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据库教学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教材陈旧,教学内容选取不合理,不能体现分专业分层次的要求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材内容至关重要。目前,很多《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材都是几年前甚至十中职学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杨宇巧(重庆市轻工业学校)几年前编写的,随着数据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材内容显得陈旧,无法跟上时代的需要,这将影响到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同的专业应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各个专业应根据对数据库掌握程度要求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为图一时的便利,往往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同一种教材进行教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也比较随意,与专业结合不紧,难易不分,导致教学内容选取不合理,不能体现分专业分层次的要求,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
1.2考核方式单一
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考核中,对学生成绩评定,大多还是沿用传统的考核方式,以笔试为主,考试的重点放在具体的概念和语法上,以致于平常上机做得不错的学生,笔试会不及格。例如,有的学生知道用哪个属性,但是拼不出属性的英文单词;他会做查询,会做表单,但是默写不出它们的概念。这种考核方式弱化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缺乏对学生设计、创新能力的考核,不能全面有效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常常形成高分低能的怪现象。基于目前中职学校《数据库基础及应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数据库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下面我们就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改革的措施。
2《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2.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俗话说:“听到的会忘掉,看到的能记住,做过的才真正明白。”通过上机操作让学生去“做”,从而真正理解、消化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要合理安排上机实验课,讲完课要及时上机并保证上机效果,要求教学实验与理论教学协调同步,特别是时间、内容上要衔接好。其次,明确上机目的和步骤,要求教师课前写好含有实例和习题的实验指导书,指导书的内容要尽量紧扣教材,最好是以项目任务的形式进行。比如,可以在每一次教学的开始,先给学生说明本次课要做的是项目中的哪个功能,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在教学中的任务安排由浅入深,难易适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到成就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任务的安排上,尽量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任务。第三,学生实验结束要上交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将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以及在实验过程中的体会、感受和遇到的问题等都写在实验报告中,教师要认真批阅,并及时给予点评指导,对于实验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还要做公开讲解。整个课程结束后,为强化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可以安排一周左右的时间进行综合实训。例如,将整个班级分为若干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利用学过的知识动手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既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符合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2.2选择和裁剪教材,合理选取教学内容,体现分专业分层次的要求
每一种教材都不可能面面俱到,符合每个专业每个层次的教学,往往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专业的具体要求和社会的不同需求来合理选择和裁剪教材。如果购买教材不能达到上述要求时就需自己编写校本教材。在教材的编写中,对每一模块,我采用了任务驱动法。根据知识点,设置由浅入深的几个上机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后,再引入理论知识。例如,在《表的制作》这一节,我设置了六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教授建立只有一个字符型字段"姓名"的表。后续每个任务完成一个数据类型字段的添加:成绩(数值型)、是否团员(逻辑型)、出生年月(日期型)、照片(通用型)、简历(备注型)。在学生完成这六个任务后,再来讲解什么是数据类型,数据类型的分类。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相关理论。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专业取向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并针对各个专业对数据库掌握程度要求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例如我校开设数据库课程的专业主要有计算机类专业(计算机技术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等)以及非计算机专业(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管理、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等)。由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岗位之一就是数据库应用软件的开发与维护,所以对计算机类专业适当增加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设计及开发方法的理论内容,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介绍SQLServer或Oracle,强化数据库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设计开发一个具体的中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而对于非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则适当降低要求,应用主要偏向于库表设计和查询设计,其数据库产品选择相对容易的Access或SQLServer系统。这样实现合理选取教学内容,体现分专业、分层次教学的要求。
2.3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无论多么精彩的教学内容,如果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会使得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也是如此,为避免这一现象,我们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环境及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甚至将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视频课件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灵活应用,取长补短,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中以一个项目"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为中心,将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形成项目中的十四个模块:开始、密码、录入等等。每周上一个模块,并在每一模块的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学期结束,正好完成一个项目,也完成了教学内容的讲授,实现了教学目标。现代化教学离不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进一步提高《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效果。例如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增大了课堂信息量,减轻了教师板书的负担,更加形象化地展现了教学内容。通过建立网络教学环境则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交流平台、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空间,既解决了学生课后自学、查找资料、答疑等问题,又能以快捷的信息反馈机制和优质的教学服务促进教学。
2.4采取以实践考核为主,理论考核为辅,平时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光明日报考试杂志社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6-5962
国内刊号:11-2939/G4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1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论文关键词:认知学习理论教育技术,先行军
当前,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研究结果层出不穷,对教育技术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教材一方面要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而改变教学方式,还必须研究和应用不断发展的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心理学的认知学习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与学,从而达到在教育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最优化。因此,探讨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向,研究教育技术的观念更新,把握课堂教学的未来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认知学习理论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观点。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人类倾向或才能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够把这种变化简单的归之为成长过程。它包括三层含义:
1. 变化的时间是相当长期的,而不是一时的;
2. 变化的内容是记忆之中的知识的内容和结构的变化,以及学习者行为的变化;
3. 变化的原因是学习者环境中的经验,而不是动机、疲倦、药物、生理条件或环境条件等原因。
由此可见,认知主义对学习的定义强调知识的变化。因此,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教育教学论文,学习的效果只能够间接的确定,即在学习者行为的基础上作出判断。学习结果与行为操作不是一回事,学习到什么不能单是指外部行为操作,应包括大脑中认知结构的变化和心向、态度的变化。学习的结果是头脑中认知结构的变化、认知方式的变化,即认知策略的变化,当然也会表现为相应的行为操作上的变化。学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接受强化的过程和尝试错误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地去理解(或对反馈信息加以解释)的过程。
二、认知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体现。
认知理论致力于研究教学操纵如何影响内部的认知过程。如注意、编码、记忆、回忆;这些内部认知过程如何导致新知识得获得及认知结构的改变;新学来的知识或新产生的认知结构如何影响操作。由此可见,认知心理学把教和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更重视学的作用;既注意学习的外部条件,但更重视学习的内部条件。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个认知过程,即将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认知过程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建构过程,同化和顺应是建构基本环节,也是两种基本的认知方式,认知过程就是由这两种基本的认知方式组成的。所谓同化,是指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对新知识进行改造,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以充实、完善、发展原有的认知结构:所谓顺应,当现有认知结构不能同化新知识时,就需要学生将此进行调整,一顺应新知识的产生,重建新的知识结构,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更新和扩展。教学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不断建构并提高的过程。
我们可以将认知学习理论的教学观分为三个主要论点:加工过程论、认知结构论和学习中心论。
1.加工过程论
认知心理学把人脑的功能与计算机的运算程序进行类比,认为认知过程就是信息加工过程。因此认知心理学关于教学的研究,主要探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影响学生的认知过程,进而影响学习结果。教学方法只有通过影响学生的认知过程才能够影响教学结果,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结果的间接因素,学生头脑中的认知过程才是决定学习好坏的直接因素。
2.认知结构论
现代认知学习理论不仅重视认知过程,而且十分重视认知结构。奥苏倍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就是把新知识和原有知识联系起来,将新知识纳入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注重教材的知识结构或逻辑结构,而不太重视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当代认知心理学十分重视认知结构的研究。关于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的研究,能为我们改革教材和教法提供科学的依据。
3.学生中心论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只有认知因素(包括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才是决定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的直接因素。因此,学习时的认知加工的深度和策略是决定学到什么的充分条件。总之教育教学论文,学生的学才是决定学到什么的最关键、最直接的因素。基于此,我们可以从中得到的启发是:在创造学习的外部条件时,必须加以内部的认知规律为前提;应该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应树立教学目标的新概念;应重视内在的认知动机的作用。
三、认知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相结合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向前发展,现代教育与信息技术已经无法分开,这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各种技术(包括视音频、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对支持和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是肯定无疑的。在一些有条件的学校中,投影仪、幻灯机、多媒体等电教设备实施已经进入了课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正确合理的使用这些电教器材,才能够真正发挥他们的作用,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此外,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结构,结合认知学习理论,潜心钻研教学教法,进行教学设计,同样能够优化教学。由此可见,将认知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调动学习兴趣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曾经说过:“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作为内驱动程序系统中积极活跃的心理因素,对于学习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所以说,激发和维持和维持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指向学习活动的动机类型,,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认知内驱力是指一种掌握知识,技能和阐明、解决学业问题的需要,即一种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求知的欲望。认知内驱力既与学习的目的性有关,也与认知兴趣有关。因为当一个人清晰的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它来推动自己的学习时,这种学习的目的就会成为一种有力的动机。而具有认知兴趣或求知欲的人常常会废寝忘食、津津有味的学习,并从中获得很大的满足。
2. 创设感知意境
心理学表明,感知越具体,表象形成就越清晰、深刻,越有利于促进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从而建立概念,培养能力。认知心理学认为创设感知意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出一种“不协调”教育教学论文,将学生引入一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中去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教学所创造的美妙的教学情境,适时适度地为学生提供直观刺激变抽象为具体,可集中显现出时空变换的流动美,视听兼备的立体美,景色物体的色彩美,师生的和谐美。这种情境能把学习的内容在大和小、动和静、远和近,快和慢,局部整体,外表和内显之间相互转化,打破了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给学生在视、听、思等方面带来的局限,学生的视野可在瞬间内完成时空的大跳跃。这就加大了教学的密度,极大的节省了教学时间,尤其是教学信息传递的增值率扩大,多次反复重现和化抽象为具体的特点。是教学内容鲜明生动,富于感染力,减轻了学生的负荷,优化了教学效果。
3.培养思维能力
认知心理学家沃特海默依据自己对在校生的实验,宣称儿童普遍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传统的教育制度往往被传统逻辑和联想心理学理论所支配,应对阻碍儿童创造思维能力发展负责,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它具有的色彩、形象生动的画面以及富有情趣的解说会使学生处于惊奇探索的学习氛围中,既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又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激发,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思维是很活跃的,对同一个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一种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能够大胆的各抒己见,往往可以使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增强其思维能力。
四.认知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认知学习理论可以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而教育技术的广乏应用又实现了教育的优化,因此如何将认知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相结合,成了教育技术领域广乏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1. 发展和培养学习者的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加工过程的同部组织起来的技能”,是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在教育技术中计算机的运用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是作为教学传递的工具传递知识或训练及技能教育教学论文,现在更多的是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为此,教学软件的类型也变得多样化,除了过去大量开发的练习型、辅导型、游戏型、模拟型软件外,问题解决型软件开发有了很大的进展。这类软件除了传递有关的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提出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简单的了解有关知识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学习者参与到其中去,运用发现法进行学习。强调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它的特点是关心学习过程甚于关心学习结果,要求学习者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过程中。发现学习有利与策略性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
2. 重视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元认知就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其中包括对当前正在发生的认知过程和自我的认知能力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认知。可以认为元认知能力的发展就是为学习者在心理上培养一位“老师”。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强调学生相互之间的相互合作,合作学习可促进学习者的意义建构,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这是因为:(1)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交流有助于学生建构起新的、更新层次的知识结构;(2)在交流过程中,学习者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思路被明确化和外显化,学生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监控;(3)在学习者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的交流中,他们要达成对问题的共同理解,建立和合适的问题空间表征,而这时解决问题的关键。
3 .注重教学媒体的认知作用
媒体的教学应用使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摘要的。
一、 学术诚信内涵及表现
(一) 学术诚信的内涵
学人对待科学要讲求“诚”,对待其他研究者及其劳动成果要讲求“信”,学人研究学问时要求“真”——追求真理,尊重客观事实,不媚俗,不空谈,不编造数据,不捏造事实, 对其他研究者及其科研成果要讲求信用+信誉——研究者之间要互相信任、互相学习、团结合作,不能搞学术垄断和学术霸权,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引用了他人的观点和资料就要表明出处,这也是对读者的尊重和讲求信用及信誉。诚实守信是学人最基本的科学素养和最重要的学术行为准则。
(二) 学术不端的表现
学术诚信缺失所表现的行为即为学术不端,2009年的《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中有对于学术不端的具体描述:1.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2.篡改他人学术成果;3.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4.伪造注释;5.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6.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7.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二、 高校学术诚信缺失的现状
高校作为学术科研的重要单位,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以及学术及职称评价等各方面的影响,高校学术诚信现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分析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技发展与人的惰性的矛盾
计算机的普及,网络的发展以及信息化的飞速进步,使整个社会都面临一次洗礼,空前的资源共享,给人们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方便与快捷。使学术界也经历了一次信息化的革命,使原来埋头于各种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档案室及田野调查等无数次采集学术信息与资料的学者们,轻易地点几下鼠标就能替代一切奔波、一切实验及查文献的工作。这种时代的进步无疑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研究的进步,但带给人更大的惰性与侥幸心理也是毋庸置疑的,客观上确实为学术不诚信的投机提供了便利。
(二)评价标准与学术质量的矛盾
现在更多的高校在评聘职称时采取定量评价的方法,出现重数量轻质量或以数量代质量的现象。有的院校的评职条件中明确要求申报职称教师的论文及著作的数量及字数等。有的院校或部门将成果的被引用频次及转载频次,或是被评价者被引用的字数等来作为评价的标准。这些评价标准将会导致一些高校教师不得不以快出成果、多出成果为目标,并找相关行业的教师、学生多引用、多转载自己的“成果”,不断追求论文及著作的数量,而忽视了学术的质量。这样短平快出来的论文经不起推敲,算不得精品,久而久之,造成学者不能潜心学问,不思进取,粗制滥造,有的甚至为了多发论文而不惜抄袭、剽窃他人成果。
(三)学术管理与监督机制的矛盾
目前我国对学术进行监督与管理有两种方式:行政方式与非行政方式。行政方式是由政府确定的学术评定委员会对各研究项目、活动及成果进行考核与评审,这种方式由于权力的过于集中使学术价值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极易产生官僚作风,而造成学术诚信的缺失。非行政方式是科技期刊的监督与审查,科技期刊没有制度与体制的保障,只能处在有心无力的状态下,局限在小范围内对学术失信者给予相应的警告与惩处,无法从根本上预防和杜绝学术失信行为。
三、国外学术诚信建设的经验
对于学术诚信,我们不妨对照一下国外的做法与各项机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借鉴。
(一)建立有效的社会诚信机制
在国外,学术信誉是每一位学者的生命,,违背学术诚信的人是没有立足之地的。美国首先从在整个社会的诚信机制下监督每个人的言行。其次,从各种证件的取得上就规定得非常严格。每个人的诚信出现污点在整个系统中都是有记载可以查证的,违背学术诚信的人在美国大学和社会较难容身。再次,美国联邦政府各主管部门以及各基金会在审批科研经费和项目基金时,除考察学术能力外,重点把关的是申请人的学术信誉。
(二)构建完整的学术诚信防治体系
目前许多国家已针对学术诚信问题出台了各自的规章制度,并设立了专门的防治学术不端行为的管理机构。
1.政策规定。例如韩国科技部出台了《关于国家研发事业中确保研究伦理及真实性的准则》;德国马普学会发表了《关于处理涉嫌学术不诚信行为的规定》;美国颁布了一项纲领性政策《关于科研不诚信行为的联邦政策》,对发现的不正当研究行为各相关机构及职责均给出了具体的定义和规定等。
2.监督机构。世界各国均以在大学中防治学术缺失行为作为工作的重点,可见国外对于高校学术诚信的重视程度。例如丹麦成立了官方的丹麦学术不端委员会,主要负责处理非常重要的学术不端事件,拥有一套严格的法律法规,其模式已成为其他北欧国家的学习范本。 四、加强高校学术诚信建设的路径
经过对我国高校学术失信原因的分析,以及对国外学术诚信建设体系的借鉴,通过分析比较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国目前国情的学术诚信保障体系建设的方案,并要从各个方面加以建设完善。
(一)搭建网上公开学术成果平台
网络信息时代的快捷与方便虽能导致人不劳而获的惰性,但也可以利用它制约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可以利用网络建立和完善学人的信用制度和完整的学术诚信档案。从论文到专著到项目,让每个人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使这样一个在线数据库成为管理及审批机构的依据,成为各位学者的展示平台及自我约束平台,实现我国学术诚信体系管理系统和监督的标准化、信息化和数据化。有了这样的平台,每个人的行为都在社会的监督下, 每个学人也将更加珍惜自己的学术声誉。
(二)明确各学科学术规范
要加强学术诚信建设,就要不同学科分别建立学术规范,避免“一刀切”。当务之急就是要出台一个明确的学术论文写作规范。学术规范的制定应与《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等的要求一致,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要求,使制定的学科规范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解决中国学术评价的重点,要充分尊重人才成长和学术发展的规律,把行政权力与学术评价隔离,并把建立起分类评价和质量导向的考核机制作为重中之重。2014年,“科研评价改革”无疑是国内高校科研领域最火的词汇之一。从中央到地方相继研究或出台了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科研分类评价体系的相关政策,在地方层面,截至2014年10月,高校科技评价改革的三个试点地区(北京、上海、广东)均提出主要实现以科研质量为导向,分类考核体系和科研成果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将积极推进“同行评议”“第三方评价”和“国际评价”等评价方法。高校科研仅以论文数量论英雄的时代有望成为历史。
(四)加大对学术失信行为的管理力度
学术失信之所以会发生,原因之一就是学术失信所要付出的代价太小。当前,要务必加强对学术失信行为的管理力度。让失信者从声誉到利益都付出相应的代价;整个学术界应对学术不端行为保持零容忍,一经查实,绝不姑息。对那些已被证实的影响严重的学术失信行为要进行公开处理,通过正式和透明的制度化程序予以解决
(五)加强学术诚信思想教育
1.法律意识教育。加强学术诚信教育,某些研究者法律意识淡薄,心存侥幸,认为官不举民不究即万事大吉,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加强对相关法律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例如《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通过研究者法律意识的增强,起到了用法律的强制力和威慑力来制止学术失信现象发生的效果。
2.内在约束教育。学术诚信缺失其内在的原因,即研究者自身的道德素养不高,缺乏学术道德造成的。“立言先立德,立文先立人。”为此,研究者要树立对待学术的正确态度,从被动到主动地遵守学术诚信,珍视自己的学术声誉。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重建学术诚信的威严不仅仅是学界自身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更应该以身作则,以自身言行为世人之规范,成为社会文化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唯有建设学术诚信,坚守学术道德,才能以学术诚信夯实中国梦的基础。让学术诚信成为一股强大的道德正能量,带动全社会的诚信建设,使我们的社会早日成为和谐、美好的家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
[EB/OL].[2013-07-08],http://gov.cn/gzdt/
2009-03/21/content_1264527.htm.
[2]About us[EB/OL].[2013-07-08].http://ukrio.
org/about-us/.
[3]黄文华,吴一迁,张俊彦等.国外科研诚信体系建设对我
国科技期刊出版诚信体系建设的启示[J].学报编辑论
丛,2013,
[4]杨艳.美国高校学术诚信制度建设研究及启示[D].北
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
[5]汤曾.浅议学术诚信[J].广西社会科学.2004,(3).
1986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由于工作需要,我与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及校园网管理与服务领域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多年来,人、事、地、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却始终没有变化。魏书生老师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中提出的“已所意欲,尽施于人”观点,使我感触尤深。教育是伟大的事业,这种无穷的精神动力使我承担着繁重的任务而始终热情不减,宁愿牺牲自己的利益也不做损害集体和他人的事。几年来,牺牲节假日义务为学校和老师们购置电脑,生病了仍坚持加班加点,帮助老师们制作课件,早出晚归,家务几乎不能顾上……。20__年4月,自己对学校网站新闻系统改版,旧版中有自20__年以来的5000多条宝贵信息,需要导入新网站中,为了不影响学校日常工作,利用周六周日,逐条逐行地完成数据的导入,连续两天,每天都工作到深夜,有时颈椎酸硬,眼睛干涩,但最终还是坚持完成了。随着学校电脑数量的急剧增加,也带来了相应的大容量的维护工作,网管中心的电话就是一部服务热线,有求必应,热情、周到并做到全程服务。20__年7月至9月,学校在42个教室和功能室安装多媒体电子白板,从考察到安装完成,历时3个月,圆满地协助学校完成这项工作中。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精通专业,做所从事岗位的行家里手。向他人求教、向书本学习、从互联网中学习是我获取知识的渠道。购买书籍;订阅报刊,购买了计算机专业英语词典;粗通了多方面的电脑常识:Dos、Windows等操作系统知识、Foxbase数据库知识、Photoshop、3DS Max 、Authorware5.0等多媒体设计知识、电脑病毒及防护的知识,电脑的维护维修技术。并将所学用于实际工作之中。先后利用业余时间,编制了学生成绩处理等多套小程序,帮助各科教师完成了近百个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自主设计了学校校网网站,所设计的多个课件在省市县电教部门组织的评比中获一等奖;在校园网建设中,查阅资料,调查市场,优选设备,最终取得最佳性价比,现用于办公和管理的微机已达280多台,全部班级顺利完成多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安装和使用。在校园网数字化资源建设中,自20__年以来,主持了“资源建设本土化”课题的研究工作,现全校数字化资源已近300G,在完成我校“绿色班班通”工程中作出了自己贡献。
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事业的发展,为了更好的让教育信息化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我又努力学习了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DIV+ CSS的网页构造方法,Asp语言及各种数据库等编程工具。完成了学校网站的建立工作。从20__年至今,经过不断的修订和完善,网站先后经历了6个版本,从栏目设计到一张张背景图片的设计,力求做到精益求精,目前它已经成为我校信息和日常工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并多次在教育系统网站评比中获奖;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个节假日,我在冥思苦想、在查阅书籍、在计算机旁敲打键盘中度过……埋头苦干。工作中我注意及时总结,曾在《山东教育科研》等报刊,电教录相课由河南音像出版社发行;多篇和谐教学论文在省级会议交流,设计完成省级以上课件达20件之多。我还经常组织了对学生微机管理员的培训,成立了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并出版了学生电子报刊“E海拾贝”多期,不仅仅使他们学到了相关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得到锻炼。
事业为重,奉献为荣。理解愈深,爱之愈切,越爱越想干好,越干越知不足。荣誉应该首先归功于伟大的党和实中这个先进的集体,而留给我的--是信任,更是希望;是鼓励,也是鞭策!今后我一定加倍努力,把一切献给神圣的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