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学结业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职会计专业的就业现状及会计制度所面临改革进行的简要分析,提出了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必要性,并探讨了该能力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 :中职 会计专业学生 问题解决能力
一、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必要性
1.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的需要
相较于高职、本科及以上会计专业学生学习和就业情况的多样性,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较为明确,主要面向的是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笔者在走访调查当地企业的过程中,听到了一些关于毕业生在公司中的真实现状-——一个在建筑公司当出纳的学生居然给企业开出了一张空头支票,一个在电脑公司上班的学生在盘点好库存商品后不知如何填写盘点表,一个在工艺品公司上班的学生在给企业报税时一脸茫然,无从下手……这些公司对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整体印象就是缺乏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笔者通过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的调查进行分析,发现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毕业生提出了业务能力、职业素质、独立处理问题、自学等多种综合能力的要求。
2.会计制度、准则改革的需要
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技术革新的飞速进步,知识淘汰更新的周期也不断缩短,会计改革亦是如此。2013年1月1日起,《小企业会计制度》停止执行,在全国范围内施行《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中小企业的会计处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14年,财政部相继对《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基本准则第2号、第9号、第30号、第33号、第37号进行了修订,并了第39号、第40号和第41号三项具体准则。面对如此大规模的政策变动,会计人员如果不进行自身会计知识的及时更新,如果没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势必要被新形势所淘汰。
二、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途径
1.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因为解决问题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涉及相关知识,没有相应的知识作为基础,不仅很难发现问题,也缺乏分析问题的基础以及提出假设所必需的依据。在对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调查中,毕业生认为工作中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包括凭证编制、账簿登记、会计报表编制、纳税申报、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及其他专业技能。因此,笔者总结出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点钞与小键盘知识、出纳基本业务知识、凭证填制知识、会计核算知识、编制报表知识、成本计算知识、电算化知识、税收知识、财经法规知识等。同时,会计专业学生也需具备其他学科知识,如语数英等文化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市场营销知识、电子商务知识、国际贸易知识等。这不仅符合用人市场需求,也可以为学生在会计问题解决过程中提供必要的知识关联。
知识经济时代已到来,学校应培养学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使之养成通过多种途径来查询资料、利用多样资源去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会计专业学生可以经常浏览以下网站:中国会计视野、会计网、中华会计网校、东奥会计在线、凤凰财经等。同时学校应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进行图书借阅、期刊浏览,以开发学生的信息需求,初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此外,学校还应该组织各种特色的读书报告会、讲座等活动,引导学生有选择地汲取自己所需资源充实自己的知识面,为今后学习、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解决积累知识储备。
2.完善学校的实训环境
中职学生偏向于喜欢需要动手、接近实际工作的实操类课程的学习。因此学校可以适当、合理地加大此类课程的设置,在经费可行的情况下可以引进具有场景模拟形式的财务软件,同时完善教学所需的硬件,调动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解决会计问题的热情。一是开设手工模拟实验室,主要用于手工模拟教学,在实验室内应设置相应的会计岗位牌,如出纳、总账报表、薪资、固定资产、往来款、存货等岗位,以利于操作时的分工协作。同时,应模拟财务办公环境的设置,配备装订机、验钞机、印章等会计实训用具,以会计岗位为导向,同时设置银行结算、纳税申报模拟工作台,为学生提供仿真的职业环境。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通过与实际就业环境相一致的会计岗位体验,正面感受到了社会激烈竞争,不仅能起到验证和巩固理论教学的作用,还能有效地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有利于升华学生的会计职业情感。二是学校同时应开设电算化会计模拟实验室。这些实训环境的改善都能使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得到锻炼,无形中也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3.优化教材的内容设置
中职会计教学必须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不仅要考虑教学层次,而且要根据当地的实际就业情况,调整教学侧重点。笔者发现目前会计专业毕业生中,少数成绩优秀的通过高考进入高等职业院校继续学习,除此之外,其他的毕业生有少部分集中在临海市的中小企业,从事与财务相关的小岗位,如负责出纳、统计、收银、仓管、基层办税等工作,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毕业生就业的岗位是不对口的,比如从事文秘、售货员、营销员等职业。
因此,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要依据就业岗位进行调整教学,因毕业生在出纳、仓管、统计等岗位就业较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有意向这些岗位进行倾斜,对原教材相关内容作些补充、延伸,突出岗位的问题解决训练。例如,在讲解企业财务会计中货币资金的核算时,可以结合出纳实务进行扩充;在讲解存货的取得与发出时,可以结合仓管业务进行实操等。这样学生在解决实际会计问题时才会融会贯通。
当地的社会需求是中职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就台州当地经济而言,中小企业居多,而小微企业数量更是达到10万家之多。财政部要求2013年起小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而台州中小企业数量如此庞大,就要求我们要在现有的课程中适当增加小企业核算课程,使毕业生一进入小企业就能上手做业务,提高解决实际业务的能力。
4.提升教师的师资水平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教师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从目前中职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构成来看,绝大部分并非师范出身,其中,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占了很大比例,而从事过企业财务工作、具有一定实战经验的专业教师严重缺乏,因此中职学校要加强会计教师素养,提升会计师资力量。
《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要求,中职专业教师每2年必须有2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
因此,学校应积极与当地各类企业合作,开展交流,有计划地安排会计专业教师下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践。教师在参与实践中增长自身的业务能力,同时积累丰富的会计教学素材,使教与学更加生动,贴合实际问题的解决。另外,中职学校可以拓宽会计教师引进渠道,从会计师事务所、企业中选拔一些专业基础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人员担任学校的实训指导师,提高实训教学质量,使学生更易在实际经验中获得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适时更新会计知识,时常关注财经热点,给学生最新、最正确的会计信息,这样才能给学生的问题解决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199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CharlesHoffman提出XBRL并得到AICPA的资助。此后,在全世界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掀起了XBRL的应用浪潮。2009年美国公布了XBRL格式财务报告的最终的披露规则;2008年欧洲成立了XBRL组织;在亚洲、日本、韩国等在2008年前后也启动了自愿或强制的上市公司XBRL财务报告报送计划;2008年中国财政部积极推进XBRL的推广和应用,了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和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并在2012年1月1日在14个省的部分地方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实施通用分类标准。2012年底,CAS通用分类标准已经通过XII下属的分类标准认定工作小组的认证。正由于XBRL能有效地解决以往非结构化财务数据难以处理的问题,能有效提高信息质量,XBRL已被众多国家的资本市场采用,XBRL的潮流不可逆转。高校应通过XBRL相关课程的教学及考核,培养出熟练掌握XBRL知识的国际化会计信息化人才。
2当前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完善考核方法对于知识面广、思维活跃的大学生的学习具有导向作用,什么样的考试就会有什么样的学习。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课程考核评价形式单一,主要采用闭卷、开卷或闭开卷结合的方式,检测内容主要以教材内容为主。考试大部分以期末考试成绩决定总成绩,学生必修的课程学分、毕业结业、升留级和评优等学业学籍管理都以卷面成绩作为依据。考核内容记忆性、客观性的内容占的比例很高,综合分析论述的内容较少。当前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考核也同样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有:一是考试形式较单一。高校大多数考试都是闭卷开始,闭卷考试侧重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和做题能力,学生容易产生死记硬背的情况。如果是开卷考试,学生将有大量资料可以参考,导致课程学习期间的积极性不高,学生放松学习的情况发生。如果是以写论文的形式考核也会出现教师的主观喜好影响课程成绩,另外网络资源太丰富,教师无法对每篇论文进行不端检测,易出现论文水分的问题。二是考核题型较单一。每次2小时考核时间的限制,导致教师能出的题目和题型都非常有限,这对提高学生全面能力是不利的。三是考核次数太少。一个学期一门课程的考核只有1次或2次是非常少的,这不利于督促自制力差的学生重视日常的课程学习,出现迟到、逃课和旷课的现象,临考前的一周进行应付性的突击学习,基本是为了考试而读书。四是考试内容僵化。目前课程考核的内容还是以书本和教师课件的内容为主,导致了“上课念讲稿、学生记笔记、考试背课本”的现象出现,大大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会计信息化的课程考核如果出现“重课本、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质量。五是涉及XBRL、云计算和电子商务前沿的知识较少。
3创新及完善会计信息化课程考核机制
会计信息化课程学习是建立和健全学生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创新及完善课程考核机制的目的是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改变学生原有的课程学习方式,不断地促进学生能主动将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训练结合起来,提高课程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3.1考核主体互动化
高校考核评价体系中的主体并不是单一的教师、学生或管理者,而是这些人员共同参与组成考核主体。考核期间,为了保证考核成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应该注重和发挥学生在考核中的主体作用。注重教师、学生、管理者和社会实践老师这些主体之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大家对考核结果的认同情况,保证被评价者最大程度地接受考核结果,使课程考核评价成为教师与学生互动的重要过程。
3.2考核内容层次化
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考核是为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应根据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来制定。高校应根据自身学生的素质及教学层次的不同设定教学目标,培养不同层次的会计信息化人才,考核内容应层次化。专科(高职)院校考试内容以软件考试为主;本科院校考试内容包括理论知识考试、软件考试(上机操作)及实验报告;硕士研究生考试内容包括发表会计信息化方向的期刊论文及毕业论文;博士研究生考核内容包括发表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化方向的期刊论文及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3.3考核方式综合化
(1)课程考核与学分的结合专业抵专业限选学分(省级期刊0.5学分,北大核心期刊1学分,CSSCI期刊3学分,权威期刊6学分)。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课程可每年安排1次专题讲座,包含XBRL内容的企业信息化、会计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等前沿知识的专题讲座及交流会,每次讲座及交流会占2学分。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硕士生可申报本专业的课题或发表高水平论文抵作相应的学分。(2)平时与期末考核成绩按比例构成课程成绩课程最终成绩由平时与期末考核成绩按比例构成,平时成绩在一门课程的总成绩中占较大比重。比如期末考试成绩占65%~70%,平时成绩占30%~35%(平时成绩包括:平时考核、平时作业、大作业、课堂讨论及参与情况和实验成绩等)。如XBRL及其应用概论课程的最终成绩=期末考试(70%,包括期末考试或期末论文等)+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讨论、课堂测试、课后作业和上机各模块实验成绩等)。(3)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结合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选题可统一,在鼓励学生研究较新的、较前沿的内容外,学生可从学年论文到毕业论文及答辩,即从大三即可长时间进行同一方向的学习及研究。
3.4课程考核全程化
为了全程监督和督促学生不断学习,可增加考试频率。考试除了期中和期末的考核外,可以在1周或2周内,学完一定内容后进行多次的考核,最后再进行课程总考核。整个学习过程中,考试频率设置合理将较好地督促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3.5考核方式多样化
开卷与闭卷相结合。课程可以采用灵活的考核方式,对于客观题采取闭卷方式,对于主观题则采取开卷方式。比如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审计学、计算机财务管理和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可以采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方式。XBRL及其应用概论、Java编程语言、XBRL网络财务和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等课程涉及较多计算机的内容,对于会计信息化专业的学生可采用开卷的形式进行。笔试与上机操作相结合。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实践类课程可以采用考查方式进行考核,其他专业课程可以考试的方式进行,考试的形式包括笔试、口试和撰写课程论文等。研究生及以上阶段的学习,均可选择以撰写文献阅读、实验报告和调查报告等形式进行课程的过程考核,以撰写课程论文(设计)作为课程的期末考核。
3.6考核评价公开化
为保证和维护学校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教师对学生的期末考核评价,学生对教师进行期中和期末的教师评价,以及教研室对教师上课的评价都应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
4总结
【关键词】对口支援 互利共赢 对策研究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引下,教育部于 2001 年 6 月启动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十年来,在教育部的积极推动下,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数十所高校开展了对口支援高校活动,我院于2014年开始确立了对口支援那曲职业技术学院的计划,在两年的支援过程中我院从图书捐赠、实验室建设、师资交流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对口援建,在今后的对口支援中,我院将会继续贯彻对口支援的框架协议进行进一步的更深入的支援,以促进那曲职业技术学院的健康良好发展,实现西部教育人才的培养。
一、我院对口支援的措施及方法
我院自2014年6月17日,在教育部于四川成都召开对口支援和四省藏区中职教育工作部署会上,确立了郑州财经学院与那曲地区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在之后两年时间里我院于那曲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师资交流、图书捐赠、实验室建设等多方面多渠道的支援。这种对口支援会继续坚持并向更广方面和更深层次发展。
(一)我院正积极创建支援平台 形成双方各层次互访机制的建立
2014年6月17日,双方基于对口支援互助共赢的发展战略签订了支援框架协议。2014年7月22日至23日,我院由理事长牛钦民、常务副院长李庆阳、院长助理李赞组成的考察组深入自治区那曲地区所在地那曲县,就对口援助当地中职学校发展事宜与当地教育部门进行了对接,并对那曲地区职业技术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双方下一步协商交流等具体事宜达成了共识。我院将对口支援计划写入了我院的的发展规划,列入了我院的年度工作计划,根据计划来认真落实并执行我院的对口支援任务。这些措施都有效的促进了对口支援双方支流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保障。 我院正在建立专门的机构,设置相关领导兼任的对口支援工作部门,并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对口支援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并建立专项经费运作机制。两年来双方院校领导进行了多次的交流和互访,2014年10月14日,那曲地区教育局局长谢才波、那曲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卡特、教务科科长尼玛德吉一行来到我院,与我院党委书记耿富德、院长李鸿昌、理事长牛钦民、常务副院长李庆阳、院长助理李赞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2014年12月26日,那曲职业技术学校一行来到郑州财经学院,就具体的对口支援工作进行深度交流,用于落实每一项对口支援计划的实施。
(二)我院加强对口支援的师资交流和培训
对口支援两年来,我院对那曲职业技术学院老师进行了多次的师资培训和交流。2014年12月12日,那曲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斯秋多吉、次仁顿珠来到我院,开始为期一个多月的学习培训。2015年 6月27日,那曲地区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杨齐忠一行15人来到我院,开始为期28天的学习培训,我院也派出了会计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和机电工程专业的15名老师,参与了暑期的交流培训活动。我院并为每位参与培训的那曲老师在培训结束后颁发了结业证书。这种师资交流活动的开展有效的加强了双方院校老师的合作交流,并促进老师们在一些科研项目上的交流合作。
(三)我院加强物资帮助,进行了图书实验设备的无偿捐赠
2014年9月5日,我院进行了第一批的援赠那曲职业技术学校图书,援赠那曲职业技术学校的图书共593包,12825种,35047册。2015年5月23日,我院组成的工作队,在党委书记耿富德的带领下一行5人 到那曲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交流访问,并进一步在师资培训方面提供帮助,并在教学系统的完善、图书管理、实验室建设、专业技能培训、教材开发等方面提供指导和援助,进一步落实对口支援各项任务。
二、我院今后进一步开展的支援合作措施及方法
(一)帮助支援学校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和维护
我院会继续对支援学校进行图书馆的建设和完善,继续进行图书的捐赠活动,也会进行我院教师捐赠自己出版的相关图书项目,今后我院会在图书捐赠的基础上,帮助那曲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捐赠提供包括知网数据库在内的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的访问权,还将为那曲职业技术学院提供以上所赠系统的软件集成服务,协助其进行数字图书馆的构建和相关技术维护人员的培养工作。
(二)加强骨干教师的那曲支教
今后我院会在对口支援框架协议的安排下,进行我院教师的那曲支教活动。帮助其进行相关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开展,包括新专业的设置,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方案的实施,以及相对应的科研活动的开展,那曲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个中职院校,在教学科研活动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慢点,我愿派遣骨干教师的支教活动也将促进该校科研活动的开展,促使其在短期内使那曲职业技术学院新办专业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人才培养方案都得到一定的提高与完善。我院的支教老师也将积极探索相关的教学改革,鼓励一帮一的传帮带行为,鼓励并培养那曲职业技术学院的青年教师参与相关的合作科研项目当中,进一步提高那曲职业技术学院的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前瞻性。运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实现我院精品课程的远程教学服务,为那曲职业技术学院的数字化课程建设提供平台,是的我院的优秀教学资源得以共享。加强与那曲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学术交流,将派我院的一些名师专家到那曲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名师讲座,拓宽支援院校师生的视野,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三)强调学科耦合发展 致力学科人才培养
我院将加强对口支援院校的人才培养,在合适的时机下,将会逐步开展联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帮助那曲学生的人才培养,并在学科共建的基础上,尽享双方学分的互认,在我院强大的校企合作单位资源库里,也安排那曲的学生进行积极的实习实践活动,提高支援学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进行良好的职业能力培养,提高那曲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他们提供更为广阔的就业平台。
(四)加强两校学生的互访交流活动,拓宽支流范围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第一职能,因此,在对口支援工作中,两校学生之间的交流非常重要。在今后的对口支援活动中,两校将携手开展各种学生交流活动,比如说互派学生进行社团交流,互派学生参与各校校企合作单位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互派交换生进入彼此学校进行学习交流,共同开展联合文艺汇演等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交流合作,为学生开辟人才培养的第二学习课堂。
(一)促进提高对口支援院校学科建设层次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核心。我院在对口支援那曲职业技术学院中将重点帮助该校在机电工程、物流管理、会计学院等专业学科,以帮助支援学校在这些专业上面进行学科建设,帮助其新开设会计学等相关专业,以发挥我院会计学院作为第一大系的优势,在专业申报、教学计划制定、学科课程开设、教学管理、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交流合作。促进其学院学科专业设置上面更加合理,促进那曲职业技术学院的更好发展。
(二)促进对口支援院校在科研能力方面的提升
那曲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个中职院校在科研方面还有待提高,我院计划在以后的支援活动中将加强同那曲的科研合作,比如联合申报一些横向合作课题,以那曲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课题协作单位来共同申报,提高其科研水平,带动该校进行科研活动的开展。使其成为西部地区同类院校中科研水平向高校前列发展。进而提高该校的科研水平和学术水准,为学校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促进对口支援院校的人才质量培养
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我院对口支援那曲职业技术学院的工作重心就在人才培养计划。我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而那曲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个中职院校,其人才培养也以应用型为目的。我对口支援中,我院也重点在加强受援院校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用型人才往往会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我们跨学科设置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我院依托我们学校学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平台,我院拥有河南三全食品公司、河南百业财务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单位,将以此为平台,加强那曲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四)促进对口支援院校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
高校的发展关键看其师资队伍的成长,师资队伍状况则往往成为制约一个学校发展的“瓶颈”,高效发展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便成为了其中的重中之重。我院将和对口支援院校达成师资力量定向培养、那曲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来我院交流访问、组织进行院系干部队伍挂职锻炼、双方院校教师联合科研申报攻关等方式来实现对对口支援院校的师资队伍的提升。使对口支援院校逐步的实现自身内部教师的成长,建立起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相适应的师资队伍,进而提高其在西部地区高校间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我国中西部高校均衡发展的目标。
四、我院在对口支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在对口支援政策下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健全完善
目前,我国实施的高校对口支援计划是在中国政府主导下,作为中东部对西部计划的一项政治任务来实施,其实质上是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不管是从对口支援院校的选择、还是支援政策的制定、对口支援资源的分配都完全是一种政府行为。但实质上从法律层面上却没有相关的法律还限制和保护,也缺少相应的法律支撑。同时再碰到一些具体的地方法规时,中东部和西部也是有一些冲突的,对这些法规的不一致,还缺少一部权威的关于对口支援政策的法律的出台,来保障支援工作的有效实施,并未对口支援工作的实施过程提供统一的法律口径。致使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出现一些矛盾,而没法就一些问题达成一致。
(二)支援双方还面临着资金缺乏的问题
目前,高校对口支援工作,国家、包括地方并没有配套的专项资金支持,其在支援过程中的经费主要来自于支援双方高校自己的固定的办学经费,在后续的支援过程中,就会凸显出经费不足的问题。进而会出现由于经费的短缺,使得对口支援过程中的一些措施和方案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和开展,造成支援工作开展的瓶颈,也会为未来对口支援工作的认真落实带来缺陷,尤其是在科研合作、学生师资交流方面带来问题。希望政府在对口支援活动开展后期,能给予一定的配套资金支持,进而缓解资金不足问题。
(三)支援双方还未在支援过程中实现互利共赢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对口支援工作完全是在政府主导下,支援和受援高校间的一种义务和责任。在支援行为的前期,双方都进行了一些投入,包括资金、人力、精力的投入,在后期,随着支援的深入,在资金短缺的时候,就会出现支援积极性的下降。如何提高支援高校在支援过程中的积极性,关键的一点就是实现其对口支援工作的互利共赢,这样才能使得对口支援工作长期顺利的开展下去。对于我院这种民办院校而言,实现互利共赢可持续,更是迫切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思考如何构建双方高校互利共赢机制。目前,构建我院对口支援那曲职业技术学院的互动双赢机制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建立起互利共赢的机制。这种“共A”型模式,就要求我们支援双方高校,在资源的利用和整合方面,不仅仅要考虑高校双方的资源,还能很好的利用地方经济发展的契机和资源,主动积极寻找双方的利益共同点,来实现对资源的整合,实现互利共赢机制。比如引入高校、地方政府、企业三方资源,进行互利共赢机制的探讨。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是在我国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提出的,其目的就在于提高西部高校的发展。对支援高校而言,也是一种政治责任与光荣使命。我院在对口支援那曲职业技术学院两年来,开展了一系列包括图书捐赠、高层交流、师资培训等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还有待继续深入扎实的实施。我院将会在以后的支援工作中,继续努力,以实现那曲职业技术学院的快速良好发展。为西部发开发战略提供核心竞争力,提升西部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解群.中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2012.
[2]高亢.高等学校对口支援互动双赢机制研究[J].石河子大学,2010.
[3]孙杰.高校专项经费绩效管理的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