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司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公司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司先进集体申报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公司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公司先进集体申报材料范文第1篇

一、刻苦勤奋工作,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快递业务量不断提升,我部全体干部员工认真学习公司工作精神,提高思想觉悟,做到在思想上、行动上、工作上与公司保持一致,想公司所想,急公司所急,做到刻苦勤奋、兢兢业业工作,全部完成公司每天安排的取派件任务,取得良好工作成绩。在业务量大、工作繁忙的情况下,干部员工不等领导安排,不怕苦不怕累,自觉加班加点,全面完成公司安排的取派件任务,切实维护公司的利益,为公司发展作贡献。

二、加强管理力度,提高工作效率质量

2015年,在老员工离职、新员工进来的频繁情况下,我部加强管理力度,对员工进行深入的思想工作,开展国情、厂情教育,培养员工的感恩心。通过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使每个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热爱企业,热爱工作岗位,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增强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与此同时,华为安捷信项目2015年要求逐步提高,我部严格按照要求,加强精细管理,实现工作无差错。

三、始终严格要求,培育良好工作作风

公司先进集体申报材料范文第2篇

----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一号煤矿区成立于,是一支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管理细致、作风过硬的“一通三防”队伍,目前在册职工125名,其中管理干部6名,区长1人、书记1人、分管副区长4人,党员7名,团员28人。主要分为瓦检班、通风班、密闭班、消尘班、技术组、通风调度共6个班组。

区自成立以来,党政班子一直安全生产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狠抓现场管理,狠抓安全责任落实,狠抓质量标准化工作。特别是自以来,本区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一号煤矿党政会议、文件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方针,深化认识抓责任,强化管理抓现场,确保全矿“一通三防”工作零差错、高质量的顺利完成。

一号煤矿区领导班子共6人其中区长1人,书记1人,生产、安全、技术、机电副区长各1人。这届领导班子在高区长的带领下,坚持安全重在现场,管理重在现场的思想,狠抓现场管理,认真执行干部跟班生产制和地面24小时值班制。在管理上能够做到发现总是到现场、落实措施到现场,处理问题到现场的“三到现场”。认真把贯彻集团公司、矿会议、文件精神、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当做第一件大事来抓。打造了一支团结协作,廉政勤政,作风过硬,干群关系和谐,帮扶工作好的先进领导班子。

在安全生产方面区把人的安全放在了“天字号”工程的顶端,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被当作是全区管理人员的第一责任、职工的第一福利,保证了我区今年无一起轻伤以上的事故。根据各作业工种性质制定了19项安全生产责任制,从主管区长一直延伸到井下职工。严格执行队干井下跟班制度,保证跟职工同上同下,并把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紧密结合起来,现场指导施工质量及一通三防重点工作,真正做到了在安全生产上“人人有指标、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今年重点对北二消防材料库进行了改造、六盘区及北一大巷进行了刷白美化、风门风窗也完成了改造,为矿区质量标准化工作增砖添瓦。

在生产管理方面制定完善了机电设备包机制度、生产经营奖罚制度、工程验收计分办法等制度,使职工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守。职工行为更加规范,工程质量更加优良,形成了良性循环。再结合5-4岗位作业风险预控的填写确认,更进一步加强了安全生产系数。

从经济利益上加大对管理人员安全绩效的考核兑现,有效促进了安全管理。奖励的同时,加大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人员的查处力度。在区队举行“三违”人员现身说法,使“三违”人员既丢票子又丢面子,有效遏制了“三违”现象的发生。

公司先进集体申报材料范文第3篇

康复扶贫贷款是国家专项用于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的信贷资金,“十一五”时期保持每年8亿元的贷款总规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广大农村残疾人在享受各项社会保障的基础上,谋求发展的愿望更加迫切,对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与日俱增,期盼对国家康复扶贫贷款政策进行调整并加大信贷资金扶持力度。

这次四部门下发文件的主要内容有:2011年开始,中央安排康复扶贫贷款指导性计划由每年8亿元提高到10.3亿元;项目贷款的贴息利率由3%提高到5%,到户贷款的贴息利率由5%提高到7%;对项目贷款和到户贷款的扶贫效益做出明确要求;鼓励开展贷款担保金和风险金制度的试点,缓解残疾人户贷款难问题。到户贷款给予7%的贴息,使很多地区农村残疾人基本实现农村小额贷款零利率。

康复扶贫贷款政策的调整和完善,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残疾人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必将进一步鼓励广大农村残疾人依靠政策发展生产,提高生存和发展能力,增加收入,摆脱贫困。

(刘诚 李哲)

江苏沛县残疾人有了

“创业之家”

江苏省沛县残联整合社会资源,在朱寨镇马元村创建了106亩的残疾人创业扶贫基地,成立“沛县爱心互助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和组织广大农村残疾人自主创业。实行“合作社+基地+残疾人”的营运模式,累计吸纳146名残疾人入社,安置38名残疾人就业,培训残疾人282人次,辐射带动200户残疾人脱贫。

基地长期聘请8位农业专家组建了技术顾问团,采取定期培训、分别指导、集中会诊、责任到户的方式,为残疾人提供技术服务。基地采取间作套种、立体种植模式,年生产各类蔬果500余吨,年产值100多万元,产品主要供应北京、上海、武汉等地,2009年被江苏省残联命名为省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 2011年沛县残联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表彰为“全国扶贫开发先进集体”。

县残联联合县扶贫办、县农业开发局为创业扶贫基地硬化了路面、水渠、桥梁,建设了办公、休憩场所,基地成了残疾人名副其实的“创业之家”。

(沛联)

湖南祁阳县举办残疾人

就业招聘会

11月10日,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残联举办了2011年残疾人就业招聘会。为组织好此次招聘会,县残联提前一个月通过各种途径消息、广泛宣传,并主动联系企业,努力打造供需双方共同满意的平台。全县百余名残疾人参加,30多人当场达成就业意向。

此次就业招聘会,共有湘妹食品有限公司、五洲医药包装厂、祁阳县精闻稀化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佛山平洲欧迈鞋厂、江西华坚集团、浙江佳艺服饰加工厂等10多个用人单位,为前来求职的残疾人朋友提供了包括销售内勤、美工设计、财务、保洁员、操作工等50余个就业岗位。

祁阳县残联希望举办此类活动,提示社会关注残疾人就业,以关爱和包容,为就业困难的残疾人和残疾人零就业家庭送去一缕春风和温暖。(何辽宁)

山东平度市

残疾人圆了“白领”梦

31岁的张丰蕾是一个左上肢残疾的女孩,以前由于没有一技之长,求职非常困难。2009年,她参加了平度市长江高科技助残就业项目第三期计算机培训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并经市残联推荐,被青岛东荣电子有限公司录用,从事计算机质检工作,改变了过去的工资低、不稳定、工作环境差等状况,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长江高科技助残就业项目是中国残联和李嘉诚基金会合作实施的重点项目,旨在高科技领域开拓帮助残疾人就业和创业的新机制。自2007年项目启动以来,仅“订单式”岗前培训一项,就为青岛裕信汽车配件有限公司、青岛三莹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输送33人,使他们实现了稳定就业。到目前为止,平度市有61名残疾人从该项目受益,其中42人实现了高科技就业,圆了“白领”之梦。 (平教)

北京门头沟区近5000名

无业残疾人享受养老

保险补贴

10月底,北京市门头沟区残联圆满完成2011年无业残疾人养老保险补贴审核认定与资金拨付工作。4968名无业残疾人享受养老保险补贴,区残联共拨付补贴350.928万元。

为全面落实好此项惠民工作,门头沟区残联通过对基层残疾人专职委员培训、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明确申报材料、申请程序,方便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申请。区残联还与区人力社保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公室、区社保中心及时沟通,建立信息共享与联动机制,对基层上报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核实,确保了此次补助人员信息真实、有效,做到政策落实实现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一个不落。 (门联)

四川宜宾县开展

城镇残疾人新增就业培训

“我是第一次参加培训。培训很好,让我们学到了许多就业和创业知识,为我们指明了就业和创业道路。”这是四川省宜宾县柏溪镇华盛社区肢体残疾人罗祯炳参加培训后的感言。

宜宾县残联在柏溪镇举办就业培训班,讲解了《残疾人就业保障法》和城镇残疾人如何就业创业等知识,并发放了《就业政策宣传手册》。来自柏溪镇、安边镇、高场镇、普安乡、喜捷镇等5个乡镇的59名城镇残疾人参加了培训。

据了解,2011年宜宾县委、县政府将城镇残疾人新增就业工作纳入全县乡镇民生工程项目考核,县残联向新增就业城镇残疾人“送政策、送技术、送资金”,县残联对每名新增就业的城镇残疾人补助就业扶持费800元。目前已完成城镇残疾人新增就业人员156名,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20%。 (陶冶 赵谢袁)

陕西宝鸡市陈仓区

送技术到农村

为更进一步提高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水平,解决残疾人种植、养殖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促进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能力,陕西宝鸡市陈仓区残联、区林业局、区农广校等有关领导张军怀、岳军权等一行8人冒着毛毛细雨,深入田间地头,把技术送到农村残疾人的身边。

公司先进集体申报材料范文第4篇

一、激发动迁源动力,确保棚改工程民得利

群众满意是棚改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是棚改工作能够持续深入推进的最大源动力。为此,南通市牢固树立让群众“不吃亏、少吃苦、早安置、安置好”的棚改理念,科学谋划推进棚改工作,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科学设定惠民政策,实现“被改”到“要改”的转变。让动迁群众分享城市发展红利,棚户区(危旧房、城中村)改造动迁不仅让动迁户的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集体土地上的动迁户还能获得完全产权安置房。棚改安置房采取“限房价、竞地价”的方式开发建设。不管房地产市场价格如何变化,安置住房始终以政府指定的较低的优惠价格定向供应动迁户。在安置面积上,市政府充分考虑拆平房住楼房的公摊面积问题,不仅通过“靠套型”扩大安置面积,还对电梯公摊面积进行政府补贴。安置小区生活设施齐全,建立自我造血机制,通过在安置房小区配建一定比例经营性用房,以其商业运营收益对安置房小区的后期物业管理进行考核奖励,提高管理质量。一系列的政策优惠,让群众参与改造、支持改造的热情高涨。

二是打造民生幸福工程,实现 “安居”到“宜居”的转变。南 通市在棚改工作中,始终坚持“多为百姓着想,多让群众满意”的原则。在安置房的空间布点上,坚持就近就好集中安置,按照 “四靠”的原则,即靠城区、靠镇区、靠园区、靠商业区,超前规划棚改安置点 109 个,基本满足 2020 年前市区所有棚改安置需求。在安置房的户型设计上,让动迁户自己参与选择。通过开展一系列安置房户型公开评选活动,评选出若干个动迁户最喜欢、最欢迎的户型推广应用。在安置房的建设质量上,让动迁户全程参与监督,与专业监理队伍共同严把质量关,确保建成放心工程、优质工程。

三是顺应差别化安置需求,实现“实物”到“多元”的转变。在确保动迁户至少有一套住房的前提下,开始引入市场化手段,鼓励各区采用货币化补偿、货币化回购安置指标、购买存量房源等多种方式,着力打通“三个通道”、提高“两个比重”。即:安置房存量房源在街道、区之间的通道;安置房与限价房等保障性住房之间的通道;安置房与商品房之间的通道。提高剩余安置指标回购在安置中的比重;提高货币补偿在征收中的比重。

南通市政府从土地供应、财政分成、税费优惠等方面对各区进行扶持。2015年多元安置盘活了约4000套存量安置房,通过购买商品房等方式,累计筹集市场存量房源4000多套。

二、坚持依法抓征收,确保居民动迁拆得稳

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并想方设法满足群众需求,从制定动迁方案开始到具体执行的各个环节层层把关,确保动迁工作在法制、阳光下进行。

一是主动权交给群众。征收各阶段让群众全程参与,建立群众评议组,充分听取意见,优化方案,开展宣传发动,通过漫画、微信平台等手段,及时为居民答疑解惑。创造性地设置不同奖励,如将签约期分为若干时间节点,给予相应的签约交房奖;对无违章建筑的,给予无违建奖;在规定时间内全部签约的,给予整体签约奖,形成群众共同参与棚改动迁的工作局面,促进了签约进程。将动迁各阶段的信息,特别是调查结果、补偿协议全部上墙公示,做到全过程、全方位公开透明,打通“阳光征收”的最后一公里,为此,还专门出台了《关于做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安置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促进征收的顺利进行。

二是严格执行依法征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集体土地征地房屋补偿安置管理的意见》《南通市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操作流程》《关于城建考核扫尾项目中对市区国有土地上房屋依法启动强制执行进行考核计分的通知》等文件,市级层面还成立了人民法院、法制办、房屋征收部门参与的依法征收指导服务组,定期对房屋征收工作各个环节进行指导服务。对扫尾项目,坚持“一把尺子” 量到底,采取法院裁定、政府执行的裁执分离模式,让早签约的不吃亏,后签约的不沾光,保证政策的连续性、严肃性。

三是注重征收行业监管。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市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工作的通知》,严肃查处野蛮动迁,坚决堵住野蛮动迁的“歪门”,倒逼各方将征收扫尾纳入法制轨道。开展素质教育和业务培训,对存在野蛮拆迁行为的单位和人员依法严肃处理。强化党建教育,开展党员挂牌上岗,着力推进行业平安创建、文明创优、业绩创先与党建创新“四创同步”。自2006 年以来,南通市连续7年被江苏省住建厅评为“平安拆迁”先进集体和规范化管理达标单位。

三、创新渠道搭平台,确保资金保障跟得上

面对资金瓶颈,南通市在注重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的基础上,创新融资方式,借助市场力量,为棚户区改造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南通市委、市政府提出“宁可少建一座桥梁,也要加快建好安置房”,要求市区两级政府优先安排财政支出,最大限度保证拆迁补偿及安置房建设等资金需求。同时,通过落实税费支持政策以及返还棚改安置房土地出让金等方式为棚改项目输血、造血。在政府资金带动下,社会资金全面参与,开发、施工等建设主体纷纷投资棚户区改造。在此基础上,通过创新融资方式,“五管齐下”,引入社会资本。

一是用足政策性贷款。与国开行对接,全力争取政策性贷款,并于2013 年成功获批国开行棚改专项贷款 100 亿元。

二是用好发债手段。充分借助“债贷款组合”这一政策优势,与国开行、民生银行密切联系,启动银行间交易市场定向发行工具的发行工作,发行私募债15亿元。

三是用活信托资金。加强与相关金融机构对接,各区共融入信托资金 48.67亿元。

四是尝试棚改基金。抢抓国务院“43号文件”出台的机遇,积极探索由银行总行发行理财产品与保障房公司或项目所在区政府出资合作组建产业基金,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先后与兴业银行、南京银行合作组建共30亿元的保障房投资基金。

五是推进股权融资。创造性设计了“以各区子公司股权收益权质押,公开发行理财产品,所募资金用于棚改土地一级开发”的融资方式,其中,通过建设银行总行发行5年期股权收益类融资理财产品 15 亿元。此外,各区也融入股权收益类融资 12.8 亿元。

四、关口前移提效率,确保机制优化推得动

为全面形成棚户区改造“房等人”的局面,南通市提出到 2016年底全面实现“先建后征”目标,并从组织保障到选址论证、市场准入、前期审批、建设施工、竣工验收等具体环节,进行了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化解动迁难、建设慢、安置久的矛盾。

一是市区联动。坚持规划先行,先后编制了《南通市区安置房专项规划》和《南通市主城区棚户区(危旧房)改造规划》,统筹项目布点、土地使用资金安排和项目推进,使棚改工作科学规范、有据可依。市、区成立棚改工作领导小组和相应的办公室,将棚改工作细化为4个阶段18个节点,通过月度通报、监察巡查、联席会议等加以考核推进,结果与城建考核、棚改资金奖励、年度绩效考评挂钩。为破解棚改推进中的难题,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先后10余次对重大问题和困难开展专题研究和会办,建立了市主要领导挂钩联系具体项目制度,由其带队深入一线协调指导和现场办公。市人大、市政协多次视察,专题研究安置房建设难题。开发了安置房信息管理系统,对建设和安置工作全程监督。

二是综合论证。即在项目前期选址时政府部门多方参与,共同把脉。出台了《南通市区安置房建设条件综合论证工作流程》,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各职能部门、单位共同参与,对拟选地块周边的配套道路、供水、供电、供气、排污、地面杆线迁移等事项开展综合论证,确保建设选址科学可行。同时,引入信用评估机制,对开发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避免信誉不良、社会责任感不强的开发企业进入棚改安置房建设领域,确保项目质量、品质。

公司先进集体申报材料范文第5篇

为稳步推进我县烟草产业的发展,提早部署明年的工作任务,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在今天召开全县烟叶生产暨基础建设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及省、州烟叶生产暨基础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年烟叶生产暨基础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安排布置20*年的烟叶生产暨基础建设任务,签订20*年“两烟”生产经营目标责任书,兑现20*年“两烟”生产经营责任奖,表彰奖励20*年烟草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20*年烟叶生产暨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简要回顾

在20*年的烟叶生产暨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全县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市场引导、计划种植、主攻质量、调整布局”这一工作思路,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共收购烟叶6.18万担,占年初收购计划的100%。上等烟叶比例达41%,比年初计划的33%高出8个百分点。烟叶综合合格率和上等烟叶合格率都达到上级规定的标准;实现烟叶税收688万元,比年初计划的650万元增加38万元。实现烟农收入3251万元(含煤价补贴123万元),比年初计划的3000万元增加251万元。烟农户均收入达到12574元,是我县种植烤烟15年来户均收入最高的一年。

(一)严格执行“双控”政策,确保了烤烟生产目标的顺利实现。各级党委、政府及烟草部门正确处理好“控”与“保”的关系,坚持按计划种植、按合同收购。烟草部门严格把好种子发放关、合同签订关、育苗关、物资发放关和移栽关,使合同签订和移栽工作得以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为保证合同的严肃性,对无合同或超合同的烟叶坚决不予收购,确保了烤烟生产“双控”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了“两个责任”的落实。为确保烟叶收购计划任务的完成,县委、县人民政府加大了烟叶生产的考核力度,把烟叶生产作为“兴县富民”的重要产业抓紧抓好,并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了乡镇政府、烟草部门及其领导的具体责任。为确保行政责任和技术措施的落实,各级领导多次深入烟区、深入农户、深入地块检查各项措施的落实,并把落实“两个责任”贯穿于烟叶生产的全过程,确保行政措施到位。烟草部门干部职工对各生产环节分片包干,使技术指导措施到位,确保了烤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三)大力推广新技术,烟叶生产质量全面提升。为全面提升烤烟生产的整体水平,进一步强化烟农科技种烟意识,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各项科技措施的落实。一是认真办好示范样板,充分发挥样板示范作用。20*年,全县共举办省、县优质烟示范样板2000亩,并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要求抓好落实,烟株长势、烟叶质量明显好于往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努力推广商品化漂浮育苗,全县烤烟育苗工作迈出新步伐。20*年是我县推广商品化育苗的第一年,在今年的烟苗中,有30%是商品化育苗、30%是半商品化育苗、40%是烟农自己育苗。虽然今年商品化育苗所占的比例不算高,但从总体上来看,全县的育苗水平、管理水平较往年有了很大提高;三是继续大力开展科学测土配方施肥,因地制宜地对各烟区采用不同的施肥配方,改变了过去全县一个配方的肥料配供模式,使烤烟施肥更加科学、合理,使我县烤烟施肥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四)全力抗旱保苗,确保烟苗按节令移栽完毕。今年5月,在烤烟大田移栽期间,遭受了近50天高温持续干旱天气,移栽、保苗工作形势十分严峻。为确保在最佳节令内完成烤烟移栽大田任务,烟草部门和各种烟乡镇放弃了“5?1”长假,组织干部职工突击抗旱移栽;烟草、消防、气象等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组织人力物力投入抗旱工作,全县共投入抗旱经费27万元,帮助烟农战胜了旱情,把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为今年烟叶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中耕管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烟叶质量产量得到稳步提高。为确保烤烟中耕管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移栽工作结束后,各种烟乡镇、有关部门均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查苗补苗、施肥、培土等中耕管理环节。并针对病虫害发生的规律,认真加强病虫害防治,加强预测预报工作,及时采取措施防治,有效解决了病害问题。认真加强防洪排涝工作,对遭受洪灾、冰雹等灾害烟区,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千方百计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同时,烟草部门切实加大对烟叶封顶打杈工作的指导,化学抑芽率达100%,确保每株留叶数,提高了烟叶单产。

(六)坚持合同收购,全面提高烟叶收购服务水平。为提高烟叶收购服务质量,加快烟叶收购进度,降低烟农交售烟叶成本,减少烟叶收购矛盾,烟草部门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认真做好烟叶收购工作。一是认真开展入户预检工作。为把入户预检工作真正做好,烟草部门制定了烟叶入户预检包干责任制,即对预检人员实行100%工效挂钩考核管理办法,把预检合格率、交售入库率、烟农满意程度作为对预检人员的考核指标。在工作中,严把预检关,坚持“三不出户”、“四个到户”的原则,有效地解决了烟叶“三混”问题,收购矛盾明显减少,收购成本、烟农交售烟叶成本明显降低。二是加大收购培训力度。烟草部门统一对全县收购、预检人员进行了培训,进一步统一了烟叶验收眼光,确保了平稳收购。三是建立健全了烟叶收购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烟站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管理,从根本上杜绝了“人情烟”、“关系烟”。四是加大烟叶收购合同管理和烟叶市场的管理。为杜绝烟叶的外流和流入,各级各部门在认真贯彻执行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的同时,坚决按“七条要求”和“五条纪律”严格组织收购。烟草、工商、公安、技术监督等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协同配合,严厉打击了烟叶收购中各种违法行为,确保了烟叶收购工作的有序进行。

(七)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烟水工程和烤房建设成效明显。紧紧抓住上级加大对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机遇,按照“重心下移、着眼基层、加强基础、突出服务”的工作思路,加大烟水工程建设、烤房建设、烟站建设投入,进一步夯实烟叶发展基础。去冬今春,全县共投入资金453万元,在规划的6个种烟乡镇烟区建成管网工程4件,沟渠配套工程9件,小水窖347口,受益面积60*亩,受益农户1859户,并顺利通过了上级的验收。烟水工程的建成,极大地增强了烤烟生产中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为烟区群众解决农业灌溉缺水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年的烟水工程建设项目,上级批准投资569万元,建设配套烟水工程项目共75件,建成后受益面积将达到1*81亩,受益农户1784户,目前工程已进入最后扫尾阶段,预计12月30日前可以全面完工。

加大烤房建设、改造力度。今年共建烤房群7群88座,其中智能化烤房群2群23座,改造老烤房50座,新建烤房217座。烤房群及智能化烤房群的建设,对集中管理、烘烤技术指导、群众经验交流、入户预检等方面工作提供了方便,为烟农减轻了劳动强度,在全县技术推广上起着积极的示范作用,标志着马关在烟草生产科技运用上有了全新的拓展。

同志们,20*年的烟叶生产工作,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广大烟农的辛勤劳动,克服了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顺利实现了烟叶生产“双控”目标,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烤烟生产计划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全县的烤烟生产仍存在着育苗水平不高、中耕管理措施还不完全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明年烤烟生产工作中切实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围绕目标,落实措施,为完成20*年烟叶生产暨基础建设任务而努力

20*年全县烟叶生产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严格执行“双控”政策,进一步规范合同签订、合同种植和合同收购的管理,加强基础设施、科技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行商品化育苗措施,推广定位深栽等技术,抓好烟叶户籍化管理工作,稳定种烟队伍,确保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

目标任务是:完成6.3万担指令性烟叶收购计划,其中:上中等烟叶5.6万担,出口备货计划烟叶0.7万担;上等烟叶比例达35%以上,综合合格率达80%以上,上等烟等级合格率达75%以上。计划分配情况是:马白镇收购烟叶12938担,其中出口备货烟叶1438担;夹寒箐镇收购烟叶4275担,其中出口备货烟叶475担;仁和镇收购烟叶16312担,其中出口备货烟叶1812担;木厂镇收购烟叶2250担,其中出口备货烟叶250担;大栗树乡收购烟叶10125担,其中出口备货烟叶1125担;八寨镇收购烟叶17100担(*烟站收购4500担),其中出口备货烟叶1900担(*烟站收购500担)。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各级各部门务必全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清形势,坚持“双控”不动摇。“双控”政策是国家为实现烟草产业健康发展的一项政策措施,各级各部门务必处理好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站在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认真总结“十五”以来马关县烟叶生产平稳发展的经验,真正从思想上充分认识按计划组织生产和收购烟叶的极端重要性,把“控制总量、稳定规模、防止过热”作为调控烟叶生产工作的主要任务。要抓好合同签订和履行,各乡镇要不打折扣,不留余地,将计划落实到具体田块和农户;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面完成与烟农的合同签订,督促双方认真履行合同;要加大合同检查力度,逐家逐户按照所签订的合同进行对照检查落实,对不按技术和节令要求栽种的,要坚决纠正和制止;对无合同栽种和超计划栽种的要动员烟农自行铲除,把超种的隐患消除在大田移栽阶段,确保“双控”政策执行到位。

(二)加大考核力度,强化“两个责任”不动摇。为加强对烟叶生产的领导,确保烟叶生产各项措施的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继续对种烟乡镇实行烟叶生产考核,各种烟乡镇也必须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各自的考核奖惩办法。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签订的责任书,把工作重点下移到村,对农户实行面对面指导,决不允许搞遥控指挥。县烟草部门在继续实行领导班子、股室负责人挂钩各乡镇抓烤烟生产的同时,要加大对各烟站的考核力度,坚持烤烟生产环节、产量、质量与工资奖金挂钩,并不断完善对技术人员、辅导员的考核机制。希望各级各有关部门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认真负责地抓好20*年的烟叶生产工作,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把“两个责任”进一步落到实处。

(三)加快实用技术推广,坚持科技兴烟不动摇。要从马关实际出发,加大已成熟的实用技术推广,着力提高我县烟叶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科技到位率,努力实现烟农增收、政府增税、企业增效的“三赢”目标。

在良种推广上下功夫。紧紧围绕市场对烟叶质量的需求,在合理调整品种布局和结构的基础上,坚持做到100%的良种化,要严把种子发放关,供种数量要与“双控”计划相统一、相吻合,严禁种子自引、自留、自种,扰乱“双控”计划的落实。

在推广商品化漂浮育苗、实现壮苗移栽上下功夫。在100%实现漂浮育苗的基础上,认真总结20*年推广商品化育苗取得的经验和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规范运作,进一步加强壮苗技术、推广措施、烟苗价格等方面的研究,以达到烟农接受、运作规范、技术进步、提质增效的目标要求。

在科学施肥上下功夫。烟草部门技术人员必须按照生产优质烟叶的要求,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烟农进行科学施肥,实实在在做到100%的科学测土、合理配方和100%化肥定位深施。

在轮作上下功夫。要优化布局,积极做好规划轮作信息系统的管理,确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100%轮作种植。从马关县近几年的情况看,规范化种植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特别是示范样板实施中的技术进步很大,但大面积“零星、分散”种植、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在20*年的烤烟生产中,各种烟乡镇和烟草部门要切实做好面积规划,不断优化布局,合理进行地块轮作,进一步提高烤烟规范化种植水平。

在深翻地、高起垄、保深栽上下功夫。“啤酒瓶”定位和“高茎、深栽”,可以促进烟株根系发达,增强抗旱能力,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是提高移栽质量,保证烟苗成活的有效手段。各种烟乡镇务必要高度重视此项措施的落实,为生产优质烟叶打下坚实基础。

在中耕管理上下功夫。今年的中耕管理仍是个薄弱环节,个别烟区烟株生长不整齐、病虫害发生普遍、烟地杂草丛生的现象仍然存在,对烟叶质量产量都有较大影响。明年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解决好中耕管理的问题,加大协调力度,进一步提高中耕管理水平。

在科技培训上下功夫。实用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是科技兴烟、实现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把强化培训、提高队伍素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育苗业主和烟农的培训。要实行层层培训负责制,使各层级技术人员和烟农熟练掌握全面的生产技术。

在“入户预检”和烘烤质量上下功夫。继续强化入户预检制度,加强质检工作,努力把“三混”问题降低到最小限度,坚持做到“四个到户”和“三个不出户”,即政策宣传到户,技术指导到户,预检烟叶到户,组织烟叶交售到户;烟把不纯不出户,扎把不合格不出户,水分超限不出户。在有计划地推广烤房群建设的基础上,加大对烘烤技术人员的培训,分期、分批培训烘烤技术人员,建设一支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烟叶烘烤队伍。

(四)认真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后劲不动摇。近两年来,国家和省、州都十分重视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我们要抓住上级加大投入的机遇,加强我县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这两年实施的情况看,还存在建设进度缓慢、工程质量不高、建后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解决农业灌溉的高度,提高认识,抢抓机遇,克服畏难情绪,进一步抓好落实。

切实抓好烟水工程建设。在各项目乡镇和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县20*年的烟水工程建设现已基本完工。县烟水办及各种烟乡镇要及早启动20*年烟水工程建设。20*年全县烟水工程建设项目共137件,其中:小水窖122件,沟渠12件,小坝塘3件,受益面积7265亩,受益农户1384户。其中:大栗树乡5件(沟渠5件);马白镇86件(小水窖83口,沟渠3件);夹寒箐镇2件(沟渠2件);八寨镇1件(小坝塘1件);仁和镇23件(小水窖22口,沟渠1件)。烟田水利设施规划面积8265亩,其中:马白镇植烟水利设施规划面积1476亩,夹寒箐镇植烟水利设施规划面积2200亩,仁和镇植烟水利设施规划面积1378亩,木厂镇植烟水利设施规划面积195亩,八寨镇植烟水利设施规划面积200亩,大栗树乡植烟水利设施规划面积1816亩。

各级各部门要紧紧结合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对20*年烟水工程建设的领导,按照规划要求尽快启动实施,并认真吸取20*年烟水工程建设的经验教训,加大指导和督促力度,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争取在今冬明春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确保在明年烤烟大田移栽时全部投入使用。

强化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发挥效益。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确保工程建设一件,成功一件,烟农受益一件”和“目标不变,要求不减,讲求实效,讲落实,讲规范”的要求,认真加强项目管理。从目前全县的情况看,公益性设施重建轻管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影响了项目效益的发挥。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对项目的监督管理力度,质监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照施工质量要求,加大检查力度,确保工程质量;水务部门、烟草部门要密切配合,确保工程规划项目科学合理,保证工程项目建成后发挥最大效益;项目乡镇党委、政府要督促烟农加强对已建成项目的后续管理,防止工程因管理不到位而出现破损、闲置;烟水工程领导小组要认真组织对建设项目进行逐项、逐件自查、检查和验收,确保建设质量。

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资金管理。20*年的烟水工程建设启动资金,仍然按照20*年的办法,由烟草部门垫支50%的启动资金,另外50%的资金待工程验收合格后,统一拨付。项目建设单位务必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按照《烟草行业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管好用好资金,要与烟农、村民小组和村民委员会签订相关合同,并自觉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对违反财经纪律行为,将按国家有关规定对单位、责任人给予严肃查处;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认真整理相关资料,确保烟水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县烟水办、水务局等相关单位要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申报程序,组织项目申报材料,统计数据必须真实、准确,保证内业资料与所建工程项目相符。严格按照上级验收标准,健全完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及档案管理制度,认真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做到建设项目与资料数据相符。

加大烤房建设改造力度,进一步改善烟叶烘烤条件。按照上级提出的建设规格和技术要求,各乡镇要转变烤房改建思路,逐步推行以集群化、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为主的烤房群建设,大力推广以村为单位集中建盖烤房群模式,不断提高标准化烤房性能和烘烤水平。按照烤房建设五年规划,加快建设和改造进度,确保烤房建设通过上级验收。

强化烟草部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确保工作正常运转。根据今年烟草工作机构改革精神,县级公司法人资格将被取消,但县级公司工作职能不变,机构不减少,力量不削弱。因此,公司领导班子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烟草工作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支持改革。要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教育工作,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切实按照工作要求,加强技术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稳步推进烟草工作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