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员交流发言材料

学员交流发言材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员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员交流发言材料

学员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1篇

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教学理念前卫、把握新课程标准、并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时期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

二、培训目标

1.通过师德培训使全体参训人员的师德修养与职业道德水平有明显提高。

2.通过新课程理论的学习使各校教师都能转变教育理念,能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以全新的方法走进新学期的课堂,尽快改进课堂教学的结构、逐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3.通过班队知识学习,使参训人员进一步熟悉班队集体建设的具体操作方法,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的规范化。

4.通过教学业务知识的培训,使全体参训人员人人明确教学“六认真”要求,向教学“七认真”迈进;个个懂得参与教育科研活动的基本知识,把握教学教研工作的主动权。

5.后勤工作人员通过师德培训,进一步确立服务观念,摆正工作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安全防范,确保服务质量。

三、培训方式

集中培训,专家讲座,经验交流,互学互动,观摩现场,表态发言。

四、组织领导

组长:陈正美

副组长:朱建刚蒋四良胡关乔(主持学习活动,本校教师点名)

成员:宋前方(负责培训班场地、物资、会议材料安排工作)

侯颖华陈德芹(来宾接待)

陈发超(伙食安排,茶水供应)

王平(文秘服务)

吴雪芹(音响服务)

五、培训地点

张家港市绿丰学校多功能活动室

六、日程安排表

时间

午别

内容安排

主讲人

主持人

8月21日

上午

1.开学典礼

①市教育局领导致开幕词

②团市委领导讲话

③教员代表发言(新凯学校

学员代表发言(绿丰学校)

⑤学员体表发言(渭塘涟水小学)

2.全体人员合影

3.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

4.新课标的认识与理解

钱洁雅局长

李彬书记

蒋四良

吴雪芹

周仁丽

蒋四良

市局袁科长

市局赵科长

陈正美

下午

1.三校教师暑假作业展评

2.《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做一名高素质的教职工》

罗会词

孙振中

蒋四良

8月22日

上午

《教学“六认真”工作具体要求》

港口郑校长

胡关乔

下午

《学校教科研知识讲座》

凤凰钱校长

8月23日

上午

1.《做好班集体建设工作当一名称职的班主任老师》

2.《认识少先队组织开展好学生的自我教育活动》

孙振中

朱建刚

下午

1.《办公软件电子表格应用技巧》《word文档排版常识》

2.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詹晓玉(新凯)李雪梅张传俊(绿丰)成诗琼(渭塘)]

蒋四良

有关老师

8月24日

上午

1.小学语文教学

2.小学数学教学

市局候主任

西张卢校长

蒋四良

下午

1.书法教学

2.

3.学唱歌曲《国歌》、《队歌》、《团结就是力量》

泗港陈校长

大新夏校长

吴雪芹

8月25日

上午

1.学校安全工作要点

2.体育课教学

3.音乐课教学

4.评选优秀学员(按校评选)

市局陆科长

市局孙忠义

孙振中

各校校长

胡关桥

下午

1.举行培训班休业式

①市教育局领导讲话

②学员代表学习心德交流(每校1名)

③颁发优秀学员证书

④暑期培训班工作总结

2.培训班结束

市局领导

学员代表

陈正美

陈正美

朱建刚

学员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2篇

⑴主角式培训:培训者应以平等的态度面对受训教师,运用多种手段来调动教师参与培训活动的积极性,让学员当培训的主讲者、参与者,或者是成果汇报者,学员走上培训主讲台,充分展示自我。如北京师范大学举办湖南省特级教师国家级培训,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安排了两天时间召开特级教师思想报告会,根据学院布置的专题《心境界――特级教师与学生成长》《合动力――特级教师与教师团队》要求,每个学员作了发言。这样让参培教师感到培训并不高深,培训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也并不遥远,切实发挥其主体作用,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实现培训者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以期在思想碰撞中形成共识、在交流与分享中产生新思想与新认识,实现自我提高。

⑵案例式培训:引导受训教师对具体的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培养受训教师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培训者可选取那些生动的、有说服力的正反两方面案例,组织受训教师对其进行分析讨论,使其从案例中借鉴他人的优势、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会评价与反思、丰富实践经验,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其特点是有利于改革传统培训模式,有利于提高受训教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受训教师的科研能力。如自己参加北师大举办湖南省特级教师国家级培训班学习,听了二十多个专家的讲座,他们有一共同特点,就是采用案例培训,通过这些鲜活的、贴近现实的案例对教师进行培训,有利于使教师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和体悟,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⑶远程式培训: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目前,教师培训中存在着经费不足、时间短缺、精力有限等各种问题,而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恰恰为我们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便利,利用计算机和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来实施教师培训,同时还可以借助于网络的优势,建立异地学习体系,通过网络互相沟通、交流思想,实现不受时空限制的自主学习。这是我们当前非常重视的一种教师培训模式。

⑷问题式培训: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培训方式,根据培训内容、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对其进行筛选和归纳,由教师创设问题情镜,使学员围绕这一主题,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员的求欲望、创造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员创造力。如我们举办的中小学语数外教师培训,上海专家在授课《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时,一开始就提出问题: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什么是高效课堂?学员涌跃发言,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然后逐一组织教师学习理论、听取讲座、开展研讨,并在实践中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培养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因其帮助教师解决了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促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

⑸课题式培训:以课题为载体,以课题研究为中心的培训方式,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便是培训学习的全过程。学校或培训者可以将已申报的教育科研课题分设为若干子课题,组织教师分工承担研究任务,进而促使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学理论、听讲座、查信息、做研讨,把教育科研与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以课题研究活动来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全体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⑹送培式培训:培训部门在本地区遴选特别优秀的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同时聘请课改专家,组成团队进行送培上门培训。例如,2012年10月由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组织实施的湖南省“国培计划(2012)”武陵山片区“送培上门”到麻阳,安排十分紧凑、科学,既有《教师专业标准》解读、《怎样鉴赏名师教学》等10场专家讲坛,又有9堂研讨课和9堂名师送课,专家团以初中、小学老师专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突破口,以“现场教学”为主要途径,通过研讨课、名师示范、互动点评、专家讲坛等方式,引导参训教师在真实情境下反思,切实改进参训教师的教育方法,提升教学水平,极大地提高培训实效性。

⑺合作式培训:培训者与培训者之间,培训者与受训者之间,受训者与受训者之间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或任务,所进行的相互认同、相互接纳、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目标和任务的培训方法。在培训中,培训者要充分利用教材、教学实践中利于合作学习的因素,科学地制定计划,包括:目标、材料、组织形式、活动过程、评价标准等内容,并且在备课活动中具体体现出来,然后组织实施、评价。例如:参加北师大举办“湖南省特级教师国家级培训”,其中赵希斌老师主讲的专题《高效与有效的教学》就安排学员合作学习,具体做法是根据教师设置问题,分成五大组,选组长、副组长各1名,每组学员进行讨论,形成观点,教师在小组讨论时,给予指导,然后由组长向全班汇报,每组发言时限3分钟,每组之间也可讨论,提炼观点,要求提出的观点鲜明,语言精练,针对新观点,小组还可以补充发言,同时教师对每组发言进行点评,最后五大组发言完毕,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在这过程中,充分调动受训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协作小组是根据学科分组的,来自三湘四水,彼此交流,既有温情和友情的体现,又有热情和争执的展现,全员参与,共同进步。

⑻解剖式培训:让培训走出学术报告厅,走出培训机构的讲台,深入到中小学教育一线去。以真实的课堂教学为脚本,采用鲜活案例,现场剖析,让学员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例如,我们举办的中小学教研员培训,除了听专家讲座外,还安排了大部分时间深入教学一线,观看了多种多样的教学观摩活动,如让骨干教师围绕新课程理念上示范课以展示自己在课堂组织方面的经验和技巧,看了名师课堂教学实况录像;聘请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开展说课活动以拓宽受训者的思路,等等。观摩后继而组织大家进行评课、议课,就课堂教学中折射出来的问题质疑问难,结合新课程理念发表意见。这种培训模式不但有利于教师在交流与反思中深化认识、扬长避短、提高自身素质,还能促进教师见贤思齐,学与练有机结合,在实践中得到不断提高。

学员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工培训;案例教学;教师—案例—学员

现代企业培训的参培学员,不只是单纯的学习者,也是融多种知识与技能的实践者。课堂上,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对问题的分析甚至超越于教师之上,对教师的“指点江山”并不存在盲目的崇拜和认同,甚至是以一种挑剔的眼光看待我们的培训。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因此,要搞好铁路职工培训,我们就要改变以往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尝试使用新的教学方法,例如铁路职工培训基地在职工培训中推广使用的案例教学,就是要打破那种传统封闭式的办学思路,为教师和学员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让我们的学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去学,也让我们的教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去教,最大程度地实现知识与经验的共享。

一、案例教学的含义

案例教学的含义通俗而言就是教师提出案例,留下问题,让每个学员根据课堂理论以及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出若干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它以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贯穿始终。即在教师的主持下,以现实中的实际问题为载体,针对案例,通过调动学员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把教学的双方带到矛盾冲突之中,把枯燥单调的理论章节,变成解决真实问题的公开讨论,把教师的单向传输变为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把个人的独到见解融入到集体的智慧当中,把一个战略性的束之高阁的理论框架,变为对解决实际问题的一次可操作的实践。

二、案例教学的特点

(一)教师与学员的角色有所转变

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施教者,同时也是课堂的导演者和组织者;教师的讲授,不再是提供问题的答案,而是告诉学员一个观察问题的视角,提供给学员一个分析问题的方法。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和总结,汇总大家的智慧,总结集体的经验。这种教学方式,针对性和实用性很强,充分调动每一个学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与学员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学习。实际上,案例教学30%的收获来自教师,70%的收获来自同学。通过这种学习,力求把学员已有的理论知识、文化素养,转变成一种能够解决真实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注重实践性

案例教学的内容应当以学员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学员的问题体系建立案例内容体系并注重内容的可操作性。在确定教学内容时,除了要考虑学员的需求外,还应体现出自己的特色。案例教学没有正确的答案,只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案例教学,训练的是一种系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采取行动的勇气与决心。也许学员来学习时只有一个问题,学习后会变成10个问题。但同时,学员解决问题的方法会增多,思路会开阔,处理问题的自信会增强,决策和管理的能力也会提高。

(三)教室的布置灵活多样

案例教学是极度开发学员潜能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除了教师—案例—学员三个影响因素外,课堂环境也是影响学员是否积极发言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教室的采光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感染力,明亮的采光会激发学员的斗志,活跃学员的思维,让他们能以饱满的情绪展现自己的观点;同时教室座位的调整也不可忽略,把桌椅按方形或梅花形摆放,让每组学员面对面而坐或围成一圈,大家平等相待,消除由于传统的教室布置给学员造成的被动心理,让学员在没有任何心理暗示的情况下主动发言,相互交流自己的人生经验。

三、应用案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案例教学虽然在一些高等院校已广泛使用,并积累了许多成熟的成功经验,但在基地的职工培训中才刚刚起步,因此,我们在实施案例教学时,还应稳扎稳打,对任何可能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因素都应考虑周全,通过各种努力和精心的安排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选好案例教学的班级

案例教学虽然有诸多的优点,但它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职工培训。例如,如果培训需求是要求学员更新知识或转变观念,用案例教学效果就不会太好,而用讲授式或体验式教学则效果较好;如果培训需求是要求学员统一思想,澄清模糊理论或模糊认识,则采取研讨的形式效果颇佳;如果培训需求是要提升学员的技能、技巧,这时使用案例教学则恰到好处。因此,应根据培训需求确定使用案例教学的班级。此外,还应综合考虑培训者本人的水平和掌握方法的熟练程度,并与一定的培训内容及现场的科技水平相适应。

(二)选好案例教学的案例

学员的需求应通过教学得到满足,案例教学的学员是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最终达到提升能力的目的。因此,案例的选择尤为重要。选择案例时,不但要与一定的培训内容相适应,还要具有很强的争议性和真实性。一个好的案例,一定要提出一个超出常规的难题,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就成为关注的焦点。学员站在实际参与者的角度,体会到他们自己将来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而好的案例正是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发学员之间的冲突,让学员思考并辩论。在案例讨论中,学员可以了解一般的理论,可以知晓别人的观点,案例的讨论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而只有基本的问题。案例本身没有分析和改编,但结尾会留下一个思考和讨论的空间来引发争议,争议通常出现在需要作决定的时刻。一个好的案例通常强迫学员做出自己的决定。这会使他们从参与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也会使他们更有紧迫感。在激烈的争论中,学员如身临其境,并不得不在最后给事情一个圆满的结局。因此,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场真正的实战演练,而专业理论就像一条无形的主线贯穿其中。

(三)选好案例教学的教师

案例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师的水平,不同的教师,案例教学的效果也不同。一个好的案例教学的教师,首先是一个激情飞扬的演员,他把课堂变为舞台,倾注了全部的热情来讲课,这种热情也感染了每一个学员。案例教学的教师还是控制课堂的导演。每一节课就如同一场电影,要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还要让尽量多的同学发言,就要严格控制课堂,热烈而不混乱,有序而不死板,对同学的提示如春风化雨,最后的总结如水到渠成。案例教学的教师还应是教学相长的对象,老师要有谦虚的态度和博大的胸怀,认真听取同学的发言,积极鼓励不同的观点,耐心梳理大家的意见,勇于接纳批评和反驳,创造一个师生之间平等学习的良好氛围。

课堂上,好的案例教师通常是先给一个有意义的分析构架,然后不把讲课的重点放在案例细节的问答上,而是着力分析事实背后的问题及其含义,最后给出若干带有普遍意义的论点。案例教学的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和极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如控制学员的发言时间,针对学员的发言随机应变,能够提供合理的理论分析工具,当学员出现无效争论时应及时制止并澄清概念,最后将讨论深入和升华。

(四)鼓励学员积极参与和配合

案例教学要求学员必须熟悉案例,在课堂上做出积极的回应。首先是课前要认真准备。学员必须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案例,包括记住案例中的关键数字,回答案例后面的提问,准备好自己的建议方案等。其次是课堂上要积极表现。培训基地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来评价学员在课堂上的表现,通过主观参与和客观约束促进学员之间的竞争,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场的局面。案例教学50%的成绩来自课堂参与,参与程度会直接影响学员的个人成绩。除了积极发言的学员外,还有一种“冷点名”(COLD CALL),教师会专找不爱发言的同学,“某某同学,请你就此事件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如果学员没有认真准备,结果可想而知。课堂上,学员只有通过充满自信的发言,独到的见解,哪怕是反驳老师的观点,才会得到好的成绩。这种针锋相对的辩论能够培养学员的自信,提高学员的自学能力。课后,教师会开出一系列书单,学员从中会找到分析此案例的理论依据和必要知识。如果是学员学过的,可以巩固提高加深理解,如果学员没有学过,就要认真补习。

四、对案例教学的评估

对案例教学进行全面的评估,是案例教学组织的重要环节。一般对案例教学的评估分为几个层次,首先是对教学内容的评估,如你认为教学的内容是否对你的工作有帮助,还有哪些要改进的方面,你有什么好的专题和意见等。其次是对教师的评估,如你认为教师的讲授是否清晰,是否很好地组织同学发言,课堂讨论的时间长还是短等。第三是对案例材料的评估,如你认为该案例的选择是否恰当,是否与培训内容相适应,每天的阅读量多还是少等。对案例教学的评估,教学部门应给与足够的重视,要求学生认真填写,根据大家的反映,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同时将大家的意见反馈给教师,以便日后更好地改进。

对于案例教学的应用,铁路职工培训基地在不断地尝试和改进,以逐步形成满足铁路职工培训需求的案例教学模式。应用案例教学搞好铁路职工培训,除了具备与时俱进的培训理念,还要打破学科界限,打破部门界限,从教师个体的独自应对到团队合作,着力搞好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水平较高、教学能力很强的复合型培训教师,更好地提升案例教学的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学员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双语教学 临床病理讨论 教学分析 素质教育

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并与国际接轨,培养与时俱进、学有所用的人才,以双语教学为特征的医学课程改革正在全国推广[1]。为了适应这一形势,并结合我校学员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我们在病理学课程的教学中首先在“临床病理讨论”(Clinical Pathologic Conference,以下简称CPC)这一重要的实习课中开展尝试,通过对比其它课程的双语教学效果,我们认为在CPC课堂上用英语教学可使得同学们更容易直接参与,和教员之间的交互更频繁、更深刻,也便于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推广,这为我们如何进一步拓宽教学思路和教学内容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 学员

主要面对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学员,本着学员自觉报名,教员适当进行遴选的方式,以小班(约二十人左右)的方式进行。要求全部学员必须通过大学公共英语4级,偏重于通过6级(CET 4或6考试),并基本上接受过初步的专业医学英语学习,但未接受过专业医学英语的培训。

(二) 教员

被选择参加这一授课的教员必须具有相当丰富的专业教学经验,学历在硕士或博士以上,曾经出国深造或参加过英语强化培训,即既有良好的专业授课能力,又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熟悉专业外语的合理运用和传授。

(三) 教材

鉴于目前国内尚无临床病理讨论相关专业的英语教材[2],如果另外采取自编方式的话,因人力有限,不可能在短期内将完全合乎我国实际情况的相关教材编制出来,我们采取提供学员有关的专业书籍参考书或网址,让学员在课前进行专业内容的消化,其供讨论的病史、临床检验资料等在课前就将中文材料分发给学员,全部由学员自己去整理和翻译,教员只进行必要的专业单词取舍的辅导。

(四) 授课

在学员了解本堂课要讨论病例的病史、临床资料后及观察大体标本,切片的基础上(即事先预习),教员将本讨论病例的重点内容(如年龄、病程、主要症状、体征、重要生化指标和影像学检查等)再全部以英语讲述一遍配以文字幻灯,要求碰到一些医学术语如咯血、盗汗等也只用英语解释其词义,而不用中文给出这些专业单词。要求教员发音准确,语言力求应用简单句、短句,避免使用复合句、倒装句等在书面文字中出现的句型,用词确切,语调适当,语言清晰,多结合标本、模型、多媒体幻灯等有形物讲授,适当佐以板书,首先引出一个良好的语言氛围。接着更多的时间留给学员进行充分讨论病例,其内容完全与中文进行的形式相同,但是要求必须全部用英文口语表达,倘若碰到个别要表达的单词不会,教员可以适当的进行提示以帮助其完成整个意思的表达,学员之间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完善。鉴于学员毕竟是初入专业英语学习的阶段,能力相对有限,我们采取将学员分成几个小组,例如:A组重点讨论该疾病的发病过程,B组重点讨论该疾患的病理改变,C组重点讨论该死者的死亡原因,等等,这样,给学员有一个相对分类,便于他们有所侧重,准备全面而充分,提高其在讨论时用英文发言的自信心。

在全部讨论结束之前,教员再进行适当的小结,主要是梳理一下学员讨论中的思路,表达内容的纠正和个别词组或单句(指有重要意义的)的合理使用,个别单词可进行适当的讲解,如hepatic和cellular二个单词,合在一起,便成了hepatocellular即肝细胞性,而 hepatitis 是由hepatic和itis(炎症的后缀)合成的,由此帮助同学们扩展了一些专业医学英语的词汇。

二、对CPC进行专业英语讨论的效果

学员们在尝试这种方式进行CPC课程后,普遍反映兴趣盎然。因为有二方面内容驱使同学们带着浓厚兴趣进行CPC的学习,一方面是其内容,因为它包含着实实在在的具体临床资料,尸检发现,大体标本和切片,真可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课堂内容”,这已超脱了理论大课的枯躁和乏味[3];另一方面是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是由学员来发言(讨论),而且只要是围绕病例,可以各抒己见,不受约束,畅所欲言,课堂气氛宽松,这大大提高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

其次在掌握专业内容的基础上,学员们既了解了专业内容又加以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专业单词,如fibrosis(纤维化)、cirrhosis(硬化)等等;同时,在一堂课上,可以将临床症状,体征、大体标本的病理学描述,镜下观察等全部串联起来,例如,肝肿大、假小叶、肝硬化、肝癌、肝包膜破裂、肝切除等这一系列有关肝的临床病理术语,每一个均有相应的专业单词(例如肿大---enlargement,硬化 ---- cirrhosis,破裂 ---- rupture,等等)一下子在最短的时间内能有效地得到理解和记忆,事半功倍,使学员们感受颇深。

另外,锻炼了学员专业自学能力,由于我们发给学员的CPC文字资料全部出自中文,因而迫使学员们自己在课前去查阅词典,翻阅有关文献,同学间小组性试讲,有效地将读、写、说融于一体,也有效地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合理运用专业英语词汇的能力,例如,不会发生将头痛译成“head pain”的情况了。

通过与汉语授课的CPC教学班对比,我们发现用英语授课的CPC同学在接受这项内容知识上明显高于汉语授课班次,主要原因有三条:①由于要求将材料翻成英文,迫使他们耗用更多时间理解病例;②要花费更多精力去观察大体标本和读片,以避免在用外文发言中的用词匮乏;③要求讨论发言的学员人数尤其踊跃,课堂气氛活跃,因为都想利用这一机会锻炼自己的口语机会。可以肯定的说,就CPC这一病理实习课内容而言,用英语授课效果明显要优于汉语授课。

三、将CPC双语教学作为理论课实践过渡的可行性

早先,教育部在有关文件中指出要求重点高校力争在三年内,开出5~10%的双语课程,然而,包括我校在内,目前仍未能真正意义上达到此项要求[4]。我们的体会主要有:

首先,尽管目前大学生有较好的英语基础,相当高的CET4或CET6通过率,但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所培养出的学生,其英语是“聋子英语”、“哑巴英语”,即虽有较好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但听、说(尤其是说)能力相当差,以至于毕业后相当一部分临床工作者不能顺利地与本专业的国外同行交流和沟通,失去了学术交流机会。

其次,如何有效地实施双语教学是个关键[5]。必须要明确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本来学生的医学专业知识是一张白纸,对专业英语单词更为生疏,倘若简单地教员一上课,就大段大段地用英语讲授,要求他们用英语思维,并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完全理解用英语传授的医学专业知识,谈何容易。就好比对一个英语非常熟练却丝毫不懂足球规则的国人,如果你用英语跟他讲述掷界外球、越位、罚点球等专业术语,他能理解吗?

因此,我们尝试将CPC用英语授课,提出在双语教学中让学员作为教学的主体,实践证明不失为有效可行的,如果再在以后的理论课课后小结、课后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等均逐渐推广,并逐渐过渡到大班课,可以肯定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当然,执行双语教学的关键是教员,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既要其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又要有更好的医学专业知识的英语表达能力,同时更能以流利的专业英语解答学员随时提出的问题,以此达到充分与学员之间在专业知识和语言上的沟通与交流[6]。鉴于我们目前的医学英语专业授课尚处于初步阶段,随着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的积累、探讨和提高,一定会使专业英语教学在病理学的教学中得以推广应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毛峥,章锁江,周韧,等.浙江大学医学院病理学双语教学的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5):710-712.

[2]孙静,胡晓松,刘馨莲,等.病理学双语教学探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9,8(7):783-785.

[3]潘晓燕,徐广涛,严蕊琳,等.病理学实验课双语教学实践的总结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6):70-71.

[4]任永哲,徐艳花,张春梅,等.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浅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8(2):29-30.

[5]王燮,邹英鹰,章宗籍,等.双语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尝试及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5,4(4):256-258.

学员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开放教育;法学;搭建平台;学生主动型;案例教学法

一、开放教育特点概述

开放教育是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一种现代化教育。它首先认同知识的价值,依靠网络,把远在天涯的教育机构拉近至眼前,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将知识转化为数字的形式,为知识时代所渴求的适应性人才,提供培训机会。其主要特点就是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支持下,学员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充分发挥多种教学媒体的作用,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保留教师面授的精华,进行自主化和个性化的学习。在这里倡导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理念,即学习者可以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进行学习,自主掌握学习进度,逐步积累各学科所需的学分,开放教育这种学习模式规避了缺课,不受时空的限制,学员自身具有很大的主动性。

开放教育的学员大部分是在职成人,其来源复杂,知识起点参差不齐,学习的目的各不相同。虽然大多数成人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的为了提级、升职必须获得某个层次的学历教育文凭,这类学员是为文凭而学,存在混文凭的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不够;有的基于社会的激烈竞争,为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或者为了适应新的职业或岗位要求,必须掌握某个专业的知识技能,这类学员由于饱尝缺乏知识的痛苦,学习的主动性很强;有的为了充实自己的生活或出于兴趣爱好而修读某些课程,这类学员是为兴趣爱好而学,学习的主动性较强;还有的是家长看到了社会竞争的激烈,要求子女来学的,这类学员自身的学习主动性不够,是抱着交友的态度来学习的。

我们知道,开放教育的学员大多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这些丰富的经验正是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最好的基础。开放教育重视学员在以往的教育经历和工作经历中形成的工作经验和知识积累,希望学员们能借助于这些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在新的专业课程资源的学习中,进行理解消化,提高升华,达到构建完善更高层次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素养的目标,开放教育教师的作用就是依靠自身的知识和能力,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帮助学员达到这一目标。

二、法学案例教学法概述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的教学理念应当是针对学员实际情况,强化学员的实践能力,重点训练学员的法律思维,加强学员的法治观念,培养学员的职业道德。我们地市一级的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重点应放在培养公司、企业的法律服务人员上,这样我们才能与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展开错位竞争。

由于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社会科学,它是解决实践中发生的法律问题的,所以,其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目标中占有同样的比重,而采用以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生为主导的实践教育模式是开放教育法学教学最有效的途径,是符合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的。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生主动型教学模式就是每个学生都能根椐各自的需要和能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兴趣学习、实践学习、创造性学习和个别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最开始采用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优点是能够系统完整系统地传授知识点,缺点是学生不能在课堂上提出法律质疑,只能被动地接受和记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各高校开始注重案例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但这还是以教师为主型的案例教学,一般而言,教师为了使法学理论与实践能够更加紧密地结合,通常都会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案例讲解、案例分析、案例讨论的内容。

开放教育模式下的案例教学应当是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生主动型的案例教学,该教学方法应当主张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作为一个引导者,主要引导学生对具体案件采取最合理的法律操作、对不同裁决结果进行最充分的法学价值判断,做到师生平等相互交流,充分地表达各自的观点,并对基于自己的观点产生的法律后果有足够的认识,这样就便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教育的主要任务从知识的传授转向能力的培养。

三、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生主动型案例教学法的具体操作方法

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认为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生主动型法学案例教学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应该由三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第二阶段:交流讨论阶段;第三阶段:总结评析阶段。下面具体谈谈这三个阶段的具体做法:

(一)准备阶段;

在这个阶段,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准备情况,即教师的准备情况和学生的准备情况。

1、助学辅导员(管理教师)搭建学员交流平台

法学助学辅导员应该在开学之初,上课之前,就为各年级学员建立班级qq群,使每位学员都加入该群,同时督促学员进群浏览信息,使学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教师之间相互加强沟通,增进了解,使学员们彼此由陌生到熟悉。

2、课程辅导教师精选教学案例

法学课程辅导教师应该在开学之初,根据其辅导的该门法学课程的教学计划和要求,通过社会实践、上网搜寻资料,收集四至五个有时事性,并切合该门法学课程教学的典型案例,同时提出相关的思考问题,推荐相关参考文献;然后由法学课程责任教师牵头初步把关,送给分管的领导逐级审查确定;每门课程从中挑选三个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分发给学员,布置作业;选好案例材料后,由科室统一打印,讨论前一个月分发给学员。

3、法学学员熟悉案情,写好案例讨论发言稿,准备讨论

在这个阶段,每个学员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熟悉案例;通过上网学习、搜集相关材料,走访相关单位,请教有关的专家学者,按照自己对法学案例的理解,进行较深入的调查研究,解答教师在案例中提出的思考题;作好案例讨论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写好案例讨论发言稿。

(二)交流讨论阶段;

这个阶段应该可以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法学学员自己通过助学教师搭建的平台(班级qq群)自主讨论,找出跟自己观点相近的学员,组成学员小组,并选出小组代表,小组代表在综合小组各成员的不同意见的基础上,修改补充,完善本小组的案例讨论稿,准备代表小组进行发言,同时,教师做好学员讨论的各项准备工作。第二步是由课程辅导教师组织、主持,各个小组的学员代表逐个上讲台发言,台下有不同观点的学员也可以及时提出异议,各个小组可以各执己见,只要有充足的事实和法律依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个阶段,教师不发言参与讨论,只是作为课堂的主持引导者,为学员创造一个自由讨论的氛围而已。

(三)总结评析阶段;

在法学案例讨论结束后,课程辅导教师要对案件进行点评和总结。首先应对学员的讨论情况进行客观评价,既充分肯定其优点,同时也要指出不足之处,如案例讨论的热烈程度,讨论稿的集中程度,案例问题分析透彻程度等。然后,要求每个学员写出案例分析书面报告,由课程辅导教师批阅,作为该课程的平时成绩。在这里,课程辅导教师只有加强自身的平时学习,培养自己过硬的法学理论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养,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案例点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生主动型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由于法律是用来解决现实中的社会问题的,所以理论必须与社会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才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开放教育学员都是成人,大多有着较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对于各种社会问题,他们根据自己的原有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有各自不同的分析和判断。而在如今的信息时代,仅凭教师个人的知识和经验,要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法律服务人才是很困难的。因而在法学教学中,采用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生主动型案例教学法作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全方位地培养法律服务人才的一种积极的教学方法,非常适合成人教育,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与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相比,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生主动型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引导、启发式教学方法,最大地实现了开放教育的人才培养目的和教学理念,将教育的任务从知识的传授转向能力的培养,使得学员的学习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变成了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习过程,这最大限度地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把枯燥的法律条文变为生动典型的现实案例,活跃课堂气氛,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生主动型案例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将注重“教学”的环境转变为培养“学习”的环境,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拉近了,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独由教师唱主角,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将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启发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认真思考。这样有助于增强学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达到开放教育的人才培养目的。

第二,达到了能力培养的目的。法学专业是实践性、应用性都非常强的专业,它要求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员主动型案例教学法能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典型案例这一媒介,以学生为主体,因而学生的参与意识比较强,主动学习的情绪比较高,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这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型学习最有效的方式,各讨论小组在准备时,共同研究、共同探讨,交流自己的想法,提高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让学生感到自己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学员在准备参加讨论中学会了如何去搜集资料,研究和整理资料,对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有极大的帮助。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向学生阐明了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而且提高了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因而能够达到开放教育能力培养的目的。

第三,转变了教师身份,促进了师生关系,达到了引导学生热爱学习、自主学习的“良师”目的。由于在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生主动型案例教学过程中,由学生唱主角,师生双方地位完全平等,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法学案例讨论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员调动已有知识,进行交流总结,互相启发,共同提高,优势互补,师生合作双赢的过程,它突出强调对前人实践经验进行理性分析与总结,以便法学学员在今后的实践中 “踩着巨人的肩膀前进”。由于采用这种师生地位平等的民主式方法教学,客观上也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融洽,因为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教师只能以理服人,不能强迫学员接受自己的观点,同时,也逼迫教师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和教学水平,实现双赢。

五、实施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生主动型案例教学法的条件

前面谈到了法学教学中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生主动型案例教学法的种种优点,那为什么实际上我们较少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呢?原因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下面就具体谈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1、学员条件:首先,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学员参加,一般以20至40人为宜,人数多了影响讨论的进度,难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人数太少又难以组成讨论小组;其次,学员自身必须进行讨论前的充分准备,如果毫无准备就匆匆来参加案例讨论,只听不说,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从客观上排除了那些混文凭的学员或者学习目的不清晰的学员,同时要求来参加讨论的学员有较充裕的学习时间,从各地市级开放教育现在的人员构成实际情况来看,难以满足条件。

2、教师条件:采用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生主动型案例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必须通晓本专业、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其次,教师要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生主动型案例教学达到应有的效果。再次,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水平和应变能力,事先如果不做深入的探析,把握好案例的关键点,课堂上就无法做好案例的点评和总结,无法充分地体现出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生主动型案例教学方法的优势,达到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目的。

3、精选案例条件:采取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生主动型案例教学法关键在于精选案例,案例选得好,案例教学法就成功了一半。精选案例应注意:第一,要尽可能选择司法实践中的最新案例,以使案例教学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并通过案例讨论了解司法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第二,要选择特别典型的案例,通过讨论,要能达到使学生加深理解法学基本理论的目的。第三,要提出有层次性的思考问题,对案例思考问题的设置,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来确定,要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和难度。

4、教学计划条件:由于法学是理论和实践结合较为紧密的一门学科,但现行教学计划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时间规定得较少,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案例讨论和法律操作训练,应当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时间增加到总课时的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这样才有利于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生主动型案例教学法的开展,有利于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郭文才:《法学案例教学的研究与探析》,东部网。http://

[2]谈建俊(江苏大学人文学院讲师):《论法学教育中的案例教学》.国际经济法网.http:// 2005-10-11/2005-12-12.

[3]李龙(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教授):《我国法学教育急需解决的若干问题 》.国际经济法网.http:// 2005-10-11/2005-12-12.

[4]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期)

[5]宋涛.法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5(8)

[6]张海凤.法学案例教学法建构浅析[J].行政与法.2005(9)

[7]刘涛.对法学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探讨[J].实事求是.2005(1)

[8]王晓烁,“论中国法学教育中实践性教育的缺失”载《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