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闻评论论文

新闻评论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闻评论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闻评论论文

新闻评论论文范文第1篇

民生新闻因为关注的大多是群众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有的事情在别人看来,甚至小到不值一提,但对当事人来说,却是一件大事。对于此类事情,作为“来自百姓身边的报道”,只要有代表性,栏目都会选择让记者来关注。但是,面对这类事情,当事人提出的要求,听起来虽然合理,但是,细查国家的相关法规,却未必合法。《第一时间》栏目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位小区住户的房子才住了一年多,玻璃忽然破碎,物业起初答应修理,后来又反悔。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普通住户,大家的第一感觉都是,这肯定是玻璃质量有问题,物业应当无偿为住户更换新玻璃。但是,当记者查阅了相关法律之后发现,玻璃等设施的保修期为一年,也就是说,虽然这块玻璃的使用时间大大短于正常的使用时间,但是,依照相关法律,物业没有免费维修的义务,应该由业主自己请人修理。虽然说,站在用户的角度,遇到这样的事情,确实挺烦心的,但是,不能情大于法,在评论中,媒体的观点一定要有法可依。不能因为一时情绪,发表与法律规定相悖的评论。

二、评论应多引导,少指责

现在的很多民生新闻栏目中,消费纠纷、家庭纠纷、邻里纠纷也是很大的一个部分。这种新闻,除了要求记者前期采访调查到位之外,后期的评论也很重要。说错一句话,就有可能将小纠纷升级为大矛盾。评论应该多加引导,少去指责。《第一时间》栏目曾经播出了这样一条新闻:甲乙两家人发现自家后墙一米处有返潮的现象,有的墙皮甚至已经开始脱落,他们认为,是墙后的邻居丙家院基过高,花带的水下渗导致的,邻居丙却不这样认为。为避免自家房屋受到更大损失,甲乙两人愿意自费将邻居花带处抹上水泥,但邻居没有明确表态。面对这种现象,在评论中,就不能一味指责邻居丙,而是引导她,不用自己花钱,就可洗脱嫌疑,如果真是因为这个原因,把邻居家的烦恼消除了,自家的日子不就也能更和乐了吗?从正面积极引导,不说谁对谁错。民生新闻关注的很多纠纷,有时说到底,很难分出对错,对当事人来说,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社会因为一档新闻栏目更和谐,记者也算没有白忙活。

三、语言轻松幽默,少用官话套话

电视语言应该是通俗易懂的,主持人应该努力营造一种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语言节奏。切忌掉书袋抖知识,引用书中的名言警句。例如,在我台民生新闻的一条新闻评论中说,“都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儿子即使做不成小棉袄,做个小背心也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奉劝那些做儿子的,别忘了关心父母,常回家看看。比板起脸来给大家讲常回家看看已经入法,子女如果做不到,将会受到法律惩处的效果要好多了,而且,这样说,观众也爱听,也更愿意接受这样的劝导。

四、评论是为配合新闻而发,该长则长,该短则短

新闻评论论文范文第2篇

    一、突出“新、快、活”优势

    新闻评论具有强烈的思辨色彩,审时度势,切中要害,优秀的时评有着匕首和投枪的作用。代表城市广播发声,在新闻事件上表明自己的态度,弘扬主流价值观。广播评论以科学的、富有前瞻性的眼光观察社会,发表真诚的、有价值的见解,为听众提供多个分析问题的视角。

    如今,信息海量呈现,受众不再满足于知晓事实,还希望传统媒体个性化传播;客观报道与主观评价相结合,融事实的叙述和评论为一体。受众讨厌没有新意的唠叨,不会拒绝真知灼见。相对于报刊、电视、网络,广播评论的发展仍然落后,即使每天一条“本台评论”都难以持久,质量参差不齐。

    广播评论的弱势地位并不表明广播评论不受欢迎,而是其潜力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发挥广播评论的优势,必须按照广播规律进行创新,在“新、快、活”上做文章。新,就最新的新闻事件进行实时评论;快,简捷明快,一语中的;活,语言活泼,从题材和形式上贴近听众。

    二、表达口语话、音响化

    长期以来,广播评论基本上是报纸评论的声音版,书面化的语言,僵硬的表述影响了收听效果。新闻事件是鲜活的,一事一分析,蕴涵在其中的道理也应该是具体和鲜明的。在城市广播新闻评论的表达创新上,突破报刊思维,放下“教育人”的理论架子是首要课题。老想着把一个普通的新闻事件拔高,上升到普遍的真理,就难免高高在上,不能与听众“拉呱”,与“新、快、活”的要求相去甚远。

新闻评论论文范文第3篇

新闻评论定义外延之辨析

目前学术界对于新闻评论的定义出现了这样几种不同的表述,笔者现搜罗展示于其下:

(1)“新闻为事实的客观记载,评论为基于事实而发表的意见。”①――林大椿

(2)“新闻评论是就当天或最近报道的新闻,或者虽未见诸报端但确有新闻意义的事实,所发表的具有政治倾向性的,以广大读者为对象的评论文章。”②

――范荣康

(3)“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③――丁法章

(4)“所谓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新闻评论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或文字,或声音,或音像结合,或图文并茂,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④――赵振宇

(5)“新闻评论是新闻体裁中重要的一类,它表达人们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对由新闻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的思考。”⑤

――马少华

(6)“新闻评论,顾名思义是相关新闻的评述、议论。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方式,它是针对新闻报道中重要事实或社会现象及人们思想中的突出问题等,在新闻媒体上发表的具有一定倾向的言论,是新闻传播媒体的各种言论的统称。”⑥

――薛中军

要想下定义,首先要找准它的属概念。从逻辑上讲,下定义就是要明确被定义概念的属概念(外延),同时揭示被定义概念与其同一属概念之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种差(内涵)。因此学者们对新闻评论所下的定义,无非也就是从新闻评论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来加以概括把握,引申得之的。根据观察,学者们对新闻评论概念的外延概括不外乎这样几种表述:评论文章、论说文、论说形式、言论、新闻文体、新闻体裁。我们把它们分为两组:1.评论文章、论说文、论说形式、言论;2.新闻文体、新闻体裁。然后逐组来进行分析。首先,第一组外延,根据考察我们可以发现,“评论文章”、“论说文”、“论说形式”、“言论”这些表述除了语词形式和语义范畴的一些差别外,实际语义是基本相同的,但是“论说形式”和“言论”的语义范畴明显大于“评论文章”和“论说文”。换言之,“评论文章”、“论说文”一定属于“论说形式”和“言论”,但“论说形式”、“言论”不一定都属于“评论文章”和“论说文”。胡乔木同志曾经指出:“每篇文章都有它的结构,也就是形式。”⑦既然是评论“文章”、论说“文”,自然具有内在的文体结构。而“论说形式”和“言论”语义则比较宽泛,它们可以仅仅只是一些零星的观点碎片,不必言之成文。因此,从概念限定的精确性方面来考量,“评论文章”、“论说文”更适合于作为新闻评论概念的外延。

其次,再来分析第二组外延。“新闻文体”和“新闻体裁”仅仅只是所适用的语境不同,语义也是基本相通的。在中外新闻史上,学者专家们曾相继提出过各自对报纸的定义,其中大多关涉新闻评论。比如,1818年英国的《报纸法》就指出:“报纸系指揭载公报新闻事件、注释及观察之纸片,因贩卖而印刷……”就把极富评论成分的“注释”与对事件的“观察”记载并列提出,初步表示了报纸两大基本文体样式的端倪。中国著名报业史专家戈公振为报纸所下的定义也很具代表性:“报纸者,报告新闻,揭载评论,定期为公众而刊行者也。”⑧中国著名新闻学家甘惜分也表示:“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⑨由此可见,新闻评论早就是学者们公认的一种新闻体裁。而“新闻体裁作为新闻内容的表达方式,也是新闻内容最常用的分类方式,它往往依据新闻内容的基本性质对新闻进行分类,有消息、新闻通讯、新闻特写、新闻专访、新闻分析评论等”。⑩通过以上对历史和概念的梳理可以得知,把新闻评论归属于一种特定的新闻体裁或新闻文体,不但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而且也符合当代新闻评论实践的发展,因而以新闻体裁或新闻文体来定义新闻评论概念的外延同样也是可行的。

再次,为了确保对新闻评论概念外延的精确限定,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评论文章”和“新闻体裁”之间的语义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交叉包含关系,相交领地就是:一切刊载在新闻媒体上的具有新闻价值的评论文章。因此,从新闻评论定义外延的层面上来考量,我们可以把那些不具备新闻文体特征的语录形式或碎片形式的言论意见拒之于新闻评论概念的门外。

新闻评论定义内涵之辨析

在这个限定的外延区域内,我们还能否对新闻评论概念的内涵做出更加精准的概括呢?为了便于具体分析,我们把学者们对新闻评论定义的内涵限定浓缩为这样几组关键词:

第二组评论客体:新闻事件、紧迫问题、社会现象、思想倾向

第三组表达形式:阐述观点立场、发议论讲道理、判断思考

第四组性质特征:政治倾向性、针对性、引导性

第五组传播载体:现代新闻传播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第六组服务对象:广大读者、广大受众

对于第一组、第五组、第六组关键词,学者们的观点比较统一,从学者们各自所下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他们所达成的共识。但是在第四组关键词“政治倾向性”的揭示上,就可以听到来自学界的不同声音,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政治倾向性应该属于政论文的特点,现代的新闻评论不必都具有政治倾向性。而且,随着当今新闻评论日新月异的发展,许多专业评论基于从可读性方面考虑而自觉摒弃了政治性话语,如果我们再三强调以政治倾向性来统率新闻评论的话,就会画地为牢,扭曲新闻评论概念的本身,因此政治倾向性不应该成为拘囿现代新闻评论发展的枷锁。

分歧最大的当数第二组:评论客体。范荣康、丁法章、赵振宇先生认为,新闻评论的对象包括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而马少华先生则认为新闻评论的对象是新闻事件。讨论至此,相关问题也就浮出水面。既然“一切刊载在新闻媒体上的具有新闻价值的评论文章”是成为“新闻评论”的一个要件,可以推导出,任何的“新闻评论”都必须刊载在媒体上,而且还须具有新闻价值。由此派生出来的问题是:在长期的新闻评论业务实践中,那些刊载在媒体上的关于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思想倾向的评论文章,究竟具不具有新闻价值?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重新回顾一下学术界对“新闻”定义的探讨。“新闻”定义在20世纪末经过新闻传播学者们的广泛探讨后,目前被学界一致认可的有三种说法,即“事实说”、“报道说”、“信息说”,它们分别对应着不同的语用学范畴。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者董天策经过分析后提出:“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只有信息才是新闻的属概念,也只有信息概念才能整合‘事实说’和‘报道说’这两种相互对立的概念。”“完整的新闻定义应当是‘新闻是报道新近变动事实的信息’。”(11)如果以此认识基础来思考分析问题,那么“当前重大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思想倾向”都应该属于“新近变动事实信息”的范畴,或者说它们都是从“新近变动事实信息”的认识基础上推导或提炼出来的,因此也就天然地具备了新闻价值的某种要素,如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等,具备了新闻品格。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新闻评论客体当应包含“新闻事件”、“社会现象”、“思想倾向”、“社会问题”等这些包含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元素。

当然,学者们的观点产生分歧的还有第四组关键词,那就是“判断”是不是新闻评论的本质特征。我们知道,作为评论必须阐述观点、发议论讲道理、表达意见。但是,仅仅这几种表达形式还不能够揭示出新闻评论的本质规律。因为它们只是反映了论说文的一般规律,并没有揭示出新闻评论的特殊规律和特殊要求。任何一种显在的表达形式都对应着一种内在的思考路径,因而表达形式也是一个思考方式的问题。逻辑学告诉我们:思考的一个最有效的向度就是认识,新闻评论的表达形式应该也是一个合乎理性、合乎逻辑的认识过程,因此我们也就可以从认识论的层面上来把握新闻评论的特殊规律。

在认识论的层面上,“判断”这种表达形式,是否揭示了新闻评论的本质特征呢?关于这一点,港台和大陆的不少学者都已经阐述得非常清楚,比如郭步陶先生在讲到新闻评论的性质时说:“判断,‘这是评论最重要的部分’。”(12)台湾《联合报》的主笔王民先生写的《新闻评论写作》第七章的标准就是:“最重要的一课――判断。”他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新闻评论所讨论的问题,不外是真或伪的问题,是或非的问题,善或恶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判断问题。”(13)另一位台湾新闻学者林大椿在《新闻评论学》中把新闻评论的性能分为五种,其中第三种即为判断性,他说:“新闻评论对一切问题作评断,是一种最要紧的工作。”(14)中国人民大学新闻评论学者马少华也认为:“新闻评论的基本功能就是对新闻进行认识,判断是新闻评论的核心价值。”(15)既然新闻评论不同于任何宽泛意义上的公民言说,那么它就必须符合一种“内在的文体自觉”,而“判断”正好是新闻评论文体表达形式上的一个特殊标志。

为了满足广大受众的认识需求,任何新闻评论都必须表达判断。对于那些评价具体新闻事件的评论,不但需要作者做出有力的价值判断,还需要作者做出及时的事实判断;而对于那些评价社会现象、思想倾向、社会问题等宽泛意义上的评论,如果不能做出事实判断,做出一定的价值判断是必要也是必须的,因而“判断”应该是新闻评论的立身之本。认准了这个基点,我们就可以把新闻评论和其他的边缘文体(如杂文)区分开来。新闻评论的结构遵循着严格的逻辑程序,有概念、有判断、有推理,有完整清晰的论证过程;而杂文的结构沿袭着形象思维的脉络,它不需要做出判断,也不需要完整清晰的论证过程。因此,在新闻评论定义内涵的层面上来考量,有无判断、有无内在论证结构则可以成为新闻评论和杂文等边缘文体的分水岭。

通过上述甄别分析,我们可以把在媒体上发表的这两种类型的评论文章纳入到新闻评论概念的范畴:1.针对具体新闻事件表达判断的具有内在论证结构的评论文章(如新闻时评、新闻述评)。2.针对当前重大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和思想倾向表达判断的具有内在论证结构的评论文章(如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等)。

结语

根据各位学者的观点,结合本文的语义学分析,笔者认为可以把新闻评论的定义概括为: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当前重要的新闻事实、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思想倾向表达判断、阐述自己观点、立场,具有内在论证结构的一种新闻体裁。

注释:

①③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②范荣康:《新闻评论学》,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④赵振宇:《论新闻评论的根本特性》,《新闻大学》,2006(1)。

⑤马少华:《新闻评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⑥⑦⑧薛中军:《新编新闻评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⑨⑩甘惜分:《新闻学大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1)董天策:《新闻传播学论稿》,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12)(13)(14)(15)马少华:《时评的历史与规范》,《新闻大学》,2002(73)。

新闻评论论文范文第4篇

庆同小学

606

姚诗雨

今天,我在网上浏览新闻时,无意中看到“日记记录性幻想被母亲偷看,中学女生欲割腕自杀”这条新闻,深有感触。

事情是这样的:在济南一所中学的一名少女曾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性幻想。被母亲发现后,这位母亲不仅不认为偷看女儿日记是不对的,反而激烈批评自己的女儿,还威胁说要把日记交给老师。这个女孩感到没脸见人,便试图割腕自杀,幸亏被及时发现才没有酿成悲剧。

新闻评论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评论 发展现状 发展策略

一、网络体育新闻评论的发展现状

网络体育新闻评论是体育新闻评论和网络媒体的结合产物,是在网络媒体上发表的有关于体育事件或者体育人物的评价性意见。①随着我国体育新闻的多元化发展,网络体育评论日渐成为网络媒体参与媒介竞争的重要部分。四大门户网站腾讯、新浪、搜狐和网易都已经开辟了专门的体育评论板块或BBS讨论区。本文分别从体育新闻评论的内容、形态、特征三个方面总结当前网络体育评论的现状。

1、网络体育新闻评论的内容

(1)针对体育竞技的评论。体育竞技评论是体育评论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世界上各项体育赛事是竞技体育评论的主要新闻来源,尤其是篮球、足球等大宗体育赛事更是能够吸引众多体育迷的关注。近期开展的斯诺克世锦赛、NBA季后赛和英超、欧冠等世界顶级足球联赛都是各大网站关注的重点,例如:

搜狐特评:世锦赛是丁俊晖心结 能排压才超一流

王磊:巴萨王朝结束了吗 补两人宇宙队可延续

亚冠特评:中超崛起如德甲回暖?旺火仍需靠内功

(2)针对体育人物的评论。体育人物评论主要是指对体育人物在赛事中表现以及日常生活的评论。体育人物包括体育运动员、教练以及参与体育事业的相关人物,如体育解说员等。例如:

虎扑足球论坛:老男孩:坚如磐石的斗士——“岩石”萨穆埃尔

虎扑篮球论坛:马里奥·钱莫斯:稳定性问题已成过去

孟晓琦:尤纳斯“倚老卖老”

(3)针对体育事件的评论。这类评论主要针对在体育界发生的影响重大的事件,这些事件不仅可能影响体育人物自身的发展,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竞技体育的发展。例如姚明退役事件、王濛打架事件、原足协副主席谢亚龙因涉嫌受贿入狱事件、孙杨与教练闹不合等影响较大的事件。再例如,针对近期备受关注的郎平回归重新执掌中国女排一事,各大网站都刊发了相关评论:

搜狐特评:比起带来了什么,郎平留下什么更重要

洪刚:谁当主帅真重要?非郎平不可非冠军不可

腾讯特评:放行郎平执掌女排 许老板好大一盘棋?

2、网络体育新闻评论的形态

随着网络体育评论的逐步发展,多种不同表现形态的体育新闻评论应运而生,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网络体育评论环境。

(1)网站原创评论。原创评论是指网站根据最新的体育赛事或体育事件所发表的观点和意见。这类评论由网络媒体自身评论队伍创作,是网站体育评论水平的集中体现,其最常见的形式为网站特评。

(2)专家评论。专家评论主要是指由网络媒体所邀请的体育界或新闻界的专家来进行的评论。尤其是在一些重大赛事进行的时候,网站会专门开辟专家专版。例如腾讯的《名家》专栏,拥有白岩松、刘建宏、骆明、张卫平、于嘉、冷雪、费根、等一众新闻界或体育名家,拥有较高声誉。

(3)跟帖评论。这类评论主要是由网友自发形成的,是一种较为即时性的评论。例如新浪体育的“我有话说”、腾讯的“发表”、网易的“网友跟帖”等。

(4)论坛评论。论坛评论是指由网站编辑开设专门帖子或由网友自行开辟帖子,对帖子话题感兴趣的网友可自由加入讨论。为了吸引受众,门户网站以及与体育相关的各网络媒体基本都开设了体育论坛。如网易体育、腾讯体育、新浪体育、虎扑体育等所开辟的论坛都是浏览量较高的几大论坛。

(5)博客、微博评论。其主要包括两类:一是资深体育迷在其博客所撰写的草根体育评论;二是业内著名人士、知名体育评论员等个人博客或微博。另外各大网站也纷纷注册了代表自身的官网微博以发表相关新闻或评论。这类评论社交性极强,一些知名体育人的微博上几句即时短评甚至会有上万转发,是网络体育新闻评论的一种新型力量。

3、网络体育新闻评论的特征

(1)传播的即时性。与传统媒体相比,由于不受印刷周期和版面的限制,网络体育新闻评论可以紧随甚至与体育新闻的传播同步展开。例如各大门户都有设置NBA直播间,由评论员根据比赛进行情况同步对赛事进行解说,各网友可在公共讨论区开展讨论也可与评论员进行交流,赛事结束网站便会迅速推出对整场比赛的评论。

(2)观点的多元化。网络体育新闻评论来源的广泛性造就了其观点的多元化。针对同一体育新闻,既有来自专业评论员的评说,也有来自普通网民的观点。网络虚拟空间聚合了来自不同渠道的评论,不同的观点在网络平台上相互碰撞,例如在对郎平重新执掌我国女排的评论中,就明显地形成了支持与反对两派对立观点。

(3)交流的互动性。网络体育评论的互动性体现在不同观点的激烈对碰,论坛和BBS是最能体现网络体育评论互动性特征的。以虎扑体育论坛的帖子“打猎的人不怕虎豹才狼!!!”为例,该贴发表于2013年5月3日13:18分,截止5月4日01:40分,短短的12个小时内就有139218人次浏览该贴,509人回复。这些互动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反映出人们对体育新闻的意见,这种信息沟通和意见交流也有助于推动网络体育评论往深度发展。

(4)意见的集纳性。由于网络版面特有的集纳性特点,各网站往往会设置专门的评论版块。在这个版块上呈现着来自不同媒体或个人的针对相同或不同体育新闻的评论性意见。例如新浪体育的“媒体评论”版块,集纳了大量来自传统媒体的体育评论。网易体育的评论版块则综合了传统媒体体育评论、专家体育评论、热门博客评论、微评论等各种不同形态的评论类型,聚集了大量最新的体育评论。

二、网络体育新闻评论存在的不足

1、原创性不足,意见缺乏权威性

各网站尤其是门户网站等虽然都开辟了评论专栏或专版,但更多的还是转载于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另外由于网络传播特有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网站在原创方面出现懈怠,多以转载他人评论性文章为主。观点是媒体的灵魂所在,缺乏原创性意见的媒体是难以在竞争白热化的媒介环境中立稳脚跟的。尤其是门户网站以及专门的网络媒体机构,一旦缺乏独立的观点,其权威性将会逐渐丧失,网站的流量也会随之下滑。

2、观点过于随意,泛意见化倾向严重

一方面,网络的匿名性赋予了意见发表者免于受责的条件,部分网民在发表评论性意见时多存在随意言说的状态,当他人观点与自身不符时,便对对方进行肆意攻击,导致一些琐碎的甚至超越道德底线的言论产生;另一方面,意见的过于分散导致了评论导向性的流失。在针对某些重大体育事件的言论中,各大媒体以及众多网民纷纷展开评说,各式各样的意见充斥在整个舆论场之中,看似各方观点鲜明实则整个事件扑朔迷离,迷失方向。

3、部分用语粗俗,呈过度娱乐化趋势

在网络大环境不良倾向的影响下,网络体育新闻评论也出现了过度娱乐化趋势,在评论内容以及评论用语上都有直接的体现。如《绿军悍将羞辱甜瓜言论曝光:加内特睡了你老婆》、《为什么女生大都喜欢科比》等,内容或过于粗俗,或过于娱乐化。这些文章也许能暂时博得受众眼球,但却无法满足受众更高层次的需求,也不能对其进行引导,更有可能培养低趣味倾向的受众,不利于体育传播事业的发展。

三、网络体育新闻评论的发展策略

1、加强原创意识,建立专业的评论员队伍

就目前而言,整个网络体育新闻评论的原创性评论数量不足,质量不佳,而原创性评论是网站提升权威性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此建立一批专业性的评论员队伍应成为各网络媒体的重中之重。此外,建立专区吸引网友评论也是激发原创性评论的有效途径之一,这要求网站编辑具有较高的新闻素养以便从大量质量参差不齐的网友原发性帖子中精选出优秀的评论。

2、规范写作意识,建立合理的写作机制

加强规范化写作意识主要是针对目前网络体育评论出现的一些粗俗化、过度娱乐化等不良现象而言,只有普及规范意识,才能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规避种种不良倾向。此外,在一些体育新闻评论中也存在着述大于评的现象,也即过多地叙述新闻事实而忽视了“评”这一评论最为重要的元素。出现这一情况也是由于没有建立合理的评论写作机制造成的。因此加强规范化写作意识意义重大。

3、培养品牌意识,创立个性化评论版块

目前网站体育评论同质化现象严重,多数网站由于过度重视体育资讯而忽略了评论的魅力,因此在评论的版面设计上也显得较为粗糙。打造品牌既是网络媒体面对媒介竞争必行之路,亦是提高媒体权威性的有效手段。例如腾讯体育推出的《名家》栏目就是品牌栏目之一。《名家》每期由新闻界或体育界著名人士坐镇,推出深度体育新闻评论,例如近期推出的有《白岩松:中国式德比》(4月29日)、《于嘉:出柜=商机》(5月2日)、《刘建宏:拜仁多特会师决赛不奇怪》(5月3日)等都是针对最新体育新闻而发表的深度评论,另外腾讯网还同时推出了《江湖》、《深度》、《独家》等专栏,共同打造腾讯体育品牌。

4、强化监督功能,建立对不良评论的规避机制

建立对不良评论的规避机制主要是指针对网友任意性发言中出现的一些低俗词汇进行规避,以打造较为良好的评论环境。网站应该对自己贴吧或论坛进行严格的管理,不可为了增加点击率而设置一些较为低俗的话题吸引网友进行讨论,一旦发现过于粗鄙的言论,应对其进行删帖以及警告处理等。

5、加强与传统媒体合作,汲取传统媒体优质资源

传统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在体育新闻传播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与丰厚的资源。网络媒体作为新兴媒体无论是形态还是在传播内容方面都显得较不成熟,与传统媒体开展合作是网络体育评论应发展的重点之一。例如新浪体育与报纸合作建立的“足球报-新浪合作专区”就是典型的网站与报纸合作的案例。

参考文献

①陈博宇,《我国网络体育新闻评论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