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景观风貌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以重庆市梁滩河为例,梁滩河流域内的自然景观风貌保护区整体上为生态涵养区段,包括有较高景观风貌价值的区域:长坝嘴、大磨滩等处,以及规划设置的自然景观风貌观赏公园、郊野公园。
长坝嘴村落风貌公园:位于北碚区,该段河流蜿蜒度较大,形成多个半岛,适当拓展亲水空间,位于半岛内的村落维护其现有建筑外观,可适当调整其使用功能。大磨滩郊野景观公园:大磨滩瀑布,宽约30米,高约20米,水大时亦很壮观,是重要的水景旅游资源。对该类的自然景观,我们采取“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的措施,即是在保护其原生态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合理规划其观赏路线,设置观赏点,有控制的让人们进入,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湿地公园
植物是滨河湿地保持生态性的根本,在湿地景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对原有生态保护区域内的湿地植物进行保护,并对遭受破坏的植物生态性结构进行恢复设计。
水较深区域:不适宜人过度亲近水面,可用一些种植草的基质砌成护岸,以挺水植物等水生植物进行护岸,不仅起到了防护作用,也可使游人欣赏植物及水面的景观特色。
水较浅区域:可采取疏林草地的种植形式,延伸到水面和水生植物一起形成合理的植物景观。还可在水面设置栈道,雨季多水时被淹没在水中只留植物景观,旱季水浅时栈道则可成为人们到湿地内部去欣赏和体会大自然独特气息的通道。
水陆交界区域:水陆交界区域岸线湿地植物不仅能丰富水面平淡的色彩,而且对水陆景观起到了自然的过渡作用。
二、人文景观风貌保护
对梁滩河流域内的人文景观风貌保护主要包括:历史人文和社会人文。对现有的文化古迹以及有一定历史的建、构筑物的保护、对沿河村落形态的保护以及现代经济、技术、文化、艺术、活动场所形成的景观。
(一)对沿河村落形态的保护:
梁滩河村落风貌保护的核心内容是“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严格管理”。保护的具体内容为:村落空间,村落形态,村落道路,村落祠堂,村落社屋,村落水系,村落生态,村落遗存等。根据不同村落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根据规划控制其人口数量,改善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居住环境。在其从事建设活动时,应符合规划要求,不得对梁滩河沿线格局及风貌构成破坏性影响。
(二)四塘历史文化公园
四塘桥建于同治年间,是原来老成渝路的必经之桥,上面的龙浮雕尚能看见,对四塘桥残缺不全的部分进行仿古性修缮,采取整体保护、原真性保护,整治其周边环境;禁止机动车在古桥行驶,将其作为步行桥。
“飞雪崖瀑布”自唐宋以来被太白、东坡、郭沫若等名人先后赞喻为“雪涌云飞”,清某翰林李为栋为其作《飞雪崖赋》,飞雪崖险峻,怪石嶙峋,可挖掘飞雪崖瀑布的历史文化内涵,适度开发。
飞雪崖对面的“飞雪寺”始建于唐,后重建。对飞雪寺的保护,首先要保护其建筑外观整体风貌特征,保护的重点不只是建筑物,还包括环境风貌等多重内容,对其划定一定的保护范围。
“桥都”——金凤镇:
金凤镇地形平缓,溪河密布,纵横的溪河和道路交通建设,诞生了古今桥梁84座。对古桥进行管理修复和分类,适度开发,形成“桥下流水、桥上行人”的乡村风景,把金凤打造成“百桥之乡”和重庆的“桥梁博物馆”。
长春桥:位于梁滩河上历史最悠久的长春桥,建于清嘉庆五年已有209年。
永寿桥:“年龄”第二的永寿桥为拱式三洞,三个桥拱不是常见的圆弧形,而呈半椭圆状。
三元桥:长19米的青石桥,该古桥有着200年的悠远历史。6个桥墩上各刻有圆雕龙头一个,其中两端为腾云吐水的水龙,中间两个是龙头向上的火龙。龙头精雕细刻,笔法古朴,别有一番古色古香的韵味。
双寿桥:同样上百岁的双寿桥则是两座姊妹桥,相隔不到半米。
三、人工景观风貌保护
对梁滩河流域的人工景观风貌保护主要包括:对岸线、滨河道路、滨河绿地、沿河建筑以以及沿河城市天际线的控制。
(一)沿河建筑以及城市天际线控制
对沿河建筑在位置、高度、体量、风格以及色彩上进行控制和引导。
在位置上,沿河建筑布置强调疏密有致。在景观点、视觉走廊、桥头等处要严格控制其建筑位置。
在高度上,要对河流两岸建筑高度和天际轮廓线进行严格控制,以防止过密及空间上的无序、自发,使滨河建筑错落有致,空间虚实相间,纵向层次丰富。在体量上,沿河避免修建超大体量的建筑。
滨河建筑的布置要强调整体协调、有机发展,建筑形象与之相互呼应,避免单体建筑过份自我表现。
在风格上,沿江建筑在整体风格上以体现空透、明快的现代风格为主;充分利用建筑屋面,增加沿江观景空间。
(二)滨河道路
滨河道路布置的原则是,垂直于河的道路突出其渗透性,顺河道路体现其亲水性。
规划调整滨河的交通组织,改善车流、人流的关系,引导交通方式及疏散点的有效改变。在重要节点处适当拓宽步行通道,局部地区禁止机动车入内,以提供延续性的步行街区。
(三)滨河绿地
滨河绿化结合防洪堤、滨江道路以及建筑物成带状布置,根据河岸地形条件以及现有规划控制滨河绿带的宽度,与城市点、线、面状绿地结合,形成系统的、开放的空间结构,从而有效地为不同层次的市民提供公共活动场所,并对已建成防洪堤地段绿化不足的进行弥补。
参考文献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旅游业;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5-00-02
简单来说风景区分三种类型,一种是主要看文物古迹的,一种是看自然风景的,第三种是综合两种都看的。无论哪一种,风景区里的一切都应该是风景。看文物的,如果文物周边的村庄太现代,体量甚至比文物还大,颜色比文物还扎眼,真文物就感觉成了假文物。看风景的,希望风景里的村庄都能融入风景,如果风景里的村庄都成了钢筋混凝土加瓷砖的小楼,人们就会感觉到又回到了城市,风景区失去了环境价值。
一、保护传统风格的民居的原因
村庄住宅景观风貌的类型根据村庄所处风景名胜区中位置、交通设施的建设以及村庄本身经济情况的不同而造成。根据调查, 村庄住宅景观风貌的类型与发展历史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将村庄住宅景观风貌按发展历史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明清―民国、解放后―20世纪80年代中后、20世纪90年代、21世纪。20世纪九十年代是一个分水岭, 砖房贴瓷砖,代表特征是四合院格局的弱化,外瓷砖、涂料、平屋顶、铝塑门窗的出现。20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村庄住宅与风景区在还是和谐相处的关系。 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村庄住宅与风景名胜区逐渐形成了相互影响的关系。
总体上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村庄民居景观风貌在几个方面正呈现出令人担忧的演变趋势――建筑造型城市化;建筑格局外向化;建筑体量大型化;建筑材料人工化;建筑色彩鲜艳化。这种趋势恰恰是与风景名胜区的景观要求和价值体现相背离的。这就需要针对不同类型村庄民居风貌采用不同保护控制方法
(一)历史传统风貌民居(明清―民国时期民居)
这类村庄在未来的景观风貌建设中应作为保护的重点。不随意改变建筑的外观、格局;建筑修缮维护时应按照原来的风貌结合地方传统工艺进行;注重改善这类民居室内的舒适性和节能性,主要是基础设施的改造。
(二)现代传统风貌式民居(21世纪以后回归型民居)
目前对村庄民居建设的共识就是认为村庄民居应该符合传统风貌,同时也满足现代农民生活,而现代传统风貌式民居就是这样一类的民居类型,它既考虑到继承传统风貌的因素,又考虑到现代新型农村生活的要求和标准,可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种范式。这类村庄应作为未来景观风貌建设中新建村民居控制性推广的类型。
(三)现代旧民居(解放后―20世纪80年代中后民居)
这类民居属于传统与现代间的中间类型,也是风景名胜区中分布最广的村庄。这类村庄应作为未来村庄建设中改造的重点。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建筑材料需要进行规范,免得呈现出杂乱无章的景象;注重传统建筑文化符号的应用;注重民居室内的舒适性和节能性的问题。
(四)现代非传统风貌式民居(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以后别墅型民居)
一般来说,这类村庄是对风景名胜区最容易产生干扰的类型,应作为搬迁的重点。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类民居中可能有一些个别的例子:虽然不具备传统风貌的特征,但由于设计水平和施工工艺的层次很高,确实可以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随着现代新的建筑设计理念的出现,为避免村庄景观出现千人一面的情况,我们不应排除在村庄景观设计中对于传统的突破和发展,但应该慎重对待此种类型。应主要从其所处风景名胜区的性质和位置来进行考虑,对于处于以人文景点为核心的风景名胜区的村庄,不宜采用这种民居的类型;对于处于以自然景点为核心的风景名胜区的村庄,可慎重采用这种类型,但在建设中,应重点考虑与环境的协调,民居景观应始终处于服从于自然环境的地位。
二、村庄住宅的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村庄住宅建设中习惯于就地取材,例如房山区的半壁店村因靠近石灰厂采石场,屋顶多用青石板瓦,建筑外墙多以水泥抹灰,而院墙多以石砌。
(二)随着各种现代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大量传入在村庄住宅中,传统材料不如现代材料耐久(以木制材料为突出)、价格便宜而且维护费用高,伴随政府减少开山取石,工匠技艺失传等因素,使传统材料生产的逐渐开始中断。
(三)村庄住宅材料的价格分析:
传统材料和样式的工艺较现代材料的工艺复杂、价格高,除非能够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否则农民不愿意接受。
(四)住宅建筑节能保温分析
从下表中可以看出木、塑料的隔热性能优于钢和铝合金材料。但木窗耗用木材,且易变性引起气密性不良,导致保温隔热性能降低。木窗易变形和易腐蚀的特性而导致气密性不良。再加之木窗本身的自重也很大,不易施工运输及安装。
从目前看,现代与传统民居装修材料色彩、质感类似的建筑材料,一般比普通材料贵一些,这意味着传统风貌的维持需要有更多的经济投入。当然换句话说,没有一定的投入,民居景观就无法上升到旅游产品的层次。同时由于风景名胜区独特的资源价值,也要求民居景观风貌要高于一般民居。
在现代,采用传统工艺比现代工艺的材料费低但人工费相对较高、安装费时。我们可以尝试使用现代的材料创造出传统的风格的建设方法。传统材料和样式的工艺较现代材料的工艺复杂,材料较难找,除非能够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否则农民不愿意接受。在新建民居中现实的选择是运用符合传统风貌特征的现代材料和工艺方法去体现传统风貌。民居建设中大力使用生态环保型的材料是村庄风貌保护的一个趋势。
(五)对于村庄民居景观风貌的管理还是空白
由于管理体制等原因,目前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对所辖区域村庄民居的景观风貌建设基本没有直接的管理和控制,加之农村建房审批程序中对于建房的样式没有控制要求,这直接造成现在风景名胜区内村庄民居景观风貌的混乱。
如何在风景名胜区内村庄民居景观风貌建设中加强规划管理,发挥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职能作用,这是村庄民居景观风貌建设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首先,村庄民居的建设管理在法律法规上存在空白。管理办法对于土地和宅基地的管理较为严格,而对于在宅基地上的建设管理缺乏一个较为详细的管理办法,对于景观风貌建设的控制更是不够明确。对于农村居民建房的管理,土地管理部门对农村居民建房占用土地是否合法进行管理,城建部门对农村居民建房是否符合规划进行管理,而对农村居民建房过程中建筑的选型、基本没有管理。
其次,村庄民居的建设监督在法律法规上存在空白。《建筑法》规定: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工程造价在30万元以上的建筑工程,开工前应当向建筑业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施工许可手续,并对其施工质量安全进行监管。而农村建房面积和工程造价一般都较低,根本不需到建管局办理施工许可手续,只要向村委会提出建房申请,报镇村镇相关建设服务站、国土所、村委会联合勘查,再报镇分管领导审批和市建设局审批,由村镇相关建设服务站发放施工许可证,即可建房。
无设计图纸、无资质施工、无施工监理单位的“三无工程”在农村民居建设中大量存在。几个泥水工、木工,再临时找上几个帮工,一个建筑队就组成了。农村建房往往习惯于找这样的土施工队,有的甚至随便找几个帮忙的就把房屋建起来了,更谈不上请专业人员。而这些土施工队大多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正规业务技术培训,没有营业执照和执业证书,更没有资质等级,往往仅凭经验施工。同时,城市改造中房屋拆迁留下的大量旧砖瓦、旧钢材、旧多孔板大多流向了广大农村,造成农村形象成为旧城市形象的翻版。
村庄民居的建设需要正确的引导和宣传。对于有条件开展旅游服务和接待的村民住户来说,由于审美能力、文化素质的制约,他们认为城市化的建筑风貌与较高档的接待水平是画等号的,传统的庭院阻碍了旅游接待能力的提升。随着经济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引入,超城市化的居住条件得以推崇,别墅式的住房被认为是致富最高阶段的标志。
对于暂时没有条件接待游客的村民住户,由于经济能力的制约,传统的庭院格局得以保留,但是由于没有认识到传统建筑也可以成为一种潜在市场,出于对于现代生活的向往,传统院落或是被荒废或是被局部改造。
参考文献:
关键词:老城区;公共空间;景观风貌更新;有机更新;传统风貌保护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10-012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10.060
1 项目简介
玉溪市华宁县位于北纬23°59′~24°34′、东经102°49′~103°09′之间,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县域内有汉、彝、苗、回、哈尼等21个民族约23万人,建筑主要以云南传统民居“一颗印”为主,有文字可证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战国时期。太平街片区在元代时被称作甸尾城,为当时平定战乱有功的么些蛮统治,史称宁部。到明清两朝,实行流官与土官并治制度,是华宁一道独特的历史奇观。文章以华宁县城市更新规划设计项目(2016年政府采购项目)中太平街片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由城市快速建设引起的景观风貌物质化问题和由社会经济发展导致的景观风貌变化的非物质化问题的研究,制定了公共空间平面设置与布局和公共空间活力的塑造和老城区公共空间的更新措施及技术方案,为类似项目及老城区有机更新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 现状调研分析方法
2.1 归纳总结法
根据文献、理论进行归纳研究,对现有理论的归纳总结是本课题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本文参考相关国内外公共空间景观风貌塑造的研究文献和资料并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及研究从而找到问题研究的切入点。
2.2 调查研究法
实地走访调研:通过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掌握丰富的资料;访问当地居民:通过与居民的沟通交流,了解太平街片区的历史沿革和他们的基本需求,以设计出满足功能需求的公共建筑。
2.3 问卷调查法
以所在区域内配套设施、环境卫生、公共服务设施、开敞及绿化空间、住房质量及满意度橹饕切入点对实地调研地居民进行问卷抽样调查。
3 老城区景观风貌问题研究
经过对调研收集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研究后发现华宁县城太平街老城片区中由城市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所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分为两类:(1)城市建设的物质化的问题和矛盾;(2)社会发展的非物质化的问题和矛盾。
3.1 城市建设的物质化的问题和矛盾
3.1.1 传统风貌整体感逐渐散失。传统旧城区街边建筑物的风格及新旧程度基本是统一的,但由于城市的发展新建筑逐渐代替了旧建筑导致临街建筑参差不齐,传统的历史风貌遭到破坏。既丧失了原有的街道特色,又不能形成新的现代化街道,大部分公共建筑采用现代建筑风格,与原来老城传统景观风貌格格不入。
3.1.2 内部公共空间逐步消失。在旧城区中当地居民为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见缝插针的建造新房屋(主要以砖混结构为主),这使得太平街片区公共开敞空间逐渐减少,老城区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住宅建筑质量和生活质量下降,区域内绿化面积减少、市民交往活动场所日益消亡、街道氛围逐渐变差。
3.1.3 区域内各空间功能定位模糊,街道活性丧失。由于文化层面活性目标不明确,导致物质层面的活性也随之丧失,街区环境的各种实体元素(包括建筑立面、装饰、绿化、小品、铺装、座椅等)不能与街道文化层面活性的目标相吻合。
3.1.4 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较差。因无统一规划,居民私自加建、扩建房屋后导致部分公共空间与周边的建筑交通联系发生变化,由于没有建成绿色空间的廊道,公共空间被建筑包围,阻碍了绿化景观与街道的联通,使居民的可达性降低。且原有的步行街道和供人休闲的活动场所逐渐消失,减少了邻里之间的交往从而导致公共开敞空间缺少活力。
3.1.5 功能单一,人性化不足,舒适性较差。老城区长期得不到更新改造,公共空间逐渐被侵占,人性化场地逐渐减少,加上城市化的发展,传统的城市文化氛围被忽视,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且老城区内的标示性雕塑、绿化设计等规划不到位,无法保证和满足老人、儿童等非工作人员的日常休憩及人身安全需要。
3.2 社会发展的非物质化的问题和矛盾
3.2.1 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和矛盾。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人口数量、年龄占比、性别比例等结构变化,传统居住模式和邻里交往模式被城市化改变,新的社区人文环境模式和传统文化氛围很难再被建立起来,由此导致的街区氛围衰败,原有街区稳定性消失。
3.2.2 当地传统文化习俗传承的问题和矛盾。传统民俗民风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它是一个地区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显著特征,也是当地居民重要的精神财富。民俗民风的聚成和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空间载体,而这些空间载体也是通过一定时间的历史累积发展而形成的。旧城区如盲目无序的加建、扩建将对这些空间载体和氛围产生无法恢复的破坏,最终导致传统民风、民俗不能在城市中延续和发展。
3.2.3 社会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协调发展的问题和矛盾。保护发展与新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城市老城区和传统街区可以为旅游等服务业带来收益,但仅仅将老城区和传统街区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来开发利用将得不偿失,这样其实是错误理解了保护与发展的概念,并且在实际操作中也会产生不恰当的做法。
4 老城区公共空间的更新措施
4.1 公共空间平面设置与布局
在城市更新之前要统筹考虑开放空间的布局,其应以人的需要为前提,从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城市产业发展、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出发,着重考虑当地居民生活需求以动态的眼光结合一定时期来综合考虑。
4.1.1 增加公共开放空间数量和面积。结合当地景观与地貌,对公共开放空间的数量和面积进行增加。为当地居民及游客提供多样的休闲机会。
4.1.2 优化公共空间结构与布局,均衡发展。大量建设城市公园、广场,确保城市开放空间平等地呈现给所有居民,与绿地连接成完整的系统,以发挥开放空间最大效用,从而为大众服务,提高城市满意度与幸福感。
4.1.3 提高公共空间可达性,完善步行系统。为了提高开放空间的可达性,要解决建筑与景观的对立关系,将两者相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空间布局,再结合地形、地貌进行绿化设计,以完善各个公共空间的步行系统,提高公共空间的可达性,将开放空间融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4.2 公共空间活力的塑造
4.2.1 营造适于步行的空间。
提高空间舒适性:在公共步行空间中栽种树冠较大的乔木、建筑外立面做骑楼,为使用者挡避风雨侵袭、挡避炎阳照射、创造凉爽环境,同时冲破了居家单门独户的束缚,变成顾客的共享空间,并体现相互尊重的现代意识。
营造安全的空间环境:在老城区的边界处设置隔离缓冲带,限制机动车、电动车和自行车在内部随意穿行,同时在公共空间使用的高峰时段禁止公共交通车辆通行;不栽植带刺、有毒的植物,城市家具、灯具、垃圾箱等容易对人造成伤害的带棱角或钩刺的部件进行安全设计;铺地采用防滑和亚光型地砖,避免雨天滑倒,晴天眩光,同时对场地高差处以缓坡设计为主。
4.2.2 空间功能多样性。合理布置商I和服务设施:商业设施以售货亭和摊点为主,为当地居民提供日常所需的生活物品如百货、医药、服装小吃等,为外来游客提供旅游性商铺,如当地手工艺品、当地土特产、纪念品和传统小吃等,不同类型的商业布置于街道两侧保证街道的活力同时结合设置行人休憩设施,为当地居民及外地游客提供人性化的空间场所,同时定期对公共空间中的服务设施进行检修和保养以确保各种设施良好运行。
4.2.3 设计尺度宜人的空间环境。根据公共空间周边建筑体量、道路宽度及形式等,制定适宜的街道宽度/建筑高度(D/H)比值;创造富有文化氛围的空间环境:把当地传统习俗、典故、历史名人、地方节庆活动等地域性文化元素融入到公共空间设计和当地居民日常生活中,通过环境体验向居民及游客传递当地独有的历史文化氛围,增强公共空间人文关怀,使公共空间变为人民喜闻乐见和向往的空间。
5 结语
华宁太平街片区旧城区的居民因长期居住于此,对现有住房、周边环境等有归属感和认同感,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城市化建设,当地居民也希望拥有更好的、符合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居住环境,如住房面积、所在区域景观环境质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通过对该城区进行科学严谨的调查,结合其城市建设及景观风貌问题进而提出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可以为今后类似城镇旧城区更新提供参考和依据。
参考文献
[1] 李保华.旧城区街区空间改造方法分析[D].郑州大学,2007.
[2] 李旖旎.旧城区街道景观改造设计――以长沙市三一大道和长沙大道街道景观提质改造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4.
[3] 徐国良,甘萌雨.历史街区内部开放空间建设研究――以福州市三坊七巷为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6(3).
[4]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俞孔坚,孙鹏,王志芳.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 蔡军,张健,玄峰.现代大空间公共建筑与传统文化表达[J].建筑师,2006,(4).
关键词:绿地系统城镇规划 绿地生态规划
1.杜桥镇的基本概况
1.1地理位置
杜桥镇位于浙江省台州湾北部,是临海市南部沿海地区的商贸中心。杜桥镇北临连盘、南与川南及台州市椒江区接壤,西与溪口乡交界,北依小芝,距临海市区60公里。
1.2 自然条件
杜桥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常年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为17度,极端最高气温为38.1度,极端最低气温为-6.8度,日照时数最少为2月101.9小时,最高为7月254.4小时,全年1903.2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1537.5mm,年最大雨量为2375.lmm,年最小雨量为912.8mm。历年降雨4-9月份最多,一般5、6月份为梅雨期,秋季台风时,偶有涝灾。杜桥镇的地质情况属于上侏罗、白垩纪的陆相中酸性火山岩系类河湖相沉积岩系,为第四纪全新世纪沉积平原,由于台州湾携带的泥沙冲积,经海浪的搬运淤泥沉积而成。主要岩性为浅灰含砾亚粘土等。
1.3 自然资源
杜桥镇水电资源丰富,有3个大中型水库,土地资源矛盾突出,风景名胜古迹资源丰富。
2.杜桥镇绿地系统规划
2.1 面临的问题
杜桥镇人口密度高,土地资源短缺;公共绿地缺乏,环境质量较差;城镇老镇区所包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面临着毁灭性破坏;乡村景观和园林景观的审美和协调存在问题;游息绿地缺乏。
2.2难点和重点
难点:土地资源短缺,使绿地建设受到极大的限制;规划目标与实施过程的矛盾;
重点:对历史文化资源及现有的绿地、水系的保护和改造,是突出城镇风貌特色的关键;合理安排各类绿地在城镇中的分布;确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动态指标体系,适应于城镇的变化发展;滨水林休闲绿带在绿化带上结合地形安排步行散步道以及休闲娱乐设施,并与各个功能区内部绿地及开敞空间相互渗透;居住区绿地主要布置在居住区中心,绿地内安排步行散道和广场,小游园以及健身设施等;街头绿地与公园将各功能单元与主干道隔离,减少噪音污染,同时供居民游息。
2.3规划原则与依据
原则:绿地系统应结合现状地形,水系等自然环境特征进行系统设计,努力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网络系统。绿化系统应作为城镇空间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绿化构成的软质界面和渗透型界面丰富城镇空间层次。作为城镇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地系统的设计强调“以人为本”的精神,应注重场所精神的塑造,以利于新区活动的组织与延续。绿地应布局均衡,比例合理,满足全镇人民休息游览的需要。为有利于城镇环境的美化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绿地系统应注意乔、灌、草结合种植,尽可能运用“乡土树种”。绿地系统的规划设计应形成新区独特的城镇风貌和城镇形象,通过特色绿化使新区与旧城镇取得联系。绿地系统规划既要有远景目标,也要有近期安排,做到远近结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园城镇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城镇绿化条例》《风景名胜管理暂行条例》《城镇道路绿化规范与设计规范》《杜桥镇城镇系统规划文本》。
2.4规划目标
近期目标:改善城镇生态环境,保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以建设生态城镇为目标。增加生态绿地比例,努力建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点、线、面、环合理结合,乔、灌、花、草有机搭配,城乡一体化的城镇绿地系统。
中期目标:中心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m(2)/人。绿化覆盖率达到20%。其中旧城镇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3m(2)人。
远期目标:继续提高规划中心区绿地系统的质量,扩大新区绿化,使中心镇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l5m2/人,绿化覆盖率达到35%-400/0,其中旧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3.515m2/人。
2.5具体规划
公园绿地:杜桥镇公共建筑景观风貌可分为商业金融景观风貌区、行政办公景观风貌区和城市中心景观风貌区。对城镇中心区内具有一定风貌特色的地段进行保护,如杜川路、解放街、南大路以及百里大河滨河构成的旧区中心地段。公园规划以松山公园建设为主。在松山公园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开展以休闲观赏、文娱体育健身活动等为主的全镇综合性公园。
街头绿地:目前杜桥的街头绿地有:杜桥大厦前街头绿地、新车站门前绿地、府前街人口绿地和环城东路交通岛。其中以杜桥大厦前街头绿地
最具规模。设置有雕塑及儿童游乐设施,种植了金边黄杨、红花继木、杜鹃、羽衣甘蓝、圆柏、海桐、规划、小腊、加拿利海枣等。在杜桥镇镇区主要街道有条件的地段,设置必要休息、休闲设施,形成街头绿地,供给周边居民使用。
街道附属绿地:杜桥镇目前的绿地系统不够完善,道路绿化覆盖率低,仅在几条新建的道路有较为成型的绿化植被,人口稠密的城镇中心区绿化非常薄弱,而城镇道路绿地作为城镇景观的构成要素,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道路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当今少数发达国家,道路环境规划非常注重生态环境、文化观念和人的感受,注重通过植物给人以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和精神的慰藉。街道绿化作为城镇绿地系统规划重点项目之一,根据规划指导思想的要求重点处理,形成道路绿地系统的主体,其余道路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各自周围环境形成特色。
单位附属绿地:杜桥镇现有的单位附属绿地还是比较多的。在杜桥中学、镇政府、自来水厂、第二人民医院、化工园区等处,均有较大的绿地面积。但在杜桥电大、眼镜城、杜桥实验小学等处就无绿地,绿地面积为零。根据各种条例规定,学校、机关团体等单位不得低于35%;工业企业、交通运输战场和仓库不得低于20%。应按照此标准加强单位附属绿地的建设。
居住区绿地:杜桥镇镇区居住区绿地稀缺,在镇区改造进程中,应配套建设中心绿地、组团绿地和住宅庭院绿地三级居住区绿地系统。利用“借景”手法,将居住区外的优美环境引进来,以利于整个居住区景观环境的改善。居住绿化可在建筑墙面上加强立体绿化—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在提高景观多样性的同时,起到围合、阻挡的作用,在户外创造亲切随意的交流场所。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等编.城镇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2]张国强,金中泉.论风景园林绿地系统[j].中国园林,2001.
[3]杨锐.美国国家公园规划体系评述[j].中国园林,2003.
【关键词】城乡生态系统;安泽;可持续
1 引言:
城乡生态系统是构成并支持城市生态环境发展的自然基础,是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城乡生态系统与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城乡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现在中国人工环境的急剧膨胀正逐渐侵蚀着城乡环境中的绿色和自然因素。
目前,发达国家的城乡发展模式已不再是由经济主导的局面了,而是特别重视城乡生态的建设,即保持现实与未来的协调,保持城乡生产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保持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保持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伴随着城乡发展观念以及发展模式的转变,中国城乡生态系统规划地建设理论也应有新的发展。但现在城乡生态系统规划只能反映科学性却无法真正体现生态系统本身应具有的艺术和人文特性。
本文通过对安泽城乡生态系统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力图发掘如何运用城乡生态系统规划来调节城乡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基本要素间的协调关系,并通过尊重和保证城乡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找出塑造高文化品味的城乡生态空间环境的方法。以达到自然、社会、经济等的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创造出和谐的城乡生态系统,希望对城乡生态系统的规划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 城乡生态系统的功能
城乡生态系统是以城乡中生活的人为主体,以城乡次生自然要素,自然资源和人工物质要素、精神要素为环境、并与一定范围的区域保持密切联系的复杂人类生态系统。
城乡生态系统不能仅给居民提供游憩场所、生产场所、休闲场所、自然景观等空间,更重要的是对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所起的作用。从城市生态学角度看,城乡生态系统中包含的绿色植物既能维持和改善城乡区域范围内的大气碳循环和氧平衡,又能无能耗地调节城乡温度、湿度,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还能调节城乡区域通风,减少风害、降低噪音等等。由此可见城乡生态系统的效益是多方位的综合体现的。
但是城乡生态系统的功能又与社会制度、历史传统、民俗习惯、科学文化、经济生活水平及地理环境息息相关。随着城乡生态系统在城市用地中所占比重的不断增加,使其必然会成为影响城乡风貌的重要因素和城乡的重要基础设施,凝结着时代的各种自然、科学、精神价值要素的城乡生态系统,也成为吸引人才、技术和资金集结的重要因素。因此,城乡生态系统的发展应与城市文化建设及社会发展同步进行。
总的来说,城乡生态系统不仅可以创造城市人文景观,提供休闲、健身场所,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还能防灾避难,值得我们重视。
3 安泽县城乡生态系统资源
安泽县隶属山西省临汾市,位于山西省的南中部、临汾市的东部,太岳山脉东南麓。东与屯留县、长子县为邻,南与沁水县接壤,西与浮山县、古县交界,北与沁源县毗连。全县南北长65公里,东西宽约45公里,总面积为1967平方公里。
安泽建国以来,绿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县有林面积由建国初期的9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55.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提高到52.6%。尤其是1994年太行山绿化工程启动以来,年均增加造林面积约6万亩,年均增长4个百分点。进而在“十五”期间有林地面积从136万亩增加到153万亩,增加了17万亩。全县人均林木蓄积量41立方木。在工程建设的带动下,随着造林工作的不断开展,带来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庞大的绿色屏障涵养了水源,形成独特的“安泽小气候”。2001年6月,安泽县被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第六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试点,确立了安泽县领先的生态地位。
安泽县县城位于县域地理位置的中部偏西,近年来安泽县的城市建设发展很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特别是在县域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改善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县域生态系统的建设也是安泽县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成绩很大,如大量建设了城市交通绿化和防护绿化,使得城市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虽然安泽县通过近几十年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绿地建设政策,城乡绿化覆盖率等指标比以前有较大提高。但与目前国内绿化先进城市相比尚有很大差距,安泽县现状绿化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指导思想的不明确使得生态系统的规划方向不明晰,缺乏整体性协调性,缺乏地方特色,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同时,县城城市规划没有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对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对城市绿地空间的多样化功能认识不足,不注意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绿地景观缺少艺术性和地域特色;从性能来看,安泽县城因为城市较小,绿地的功能比较综合。现有四块绿地的功能性不强,除了文体广场绿地面积较大以外,其它几块绿地功能单一,面积不大,难以构成绿地系统。公共绿地分布在河流和过境公路的旁边,造成居民使用不便,尤其是309国道以北的居民,北部区片没有合适到达的公共活动的场地。安泽县城由城市公园及各类绿化廊道构成的城市休闲开放空间体系没有形成。城市公园和街头绿地缺乏分级,地域分布不均衡,缺少廊道连通,布局孤立。
由此可见安泽县城乡生态系统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因此,虽然绿化投入大,而生态系统收效微,
4 安泽县城乡生态系统规划探索
根据安泽县的城市性质和绿地现状的调查研究,本文对安泽县城区生态系统的目标和构想定位为:调整绿地布局结构,完善绿地类型,提高绿地配置和养护水平,丰富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突出城市特点,使安泽县的绿化与现代化都市的城市形象相匹配,使安泽县在城市生态环境和整体面貌上得到极大改善,城市历史文化环境得以保护和突出。
4.1 综合考虑生态系统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优化城乡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营造城乡特色景观。笔者认为在城乡环境保护规划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是必要的措施:
4.1.1 环境的保护
划定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地, 加大保护力度, 确保饮用水源的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力度, 鼓励畜禽粪便资源化, 确保养殖废水达标排放。
4.1.2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
为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地,对土地承包者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冻结征用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草地、林地等,重大建设项目尽量减少占用林地、草地和耕地,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4.1.3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时, 应统筹兼顾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的综合平衡, 坚持开源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
4.1.4 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
切实搞好各类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特种用途林等生态公益林。大力发展科技, 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 减少樵采对林木植被的破坏。
4.1.5 保护生态环境
城乡域内停止一切导致生态功能继续退化的开发活动和其它人为破坏活动。改变粗放生产经营方式, 走生态经济发展道路。
4.2 城乡生态系统与自然人文资源的结合:
通过利用城市的山水自然资源,合理引导城市功能空间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考虑城市未来的拓展方向和模式,完善城市功能组团分隔,构筑安居和发展的山水型园林城市。通过园林绿地建设,弘扬地方文化,改良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安泽县城绿地系统规划布局为:
4.2.1 公园绿地
规划公园绿地的布局应满足市民步行10分钟可以到达县级公园,步行15分钟到达大型公园或生态绿地的原则。规划公园绿地按“片区级”划分, 规划6处片区级公园绿地,其中5处为新增公园绿地,主要布置在生活功能主轴线泽明路上,片区级公园绿地按500米服务半径设置。
4.2.2 组团绿地
为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应在县城中建立组团绿地,做到基本覆盖泥土。应充分利用零散用地种植花木,美化城市生态环境。组团绿地主要分布于城市景观道路两侧、部分河道两侧以及居住区出入口附近,在居住人口密集、商业活动聚积之处、新区和旧区,分别以丰富城市空间环境、消灭绿化盲区为目的,尽可能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组团绿化,如:空、荒置地复绿、旧房改造和违章拆建等,争取更多的亲切宜人的绿化空间。
4.2.3 防护绿地
规划按照城市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建设防护绿地,积极营造人工林,在规划区内的山体、河流、水源保护区、工业区周围、市政管线和交通干线两侧布置防护绿地。在高速公路、城市过境道路两侧设置宽度30-50米的隔离绿带;污水处理厂、变电站周围、工业用地与生活用地之间及高压线走廊沿线设置一定宽度(10-20米)的隔离绿带。规划防护绿地面积共计48.85公顷。
4.2.4 滨河绿地
滨河绿地主要是在河流水道两侧布局带状绿地,规划宽度一般为两侧各10-50米。
在街头绿地和滨河绿地中需要建设一些活动设施及人工种植花草、树木,成为市民日常休闲的绿地。
4.2.5 住区公共绿地
在县城居住小区建设中,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设置绿化用地,成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一般采用人均2平方米(其用地面积计入居住用地之中)。
4.3 安泽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4.3.1 城市景观风貌要素及特征
基本要素
(1)山:县城位于山谷之中,东西两侧为连绵的山丘。西侧山峰雄伟浑厚,东侧山峰险峻挺拔;山丘遍布绿化,呈墨绿色;山形与山色是县城景观最重要的背景。
(2)水:沁河从县城东部沿山脚而过,是城市景观精华所在。河中有树,各种植被十分茂盛;河床漫滩,河道蜿蜒曲折;水声淙淙,悦耳动听;树、河、声是安泽县城最有价值的景观特质。
(3)林:县城山上到处长满了松树等树林,郁郁葱葱,为城市景观带来了生机和绿色。
(4)城:城市在河谷中沿河呈带状布局,低多层建筑分区明显。
4.3.2 安泽城市景观规划目标:
(1)河谷山城:从地理环境看,安泽县城山丘、河流、城市紧密结合,呈现典型的河谷山城特色,具有较为独特的景观特征。
(2)历史与现代兼容:城区既有以现代建筑为代表的城市景观,又有以历史上形成的大片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平房区为代表的传统地方建筑景观,新旧共存,体现出城市发展的脉络。
(3)传承历史人文:各种建筑符号、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活动等等都体现出了山西本土的文化风格,在城市景观上呈现出独具特色地方人文的特征。
4.3.3 安泽城市景观规划探索:
规划形成以沁河为主要景观廊道,以周边山体、树林为背景,以特色风貌区为重点,山、水、城、园交融的景观格局:
(1)“一心”――规划安泽月亮湾湿地公园及周边景观,为安泽县城公共景观中心。
(2)“三轴”――三条主要道路景观轴线:
一是滨河大道,为滨水景观轴线,具有视线开阔、自然景观丰富等特征;二是国道路,是县城东西方向主要联系通道和主要的城市出入口所在地,具有开阔的视野、变化起伏的地形等特征;三是泽明路,为城市重要公共景观主轴线。三条重要城市景观道路将城市的主要出入口、重点景观地段和结点,以及山与水连接起来,是城市景观认知的重要途径。.
(3)“四区”――五类景观风貌区,包括:
城市公共景观风貌区:为城市公共空间及公共建筑形成的风貌区;
现代城市居住风貌区:为城市现代化居住社区风貌地段;
传统特色居住风貌区:城市中部、泽明南路东侧的平房区是安泽县城最具规模、最具历史特色、建设条件较好的平方建设区,目前居住环境不佳,但平房区建筑群在建筑材料、建筑形式方面具有较强的地方传统特色。建议在平房地区的改造过程中,应充分尊重现状,挖掘这一地区建筑的历史文化资源;
自然景观风貌区:以荀子公园山体、西山山体以及高壁村北山体为主的县城周边山体,所形成的自然景观区域。
(4)“六廊”――六条生态景观廊道,塑造沁河及其他6条支流沿线的生态景观廊道。其中,沁河及其沿岸绿地河谷为县城最主要的生态景观廊道,另外以城区内的沁河支流为基础形成的6条生态景观廊道。
(5)“六片”――八片公园绿地。(见表1)
通过这些手段,使市域和市区生态资源背景之间建立联系,并构成自然与人工相互渗透、有机联系的生态网络,以达到生态效益最大化。
5 结语
城乡规划的实体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许多城市与乡村是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环境相互影响的产物。因此在生态系统地规划中,对文化进行有效利用值得我们更加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因此从发展旅游、塑造城市特色角度来看,城乡生态规划应注重寻找有传统文化魅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模式,坚持整体优化的原则,从系统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出发,强调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的目标与区域或城乡总体规划目标的一致性,追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整体最佳效益。
同时,生态环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系统各生态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不仅影响到整个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性,而且也直接关系到系统的结构和整体功能的发挥。因此,在城乡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中必须遵循协调共生的原则,使得城乡生态系统形成动态平衡,在这个系统中,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经常处于非平衡状态。只有当城市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时,整个系统的整体效益才能达到最佳的状态。
参考文献:
[1]焦胜等著,《城市生态规划概论》,北京,化工出版社,2006
[2]黄向华,《城市园林生态系统规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学位论文],2007
[3]吴良铺,《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08294);“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8BAJ08B04)
作者简介: