个模块的辅导员需要带一位新人,等等。通过组合,让辅导员的“传帮带”作用发挥到最佳,既发挥了老辅导员的优势,又培养了新人能力,为随时的工作职能交接提供有力支持。
3、根据兴趣进行分组。根据科研兴趣进行分组,是团队学习的重要基础。华东政法大学学生工作系统领导一直很重视辅导员的科研能力,一直强调科研能力是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奠基石:不能一味“沉”在事务堆里“浮”不上来,需要进行总结归纳,提升工作理论水平。学校通过辅导员协会等组织在辅导员队伍里面按照专业和研究特长进行分组,组织小组开展讨论,并配以一定经费,支助其开展相关科研活动,鼓励出科研成果,这是符合管理学原理、行之有效的措施。这为团队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和现实条件。
(三)实施目标管理
1、制定学习制度。彼得·圣吉认为,未来社会唯一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透过学习,可以重新创造自我;透过学习,能够做到从未能做的事情,并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而要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就需要对学习进行有效的管理,管理学上的目标设定和目标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第一,组建辅导员学习组。只有构建符合辅导员特点的学习组织,使学习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平台和载体,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建立各种性质的学习组织,为辅导员的学习提供实实在在的载体,应成为创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工作重点。这种组织的最佳形式是辅导员教研组,类似于专业课教师的教研室。一般可根据学院规模大小设置1-3个教研组,主要按照教师兴趣进行组合,制定学习计划,共享资源、共享经验。
第二,制定学习计划。学习必须要有计划,计划可以按照学期或者月份来制定。例如每个月举行“辅导员读书会”、每学期举办“辅导员沙龙”;每学年举办“辅导员论坛”等,在形成固定学习形式的同时,把理论读本、工作实际、专题培训、外出考察、工作交流等等内容纳入学习计划,真正做到学有所得,互相学习。
2、健全培训机制。辅导员的培训现在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辅导员团队学习的重要手段。华东政法大学目前对专职辅导员的要求是每年一场全国范围的专题培训,起码六次的校内培训。每次专题培训,必然分成若干个小组,一般以十人左右成为一个小组,并推荐产生组长。在整个培训期间,由组长负责落实小组讨论、小组团队活动及小组总结等相关活动。专题培训成为体检和检验团队学习的重要阵地。整个上海市对辅导员的培训走在了全国前列,不仅在全市范围内设置了若干个市级辅导员培训基地,形成了格局特色的培训特色,比如交通大学的管理专题、上海海事大学的礼仪专题、华东政法大学的党建专题等等,复旦大学还成为教育部21个“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之一,每年的高级研修班成为规格高、效果好的实践学习基地。
3、落实信息共享机制。信息共享机制,指的是一方面指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应该信息共享,实现团队作战而非单兵作战;另一方面是指老辅导员应该及时总结经验,积极向后辈传达。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在信息共享机制方面起码应该形成三个制度:问题会商机制、工作分享机制和成果保留机制。辅导员日常工作方法、工作模板、工作总结、案例经验均可以形成文字进行总结汇总,继而形成数据库,供团队或学校整体使用。华东政法大学辅导员协会的“辅导员工作数据库”建设,正是这方面的尝试。
4、提供实践平台。学校和学院应该结合平时工作,积极为团队学习提供一定的实践平台,为辅导员提供实践学习、锻炼能力的机会,比如开展辅导员技能大赛、演讲歌咏比赛;鼓励辅导员上形势政策课、入学教育课、就业指导课、心理指导课、思想政治课等相关课程;开展各种规格的学习活动和挂职锻炼等,通过实践平台,提升团队学习的凝聚力,共同促进辅导员团队的成长。
(四)建立理想模式
彼得·圣吉“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中提到的“改善心智模式”、“开展深度汇谈”,对团队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心智模式影响我们认知的方式,辅导员个体应不断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克服自我防卫心理,正视自己的思维蔽障,认识自己的不足,学会欣赏与接受不同的意见,学习别人的长处。将团队中的其他成员视为工作伙伴。通过自身积极努力,不断超越自我;团队成员心智成熟、团队具备共同愿景,和谐高效;同时团队经常开展深度汇谈,通过成员之间情感交流、信息共享、思维碰撞,可以获得高于个人智慧的团体智慧,可以促进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的生成。同时,团队应该多进行系统思考,团队成员运用系统的观点看待组织的发展,可以帮助组织以整体的、动态的而不是局部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因而为建立学习型组织提供了指导思想、原则和技巧。
这是学习型辅导员团队的“理想模式”,在这样的“理想模式”指引下,辅导员个体的优势得到极大发挥,并保证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三、团队学习的外部保障
(一)营造和谐环境
1、领导作用。创建学习型辅导员团队,关键是领导要带好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辅导员团队的领导者善于系统思考,才能在日常繁杂琐碎的学生工作中采取整体思考的方法,形成细密的整体规划,实施真正具有前瞻性的积极行动。辅导员团队领导具备系统思考能力,才能驾驭全局,指挥协调,调节控制,将学生工作融入时代潮流,准确预测教师教育结构的调整、国家教育政策的改变、地方社会对教育人才的需求数量及质量的变化等等。辅导员团队的领导具备系统思考的能力才能有效地将辅导员的个人愿景转化为能够鼓舞组织的共同愿景。
2、和谐团队。成员在改善心智模式的基础之上,形成彼此尊重、相互信任、团结友爱的团队凝聚力,对于学习型辅导员团队的建立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形成“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过”的组织学习氛围,通过成员之间情感交流、信息共享、思维碰撞,可以获得高于个人智慧的团体智慧,可以促进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的生成。
(二)制定激励机制
1、制定激励政策。对于在学习型辅导员建设中表现突出的辅导员予以奖励,比如前文提到的华东政法大学学工部尝试给科研课题组提供一定经费,科研处对进行奖励,在工作过程中对表现突出的辅导员优先考虑进修培训等。通过激励,对学习活动中的先进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通过奖励,使团队成员体验学习的成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有条件的学院,可以结合假期度假制度、薪酬奖励制度等,提高学习的动力。在目前的体制下,辅导员作为团队的意识远远大于个体,其薪资待遇基本上没有很大差别,在职级职称评定上也没有设置相关特殊性差异。对待辅导员工作,应建立“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评价制度,可以大大激发辅导员团队的工作积极性。
2、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从长远考虑,对于辅导员的考核和评价需要与时俱进。目前的辅导员评价制度是一种“单一性评价”,基本上以学工部和学院领导的评价为主体,学生的评价为辅的体制。学校应实行以促进辅导员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内容、标准、方式多元化的“发展性评价制度”,而且在“发展性评价”中,团队的意义需要体现出来。通过评价,调动工作积极性,发挥其特长;使评价成为辅导员发现自我、建立自信、欣赏别人的过程,从而让他体验到工作的成功,激发内在发展的动力与需求,进入快乐学习、快乐工作的状态,实现职业价值和生命价值的统一。
四、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突围和发展
不可否认,团队学习仅仅是推进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众多路径中的一种,而这不仅需要团队本身的努力,还需要在全校范围之内营造全员学习的氛围。只有形成“全员学习”的良好氛围,本文探讨的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才真正具备了充足的外部动力,才能真正发挥团队的最大潜能。要真正做到全员参与学习,一方面要在学校范围之内对创建“学习型组织”进行广泛宣传,使每位老师都了解“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意义,明白创建工作不仅仅关系全校,而是关系每个个体的发展和提高,尽量让全体老师就“学习型高校”达成共识,形成“共同愿景”,把创建“学习型高校”看成是每位个体的自觉行动;另一方面要把重视和培育团队精神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构建起每位辅导员和每位老师都能发挥主动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从而挖掘全体老师的潜力和聪明,提升高校的竞争优势。
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其最终目标是提升辅导员这支队伍的个体能力和整体战斗力,更好地服务于推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大局,同时也是辅导员自身发展的需要,为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三联书店,1998.
[2]朱正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0.
[3]冯刚.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理论与实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宁曼荣,旷勇.论学习型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02).
[5]陈清华.构建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策略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04).
[6]石贵舟.新形势下高校构建学习型组织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8(09).
[7]李卫红.抓住根本立德树人,切实把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J].思想教育研究,2007(10).
[8]刘永琴.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探讨[J].池州学院学报,2008(05).
[9]张智洪.关于学习型高效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2).
[10]陈建波.创建高职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设想[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11]郑华丽.关于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0(09).
[12]赵晖,刘海涌,李文文.高职院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
[13]丁兆明,焦阳,王玮.学习型辅导员成长路径研究[J].高校辅导员,2011(02).
[14]罗亮,罗义文.论学习型辅导员团队的构建[J].高校辅导员,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