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居住空间设计

居住空间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居住空间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居住空间设计

居住空间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室内居住空间设计;环境心理学;影响;原则

室内居住空间设计的本质是为人创造安全、舒适、宜人和富有美感的室内环境。随着室内设计学科的不断完善,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并且成为现代室内设计的指导理论。了解人在不同室内环境下的心理和行为,科学而艺术地把握室内环境设计中各要素关系,创造符合需要的室内环境。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与以往相比,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强调以人的感受作为设计的终极目标。我们研究人在环境中的行为、心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目的就在于:了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心理倾向,从而使我们对人环境的关系、对怎样创造室内人工环境,都应具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使其及时地反馈到我们室内居住空间的设计中去,合理的组织空间,设计好界面、色和光照,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所以,这就要求们对在室内环境中的人的行为、心理进行研究。

在人类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环境即“周围的境况”,相对于人而言,环境可以说是围绕着人们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外界事物。然而人为什么会在不同的环境,表现出不同的表情不同的情绪呢?那是因为环境在悄悄地影响人的情绪。虽然环境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却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所以家居环境的设计就变得十分重要,室内设计必须以环境心理学为出发点。在研究每个空间的用途所需要的效果时,要考虑到对其中活动者所产生的影响。

室内设计首先应该满足“用”的功能。在室内设计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的无疑是空间的功能,不同种类的空间最大的区别无疑是功能的差别。在功能的前提下对空间进行分析是必要的,因为功能的需求是建立在人的需求基础之上的,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需求不同就应该提供不同的空间来满足这些需求。人的基本需求有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对于室内设计师而言,要理解室内空间的功能要求并不困难,但是要在设计的过程中恰当表现空间的功能性因素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室内空间的功能源于人的需求,因此人类的不同需求就诞生了空间的不同功能。

以住宅空间中的书房设计为例:书房是住宅空间中的学习空间,这种学习空间与公共学习空间相比有相同的功能要求,但也有不同之处,例如私密性、随意性等。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家庭办公现象也越来越多,书房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又兼有办公空间的特点。书房的功能是为了让人们能集中精力,在宁静的氛围中进行学习、阅读、思考以及通过网络进行工作或对外联系。根据以上要求,书房应该具备以下条件才能够很好地为人服务:首先,房间里要有良好的自然照明或人工照明设施。

通常情况下用于学习的空间其照度在400~500勒克斯。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理条件,但是设计不当就不仅仅会造成生理的不适而且也会造成心理上的不适。实践证明,如果光线过暗会很快造成视觉疲劳进而产生心理疲劳,而光线过亮也会引起人的心里烦躁,光线直接影响人们的阅读情绪。从用眼卫生的角度考虑,书房最好选择自然光线比较好的房间。其次,房间要有良好的隔音设施,良好的隔音可以保证专心致志地阅读和思考。另外,家具陈设也应该体现文化氛围,让人们的身心都沉浸其中。

卧室的设计要求就不同于书房了,由于卧室是所有住宅室内空间中私密性最强的空间,是一个完全属于个体的空间,因此卧室应根据使用者的年龄、个性和爱好而展开设计,舒适宜人是卧室设计的基本原则。卧室空间界面的设计和材料的使用要有充分的亲和力;界面装饰材料的肌理和色彩都不能过于强调变化;顶面装饰宜采用简洁的造型和淡雅的色彩,这样顶部就不会有压抑感。灯光的设计应该考虑其照明从亮到暗的层次变化,而且随着光线的变化其室内的氛围也随之发生变化,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处理界面时保持“含蓄”的特点。

另外,出于对人健康的考虑,通常情况下卧室在建筑设计时都会在建筑的南侧。这主要是考虑到对阳光的充分利用以及保证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对原有建筑通风不良的情况在设计中应适当进行改进;对安装空调的卧室,空调器的送风口出风方向不应该直对着人就寝的床等。

这些都是属于功能性的要求,功能性的要求一般都是比较明确、细致的。而且表面看起来似乎多与人的生理行为有关,但处理不好将带来心理问题。对于设计师来说,要求本身很容易理解,但是通过设计和施工过程实现这些功能时往往会出现偏差,因此设计师应该凭借经验对原建筑空间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很好地贯彻功能性原则。

任何种类的设计其开始都是为了“用”,室内空间的建造亦不例外。解决了这个基本问题后对美感的追求会随之而来。当然人类在造物的过程中也将许多属于“好用”的功能性因素转化为“好看”的审美性因素。在室内设计领域,环境心理的主题思想是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应该说现实生活中凡是需要进行设计的室内空间就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物质的功能性问题。室内空间设计中的精神情感因素不是可有可无的,这是因为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上,而是开始重视精神与情感层面的要求,追求具有人文色彩与文化内涵的室内空间环境。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居住空间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字:装饰艺术;居住空间;应用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居住空间设计不再是单纯的装饰与摆设,既要符合“人”的审美需求,又要满足“人”的精神上的享受。这个所谓的“人”指的是个体,是住宅的居住者,是个性的存在,不是每个人对美的欣赏都一致的;因此,装饰艺术在设计中应用需要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体现。如果设计师能够在设计中突出“人”的个性需要,既能够显示设计师的水平,又体现设计作品的独特价值。而装饰艺术在符合现代审美与环保要求的同时,从材料、图案、色彩等方面显出居住者的素养的“个性”已成为提升居住空间设计水平的重要手段。

一、装饰艺术与居住空间设计概述

装饰艺术这个词在西方最早出现于17-18世纪,泛指艺术修饰;而中国在5-6世纪就已经出现“装饰”一词,指修饰、打扮;有古文言“女求作布衣麻履,织作筐绩之具,乃嫁。始装饰入门”,文中“装饰”一词的意思就是使得装饰的主体得到合乎其功利要求的美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装饰艺术的范围和意义也发生了改变,已经不单单是依附某一主体的绘画或者雕塑的存在,它的范围变得更加广泛,且变得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联。居住空间一直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哲学,对于居住者而言,“家”的意义远远大于房子,具有良好空间设计的住宅不仅能让居住者感受到家的温馨更能让其体会到一种来自灵魂的归宿。因而对居住空间进行设计,需要通过科学方式、视觉艺术等手段,针对居住者的习惯,达到个性的空间设计效果。简而言之,现代居住空间已成为一个以空间为核心、以“人”为本、以精神特征为体、以符合人们对“家”的追求为目的设计。装饰艺术应用到居住空间设计中,可称为科学的艺术,它将人的情感、设计、艺术等因素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其手法打造适宜的居住空间,满足人们居住和情感需求。

二、装饰艺术在居住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装饰艺术在居住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软装饰部分,另一方面是硬装饰部分。硬装饰主要指固定、不能移动的装饰,如天花吊顶,地面,墙面装饰造型等;软装饰指可以更换的饰物,如灯具、布艺、装饰品等,是装饰艺术在居住空间设计中体现的重要部分。在硬装饰中,天花吊顶,地面,墙面是组成室内的三大界面,其中墙面设计,特别是居住空间主题墙设计是装饰应用的重点。一是采用“平衡”的手法,通过一个坚固的框架或另一种孤立图案的手段,用图案的对称或者用图形的大小和精细的对比来达到“平衡”的视觉效果。二是采用“秩序”的手法,通过图形的排列,从感官经验中得到认识,把简单的形式储藏在记忆、语言或艺术中丰富范畴,其概念和外形可测定或解释来自外界的信息。三是采用霍格思的“复杂图形”的手法,根据灵活多变的图形丰富室内的效果,达到设计预期的目的。例如:简单图形连续排列,根据设计的图案搭配上知觉的图案,在组合图案中相关联系组合出新的联系等。装饰艺术应用到设计中,不单可以通过以上的手法达到预期效果,还可以在变化的装饰图形中增加色彩,达到不同效果。比如采用“扩散效应”色彩组合的手段来反应设计整体性,就是根据视觉相互作用的心理法则。在图案中应用色彩,来破坏原有的秩序感,其整体效果图又给人稳定的感觉,这种手法在色彩领域里应用的非常广泛。装饰艺术的魅力在于它能在不改装饰图案的情况下使装饰造型在视觉上产生改变。四是采用其他的手法,例如;参考装饰艺术悠久的文化底蕴,在设计中参考其内涵;参考装饰艺术在运用手法上多样化,运用到设计中,丰富设计手法的多样性;参考装饰艺术系统结构完善性,来完善设计中的不足等。在居住空间中,除主题墙设计较为精致外,其他墙面就较为简约,地面和天花吊顶也是配合室内整体的效果,做出一定的设计。其中,地面设计布置时,一般都是选用材料进行铺设为主,可以根据需求在铺贴时,搭配一些图案。地面铺设的材料有木地板、地砖、大理石等,这些材料的种类多样化,纹样繁多,可以让消费者有很多选择,满足个性需求。在天花造型设计中,配合地面所划分的区域,配合相应的墙面造型,做出适当的装饰造型的设计。总之,三大界面的设计,虽然分开的设计,但是相互联系,而装饰艺术就是三者联系的桥梁,使整个居住空间既有整体感,局部又具有独立性。在软装饰部分,装饰艺术具体应用在灯具、布艺、装饰品等方面。一是在灯具方面的应用,灯具除了照明作用之外,灯具是装饰居住空间环境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随着设计分类不断的细化,灯具设计不再是空间设计师的附属品,它从整体设计中独立出来。现今,灯具有专门负责灯具设计的设计师,有的灯具在设计师的打造下,都可以成为独立的艺术品。灯具的造型越来越多,从种类来说,可分为吊灯、壁灯、台灯、嵌灯、日光灯等;从风格的角度来说,有复古风格、现代风格,简约风格、复杂风格等应有尽有。在居住空间设计中不仅可以使用灯具来营造气氛,还可以将不同质感灯具做一些组合,这样不但可以增加装饰效果,还可以增加室内环境的情趣。二是在布艺方面的应用,布艺织物在居住空间里涉及到的范围是较大,较杂的,大到室内的窗帘、床单被套,小到茶杯垫子,可谓无处不在。因此,布艺在设计中是比较细节的存在,细节设计的重要体现,往往处理决定设计的成败。布艺装饰的应用关系到住宅设计环境的温度感和舒适度,所以,应选择合适的质感、图案、色彩以实现与居住环境搭配协调,同时进行良好的细节处理,突出居住者的审美和内涵。三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比如:在居住空间设计中,使用绿色植物,亲近自然,体现室内生气,净化空间,当然,选择什么样的植物,选择植物的大小、多少来配合空间,就需要设计师进行合理的搭配;使用字画来营造书香气息,显现居住者的文化修养和品位,尤其是古董字画能用最少的空间表达设计的内涵,还能达到装饰室内效果的作用;布置工艺品,成为室内必不可少的装饰之一,既可以凸显居住者的个性和审美,也可以传递一些信息等等。总之,要把装饰艺术巧妙地应用其中,实现居住者生活与心灵的契合。

三、装饰艺术在居住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的现实意义

人是设计的主体,居住空间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居住者的需求。如今,居住者对住宅空间设计需求越来越注重环保与舒适,越来越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越来越注重感性与个性的凸显。因此,协调人与空间环境的关系、协调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成为居住空间设计的关键。而装饰艺术则在设计中充分展示其语言象征意义、表现其形式和精神内涵,为设计提供历史文化的背景元素,使设计表现更加丰富。同时,装饰艺术也为个性设计提供了参考思路,起到满足居住者视觉欲望,缓解其生活压力,以及营造舒适居住氛围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装饰艺术是居住空间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材料使用和搭配方面,对居住空间设计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然而,装饰艺术的种类繁多,不同的应用,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需要设计师不断地深入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装饰艺术在居住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水平。

作者:虞甜甜 单位:温州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潘驰宇.关于艺术、设计及装饰艺术的再思考[J].牡丹师范学院学报,2004.2.

[2]董雪晴.装饰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刍议[J].东京文学,2013.3.

居住空间设计范文第3篇

禅宗美学思想对现代居住空间设计的启示主要体现在,在进行现代居住空间设计时,要“以简约取代繁杂、以自然取代造假、以宁静取代喧嚣”。在禅宗美学具体运用到现代居住空间设计时,要通过“选材、用色、用光、室内陈设”创造出具有禅境的室内空间,使禅宗美学的核心思想和审美价值观与现代居住空间设计观念得到完美的融合。

关键词:

禅宗美学;居住空间设计

一、禅宗美学的概念

(一)禅与禅宗

“禅”最初起源于印度,后传入中国,进而发扬光大。其是由梵文“禅那”音译而来的,意为“静虑”、“思维修”,本意是安静的思维,但是此思维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逻辑思维,而是达到心神宁静状态的冥想。根据《五灯会元》中“拈花一笑”的故事记载,古印度的迦叶尊者被尊为禅宗的开山祖师。禅宗由菩提达摩传入中国,至六祖慧能达到鼎盛。禅宗最明显的特征在于信仰者力求心灵的解脱,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讲究通过个人修行和自身实践参悟达到顿悟的境界。禅宗教派融会贯通了中国儒释道三教的思想精华,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对中国的文学和艺术创作更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禅宗美学

顾名思义,禅宗美学是在禅宗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审美思想,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美学,其研究对象主要是禅师以及受禅宗影响的士大夫、文人等的审美活动。禅宗思想在悠久的历史时期里逐渐渗透到了广大民众特别是文人士大夫的日常

生活,从而不断影响着诗人、画家和文人学士的艺术创作、文学创作和审美活动。禅宗美学是对人类审美形成的价值生存的哲学思考,因此属于艺术哲学的范畴。

二、禅宗美学在传统艺术中的体现

(一)禅与诗

禅与诗的关系是中国诗史上一个显著的文学现象,融禅与诗,以诗说禅,二者交相辉映,产生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禅诗作品。禅修者的禅悟经常通过诗的方式来体现。王维、常建、苏轼、黄庭坚等都是深受禅宗思想影响的诗人,其中尤以王维受禅宗影响最深。“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人以动写静,以动衬静,描写了诗人在春夜深山中参禅悟道的情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的诗体现了禅宗万物相通的思想,表现了诗人在自然中达到的空灵的禅修境界;苏轼“已将世界等微尘,空里浮花梦里身”则将禅宗的思维方式与诗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禅与画

禅宗主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这种修行方式要求人们直接体验事物的本质。一般佛教派别提倡修心养性,往往通过佛教经典教化信徒,从而达到悟道的境界,而禅宗则主张抛弃经典和言传身教的修行方式,提倡单刀直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注重“顿悟”在修行中的作用。这种明快、直接的修禅方式,在禅宗美学中表现为在艺术创作中去除一切不必要的修饰,通过简洁、纯粹的设计达到空灵境界的享受,其对中国画创作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国画“重意轻形”的创作理念。在这些深受禅宗影响的画作中普遍体现了重实质不重形式、重意念不重现实、重悟性不重理性、重素简不重繁杂的风格。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梁楷、马远、徐渭、石涛。梁楷《泼墨仙人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幅泼墨写意人物画,整幅画抛弃了传统绘画方式,由泼墨方式创作而成,画风粗犷含蓄,没有对人物进行严谨细致地刻画,风格极简到极致,但是仙人袒胸露怀、憨态可掬的形象却跃然纸上。这幅画集中体现了禅宗美学追求简洁、不拘泥于形式的创作风格。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徐渭的《墨荷》、石涛的《观音图轴》都是这类画作的代表。

(三)禅与园林

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也是中国建筑艺术中的瑰宝,留下了许多为世人津津乐道的园林佳作。园林的建筑风格体现了设计者的精神追求和审美体验,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禅宗美学思想的影响。深受禅宗思想影响的文人和士大夫们,将自己对禅宗的领悟融入到园林艺术的创作之中,通过寄情园林山水达到禅宗思想与自然之美的契合,他们通过欣赏园林之美回归自我,完善人格,平衡精神。受禅宗“空”观影响,文人士大夫们通常通过造型各异的回廊、花墙等将园子分割成一个个小园,并通过植被、假山等的遮掩,营造出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意境,达到触景生情、明心见性的目的。苏州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是这类园林的杰出代表。

三、禅宗美学对居住空间设计的启示

(一)用简约取代繁杂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现代人们居住在高楼林立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中,现代居住空间设计中造型复杂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设计师往往为了吸引眼球设计一些造型复杂但是功能有限甚至无用的结构,其结果往往是导致室内充斥着各种繁杂的艺术造型,虽然视觉上给人一种光彩夺目的感觉,但是去掉艺术设计上喧嚣夸张的外衣后,缺少了禅宗澄明高远的境界和那种平静自然的心灵归属感。禅宗美学主张用简约设计取代繁杂夸张,秉持“易简不易繁”的原则,在设计中尽量采用简洁的线条勾勒物体的形状,去除设计中繁杂冗余的装饰性元素,以最简约的设计来达到内在的需求和身体的舒适,在这种轻松、纯粹、自然的生活状态中,人们的精神得到放松,被束缚的心灵也得到释放。

(二)用自然取代造作

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为了设计而设计的斧凿痕迹明显,有些设计造型奇特但是忽略了材质本来的自然美,也忽视了物为人用的设计原则,而这恰恰与禅宗追求自然、崇拜实际的精神相违背,也是与禅宗美学的宗旨格格不入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禅宗美学追求“巧夺天工”,充分运用自然材料原有的特质,设计要从客户内心深处的体会出发,真诚地面对客户真正的需求,摒弃不必要的矫揉造作的造型,通过材料间的不同组合,达到浑然天成、物我合一的效果。

(三)用宁静取代喧嚣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和机动车辆数量的急剧增长,人们不得不面对日趋喧嚣的城市环境,喧嚣的环境又进一步造成人们内心的烦躁与焦虑不安,整个社会也处于一种浮躁的状态。因此对于宁静环境的向往促使人们想方设法远离城市的喧嚣,追求大自然的宁静与安逸。当然,禅宗并不是要求人们远离尘世,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而是通过追求内心的平静,达到心境的高洁与明净,而这才具备了审美的前提。只有排除心中杂念和欲望,回归内心的平静与祥和才能更好地体会宇宙万物的本质与内涵,达到审美的最高境界。因此禅宗美学就要求在居住空间设计时去营造一种宁静祥和的环境,达到闹中取静的效果。

四、禅宗美学在居住空间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一)选材

根据禅宗美学的特征,在当代居住空间设计中,应注重人与空间、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对于材料的选择,应尽量选用天然质朴的材料,如原木、竹子、天然纹理的石头、蒿草、石板、布等,对材料的运用以忠于自然,忠于本质为基本原则,“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见唐王维:《山水诀》。]”,可以通过材质的重组营造出具有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的禅境空间。设计中应合理利用各种材料的形态、纹理、材质等天然特性,尽量保持原汁原味,少加粉饰,用材料的天然质朴烘托朴素、简洁和单纯的意境,达到返璞归真的效果。这种材料的天然之美在岁月的流逝中不仅不会黯淡,反而会因为岁月的沉淀而体现出超出表象的宁静隽永而熠熠生辉。

(二)用色

色彩是视觉审美对象中最为直观、也最易引人注目的,因此对色彩的运用是室内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合理利用色彩不仅可以赋予设计鲜活的生命力,更可以烘托氛围,营造意境,充分体现设计师的设计语言。而禅宗美学自然就要求用禅宗的色彩作为用色的基础。禅宗崇尚自然,因此多利用材料的天然本色就成为禅宗用色的原则。石板的青色、竹子的绿色、原木的褐色、蒿草的灰色,通过利用天然色可以烘托自然、和谐、纯净的氛围,体现出色彩的纯净之美,使人的身心能够达到融入自然的感觉。在具体设计时,结合室内风格、面积、采光等各种因素,选定整体格局色调,色彩运用遵循纯而不驳的原则,通过色彩的运用烘托设计师想要达到的意境。

(三)用光

在室内设计中可以通过对光影的控制来营造出这种静寂空灵之美。通过光的投射,在室内产生虚实相应的斑驳光影变化,使得室内空间充满生机感,室内空间的生动轮廓油然而生,营造出奇妙祥和的氛围。在室内设计的用光上,应该遵循质朴、简洁、柔和的原则,综合运用自然光和人工光源,使二者相关交融,丰富室内空间层次感,达到强化视觉感受的效果,呈现出禅宗美学动静结合的意境。首先是合理引入自然光。这点在中国的传统民居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自然光线通过造型各异的花窗投影到室内,形成了斑驳的光影效果,让整个室内空间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可以合理利用窗户的采光功能,将光引入室内空间,使其产生层次分明变幻的光影,增加空间的深邃感和意境效果。其次是合理设计人工光源。通过对灯具造型、布置方式、色彩、照明方式、亮度等的不同搭配运用,利用光的阴暗、虚实对比和光影的变化,配合室内空间的其他要素进行综合设计,创造出具有禅境的室内环境,带来丰富灵动的视觉效果。

(四)陈设

陈设是室内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室内陈设和装饰往往能对整体设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合理设计室内陈设对于营造禅宗美学氛围具有重要的意义。室内陈设品主要包括家具、绿植、灯具、装饰品等。根据禅宗美学的精神实质,一般采用简洁、质朴、造型优雅、材质天然的陈设来营造禅意的空间感受。在室内装饰陈设中,贵精不贵多,可以考虑采用抽象性和隐喻性较强的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营造含蓄、内敛的幽玄境界。禅宗提倡亲近自然,因此绿植在陈设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合理布置绿植不仅能增加空间的禅意,而且能起到分割空间、点缀空间的作用。如将稀疏的竹林植于室内形成朦胧的分割界面,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此外通过山水的布置,可以突出空灵、纯净的禅意境界。

作者:苏明静 郝璇 单位: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日]铃木大拙著.禅思想史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

居住空间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老年人;居住空间;环境设计

人在环境中生活,环境也影响着人,人离不开环境,环境塑造人的心情。好的环境会给人们带来愉悦,使人性格开朗并且热爱生活;反之,则不然。人口的增长和城市人口老年化给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者带来了巨大压力。如何设计老年人的居住建筑空间呢?这是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1 老年人居住行为特点

人进入到老年阶段,从第一岗位退居到次要岗位,一开始人们不适应,有的甚至产生一种被社会抛弃的想法,觉得自己已经不重要了,往后过着一种消极的生活。如何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靠,居住的更舒心,是我们当今设计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老年人身体机能老化,器官功能也逐步衰退,这就导致生理、心理一系列改变,如反应减慢、动作迟缓,不便做剧烈运动,而且运动时间也不宜过长,视力逐步减退,对颜色的感知度不灵敏,对环境容易产生隔离感和疏远感。这就常常引起老年人对生活的恐惧和紧张,并且伴随着有焦虑的心理感受,心情不能受到大的刺激。有的人听力也不好,对声音的辨识能力减弱,对生活产生一种危机感,从而导致不愿意和人交流,容易造成孤僻性格,不愿意出门,与环境疏远。

一般来说,老年人都希望老有所依、老有所靠,能够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一定的满足。达到这一目标,让老人放心生活,就要考虑到老人所需要的老有所为、老有所学和老有所乐等问题。对于不同的老年人,如果身体健康,他们希望多学习一些新鲜的东西,接触下新鲜的事物,能减少他们的寂寞,打发余下的晚年。有些老年人体弱多病,则希望医疗、护理方面有更好的条件,能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享受更加便捷的服务,即老年人可以在生活上得到照顾,精神上也就得到安慰。如何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本文的重点论述。

2 老年居住空间室内外空间设计

环境的好坏,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非常大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环境的特殊要求和依赖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在居家建筑方面就需要更多地考虑老年人的无障碍设计,配合一些休闲场所、医疗机构来进行设计,成本相对较低。其次,是社区养老,宅内有方便、安全的社交娱乐场所、公共食堂等各项设施,并有比较完备的安保和报警系统。社会养老,建筑必须要按无障碍设计,不仅要提供护理,还要有相应的医疗机构服务设施,每套住宅有独立的厨房、卫生间、起居室和厨房公用。

根据调查:国外的养老方式主要是独立自主、互不拖累,如在英国的养老模式是主要采用国际慈善机构所制定的标准,按老年人不同需求来进行划分;在法国,养老模式主要为老年居住的福利设施,这些可分为4类:收容所、老年公寓、护理院,还有中长期老年人医院;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家比较注重传统的观念,喜欢几代人生活在一起,体现家的和谐,所以,在养老方式上主要有住宅养老模式和老人之家养老模式2种。

在我国,老年居住建筑主要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国内讲究社会公德应赡养老人、敬老爱幼。近年来,也受西方文化影响,有的老人喜居住在一栋楼,或者是一个社区,方便相互照应。如何开发适合居家养老的新型住宅社区,把老年住宅盖到普通住宅小区中来,已成为许多老年人及子女的向往。今天我们主要谈论的是在普通小区中能够更人性化的建设一些附属设施来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建筑形式。

2.1 老年居住室内空间设计

住宅室内空间一般分为客厅、卧室、厨房、阳台、储藏间等,下面就各个空间的功能进行阐述一下:(1)客厅是整个室内空间的公共空间,面积也较大。尽量南北朝向、前后通透,便于空气流通。客厅还可以带有观景阳台,便于老人更好地呼吸外面的空气,享受阳光,在地面要使用防滑材料。室内墙体和家具不能有棱角,这样一般老人不容易受到伤害,也方便残疾人轮椅活动。(2)卧室是人休养休息的场所。卧室设计除了依照相关的规范外,还应该注意采光和通风,最好可以晒日光浴,如果满足不了,尽量具备可以远眺的功能,这对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都大有裨益,同时,室内要采用防滑设施,最好选用木地板,便于打扫,材质也温和。(3)卫生间是老人最容易出现伤害的地方,也是最需要考虑安全的地方。入口门处不能有台阶,适当的也要增加扶手,不能有棱角出现,冷热水的开关要易于老年人开启,要留有窗口,最好是采有双向开门。(4)厨房一日三餐必须进出的地方。也要考虑到残疾人可以坐着细致地处理餐前准备工作,把厨房工作变成乐趣。这就要在细节处理上注意厨房应该方便轮椅进出,不能有坚硬的物体,以免对在轮椅上操作的老人造成伤害,同时,要考虑到洗菜台的高低和碗架高低。除了以上要考虑的,我们还要考虑门锁的要求,使用比较好开的圆锁或者一按就开的锁,这样便于进出。最后室内装修的材质上也要满足老年人的喜好,老年人一般喜欢典雅、安静、古朴、平稳的颜色,装修材质要尽量满足防潮、隔热、保暖、隔声等要求。

2.2 老年居住室外空间设计

2.2.1 老年人室外的活动空间。老年人喜欢热闹,同时,也喜欢和同龄朋友进行交流,因此,室外空间环境要设计出更多可以交流的空间。室外环境要优美,绿树、花草合理搭配,可以起到遮阳避风的效果,也可以为老年人营造良好的交流空间。可以留有一些开阔的场地,老年人可以在这里打打太极拳、跳跳广场舞等集体活动。要在室外多设置室外坐椅,方便老人聊天、晒太阳、观赏,以及休息。坐椅可设在大树下、公共设施旁边、儿童乐园旁、小区的出入口附近,还有人流量大的地方。座椅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是建筑物的基座,也可以是栏杆,还可以是花坛、观赏石等。当然最主要的是地面防滑设施也要考虑到位,以防止老年人摔倒。

2.2.2 老年人室外的步行空间。老人在外步行时,道路是和道路导向系统结合在一起,应避免走笔直的道路,最好是蜿蜒,并且有变化的道路,可以使老年人在行走中感到一些变化,这样给老年人在散步中增加一些乐趣。同时,老年人的记忆会有些减退,对方向的判断能力要差一些,更应采用一些简单、清晰、醒目的标志物进行导向。在道路转角处可用某种专门的植物来分隔,帮助老年人记忆。我们在设计道路时虽然是曲曲折折的,但不能有高的台阶,尽量使用缓坡的形势,不能有尖锐的建筑或者凸物出现,以免老人碰撞。考虑到老人的生理需求,室外活动场地应在活动范围方圆100m要有公共卫生间。老年会所,医疗中心等服务设施也是在老年居住建筑中所必须有的配套设施。依据老年人特点,我国目前对老年住宅设计较好的范例有北京东方太阳城老年住宅,是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比较高端一些的住宅小区。

3 小结

老年居住建筑环境设计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要不断地从室内外环境着手,切实考虑到老年人的需要。同时,我们还要结合心理学、医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并将其融入到老年居住建筑设计中来,努力为老年人营造一个愉悦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智卿.浅谈老龄人群体生活居住环境[J].山西建筑,2010(1)

2 刘超,张建敏.国外老年人居住建筑模式借鉴[J].上海建设科技,2000(6)

居住空间设计范文第5篇

居住空间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其致力于解决小空间中居住的舒适度与便捷性。虽然空间不大,但涉及的问题却很全,如照明、采光、材料、构造、施工绘图、通风、设计要素、空间界面处理、人体工程学等。课堂内容较繁杂,增加了学生的接受难度,学生学到的知识也往往很浅薄。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课题选择多是一些概念性空间设计,没有添加任何实际施工中常需要处理的问题约束,学生经常为了设计而设计,背离了设计的真正意图。设计本该是以人的需求为中心,解决实际项目中迫切需要改善的问题进行切入的一系列活动。没有实践基础的调研是没有办法找到设计的核心存在问题,也就没有办法做出好的设计。创意并没有那么简单,其不是凭空想象捏造出来的,一定是大多数人发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试着去解决的最后成果。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本身就是片面的,不利于学生真正了解居住空间设计。这种模式教出来的学生可能连基础的居住空间设计知识都不了解,既不利于后续课程的教学,也影响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

二、实际工程案例驱动教学模式促进交互式教学

实际工程案例驱动教学模式是一种教与学的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是一种被动式的“以教定学”的模式,缺乏交互性。实际工程案例驱动教学模式促进交互式教学,创造了以学生为主体,是一种“以学定教”的主动教学模式,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以实际工程案例为平台,教师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共同解决实际案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消化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居住空间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适合引入实际工程案例驱动教学模式。以实际工程案例为课题,需要教师对选题、选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以本土项目为宜。除了引入实际项目为设计课题以外,真正做到教师与学生交互,师生与项目交互,学校企业的交互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只有真正协调好各个方面的问题,才能使得实际工程案例驱动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以及就业。

三、实际工程案例驱动教学模式引入新的教学手法

笔者对课程进行了思考和设计,利用广州地理环境的优势,在新的一轮教学中提出以“实例驱动教学”作为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在设计进行中不单单考虑理论教学的问题,而是要把实际项目案例引进课堂,让学生与市场需求直接接触,以客户与市场需求为出发点设计出符合需要的作品。课程摒弃传统模式中一味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的做法,而是把学生带到企业项目实地。“实例驱动教学”这一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课堂——工地——课题”每一次循环的学习过程中,认识和能力都逐渐提高,从“基础理论知识——初级实践能力——更深入的专业知识——更强的实践能力——完善的设计作品方案”的递进式课程安排中,将课堂到现场、理论与实践紧密相扣,从浅至深、循序渐进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应用、创新能力,完成校企合作的无缝对接。培养学生实际项目的设计思维,经过“实例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践性训练后,有能力独立完成居住空间设计项目,脱离了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上升为对口设计师培养。

四、实际工程案例驱动教学模式有利于校企合作完善

实际工程案例驱动教学模式有效地结合与开展校企之间的发展合作,通过课堂专业教师的教授与企业中优秀设计人才的进一步现场指导,加强学生的参与性和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新的设计理念和教学手段,适应市场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把学与工完美结合,通过课堂与工地学习、教师与设计师共同教授,使学生对居住空间设计的一系列过程了解熟悉,对材料工艺、设计步骤等实践能力逐渐增强,脱离不实际的空洞理论教育。想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就必须提高其专业素质,其中实践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居住空间的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实操性极强的课程,走出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双赢的策略。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