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陈情表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展示课的“亮点”
(一)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彰显教学功力
本次活动中,一项重大的改革就是要求选手讲“素课”,即课上不允许使用多媒体,仅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来展示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力。面对这一“猝不及防”的规则变化,大多数选手表现出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展示了扎实、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在一些惯于使用多媒体的教学环节,如导课、作者及背景介绍、课堂训练、拓展延伸等环节,通过语言表述、印发资料和黑板演示等传统的教学手段来代替多媒体大屏幕,课堂教学效果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因为没有“操作机器”的压力,没有声、画、音、像对思维的干扰,教学中教师可以无拘无束地尽情发挥,学生也可以心无旁骛地阅读思考,传统教学方式下的语文课堂显得更加自然纯朴,更加充实丰满。
(二)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有较明显的体现
纵观13节展示课,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抑或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运用,大多数教师能够有意识地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教师备课的关注点由过去更多地关注自己“如何教”转变为更加关注学生“如何学”,注重“学情分析”和“学生活动”设计,教学中教师基本摈弃了 “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代之以 “对话”教学(师生、生生、生本对话),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已成为多数教师的自觉意识。
2.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学习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昌乐二中等学校的教学经验,以“讲学稿”“导学案”引路,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展示课的教学模式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展现了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全新面貌。
3.突显语文的“人文性”。选手们都努力通过诵读、分析、鉴赏等教学方式充分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如:教学《滕王阁序》,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分析作者“由嘉会览胜之喜到登高远望而悲,最后又由悲而转为达”的情感变化;教学《陈情表》,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的“真心、真意、真情”;教学《咬文嚼字》,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学生“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等等。语文课本该具有的丰厚的文化、文学教育内涵以及 “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重视,语文课的“语文味儿”也浓厚了。
(三) 诵读教学备受重视
诵读是语文学习的好方法好传统,然而曾几何时,一些教师丢弃了这一好的语文学习方法,以“满堂灌”和“满堂问”挤占了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学生对文本读得不熟不顺,感知体悟得不充分,理解分析、鉴赏评价就会大打折扣,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也会受到影响。本次展示课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选手们对诵读的重视,课堂上,朗读、默读,个别读、齐读,整体读、局部读――“读”占鳌头,形式多样!像《滕王阁序》《陈情表》这类古诗文,选手们更是达成共识:边读边赏,边赏边读,读出气韵,读出意境,读出情感,在诵读中提升了教学效果。
(四) 教学流程规范有序
文本的理解一般按“整体―局部―整体”的流程进行。从整体上把握全文,有利于了解文本全貌;局部细读品味,能更深刻具体地把握文本,多数教师深谙此道,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文本特点,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感知,即“识文体、明中心、理思路、知特色”,再通过品词析句、咀嚼品味等过程进行局部深化,最后再回归整体,深入理解,全局把握。教学流程符合认知规律,学生易于把握运用,阅读效果明显。
(五) 重视基础知识教学
新课程更加关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素养”这一核心概念,特别强调要摆脱对“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知识的死板记忆,不必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一些教师片面理解这一新理念,视基础知识教学为“陈旧、落后”,特别是一些公开课、竞赛课,更是刻意回避语文基础知识。本次展示课虽有一些课“隐去”了知识教学的环节,但大多数教师能够在教学中落实 “语文知识”这一重要目标,将知识教学有机融入自己的整体教学设计之中,这一点难能可贵。
(六) 教风严谨、务实
尽管受到展示课形式的限制,执教者很难全面系统地把握教材,充分了解学情,但大多数教师能够紧扣教材、单元及课时重点设计教学,教学严谨、规范。
二、教学中的不足与缺憾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尽管展示课的每一节课、每个环节都是经过选手认真准备、精心设计、反复“打磨”的,比平时的常态课会“出彩”些,但由于教师在教学思想、文化素养、执教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加之新课程实施不足三年的时间,新课程教学问题较多,所以,在课堂教学展示环节上,很多具体问题也相对集中地表现出来,笔者试列举如下:
(一) 文本解读问题
1.文本解读浅显、片面。
网络技术的先进,信息资讯的发达,使得我们一些教师习惯了依赖教参和网上资料进行备课,缺少了潜心琢磨文本的细心与耐心,独立钻研教材、解读文本的能力退化。教师自己走不进文本,就无法引领学生真正“入境”,语文教学追求的“情感交融,智慧共生”的理想境界自然无法实现。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也影响文本解读的高度、深度及厚度。
《滕王阁序》一文的教学,理解作者 “兴尽悲来”的情感变化是把握全文的关键,细读文本,文中有“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等诗句可见。本文既有面对大自然的广阔无穷,感慨人生的短暂、人类渺小的“人类之悲”,也有不遇圣君明主的“人生之悲”,二者综合起来,对作者情感理解才会更深刻、更丰富,而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不依据文本探究问题,而是先入为主照搬现成结论,只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这个角度进行解读,文本分析显得单薄、片面。同样,《陈情表》一文,除了体现作者身世悲苦及报养祖母的真挚之情外,还有旧朝老臣巧妙得体的陈情艺术,因此,教学重点应从“陈什么情”及“如何陈情” (即陈情的艺术性)两个角度来确定,而展示课的多数教师只关注前者,在所谓的“感恩教育”层面大做文章;《咬文嚼字》一文,细心梳理文脉可以明确其主旨:逐渐达到艺术完善是追求的目标,求思想感情与语言的精炼与吻合是要求,以谨严的精神,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是必须下的工夫。而统率全文的则是“思想感情”这个核心和关键因素。明乎此,就会避免文本解读的片面与浅显。
2.驾驭文本能力欠缺。
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还只是停留在教课文的层面上,把课文中介绍的主要内容作为教学重点,课文中有什么知识就讲解什么知识,教学实施过程基本是诠释与印证某种预设结论的过程,教学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少发掘文本的独特教学价值的眼力,缺乏 “教为不教”的高远追求。
3.个性化的多元解读缺失。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个性化阅读能力。而我们的一些教师首先是自身缺乏这样的能力,其次是课堂上不给学生充分阅读感悟文本的时间,不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教师往往以自己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以预设的答案来泯灭学生的智慧火花。应该说,所听的十几节课,很少感受到“教师、学生、文本”对话过程中产生的思想碰撞,很少看到因“生成”而产生的课堂精彩,这是令人遗憾的事情,值得我们深思。
(二)教学目标问题
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是教学的关键。倘若教学目标方面出了毛病,必将导致教学活动的偏差或失误。展示课中教学目标制定与落实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目标的“非语文化”倾向。
如前文所述,《陈情表》一文的教学目标,授课教师大都关注到了文中蕴含的“感恩、孝道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一情感目标,而本文体现的“层层推进,措辞委婉,情真意切的陈情艺术”这一特色目标却被多数教师忽略了;前者属于人文性目标,后者属于语文学科的本体性目标,本人认为,不管是哪一学科的教学,学科本体性目标更为重要。
2.教学目标模糊、笼统。
一位教师教学《滕王阁序》,教学目标为:①积累文言知识,并学会鉴赏文中的美丽秋景;②试着披文入情,从整体上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首先,“目标①”中的“文言知识”和“目标②”中的“复杂的思想感情”都是宽泛、笼统的概念;其次,“披文入情”“学会鉴赏”这样的表述没有明确指出通过什么途径、运用怎样的方法。这样虚空、笼统的目标下会有怎样的教学效果呢?可想而知。
3.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一致。
有的课教案写的是一套,实际教的是另一套,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两层皮”。某位教师在《陈情表》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研读文本,鉴赏文中的抒情艺术”,但在教学中却没有一点体现,这样的情况不止一例。
4.教学目标贪多求全。
一、创设审美环境
学生接受审美教学,需要一个应心应景的审美环境,这个环境既包括学习时荡漾在教室里的氛围、情趣,也包括审美教学进行时,洋溢在文本、语言与师生心灵之间的微妙感觉,不管哪种环境的营造,都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紧密配合才能获得。古人作文既言简意赅,又含蓄中庸,这就增加了审美的难度。因此在备课时,教师应考虑首先营造一个契合的审美环境,使学生“未见其意,先感其境”。这一设计可以在课前预习和课始导入、诵读等环节完成。在导入的时候,要注意选准切入点,因为高中阶段的古诗文,其审美特性通常不只一点,从体裁到题材,从价值观到人生理想,从艺术旨趣到哲学思考等等,应有侧重地考虑选点,同等重要的要斟酌综合,如此才能有效引领学生透过简单的文字,鉴赏其背后深层次的美。
如对《前赤壁赋》一文的审美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苏轼摆脱了“赋”这种体裁或华丽堆砌,或恪遵声律的牵制,在保持赋的特点的基础上,语言、结构和韵律等均自由挥洒;在写景抒情上,以景连贯,景简情丰,仅借“风”、“月”二字,引发出不同层次的悲与喜,人、景、情三者融为一体;在人文精神上,作者超脱了令人郁闷的现实,勇敢面对生活,具有豁达的胸襟。综合以上几点,本文审美鉴赏的基础应该是苏轼的生平,因为在他的坎坷经历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人生态度及其线性发展的轨迹,如能让学生了解这一点后再来学习,他们就很有可能自主探寻到本文所呈现的美,即使不能完全自主完成,教师所要提示和补充的也不会很多。
给学生布置的预习作业,其中之一就是“搜索苏轼的生平,理解他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情感及其形成过程”。上课伊始便提出两个问题:“我们以前学过苏轼的词和散文,谁能回忆一下苏轼的生平?苏轼被称为孤独的旷世奇才,你怎么理解?”第一个问题作铺垫并检查预习结果,第二个问题引出苏轼在各方面的成就,并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下文的赏析拓宽思路。紧接着,用一段煽情的配乐朗读来导入课文,内容大体为对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的思想和行为的颂扬性评价。第三步播放课文的配音朗诵,让学生闭目想象赤壁的美景和作者沉湎于其中的情感,听完之后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感觉和对美句的赏析。这种步步为营的审美推进策略,能让学生在营造好的赏析氛围内,开放学生的思维,动员他们一切的审美基础,为下面的环节构筑新的审美层次做好准备。
二、感悟审美情怀
古诗文之所以形成言简意赅的特点,除了文言语言的简约之外,还与其“只拣要紧处写”的行文方式有关。作者创作时通常会省略大量的相关信息,而这些信息在教学时就必须一一寻找回来,与文本结合,方能全方位、深层次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本文的写作中心,才能正确地赏析诗与文。不管是《项脊轩志》、《陈情表》,还是《长亭送别》、《蜀道难》,诗也好文也好,通常要了解作者及其生平,明白其创作时的处境、心情等,才能具体读懂蕴藏在诗文中的隐晦含义。这也就是为何一般在写古诗文教案的时候,教学过程的开端常常是这几项:导入、检测字词、(翻译句子)、了解作者、介绍背景的原因。铺垫好了理解的前提,学生对古诗文才能有水到渠成的深刻理解。
此外,对古诗词的感悟还需紧扣意象,它是诗词的灵魂。古人在漫长的诗词创作历程中,形成了具有固定含义、稳定情感的意象,把玩意象、体味意境,美就在其中自然生发。
柳永的《雨霖铃》中“寒蝉”、“长亭”、“杨柳”、“残月”等意象,烘托出的是作者浓浓的别情,仔细品味这些简单的字词背后的韵味,依依不舍之情就会油然而生。李清照的《声声慢》中也集中了各种意象:“酒”、“晚风”、“黄花”、“雁”、“窗儿”、“细雨”、“梧桐”、“黄昏”等,一串意象,一腔情愫、一生悲欢,尽显其中。讲授这两首词时,不妨首先让学生自读,粗略感受其中的意蕴,情感体验产生以后,再追究各意象的具体含义,以令学生的情感准确化、具体化,然后一边诠释意象,一边酝酿相应的情感进行试读,重音、停顿、高扬、低沉,把诗味散发于诵读之中,美于是便在教室中回旋,在学生心中凝聚。
三、形成审美能力
学生经过感受美,进而沉思美、体验美、想象美等一系列审美行为,能够养成深刻的审美能力。感受美的具体形式是发现和评价,学生阅读古诗文时,教师应引导他们从中寻找美的表象,启发他们动用既有经验,教师提供新的理论依托,帮助学生评价这些来自诗文字里行间的美感;继而让学生进入内省沉思状态,结合作者的生平、创作环境、心态等,思考诗文中蕴藏的丰富内涵,综合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文学能力等,把外诗内化为己感,人己合一;最后对诗文、对自己的内在进行加工和改造,形成的新的心理活动,这就是审美能力的提升。明了了这个过程,教师在教授古诗文时的任务也就明确了。
如《琵琶行》一诗,常规教学是首先进行知识导学,介绍白居易,解释什么是“行”,然后解决字词、翻译难句,学生自主品味、合作探究,最后巩固、拓展。如果遵循审美能力的形成原理,这首诗歌也可以这样讲:学生自主诵读、品味诗歌――解决字词句――了解白居易――合作探究诗意――思考提出问题(或思考回答教师的问题)――表述对该诗的理解。这样,从第一次的朦胧感受,从学生原来的审美水平,经过中间一系列的思考和表达,到最后的表述,中间必然形成一个梯度,这就是审美能力提升的高度――感性的抽象的能力,转化成了让教师和学生都看得到的具体而形象的结果。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误区 介入时机 拓展思维
一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师在教学中自觉地运用多媒体这一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教学,这是时展的必然。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其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活水,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感知,增加课堂容量,开拓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率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带来一些可喜的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使用的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重外在形式,轻实际效果。
在一些多媒体教学的课堂中,执教者为了体现教学的直观生动性,一会儿放图片,一会儿播音乐,一会儿插入视频,且不论这些图片、音乐、视频是否与文本内容匹配,单看课上师生的表现:老师忙得不亦乐乎,学生欣赏得很起劲。一节课看起来学生活跃,课堂气氛热烈,其实冷静下来思考,学生在这种花哨的形式的影响之下,难以静下心来阅读文本,也不大有充裕的时间来读文本。《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根据自己的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的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对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现象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如果把精力大多放于徒有华丽外表的形式上,就是语文学习的错位。同时这样花哨的形式也会唤起学生过多的无意注意,这就违背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导致学生无法关注媒体呈现的现象背后值得深思的教学内容,达不到借助多媒体优化教学的目的。
(二)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师丧失了教学的主导地位。
教师是一节课的设计者,一节课怎样教,要指导学生怎样学,要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也是一样,重点在“辅助”二字,要充分发挥其辅助作用,而不是“替代”作用。有些老师一堂课始终站在电脑旁,敲击电脑播放课件,课题、作者介绍、写作背景介绍、提问、答案、总结的内容一一通过点击鼠标向学生呈现,教师动动嘴,敲敲键盘,一步步推进课堂进度,黑板上鲜有板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主要是通过课件与学生交流实现的,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多,俨然成了计算机操作员、课件内容的解说员,基本上按照事先制作好的课件按部就班进行下去;面对课堂上生成的新问题,视而不见,强行带领学生进入课件预设好的下一个环节,课堂上少了即时生成的灵动性,教师显得有些被动,课堂教学显得生硬。在这样的课堂中,多媒体起了教学的主导作用,教师被课件牵着鼻子走,丧失了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忽视了与学生的对话。多媒体没有很好地发挥辅助作用,反而限制了能力的发挥,甚至会导致教师教学水平下降的后果。
(三)多媒体不当介入,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再现文本内容,但是不切时机的介入只会适得其反。譬如一位老师在执教《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在解读文本前,播放了新旧两版《红楼梦》视频,而后让学生比较两版《红楼梦》中两个饰演王熙凤的演员哪个表演得跟原著更接近。此时学生的注意力还集中在影视作品上,影视作品先入为主,代替了对原著解读的原初体验。学生的回答大多是扣住剧本而忽视了对原著的挖掘。多媒体在不恰当的时机介入干扰了学生的思维。有时候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太过具体化,没有给学生留下联想想象的空间,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面对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师要让多媒体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工具,而不是绊脚石,以下是我对多媒体在课堂中应该如何合理使用作出的思考。
二
(一)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素养。
多媒体这种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得以合理使用对教师来说是个新的考验,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下部分教师喜好使用多媒体上课,究其原因有的是图快捷省事,有的是教师本身功底的薄弱,等等。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在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即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想要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教师就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学会利用网络备课,制作电子教案课件,让先进的技术为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实践搭桥。在先进的理论素养的基础上,教师要找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介入时机。
(二)介入时机要找准。
1.化解教学难点时介入
教师对任何一个教学内容的安排都要注意时机恰当,多媒体介入教学也要考虑这个问题。当课堂教学遇到难点时,教师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足以帮助学生化解难点时,或者用多媒体可以更好地化解教学难点时,可以考虑多媒体的介入。例如特级教师史建筑老师执教《将进酒》一文时,学生遇到了难题,问老师李白作为一个豪放诗人,为什么会在文中流露消极思想。面对这一看似矛盾的问题,学生的思维发生了阻滞。史老师就用投影展示了李白在不同时期的典型诗句,帮助学生体会李白这个盛唐知识分子的情感、要求和向往。教师运用多媒体巧妙地疏通了学生思维的堵塞处,巧妙地化解了教学难点。
2.掌控调节课堂气氛节奏时介入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张弛有度。如果45分钟都是一个节奏,平铺直叙,学生就会感到乏味。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更应当改变传统教学单调呆板的状况,教师运用多媒体法可使课堂节奏的调控如虎添翼。譬如在一节课的课始、课中和课尾,学生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的时候,插入一些影音资料,快速引领学生进入状态或者缓解学生学习的疲劳状态。讲授《陈情表》一文,为引导学生感受作者与祖母之间的至真至诚的亲情,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发挥音乐对情感的牵动作用,播放配乐朗诵,创设教学情境,也可以在感人的音乐中朗读课文,最后可以投影一些与感恩有关的图片,这既可以激趣,又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课文情理,从而达到利用多媒体来掌控课堂节奏的目的。
3.教学效果的反馈时介入
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是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检验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现行的教学反馈主要途径是课后作业,老师通过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来总结教学的得失,这是惯常的做法。但是其反馈的滞后性较多媒体教学的及时性逊色不少。多媒体可以发挥其良好的交互性、直观性、及时性优势。心理学的有关实验表明:及时反馈的教学效果,要大大优于隔日反馈。及时的反馈不仅能使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抓住最好的教学时机调整策略,以保证教学效果,而且能使学生的认识及时得到强化或纠正,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